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中丞枉驾见过
卢氏编在奉酬严公之后,今从之。赵曰:公自注云:“严自东川除西川,敕令都节制。”则是未合为一道时,故称为中丞,当是宝应元年权令两川都节制时作。若广德二年,武再尹成都时,公已人幕府,不应有张翰、管宁之语。【卢注】至德二载,上皇还京,分剑南东、西两川,各置节度,是两川始分也。宝应元年,严武为东川节度,更除西川,权摄东川,此诗所谓川台东西也。是年,公《说旱》云:请管内东西,各遣一使。其时尚分而未合,故各遣耳。六月,严武被召还朝,西川节度高适代之,东川节度虚悬。
以章彝为留后。至广德二年正月,东西两川始台为一道,以黄门侍郎严武为节度。赵注应为可据。
元戎小隊出郊坰①,问柳寻花到野亭。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②。扁舟不独如张翰③,皂帽还应似管宁④。寂寞江天云雾里⑤,何人道有少微星⑥。(上四叙严公见过,下四感见过之意。两川使节,承元戎。南北流萍,承野亭。张翰、管宁,比流萍之迹。江天星隐,喜使节之过。下截仍属分承,而末用反结,意更深长。《杜臆》:翰弃官而宁避世,故有不独、应兼之别。少微星,公自比。)
①《诗》:“元戎十乘。”注:“元,大也,谓戎车也。”【生注】小队简于骑从,足见其风趣。【邵注】野外谓郊,郊外谓林,林外谓坰
②公自长安至蜀,乃自北而南。郑玄《戒子书》:“黄巾为害,萍浮南北,复归邦乡。”③《晋书》:张翰,字季鹰。贺循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就循言谈,相钦悦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而去。④《魏志》:管宁,字幼安。徽命不就,居海上。常着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
⑤谢庄诗:“雾罢江天分。”⑥少微星,见《史记天官书》。《隋志》: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星,明黄则处士举。庚信《哀江南赋》:“少微真人,天山逸民。阶庭空谷,门巷蒲轮。”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柔言索物曰泥,饮,谓强留使饮,即诗所云“欲起时被肘”也。《杜臆》:美中丞,指田父之言,非公美之也。鹤曰:此当是宝应元年春社作。诗云“拾遗能住否”,是未为参谋时也。若在广德二年,当奏为参谋矣。又曰:《旧史严武传》:既改长安,以武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以史思明阻兵,不之官,出为绵州刺史,兼剑南东西节度使,兼御史中丞。东川节度治梓州。上皇诏合西川为一道,拜成都尹,兼御史大夫。今曰严中丞,则是未为大夫时所作。集中有与严中丞、严大夫、严侍御,严郑公诸题,先后可辨也。
步屧随春风①,村村自花柳②。田翁逼社日③,邀我尝春酒④。(记田父邀饮之由。)
①王禹偁曰:“屧,草履也。”《宋书》:袁粲为丹阳尹,尝步履白杨郊野,遇士大夫,便呼与酣饮。②何逊联句:“复看花柳枝。”③《月令》:“择元日,命民社。”郑注:“祀社以祈农祥。”元日,谓近春分前后戊日。元,吉也。
④《诗》:“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名在飞骑籍.. ①
长番岁时久②。前日放营农③,辛苦救衰朽。差科死则已④,誓不举家走。(此(,) 田父颂美严公,叙事而兼述言。放农救亲,上以仁逮下。差科不避,下以义报上也。)
①曹植《白马篇》:“名编壮士籍。”《唐书兵志》:择材勇者为番头,习弩射。又有羽林军飞骑,亦习弩。②【远注】旧兵一万五千,分为六番,以次更代。今曰长番,长在籍,无更代也。
③放营农,放回务农也。④杂色差科,在长番之外者。今年大作社①,拾遗能住否?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感此气扬扬②,须知风化首③。语多虽杂乱④,说尹终在口。(此田父款留公饮,述言而兼叙事。感其意气之慇,而推本风化之自,仍归美于新尹也。)
①《左传》:子产为火故大为社,祓禳于四方。
②《晏婴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③后汉刘恺议:刺史,一州之表,二千石,千里之师,职在辩章百姓,宣美风化。王洙曰:郡守、县令,风化之首。④陶潜诗:“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时①。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②。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③。(此详叙泥饮始末,见田父真率情贶。《杜臆》:公诗“田父邀皆去”,此章可证。其写出村人口角,朴野气象,俨然如画。【张远注】“久客惜人情”,言客久而人情之厚,更为可惜。此章起段四句,中间八句,次末二段各十句。)
①《史记》:魏桓子肘韩康子于车上。
②王洙曰:田父举止无度,不可责以礼法。③黄希曰:晋陆纳谓桓温曰:“明公近云饮酒三升,纳正可三升,今有一斗,以备杯酌余沥。”卢元昌曰:蜀自上皇还京后,分剑南为两节度,百姓罢于调遣。西山三城,又列戍焉,蜀民籍为军者,无宁岁矣。上元三年,段子璋反,将士大掠。蜀民既苦寇,又苦兵。读公《枯棕》等诗曰:“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亦何有。”蜀民长番不已,差科不息,安得营农而作社乎。严武镇蜀,两川兼摄,蜀民始稍甦息。公是年《说旱》云:“自中丞下车,军郡之政,罢弊之俗,已下手开济矣。”合之此诗,严吏治精能,蜀民休息,大略可见。又本传载公住浣花里,好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此诗既曰“邀我尝春酒”,再曰“拾遗能住否”,又曰“盆中为吾取”,“欲起时被时。”狎荡之态,又可想见矣。
刘会孟曰:杜诗:“问事竟挽须,谁能即嗔喝。”“欲起时被肘,仍嗔问升斗。”此等语,并声音笑貌,彷佛尽之。
郝敬仲舆曰:此诗情景意象,妙解人神。口所不能传者,宛转笔端,如虚谷答响,字字停匀。野老留客,与田家朴直之致,无不生活。昔人称其为诗史,正使班马记事,未必如此亲切。千百世下,读者无不绝倒。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鹤注】史谓上元二年建丑月,以武为成都尹。而此诗作于宝应元年之春。
汲黯匡君切①,廉颇出将频②。直词才不世③,雄略动如神④。政简移风速⑤,诗清立意新⑥。(从中丞叙起。汲黯匡君,严昔为谏官。廉颇出将,今再为节度。直词,故能匡君。雄略,故堪出将。节镇本系府尹,故其政简。武将而具文才,故其诗清。)
①《汉书》:汉黯,字长孺。武帝召为大中大夫,数切谏。
②《史记》: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③《汉书杜周传》:朱傅,忠信勇猛,材略不世出。
④孙权曰:“公瑾雄略过人。”⑤《史记》: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汉王章传赞》:韩廷寿厉善,所居移风。⑥《吕氏童蒙训》:“诗清立意新”,此是作诗用力处,盖不可循习陈言,只规摹旧作也。《南史》:徐陵多变旧体,有新意。
层城临暇景,绝域望余春。旂尾蛟龙会①,楼头燕雀驯。地平江动蜀②,天阔树浮秦。(此西城晚眺。暇景余春,城西晚景。旗尾楼头,城上近景。地平天阔,城外远景。《杜臆》:地平天阔一联,乃诗家著神处。【黄生注】动字,写汹涌之状。浮字,写缥缈之意。蛟龙、燕雀,虚实借对,与《早朝》诗龙蛇、燕省相同。)
①《尔雅》:“有铃曰旅。”注:“悬铃于竿头,画蛟龙于旒。”
②《书》:“地平天成。”
帝念深分阃①,军须远算缗②。花罗封蛱蝶,瑞锦送麒麟③。辞第输高义..
④,难图忆古人⑤。征南多兴绪⑥,事业暗相亲。(此叙主眷而望立功也。分阃二句,见朝廷所倚。封罗二句,见恩赐特隆。辞第,言不须身家。观图,言留心边事。征南事业,欲其安攘以报国。此章前二段各六句,末段八句收。)①《书》:“帝其念哉。”《前汉冯唐传》:古者命将,跪而推毂曰:“阃以外,将军制之。”
②《通鉴》:石虎制:征士五人,出车一乘、牛二头、米十五斛、绢十疋,民至鬻子以供军须。《汉书》:元狩四年,初算缗钱。李斐曰:缗,丝也。以贯钱,一贯千钱,出税二十。【远注】远算缗,谓不事科敛也。
③蛱蝶、麒麟,罗锦所绣者,承上帝念来,故知为所赐之物。旧注谓严公以此入贡,非也。《宋书》:王方庆迁广州都督,议者谓治广未有如方庆者,号第一,诏赐瑞锦杂彩,以著善政。《唐书》:代宗诏曰:“所织盘龙、对凤、麒麟、狮子等锦绮,并宜禁。”④《霍去病传》: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⑤晋裴秀《禹贡九州地域图序》:文皇帝乃命有司,撰吴蜀地图。蜀土既定,六军所经地域远近,山川险易,征路迂直,校验图记,罔有或差。此所谓忆古人也。【朱注】公有《同严公咏蜀道画图》诗,又《八哀》诗云:
“堂上指画图。”所谓“观图忆古人”者,盖实事也。旧引云台画图事,不切。【吴注】《张延寿传》: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
③杜征南,系公始祖,故用以赠严。胡应麟曰:杜诗用事,门目甚多,姑举人名一类。如“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正用者也。“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反用者也。“谢氏登山屐,陶公漉酒巾”,明用者也。“伏柱闻周史,乘搓似汉臣”,暗用者也。“举天悲富骆,近代惜卢王”,并用者也。“高岭殊缓步,沈鲍得同行”,单用者也。“汲黯匡君切,廉颇出将频”,分用者也。“共传收度信,不比得陈琳”,串用者也。至“对棋陪谢传,把剑觅徐君”,“侍臣双宋玉,战策两穰苴”,“飘零神女雨,断续楚王风”,“晋室丹阳尹,公孙白帝城”,锻炼精奇,含蓄深远,迥出前代矣。
杜诗佳句,如“地卑荒野大,天远暮江迟”,与“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工力相敌。若“地平江动蜀,天阔树浮秦”,更足函盖乾坤。王介甫“地蟠三楚大,天入五湖低”,雄浑何减少陵。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
【鹤注】此宝应元年建已月得雨时作。
雨映行宫辱赠诗①,元戎肯赴野人期。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②,(首章,从雨中说起,据来诗而答之。晴理钓丝,畜鱼待赴也。)
①《通鉴》:玄宗离蜀,以所居行宫为道士观。《杜诗博议》:《旧书崔宁传》:初天宝中,鲜于仲通常建一使院,甚华丽。玄宗幸蜀,常居之,因为道观,写帝御容,置之正室。郭英又奏请旧院为军营,乃移去御容自居之。朱云:此即玄宗行宫,当在成都城内,有谓近万里桥者,非也。谢瞻诗:“杨銮戾行宫。”
②《诗》:“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其二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洗无泥。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次章,承晴天说入,望严公枉过也。路不沮泥,见马蹄可至。)
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黄鹤编在宝应元年。
山瓶乳酒下青云①,气味浓香幸见分。鸣鞭走送怜渔父②,洗盏开尝对马军②。(此为送酒而致申谢,渔父,公自谓。马军,即走送者。【原注】“军州谓驱使骑为马军。”)
①杨慎曰:《孝经纬》:“酒者,乳也。”张率《对酒》涛:“如花良可贵,似乳更堪珍。”此诗乳酒本之。②谢灵运诗:“鸣鞭适大阿。”怜渔父,用《楚词》人醉我醒意。③【卢注】末句暗用羊枯饮陆抗酒事。
戏为三绝句
【鹤注】此是宝应元年作,盖笋生无数,必是断手宝应之岁也。
揪树馨香倚钓矶①,斩新花蕊未应飞②。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此咏楸花也。一见花开,旋忧花落,有《庄子》方生方死意。【卢注】宋无名氏《鹧鸽天》词:“不如饮待奴先睡,图得不知郎去时。”语意蓝本于此。)
①《尔雅》:“椅梓。”郭璞注:“即楸也。”陆玑《诗疏》:“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本草图经》:“梓木似桐而叶小花紫。”
②《传灯录》:洛浦在夹山做典座三年,吃百顿棒。后来大悟,曰:“斩新日月,特地乾坤。”
其二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①。目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此咏鸬鹚也。物本异类,视若同群,有《列子》海翁狎鸥意。)
①周弘正《斗鸡》诗:“少壮摧雄敌,眄视生猜忌。”此猜字所本。其三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上番看成竹①,客至从嗔不出迎。(此咏春笋也。杜门谢人,护笋成竹,有圣人对时育物意。《杜臆》:种竹家,初番出者壮大,养以成竹。后出渐小,则取食之。胡夏客曰:因王子猷看竹不问主,遂翻为主不迎客,用意亦巧。看,看守也。从嗔,任其嗔怒也。)
①【赵注】上番,乃川语。《猗觉寮杂记》:杜诗:“会须上番看成竹。”元诗:“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俱用上番字,则上番不独为竹也。韩退之《笋》诗:“且叹高无数,庸知上几番。”又作平声押。【朱注】斩新、上番,皆唐人方言。独孤及待:“旧日霜毛一番新。”亦读去声。杨慎《丹铅录》番作筤引《易》苍筤竹为证。筤,去声。
杨慎曰:楸树三绝句,格调既高,风致又韵,真可一空唐人。
戏为六绝句
此为后生讥诮前贤而作,语多跌宕讽刺,故云戏也。姑衣梁氏编在上元二年。
庾信文章老更成①,凌云健笔意纵横②。今人嗤点流传赋③,不觉前贤畏后生④。(首章,推美庾信也。开府文章,老愈成格,其笔势则凌云超俗,其才思则纵横出奇。后人取其流传之赋,嗤笑而指点之,岂知前贤自有品格,未见其当畏后生也。当时庾信诗赋,与徐陵并称,盖齐梁间特出者。前贤,指庾公。后生,指嗤点者。)
①王洙曰:庾信字子山,有盛才。文章绮丽,为世人所尚,谓之庾体。②《汉书》:相如奏《大人赋》:飘飘有凌云气。庾信《宇文顺集序》:“章表健笔,一付陈琳。”《南史范蔚宗传》:“诸序论笔势纵横,真天下奇作。”
③干宝《晋纪论》:盖共嗤点以为灰尘,而相诟病矣。《颜氏家训》:先儒尚得临文从意,何况书写流传耶?《庾信传赞》:扬子云有言,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若以庾氏方之,斯又词赋之罪人也。④陆机《豪士赋》:仰邈前贤。后生,见《论语》。杨慎曰:庾信之诗,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史评其诗曰绮艳,杜子美称之曰清新,又曰老成。绮艳、清新,人皆知之,而其老成,独子美能发其妙。予尝合而衍之曰:绮多伤质,艳多无骨,清易近薄,新易近尖。子山之诗,绮而有质,艳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所以为老成也。若元人之诗,非不绮艳,非不清新,而乏老成。宋人诗则强作者成态度,而绮艳、清新,概未之有。若子山者,可谓兼之矣。不然,则子美何以服之如此。
其二
杨王卢骆当时体①,轻薄为文哂未休②。尔曹身与名俱灭③,不废江河万古流④。(此表章杨王四子也。四公之文,当时杰出,今乃轻薄其为文而哂笑之。岂知尔辈不久销亡,前人则万古长垂,如江河不废乎。洙曰: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武后初,海内呼为四杰。《卢注》谓后生自为轻薄之文,而反讥哂前辈。今从《杜臆》。《容斋续笔》:身名俱灭,以责轻薄子。万古不废,谓四子之文。)
①《玉泉子》:王、杨、卢、骆有文名,人议其疵,曰:杨好用古人姓名,谓之点鬼簿。骆好用数目作对,谓之算博士。
②《颜氏家训》:“自古文人,多陷轻薄。”
③《世说》:殷仲堪语子弟曰:“尔曹其存之。”
④《史记》:“日月以明,江河以流。”
其三
纵使卢王操翰墨①,劣于汉魏近风骚②。龙文虎脊皆君驭③,历块过都见尔曹④。(承上章,言纵使卢王操笔,不如汉魏近古,但似此龙文虎脊,皆
足供王者之用。若尔曹薄劣之材,试之长途,当自蹶耳,奈何轻议古人耶。纵使二字,紧注下句。劣于二字,另读。汉魏近风骚,连读。此本《卢注》。汉魏本于《离骚》,《离骚》本于《国风》,此先后原委也。《钱笺》谓劣于汉魏而近于风骚,误矣。龙文虎脊,比四子才具过人。历块过都,比今人未谙此道。龙虎之骏,皆见重于汉庭,故曰君驭。《杜臆》指后生为君,非是。下文另有尔曹在也。)
①魏文帝《典论》:“寄身于翰墨。”②《宋书谢灵运传论》:“自汉至魏,文体三变,莫不同祖风骚。《续晋阳秋》:自司马相如、王褒、扬雄诸贤,代尚诗赋,皆体则风骚。③《汉西域传赞》:蒲捎、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天马歌》:“虎脊两,化若鬼。”注:“马毛血如虎脊者有两也。”
