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了庵和尚语录卷第九
题跋
师侄比丘海寿祖灊等编
罗汉图
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少欲厌生死。亦自净佛土。住世应真五百一十六开士。莫不皆然。若夫深山大泽。实圣贤所都。决非凡夫肉眼能见。独天台方广。灵异显着。画者得以图之。然又乌得其彷佛哉。以要言之。聚沙为塔。爪画为佛。不失为入道之渐。况精妙若此者乎。一衲宝之宜矣。苟能返观自心之体。广大悉备。四圣六凡。由之建立。三昧六通。由之发现。乾坤日月。江海山川。由之出生。便可掩卷一笑。余尚何言。
佛果禅师书
佛祖传持大事。所谓三要正印也。自非根性猛利。智愿宏远。曷致机感相应。而能荷负哉。历观先世。的的相承。耀古腾今。辉天鉴地。岂苟然耶。法运垂季。人根益劣。假名窃位。以芘无似之身者。比比有之。未免互相欺诳。所学既已无本。安知有建法立宗。剎生接物。始终一节之要哉。拜读佛果老祖所答诏公嗣书。不胜感慨。竺芳首座。授受有自。惟励精力行之。则古道或尚可见也。
大慧和尚墨迹(三)
才高谤起。法盛魔强。此草堂以为妙喜南迁之兆也。因思五祖谓能大师曰。夫传法者。命若悬丝。今妙喜帖中后语勿使天魔知之。又设巧便矣。可不慎哉。
参学兄弟。未有正见。而务外学。故先德有杂毒入心之诫。老妙喜榜之於门。罚及邻案。在洋屿一夏打发一十三人。夫岂偶然。雪峰龙岩翁得此榜。时以示人。不为无补。
妙喜亲书别帖。是亦残编断简。却有别峰无准两代古佛批判。二百年后得之。夜光明月不换於乎道德之能。取重於人如此。而人自不能力致之者。又将奚算。
五尊宿真迹
天上无双日。人间只一僧。此慈云哭四明之语也。吾於慈云。无间然矣。妙喜隰州。同唱斯道於玉几太白千载一时。不可复见玉山虽后於两翁。而道德文采。曾不少让。石溪能传聩祖不传之衣。亦一代宗工也。此五真迹。生气凛然。在在当有神物护持耳。
妙喜禅师圣徒首座二帖
少时阅大慧禅师广录。知参禅之难。观圣徒颜公释难文。知为僧之不易。自是两翁风度。常在心目间。明公从妙喜於衡阳所得亦不少已。尝以大禅称之。逮授衣之际。叮咛戒饬。乃曰。如将梵位直授凡庸。你也须生惭患始得。又知付授之难如此。近世庸妄。视同儿戏。大法之微。有所自也。於此未尝不泪下。圣徒道德才思一狐之腋。所遗敬如庵小帖词语温雅。笔意精熟。无在而不妙也。德侍者其宝之。
宋孝庙赐佛照禅师御札
自昔帝王。存诚佛道者。盖常有之矣。然而日应万机。兢兢业业。而不敢少忽。至於涵养圆熟。染净不二。迥离四病者。其惟孝庙欤。伏读所赐佛照御札。叙所得若此。后世臣子。不学无知。妄肆毁斥者。可悯也夫。
佛照禅师墨迹
栢岩为洞山下得一转语好。遂开粥相延。则檀林无杂树也。育王以之故。能慎择以警游惰。又谓看经不必多。但研穷法理。以悟为则。至於收拾精神。理会腊月三十日生死公案。直欲攻其兄出淤泥而登彼岸尔。老佛照此书。百世师法也。
别峰涂毒二禅师手泽
