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鳞介众生灵,莫任贪饕纵血腥。
好把飞潜勤释放,胜如念佛礼金经。
此一首诗劝人放生之作。天地间极不好的是杀生,阴府惟此罪为最重。极大的功德莫过于放生,若人肯放生,便生 生世世永不堕轮回地狱饿鬼畜生之苦,永不受刀兵水火杀害之灾,在世得轮王福,富贵、功名、子息种种如意,寿命延 长,死后定生西方极乐国土。佛菩萨决无说谎诳人之理,一字非虚,信受奉行。但放生的决不可学那王安石。那宋朝王 安石生性极其乖僻自用,执定主意,就是九牛也牵他不转。身上虱子满身,终日不肯洗面。一双白眼,真是奸臣之相。
遭际神宗,言听计从。他自做一部《字说》,要朝廷以此取士,竟废了孔子的《春秋》、《孝经》,以至天下乱臣贼子 绝无忌惮。又行那新法,害得天下百姓尸山血海,人人欲食其肉。几乎把宋朝天下都断送了,他还不肯转念,狠狠的发 三言道:“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他又生兵起衅,杀人盈野,以致交趾陷了邕城,屠民五万八 千口;灵州一战,死者六十万人。又无故割地七百里与辽,为异日兴兵之端。至于通金伐辽,二帝为虏,皆是贼臣误国 作俑,罪大恶极。后来神宗知他误国害民,遂罢了丞相之职。归老钟山,心上有些过意不去,思量放生赎罪,遂多买鱼 虾等物放生,做两句诗道:物我皆畏苦,舍之宁啖茹。
看官,你道王安石一人身上,不知残害了几千百万生灵,父子兄弟妻孥俱不能相保,可怜都为冤鬼。就把王安石的 这两块肉剁做肉酱,也还不足以赎罪,堕在地狱里,千万劫也还不能够出世。却将些须鱼鳖来放生,思量遮掩前过,那 阎罗老子可是个呆子么?所以当时有诗嘲笑道:错认苍姬六典书,中原从此变萧疏。
幅巾投老钟山日,辛苦区区活数鱼。
列位看官切不可学王安石的放生,留与后人咒骂。如今小子且泛说两个放生的报应,引入正回。话说唐时一个书生 姓韦,名丹,年近四十,虽举五经,未曾及第。尝骑一匹蹇驴,到洛阳桥,见渔翁拿得一鼋,其长数尺。众人围绕观看,
都欲买而烹之。鼋见韦丹来,伸头缩颈似求救之状。韦丹心中不忍,问这渔翁道:“你要多少钱?”渔翁道:“二千钱。”
韦丹身边并无钱物,要将身上衣服与他换,又是天寒之际,脱不下来,只得把匹蹇驴儿与渔翁抵换,将此鼋放于水中,
徒步而去。过了几时,闻得市上有个胡卢先生,不知何所从来,是个希奇怪异之人,占卜如神。韦丹走到胡卢先生处,
问他前程万里之事。胡卢先生迎门而拜道:“我友人元长史日日谈君子之盛德,称赞不绝口,正要求识君子,便可同行 一访。“韦丹暗暗道:”我在此并无相识,况又无此官族。“因说道:”先生差矣。但与我一决前程之事便罢。“胡卢 先生道:“我如何知君之福寿,元长史即吾之师也,当同往访。”遂与韦丹同行到通利坊,门径甚是荒僻,敲一小门,
有人开门接入;走过数十步,有一板门,又走进数十步,见一大门第,如同王者之居,有女鬟数人,极其美艳,先出迎 客,甚是敬重。所陈设之物,都极华丽,异香满室。堂中走出一个老人,须眉皓白,身长七尺,服锦绣之衣,两个青衣 跟随而出。一见了韦丹,即忙下拜道:“元浚之百拜。”韦丹大惊,随即下拜道:“韦丹贫贱小生,初未相识,丈人怎 生如此行礼?“那老人叩拜不止道:”老夫垂死之命,蒙恩人救拔,恩德如山,无可图报。仁者固不以此为念,但老夫 受恩既深,每欲杀身报效耳。“韦丹方知是前日所救之鼋,口中不敢说出。老人遂吩咐青衣具珍羞百味进酒,宾客甚是 相得。留连数日,韦丹要辞别老人。老人遂于怀中取出一通文字与韦丹道:“知君要问禄命,特特走到天曹录得一生官 禄,聊以奉报。有无皆君之命,但贵前知耳。“即命青衣取出数件珍宝相送,道:”此皆希世之珍,货之可以致富。”
