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晋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
最新章节 :
卷一百三十
更新时间 : 2020-12-10 15:30
作者作品
同类推荐
-
旧唐书
《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共200卷,包括《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原名《唐书》,宋祁、欧阳修等所编著《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
-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朝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作品章节
- 卷一 帝纪第一 12-10 卷二 帝纪第二 12-10 卷三 帝纪第三 12-10
- 卷四 帝纪第四 12-10 卷五 帝纪第五 12-10 卷六 帝纪第六 12-10
- 卷七 帝纪第七 12-10 卷八 帝纪第八 12-10 卷九 帝纪第九 12-10
- 卷一十 帝纪第十 12-10 卷一十一 志第一 天文上(天体仪象天文经星二十八舍二十八宿外星天汉起没十二次度数州郡躔次 12-10 卷一十二 志第二 天文中(七曜杂星气史传事验) 12-10
- 卷一十三 志第三 天文下(月五星犯列舍经星变附见妖星客星星流陨云气) 12-10 卷一十四 志第四 地理上 12-10 卷一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青州徐州荆州扬州交州广州) 12-10
- 卷一十六 志第六 律历上 12-10 卷一十七 志第七 律历中 12-10 卷一十八 志第八 律历下 12-10
- 卷一十九 志第九 礼上 12-10 卷二十 志第十 礼中 12-10 卷二十一 志第十一 礼下 12-10
- 卷二十二 志第十二 乐上 12-10 卷二十三 志第十三 乐下 12-10 卷二十四 志第十四 职官 12-10
- 卷二十五 志第十五 舆服 12-10 卷二十六 志第十六 食货 12-10 卷二十七 志第十七 五行上 12-10
- 卷二十八 志第十八 五行中 12-10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五行下 12-10 卷三十 志第二十 刑法 12-10
- 卷三十一 列传第一 12-10 卷三十二 12-10 卷三十三 12-10
- 卷三十四 12-10 卷三十五 12-10 卷三十六 12-10
- 卷三十七 12-10 卷三十八 12-10 卷三十九 12-10
- 卷四十 12-10 卷四十一 12-10 卷四十二 12-10
- 卷四十三 12-10 卷四十四 12-10 卷四十五 12-10
- 卷四十六 12-10 卷四十七 12-10 卷四十八 12-10
- 卷四十九 12-10 卷五十 12-10 卷五十一 12-10
- 卷五十二 12-10 卷五十三 12-10 卷五十四 12-10
- 卷五十五 12-10 卷五十六 12-10 卷五十七 12-10
- 卷五十八 12-10 卷五十九 12-10 卷六十 12-10
- 卷六十一 12-10 卷六十二 12-10 卷六十三 12-10
- 卷六十四 12-10 卷六十五 12-10 卷六十六 12-10
- 卷六十七 12-10 卷六十八 12-10 卷六十九 12-10
- 卷七十 12-10 卷七十一 12-10 卷四海,合起义之众,结天下之心,故设《己亥义格》以权济难。此自一切之法,非常伦之格也。其起义以来,依格杂猥,遭人为侯,或加兵伍,或出皁仆,金紫佩士卒之身,符策委庸隶之门,使天官降辱,王爵黩贱,非所以正皇纲重名器之谓也。请自今以后宜停之。」頵以孤寒,数有奏议,朝士多恶之,出除谯郡太守。 12-10
- 卷七十二 12-10 卷七十三 12-10 卷七十四 12-10
- 卷七十五 12-10 卷七十六 12-10 卷七十七 12-10
- 卷七十八 12-10 卷七十九 12-10 卷八十 12-10
- 卷八十一 12-10 卷八十二 12-10 卷八十三 12-10
- 卷八十四 12-10 卷八十五 12-10 卷八十六 12-10
- 卷三秦,东清许洛,扫氛燕赵,拯二帝梓宫于平阳,反皇舆于洛邑,此英霸之举,千载一时。寡君所以遣下臣冒险通诚,不远万里者,以陛下义声远播,必能愍寡君勤王之志。天下之善一也,惟陛下图之。」雄怒,伪许之,将覆淳于东峡。蜀人桥赞密以告淳。淳言于雄曰:「寡君使小臣行无迹之地、通百蛮之域、万里表诚者,诚以陛下义矜戮力之臣,能成人之美节故也。若欲杀臣者,当显于都市,宣示众目,云凉州不忘旧义,通使琅邪,为表忠诚,假途于我,主圣臣明,发觉杀之。当令义声远著,天下畏威。今盗杀江中,威刑不显,何足以扬休烈,示天下也!」雄大惊曰:「安有此邪!当相放还河右耳。」雄司隶校尉景骞言于雄曰:「张淳壮士,宜留任之。」雄曰:「壮士岂为人留,且可以卿意观之。」骞谓淳曰:「卿体大,暑热,可且遣下吏,少住须凉。」淳曰:「寡君以皇舆幽辱,梓宫未反,天下之耻未雪,苍生之命倒悬,故遣淳来,表诚大国。所论事重,非下吏能传。若下吏所了者,则淳本亦不来,虽有火山汤海,无所辞难,岂寒暑之足避哉!」雄曰:「此人矫矫,不可得用也。」厚礼遣之。谓淳曰:「贵主英名盖世,土险兵盛,何不称帝,自娱一方?」淳曰:「寡君以乃祖乃父世济忠良,未能雪天人之大耻,解众庶之倒悬,日昃忘食,枕戈待旦。以琅邪中兴江东,故万里翼戴,将成桓文之事,何言自娱邪!」雄有惭色,曰:「我乃祖乃父亦是晋臣,往与六郡避难此都,为同盟所推,遂有今日。琅邪若能中兴大晋于中州者,亦当率众辅之。」淳还至龙鹤,募兵通表,后皆达京师,朝廷嘉之。 12-10 卷八十七 12-10 卷八十八 12-10
- 卷八十九 12-10 卷九十 12-10 卷九十一 12-10
- 卷九十二 12-10 卷九十三 12-10 卷九十四 12-10
- 卷九十五 12-10 卷九十六 12-10 卷九十七 12-10
- 卷九十八 12-10 卷九十九 12-10 卷一百 12-10
- 卷一百一 12-10 卷一百二 12-10 卷一百三 12-10
- 卷一百四 12-10 卷一百五 12-10 卷一百六 12-10
- 卷一百七 12-10 卷一百八 12-10 卷一百九 12-10
- 卷一百一十 12-10 卷一百一十一 12-10 卷一百一十二 12-10
- 卷一百一十三 12-10 卷一百一十四 12-10 卷一百一十五 12-10
- 卷一百一十六 12-10 卷一百一十七 12-10 卷一百一十八 12-10
- 卷一百一十九 12-10 卷一百二十 12-10 卷一百二十一 12-10
- 卷一百二十二 12-10 卷一百二十三 12-10 卷一百二十四 12-10
- 卷一百二十五 12-10 卷一百二十六 12-10 卷一百二十七 12-10
- 卷一百二十八 12-10 卷一百二十九 12-10 卷一百三十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