①王褒颂:“过都越国,蹶若历块。”其四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①。或看翡翠兰苕上②,未掣鲸鱼碧海中③。(此兼承上三章,才如庾杨数公,应难跨出其上,今人亦谁是出群者。据其小巧适观,如戏翡翠于兰苕,岂能钜力惊人,若掣鲸鱼于碧海乎?【钱笺】翡翠兰苕,指当时研揣声病、寻章摘句之徒。鲸鱼碧海,则所谓浑涵汪洋,千汇万壮,兼古人而有之者也。论至于是,非李杜谁足以当之。)
①《世说》:殷中军道韩太常曰:“康伯少自标置,居然是出群器。”
②郭璞诗:“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兰苕,兰秀也。③木华《海赋》:“鱼则横海之鲸。”《拾遗记》:鲲鱼千尺如鲸,常飞往南海。《十洲记》:扶桑东万里,有碧海水,不咸苦,正作碧色。其五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①。窃攀屈宋宜方驾②,恐与齐梁作后尘③。(此戒其好高而惊远也。言今人爱慕古人,取其清词丽句,而必与为邻,我亦岂敢薄之。但恐志大才庸,揣其意,窃思仰攀屈宋,论其文,终作齐梁后尘耳。知古人未易摹仿,则知数公未可蔑视矣。《社臆》:不薄二字,另读。今人爱古人,连读。清词丽句,紧承爱古人。今人,指后生轻薄者。古人,指屈原、宋玉辈。庾信四杰,乃齐梁嫡派也。《钱笺》以庾、卢数公当今人,与首章所称今人者不合矣。)
①陈琳《答东阿王笺):“清词妙句,焱绝焕炳。”《宋谢灵运传》:“清词丽句,时发乎篇。”《文心雕龙》:“五言流调,清丽居宗。茂先凝其清,景阳振其丽。”又曰:“丽句与深乎并流。”又曰:“相如好师范屈宋。”②刘孝标《广绝交论》:“遒文丽藻,方驾曹王。”③崔駰曰:“幸得充下馆,叙后尘。”其六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①。别裁伪体亲风雅②,转益多师是汝
师③。(未勉其虚心以取益也。《杜臆》:今人才力,未及前贤,以其递相祖述,愈趋愈下,无能为之先者。必也别裁其伪体,而上亲于风雅,始知渊源所自,前贤皆可为师,是转益多师,而汝师即在是矣。又云:此亦公之自道也。公诗祖述三百,而旁搜诸家以集其成。如楚骚、汉魏诗、乐府铙歌,齐梁以来,甚多仿效,而公独无之。然读其诗,皆三百之嫡派。古人之雁行也,其所师可知矣。如孔子识大识小无不学,而贤不贤者皆师矣。不如是,何以谓之集大成哉。别裁,谓区别而裁去之。【钱笺】递相祖述,谓沿流而失源。又云:风骚有真风骚,汉魏有真汉魏,等而下之,至于齐梁初唐,莫不有真面目焉。舍是则皆伪体也。能区裁伪体,则近于风雅矣。)
①《谢灵运传论》:“王褒、刘向、扬、班、崔、蔡之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颜氏家训》:“传相祖述,寻问莫知源由。”
②钟嵘《诗品》:“洋洋乎会于风雅。”③陶潜诗:“在昔余多师。”钱谦益曰:诗以论文,而题云“戏为六绝”,盖寓言以自况也。韩退之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然则当公之世,群儿谤伤,亦不少矣,故借庾信四子以发其意。嗤点轻薄,皆指并时之人。一则曰尔曹,再则曰尔曹,正退之所谓群儿也。末又呼之曰汝,即所谓尔曹也。衷其身名俱灭,故谆谆然呼而寤之。
少陵绝句,多纵横跌宕,能以议论摅其胸臆。气格才情,迥异常调,不徒以风韵姿致见长矣。
野人送朱樱
此当是上元宝应间成都作。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宠①。数回细写愁仍破②,万颗匀圆讶许同③。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④。金盘玉箸无消息⑤,此日尝新任转蓬⑥。(此见蜀樱而忆朝赐也。上四记事,下四感怀。首句也字,预照赐樱,见今昔相似也。朱瀚曰:红言其熟,起细写仍破。满言其多,起万颗许同。愁、讶,极言其珍惜。门下省,在宣政殿东,用左拾遗所隶。大明宫,在禁苑之东,即会朝所经之地。无消息,长安遥隔。任转蓬,蜀地漂流也。结语回应首句。此诗作于肃宗晏驾之后,故云“金盘玉箸无消息。”张远误指为代宗避吐蕃时。按:代宗幸陕,在广德元年冬月,与四月樱桃不合。)
①筠笼,竹器也。②《曲礼》:“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注:“谓传之器中。”③讶许,言惊讶如许。庾信诗:“讶许能含笑。”④唐李绰《岁时记》:“四月一日,内园荐樱桃寝庙,荐讫,班赐各有差。”⑤【顾注】汉明帝宴群巨大官,进樱桃,盛以赤瑛盘,月下视之同色,皆笑云空盘。此即金盘意。梁简文帝诗:“已丽金钗瓜,仍美玉盘橘。”
⑤曹植诗:”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范温《潜溪诗眼》云:老杜《樱桃》诗上四句,如禅家所谓信手拈来,头头是道者,直书自前所见,平易委曲,得人心所同然。但他人艰难,不能发耳。下四句,其感兴皆出于自然,故终篇语皆道丽。韩退之有《谢赐樱桃》诗,盖学杜作,然搜求事迹,排比对偶,其言出于勉强,所以相去远甚。
胡应麟曰:退之《谢樱桃》诗,五六句颇与摩诘相似,然王诗浑然,终胜退之。
钟惺曰:王诗典而致,在三四句尤见本事。
唐汝询曰:“五六对偶工。用事妥,别生议论作结,亦是巧思。
王维诗:“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兰。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啣残。归鞍竟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饱食不须愁内热,太官还有蔗浆寒。”
韩愈诗:“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传赐出青冥。香随翠笼擎偏重,色照银盘写未停。食罢自知无补报,空然惭汗仰皇扃。”
严公仲夏在驾草堂兼携酒馔得寒字。
【黄鹤注】此宝应元年,严武未赴召时作也。《旧史》:元年四月十八日丁卯,肃宗崩于长生殿。是月二十八日己已,代宗即位。史云代宗即位召武者,非即位之日也。武至秋始还朝,故五月犹过草堂。
竹里行厨洗玉盘①,花边立马簇金鞍。非关使者征求急②,自识将军礼数宽③。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④。看弄渔舟移白日.. ⑤,老农何有罄交欢⑥。(上四,记严公交情。下四,述草堂景事。首句携馔,次句枉驾,此叙事也。三四跌宕其辞,以见用意之殷勤。五切草堂,六切仲夏,此叙景也。末作自谦之语,与起处宾主相应,此虚实相间格。)
①何逊诗:“竹里见萤飞。”庾信诗:“行厨半路待。”《神仙传》:麻姑降蔡经家,坐定各进行厨,皆金盘、玉杯。②《庄子》:颜阖守陋闾,鲁君之使者至。阖对曰:“恐听者谬,而贻使者罪。”杨慎曰:使者征求,乃征聘之义。《汉书宦者传》:凡诏书所征求。《世说》:郭淮作关中都督,使者征摄甚急。
③任昉诗:“生平礼数绝。”《廉颇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生注】此暗用《汉书》大将军有揖客事。④又云:仲夏得寒字,殊难押。意中必先成此句,次以上句凑之。三联失粘,想亦由此耳。⑤《西京赋》:“白日未及移晷。”
⑥老农,见《论语》,公自谓也。单复云:严公何有于老农,而尽欢若是,于交欢二字未合。《家语》:曾子曰:“君子之狎,足以交欢。其庄,足以成礼。”王嗣奭曰:使者征求,向无明注,余谓此时严必有表荐之意,故云然。使者犹言使君,谓中丞也。公自卜居浣花,有长往之志,而严公坚欲其仕,参观唱酬诸诗可见。今再枉驾,必为征之入幕而来。故诗谓非关征求之急,实见礼数之宽。不然,岂一野人而敢屈中丞之驾哉。
黄生曰:“极喧闹事,写得极幽适,非止笔妙,亦由襟旷。
刘逴曰:律诗自有定体,不可失粘。然盛唐诸家,出奇变化,往往不缚于律,非但杜诗为然。如李颀《题璿公山池》,前二联俱失粘。如崔颢《黄鹤楼》,前三联俱失粘。如李白《别中都明府》与《凤凰台》,颌联失粘。如王维《积雨辋川庄》、高适《送李寀少府》,颈联失粘。如王维《和温泉寓目》、岑参《送李司马归扶风》,后二联失粘。如王维、贾至《早朝》、起结俱失粘。如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王维《访吕逸人》,四联俱失粘。如李白《题东溪隐居》、工维《酌酒与裴迪》、岑参《送严河南》,虽失粘,而不害为好诗。后学竭力避之,则拘。有心必效之,亦过矣。
刘氏作失粘,谓上下二句平仄不相粘合。陶开虞作失严,谓声调平仄,失其谨严也。
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
鹤注:此宝应元年成都作。
日临公馆静①,画满地图雄②。剑阁星桥北③,松州雪岭东④。华夷山不断⑤,吴蜀水相通⑥。兴与烟霞会,清樽幸不空⑦。(首句,严公厅。次句,蜀道图。中四,图画之景,烟霞亦图中所见者。乘兴而酌,末点宴字。剑阁在星桥之北,松州则雪岭居东。山自西南而来,水从东方而去。全蜀地形,如在指掌。)
①《记》:“公馆复,私馆不复。”②《史记苏秦传》:“以天下之地图案之。”③《华阳国志》:李冰沿水造桥,上应七宿。世祖谓吴汉曰:“安军宜
在七星连桥间。”④《唐书》:松州交川郡,属剑南道,取界内甘松岭为名。《元和郡
县志》:雪山,在松州嘉城县东八十里,即西山也。⑤《西征赋》:“华夷士女,骈田逼侧。”⑥《魏志》:陈群疏:“吴蜀未灭。”
⑦张璠《汉纪》:孔融拜大中大夫,每叹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古乐府:“清樽发朱颜,四座乐且康。”当时四杰之诗,盛传于世,杜亦每用其句法。如卢照邻:“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骆宾王:“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此“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所自来也。又骆诗:“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则“百年双白鬓,一别五秋萤”所自出也。
戏赠友二首
此宝应元年四月成都作。观两章首句可见。
元年建巳月①,郎有焦校书②。自夸足膂力,能骑生马驹。一朝被马踏,唇裂板齿无。壮心不肯已③,欲得东擒胡。(堕马伤齿,志为好勇者之戒。末二,讽之也。)
①《肃宗纪》:上元二年,以十一月建子为岁首月。至建已月,帝寝疾,诏皇太子监国,改元年为宝应元年,复以正月为岁首。公诗作于未改元之时,故仍前称为建已月。
②《唐书》:崇文馆有校书郎二人。
③魏武乐府:“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其二
元年建巳月,官有王司直①。马惊折左臂,骨折面如墨②。驽骀漫深泥,何不避雨色。劝君休叹恨,未必不为福③。(马陷损臂,志为冒险者之戒。末二,慰之也。)
①《唐书》:东宫官,司直一人。又大理寺司直六人。
②面深墨,出《孟子》。③《淮南子》:塞上翁,马亡入边,入皆吊之。曰:“何知非福?”居数月,其子引边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曰:“何知非祸?”及家富马良,其子好骑,堕而折髀,人又吊之。曰:“何知非福?”居一年,边人大入,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独以跛故,父子得相保。
胡夏客曰:“焦校书、王司直,一为乘生驹而堕,一为乘驽骀而堕,天下事之难料如此。公于此有深感焉,非仅戏笔而已也。
大雨
【鹤注】此宝应元年在成都作。是年公上严武《说旱》云:蜀自十月不雨,抵建卯非雩之时,奈久旱何。此诗:“西蜀冬不雪,春农为嗷嗷。”正是期时。又云“朱夏云郁陶”,盖入夏方雨地。
西蜀冬不雪,春农尚嗷嗷①。上天回哀眷②,朱夏云郁陶③。执热乃沸鼎,
纤絺成缊袍④。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首叙久旱而雨。)①《搜神记》:“万物焦枯,百姓嗷嗷。”②《诗》:“上天同云。”
③江逌诗:“茂草思朱夏。”赵曰:郁陶,出《尚书》,盖陶窑之气郁结,此形容夏云也。④《秋兴赋》:“屏轻絺,释纤絺。”注:“纤絺,细葛也。”缊袍,见《论语》。
敢辞茅苇漏,已喜黍豆高。三日无行人,二江声怒号①。流恶邑里清②,矧兹远江皋。荒庭步鹳鹤,隐几望波涛③。(此志雨后之景。)
①《蜀都赋》:“带二江之双流。”《水经注》:成都县有二江,双流郡下,故扬子云《蜀都赋》曰:“两江珥其前。”《宋史》:初李冰开二渠,一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谓之外江;一由永康过郫入成都,谓之内江。”
②《左传》:“有汾浍以流其恶。”赵曰:大雨所荡,流出秽恶也。《晁错传》:“邑里相救。”③《演繁露》:几与案自是两物。几,坐具也,曲木附身以自捧也。
沉疴聚药饵①,顿忘所进劳。则知润物功②,可以贷不毛③。阴色静垅亩..
④,劝耕自官曹。四邻耒耜出⑤,何必吾家操。(此记喜雨之情。向以肺病聚药,今雨凉神爽,不烦进饮之劳,因知造化润物,施及不毛者,各有生意也。劝耕、操耒,结出同庆甘霖意。此章三段,各八句。)①沈约《萧愐碑》:“因遇沉痾,绵留气序。”谢灵运诗:“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②江淹诗:“则知耳目惊。”句法本此。③贷,施也。《左传》:竭其粟而贷之。《出师表》:“深入不毛之地。”远注:“不毛,草木不生也。”④《赵国策》:席陇亩而荫庇桑。⑤《老子》:“犹兮若畏四邻。”《易》:“断木为耜,揉木为耒。”
溪涨
黄鹤编在宝应元年成都诗内。
当时浣花桥①,溪水才尺余。白石明可把②,水中有行车③。(此阻于溪水,不得归寓而作也。首叙平时溪水。)
①万里桥,近浣花溪。②《艳歌行》:“水清石自见。”③《华阳风俗录》:浣花亭,在州之西南,江流至清,其浅可涉,故中有行车。
秋夏忽泛溢,岂惟入吾庐。蛟龙亦狼狈①,况是鳖与鱼。兹晨已半落,归路跬步疏②。马嘶未敢动,前有深填淤③。(此记涨后景事。【远往】蛟龙二句,即前诗“鱼鳖为人得,蛟龙不自谋”意。跬步疏,人迹稀也。深填淤,马行滞也。)
①赵曰:狼、狈,二兽名,半其体相附,苟失其一,则无据矣。故仓皇失据者,谓之狼狈。
②《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注:“一足曰跬,两足曰步。”
③《汉沟洫志》:“有填淤反壤之害。”注:“填淤,谓壅泥也。”
黄希曰:《沟洫志》:淤,音于庶反,此作平声用。
青青屋东麻,散乱床上书。不知远山雨,夜来复何如。我游都市间,晚憩必村墟①。乃知久行客,终日思其居②。(此遥望村居而有感也。若山雨夜至,则更阻归途矣。因思向者朝游夕返,行客思居,不能自己,今如咫尺睽隔何。《杜臆》云:末四只说平日归家,而沮雨恩家,自见于言外,更有蕴藉。一说:久客思家,概言旅人之情,意却稍宽。此章四句起,下二段俱八句。)
①村墟,即指草堂。庾信诗:“摇落小村墟。”②《诗》:“职思其居。”
大麦行
【鹤注】此当是宝应元年成都作。
大麦干枯小麦黄①,妇女行泣夫走藏。东至集壁西梁洋②,问谁腰镰胡与羌③。岂无蜀兵三千人,簿领辛苦江山长④。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归故乡⑤。(《大麦行》,忧边寇而作也。腰镰刈麦,出自胡羌,徒赍盗粮耳。蜀兵三千,鞭长不及,故思东归以避之。)
①蔡曰:《汉书》:桓帝时童谣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每句中函问答之辞。公诗句法,盖原于此。②《旧唐书》:梁州都督,督梁、洋、集、壁四州,属山南西道。集州,析梁州之难江、巴州之府阳、长池、白石置。壁州,析巴州之始宁置。洋州,析梁州之西乡、黄金、兴势置。《一统志》:今为保宁、汉中二府地。
③鲍照诗:“腰镰刈葵藿。”④梁简文帝书:“簿领殷凑。”《李德林集》:“军国多务,朝夕填委,薄领纷坛,羽书交错。⑤西王母谣:“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史记项羽传》:“富贵不归故乡。”朱鹤龄曰:《旧书肃宗纪》:宝应元年建辰月,党项、奴剌寇梁州,观察使李勉弃城走。《新书党项传》:上元二年,党项羌与浑、奴剌连和,寇凤州。明年,又攻梁州,进寇奉天。此诗戎与羌,正指奴剌、党项也。大麦枯、小麦黄,亦是夏初事。又按《代宗纪》:宝应元年,吐蕃陷秦、成、渭等州。成州与集、壁梁、洋接壤,疑吐蕃是年入寇,亦在春夏之交,吏不详书,故无考耳。又云:蜀兵三千,应是蜀乓调发,策应山南者。师氏古造为杜鸿渐遏贼之说。考鸿渐镇蜀,在永泰元年,其时为乱者非羌戎也。旧注妄撰故实,后人多为所误,故正之。
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鹤注】此宝应元年夏在成都作。
鼎湖瞻望远①,象阙宪章新②。四海犹多难,中原忆旧臣③。(此叙严公人朝之由。鼎湖,肃宗晏驾。象阙,代宗即位。多难,朝义未平。忆旧臣,言诏书特召,而中原共忆也。)
①《前汉郊祀志》: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龙有垂胡须下迎,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黄图》:鼎湖宫,在湖城县界。晋灼曰:在蓝田。二圣山陵,召武为桥道使,故云鼎湖。《诗》:“瞻望弗及。”
②《南史何胤传》:阙谓之象魏。象者,法也。魏者,当涂而高大也。陆倕《石阙铭》:“象阙之制,其来已远。”《记》:“宪章文武。”
③谢灵运诗:“中原昔丧乱。”《后汉孔融传》:“圣上哀矜旧臣。”与时安反侧①,自昔有经纶②。感激张天步③,从容静塞尘。南图回羽翮..