遂再拜送出。韦丹一路上问胡卢先生道:“是个鼋,如何有此变化?”胡卢先生道:“非真鼋,乃老龙变化耳。”韦丹 道:“既是龙,如何又有网罟之患?”胡卢先生道:“此亦数也。”胡卢先生别去。韦丹拆开文书来一看道:“明年五 月及第。又某年平判入登科,受咸阳尉。又某年,登朝作某官。历官十七政,都有年月日。最后迁江西观察使,至御史 大夫。到后三十年,厅前皂荚树花开,当有迁改北归矣。“后遂无所言,韦丹宝持此书,先卖一件珍宝,遂得百万钱,
竟以致富。后访其居,竟不复见,连胡卢先生也不知去向了。后来及第,历官日月一毫无差。洪州使厅前皂荚树一株,
岁月已久,一旦忽然生花。韦丹登时去官,果然至中道而卒。两个儿子,一名宙,做到尚书仆射同平章事;一名岫,做 福建观察使。这是一个放生的报应了。
还有一个李进劲,专一卖鱼为生,在彭蠡湖把大船满载了鱼,到维扬贩卖。一日复贩鱼至三山浦,其夕月明如昼,
进劲在岸上闲走,闻得船内有千万人诵经之声,甚是清亮。李进劲心疑,走到船上细听,却是诸鱼诵经之声。李进劲大 惊道:“我自来贩卖众生,怎知鱼都会得念佛?从前罪过,怎生消除?”即忙把船中所买之鱼尽数放之江中,对这些鱼 道:“汝等既能通灵,他日我若逢难受苦,汝等可共救取。”说罢,遂从此改业,贩卖荻薪。数年间,作大筏载了荻薪 到金陵货卖。一日忽然大风,簰筏尽数沉溺,李进劲扑通的落于江中,自分必死。不期脚下踏着物件不至沉溺,幸风吹 得数竿竹来到于李进劲身边,遂扶了竹竿渐渐近岸。细看脚下所踏之物,尽是大鱼,千百成群,又共拽其竹竿而行,到 洲登岸,回顾诸鱼,各已散去。至夜不得渡江,只得蹲坐洲上,更深夜静,独坐愁苦,两泪交流,自叹薄命,一至于此。
忽见芦荻丛中有光,伸手一摸,摸得二锭金子,约有三四斤之数,遂藏于怀中。虽然得了金子,却无船可渡。俄见一白 衣人从水波中立着,对李进劲道:“你今日得保性命,又得了金子,都是你前日所放之鱼特来报恩也。”说罢不见。到 得清早,就有数千头鱼共拽一只船来,篙橹都备,李进劲遂得登岸而回,因此竟成富家。这又是一个放生的报应了。有 诗为证:鼋放知官禄,鱼生救命身。
乃知放生者,暗里有明神。
列位看官,只看这两个放生的报应,可见放生是第一件功德事,不可因王安石便废了“放生”二字,那不好的是王 安石,好的是放生。奉劝世人只学那好的便是。如今小子说西湖上一个放生的竟至成佛作祖。这一位祖师是永明寿,赐 号智觉大师。他讳延寿,字冲玄,号抱一,是余杭县人,俗家姓王,原是西方弥陀古佛下降,唐昭宗天佑元年降生。自 幼至孝,才会得说话之时,父母相争,他便跪拜于地。父母甚异之,因此遂相好如初。他一心只好念佛,既冠之后,便 不肯吃荤,每日诵《法华经》,七行俱下,诵经之时,便有群羊跪而听之。到二十八岁之时,吴越王闻他生性公平,着 他做余杭库吏,管那钱粮出入;后迁华亭镇将,督纳军需。他一生心心念念只好放生,若是袖中有数文钱,一见了鱼鳖 之类,也定要买而放之;或无钱钞,便将衣服脱将下来,与渔翁抵换,甚至没有之时,还要借贷将来买放。后来借贷得 多,无人肯借,竟将家中田产尽数变卖,以为放生之资。放生愈多,家资已尽,无可奈何,竟将库中钱粮偷盗将来放生。
日积月累,所放不计其数。吴越王一日将钱粮一算,竟缺了无穷之数,大怒之极,次日要押付市曹处斩。这夜,吴越王 梦见海龙王率领了鱼虾之类千百亿万,在于地下,叩首道:“此亿万生灵,皆是税务官所放,上帝好生,愿王免其死罪。”
吴越王应允而去。次日,仍旧押付市曹,一边暗暗吩咐监斩官道:“彼若与众人一同畏惧,便一刀处决了;若不畏刀斧,
