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因其懈怠,选锐卒击之,其军可败。法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①
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欲以二万人击嶢关,张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闻其将多屠、贾子②,易以利动。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且日益张旗帜为疑兵,而使郦生[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怠击之。”沛公乃引兵出击秦军,大破之。
①无约而请和者,谋也:语出《孙子兵法。行军篇》。意思是,敌人尚未受挫屈困而主动来讲和的,其中必有诈谋。”约,困屈。
②屠、贾子:即屠夫、商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