别峰涂毒其道德位望。并驱争先。是皆人龙僧凤也。此偈此简。皆肆口而说。肆笔而书曾不经意。深足以发明言外之旨。彼胶於情识者。方以雕虫篆刻为事。睹之未始不茫然自失也。悲夫。
涂毒禅师墨迹
湛堂昔因决渠水溅衣。豁然大悟以白真净。净诟曰。此中乃可容藞苴耶。今观策禅师与勤道者小简。才有肯重。便成渗漏之语。自得之妙暗合孙吴然元酒大羹固非常流所能知味。大圆智公。不可谓不知人也。
佛灯珣和尚墨迹
昔妙喜谓。佛灯为临济顶中髓。杨歧眼里睛。棒头明杀活。喝下辩踈亲。以此而骂佛骂祖。卒灭吾宗。於骂天乎何有。赠规之偈。舐犊之情。於此见佛灯。何异水中捞月。识者辩之。
长灵卓和尚手帖
灵源出晦堂之门。其粹密岩正。真万世师范长灵克家子也。是以荷负正宗之心。咄咄不辍口。犹自谓筋疲力苶。止可暖热些些门庭而已。若觅委托大缘。诚未易得也。读至此俯仰今古。为之慨然。至於应涉事事与世相反。警救不逮。惟恐混而为流俗之旨。真药石之言也。
慈受深禅师偈
老慈受散慧林之席。为台山之游。灵岩专使。於天封寺访寻得之圆照故隐。遂为中吴禅学都会。居三年。而有蒋山之命不赴。四明太守以阿育王山招之。亦不赴。未几。蒋山专使再至。不得已从其请。复还三佛旧观。吁。何其盛哉。及谢事归洞庭包山。若将终焉。犹於灵岩。似未能忘情。因其僧堂之落成。故有我亦老来思旧隐异时去借板头眠之句。余晚生无状。备员洒扫者三年。睹境怀人。实深仰止之叹。觉维那出视手泽。谨拜手以识。
应庵和尚送中峰偈
堆云钵袋子。已是当面拈出。因甚却道未曾分付。所谓。吾有末后着。待归要汝遵。元来老子。得与么絮。拜观此卷。不觉凛然。
张魏公所书心经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梵语也。此翻大智慧到彼岸。所谓。达佛心宗之径也。观自在即能行之之人也。照见五蕴皆空。即此智慧之力也。度一切苦厄。即到彼岸之时也。至於空色互明。理事俱遣。即佛与众生同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受用自在三昧也。紫岩公印心於佛果。扩充於妙喜。以之致君唐虞。中兴王业。观其腕头。盛有回天之力者。其观自在之流亚与。故其笔是经。以寿后世。即自觉觉他之道。无有穷也。然未易与儒墨自卦者议。
陆放翁所制无用禅师语录序
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兼而有者。是为德山临济。观其棒喝交驰。主宾互换。莫非揭示此个宗旨。岂下劣种草。所得而与哉。老妙喜於圆悟室中。得此机用。应庵谓其黑漆竹篦。掀翻海岳。从头打过。虽是死马医。就中要妙。固是抓着渠痒处。札着渠痛处捡点将来。大似普州人送贼。天童全禅师。出妙喜之后。启迪学者。用而无用。语录行世。未始有言也。今览陆务观所作序文。提水放火。大段可畏。至於识破韩潮州。正是说得宜其与无用同参者矣。雪间宝此遗墨。慕贤尊祖之意。历历可佳。夫岂徒为耳目之玩哉。
密庵和尚墨迹