有何说话,不可加刑,即来奏闻。“监斩官领旨而去。王延寿来到法场,颜色也不变一变,眉头也不皱一皱,就像有人 请他吃喜酒相似,但对刽子手说道:“我一生并不曾侵欺库中一文钱将来私用,只为放生缘故,所以受此一刀之罪。但 我放了亿万生灵,功德浩大,今日断然往升西方极乐世界。可将我面朝着西方,安安稳稳,竟向西方而去。“说罢,并 无他言。监斩官遂命停刑,急将此语奏闻。吴越王实时赦其死罪。王延寿从鬼门上放将转来,遂说道:“我死后尚要到 西方去,今日重生,一发该修西方之事了。“遂辞了父母妻子,削发为僧,礼拜翠岩为师。
从今削发为僧去,不作人间羁锁身。
话说王延寿礼拜翠岩为师之后,日日念佛修行,专习勤苦之行,野蔬、布衲以遣朝夕。尝住天台山天桂峰,九十日 打坐,再不走起,就像土木一般,连那斥鷃小鸟也都飞将来巢在他衣袖之中,他一毫也不知觉。那时天台韶国师是个得 道的祖师,能知过去未来之事。寿禅师入寺参访,韶国师正在入定之时,看见弥陀进门,急下座道:“吾弟子来也。”
寿禅师应声而入,低头下拜,韶国师示以道妙,寿禅师言下大悟。韶国师又道:“汝与吴越王有缘,他日当大兴佛法。
惜吾不及见耳。“寿禅师从此在国清寺日日修忏。忽然半夜见一个神人身长丈余,手持方天画戟闯入。寿禅师大喝道:
“何得擅入!”那神人稽首道:“久积善业,方得到此,特来护卫我师以驱邪魔外道耳。”寿禅师中夜经行,见普贤菩 萨手中所执莲花,忽然授于手中。其奇异不一而足。自己思想道:“怎生修行,方得成佛?还是一心禅定,还是万善净 土?“遂写了两个阄儿,虔诚在佛面前祷祝道:”二项修行,不知是那一项容易成就!若该是那一项,愿如来证明,七 次拈着。“祷祝已毕,七次拈着”万善净土“这个阄儿,遂一心皈依净土。后于金华天柱山入定,见观音菩萨以杨柳枝 洒甘露水灌顶门之上,遂彻骨清凉,经文诗书援笔而成,口中滚滚不休,辩才无碍。做首偈道:孤猿叫落中岩月,野客 吟残半夜灯。
此境此时谁会意,白云深处坐禅僧。
♀越王闻知他悟了道,心中大喜,遂请他到灵隐寺开堂说法。明年敕建永明禅寺与他居住,就是如今南屏山净慈寺,
因此就称为永明寿禅师。他门下弟子共有二千人之多,每日课不论大小,行一百八件善事。但是他念佛之时,众人都闻 得空中有螺贝天乐之声,室中有金台宝树之像。吴越王因江潮冲击,屡次筑不起海塘,心中大怒,用万弩射潮。遂问永 明寿道:“海塘屡次筑不起,每每潮来,其中有鱼龙鬼怪之物,我今以万弩射之。”永明寿道:“大王虽极威武,海神 自当遵旨退缩,还须以佛法扶助方好。我佛门中有金刚、韦驮可以降伏鱼龙鬼怪。“吴越王听信其言,遂于月轮山建造 六和塔。永明寿亲自念《楞严咒》以建塔基。果然建塔之后,江潮平靖,海塘一筑而就,以成万世之功。有诗为证:
江潮汹涌莫能当,鬼怪鱼龙共作殃。
立塔江边能镇压,始知佛法最难量。
寿禅师住于永明慧日峰,着《宗镜录》一百卷,夜施鬼食以度六道四生,专一劝人念佛,修西方之事。凡有布施钱 财者,尽买鱼鳖之物,放之于西湖三潭之中。杭州人尽行感化,一时放生者不可胜计。但见:鱼鳖点头,鳝鳗摇尾,鱼 鳖点头,喜离砧剁之苦。鳝鳗摇尾,幸脱汤火之灾。虾子游行,免得穿红袍,躬躬掬掬。蛙儿跳跃,犹然着绿袄,阁阁 喳喳。蛳螺称守门将军,一任他时开时闭。螃蟹名横行甲士,但随彼爬去爬来。腹中有无数子子孙孙,救一物但救万物。
穴内有许多亲亲眷眷,放一生即放众生。物小而性命实多,类广而神明如一。倘我堕彼之内,即冀他人之慈祥。今我救 彼之生,便种自身之功德。生生世世,同游他化之天。亿亿千千,尽登极乐之国。
话说永明寿禅师感化得杭州人尽好放生,后来一个人唤做吴念桥得病而死,到于阴府见阎罗殿前悬挂着一幅寿禅师 像,花香灯烛,供奉齐整,阎王虔诚礼拜。吴念桥问两旁的鬼判道:“这是我杭州寿禅师之像,何故阎王如此至诚礼拜?”
