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纂得确

    发布时间:2023-11-20 20:15

    纂得确 [清]石成金撰  书内虽分十类,善读者以每事条正者反之,反者正之,又推广甚多。  自叙  李义山以滑稽巷谈撰《杂纂》书一卷。载列事条,中情极确。继后,王君玉、苏子瞻、黄允交俱仿其意,各有续纂,而确当亦不逊于义山。予读诸纂,其间事系于身心家国者甚少,因另辑十类。篇目俱以一正一反,两两并列,令读者知某某为宜当行,某某为宜当戒,则举止有所凭式。较之前人《杂纂》,似有益也。辑成此书,以俟异日后有感发,再加增续。省庵徐先生见而高声谓予曰:“纂得确!”予乃不遮厚颜,即以此三字名其书。天基石成金撰。        好模样:行好得好,留样儿孙。  敬天地祖宗。孝子顺孙。  妇人不管外政。好读书。  肯

  • 陆氏家制

    发布时间:2023-11-20 20:14

    陆氏家制﹝宋﹞陆九韶撰       居家正本上  古者,民生八岁入小学,学礼乐射御书数。至十五岁,则各因其材而归之四民,故为农工商贾者亦得入小学,七年而后就其业。其秀异者入大学而为士。民之德行,凡小学大学之所教,俱不在言语文字,故民皆有实行而无诈伪。自井田废坏,民无所养,幼者无小学之教,长者无大学之师,有国者设科取士。其始也,投名自荐,其终也,糊名考校。礼义亷耻絶灭尽矣。学校之养士,非养之也,贼夫人之子也。父母之教子,非教之也,是驱而入争夺倾险之域也。愚谓人之爱子,但当教之以孝弟忠信,所读之书先须六经语孟,通晓大义,明父母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节,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以事父母,

  • 杂纂续

    发布时间:2023-11-20 20:14

    杂纂续[宋]王君玉撰  奴婢相  添瓶满。挑灯长。  放物当路。翻着衣裳。  报卓子高。吃干饭。  疾睡着。剪烛短。  凡恶  裹假紫头巾。系古样腰带。  沥酒作咒。谈话眨眼。  吃猪脏夹子。着绣鞋。  敲卓子唱《文序子》。说大官是亲情。  好看相扑。马上扠手祗揖。说着大官后扣头。  易图谋  邻舍猫儿。小儿手中物。  卑官古画。上元夜出军水口。取债人物业。  难奈何  恃宠婢。有钱恶妻。  咬人马。破活鲇鱼。  被里狗蚤。解隐形贼。  不识羞  下第后人入期集院。新女婿浑身着新衣。  被妓女不采后,强门前过。假低价物作贵价。  赌输夸口。不请唤来掇坐。  夸妓有情。边臣添兵权。  夸妻端正。

  • 家诫要言

    发布时间:2023-11-20 20:13

    家诫要言[明]吴麟徵     时学莫如谦,立事莫如豫,持己莫若恒,大用莫若畜。  毋为财货迷,毋为妻子蛊,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  争目前之事,则忘远大之图;  深儿女之怀,便短英雄之气。  多读书则气清,气清则神正,神正则吉祥出焉,自天祐之;  读书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间,邪间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  能三才之谓儒,常愧顶天立地;  备百行而为士,何容恕己责人。  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祸本也。  敌自私之念萌则铲之,谗谀之徒至则却之。  邓禹十三杖策干光武,孙策十四为英雄,所忌行步殆不能前。汝辈碌碌事章句,尚不及乡里小儿。人之度量相越,岂止什伯而已乎!  师友当以老成

  • 诫子拾遗

    发布时间:2023-11-20 20:13

    诫子拾遗  李恕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戒子通录》卷三      唐中宗时县令,以《崔氏女仪》,戒不及男,《颜氏家训》,训遗于女,遂着《戒子拾遗》十八篇,兼教男女。令新妇子孙人写一通,用为鉴戒云。    男子六岁,教之方名。七岁读《论语》、《孝经》,八岁诵《尔雅》、《离骚》。十岁出就师傅,居宿于外,十一专习两经。志学之年,足堪宾贡。平翼二子,即是其人,夫何异哉,积勤所致耳。擢第之后,勿弃光阴,三四年间,屏絶人事,讲论经籍,爰迄史传,并当谙忆,悉令上口。洎乎弱冠,博综古今,仁孝忠贞,温恭谦顺,器惟瑚琏,材堪廊庙。如或出身之后,怠而自逸,被服绮罗,弄姿顾影,朝游酒肆,暮宿倡楼,虽则生之,不如遄