密庵老祖。任少室正宗之寄。鼓一破沙盆。震惊天地。若涂毒鼓然。宜其燕坐高堂。四事供养。以应来学。而犹不免於持钵奔走。艰难万状。吾不知造物之待人。固如何哉。岂必欲其显发吾先佛轨仪。以为后世窃服踞位。妄自尊大者之戒乎。灯侍者当视其迹明其心。则破沙盆遗音可继也。
松源老祖家书
澄照天宁。迫而后进。缘法不顺。飘然去之。方事归宁。遽闻师讣。哀慕追修。克尽孝道。观此几着。则其平生事事可法也。宜其位冠诸方。德尊百代中峰临行。嘱以编集语录。付以法衣一顶。此衣昔杨岐以付白云。三传而至妙喜。喜不付诸子。而付其侄应庵。应庵再传而及师。所云此个担子。实难承当。而明告其亲者。亦欲其知责任不轻也。所谓。在家出家。各有所务。不能两全者。乃谦之至耳。岂有承父之命。出家弘法。光明盛大若是。而於其亲。犹有遗恨哉。特不能区区尽欢於菽水之奉。然而立身扬名。以显父母。虽曾闵之孝。无以易也。乌在而不全乎。若夫用黑豆法换尽天下衲僧眼睛。使东山正宗。与天地相终始。固非不肖孙所得言其彷佛矣。此书流落丛林。百有余载。卒为永嘉昱首座宝而有之。遂为传家之劵。虽万金不售也。以法义出以相视。顿首九拜。谨志乎下方云。
中峰老祖广录
五年前温之能仁昱首座。携所蓄鹫峰聩祖所寄父亲之书。来灵岩求跋。其中正言密庵和尚书至。俾其编次语录。又付以杨歧之衣。遂有此个檐子。实难檐荷之说。今此录。乃是未经删定者。较之刊本。十无二三焉。枯禅以付寂窗。窗付梅屋屋。授之道场晋翁。翁死不得其传。保宁祺藏主。偶於南屏亡僧故纸堆中获之。珍秘有年。兹以相示。且命志之。因谓之曰。尔为直下子孙。盖物有所属耳。岂偶然哉。然鸩毛落水鱼鳖俱死。於此换却髑髅。不消一滴。尚其勉旃。
无准和尚笔迹
五祖下出三佛。佛眼最为谨密。日用唯恐有失。故切切自省如此。老无准书之。岂无意乎。不幸脱去前二段。环溪能补之。知父莫若子。在首座宝其迹而究其心。则不虚矣。苟徒尚其迹而遗其心亦何益於事哉。余因是迹观是心。而作是说者。且以自儆而复儆在也。
正续老师居五峰。法席之盛不下妙喜时也。众多粮少。而重罹回禄。故奔走四方。不能自已。伏读此帖。可以想见其曲折。苟非以荷负正宗为心。则安能籧篨若此耶。近世羡痴福。踞大方坐围千众。口无所说。心无所思。傲然自足。以谓师道之尊。莫过受用随意而已。安知有荷负正宗之说哉。吁。
西丘和尚朴翁禅师吟稿
佛照禅师居鄮峰时。道福相胜。学者景从。天目老祖。上方朴翁。尤崭崭出头角者。老祖因僧自荐福来。闻松源举风幡话。豁然有省。径有鄱阳之行。朴翁晚年亦为葛天氏之民。今观两翁中见鄮峰途中唱和之什。因记得黄龙出泐潭遇慈明时事。惜无怀翁不得而与焉。纷纷末流。尚以诗之江拙。而议其迹之不齐。是何足以语至道哉。
此庵师祖手帖
育王师祖。老腕有回天之力。一洗浇漓。顿还淳古。所与妙胜长老小帖。虽寻常数语。无一点俗气。而况笔意精妙不可及。启侍者既入保福一庵之室。宝之宜矣。
山寮杂言
岳林栯堂禅师曰。灵源大士居昭默。横川老师居山寮。高风相去三百载。人世南朝自北朝。乌虖堂翁已为古人。此偈殆将无闻。敬书於固侍者所藏山寮杂言之后。使观者知先哲所存也。
温日观手书大慧禅师过移忠小词
