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 佛教经典 肇论略注

肇论略注卷三

肇论略注 德清 12055 2024-03-31 10:37

  

  明匡山沙门憨山释德清述

  般若无知论第三

  

  夫般若虚玄者。盖是三乘之宗极也。诚真一之无差。

  此标宗极也。虚玄。正显无知。以幽灵绝待。故谓之虚。亡知绝照。故谓之玄。三乘同禀此智。但以取不取。知无知之差。所谓心有大小耳。其实所宗。以此为极。所谓不二真心。故曰真一无差。

  然异端之论。纷然久矣。

  此述造论之本意也。语曰。予岂好辩哉。不得已也。故造论之意。本为摧伏邪见。以正智未明。不得不为之论耳。

  有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者。少践大方。研机斯趣。独拔於言象之表。妙契於希夷之境。

  此出师承有本也。梵语鸠摩罗什。此云童寿。以童年而有耆德。故有此名。师本龟兹国王之甥。以其父鸠摩罗炎。本天竺人。今从本称。天竺。亦云身毒。亦名印土。有五。乃婆罗门所居。佛出其中。大方指般若。什师学本生知。年方二十。即为国王讲般若经论。故云少践大方。妙悟玄猷。故曰研机斯趣。以般若离言。故拔言象之表。离相离名。非见闻所及。故曰妙契希夷之境。希夷二字。出老子。言妙悟超卓。今翻译大品。论主亲承禀受。妙契玄旨。故造斯论。

  齐异学於迦夷。

  齐。集也。犹齐物之齐。迦夷。亦名迦维。乃佛生之国。佛灭度后。异学纷然。什师名播五天。彼多宗仰。故云集也。

  扬淳风於东扇。将爰烛殊方而匿耀凉土者。所以道不虚应。应必有由矣。

  此叙什师入中国之由也。此时道安法师。名震当代。秦主符坚。以师尊之。称为圣人。安曰。贫道非圣。闻龟兹国有罗什者。真圣人也。坚闻之。欣慕不已。乃遣大将军吕光。率铁甲兵十万伐龟兹。以迎师。光将兵至国。围其都城。王致辞曰。下国与大秦辽远。俗不相及。何以见伐。光曰。大秦天王。所以命师伐王之国者。非为土地之利也。因闻王国有圣人鸠摩什。将迎归供奉耳。非别有所图也。王曰。什乃予国之宝也。安肯弃之。余则唯命是听。遂坚壁。光围久之。王城益急。什请曰。岂以贫道一人之故。而举国受困。非利也。愿请以行。王不听。什曰会当归耳。王无已。遂遣师同光行。是谓扬淳风於东扇也。光至凉。闻姚苌弒坚自立。国号后秦。光亦据凉自王。国号西凉。时什师未及入秦。遂居於凉。光无良。多困辱师。无以自见。故曰将爰烛殊方而未显。留滞於凉。故曰匿耀凉土。以既来而致困。其道不行。故曰道不虚应。应必有由矣。

  弘始三年。岁次星纪。秦乘入国之谋。举师以来之意也。北天之运。数其然也。

  此叙什师得时行道之由也。姚苌弒坚。在位八年。而什师亦被困於凉。偶坚领鬼兵入宫。刺苌中阴出血石余而崩。子兴嗣立。降帝号而称天王。意盖宗尊周制也。改元弘始。丑月为星纪。以月纪年也。什师在凉十一年矣。时因殿庭生连理树。逍遥园葱变成芷。咸谓智人入国之瑞。知师在凉。秦主乃遣姚硕德伐凉。光已薨。其子吕隆嗣立。兵至大败之。隆即降。遂表奉师至。秦主深礼重焉。故曰秦乘入国之谋。举师以来之。大品云。般若於佛灭后。先至南方。次至西方。次至北方。大盛於震旦。震旦在天竺东北。故曰北天之运。数其然也。谓法运时数。当其然耳。

  大秦天王者。道契百王之端。德洽千载之下。游刃万机。弘道终日。信季俗苍生之所天。释迦遗法之所仗也。

  此叙明时什师行道之会也。天王乃兴自称。故时并尊之。百王。指尧舜以下。端。谓百王首。以无为为治也。洽。沾润也。意称弘法之德。流润千载之下也。游刃。语出庄子。庖丁解牛。游刃其间。恢恢乎有余地。此称秦主才智有余。虽万机丛错。迎刃而解。恢有余地。故不妨弘道终日也。谓此圣主。信为末法苍生之所天。苍生。犹言赤子。天。称父母为天。谓养育群生如一子也。佛临灭时。将佛法付嘱国王大臣。非仗大力外护。法难久住。故为遗法之所仗也。上叙弘法之主。下叙弘法之事。

  时乃集义学沙门五百余人於逍遥观。躬执秦文。与什公参定方等。其所开拓者。岂谓当时之益。乃累劫之津梁矣。

  此叙秦主弘法之事也。逍遥观。乃秦主游宴之所。什师至国。遂延於此中以译诸经。后因秦主赐什宫人。乃别构草堂以居之。即今之草堂寺。什师宣梵。秦主亲执文对译。方等诸经。乃所译也。开拓。如开疆拓土。以佛法初开荒邈。不唯以益当时。实为累劫之津梁也。