④,北极捧星辰⑤。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⑥。(此记平日之功,及归朝之事。经纶能安反侧,指灵武扈从时。张天步,谓复京。静塞尘,谓镇蜀。回羽翮,自蜀而还。捧星辰,旧京在望。漏鼓思昼,侍朝之久。宫莺罢啭,夏时人觐。)①《光武纪》:“令反侧子自安。”②《易》:“君子以经纶。”
③刘琨诗:“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诗》:“天步艰难。”④《庄子》:“夫鹏九万里而图南。”⑤北极句,用《论语》北辰星拱意。⑥沈佺期诗:“宫莺啭不疏。”空留玉帐术①,愁杀锦城人。阁道通丹地②,江潭隐白苹③。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公若登台辅④;临危莫爱身。(结出送别情绪。兵威尚在,留玉帐也。都尹远去,愁蜀人矣。丹地,严将赴朝。江潭,公尚在蜀。此生二句,见江潭不堪久居。台辅二句,见丹地宜思报称。数句宾主兼收。此章四句起,下二段各八句。)
①《抱朴子外篇》:兵在太乙玉帐之中,不可攻也。《唐艺文志》兵家有《玉帐经》一卷。张淏《云谷杂记》:按颜之推《观我生赋》:“守金城之汤池,转绛宫之玉帐。”又袁卓《遁甲专征赋》:“或倚直使之游宫,或居贵神之玉帐。”盖玉帐乃兵家厌胜之方位,主将于其方置军帐,坚不可犯,如玉帐然。其法出黄帝遁甲,玉帐以月建前三位取之。如月建寅,则已为玉帐也。李太白《司马将军歌》:“身居玉帐临河魁。”戌为河魁,则玉帐在戌也。
②张正见《艳歌》:“执乾趋丹地。”《汉官仪》:省中皆胡粉涂壁,以丹涂地,谓之丹墀。③谢脁诗:“江潭复为客。”④《后汉张奋传》:累世台辅。卢世浓曰:此诗十韵,气象规模,与题雅称。末复嘱之曰:”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法言忠告,今人肃然。夫奉送府主,谁敢作此语,亦谁
肯作此语,子美真古人也。
酬别杜二附严武诗
此当是在绵州途中作。盖杜公送行至此,而酬诗以答也。
独逢尧典日,再睹汉官仪①。未效风霜劲②,空惭雨露私。(首段自叙入朝。尧典,指受终之日。汉官,指朝会之仪。此答鼎湖二句。不能靖乱,故云未效。独蒙召见,故曰空惭。此答多难二句。)
①《光武纪》:“不意今日,复睹汉官威仪。”
②唐太宗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夜钟清万户,曙漏指千旗。并向殊庭谒①,俱承别馆追②。斗城怜旧路,涪水惜归期③。峰材还相伴,江云更对谁④。(中志临别情景。钟声、旗影,夜起早行也。殊庭、别馆,中途止宿之所。并谒俱追,谓远送者。斗城涪水,绵州经过之地。旧路归期,谓还京也。峰树江云,言身去而境寂矣。此答南图回翩四句。)
①《史记武帝纪》:“冀至殊庭焉。”
②《上林赋》:“离官别馆,弥山跨谷。”
③沈佺期诗:“移住斗城隈。”【钱笺】《元和郡县志》:涡水在谯县西四十八里。魏文帝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非二公送别之地。诗云:“斗城怜旧路。”按《元和志》:绵州城,治汉涪县,去成都三百五十里,依山作州,东据天池,西临涪水,形如北斗,卧龙伏焉。则斗城指绵州之城,非谓长安也。所临之水,应在绵州,无容远指涡水。涡水断是涪水传写之误耳。④宋之问诗:“江云欲变霞。”试回沧海棹①,莫妒敬亭诗②。只是书应寄,无忘酒共持。但令心事在,未肯鬓毛衰。最怅巴山里,清猿恼梦思③,(末叙别后情事。试回二句,劝杜留蜀,答“此生那老蜀”意。寄书二句,乃别后望杜之情。但令二句,自述己志,答“临危莫爱身”意。最怅二句,乃别时凄惨之状。杜公尝有“吾道在沧洲”之句,故以回棹留之。谢脁放情山水。有《游敬亭山》诗,今且随意行乐,勿以不至敬亭为妒也,此与上章同格。)
①沧海棹,用乘桴浮海意。②《图经》:敬亭山,在宣城县北十里。③李峤诗:“高鸟行应尽,清猿坐见伤。”
送严待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宴得心字
黄鹤曰:严武时赴召,未为黄门侍郎。其再以黄门侍郎尹成都,又薨于官,此云严侍郎,似误。或后来所题也。【朱注】据《通鉴》:宝应元年六月王戌,以兵部侍郎严武为西川节度使。今据公诗,盖以侍郎召也。又《新书》于封郑国公时,云迁黄门侍郎。《旧书》于罢兼御史大夫时,云改兼吏部侍郎,寻迁黄门侍郎。皆不云为兵部。与《通鉴》不合。【钱笺】《方舆胜览》:楼枕绵州城之东隅,上有唐时《江亭记》,观杜诗,则古之江流在南山下。梦弼曰:武赴召时,送之于巴西。黄生曰:从水路至绵州,故云重船。其《奉济驿重送》,则舍舟登陆,故分手于此。
野兴每难尽①,江楼延赏心②。归朝送使节,落景惜登临③。(首段叙题。上二江楼宴,下二送严公。)
①杜审言诗:“野兴城中发。”②延赏心,谓引人心赏。谢灵运侍:”赏心不可忘。”③谢脁诗:“落景皎晚阴。”稍稍烟集渚,微微风动襟。重船依浅濑,轻鸟度曾阴。槛峻背幽谷①窗虚交茂林。灯光散远近,月彩静高深②,(此记登临晚景。烟集楼外、风(,) 动楼中、船依楼下、鸟度楼上,四句,薄暮之景。谷遮槛后、林壅窗前、日暝灯起、更深月出,四句,初夜之景。【生注】“灯光散远近”,与“城拥朝来客”,见幕府驻节,倾城奔奉之状。)
①《诗》:“出自幽谷。”
②《汉书》:古文《月彩篇》,三日为胐。师古注:“月彩,说月之光彩,其书则亡。”
城拥朝来客,天横醉后参①,穷途衰谢意,苦调短长吟②。此会共能几,诸孙贤至今。不劳朱户闭,自待白河沉③。(此述宴时情事。客指严公,骑从多,故见其拥。参星在蜀,江楼高,故见其横。穷途二句,自叹流落。此会二句,称美杜君。未言宴毕而天将曙矣。篇中叙次,自暮至晓,历历分明。此格亦同上章。)
①《春秋元命苞》:“参伐流为益州。”古乐府:“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史淳于髡传》:“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②乐府有《长歌行》、《短歌行》。【远注】杜使君,于公为孙行。朱户闭,暗用闭门投辖事。③白河,天河也。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年次同前。郭知达本注:驿在绵州三十里。
远送从此别①,青山空复情②。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③,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黄生曰:上半叙送别,已觉声嘶喉哽。下半说到别后情事,彼此悬绝,真欲放声大哭。送别诗至此,使人不忍再读。青山空复伤情,怅别易生悲也。三四言后会无期,而往事难再。语用倒挽,方见曲折。若提昨夜句在前,便直而少致矣。列郡,指东、西两川。讴歌,蜀人思慕也。三朝,指明、肃、代宗。出入,迭为将相也。方虚谷云:首句极酸楚,结尤仿惶无依。)
①《诗》:“远送于野。”
②谢脁诗:“婵娟空复情。”③汉朱浮书:“列郡几城。”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
原注:故陈拾遗,射洪人也。篇未有云。
【鹤注】李梓州赴任,在宝应元年之夏,故诗云:“火云挥汗日,出驿醒心泉。”尔时公在绵州也。广德元年,有《陪李梓州泛江》、《陪李梓州使君登惠义寺》诗,乃次年事。《唐书》:梓州梓潼郡,属剑南道。乾元后,蜀分东、西川,梓州恒为东川节度使治所。按:梓州,今四川潼川州是也,地在绵州之南。
籍甚黄丞相①,能名自颖川。近看除刺史②,还喜得吾贤。(首以循良望使君。)
①《陆贾传》:“声名籍甚。”孟康注:“狼籍之甚。”古乐府《雁门太守行》:“夙夜勤劳,治有能名。”《汉书》:黄霸拜颖川太守,咸称神明,后征入为丞相。
②《汉景帝纪》注:凡言除者,除旧官、拜新官也。
五马何时到①,双鱼会早传②。老思筇竹杖③,冬要锦衾眠④。(此想别后交情。)
①古《陌上罗敷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踌。②古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③《蜀都赋》:“筇杖传节于大夏之邑。”顾凯之《竹谱》:“筇竹,高节实中,状若人,剖为杖,出南广邛都悬。”《竹记》云:“邛州多生竹,俗谓之扶老竹。以杖对眠。”犹《礼》言杖乡、杖国,作活字用,不必改作筇杖拄。
④《诗》:“锦衾烂兮。”蜀中有锦,故公及之。古诗:“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不作临歧恨①,惟听举最先②。火云挥汗日③,山驿醒心泉。(此叙送别情景。)
①阴铿诗:“背飞伤客念,临岐悯圣情。”②《京房传》:“化行县中,举最当迁。”注:“以课最被举。”③卢思道诗:“火云赫而四举。”《史记》:临淄挥汗如雨。遇害陈公殒①,于今蜀道怜。君行射洪县②,为我一潸然⑤。(未嘱其留心着旧也。《杜臆》:送人赴梓州,遂想到彼中名贤,真好贤如渴者。为我潸然,造语尤奇。此章四段,各四句。)
①王逸《九思》:“愍贞良兮遇害。”《旧唐书》:子昂父在乡,为县令段简所辱。子昂闻之,遽还乡里。简乃因事收系狱中,忧愤而卒。②《唐书》:射洪县,属梓州。《九域志》:在梓州东南六十里。
③申涵光曰:陶诗“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蹰”,此句意所本。《诗》:“潸焉出涕。”
观打鱼歌
【鹤注】此宝应元年至绵州作。
绵州江水之东津①,鲂鱼色胜银②。渔人漾舟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
鳞。众鱼常才尽却弃,赤鲤腾出如有神③。潜龙无声老蛟怒④,回风飒飒吹沙尘。(此叙打鱼事。鲂鱼味美,故渔人取之。众鱼、赤鲤、潜龙、老蛟,俱属伴说。龙潜,知几之神。蛟怒,恶伤其类也。)
①绵州,属川西道。《水经注》:绵水西出绵竹县,又与湔水合,亦谓之郫江,又言是涪水。②《尔雅注》:江东呼鲂鱼为鳊,一名。陆玑《疏》:鲂鱼广而薄,
肌肥甜而少肉,细鳞之美者也。《诗》:“鲂鱼赪尾。”又“鳣鲔发发。”《释文》:“鱼著网,尾发发然。”《韩诗外传》发作。晋《白纻舞歌》:“质如轻云色如银。”
③鲍照诗:“池中赤鲤庖所捐。”陶弘景《本草》:鲤为鱼中之主,形可爱,又能神变,乃至飞越山湖。《玉海》:景龙二年,明皇至襄垣,漳水有赤鲤腾跃。《西阳杂俎》: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不得吃,号赤鲤公。④《易》:“潜龙勿用。”《楚辞》:“风飒飒兮木萧萧。”
饔子左右挥霜刀①,鲙飞金盘白雪高②。徐州秃尾不足忆③,汉阴槎头远遁逃④。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观娱亦萧瑟。君不见朝来割素鬐⑤,咫尺波涛永相失。(此复记鱼鲙。鲙飞,言其薄。金盘,言其华。白雪高,言其洁且多。一句中含数义。秃尾槎,亦属伴说。远遁逃,听其遁去也。【卢注】一饱之后,仍归萧瑟,亦何苦残生。且此鱼一经剖割,永与波涛相失,渔人能不见之而伤心乎。钟云:数语可当一篇戒杀文。此章两段,各八句。)
①《西征赋》:“饔人缕切,鸾刀若飞。”
②辛延年诗:“金盘鲙鲤鱼。”张协《七命》:“素肤雪落。”【张远注】《大业拾遗录》:松江献鲈鲙,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虀玉鲙,东南之佳味也。③【钱笺】《诗义疏》:似鲂而大头,鱼之不美者,故里语曰:“买鱼得,不如啖茹。”徐川谓之鲢,或谓之鳙。徐州秃尾,殆指此也。
④《襄阳耆旧传》:汉水中出鳊鱼,肥美,常禁人采捕,遂以槎断水,因谓之槎头缩项鳊。张敬儿为刺史,齐高帝取此鱼,敬儿作书进曰,“奉槎头缩项编一千八百头。”岘潭有云:“试垂竹竿约,果得槎头玉。”孙炎《释尔雅》:“积柴木水中养鱼曰椮。”襄阳俗谓鱼椮谓槎头,言所积柴木槎椮然也。
⑤《西征赋》:“华鲂跃鳞,素扬鬐。”注:“鬐,脊也。”
又观打鱼
依旧次与前歌同编。黄生曰:诗中主人,必绵州杜使君。因诗语风切,故题讳其人。
苍江渔子清晨集①,设网提纲取鱼急。能者操舟疾若风②,撑突波涛挺叉入③。小鱼脱漏不可记④,半死半生犹戢戢⑤。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⑥。(此再至东津,观取鱼也。从竭泽而渔处,写出惨酷可怜之状,具见爱物仁心。钟云:“设网提纲万鱼急”,急字尽情,令人有断罟之意。《杜臆》:操舟若风二句,俨然画景。)
①刘孝绰诗,“色子服冰纨。”②《列子》:津人操舟若神。③《西征赋》:“垂饵出入,挺叉来往。”注:“叉,取鱼叉也。”④《蜀志》:武阳小鱼大如针,一斤千头,蜀人以为酱。
⑤《七发》:“其根半生半死。”
⑥《陆贾传》:“屈强如此。”注:“屈,梗戾也。”刘峻《金华山栖
志》:“鱼潜渊下,窟穴泥沙。”
东津观鱼已再来①,主人罢鲙还倾杯。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鳣鲔随云雷②。干戈格斗尚未已,凤凰麒麟安在哉③?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④。(此观鱼而有感也。大鱼小鱼,既遭急捕,故蛟龙鲙鲔,亦避杀机。且当此兵戈之后,麟凤潜踪,奈何暴殄以损天和哉?盖深痛之耳。鹤曰:干戈未已,盖指吐蕃、朝义之乱尚未息也。【朱注】即《家语》“覆巢破卵,则凤凰不翔。剖胎刳孕,则麒麟不至”意。《杜臆》:作诗本意,全在后四句。盖盈城盈野,见者伤心,而暴珍天物,俱可悲痛,一视同仁,初无二理。此与上章同格。)
①《左传》:“公观鱼于棠。”
②庾信诗:“山根一片雨。”《尔雅注》:“鳣,大鱼,似而鼻短,口在颔下,甲无鳞,肉黄,大者长二、三丈,江东呼为黄鱼。”《诗注》:“鳣,大鲤。”《疏》:“鲔鱼,形似鳣而青黑,头小而尖,似铁兜鍪,口亦在颔下,大者为黄鲔,小者为鳣鲔,肉白。”张衡赋:“王鲔岫居。”
旧注,“鲔岫居而能变化,故有山根、云雷之句。”
③《援神契》:“德至鸟兽,则凤凰翔。”《春秋繁露》:“恩及虫鱼,则麒麟至。”
④《书》:“暴殄天物。”
黄生曰:二诗,体物既精,命意复远。前诗寓感,此诗寓规。前诗为富贵人下砭,此诗为贪馋人示警也。
越王楼歌
【鹤注】此当是宝应元年初至绵州时作。《绵州图经》:越王台,在州城外西北。有台高百尺,上有楼,下瞰州城。唐高宗显庆中,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鹤曰:旧、新史:越王贞,太宗第八子,尝始封汉王。汉与绵为邻。【朱注】本传不载刺绵州,盖史略之耳。
绵州州府何磊落①,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②,碧瓦朱甍照城郭③。楼下长江百丈清④,山头落日半轮明⑤。君王旧迹今人赏⑥,转见千秋万古情⑦。(此诗上下转韵,上半咏越王楼,下则登楼而吊古也。越王刺绵州,故先作府而后建楼。《杜臆》:照映城郭,此楼助州府之气象。长江落日,山水又增高楼之景色。真属奇观胜览。然前王不能长享此楼,而留为今人玩赏,则知千秋万古,其情尽然。即所云“万岁更相送”者。)
①州府,府之州治也。《世说》:州府文武劝郭淮举兵。郭璞《江赋》:“衡霍磊落以连镇。”
②《吴志》:吕蒙曰:“孤城之守。”古诗云:“西北有高楼。”
③《神仙传》:“碧瓦鳞差。”沈佺期诗:“红日照朱甍。”《选注》:
“甍,屋檐也。”鲍照诗:“城郭宿寒烟。”
④石崇诗:“登城隅兮临长江。”沈约诗:“百丈注悬淙。”⑤曰落日明,知楼是面西。庾信诗:“日落山头晡。”江总诗:“兔月半轮明。”⑥汉明帝诏:“复其旧迹。”⑦刘庭芝《公子行》:“千秋万古北邙尘。”此章体格,仿王子安《滕王阁》,而风致稍逊。卫万《吴宫怨》,亦本《滕王阁》,而姿韵自胜。今附录参观:“滕王高阁临江渚,珮玉鸣銮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淡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不卷珠帘见江水。晓气晴来双阙间,潮声夜落千门里。勾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末二句与李白相同,不知孰为先后也。
海棕行
【鹤注】棕在绵州,乃宝应元年至绵州时作。棕,子冬切。赵曰:《海棠记》载李赞皇云:花木以海名者,悉从海上来。宋祁《益部方物赞》:海棕,大抵棕类,然不皮而干叶丛于杪,至秋乃实,似楝子。今城中有四株,理致干坚,风雨不能撼。刘恂《岭表录》:广中有一种波斯枣木,无旁枝,直耸三四丈,至颠四向,共生十余枝,叶如棕榈,彼士人呼为海棕木。三五年一著子,类北方青枣,但少尔。舶商亦有携至中国者,色类沙糖,味极甘。陶九成《辍耕录》:成都有金果树,顶上叶如棕榈,皮如龙鳞,实如枣而大,番人名为苦鲁麻枣,一名万年枣。李时珍曰:虽有枣名,别是一物,南番诸国多有之,即杜甫所赋海棕也。鹤曰:唐子西《游治平院》诗:”江边胜事略寻遍,不见海棕高入云。”注云:”即老杜所谓东津者。”据此,则馆与棕,皆在涪江之东津也。
左绵公馆清江濆①,海棕一株高入云。龙鳞犀甲相错落,苍棱白皮十抱文②。自是众木乱纷纷③,海棕焉知身出群。移栽北辰不可得④,时有西域胡僧识⑤。(上四,咏海棕,下乃抚棕有感。一株入云,远望也。鳞甲苍白,近视也。惜乎混迹群木,无从自见其奇,孰有移之以植禁苑乎?然抱此异质,终当遇识者之鉴赏矣。《杜臆》:公抱经济而不得识,自负自叹,非咏海棕也。)
①《蜀都赋》:“于东则左绵巴东,百濮所充。”旧注:“绵州,涪水所经。涪居其右,绵居其左,故曰左绵。”
②龙鳞粗,犀甲细,苍棱白皮,其文理似之。扬雄《甘泉赋》:“嵌岩岩其龙鳞。”《考工记》:“犀甲七属。”③王融《古意》:“木叶乱纷纷。”④《杜臆》:移栽北辰,从“天上种白榆”脱来。⑤汉武帝穿昆明池,池底皆黑灰,问东方朔。朔曰:“不知,可问西域胡僧法兰。”法兰,盖博物者也。
姜楚公画角鹰歌
【鹤注】此宝应元年至绵州时作。姜皎以诛窦怀贞功,进殿中监、楚国公。其子庆初,亦袭封楚国公。《名画记》:姜皎,上邽人,善画鹰鸟。玄宗即位,累官至太常卿,封楚国公。《埤雅》:“鹰鹞顶有角毛微起,通谓之角鹰。”胡夏客曰,曾见角鹰,头上有羽直竖如角。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①。观者贪愁掣臂飞②,画师不是无心学。此鹰写真在左绵,却嗟真骨遂虚传。梁间燕雀休惊怕③,亦未传空上九天④。(上四,赞画之神妙。下四,借鹰以寄慨。鹰生漠北,故云幽朔。贪愁有二义,贪其能飞,又愁其飞去。后之画师,不是无心学,但不能学耳。人见画鹰神似,反觉真鹰少色。究竟画中假影,岂能腾空直上?世人奈何好画鹰,而不好真鹰乎?感慨无限,)
①《记》:“仲秋之月,杀气浸盛。师氏曰:《书》:宅朔方,曰幽都。幽,阴也。朔,北也。
②掣臂飞,谓掣臂鞲而欲飞去。③《战国策》:“燕雀处堂。”④《楚辞》:“指九天以为正。”王嗣奭曰:形容佳画,止于夺真,而穷工极变。如“高堂几生鹘,飒爽动秋骨”,奇矣,“却嗟真骨遂虚传”更奇。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
梁权道编在宝应元年。【鹤注】东津在绵州江水之东津。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宠行舟远泛,惜别酒频添。推荐非承乏①操持必去嫌。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②。(上四送韦讽,下四摄阆州。吏(,) 而兼隐,得领江山佳胜矣。非承乏,以贤摄官山。必去嫌,以廉尽职也。【顾注】末句嘱其毋慢属员。)