妙喜过东坡影堂。作偈云。力将正说排邪说。梦到黄州与惠州竹屋数椽容老貌。大江千古只东流。今观过秦桧之墓则云。路傍一对新华表。见说昔年官不小。争知道冷烟寒雨埋荒草。其发忠正诛奸邪。乃天性之常。或谓。妙喜游乎方之外。而未能绝世俗之好恶。是岂知师哉。日观书之。以传於世。其知师者乎。
幻住禅师赠高丽沈王十偈
懒残方出芋魁。无暇为天使收涕。赵州危坐一室。莫知二王在前。千载之下。稗沙门失其所守。汲汲於公卿长者之门。乌知两翁不动声色。卒能致宗门于九鼎之重哉。今观幻住之於沈王。庶无愧古人耳。十偈之作。各有深旨。语溪寿上人。求余着语。时当初夏。槐阴昼清。一展玩间。不觉师子岩壁立万仞。矍然起立。卷而还之。
古林和尚小参
休居老人。平生说法如云如雨。而实无元字脚可得。泽维那。何从得此纸。踊跃珍秘。不翅夜光明月之珠。持以示余。所谓向上更有事在。露出师子爪牙。其间别有商量。未免当门按剑。於乎只者灵锋。阿谁敢拟。后三十年。当有於此丧尽伎俩者。庶几可以同唱下水船曲子也。
江山万里图
未达境唯心。毛端万里。达境唯心已。万里毛端。作是尽者。政如世人追忆梦事。於诸梦境。作真实想。以梦意识运梦笔。写梦所见。高为山岳。深为江河。险为剑阁连云。恶为瞿塘滟滪。城邑聚落。舟车往来。烟云蔽亏。千态万状。能作所作。均一梦中。复有梦人。睹相生爱。而珍玩之。噫。三界扰扰。孰非梦耶。本净明妙。谁为觉者。我作是说。当有拊卷而作者矣。
孤云翁书云峰禅师小参
昔黄太史谓。云峰悦禅师之语。青山白云开遮自在。碧潭明月。捞漉方知。今观孤云所书小参。不啻青天怒雷。霜弓劈箭。读未终卷。几何不胆飞心碎也。倘或皮下无血。眼里无筋。究竟总成虚设耳。何山寿藏主得之。出以相示。政须猛省力行。仰不愧天。俯不怍人。札断此老舌头。则不妨与天下衲僧。出一口气矣。
佛果老祖示冲老法语
佛果老祖。圆悟如来无上知见。如丽天杲日。故其所说。了无疑滞。使夫闻者见者。身意及心。皆同灰烬。然而咳唾掉臂。尽是祖师西来意。岂虚语哉。观此七段法语。何止特为嵩少冲公发耶。政如闹市里扬碌砖。着者当自知耳。
痴绝和尚书应庵师祖法语
此吾应庵老祖。示作禅者之语也。痴翁因伟上人之请而书之。伟亦佳衲子与。流落丛林。仅二百年。虽纸墨微蠧。精彩犹新。四明临藏主能宝之。而求余题。二宗师三学者。出处有后先。而所存一也。以古视今益重余之感慨。
灵源痴绝二禅师二帖
黄龙昭默禅师。德尊一代。虽士大夫登其门者。未尝假以辞色。观此慰帖。谓既了大事。必闲居味道内遣。则亦入室之人也。若夫。言简而意足。善於文字者皆能之。必欲见此老人。当在此帖之外着眼可也。痴翁所示道书记法语。病多谙药性。经验始传方。习藏主其深味之。
陆放翁小简
放翁先生。南渡师儒也。雅从育王佛照。径山别峰涂毒。灵隐松源老祖游。其深得吾宗之蕴。故发而为翰墨。犹虎而角者也。此帖特其土苴绪余。而览者方且赞咏之不暇。苟知其大全之体。岂又当如何哉。
陆放翁所作海净大师塔铭
东坡先生。平时不肯与人作塔铭。其与俗儒之索米。作佳传者。盖有间矣。若使如放翁为此海净大师之文。略无愧词。虽作何伤大体耶。
了庵和尚语录卷第九(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