那鬼判道:“这祖师非同小可,劝化杭州人尽好放生,功德浩大,是救世大菩萨,专修西方净土。人死后都来此地,明 日这位祖师死后竟生西方,不来此地,所以阎罗天子日日在此焚香礼拜。你若肯回去放生,便放你复转阳世。“吴念桥 合掌发愿已毕,果然复转阳世,到处将此事传说,方知寿禅师之奇。后来吴念桥一心放生,也得享其长寿而终。
道高德重,修行匪懈。
师像高悬,阎王礼拜。
话说寿禅师生平共念《法华经》一万三千部,感得高丽国王遣使赍书叙弟子之礼,奉金线袈裟、紫水晶数珠、金藻 罐等,又差彼国僧三十六人来传道法。那时杭州又有一个性真和尚,所到之处,蛇虎避路,百鸟衔花。生得两耳甚长,
共长九寸,上过于顶,可于项脖下打结,人称他为长耳和尚。小孩并愚妇人戏把他两耳打结,他也并不恼怒,一味劝人 作福可遮百丑。世上人都不晓得他是古佛下降。吴越王生日,遂于永明寺斋僧,那受斋者纷纷而来。吴越王问寿禅师道 :“寡人在此斋僧,可有真僧降否?”寿禅师道:“长耳和尚即定光佛化身也。”吴越王大惊,登时排驾参礼长耳和尚。
那长耳和尚便道:“此乃弥陀饶舌也。”霎时间就盘膝坐化而去,其状如生,久之皮肤光泽,爪发时生,每月必三次净 其爪发,时时有舍利子流出。后到宋朝末年,金兵入犯,见其怪异,一枪刺其身体,有白血流出。金兵畏惧而退。后人 遂把漆来涂其身体,供在南山法相寺中,这是后话。当时长耳和尚说破了这一句,方知寿禅师是弥陀化身,所以海外九 洲无不崇信。到开宝八年坐化而去,那舍利子如鱼鳞一般砌在身上。宋太宗敕赐寿宁禅院,追谥宗照大师。话说寿禅师 虽然坐化而去,他却心心念念要度脱众生,仍旧转身做个大智慧男子,戴网儿的和尚,大阐佛门,辅佐圣天子江山。看 官,你道他毕竟投托做什么人?且听下回分解。正是:要来就来,要弃就弃。投胎托舍,如同儿戏。
话说寿禅师在西方极乐国端坐于九品莲台之上,一坐七百余年,观见南赡部洲正值元朝末年劫杀之运,红巾贼起,
杀人如麻。可怜中原百姓夫妻子母不能相保,就如釜中之鱼、汤中之鳖一般,日夕愁苦,呼天叫地。幸遇上帝好生,降 下一位真人扫除暴乱,救济生民。那寿禅师觑着这个方便,离了西方极乐世界,来到南赡部洲,投胎转世,照见金华浦 江宋家,世积阴功,广行善事,该出好子孙光大门户,遂翻一个筋斗投入母腹中。他母亲陈氏怀孕之时,梦见西方一尊 古佛,金童玉女擎着幢幡宝盖,到于家庭之间,天乐迎空,那尊古佛手执一部《华严经》对他母亲道:“吾乃杭州永明 寺延寿和尚,久在西方极乐国土,因见世界阎浮众生尽遭兵刃之灾,好生苦恼,特持此一部《华严经》来到汝家,上以 辅佐圣主,下以救济生民,保佑汝家亦得九族升天也。“说罢,母亲实时怀孕。母亲未曾怀孕之时,终日病苦缠身,到 得怀孕之后,觉得身体轻快,真圣胎也。怀孕七月而生,生产之时,母亲并不痛苦,异香满室,俱似旃檀之香,遂取名 宋寿。后有人说道:“前世因果之事,不可说破,不可重取。”遂改名宋濂,字景濂。自幼便好念佛,声音清亮,又好 盘膝而坐。六岁便能诗歌,父亲试把《法华经》与他看,他一遍之后,便背诵得出。十岁之后,文章二字更不必说。性 好放生,浦江有个姓郑的人家,一门孝友,自宋朝建炎初年起直至元朝末年,共二百五十余年再不分居,浦江人都称为 “孝义郑家”,府、县官赠他牌匾,名为“天下第一人家”。他家中广有书籍,见宋景濂大有文才,请他去做先生教训 子弟。宋景濂在他家数年,把郑家书籍尽数都读,又读佛书。
有个宗泐和尚,字季潭,生于台州,同是西方会上一尊古佛,也为世遭劫运,特特下来救世;又恐真人下降,不信 佛法,灭除了这一教,故意下来阐扬佛法,簸弄神通,共扶佛教,在径山修行。遂到浦江来见宋景濂,果然一见如故,
