须菩提白佛言:“云何为空所作不贪?云何守空即是三昧?”
佛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观色空,观痛痒思想生死识空。作是观者为一心。如所观,于法亦为无所见,于法中而不作证。”
须菩提白佛言:“佛所说者,不以空作证。云何菩萨摩诃萨于三昧不以空作证耶?”
佛语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观一切色所有皆空,亦不作证。作是观者为不取证,不作证观即无所贪。是者为观,以无所贪是即为观。欲向是时而不证不贪,其时心不念三昧因缘,是者为念。尔时为不失菩萨本法,不中道得证。何以故?所作功德法甚深,不贪是时,故不取证。以从般若波罗蜜得护。譬如人若勇若捍能却敌者,为人端正猛健,无所不能,悉知兵法六十四变,悉索五晓,为众所敬。在所致处无不得利,从是所得转分布与人,其心人俱莫不欢喜。若有他事与父母妻子俱过大剧难之中,其人便自安其父母妻子言:‘莫恐莫怖,今当俱出是难之中。’若于其中怨家卒来,其人慧黠,应时出其父母妻子送归乡里,皆得完具亦无有恶,及于怨家亦无所中伤。何以故?用无所不晓,其人勇健为变化,胜于怨家。怨家见者,莫不恐怖而皆走去。其父母妻子得出难中,归其处所无不欢喜。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人极大慈心。是时菩萨摩诃萨持慈心悉施于人,过诸垢浊魔之所部,复出声闻、辟支佛道地上。菩萨于三昧中立而无所尽,用波罗蜜故于空为无所贪。作是行时,是菩萨摩诃萨为行空三昧向脱门,亦不以有相不以无相,故不取证。譬若飞鸟,须菩提!飞行空中无所触碍。是菩萨摩诃萨为行空至空,向无相至无相,向无愿至无愿,不以空、无相、无愿故堕、悉欲具足佛诸法。譬如工射之人,须菩提!射空,其箭在空中,复以一箭中前,箭后复射前,各各中之而不堕地,其人欲令前箭堕尔乃堕之。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以为沤和拘舍罗之所护持,自于本际不中道取证,成满其功德,悉逮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于功德以成满者得佛,能为本际作证。是菩萨摩诃萨为行般若波罗蜜,是法于法有生。”
须菩提白佛言:“菩萨摩诃萨实慊苦作是学,而不中道取证。大哉!天中天从本行是安隐,自致得成佛。”
佛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护一切人故,是为本愿之所致故,能护于一切而得度脱,是为守空三昧向脱门心念分别。何等为分别?守空三昧为分别,无相三昧为分别,无愿三昧为分别,而不中道为本际取证。何以故?为沤和拘舍罗之所护,初发心时念欲护一切故。持是所念,得入沤和拘舍罗,故不中道取证。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深入处脱者,若空三昧向脱门,无相三昧向脱门,无愿三昧向脱门。用是故,其心分别之。是人已来久远,所因其行令弃所因,是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之所说法,是为守空三昧向脱门,守无相三昧向脱门,守无愿三昧向脱门,是为无愿三昧向脱门,本心所发蒙沤和拘舍罗,不中道为本际作证,是为于慈无所损,是为护等哀三昧。所以者何?用沤和拘舍罗故。是菩萨摩诃萨为益于法,便得多智,成于力,无所不觉。
“复次,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之所念,知人从久远有想识,呼为有我。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时,用一切人故,为说其法,令作无相三昧向脱门发心念。是为沤和拘舍罗。用是故,不中道为本际作证,是为于慈无所损,是为护等哀三昧,是为菩萨摩诃萨益于法,得所知,成其力,无所不觉。
“复次,须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之所念,念人从久远已来,想无常想,其苦想,其空想现在。菩萨自念言:‘我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时,用一切人故,为说其法。无常者为从乐,其空者为从有,无我皆从我。’用是念故,得沤和拘舍罗,是为行般若波罗蜜。知佛不三昧而坐三昧,但欲具足佛诸法,是为无愿向脱门而不作证。菩萨摩诃萨当作是知,何所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发心之所发者,是人所发者,是人为从久远已来,其所行者而无所行,于其想行而不想行,于其想行求而不行想,于其行想聚而不行想聚,于其所行有而不行所有,于其行不正而不行不正。念使一切人皆令无。是菩萨摩诃萨念是时,为以明于一切人。作是念时,是为沤和拘舍罗,是为甚深微妙观视其法。是者为空,即为无相、无愿,是为无生死,即为无所生、即为无所有。是者,须菩提!为菩萨摩诃萨慧。法为无所生,其于三界而不知者,来有所问。是菩萨摩诃萨欲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故,以是故欲知其法。当云何发珍宝心?于菩萨摩诃萨不以空而作证,亦不无相、亦不无愿,亦不生死、亦不有所生,亦不以无念作证,是为念般若波罗蜜。是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为已受决,所念如空、无相、无愿、无生死、无所从生,念如无所有其本无。不发善心者不能知是。其能解者。是菩萨摩诃萨为从过去佛所闻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事。其心以不转已。何以故?复有菩萨摩诃萨念法而不能明。其有问者,亦不能解遣知。是未在菩萨道地,不应阿惟越致其界。”
佛语须菩提:“若不闻波罗蜜之所言,其有闻者、若不闻者能解其慧,是菩萨摩诃萨为阿惟越致。”
须菩提言:“其为菩萨者甚多,天中天!少有能解者。”
佛语须菩提:“少有菩萨在阿惟越致慧地,其受决者乃能解之。是菩萨摩诃萨其功德为甚大,非是诸天及人、阿须伦世间之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