①《左传》:“摄官承乏。”
②《晋书陶潜传》: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白帖》:录事参军,即古郡督邮之职。
光禄坂行
蔡梦弼曰:光禄坂,在梓州铜山县。【鹤注】此是宝应元年在梓州作。考《崔宁传》云:宝应初,蜀乱,道路不通,与此诗相合。
山行落日下绝壁①,南望千山万山赤。树枝有鸟乱鸣时,瞑色无人独归客。马惊不忧深谷坠②,草动只怕长弓射③。安得更似开元中④,道路即今多拥隔。(光禄坂,伤乱离奔走也。前四,坂上暮景。后四,度坂情事。马惊草动,中途恐惧之状。因拥隔而念开元,乃伤今思昔也。《杜臆》:五六,忧盗而不忧坠马,可谓巧于形容,是真情实景。)
①谢灵运诗:“晨策寻绝壁。”②马惊,见《国策》。③《南史》:宋明帝以王景文外戚贵盛,张永屡经军旅,疑其将来难信,乃自为谣言曰:“一士不可亲,弓长射杀人。”④《玄宗本纪》:开元间,海内富安,行者虽万里,不持寸刃。
苦战行
【鹤注】上元二年,段子璋反,陷遂州、绵州。遂在涪江之南,今诗云:“去年江南讨狂贼。”当是宝应元年作。骆宾王诗:”龙庭但苦战。”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①。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②。去年南行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别时孤云今不飞③,时独看云泪横臆。(《苦战行》,为将领死事而作也。上四,痛其阵没。下四,忆其生前。)
①《后汉马援传》:援击交趾女子征侧、征贰,玺书拜援伏波将军。
②阮瑀诗:“身尽气力索,精魂靡所回。”③江淹诗:“孤云出北山。”卢元昌曰:黄鹤以马将军为马巴州。考公《奉别马巴州》诗原注:“甫除京兆功曹。”此在广德间,与子璋反时无涉。
去秋行
【鹤注】当是宝应元年作,与上首宜合看。
去秋涪江木落时①,臂枪走马谁家儿。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遂州城中汉节在②,遂州城外巴人稀。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③。(《去秋行》,为战士丧败而作也。来自涪水,故白骨无归。没于遂州,故冤魂夜哭。)
①《元和郡县志》:涪江水西自郪县界流入,在射洪县东一百步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按:涪江,在今重庆府合州。
②鲍钦止曰:段子璋反,遂州刺史嗣虢王巨修属郡礼出迎之,被杀。故曰“遂州城中汉节在”,盖伤之也。《唐书》:遂州遂宁郡,属剑南东道所领。按:遂州,今为遂宁县,属潼川州。潼川,即唐之东川也。汉节,暗用苏武节。③汉高帝《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朱鹤龄曰:段子璋以上元二年四月反,五月伏诛。而此诗云“去秋涪江木落时”,则非子璋反时事。鲍注既未可据,黄鹤以前诗为马将军会讨子璋而死,其说亦岂足深信耶。次公谓其事在广德元年之秋,亦无所证明。大抵杜诗无考者,皆当阙疑,不必强为之说。
今按:唐史出于传闻,未可尽信。杜诗出于目击,不必致疑。史谓子璋平于五月,而诗云:“去秋涪江木落时。”盖至秋末而寇始削平也。且子璋反东川,陷遂州,地与诗合。其时月不符者,必属史传之误。此时舍子璋之外,别无叛东川者,黄鲍二注,恐未可尽非也。
广州段功曹到得杨五长史谭书功曹却归聊寄此诗
鲍曰:前有《寄杨五桂州》诗,杨盖自桂而徙广也。【鹤注】《寰字记》、《方舆记》皆云:梓州有铜梁山,当是宝应元年在梓州得书而作。《唐书》:京尹及诸都督府,兼有功曹参军。广州为中都督府,故置。
卫青开幕府①,杨仆将楼船②。汉节梅花外,春城海水边。铜梁书远及③,珠浦使将旋④。贫病他乡老⑤,烦君万里传。(此答杨长史而作也。未带托段之意。【黄生注】杨为长史,乃幕府之职。首句切官,次句切姓。梅岭之外,南海之边,杨驻军于此也。铜梁,公所在。珠浦,段所往。采与地佳名,以助诗色。《杜臆》:本说书及铜梁,特倒言之耳。既贫且病,而又在他乡,公之近状,五字尽之。)
①《东观汉记》:卫青大克匈奴,武帝拜大将军于幕中,因号幕府。庾信碑文:“方卫青之张幕,册重元勋。”
②《汉南越传》: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
③《寰字记》:铜梁山有二,属合州、梓州。《益州耆旧传》:楚襄王灭巴子,封庶子于濮江之南,曰铜梁侯。《十道志》:铜梁,在涪江之南。
④《唐书》:廉州有合浦县,出珠。《方与记》:合浦水,去浦八十里,有涠州,其地产珠。后汉孟尝为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
⑤谢脁诗:“敢忘恤贫病。”
送段功曹归广州
黄鹤编在宝应元年成都诗内,以诗有寄锦官城句也。今按:功曹相会于梓州,故云:“铜梁书远及。”梓州僻远,惟成都为都会之地,便于寄书,故以锦官城嘱之。锦官收书,公有弟在草堂也。自广至蜀,程途数千余里,岂能两岁之间,功曹连作往返耶。当从蔡编,列在梓州内。
南海春天外,功曹几月程。峡云笼树小,湖日荡船明①。交趾丹砂重②,韶州白葛轻③。幸君因旅客④,时寄锦官城。(上四,段归广州。下四,望其寄赠。南海,所归之地。春天,启行之时。峡云、湖日,经过之景。丹砂、白葛。广州所产者,藉以延年而却暑也。《杜臆》:送行在春,而数月之程,不能春到。故云春天外。三峡山高,故云笼树而小。洞庭湖阔,故日荡船而明。胡夏客曰:砂重葛轻,游客是物相索,自古然矣。)
①出峡以后,必经洞庭而后至广。旧指蜀中东湖、西湖,未然。②交趾国,近岭南。③《唐书》:韶州始兴郡,属岭南道。④杜审言诗:“旅客三秋至。”申涵光曰:此诗上六句,句尾皆拈单字,亦犯叠足之病。
题玄武禅师屋壁
【鹤注】此当是宝应元年梓州作。《唐书》:玄武县,属梓州,本隶益州,武德三年来属。【钱笺】《九州要记》:玄武山,一名宜君山。《华阳国志》:一名三嵎山,在玄武县东二里,其山六屈三起。《方舆胜览》:大雄山,在中江,有玄武庙,杜诗“玄武禅师屋”在此。杨德周曰:《王勃集》:“玄武山有圣泉,浸淫历数百千年。乘岩泌涌,接澄分流,下瞰长江,沙堤石岸,咸古人遗迹。兹乃青苹绿芰,紫苔苍鲜,遂使江湖思远,寤寐寄托。既而崇峦左披,石壑前萦,丹壑万寻,碧潭千顷,松风唱响,竹露垂空,潇潇乎人间之难遇也。”
何年顾虎头①,满壁画沧洲。赤日石林气②,青天江海流。锡飞常近鹤③,杯渡不惊鸥④。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⑤。(上四记画壁,下四赞禅师。石林、江海,就画中形容山水,足上沧洲意。锡飞、杯渡,从山水想见人物,起下惠远意。中间四句,虽皆言景而意各有属。“锡飞常近鹤”,全用《高僧传》事。“杯渡不惊鸥”,参用《传灯录》及《列子》海鸥事。本不相蒙。大概壁画上,山前有鹤,水际有鸥,因此想出锡飞、杯渡,以点缀之,此诗家无中生有之法。不然,强用惊鸥,为衬韵矣。)
①【生注】起语本借形,说得突然惊怪。杜修可曰:顾恺之,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多才气,尤工丹青,传写形势,莫不绝妙。曾于瓦棺寺北殿画维摩诘,画讫,光耀月余。
②《楚辞》:“上有石林。”
③《天台赋》:“应真飞锡以蹑虚。”注:应真,得道人,执锡杖行于虚空,故曰飞也。《高僧传》:舒州潜山最奇绝,而山麓尤胜。志公与白鹤道人欲之,同白武帝。帝俾各以物识其地,得者居之。道人以鹤,志公以锡。已而鹤先飞去,至麓将止,忽闻空中锡飞声,志公之锡,遂卓于山麓。道人不怿,然以前言不可食,遂各于所识筑室焉。
④【旧注】刘宋时杯渡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上宿一家,有金像,求之弗得。因窃以去。主人追之至孟津,浮木杯渡河,无假风棹,轻疾如飞。庾信《麦积崖佛龛铭》:“飞锡遥来,度杯远至。”
⑤惠远住庐山,一时名人如刘遗民、雷次宗辈,并弃世遗荣,依远游止。沈氏曰:陶渊明与惠远游,从结白莲社,公盖以陶自比也。黄生曰:此诗一边赞画,一边赞禅师,凡题有主人,必须照顾,此唐人不易之法也。又曰:三四本极奇极险语,人多作寻常看过,以奇在立意,而句法浑融故耳。
胡应麟曰:“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杜用事入化处。然不作用事看,则古庙之荒凉,画壁之飞动,亦更无人可着语。此杜老千古绝技,未易追也。
悲秋
【鹤注】此当是宝应元年秋在梓州未迎家时作。是时史朝义与吐蕃未平,而蜀又有徐知道之乱,故云:“群盗尚纵横。”又云:“家远传书日。”《楚辞》:“悲哉!秋之为气也。”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①。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②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③。(首句,悲秋之景。次句,悲秋(,) 之意。三承群盗,思家而悲。四承凉风,作客而悲,下截,皆承客情说。【黄生注】三四,与“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同意。此则其初寄者。后半亦属书中语,时蜀有徐知道之乱,思下峡而不果,后乃携家赴梓州耳。)
①《秦纪》:“群盗鼠窃狗偷。”汉武帝书:“盗贼纵横。”
②高鸟句,引兴下句。陶潜诗:“望云惭高鸟。”③谢灵运诗:“两京愧佳丽。”
客夜
【鹤注】宝应元年秋,自绵至梓,时家在成都。秋晚,方迎家再至梓。因秋夜而赋此。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①,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②。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③。老妻书数纸④,应悉未归情。(此秋夜有感而作也。上四,客夜之景。下四,客夜之情。《杜臆》:何曾不肯四字,愁怀毕露,所谓愁人知夜长也。五六,正写作客未归之故。【赵汸注】惟夜久,见月残。惟夜静,闻江远。【洪仲注】高枕对入帘,谓江声高于枕上,此以实字作活字用。今按夔州诗:“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寒字亦同此例。衣食仗友生,旧谓依东蜀高适者,非。严武入朝后,适移镇西川,公已携家入梓矣。在梓州时,最善章彝,仗友或指此耶。)
①庾信《小园赋》:“异秋天而可悲。”陶潜诗:“晨鸡不肯鸣。”②吴曾《漫录》:张说《深渡驿》诗:“洞房悬月影,高枕听江流。”此用其意。何逊诗:“帘中看月影。”杜审言诗:“江声连骤雨。”③《诗》:“不求友生。”
④沈佺期诗:“裁缝忆老妻。”书,乃寄妻之书。葛常之《韵语阳秋》曰:少陵《客夜》诗:“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又《泛江》诗:“山豁何时断,江平不肯流。”不肯二字,含蓄甚佳。与渊明所云“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逼”同意。
客亭
此与前章,乃同时所作。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圣朝无弃物①,衰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此从夜说至旦。上四,客亭之景。下四,客亭之情。《杜臆》:曙色、高风,即谚语日高风也。三四,写客途晓景如画。【顾注】孟浩然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敌人疏。”此云:“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语相似,而意更含蓄。老病余生,尚有多少事在,即昌黎所谓奔走于衣食也。)
①《老子》:“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物。”
杨慎曰:谢灵运诗“晓闻夕飚急”,夜风达旦也。“晚见朝日暾”,倒景反照也。二语甚有变互,乍读似乎费解。杜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言风从夕起也。又云:“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言至晓犹风也。孟郊诗云:“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驻夕景,深谷夜光明。”言落日回照也。此皆从谢诗翻出。
刘攽贡父曰:人多取佳句为句图,特小巧美丽可喜,皆指咏风景,影似百物者耳,不得见雄才远思之人也。梅圣俞爱严维诗曰:“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固美矣。细较之,夕阳迟,则系花,春水漫,何须柳耶?工部诗云:“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此可无瑕颣,又曰:“萧条九州内,人少豺虎多。人少慎莫投,多虎信所过。饥有易子食,兽犹畏虞罗。”此等句,其含蓄深远。不可模仿。
九日登梓州城
【鹤注】宝应元年及广德元年,公皆在梓州。据后诗云:“去年登高郪县北。”知此诗乃宝应元年所作。《一统志》,唐梓州,领县五,又分置遂州,改静戎军。天宝初,改梓州为梓潼郡。至德中,置东川节度使,属剑南道,治梓州。绵州在其直北,今为潼川州。
伊昔黄花酒①,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弟妹悲歌里②乾坤醉眼中③。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上四,九日登城。下四,远望(,) 有感。黄花言景,白发叙情,筋力承发、岁时承花。悲歌,家不忍言。醉眼,国不忍见。兵戈阻于关塞,此家国所以两愁也。【朱注】兵戈关塞,是时徐知道兵守剑阁。)
①江淹诗:“伊昔值世乱。”②《史记》:“悲歌慷慨。”③庾信诗:“花鬟醉眼缬。”隋场帝诗:“醉眼暗相看。”
九日奉寄严大夫
赵曰:严武归朝,以御史中丞进为大夫。【邵注】时严武还朝,尚在蜀栈道中。【钱笺】宝应元年四月,代宗即位,召武入朝。是年,徐知道反,武阻兵,九月尚未出巴。《通鉴》载:六月,以武为西川节度使,徐知道守要害拒武。误矣。当以此诗正之。
九日应愁思,经时冒险艰①。不眠持汉节②,何路出巴山③。小驿香醪嫩,重岩细菊斑④。遥知簇鞍马,回首白云间⑤。(此梓州寄候严公也。上四,九日时事,代严写忧。下四,九日时景,谓严见忆。不眠句,承愁思。何路句,承险艰。小驿、重岩,即巴西之地。回道则驻马,而骑从皆停,故云“簇鞍马。”《杜臆》:通篇不说忆严,只写其客行之景,与恩己之情,正是深于忆者。)
①《陌上桑》:“不知天路险艰。”
②陶潜诗:“不眠知夕永。”江淹诗:“辛苦持汉节。”师古曰: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将命者持之以为信。③《地理志》:大巴山,在保宁府南江。大巴之险,过于连云栈,下通汉中。
④张正见诗:“重岩标虎据。”沈佺期诗:“园花瑇瑁斑。”⑤【顾注】停云思友,故曰“白云间。”
巴岭答杜二见忆附严武诗
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①。可但步兵偏爱酒②。也知光禄最能诗③。江头赤叶枫愁客④,篱外黄花菊对谁⑤。跋马望君非一度⑥,冷猿秋雁不胜悲⑦。(此严武在巴山而答诗也。梓在东,巴在西,故曰两乡。三四言情,称杜逸兴。五六言景,怜杜寂寥。未则遥望生悲,应上相思意。江头,梓州流寓。离外,草堂旧居。愁客、对谁,下两字另读。)
①谢脁诗:“何况隔两乡。”《晋书》:嵇康与昌安友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谢脁诗:“归梦相思夕。”②《晋书》:阮籍闻步兵厨营善酿,有贮酒三百斛,求为步兵校尉。③《宋书颜延之传》:世祖践祚,以为金紫光禄大夫,领湘东王师。④《尔雅翼》:“枫似白杨,甚高大,叶圆而岐,霜后丹色可爱。”⑤《南史郭世通传》:“采笋置篱外。”庾肩吾诗:“篱下黄花菊。”
蔡邕《月令章句》:“黄花者,土气之所成也。”《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日无酒,出菊花丛中,摘盈把,坐其侧。
⑥跋,草行也。⑦梁元帝诗,“寒夜猿声彻。”《尔雅翼》:“猿雄者善啼,啼数声,则众猿叫啸腾掷,如相和焉。其音凄入肝脾,韵音含宫商故也。”《淮南鸿烈》:“仲秋,鸿雁来。季秋,候雁来。”集中所载严武酬答诸诗,皆逐句相答。杜云“何路出巴山”,故有“卧向巴山”句。杜云“九日应愁思”,故有“千里梦思”句。杜云“小驿香醪嫩”,故有爱酒、能诗句。杜云“重岩细菊斑”,故有赤叶、黄花句。杜云簇马回首,故有跋马望君句。此可作唱和法也。
王嗣奭曰:读二诗,见两公交情,形骸不隔,可知欲杀之诬。
秋尽
【张汸注】宝应元年七月,严武召还,公送至绵州。未几,蜀有徐知道之乱,因入梓州。《杜臆》:此诗在来迎家之前,其迎妻子,不见于诗,不知果在何时。且九日有《寄严大夫》诗,去秋尽无几,何得复有迎妻子之日耶?东行未回,谓到梓未还成都也。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 ①。篱边老却陶潜菊②,江上徒逢袁绍杯③。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④。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好一开。(此秋尽思家而作。上四,秋日景事。下则感时而自叹也。梓属东川,斋在成都。篱边菊,指草堂之花。江上杯、盖李梓州为主也。看西日,家室远离。阻北人,寇兵断阁。此客愁所以未解。三承二,四承一,七八承五六,此见章法之连络。)
①徐陵诗:“茅斋本自空。”【邵注】少城,在城都大城之西,张仪所筑。洪容斋云:益州刺史,治大城。蜀郡太守,治少城。《西都赋》:“商洛缘其隈。”《说文》:“隈,水回也。”②《世说》:颜延之于篱边,闻张演与客语。陶潜菊,见前《九日登梓州城》诗注。
③谢脁诗:“萧条江上来。”杨慎曰:《郑玄传》: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身长八尺,饮酒一斛,秀眉明目,容仪温伟。旧指河朔之饮,非是。④朱瀚曰:客行向东,故居转西。梓州北望,正直剑门。全大镛曰:《草堂》诗云“群小起异图”,又云“北断剑阁隅”,此剑门犹阻之证也。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原注:时王在梓州,断酒不饮,篇中戏述。
此宝应元年往梓州时作。《旧书》:瑀,让皇帝第六子,早有才望,伟仪表,封陇西郡公。从明皇幸蜀,至汉中,封汉中王。仍加银青光禄大夫,汉中郡太守。《新书》本传:肃宗诏收群臣马助战,瑀与魏少游持不可。帝怒,贬蓬州长史。鹤曰:据此诗云“不能随皂盖”,又《奉汉中王手札》诗云“剖符来蜀道”,皆是太守事。且少游以卫尉卿贬渠州长史,而瑀以亲王,不应亦贬长吏。当是刺史,而《新史》误为长史耳。汉中,即今兴元府。瑀乃汝阳王瑀之弟。西汉亲王子.. ①,成都老客星②。百年双白鬓③,一别五秋萤..