日日与他谈论佛法。宗泐和尚遂授宋景濂持七俱胝准提佛母咒之法道:“若持之久久,其功德灵验,不可胜言。”那准 提咒法道:每日依法持诵。先须金刚正坐,以右脚压左脚上,或随意坐亦得手结大三昧印,二手仰掌展舒,以右手加左 手上,二大拇指甲相着安脐轮下。澄定身心,想顶上有一梵书卍万字。此字遍有光明,犹如明珠,或如满月。想此字已,
复以左手结金刚拳印,右手持数珠,口诵净法界真言二十一遍。
话说宗泐和尚教宋景濂以持准提咒之法,宋景濂遂日日虔诚持诵。后“红巾贼”起,刘福通以白莲教烧香聚众而起,
方国珍占了浙东,张士诚占了浙西,那时满眼都是干戈,生民涂炭,不可胜言。宋景濂以持七俱胝佛母准提咒之故,虽 然东奔西窜,父子一门骨肉都得完聚。幸而洪武爷起兵取了滁、和、太平、徽、宁等州,进攻浙东,那时宋景濂文章德 行之名闻于天下,时浙江共有四人:刘基青田人宋濂浦江人章溢龙泉人叶琛丽水人大将胡大海闻此四人之名,如 轰雷贯耳,即将此四人之名奏闻。洪武爷龙颜大喜,即着使臣孙炎赍了金银彩币到于浙江,征聘四人到于金陵。洪武爷 大喜道:“吾为天下屈四先生,四位先生何以教我?”当下三人都各有所对,至宋濂道:“当今豪杰争雄,并无拨乱反 正救生民之志,不过志在子女玉帛,多杀戮以行不道。今有意济世安民,唯有‘不嗜杀人’一语,足以安天下于股掌之 上。“洪武爷大悦,遂创礼贤馆以居四人:命刘基为国师,专主谋议之事;叶琛、章溢为营田司佥事;遂命宋濂为江南 等处儒学提举,授太子经。你道一个草茅中穷酸之士,顷刻间做了太子的先生,可不是个非常之遇么?洪武爷时常召来 讲经:或与他讲《春秋左氏》,或论黄石公《三略》,或讲《大学衍义》,或论治国大事。洪武爷大喜,真言无不合,
似石投水也。
后来洪武爷即了帝位,改元洪武,四海归心,万国臣服,凡是颁行天下诏诰,赐与高丽、交趾、满剌伽、占城等国 诏书,俱是宋濂所作。四海九洲无不称赞其文章之妙。洪武爷要修《元史》,知非宋濂不可,即命总其事,除翰林学士 承旨知制诰。宋景濂遂率领一班儿文学之士,开局于天界寺中,经七月而成。那时甘露降于宫中,洪武爷遂召宋景濂到 于宫中,亲将甘露倾于金鼎之中,金勺搅匀,赐与宋景濂饮道:“此和气所凝也,能愈疾延年,故与卿共之耳。”宋景 濂生平不能饮酒。八月七日,洪武爷遣内臣召宋景濂饮以御酒。宋景濂道:“臣量浅不能饮,醉后恐失威仪。”洪武爷 道:“但饮此一杯,虽醉何妨。”宋景濂举起杯来,欲饮还住者数次。洪武爷大笑道:“大丈夫怎生退缩如此?”宋景 濂只得一饮而尽,果然大醉,行步歪斜。洪武爷大喜,遂叫侍臣取过黄绫一方,饱磨御香龙墨,随赋楚词一章道:西风 飒飒兮金张,会儒臣兮举觞。目苍柳兮袅娜,阅澄江兮水洋洋。为斯悦而再酌,弄清波兮永光。玉海盈而馨透,浮琼斝 兮银浆。宋生微饮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骤跄跄。美秋景兮共乐,但有益兮于彼何伤!
洪武八年八月七日书。赋罢,命宋景濂自做一首。宋景濂大醉,下笔不能成字。洪武爷遂以所书赐宋濂道:“卿藏 之以示子孙,非唯见朕宠爱卿,亦见一时君臣道合,共乐太平也。“宋景濂叩首以谢。洪武爷遂敕侍臣《赋醉学士歌》