  余以短乏。曾厕嘉会。以为上闻异要。始於时也。

  此论主自叙闻法之时也。短乏。谦辞。谓才短德乏。滥厕嘉会。上闻船若玄旨。异常心要。始於此时也。上叙来义。下显正宗。

  然则圣智幽微。深隐难测。无相无名。乃非言象之所得。为试罔象其怀。寄之狂言耳。岂曰圣心而可辨哉。试论之曰。

  正宗之初。据理出意。将欲制论。先示般若玄旨。非言论可及也。经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不退菩萨亦不能测。故曰圣智幽微。深隐难测。般若之体。离相离名。岂言象之所得哉。今欲论之。试罔象其怀。寄之狂言耳。罔象语出庄子。黄帝遗其玄殊。使智索之而不得。使罔象索而得之。谓虚无其怀。乃可与智相应也。狂言亦出庄子。谓大而无当之言。盖谦辞也。意谓试以狂言拟之。非敢谓圣心可辨也。

  放光云。般若无所有相。无生灭相。道行云。般若无所知。无所见。

  此引二经以定宗也。放光。即大品也。两译文异。二十卷云。般若无所有相。第十五云。般若波罗蜜。不生不灭相。道行第一云。般若当从何说。菩萨都不可得见。亦不可知。此约义引也。以般若体绝诸相。故云无所有相。寂灭湛然。故云无生灭相。真知独照。故无所知。绝诸对待。故无所见。般若如此。岂名言之可到哉。下依宗辨用。

  此辨智照之用。而曰无相无知者何耶。果有无相之知。不知之照明矣。

  此征显般若实相之体。以为发论之端也。此者指上引二经。乃辨智照之用。既有智有用。则应有相有知可也。而云无相无知者何耶。由是观之。实有离相之知。亡知之照。明矣。但非心识思量可及也。

  何者。(微显上义)夫有所知。则有所不知。(此凡情也)以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故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

  此征明无知之义也。约理而推。夫有所知之境。则滞於一缘。则有不知之地。此心境未泯。对待未忘。乃凡情也。拟之圣心则不然。以圣心虚灵绝待。境智双忘。能所俱绝。是为无知。以无知之知。光明徧照。故无所不知。以不知之知。故曰一切知。故思益经云。圣心无所知。无所不知。信矣。由无所知。故无所不知耳。岂有心之知而可及哉。

  是以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终日知而未尝知也。故能默耀韬光。虚心玄鉴。闭智塞聪。而独觉冥冥者矣。

  此释圣心无知之所以也。以圣人惑无不尽。故虚其心。真无不穷。故实其照。此实智内证也。由内证之实。故权智外应。则终日知而未尝有其知也。由其体用双彰。权实并运。故能默耀韬光。不用其知。虚心玄鉴。故无幽不烛。所以外应群动。则忘知泯照。闭智塞聪。不有其知。而内与理冥。真知独照。故曰独觉冥冥。此所谓无知无所不知也。

  然则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实智内证)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权智外应)神无虑。故能独王於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於事外。

  此分别观照以显权实二智也。实智照理。故有穷幽之鉴。照体独立。心境两忘。故无知焉。神。权智也。俯顺群机。故有应会之用。无思而应。故无虑焉。无思而应。则物不能累。故独王於世表。智无知。则境与心会。触事而真。故能照於事外。是以不住无为。不舍有为。权实双彰。齐观并照。此圣人之心也。

  智虽事外。未始无事。神虽世表。终日域中。所以俯仰顺化。应接无穷。无幽不察。而无照功。斯则无知之所知。圣神之所会也。

  此释成二智并运之所以也。以触事而真。故智虽事外。而未始无事。以神虽世表。不舍度生。故终日域中。由夫二智齐观。所以圣人俯仰顺化。故权智应接无穷而不累。实智无幽不察而无照功。此其所以为圣智无知之所知。乃圣智神心之所冥会也。以此而观圣心。则般若之旨昭然矣。

  然其为物(体也)也。实而不有。虚而不无。存而不可论者。其唯圣智乎。

  此申明般若体绝有无也。般若本有真实之体。但无相而不可见。故云实而不有。虚灵湛寂而照用常然。故云虚而不无。存而不可论者。义引庄子。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以明般若非常情知见之境。故但当存之而不可论。以非言可及也。