④。忍断杯中物⑤,只看座右铭⑥。不能随皂盖⑦,自醉逐流萍。(首章,因王断饮而讽之,后四乃戏词。各当衰白之年,而久别方聚,正可惜酒谈心。今王复断酒看铭,将不得与之同饮矣,唯有旅中独醉而已。首联,宾主分提。次联,宾主合叙。后四,宾主对收。)①蔡邕《独断》:汉制:皇帝子封王,其实诸侯也。汉天子称皇帝,故以王号加之,总名诸侯王。封德彝曰:流所封惟帝子,若亲昆弟。其属远,非大功不立。②严光与光武同宿,史占客星犯帝座,公自喻也。③公年方逾五十,汉中王当亦在五十之时,合两人计之,故曰:“百年双白鬓。”④鹤曰:公自乾元元年出华州时,与王别,至宝应元年为五年。骆宾王《挽歌》:“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⑤陶潜诗:“且进杯中物。”伪苏注引吴衎事,乃妄撰者。⑥后汉崔瑗,铭其座右,举所当戒谨者以自警。⑦汉二千石,朱旛皂盖。其二
策杖时能出①,王门异昔游。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蜀酒浓无敌②江鱼美可求③,终思一酪酊,净扫雁池头④。(此劝王无忘燕好,下四属戏词。(,) 策杖而出,己兴犹存。王门异昔,不复燕客也。嗟不起,述王自叹之词。未许留,惜王断酒之禁。蜀酒、江鱼,侭堪适口,何不净扫池头,以博一醉,乃冀王款留也。不起,用《七发》语。醉留,用陈孟公事。酩酊,用山简事。雁池,用梁孝王事。)
①慈水姜氏曰:杖策者,策杖而行。萧琛少时见王俭,著虎皮靴,策桃枝杖,直造王俭坐。则古人于杖,虽少年皆用之矣。曹植诗:“策杖从我游。”②《水经注》:巴乡村人善酿,俗称巴乡出美酒。
③又:嘉鱼出于丙穴。④《西京杂记》:梁孝王筑兔园,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王病不起,旧注引《谢安传》语。安寝疾,曰:“吾昔梦鸡,今岁在酉,吾殆不起乎。”但谢公所云“不起”,乃病亡之兆,岂可引比汉中乎?卢元昌曰:不起者,谓王病酒不能起,本枚乘《七发》篇中连用起字:于音,曰:
“太子能强起听之乎?”于味,曰:“太子能强起尝之乎?”于马,曰:“太子能强起乘之乎?”太子连曰:“予病未能。”此以楚太子比汉中王也。《博议》又引《殷浩传》深源不起,谓王嗟杜公不复起用。细玩三章,只是讽王断酒,并无自述潦倒意,恐亦未合。
其三
群盗无归路,衰颜会远方。尚怜诗警策①,犹记酒颠狂。鲁卫弥尊重②,徐陈略丧亡③。空余枚叟在④,应念早升堂⑤。(此望王亲厚故交,三四亦戏词。群盗,蜀有徐知道,两京有党项羌,东都有史朝义。无归路,公不能归乡。会远方,遇王于梓州。王既怜爱诗才,亦须记忆酒兴,意盖索饮也。鲁卫,比王兄弟俱贵。徐陈,比王宾客已衰。枚叟,公自谓,旧已登堂,今不当谢绝也。三首俱带索饮意,故曰戏题。)
①陆机《文赋》:“立片言以居要,为一篇之警策。”②傅亮《封诸皇弟皇子奏》:“地均鲁卫,德兼庸贤。”【钱笺】开元十四年十一月,明皇幸宁宪王宅,与诸皇宴,探韵赋诗曰:“鲁卫情尤重,亲贤尚转多。”瑀为宁宪王之子,故用其语。《中庸》:“尊其位,重其禄。”吴注:“梁元帝书:情深鲁卫,书信恒通。”③徐陈,谓徐干、陈琳也。魏文帝《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④《雪赋》:“召邹生,延枚叟。”《汉书》枚乘为弘农都尉。去官游梁,梁客皆善属词赋,乘尤高。⑤《诗品》:“公干升堂,思王入室。”
玩月呈汉中王
依蔡氏编在宝应元年梓州诗内。
夜深露气情,江月满江城。浮客转危坐①,归舟应独行。关山同一照②,乌鹊自多惊③。欲得淮王术④,风吹晕已生⑤。(此诗自叙呈王,皆于玩月中写出。露清、月满,夜景殊胜,乃浮客转为危坐者,为别王而独行耳。关山同照,王亦远谪也。乌鹊多惊,自叹羇孤也。二句,咏月下情景。既而风吹晕生,月光微霭,故欲得淮王术以破之。此句属谑词。【黄生注】五六,即“万象皆春气,孤槎自客星”意。)
①谢惠连诗:“眷眷浮客心。”《后汉书》:茅容避雨树下,危坐愈恭。②《记》云:日月无私照。崔日用诗:“万里照关山。”此同照所本。杨用修作一点,引东坡《洞仙歌》云:“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用其语也。《赤壁赋》云:“山高月小。”用其意也。此说涉于新巧。
③曹孟德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④《淮南子》:“画芦灰而月晕阙。”【许慎注】“有军士相围守则月晕,以芦灰环月,阙其一面,则月晕亦阙于上。”庾肩吾诗:“圆随汉东蚌,晕逐淮王灰。”《广韵》:“晕,日月旁气。月晕则多风。”
⑤王褒《关山月》:“天寒光转白,风多晕欲生。”
从事行赠严二别驾
一云《严别驾相逢歌》。鹤曰:鲁师二注及梁氏编次,皆以为永泰元年梓州避乱时作。考崔旰之乱,在是年闰十月,公已次云安矣。当是宝应元年,避徐知道人梓州时作,故诗云:“成都乱罢气萧索,浣花草堂亦何有。”若在永泰元年,则决意下忠渝矣,岂复十步一首回于草堂乎。诸本题下并注云:“时方经崔旰之乱。”此皆注家妄添,而后人不察,以为公自注耳。我行入东川①,十步一回首。成都乱罢气萧索②,浣花草堂亦何有。(从东川回想草堂,恐遭乱焚毁也。)
①《元和郡县志》:梓州,今为东川节度使治所。
②《通鉴》:宝应元年秋七月,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反。八月,知道为其将李忠厚所杀,于是剑南悉平。何逊诗:“萧索高秋暮。”
梓中豪俊大者谁①,本州从事知名久②。把臂开樽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乌帽拂尘青骡粟③,紫衣将炙绯衣走④。(此记别驾待客之情。蛟龙吼,指舞剑言,用《晋书》剑跃延津,化为二龙事。乌帽则拂其尘,青骡则饲以粟。紫衣者进肉,绯衣者奔走,皆席中实事。)
①《史记》:山东豪俊。
②师氏曰:梓州,属东川。严二为梓州别驾,如今之通判,乃梓州人为本州从事。鹤曰:于定国条州大小为设吏员,治中、别驾,诸郡从事,秩六百石。又《续通典》云:唐以堂吏朱俭为华州别驾,给事郎萧佼驳曰:别驾,古为冶中从事,与刺史别乘。则别驾称从事,其来尚矣。卢谌诗:“岂谓乡曲誉,谬充本州役。”③晋《白纻歌》:“袍以光躯中拂尘。”【朱注】赵云:青螺粟,帽之纹也。此说非是。盖即公诗“与奴白饭马青刍”意,当依卞氏本作青骡。④炙,脍炙也。铜盘烧蜡光吐日①,夜如何其初促膝②。黄昏始扣主人门③,谁谓俄顷胶在漆④。万事尽付形骸外⑤,百年未见欢娱毕。神倾意豁真佳士⑥,久客多优今愈疾。(此叙夜来豪饮之兴。胶投漆中,喻宾主相得。此时万事俱忘,百年不计,但领此一番倾倒开豁,不觉久病顿廖矣。)
①古诗:“请说铜炉器,崔嵬象南山。”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铜盘,烛台也。②《诗》:“夜如何其?夜未央。”梁朱异歌:“促膝兮道故,久要兮不忘。”③《淮南子》:“日薄于虞泉,是谓黄昏。”古诗:“来到主人门。
④刘孝成诗:“循江俄顷回。”《后汉书》:陈重与雷义为友,乡里语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⑤《庄子》:“索我于形骸之外。”⑥《晋书司马承传》:王敦曰:“大王雅素佳士。”
高视乾坤又可愁,一体交态同悠悠①。垂老遇君未恨晚②,似君须向古人求③。(未感叹别驾交谊。《杜臆》:高视二句,起伏顿挫,言乾坤之大,而交态同属悠悠,唯严君意气,能不愧于古人耳。此章,首尾各四句,第三
段六句,第四段八句。)①《翟方进传》:“一贵一贱,乃见交态。”②《汉书武安侯传》:灌夫与魏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③《魏志》:刘先主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世说》:
晋武帝问王戎曰:“夷甫当世谁比?”戎云:“未见其比,当从古人中求耳。”
赠韦赞善别
黄鹤、单复俱编在室应元年梓州诗内。《唐志》:东宫官左赞善大夫五人,掌传令,讽过失,赞礼仪。
扶病送君发,自怜犹不归。只应尽客泪,复作掩荆扉。江汉故人少,音书从此稀。往还二十载,岁晚寸心违。(上四,送别之意。下四,别后之怀。通首皆属叙情。寸心违,不得遂聚首之乐也。《杜臆》:此诗语多婉转,无限感伤,真堪一字一泪。)
寄高适
按:代宗即位,在宝应元年四月,此时公在成都,高在蜀州,不得云乾坤隔远。自严武还京,高适代尹成都,公则自绵入梓,故有隔远之语。此诗寄适,当在是年之秋,旧编俱未当。
楚隔乾坤远,难招病客魂①。诗名惟我共,世事与谁论。北阙更新主,南星落故园②。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樽③。(此在梓州,而寄诗于适也。一二,从高说至己。三四,从己说向高。此叙出相隔苦衷。新主初立,则故园可归,从此相见倾樽,得以谈诗论事,此豫道还京之乐也。)
①《杜臆》:《招魂》乃宋玉所赋,玉本楚人,故起句用之。适本传:五十工诗,好事者辄传布,又具王霸大略,慷慨善谈论。三四正道其实。
②以南星对北阙,是借喻语。公与适将自南而回,故曰落故园。公诗“南极一星朝北斗”,意正相似。按:《史记天官书》:东井之西,曲星曰钺,钺北北河,钺南南河。《正义》曰:钺乃秦之分野,南河三星,北河三星,分夹东井南北,置而为戒。南星不见,则南道不通,北亦如之。此云“南星落故园”,是南星见,而南北道通矣。且于长安分野,亦有取义。③烂漫,醉貌。此诗诸家聚讼,多疑赝本。顾注疑高适还京在广德二年,不得称新主。不知送高还朝,别有一诗,此则喜代宗初立而作,不必牵合同时。朱注疑成都为蜀地,不得言楚。考七国时,蜀本属楚,前《送李校书》诗亦云“已见楚山碧”,则高在成都,亦何不可言楚乎?《杜臆》疑适家沧州,不得言故园。按:公本杜陵人,故以长安为故园,原未尝专指适也。诸说纷纷,今并正之。
野望
【鹤注】此诗宝应元年十一月在射洪县作。程氏曰:射洪县,在梓州东六十里。
金华山北涪水西①,仲冬风日始凄凄。山连越隽蟠三蜀②,水散巴渝下五溪③。独鹤不知何事舞④,饥乌似欲向人啼⑤。射洪春酒寒仍绿⑥,极目伤神谁为携⑦?(此在射洪而野望也。山北水西,野望之地。仲冬风日,野望之时。次联远望,承上山水。三联近望,起下伤神。仍在上下四句分截。山发南荒,水通楚界,数千里脉络,包在二句。曰连、曰蟠,山形长而曲也。曰散、曰下,水势分而合也。独鹤有似羇栖,故见舞而讶。饥鸟有感旅食,故闻啼而怜。触目伤情,因思携酒销愁耳。【顾注】酒暖则绿,射洪寒轻,故冬酒仍绿,应上始凄凄。极目二字,明点望字。)
①金华山,在射洪县北,县又在涪水之西。《方舆胜览》:金华山,在梓州射洪县。《一统志》:在潼川州射洪县北二里。【钱笺】《元和郡县志》:涪江水,西自郪县界流入,在射洪县东一百步,县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衰字记》:涪江,自涪城县东南,台中江东流入射洪县。屈曲二十里,北通遂州。②《汉书》:越隽郡,本益州西南外夷,武帝初开置。《唐书》:隽州越隽郡,属剑南道。《御览》:《永昌郡传》云:越隽郡,在建宁西北千七百里,自建宁高山相连,至川中平地,东西南北,八百余里。《一统志》:今为四川行都司。常璩《蜀志》:秦置蜀郡,汉高祖置广汉郡,武帝又分置犍为郡,后人谓之三蜀。三蜀:蜀郡、汉郡,健为郡也。
③《寰宇记》:巴州北水,一名巴岭水,一名渝州水,一名宕渠水。渝州,今隶巴县。《三巴记》云: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三四如巴字,故称
三巴。《水经注》: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溪、力溪、溪、西溪也。辰
溪其一焉。夹溪悉是蛮左右所居,故谓五溪蛮也。郭棐《酉阳正俎》云:五溪皆槃瓠子孙所居,其后为巴。春秋时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五溪,各为一溪之长。秦昭王伐楚,取其地,因谓之五溪蛮。《寰宇记》:黔州涪陵水,西北注涪州,入蜀江。黔州,今辰州地,即五溪水也。涪水至渝州,与岷江合,至忠涪以下,五溪水来入焉。此云下五溪,盖约略大势言之。
④谢脁诗:“独鹤方朝唳,饥鼯此夜啼。”⑤张正见诗:“饥乌落箭锋。”⑥《元和郡县志》:潼水与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涪江口,蜀人谓水口为洪,因名射洪。《豳风》“十月获稻,”而云“为此春酒”,盖冬酿而春成也。此诗“春酒寒仍绿”,亦言冬酒。
⑦极目、伤神,四字对举,据成都《野望》诗,甲出郊极目。从朱本为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鹤曰:宝应元年秋,公自梓归成都迎家,再至梓州。十一月,往射洪,乃是时作。广德元年,虽亦在梓,而冬已往阆州矣。《舆地纪胜》:陈拾遗书堂,在射洪县北金华山。大历中,东川节度使李叔明,为立施德碑于金华山读书堂,今在玉京观之后。地志:金华山,上拂云霄,上瞰涪江。有玉京观在本山上。东晋陈勋学道山中,白日仙去。梁天监中建观。《唐书》: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常读书于金华山。
涪右众山内①,金华紫崔嵬②。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③。(首记金华山观。上二,山之高。下二,观之丽。)
①黄希曰:《水经》云:涪水东南合射江,故梓州云涪右。【朱往】涪右,在涪江之右也。 谢灵运诗:“众山亦当空。”②《尔雅》:“石戴土谓之崔嵬。”《诗》:“陟彼崔嵬。”
③吴论:山色上映,若天光下垂而回抱于丹台。琼,赤玉也,与上紫字相应。师氏曰:蔚蓝,乃洞天之名,金华山有观。故云。杜田曰:《度人经》:三十二天,三十二帝。诸天皆有隐名,第一太黄皇曾天,郁玉明。,音蓝。蔚蓝,即郁也。赵曰:蔚蓝,谓茂蔚之蓝,天之青色如此。若如社说,
郁作蔚、作蓝,岂有两字俱改易之理,今诗人言水曰挼蓝水,则天之青曰蔚蓝。陆放翁曰:蔚蓝,乃隐语天名,非可以义理解也。杜诗用之,犹未有害。韩子苍乃云:“水色天光共蔚蓝。”直谓天水之色俱如蓝耳,恐又因仕而失之者也。《天台赋》:琼台中天而悬居。《金根经》:天阙上有琼楼玉台,主众仙出入之所也。《太平经》:太空琼台,洞门列真之殿,金华之内,侍女众真之所处。
系舟接绝壑①,杖策穷萦回②。四顾俯层巅③,淡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余哀。焚香玉女跪④,雾里仙人来。(此记登山瞻眺,乃观中冬景。从水而来,故系舟。陟山之上,故杖策。层巅川谷,遍览山水也。玉女,谓烧香者。仙人,谓访道者。)
①骆宾王诗:“薄烟横绝壑。”②陆士衡诗:“杖策将远寻。”应瑒《驰射赋》:“尔乃萦回盘厉。”③谢灵运诗:“筑台基层巅。”④曹植诗:“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①。悲风为我起,激烈伤雄才②。(此叹学堂遗迹也。柱仄苔青,见其荒凉。临风激烈,吊古精深矣。此章中间八句,前后各四句。)
①江淹诗:“青苔日夜黄。”②古诗:“长歌正激烈。”
陈拾遗故宅
杨德周曰:陈拾遗故宅,在射洪县东武山下,去县北里许。本集云:子昂四世祖陈方庆,好道,隐于此。有唐朝道观址,而真谛寺在其左。《碑目》云:陈拾遗故宅,有赵彦昭、郭元振题壁。钱谦益曰:《旧书》:陈子昂家世豪富,子昂独苦节读书。为《感遇》诗三十首,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高宗崩,诣阙上书,自称梓州射洪县草莽愚臣子昂。则天召见,拜麟台正字,再转右抬遗。
拾遗平昔居,大屋尚修椽①。悠扬荒山日,惨澹故园烟②。(首记拾遗故宅。)
①《易林》:“大屋之下,朝多君子。”
②何逊诗:“独守故园扉。”位下曷足伤①,所贵者圣贤。有才继骚雅②,哲匠不比肩③。公生扬马后..