以宠之,又道:“朕起布衣为天子,卿自草莱列侍从,为开国文人之首,世世与国同休,不亦美乎!”命太子选良马赐 与宋景濂,又为《良马歌》以赐之。又命宋景濂集历代奸臣事为《辨奸录》,分赐太子、诸王。又命序祖训纂《大明日 历》,又为《宝训》五卷。洪武爷大喜道:“卿可为丞相,参辅朕之大政。”宋景濂道:“臣无他长,徒以文墨议论事 上,但可润饰太平,岂能为丞相参大政乎?“顿首力辞。那时有上万言书者,洪武爷怪其繁多,要问他以违制之罪,问 众臣道:“此奏何如?”众臣见洪武爷天颜不悦,都道:“此臣大不敬,宜坐以诽谤之律。”转问宋濂道:“卿以为何 如?“宋景濂对道:”彼应诏上疏本效忠无他,不宜坐以诽谤之律。“洪武爷因此复览其疏,亦有一二可采之处,即大 悟,骂众臣道:“汝等皆激吾怒。若非宋景濂,朕几乎误罪言官矣。”洪武爷常称为“老宋”而不名。
宋景濂博物多闻,世无与比。洪武爷即帝位之后,感众神明效力,遂建造十庙于南京以报其功,却不曾建立关真君 之庙。夜梦长髯赤面之神,身穿绿袍,手执大刀,跪于殿前奏道:“臣汉时关羽也。陛下立庙,何独遗臣?”洪武爷道 :“卿于国无功。”关羽奏道:“陛下鄱阳湖大战之时,臣举十万阴兵为助,何得言无功耶?”洪武爷点头应允,关真 君叩谢而去。洪武爷感其英灵,遂特建英灵坊。宋景濂道:“诸神皆英灵,何独关羽耶?”洪武爷因建于十庙中。那时 急于建庙,其梁柱俱用柏木心为之,极其壮丽。洪武爷因问道:“关羽奇迹盛于何时?”宋景濂道:“臣读天台智者禅 师传曰:隋开皇十二年,智禅师至当阳,上金龙池,月夜见二人威仪如王者,一人长而美髯丰厚,少者秀发,前致辞曰 :“予即关羽,汉末纷乱,时事相违,有志不遂,死有余烈,故王此山。圣师何以至此?‘智禅师曰:”欲于此地建立 道场。’神曰:“愿哀悯我愚,特垂摄受。此去一舍,山如覆船,其土深厚,弟子当与吾子平建寺化供,护持佛法。愿 师安禅七日,以待其成。‘师既出定,湫潭千丈,化为平陆。栋宇焕丽,巧夺人目。神即受师五戒。师乃致书晋王广,
上《玉泉伽蓝图》。晋王广即具奏,赐名玉泉寺,遂塑关羽神像于其侧,以为伽蓝神。至今显灵也。“洪武爷又问道:”
’真君‘之号封于何代?“宋景濂道:”封于宋崇宁年间。时蚩尤神坏盐池,帝敕天师张虚靖召关羽战而胜之,盐池复 故,遂封羽为’真君‘。今所传画壁,尚有战蚩尤故事。陛下乃天授神明,关羽阴兵助战,固其宜也。“
洪武爷尝至淮水,见大铁索系于龟山,访问左右,云是缚水怪者。因问道:“水怪是何等形状?还是何人所锁?亦 曾见古来经典否?“宋濂道:”此事载在古《岳渎经》,大禹治水,三至桐柏山,获淮、涡水神,名曰无支祁,形犹猕 猴,力逾九象,人不可视。禹乃摄召万灵,遂命‘庚辰’之神制之。是时木魅、水灵、山妖、水怪奔号丛绕,几以千 数,‘庚辰’悉持戟逐去,遂锁无支祈于龟山之足,淮水乃安。“洪武爷道:”古来曾有见之者否?“宋濂道:”昔一 刺史不信此事,用百牛拽锁而起,果形如猕猴,其大非常。雪牙金睛,目光如电,大吼一声,响若雷霆,而百牛俱沉入 于水矣。“洪武爷大异道:”朕试一见之,何如?“宋濂道:”水神不宜见,见则恐损伤多人也。“洪武爷不听宋濂之 言,命军士扯起铁索,遂扯满两船,渐渐铁索将尽,甚是沉重,遂命千人拔之而起,果似猕猴之状,相貌甚凶。其神开 目,见了洪武爷,大吼一声,声如霹雳,水波汹涌,仍旧突入水底。军士船只,亦俱无恙。洪武爷急以羊豕祭之。后亦 无他,盖圣天子百灵呵护,水神自不敢放肆也。洪武爷方信宋景濂之言果然不诬,自此益敬信之焉。
宋景濂曾患病,六日不进朝,洪武爷问左右道:“老宋怎生数日不见?”左右道:“有病。”洪武爷甚是忧疑道:
“老宋纯谨之士,不参以分毫人伪,侍予五年犹一日也。不知何故而有斯疾乎?”隔一日,又问道:“病势曾减否?”