  • 杂纂三续

    发布时间:2023-11-20 20:12

    杂纂三续[明]黄允交撰  李义山,浪子,以巷谈寓滑稽。王君玉、苏子瞻各仿之。遂成风流雅谑。后有续者,不免画足,宁复遗珠。徒为大雅罪人,未必能博好诙士一轩渠也。壬子下第,出白门车中识。  必不来  贫士请贵要。子弟穷后邀帮闲。  父母召训骄儿。衙官提势豪。冷曹结客。  杀风景  鼓吹游山。听歌说家务。  松林作厕。对名姬骂坐。名山壁上题诗。  不如不解  衲子称诗。闺人识字。  奴善作文。武将清谭。读书人精刀笔。  难理会  坊妓私谭。村巫作神语。  谬汉做文章。  劝不得  醉人唱曲。妒妻骂妾。  炼炉火。讲道学。  老人说远年事。爱小便宜。俗汉作诗。  难忘  游过好山水。良友箴规

  • 女诫

    发布时间:2023-11-20 20:12

    《女诫》班昭  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于今四十余载矣。战战兢兢,常惧绌辱,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夙夜劬心,勤不告劳,而今而后,乃知免耳。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子穀负辱清朝。圣恩横加,猥赐金紫,实非鄙人庶几所望也。男能自谋矣,吾不复以为忧也。但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渐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吾今疾在沈滞,性命无常,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怅。间作《女诫》七章,愿诸女各写一通,庶有补益,裨助汝身。去矣,其勖勉之!   卑弱第一。  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砖,明其习劳,

  • 荣枯鉴

    发布时间:2023-11-20 20:12

    荣枯鉴  [五代]长乐老(冯道)   目 录  圆通 卷一  闻达 卷二  解厄 卷三  交结 卷四  节仪 卷五  明鉴 卷六  谤言 卷七  示伪 卷八  降心 卷九  揣知 卷十  圆通卷一  善恶有名,智者不拘也。天理有常,明者不弃也。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  惜名者伤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  君子非贵,小人非贱,贵贱莫以名世。君子无得,小人无失,得失无由心也。名者皆虚,利者惑人,人所难拒哉。  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君子无及,小人乃众,众不可敌矣。名可易事难易也,心可易命难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  闻达卷二  仕不计善恶,迁无论奸小。悦上者荣,悦

  • 杂纂二续

    发布时间:2023-11-20 20:11

    杂纂二续 宋 苏轼撰    叵耐  监司闻部下赃滥事发。猾胥曲法取受。  奴婢不伏使唤。见非理论讼平人。知人去上官处损陷。  自羞耻  和尚道士有家累。师姑养孩儿。  应举遭风水牓。在官赃污事发。说脱空漏绽。  强陪奉  庄客随有钱子弟。不饮酒见醉汉。  做债对财主说闲话。入国与蕃使接谈。  对上官说葛藤话。无钱人被人要赌赛。庄家人与妓筵。  佯不会  对尊官饶棋。假耳聋。  初到官问旧来事体。问新到仆妾手艺。新佥民兵问力气。  旁不忿  村里汉有钱。木大汉好妻。  无知事业及第。庸常辈作好官。见善人被恶小凌辱。  得人惜  初学行孩儿。善歌舞小妓。  快马稳善。俊猫儿不偷食。  做活计子弟。

  • 度心术

    发布时间:2023-11-20 20:11

    度心第一  吏者,能也,治之非易焉。  仁者,鲜也,御之弗厚焉。  志大不朝,欲寡眷野。  才高不羁,德薄善诈。  民之所畏,吏无惧矣。  狡吏恃智,其勇必缺,迫之可也。  悍吏少谋,其行多疏,挟之可也。  廉吏固傲,其心系名,誉之可也。  治吏治心,明主不弃背己之人也。  知人知欲,智者善使败德之人焉。  御心第二  民所求者,生也;君所畏者,乱也。  无生则乱,仁厚则安。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人忌吏贪,示廉者智也。  众怨不

大家都看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