④,名与日月悬⑤。(此赞其才名过人。上追骚雅,下踵扬马,六朝不足道矣。)①子昂为麟台正字,其位卑下。②赵曰:江左之诗,至子昂而初变,盖本乎《离骚》、二《雅》也。③殷仲文诗:“哲匠感萧辰。”④卢藏用《子昂别传》: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风骨。按:扬马皆蜀人,故比之陈公。⑤《易》:“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①。彦昭超玉价,郭震起通泉。到今素壁滑②,洒翰银钩连③。(此志其交游遗迹。公见壁上题笔,因知赵郭同游。胡震亨曰:赵有美玉,故比彦昭。郭为县尉,起自通泉也。)
①【鹤注】彦昭与元振,同业太学,故宜同游。《唐书》:先天二年,元振以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与彦昭相同。故云“多秉辅佐权”也。
②湛方生云:素壁流光。③索靖《草书状》:“婉若银钧,飘若惊鸿。”盛事会一时,此堂岂千年。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①。(未从故宅感慨,言盛事已往,堂字终湮,但诗留忠义,自足传之不朽耳。此章,起结各四句,中二段各六句。)
①皎然曰:子昂《感遇》,其源出于阮公《咏怀》。【朱注】《感遇》诗多感叹武后革命,时寓旨神仙,故公以忠义称之。王嗣奭曰:拾遗《感遇》诗,著名已久。然阅其本传及集中所上书疏,多侃侃忠直语。此诗前提圣贤,后结忠义,盖能立忠义,乃是圣贤之徒,而终古不朽矣。公特阐其幽,见其文章有本领也。
谒文公上方
黄鹤编在宝应元年梓州内。《维摩经》:汝往上方界,分度四十二恒河沙佛土。《前汉翼奉传》云:上方之情乐也。
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石门日色异,绛气横扶疏①。窈窕入风磴②长萝纷卷舒。庭前猛虎卧③,遂得文公庐。(首记上方景象。野寺二句,遥(,) 望寺前。石门二句,近至山门。风磴二句,入寺之路。庭前二句,直造寺中矣。高下居,僧房层叠。绛气横,日映霞光。风磴,石梯凌风。卷舒,风动藤萝也。猛虎卧庭,比其法力神通。)
①江淹诗:“绛气下萦薄。”注:“绛气,赤霞气也。”《洞萧赋》:“标敷纷以扶疏。”
②《归去来辞》:“既窈窕以寻壑。”
③《史记》:“不避猛虎之害。”《高僧传》:惠永住庐山西林寺,屋
中常有一虎,人或畏之,辄驱出令上山。人去后,还复驯伏。又潭州善觉禅师,以二虎为侍者。
俯视万家邑,烟尘对阶除①。吾师雨花外②,不下十年余③。长者自布金..
④,禅龛只宴如⑤。大珠脱玷翳⑥,白月当空虚⑦。(此赞文公道法。登堂俯视,烟尘即在目前,文公说法之外,久不下接尘世矣。施金者至,而禅心不动,外忘物也。中无所翳,而虚明常在,定生慧也。)①《杜臆》:俯视二句,便知上方所由名。《国策》:韩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王粲《登楼赋》:“循阶除而下降兮。”
②《续高僧传》:法云讲《法华经》,忽感天花,状如飞雪,满空而下,延于堂内,升空不坠。又胜光寺道宗讲大论,大雨众花,旋绕讲堂,飞流户内。
③一说以不下为不减十年,恐于上文外字、本句余字,俱未安耳。④《西域记》:昔善施长者,拯乏济贫,哀孤惜老,时号给孤独。愿建精舍,请佛降临,惟太子逝多园地爽垲,具以情告。太子戏言金遍乃卖。善施即出藏金,随言布地,建立精舍。
⑤陈何处士诗:“禅龛八想净,义窟四尘轻。”《广韵》:“龛,塔下室。”嵇康诗:“与世无营,神气晏如。”⑥《唐书》:天竺国王尸罗逸多,献火珠、郁金、菩提树。洙曰:佛书有牟尼珠及水月之说,言其性之圆明也。⑦《楞严经》:白月则光,黑月则暗,《法苑珠林》:西方,一同分为黑白,初月一日至十五日名为白月。十六日已去至于月尽,名为黑月。
甫也南北人①,芜蔓少耘锄。久遭诗酒污②,何事忝簪裾③。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④。愿闻第一义⑤,回向心地初⑥。金篦刮眼膜⑦,价重百车渠.. ⑧。无生有汲引⑨,兹理傥吹嘘⑩。(末叙来谒之意。上六作悔语,下六作悟语。诗酒为障,簪裾系情,则此中芜蔓矣。既知贵贱同归于尽,须向心地用功。刮膜,去外来之蔽。汲引,开本性之觉。咏僧家诗,全用释典,乃杜公独步处。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十二句收。)
①《檀弓》:“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②王勃诗:“诗酒间长筵。”③孔鱼诗:“吾子盛簪裾。”④鲍照诗:“同尽无贵贱。”《李斯传》:“国为丘墟。”⑤《楞严经》:“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涅槃经》:出世人所知,名第一义谛,世人所知,名为世谛。《广弘明集》:昭明太子答问二谛:一真谛,曰第一义谛。二俗谛,亦曰世谛。
⑥《华严经》:菩萨摩诃萨,有址种回向。《华严论》:有心地法门。【钱笺】佛说心地者,以心有能生可依止义喻之。如地佛菩萨,发心修行,最重初心。如《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是也。故曰心地初。旧引《楞严》初地,不切。
⑦《涅槃经》:如盲目人为治目,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篦决其眼膜。⑧《法华经》: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珍珠、车渠、玛瑙。《广雅》:“车渠,石之次玉。”《广志》:车渠,出大秦及西域诸国。⑨《楞严经》:是人即获无生法忍。《疏》云:真如实相,名无生法,无漏真智为忍。江总《栖霞寺碑》:“汲引之常。⑩《老子》:“嘘之吹之。”
《东坡志林》云:子美诗:“知名未足称,局促商山芝。”又“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知子美诗外,别有事在也。
王嗣奭曰:“王候与蝼蚁,同尽随丘墟”,不过袭庄、列语。“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亦禅门恒谈。东坡以此四句,许公得道,此窥公之浅者。余读公诗,见道语未易屈指,而公亦不自知也。非以学佛得之。平生饥饿、穷愁,无所不有,天若有意煅炼之,而动心思性,天机自露。如铁以百炼成钢,所存者铁之筋也,千古不磨矣。《西铭》云:“富贵福泽以厚生,生无不死。贫贱忧戚以玉成,成者不坏。”君子不以此易彼也。
宋张表臣曰:予读“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功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叹其含蓄如此。及云“虎气必腾上,龙身宁久藏”,“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则又骇其奋迅也。“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爱其清旷如此。及云“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君随丞相后,我住日华东”,则又怪其华艳也。“久客得无泪,故妻难及晨”,“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嗟其穷愁如此。及云“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笑时花近靥,舞罢锦缠头”,则又疑其侈丽也。至读“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则又见其发扬而蹈厉矣。“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则又得其雄深而雅健矣。“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则又知其许国而爱君也。“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则知其伤时而忧民也。“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斯则隐恶扬善,而《春秋》之义耳。“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天王守太白,仁立更搔首”,斯则忧深思远,乃诗人之旨耳。至于“上有郁蓝天,垂光抱琼台”,“风帆倚翠盖,暮把东王衣”,乃神仙之致耶?“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乃佛来之义耶?呜呼!有能窥其一二者,便可名家,况深造而具体者乎。此予所以稚齿服膺,华颠未至也。
奉赠射洪孪四丈明甫
黄氏编在宝应元年梓州诗内。又注:后魏置射洪县,唐属梓州,县东有射江,县在梓州东南六十里。
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①。人生意气豁,不在相逢早②。(此叙李交谊。)
①刘向《说苑》:太史谓武王曰:“爱其人,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储胥。”《孔丛子》亦云:“爱屋及乌。”②《北史李延寿序传》载阎信谓其祖李晓之言曰:“古人相知,未必在早。”
南京乱初定①,所向色枯槁②。游子无根株③,茅斋付秋草。东征下月峡..