左右道:“病势未曾减。”洪武爷恻然:“尔往传命,着他归养金华山中,父子祖孙欢然同聚,疾必易愈。愈后便造朝,
国家文翰,庶有赖哉!“遂敕黄门内官赍金银束帛以赐之。皇太子亦遣内臣存问,赐以缯币白金之类。那时都不许乘轿,
连丞相也不容。特命中书造安车,给健丁六人以载宋景濂。此真千古宠遇之奇也。
宋景濂归到金华,果然父子祖孙相聚,病势渐好,思量遍游山水,以散心适意,遂住于杭州南屏净慈之慧日峰。那 慧日峰原是他前生住居注《宗镜录》之处,到此甚是安适。一见了寿禅师之像,宛然见前生光景,遂作赞道:我闻智觉 大导师,进修精明无与等。诵经群羊来跪听,习定鸟巢衣褶中。一旦拨开光明藏,际天蟠地悉开朗。如揭日月照群迷,
无有摘埴索涂者。诸法尽从缘生灭,此是佛语非我语,万别千差咸照了。道高非特被真丹,海外之邦犹企艳。金丝伽黎 及藻瓶,遣使来施不复吝。我与导师有宿因,般若光中无去来。今观遗像重作礼,忽悟三世了如幻。灵山一会犹俨然,
愿证如如大圆智。
话说宋景濂在西湖净慈寺感前世放生功德,尽将家中钱财并洪武爷所赏赐之物,都买飞禽之类、鱼鳖之伦放生,与 宗泐和尚并演福寺如玘和尚等终日讲论佛法。那时佛法之盛,殆不可言。一日到虎跑寺闲耍。那虎跑寺是唐朝元和十四 年性空大师来游此山,见山色秀丽,遂结庵此地。后因无水,要迁居别处,忽然见数个金甲神人禀道:“自师父来此,
我辈众神都受大师之益。大师若去,我辈何所皈依?若是无水,不必忧虑。南岳童子泉,我辈明日当遣二虎移此一股泉 来也。“次日,果然二虎咆哮而来,以爪扒山,山泉涌出,甘洌异常,为南山第一泉。性空大师因此留住,建立寺苑,
名“广福定慧禅院”,俗名虎跑寺。苏东坡来做杭州知府之时,有“虎移泉眼趁行脚”之诗,盖纪实也;又有诗题于石 碑之上。话说当时宋景濂来游虎跑,主僧定严戒是个有道之僧,闻得宋景濂前生是寿禅师,与佛门大增光彩。见宋景濂 来,遂号召众僧都披了法衣,到泉边念咒,那泉果然如珠一般汹涌而出。宋景濂遂做铭一首以见其奇。有诗为证:
泉因性空出,又因寿师涌。
泉水本无心,莲花两足捧。
后来洪武爷知宋景濂病愈召他入朝,龙颜大喜,日与讲陈治道,凡郊庙山川、社稷祠祭、律历、国家大典礼,俱命 宋景濂裁定,文名天下。日本国王奉黄金百金,要求宋景濂做一篇文章。宋景濂不肯做,封还原金。洪武爷道:“怎生 不与日本国做文章?“宋景濂道:”堂堂天朝,受小夷之金,与他做文字,成何体统?“洪武爷大喜,把御手抚宋景濂 之背道:“今四海华夷皆闻卿名,卿不可不自爱。”宋景濂奏道:“皆仰赖陛下之威灵耳。”洪武爷大笑,赐以御宴酒 肴,欢饮而罢。自此恩宠无比。后来归于金华山中,洪武爷御制诗二句以饯之,道:白下开樽话别离,知君此后迹应稀。
宋景濂续吟二句,道:臣身愿作衡阳雁,一度秋风一度归。
洪武爷大悦,赐白金锦币文绮,道:“与汝作百岁衣也。”
洪武爷始初不信佛法,又因浙西寺院诸僧广有钱粮,不守戒律,饮酒食肉,奸淫妇女,往往做出。洪武爷大怒,因 南京造城工役,尽发僧人为役,死者甚多。马皇后谏道:“度僧本为佛法。僧家不守戒律,自有报应。何苦强充役夫,
害其性命?“洪武爷虽有几分转念,还不甚回心。后来又因金山寺和尚惠明奸计谋夺良家妇人之事,一发大怒,遂起铲 头之令,几乎灭除了佛教。感得一位圣僧簸弄神通,铲了一颗头,又钻出一颗头来。如此三五次不止,方知佛法神奇,
不可扫除。遂问宋景濂道:“怎生佛门有如此奇特之事?”宋景濂道:“从来佛教不可除灭。昔日宋太祖定天下之后,
想此一门,最为无益,有灭除佛教之意。一日出宫私行,见一醉僧睡于地,呕吐狼藉,臭秽不堪,众人皆绕而观之,人 人厌秽。宋太祖大怒,便欲灭除佛门。醉僧骤然走起,从后追来,于僻静之地,奏道:“陛下为天下生灵之主,怎生出 宫私行,以贾患害?‘宋太祖大惊失色,知是圣僧,急急进宫,命两黄门召此醉僧进见,而醉僧已去,无可寻觅,但见 地下所吐之物甚香。两黄门官遂以手扒此土,掬而进之。宋太祖视之,则片片皆旃檀香也。方知果是圣僧显化,遂起崇 信三宝之心。从来有王法以治明、佛法以治幽,儒、释、道三教不可偏废。“洪武爷道:”然则佛经何经最佳?“宋景 濂道:“《般若多心经》及《金刚》《楞伽》三经,发明心学,实迷途之日月、苦海之舟航。”洪武爷遂命取此三经来 看。洪武爷天聪天明,宿世因缘,御目略略披览,便已心领神悟,道:“此等实与儒家言语不异,更有何人可为注解,
流布海内,使诸侯卿大夫,人咸知此义。纵未能上齐佛智,若能禁邪思、绝贪欲,亦可为贤人君子矣。“宋景濂道:”
浙江径山宗泐和尚与演福寺如玘和尚俱确守戒律,精通经典,可当此任。“洪武爷遂召此二位和尚到京,亲见于奉天殿,
问以佛法大意,奏对称旨。遂命住居于天界寺中注此三经。冬十月起到明年秋七月,三经注完投进。那时洪武爷御西华 楼,看了此注大悦道:“此经之注,诚为精确,可流布海内,使学者讲习焉。”宗泐就将此经刊刻于天界寺中,宋景濂 为之作序,流传海内。
洪武爷因元朝末年干戈四起,杀人多如麻,每到天阴雨湿之后,鬼哭神号,其声啾啾,甚是凄惨。洪武爷哀悯众生,
遂诏江南有道僧人十人,就于蒋山太平兴国禅寺启建道场,普度众生。洪武爷亲自宿于斋宫,一月不食荤血,先教丞相 汪广洋等移书城隍之神。至期洪武爷亲临道场,身登大雄宝殿,礼拜如来世尊。左右各官擎着花香灯烛、幢幡宝盖、明 珠宝玉虔诚进献,那奏的佛曲:《善世曲》《昭信曲》《延慈曲》《法喜曲》《禅悦曲》《遍应曲》《妙济曲》《善成 曲》洪武爷焚香礼拜已毕,遂听法于径山禅师宗泐,受毗尼界于天竺法师慧日,又命宣咒“施摩伽陀斛法”。是日圣意 虔诚,感得云中雨五色子如豆一般。有的说是娑罗子,有的说是天花坠地之所变。初时大风昼晦,雨雪交作,至午忽然 开霁。洪武爷大悦,又命秦淮河点水灯万枝。及道场已毕,那时已是半夜。洪武爷摆驾还宫,随有佛光五道从东北起直 冲至霄汉,贯月烛天,良久乃没。万姓都见,无不欢悦,尽感叹圣德之格天也。宋景濂亲随法驾,遂做一篇文字以纪其 胜,名《蒋山广荐佛会纪》。洪武爷见宗泐和尚甚好,遂要他蓄发为官,宗泐再三不愿,遂教他到西域去取经。看官,
你道西域取经从来只有唐三藏,宗泐和尚又没有个徒弟象孙行者腾云驾雾这般手段,做个帮手,却怎生去取得经回?他 奉着圣天子旨意,大胆放心而去,一心只是持着准提佛母之咒,靠着龙天福庇,绝无退悔之心。走出塞外,茫茫荡荡,
不知经了多少险恶山林、豺狼虎豹之处。有诗为证:
昔日唐僧去取经,明朝亦有取经僧。
两僧为法捐躯命,始信禅门龙象能。
话说宗泐来到塞外,一望都是高山峻岭,黄茅白草,终日与豺狼共处,夜夜与妖鬼同眠,好生辛苦。每到危险之时,
持着咒语真言,便绝处逢生,死中复活,蛇虎避迹,鬼怪潜形。忽然遇着一个老和尚,白发盈头,牵着一匹黑犬。宗泐 上前打个问讯,问他西域取经之路。老和尚摇着头道:“随你走到头白,也还不能够走得到哩!”宗泐道:“弟子奉 着当今皇帝圣旨,要往西域取经,万望老师父指教。“老和尚道:”休得自苦,枉自劳心。随你怎么样,莫能得到西域,
快可转身。俺有一部《文殊经》,并一封书献与皇帝。“宗泐受了,稽首作礼,早已不见了这个老和尚。抬起头来,见 老和尚变成文殊菩萨,黑犬变成青狮,五色祥光围绕,直上西方而去。真持咒之力也。有诗为证:
宗泐西方去取经,持咒虔诚现佛灵。
妙义无边能广大,劝人作急念醒醒。
宗泐大惊,倒地作礼,遂转身而回。渐渐到于南京,进见洪武爷,备述缘故,献上经书。洪武爷先拆开书来一看,
却是当年初登宝位做水陆道场御手亲书表文一道也。当年已经炉中焚化,不知怎生纸墨如故,真正神鬼莫测之事。洪武 爷大惊,方知真是文殊菩萨下降。因此大弘佛法,皈依三宝,供奉此经。后来马皇后升天,举殡之日,天大雷雨,洪武 爷心中甚是不悦。宗泐随口诵一偈道: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
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
宗泐诵罢此偈,但见雷收雨止,天地清朗,日月还光。洪武爷大悦,遂得成礼而回。因此待宗泐甚厚,常称之为泐 翁,后住于杭州中天竺。但宗泐虽是佛门,却好说那儒家的话,宋景濂虽是儒家,却又专好说那佛门的话,生平凡做有 道僧人的塔铭,共有三十余篇之多,若是无道德的和尚要强求他,一字也不可得。僧家以宋景濂之文如珍宝一般敬重。
洪武爷常称赞这两个道:“泐秀才,宋和尚。”洪武爷大阐佛法、讲明经典者,虽是天聪天明、宿世因缘,亦因此二人 辅助之功也,真不负西来救世之意矣!后来二人都以持准提咒之故,得证西方果位。有诗为证:
寿师转世为文人,仍是金刚不坏身。
宗泐西来应有意,共扶佛法表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