④,挂席穷海岛⑤。万里须十金⑥,妻孥未相保。(此自叙行踪。上四,叹成都乱后,草堂不可复居。下四,伤出峡无资,室家未有归处。《杜臆》:十金不可得,而至妻孥莫保,穷途之困可知。)①南京,注见十卷。乱定,徐知道已平。②枯槁,谓景色萧条。《楚辞》:“形容枯槁。”③谢脁诗:“根株久离别。”④李膺《益州记》:广阳州东七里,水南有遮要三槌石谷,东二里至明月峡,峡首南岸,壁高四十丈,其壁有圆孔,形若满月,因以为名。《十道志》:渝州有明月峡,三峡之始。《寰宇记》明月峡,在渝州巴县东八十里。⑤《海赋》:“维长绡,挂帆席。”⑥《扬雄传》:家产不过十金。旧注:古者一两金,直十千。今曰十金,则为百千。
苍茫风尘际,蹭蹬骐驎老。志士怀感伤,心胸已倾倒。(未仍称其意气。骐驎自喻,志士谓李。此章,中段八句,首尾各四句。)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
【鹤注】此是宝应元年十一月南之通泉时作。
将老忧贫窭①,筋力岂能及②。征途乃侵星③,得使诸病入。(从早行叙起,有贫病交侵之感。)
①蔡邕《古歌》:“不获已,人将老。”《诗》:”终窭且贫。”《诗传》:“窭者,贫不能为礼也。”②沈庆之诗:“朽老筋力尽。”③鲍照诗,“侵星赴早路。”鄙人寡道气①,在困无独立②。俶装逐徒旅③,达曙凌险涩④。寒日出雾迟,清江转山急⑤。仆夫行不进⑥,驽马若维絷⑦。(此纪早行景事。穷难自立,逐队依人,此早行之故。日蒙雾,承达曙。江流急,承凌险。仆倦、马疲,言征途况瘁。在困无独立,说出饥馁依人,英雄气短,真是无可如何耳。《杜臆》:寒日、清江二句,写途间早景入妙。)
①徐陵《夭台山馆碑》:“萧然道气,卓矣仙才。”②庾云:“处众人中,居然独立。”③《思玄赋》:“简元辰而俶装。”《注》:“俶,始也。”颜延之诗:“改服饰徒旅。”
④潘尼诗:“世故尚未夷,崤函方险涩。”⑤宋袭芥隐《笔记》:阴铿诗:“野日烧中昏,山路入江穷。”此寒日、清江二句所本。黄希曰:清江指射洪水。唐曰:江为山所激也。
⑥《楚辞》:“仆夫悲余马怀兮。”
⑦《列子》:“驽马棱车,可得而乘也。”潘尼诗:“翔凤婴笼槛,骐
骥见维絷。”
汀洲稍疏散①,风景开怏慢。空慰所尚怀②,终非曩游集。衰颜偶一破,胜事难屡挹③。茫然阮籍途④,更洒杨朱泣⑤。(此述途中情绪。雾释路平,乃见疏散风景,此处差堪慰怀,惜非曩时游兴耳。且衰颜暂破,前往恐无胜境,穷途之哭,岐路之悲,终不免矣。仍应年老困穷意。此章四句起,后两段各八句。)
①《楚辞》:“搴汀洲兮杜若。”
②所尚怀,谓意所好尚。③《梁景陵王传》:“善立胜事。”④阮籍途穷,注别见。⑤《淮南子》:杨朱见岐路而泣之,谓其可以南,可以北。申涵光曰:少时谋生颇易,然正尔负气,岂屑及此。至老方忧,已无可奈何矣。起语怅然。“鄙人寡道气,在困无独立。”他人不肯自言,然正是高处。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此自射洪之通泉而作也。鲁訔曰:《地理志》:通泉县,在梓州东南百三十里,去县十五里有佳山水,俗号沈家坑,公至此眺览山水而作。《旧唐书》:通泉,汉广汉县地,隋县也。《寰宇记》:通泉山,在县西北二十里,东临涪江,绝壁二十余丈,水从山顶涌出,下注涪江。《新书》:大历二年属遂州一月。按:唐通泉县,今并入射洪县。
溪行衣自湿①,亭午气始散②。冬温蚊蚋集③,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
④,敬倾出高岸⑤。(此记山行之迹。晓行沾雾,至午方收。蚊蚋集,见地暖。凫鸭乱,见境幽。登顿、欹倾,来路崎驱也。)①刘孝威诗:“溪行暗难开。”庾信诗:“山深云湿衣。”②《天台赋》:“羲和亭午,游气高褰。”③刘伶诗:“蚊蚋归丰草。”④登顿,登而且顿。谢灵运诗:“山行穷登顿。”江淹诗:“曾阴万里生。”⑤《诗》:“高岸为谷。”
驿楼衰柳侧①,县郭轻烟畔②。一川何绮丽③,尽日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此记驿前之景。从驿望郭,通泉已近也。川自山而注江,故见其骑丽。远寂寞,遥望悠然。夕滋漫,晚照增辉。)
①谢脁诗:“衰柳尚沉沉。”②何逊诗:“轻烟淡柳色。”③刘桢诗:“绮丽不可忘。”伤时愧孔父①,去国同王粲②。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未叙己情,见山水不足以舒忧也。此章,前二段各六句,末段四句收。)
①杜修可曰:孔子叹凤、泣麟,皆伤时之意。②赵次公曰:汉献帝西迁,王粲之荆州依刘表。其《七哀》诗云:“西京乱无象,豺虎方构患。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
过郭代公故宅
【鹤注】郭公,魏州贵乡人,宅在京师宣阳里。今云故宅,当是尉通泉时所居。此自射洪之通泉时作。【钱笺】张说撰行状云:公少倜傥廓落,有大志。十六人太学,与薛稷、赵彦昭同业。十八擢进士第,其年判入高等。请外官,授梓州通泉尉。落拓不拘小节,常铸钱,掠良人财以济四方,海内同声合气,有至千万者。则天闻其名,驿征引见,语至夜,甚奇之。问蜀川之迹,对而不隐。令录旧文,乃上《古剑歌》,则天览而佳之,令写数十本,遍赐学士。先天二年,知政事。太平公主、窦怀贞潜结凶党,谋废皇帝。睿宗犹豫不决,诸相皆阿谀顺旨,惟公廷争不受诏。乃举兵诛怀贞等,宫城大乱,睿宗步肃章门观变,诸相皆窜外省,公独登奉天门楼躬恃。睿宗闻东官兵至,将欲投于楼下,公亲扶圣躬,敦劝乃止。及上即位,宿中书十四日,独知政事。下诏封代国公。
豪俊初未遇①,其迹或脱略②。代公尉通泉③,放意何自若④。及夫登衮冕⑤,直气森喷薄⑥。磊落见异人⑦,岂伊常情度(徒角切。此言其才品不凡。疏于作尉而长于立朝,正见大受不可小知。)
①汉武帝制策:“广延天下之豪俊。”②江淹赋:“脱略公卿,跌宕文史。”③《唐书郭元振传》:郭震,字元振,以字显。授通泉尉、任侠使气,拨去小节。
④陶潜诗:“放意乐余年。”⑤《通典注》:三公八命,复加一命,则服衮龙。《周礼》:诸公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唐书》:先天二年,元振以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⑥《吴都赋》:“喷薄沸腾。”
①《前汉宣帝纪》:论定策功,益封霍光等。
②任昉表:“寄深同气,遂荷顾托。”③《通鉴晋纪》:司马国璠曰:“刘裕削弱王室。”④《唐会要》:元振配飨玄宗庙。《古诗为焦仲卿妻》:“仕宦于台阁。”我行得遗迹①,池馆皆疏凿②。壮公临事断③,顾步涕横落④。精魄凛如在⑤,所历终萧索⑥。高咏宝剑篇⑦,神交付冥漠⑧。(此经过故宅,以吊古意收。吴论:前作先故宅而后拾遗,此作先代公而后故宅,各见作法。此章三段备八句。)
①杨泉《五湖赋》:“有大禹之遗迹。”②谢脁《后园赋》:“清阴起兮池馆凉。”《江赋》:“夏后疏凿。”
③《礼记》:师乙曰:“临事而屡断,勇也。”
④陆机诗:“顾步咸可欢。”⑤曹植表:“精魄飞散。”⑥庾信诗:“萧索无真气。”⑦王俭《褚渊碑》:“仰南风之高咏。”⑧潘岳《夏侯湛讳》:“心照神交,唯我与子。”谢惠连《祭古冢文》:“号为冥汉君。”“俄顷辩尊亲”,推其决几之明。“壮公临事断”,服其应变之敏。二语能写出英雄手段。荀或之失身,误于不能辩。陈窦之偾事,失于不能断。杜诗论人,必具特识,推此可见。
元振《宝剑歌》:“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作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瑠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生明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相逢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鹤注】此亦在通泉作。王洙曰:稷,字嗣通,收之从子,好古博雅。贞观、永徽间,虞世南、褚遂良以书颛家,后莫能继。外祖魏征家,多藏虞褚旧迹,稷锐精模仿,结体遒丽,遂以书名天下,画又绝品。睿宗在藩,留意文学,尝喜之。及即位,迁黄门侍郎,历太子少保。会窦怀贞以附太平公主伏诛,稷坐知谋,赐死万年狱。
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借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水边,画藏青莲界①,书入金榜悬。(首将诗篇引起书画。古风,谓诗体。《陕郊篇》,稷所作。)
①《翻译名义集》:优钵罗,此云青莲花。
仰看垂露姿①,不崩亦不骞②。郁郁三大字③,蛟龙岌相缠④。又挥西方变⑤,发地扶屋椽⑥。惨澹壁飞动,到今色未填。(此记书画遗迹。垂露四句,言书。西方四句,言画。)
①王愔《文字志》:“悬针,小篆体也。”垂露书,如悬针而势不遒劲,阿那如浓露之垂,故名。”
②《诗》:“不骞不崩。”注:“骞,亏也。”
③《舆地纪胜》:薛稷书慧普寺三字,径三已许,在通泉县庆善寺聚古
堂。赵曰:稷书慧普寺三字,乃真书,傍有赑质缠捧,此其蛟龙岌相缠也。稷所画西方变相则亡。④《法书要录》:至于蛟龙骇兽,奔腾拿攫之势,心手随变,不知所如,是谓达节。
⑤西方变,言所画西方诸佛变相。《西阳杂俎》:唐人谓画亦曰变。⑥沈约诗:“发地多奇岭,干云非一状。”远注:“发地扶屋椽”,谓西方之像,起自地面,直至屋椽。此行叠壮观①,郭薛俱才贤②。不知百载后,谁复来通泉。(从题外推开作结。郭薛题留,皆成壮观矣,将来谁复到此,而继其韵事乎?语含自负意。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①《两都赋》:“娱游之壮观。”
②蔡曰:《赵彦昭传》云:与郭元振、薛稷善。《元振传》云:与薛稷、赵彦昭同游太学。盖郭与薛旧为同舍,后又会于通泉也。稷有《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此行见乡邑,秋风水增波。西望咸阳途,日暮忧思多。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客游节向换,人生知几何。”
通泉县署壁后薛少保画鹤
【钱笺】《名画记》:稷尤善花鸟人物杂画,画鹤知名,屏风六扇鹤样,自稷始也。《名画录》:今秘书省有稷画鹤,时号一绝。又蜀郡亦有鹤并佛像菩萨等传于世,并称神品。《封氏闻见录》:今尚书省考功员外郎厅,有稷画鹤,宋之问为赞。东京尚书坊岐王宅,亦有稷画鹤,皆称绝品。
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①。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②。(首提薛公画鹤。)
①《晋永嘉郡记》:沐溪野,去青田九里,此中有双白鹤,年年生子,长大便去,只余父母一双在耳,精白可爱,多云神仙所养。梁元帝《鸳鸯赋》:“青山之鹤,昼夜俱飞。”
②《北山移文》:“潇洒出尘之想。”《北史》:刘歊矫然出生,如云中白鹤。
低昂各有意①,磊落如长人。佳此志气远,岂惟粉墨新②。万里不以力,群游森会神③。威迟白凤态④,非是仓鹒邻⑤。(此详写画笔神妙。低昂二句,摹其形体。万里二句,想其精神。低昂,飞伏之致。磊落,英奇之状。势可万里,正见志气之远。森然会神,不在粉墨之迹矣。白凤、仓鹒,乃借外象以相形。)
①挚虞《..赋》:“一低一昂,乍浮乍没。”②黄琼疏:“朱紫共色,粉墨杂糅。”③崔豹《古今注》:.. “《雉朝飞操》:雌雄群游于山阿。”王褒颂:“聚精会神,相得益彰。”④颜延之诗:“威迟良马烦。”扬雄《甘泉赋》:“吐白凤。”《禽经》:“白凤谓之鹔。”⑤《诗》:“有鸣仓庚。”《尔雅疏》:“黄鹂留,一名仓庚,一名商庚。”
高堂未倾覆,常得慰嘉宾①。曝露墙壁外②,终嗟风雨频。赤霄有真骨③耻饮污池津④。冥冥任所往⑤,脱略谁能驯⑥。(此从画壁生慨。壁经风雨,(,) 在画鹤终当灭迹。然看赤霄冥举,即真鹤有时遁形。凡物皆当嗾观矣。朱云:本咏画鹤,以真鹤结之,犹之咏画鹰而及真鹰,咏画鹘而及真鹘,咏画马而及真马也。公诗格往往如是。此章,四句起,下二段各八句。)
①《诗》:“我有嘉宾。”
②暴露,昼则暴日,夜则露湿也。《左传》: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下时。③《七命》:“挂归翮于赤霄之表。”《诗品》:“真骨凌霜。”
④江淹赋:“夕饮玉池津。”⑤洙曰:有遗支遁鹤者,遁曰:“尔冲天之物,宁为耳目之玩。”遂放之,任所往。⑥颜延之诗:“龙性谁能驯。”
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
【鹤注】此宝应元年十一月往通泉时作。《全蜀总志》:野亭,在射洪县治东北,杜诗“亭景临山水”,即此地。
江水东流去,清樽日复斜①。异方同宴赏②,何处是京华。亭景临山水③村烟对浦沙④。狂歌遇形胜⑤,得醉即为家。(上四,写景言情,乃感伤语。(,) 下四,逐句分应,作自解语。亭临山水,承江流。烟对浦沙,承日斜。遇此形胜,则异地相忘。醉即为家,故旧京莫问耳。)
①谢脁诗:“春夜别清樽,江潭复为客。叹息东流水。何如故乡陌。”北齐卢询诗:“别人心已怨,愁空日复斜。”②曹植诗:“离别各异方。”③刘孝威诗:“为贪止山水。”④鲍照诗:“漠漠村烟起。”李百药诗:“前阶枕浦沙。”⑤徐干《中论》:“被发而狂歌。”徐悱诗:“表里穷形胜。”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
《一统志》:东山在潼川州东四里,隔涪江,层岩修阜,势若长城,杜甫有诗。
姚公美政谁与俦①,不减昔时陈太丘②。邑中上客有柱史③,多暇日陪骢马游④。(首叙设宴之由。东山之宴,侍御为主,而曰姚日陪游者,盖前此已迭为宾主矣。)
①豫章王嶷笺:“庾亮以来,荆州无复此美政。”②《后汉书》:陈寔补闻喜长,再迁,除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地理志》:太丘属沛国。③《曲礼》:“上客起。”《史记》:老子为柱下史。
④吴论:“多暇方游,见不以耽酒而废政。”《夏侯湛传》:政清务闲,优游多暇。桓典为骢马御史,注别见。东山高顶罗珍羞①,下顾城郭销我忧②。清江白日落欲尽③,复携美人登彩舟。笛声愤怨哀中流④,妙舞透迤夜未休⑤。灯前往往大鱼出⑥,听曲低昂如有求⑦。(自登山而泛江,曲尽主人豪兴。一韵分为两段,故一句五句,连拈韵脚。)
①张衡《酒赋》:“错时膳之珍馐。”《南都赋》:“珍羞琅玕。”②王粲《登楼赋》:“聊假日以销忧。”③何逊诗:“分手清江上。”《楚辞》:“白日晼晚其将入。”④美人,官妓也。汉武帝《秋风词》:“怀佳人兮不能忘,横中流兮扬素波。”梁简文帝诗:“澄江骛彩舟。”《汉书叙传》:“战士愤怨。”⑤梁武陵王纪诗:“燕姬奏妙舞。”《楚辞》:“载云旗之逶迤。”注:“逶迤,长貌。”⑥庾信《对烛赋》:“灯前桁衣疑不亮。”曹植诗:“大鱼若曲陵。”《荀子》:“昔者瓠巴鼓瑟,而游鱼出听。”⑦蔡邕《弹琴赋》:“感激弦歌,一低一昂。”《记》:“如有求而弗得。”三更风起寒浪涌①,取乐喧呼觉船重②。满空星河光破碎③,四座宾客色不动④。请公临深莫相违⑤,回船罢酒上马归⑥。人生欢会岂有极⑦,无使霜露沾人衣⑧。(从乐极悲生,结出规讽之意。船重,浪涌不行。破碎,星河影荡。色不动,敛容知惧。莫相违,毋忘警戒也。请公,指在座宾主。此章,四句起,下二段各八句。)
①晋乐府《子夜变歌》:“三更开门去。”《晋书》:谢安尝泛海,风起浪涌,诸人皆惧,安吟啸自若。②张衡《西京赋》:“取乐今日,遑恤我后。”《尉缭子》:“焉有喧呼酖酒以败善类乎?”③沈约诗:“惟星河犹可识。贾谊《旱云赋》:“相击冲而破碎。”④古诗:“四座且莫喧。”《史记信陵君传》:“宾客皆惊。”⑤《记》:“孝子不登高,不临深。”⑥王浚书:“回船过军。”《留侯世家》:上起去罢酒。《史记廉颇
传》:披甲上马。
⑦曹植诗:“观会难再遇。”《秋风词》:“欢乐极兮哀情多。”⑧魏文帝乐府:“溪谷多悲风,霜露沾人衣。”谢庄《月赋》:“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渔阳
此当是宝应元年冬晚在梓州作。赵傁曰:公在梓州,闻雍王授钺,作此诗以讽诸将也。
渔阳突骑犹精锐①,赫赫雍王都节制②。猛将翻然恐后时③,本朝不入非高计。禄山北筑雄武城④,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⑤,今日何须十万兵。(上四,讽贼党之归顺。下四,慰燕人之向化。官军精锐,节制得人,彼河北诸将,翻然而来,犹恐后时,若不入本朝,真失计矣。又为慰论燕人之词曰:当时禄山猖獗,尚筑垒以防退走,今王师破竹,思明旦夕奔窜,诸耆老当亦知之否耶。)
①《后汉书》:吴汉亡命在渔阳,说太守彭宠曰:“渔阳突骑,天下所闻也。”《晁错传》:“轻车突骑。”师古注:“言其骁锐,可用冲突敌陈也。”
②《诗》:“赫赫厥灵。”《唐书》:宝应元年九月,鲁王适改封雍王。冬十月,以雍王为天下兵马元帅,统河北、朔方及诸道行营、回纥等兵十余万,进讨史朝义,会军于陕州。王,即德宗也。《荀子》:“桓文之节制。”
③猛将,指河北降将,时薛嵩以四州来降,张忠志以五州来降。④《旧书》:禄山反时,筑垒范阳北,号雄武城,峙兵聚粮。⑤系书,用鲁仲连约矢射聊城事。
花底
【鹤注】花柳两章,当是广德元年春梓州作,宜在《遣忧》之前。
紫萼扶千蕊①,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②。恐是潘安县③堪留卫玠车④。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此诗咏花,有妍华易谢之感。(,) 上四句,对花惊喜,下则意在惜花也。紫萼包乎蕊外,黄须映自花中,花之内外俱丽矣。行暮雨,见花润。入朝霞,见花鲜。潘安县,见花多。留卫玠,见花美。莫委泥沙,不忍睹其零落耳。此咏梅花也,在下章点明。《晚出左掖》诗亦言花底,乃指桃花,有春色醉仙桃可证。)
①【顾注】萼,花蒂也。蕊,须头之点也,花须多是黄色。
②周弘正诗:“带啼疑暮雨,含笑似朝霞。”③晋潘安仁为河阳令,具皆树花。④卫玠,风神秀异,乘羊车入市,见者以为玉人。
柳边
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①。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②。汉南应老尽③,霸上远愁人④。(【顾注】此诗咏柳,有时光迅速之感。首二,初春之柳。枝嫩叶青,正见其新。五六,暮春之柳。汉南、灞上,借柳寄慨。枝动,故翻燕。叶密,故藏鹂。汉南之柳,应且老尽,自况淹留。灞上之柳,远亦愁人,遥忆长安也。【顾注】两句用柳事,调稳而味长。)
①古诗:“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②苕溪渔隐句云:“话尽春愁双紫燕,唤回午梦一黄鹂。”用燕鹂而语更逸。
③《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汉南。”
④《三辅黄图》:“霸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手折柳赠别,名曰销
魂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此广德元年春在梓州作。《唐书》:宝应元年冬十月,仆固怀恩等屡破史朝义兵,进克东京,其将薛嵩以相、卫等州降,张志忠以恒、赵等州降。次年春正月,朝义走至广阳自缢,其将田承嗣以莫州降,李怀仙以幽州降。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①,便下襄阳向洛阳②。(原注:“余田园在东京。”上四,闻收复而喜。下思急还故乡也。初闻而涕,痛忆乱离。破愁而喜,归家有日也。纵酒,承狂喜。还乡,承妻子。未乃还乡所经之路。【顾注】忽传二字,惊喜欲绝。愁何在,不复愁矣。漫卷者,抛书而起也。【黄生注】此通首叙事之体。剑外见地,青春见时。曰作伴者,风和景明,能助行色也。)
①【旧注】巴县有巴峡,巫山县有巫峡,襄阳属楚,洛阳属河南。
②【顾注】公先世为襄阳人,祖依艺,为巩令,徙河南。父闲,为奉天令,徙杜陵,而田园尚在洛阳。
顾宸曰:杜诗之妙,有以命意胜者,有以篇法胜者,有以俚质胜者,有以仓卒造状胜者。此诗之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即从、便下,于仓卒间写出欲歌欲哭之状,使人千载如见。王嗣奭日: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朱瀚曰:涕泪,为收河北。狂喜,为收河南。此通章关键也。而河北则先点后发,河南则先发后点。详略顿挫,笔如游龙。又地名凡六见,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真善于将多者。
黄生曰:杜诗强半言愁,其言喜者,惟《寄弟》数首及此作而已。言愁者,使人对之欲哭。言喜者,使人对之欲笑。盖能以其性情达之纸墨,而后人之性情,类为之感动故也。使舍此而徒讨论其格调,剽拟其字句,抑末矣。
远游
此诗乃广德元年春作。宝应元年,史朝义战败,北渡河,帅卫兵来战,又败走,所谓胡骑走也。
贱子何人记,迷方著处家①。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②。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③。(首联,远游之迹。三四,言景。五六,远游之事。末二,言情。何人记,言旧交已疏。着处家,谓行踪无定。风竹江沙,自况飘摇流荡。即景寓情,善于变化。传言未确,故云似闻。不觉失喜,犹云失声失笑。【顾注】着一失字,从前之揣摩忧虑,当日之惊疑踊跃,种种如画。)
①鲍照诗:“南国有儒生,迷方独沦误。”《杜臆》:迷方,本《论语》游必有方意。②沫,流水之浡。《庄子》:“流沫四十里。”③宋之问诗:“失喜先临镜。”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
黄鹤编在广德元年春在梓州时作。诗云“随春入故园”,”战场今始定”,盖是年春史朝义初灭也。
行路难如此①,登楼望欲迷②。身无却少壮,迹有但羁栖。江水流城郭,春风人鼓鼙。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③。(此间登楼而兴羁旅之感。首联,情景并提。次联,承行路。下四,承登楼。《杜臆》:行路之难不一,故用如此二字该之,起语无限悲凉。衰年流落,此身却无少壮,而浪迹但有羁栖,两句各倒转一字,便语新而声协矣。水流城下,登楼所见。风送鼓声,登楼所闻。新燕巢搂,而旅人无定,对景伤情,语意双关。数句中,有梓、有春、有楼,写景言情,相融入化。)
①古乐府题有《行路难》。②王粲有《登楼赋》。③古诗:“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室。”杜律首句,有语似承上,却是突起者。如“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故人亦流落,高义动乾坤”,“行路难如此,登楼望欲迷”,既飘忽,又陡健,此皆化境语也。
其二
天畔登楼眼,随春入故园。战场今始定①,移柳更能存②。厌蜀交游冷,思吴胜事繁。应须理舟楫,长啸下荆门③。(次章,登楼而动去蜀之怀。上四,遥望故园。下四,追思吴会。盖恐北归未能,转作东游之想也。《杜臆》:心之所至,目亦随之,故登楼一望,而天畔之眼,遥入故园。朝义既平,战场定矣。洛阳园柳,能复存乎?公少游吴越,故思胜事,自蜀江至吴,必取道荆门也。)
①苏武诗:“行役在战场。”②《哀江南赋》:“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③袁山松《宜都山川记》:南崖有山,名荆门,北岸有山,名虎牙,二山相对有象门然。赵汸曰;五言近体,句中用一壶字斡旋,诗家以为难。若一句中用两虚字,抑扬见意,惟老杜能之,而陈后山妙得其法。
有感五首
【鹤注】此广德元年逐时有感而作,非止成于一时。【卢注】五章乃收京后追述当年时事。盖痛其前,又勉其后也。
将帅蒙恩泽①,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②,何以报皇天③。白骨新交战..
④,云台旧拓边⑤。乘搓断消息,无处觅张骞⑥。(首章,叹节镇不能御寇。当时将帅负恩,不知尽心报国,以致边土争战,而敕使不归。后四句,乃战和两意。劳圣主,承兵戈。报皇天,承恩泽。新战之地,即旧拓之边,伤今思昔也。时李之芳使吐蕃,被留经年,故用张骞乘搓为喻。)①《前汉黄霸传》:“左右之官,皆将帅也。”又“数下恩泽。”
②吴质书:“念蒙圣主恩。”③皇天,比君。《楚辞》:“皇天无私阿兮。”《北史》:高琳为后周名将,周文帝宴群公,仍赋诗。琳诗曰:“寄言窦车骑,多谢霍将军。保以报天子,沙漠净妖氛。”何以报天句,本此。④魏许昌碑表:“白骨既交于旷野。”温子升《为高敖曹谢表》:“群龙交战。”⑤【钱笺】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开元中,置朔方等处节度使以统之。禄山反后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尽取河西、陇右之地,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矣。曰云台,思开国功臣也。《通鉴》:汉武帝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杜佑曰:轮台,渠犁地,今在交河北庭界中,其地相连。温子升《答齐神武敕》:“开拓边境,为国立功。”
⑥《汉张骞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经匈奴,匈奴留骞十余载,后亡归汉。【朱注】张骞穷河源,无乘搓之说。张华《博物志》:海上有人,每年八月,乘槎到天河,未尝指言张骞。宗懔《岁时记》乃云:武帝令张骞寻河源,乘槎而去。赵蔡俱疑懔为讹。或云:张骞乘槎,出《东方朔内传》,今此书失传。庾肩吾《奉使江州》诗:”汉使俱为客,星槎共逐流。”正用此事也。
洪容斋《续笔》云:前辈谓少陵当流离颠沛之际,一饭不忘君,故诗有云:“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至今劳圣主,何以报皇天。”“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天子亦应厌奔走,诸公固合思升平。”皆是心也。
其二
幽蓟余蛇豕①,乾坤尚虎狼②。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③。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④。大君先息战⑤,归马华山阳⑥。(此章,叹镇将之拥兵。上二分提,三四承首句,五六承次句,末二总结。蛇豕,指河北降将。虎狼,指吐蕃羌夷。诸侯不修职贡,致烦朝使谕旨,近在内地,尚有隐忧,况青海越裳,能勤远略乎。盖由人君急于息战,以致国威不振也。)
①《左传》:“吴为封豕长蛇,荐食上国。”
②贾山《至言》:“秦以熊罴之力,虎狼之心。”
③《董仲舒传》:使者冠盖相望。
④【朱注】天宝后,南诏叛唐归吐蕃,屡为边患。此诗青海指吐蕃,越裳指南诏也。《南史》:林邑国,本汉日南郡象林县,古越裳界也。杜氏《通典》:交阯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越裳重译而献白雉。
⑤《易师》上爻:“大君有命。”宋之问诗:”汉皇未息战。”
⑥《书武成篇》:“归马于华山之阳。”
此诗末二句,向有三说。旧注谓:戒当时生事外夷者,其说迂而不切。观吐蕃入寇,郭子仪仅以二千骑从事,亦何暇生事乎?《杜臆》谓:推原祸本,因玄宗大开边衅,致贻患至今,若早能息战归马,焉有此祸乎?玩诗语意,亦不相合。《钱笺》谓:息战归马,惜代宗不复能用兵,而婉其辞以讥之。此说近是。但此时民苦兵革,亦岂可劝之用兵乎。愚按广德元年,史朝义既诛,河北诸将皆降。仆固怀恩奏留降将,分帅河北。唐世藩镇之祸,实自此始。诗言息战归马,盖欲收镇兵以实关内。时子仪在京,可为统领。一以销北顾之忧,一以备西侵之患。此最当时大计,唯此计不行,而后有吐蕃之陷京。怀恩之犯阙,不胜纷纷多事矣。考大历八年,子仪入对,谓河南等镇,殚屈禀给,未始蒐择,请追赴关中,勒步队,示金鼓,则攻必破,守必全,久长之策也。公之熟筹时事,正与汾阳意同。
其三
洛下舟车入①,天中贡赋均②。日闻红粟腐③,寒待翠华春④。莫取金汤固⑤,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⑥,盗贼本王臣⑦。(此章,叹都洛之非计。上四述时议,下四讽时事。议者谓帝幸东都,其地舟车咸集,贡赋道均,且传仓多积粟,春待驾临,此特进言者之侈谈耳。岂知国家欲固金汤而新宇宙,实不系乎此。若能行俭德以爱人,则盗贼本吾王臣耳,何必为此迁都之役耶?【单复注】盗贼本王臣,即“抚我则后,虐我则仇”之谓也。【顾注】是年天兴圣节,诸道节度使献金饰器用、珍玩骏马,其值缗钱二十四万。常衮上言请却之,不听。代宗渐有奢侈之志,故以俭德规之。)
①《世说》:晋元帝问洛下消息。
②《史记》:成王使召公复营洛邑,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
③《汉食货志》:“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腐败而不可食。”
④《上林赋》:“建翠华之旗。”
⑤贾谊曰:金城汤池,帝王万世之业。⑥《书》:“慎乃俭德。”⑦《诗》:“莫非王臣。”杨德周曰:“盗贼本王臣”,驾驭抚绥,俱在其中。
钱谦益曰:自吐蕃入寇,车驾东幸,程元振劝帝都洛阳以避蕃乱。郭子仪附章论奏,其略曰:“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矧其土地狭隘,才数百里间,东有成皋,南有二室,险不足恃,适为战场。明明天子,躬俭节用,苟能抑竖刁、易牙之权,任蘧瑗、史.之直,则黎元自理,寇盗自息。”公此意,正概括汾阳论奏大意。
朱鹤龄曰:唐江淮之粟,皆输洛阳,转运京师。时刘晏主漕,疏浚汴渠,故言洛下舟车无阻,贡赋大集,当急布春和。散储粟以赡穷民。
王道俊《博议》曰:《伤春》诗有“近传王在雒”及“沧海欲东巡”之句,则此诗为传闻代宗将幸东都而作也。史称丧乱以来,汴水湮废,漕运自江汉抵梁洋,迂险劳费。广德二年三月,以刘晏为河南江淮转运使。时兵火之后,中外艰食。晏乃疏汴水,岁运米数十万石以给关中。公之意,唐建东都,本备巡幸。今汴洛之间,贡赋道均,且漕渠已通,仓粟不乏,只待翠华之临耳。勿谓洛阳陿阨,无金汤可守。乘此时而赫然东巡,号令天下,则宇宙长新矣。盖能行恭俭之德,则率土皆臣,盗贼岂足虑哉。王导论迁都云:“能弘卫文大帛之冠,无往不可。若不绩其麻,则乐土为墟。”公意正此意也。
按:已上两说不同,今主钱氏,有子仪筹策可据也。
其四
丹桂风霜急①,青梧日夜凋②。由来强干地③,未有不臣朝④。授钺亲贤往⑤,卑宫制诏遥⑥。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⑦。(此章,讽朝廷建宗藩以慑叛臣。上二,即景托兴,引起强干。下文,亲贤封建,即申明此意。桂,比王室。梧,比宗藩。曰急、曰调,见其侵陵削弱矣。惟国家本干强固,则节镇自然臣服。昔上皇在蜀,一命亲贤往镇,而制诏遂至遥传,此当时已行之成验也。今若依古封建之制,可以坐销乱萌,何待听箫韶而始见太来哉。【黄生注】卑宫,承前俭德来。)
①《汉五行志》:成帝时童谣:“桂树华不实,黄雀巢其颠。”注:桂,赤色,汉家象。张正见诗:“丹桂有藂香。”
②鲍照诗:“青梧叶方稀。”③后汉丁恭议:“古者封建诸侯不过百里,强干弱枝,所以为治也。”④宋意疏:“春秋之义,诸父昆弟,无所不臣。”《六韬》:“凡国有难,君召将,授以斧钺。”⑤《左传》:“分茅列土,亲贤并建。”注:“亲贤,同姓也。”晋武帝诏:益州素号难治,宜以重镇亲贤抚之。按:天宝十五载七月丁卯,上皇制以太子亨充天下兵马元帅,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使,南取长安、洛阳,此即亲贤授钺之制诏也。时上皇初幸蜀中,行宫草创,故曰卑宫。【钱笺】上皇分封诸王,如禹之与子,故以卑宫言之。《壮游》诗云“禹功亦命子”,此其证也。
⑥《魏都赋》:“察卑宫于夏禹。”刘勰曰:“古者王言,同称为命,秦并天下,改命曰制、令曰诏。”肃宗乾元二年,以赵王系为兵马元帅。诏曰:靖难平凶,必资于金革。总戎授律,实仗于亲贤。宝应元年,代宗即位,以雍王适为元帅。诏曰:“国之大事,兵马为先。朝有旧章,亲贤是属。”此肃、代两朝,授钺亲贤,相沿为定制矣。
⑦《虞书》:“箫韶九成。”
钱谦益曰:天宝十五载七月,房琯建分镇讨贼之议,上皇诏曰:“令元子北略朔方,命诸王分守重镇。”诏下,远近相庆,咸思效忠于兴复。禄山抚膺曰:“吾不得天下矣。”肃宗即位,虽用诸子统师,然皆不出京师,遥
制而已。宗支削弱,藩镇不臣。公追叹朝廷不甩琯议,失强干弱支之义也。
卢元昌曰:公是年,为阆州《进论巴蜀安危表》一则曰:原陛下度长计大,速以亲贤出镇。再则曰:必以亲贤委之节钺,此古维城磐石之义。终曰:臣特望以亲贤为总戎者,意在根固流长,国家万代之利。与引诗相表里。
其五
胡灭人还乱①,兵残将自疑②。登坛名绝假③,报主尔何迟。领郡辄无色..
④,之官皆有词⑤。愿闻哀痛诏⑥,端拱问疮痍⑦。(此章,慨当时重节镇而轻郡守。上四,责诸将之跋扈。下四,伤州郡之诛求。寇灭而人还乱者,由兵少而将自疑也。在诸将实封爵土,绝非假摄者比,何以不思报主,而反怀贰心耶。且节镇权重,则征敛日繁,郡守不得自主,故领郡常无气色,而之官每有怨词。代宗端拱方新,可不下哀痛之诏,以恤穷民乎。知恤民疾苦,则当重司牧之任,以免节镇之牵制也。)①《杜臆》:仆固怀恩恐贼平宠衰,奏留薛嵩等分帅河北,此“兵残将自疑”也。田承嗣举管内户口壮者,皆籍为兵,又选骁骑万人自卫,谓之牙兵,此“胡灭人还乱”也。
②残,乃残少之残,非残害之残。《后汉公孙述传》:光武下诏曰:“勿以来歙、岑彭受害自疑。”③【邵注】汉高帝筑坛,拜韩信为大将。【顾注】广德元年,诸道节度使并加实封,所谓名绝假也。《汉书韩信传》:信使人言曰:“齐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帝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赵注】名绝假,言真拜之,非特假节而已。
④宋玉《神女赋》:“比之无色。”⑤《汉书》:萧望之便道之官。《左传》:“我有词也。”⑥【卢注】哀痛诏,即是年柳伉疏中“天下其许朕自新”之意。邵注:汉武帝末年,下哀痛之诏以自悔过。
⑦隋炀帝诗:“端拱朝万国。”《季布传》:“创痍未瘳。”创、疮同。钱谦益曰:李肇《国史补》:开元以前,有事于外,则命吏臣,否则止。自置八节度、十采访,始有坐而为使。其后名号益广,大抵生于置兵,盛于专利,普于衔命。于是为使则重,为官则轻。故天宝末,佩印有至四十者。大历中,请俸有至千贯者。宦官内外,悉属之使。旧为权臣所管,州县所理,今属中人者有之。此诗云“登坛名绝假”,谓诸将兼官太多,所谓坐而为使也。“领郡辄无色”,州郡皆权臣所管,不能自达,故曰无色也。“之官皆有词”,所谓为使则重,为官则轻也。《送陵州路使君》诗云:“王室比多难,高官皆武臣。”与此正相发明。东坡谓唐郡县多不得人,由重内轻外者,此天宝以前事。以言乎广德之时,则迂矣。
王嗣奭《杜臆》曰:诗人尚风,其弊也,烟云花草,凑砌成篇,核其归存,恍无定处。杜诗宗雅颂,比兴少而赋多。如此五首,皆赋也,即用比兴,意有所主,总归于赋。故情景不一,而变化无穷,一时感触,而千载长新。又曰:读此五诗,皆救时之硕画,报主之赤心,自许稷契,真非虚语。耳食者谓公志大才疏,良可悲矣。
黄生曰:七律之《诸将》,责人臣也。五律之《有感》,讽人君也。然
此虽讽人君,未尝不责其臣,以强圉国事,败坏至此,皆人臣之罪也。公平日谆谆论社稷忧时事者,大指尽此五首。又曰:此五首,在公生平为大抱负,即全集之大本领,从来读杜诗者,并未拈出。又曰:末首,通结数章之意,而归本于主德。所谓君仁莫不仁,君正莫不正,而惟务格君之心者,具于此见之。读此五章,犹以诗人目少陵者,非惟不知人,兼亦不知言矣。
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
【鹤注】宝应元年十一月,公至通泉时,郝招饮,出二姬以侑樽。次年春,公在梓州,因作此诗以戏之。此广德元年作。
使君意气凌青霄①,忆昨欢娱常见招。细马时鸣金騕褭②,佳人屡出董娇饶③。(此追叙通泉之宴。郝常见招,即其意气。马乃佳人所乘者,故下文有再骋之句。)
①《北山移文》:“干青霄而直上。”
②《唐书》:凡马有左右监,以别其粗良。细马称左,粗马称右。黄希曰:马谓之金騕褭,因汉武帝铸金为麟趾褭蹄。诗人遂用之。卢照邻诗:“汉家金騕褭。”
③《玉台新咏》:宋子侯曾有《董娇饶》诗。
东流江水西飞燕①,可惜春光不相见②。愿携王赵两红颜,再骋肌肤如素练③。(此望郝携妓而来。自通回梓,郝在东,公在西、故借水流燕飞以起兴。不相见,指佳人而言。王赵,乃使君家妓。)
①江水,即射洪江。古乐府:“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②沈约诗:“遥裔发海鸿,连翩出檐燕。春秋更去来,叁差不相见。”③又《恩倖传论》:“素练丹魄,至皆兼两。”通泉百里近梓州①,请公一来开我愁。舞处重看花满面②,樽前还有锦缠头③。(末再致盼望之词。百里携妓,势所不能,亦空想花容而已,故曰戏、曰恼也。此章三段,各四句。)
①《九域志》:通泉在梓州东南百三十里,兹云百里,举成数言耳。
②《酉阳杂俎》: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昭容上官氏所制。以掩点迹。
③杜田曰:唐明皇宴于清元小殿,自打羯鼓。曲终,戏谓八姨曰:“乐籍今日有幸约供奉夫人,请一缠头。”王诛曰:唐王元宝富而无学识,尝会宾客。亲友谓之曰:“昨日必多佳谈。”元宝视屋良久,曰:“但费锦缠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