  何者。(微也)欲言其有。无状无名。欲言其无。圣以之灵。

  此明般若不属有无也。欲言是有。则无相状。而不可以名貌。欲言其无。而圣人玄鉴万机。应用不缺。故不可以有无名也。

  圣以之灵。故虚不失照。无状无名。故照不失虚。

  此下明般若寂照一源。体用双彰。权实并显也。虚不失照。则寂而常照。故体不离用。照不失虚。则照而常寂。用不离体。

  照不失虚。故混而不渝。虚不失照。故动以接粗。

  此正明权实并着也。由照不失虚。故权智外应。混融万物。而其体湛然而不变。渝。变也。由虚不失照。故实智内证。而不舍度生。粗谓现身三界。随类而应。是以照弥深。用弥广。

  是以圣智之用。未始暂废。求之形相。未暂可得。

  此结成寂照同时之义也。由其权实不二。故圣人弥纶万有。潜历四生。未曾一念舍众生界。其实求其智用之迹而不可得。

  故宝积曰。以无心意而现行。放光云。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所以圣迹万端。其致一而已矣。

  此引二经结成寂照一源之义也。若圣人有心作为。则有形相而可得。由无心意而现行。故现身如水月。说法如谷响。虽可见可闻。其实求之而不可得。由不动等觉而建立诸法。故不离当处而法界弥纶。所以圣迹万端。皆法身弥布。故云其致一而已矣。

  是以般若可虚而照。真谛可亡而知。万动可即而静。圣应可无而为。斯则不知而自知。不为而自为矣。复何知哉。复何为哉。

  此总结般若寂照不二。存泯互融也。由上论圣心如此体用双彰。故般若体虽至虚。可以即虚而照。亡。绝也。真谛之境虽绝相。可以即绝相而知。万动虽纷。可以即动而静。圣应虽无为。可以即无为而为。如此。则圣智不知而自知。不为而自为矣。由其存泯互融。故体用不二也。上显双存。下显双泯。复何知哉。复何为哉。其实无知无为也。上本论竟。下问答决疑。有十八段。

  难曰。(一有知不矜难。由前云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故蹑此二句以兴难。意谓既有知有会。岂可言无知无会也。但圣人有知而不矜耳)夫圣人真心独朗。物物斯照。应接无方。动与事会。物物斯照。故知无所遗。(万境齐观)动与事会。故会不失机。(有感即赴。上领旨也。下叙计)会不失机故。必有会於可会。(谓必定有机可会)知无所遗故。必有知於可知。(谓必有能知之心。知於可知之境)必有知於可知。故圣不虚知。必有会於可会。故圣不虚会。(谓既有知有会。必有可知可会之境。此则知不虚知。会非虚会矣。下正难)既知既会。而曰无知无会者。何耶。(此正申难也。既有知有会。而曰无者。岂不谬耶。下叙救)若夫忘知遗会者。则是圣人无私於知会。以成其私耳。(此叙救也。谓若以忘知遗会为救者。则是圣人虽有知会。而不自矜恃为己能。返以成其知会之名耳。无私成私。语出老子。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自贵爱其身而身返存。谓圣人但以不矜其知会为己私。故人以知会归之。其实非无知会也)斯可谓不自有其知。安得无知哉。(此转破也。谓如所救云。圣人不矜恃知会为己长。斯可谓不自有其知。岂得谓无知哉○下约知无知相答)答曰。(约真谛可亡而知以答。先立理)夫圣人功高二仪(仁也)而不仁。(大仁不仁)明逾日月而弥昏。(功高。谓权智应物。明逾等。谓实智证真。无为而应。故不仁。不虑而知。故弥昏)岂曰木石瞽其怀。其於无知而已哉。(此拣异无情也。若谓无知。不同於木石)诚以异於人者神明。故不可以事相求之耳。(此拣异有情也。若谓有知。不同凡夫)子意欲令圣人不自(矜恃)有其知。而圣人未尝不有知。(此牒审难意。若以此为得者)无乃乖於圣心。失於文旨者乎。(总责不但不知圣心。抑且失於文旨)何者。(征释通难)经云。真般若者。清净如虚空。无知无见。无作无缘。斯则知自无知矣。岂待返照。(绝无)然后无知哉。(此引经证成般若。但无惑取之知。非绝无真知也。义引大品等文。言真般若者。意在离妄。以体绝纤尘。故清净如空。以无惑取。故无知无见。以非有为。故无作无缘。以此而观。则般若真知独照。知自无知耳。岂待泯绝灵明。然后为无知哉)若有知性空而称净者。(此牒转救也。谓若以般若实实有知。但以性空而称净者)则不辨於惑智。(此返责也。谓若以般若性空为净者。则不辨於惑智。以烦恼亦性空。岂称般若哉)三毒四倒亦皆清净。有何独尊於般若。(若谓般若以性空为清净者。则三毒四倒亦皆性空。如此则真妄不分。有何独尊於般若哉)若以所知(真谛)美般若。(此叙转救也。谓若以所知之真谛清净。以此美般若为清净者)所知(真谛)非般若。(真谛为所观之境。般若为能观之心。心境不一。故非般若)所知自常净。故般若未尝净。(谓若以真谛清净美般若者。然在真谛体固常净。今为所观。则对待未忘。是般若未尝净。则是真谛返累於般若)亦无缘(因也)致净叹於般若。(若真谛有累於般若。则亦无因以净致叹於般若。下正释)然经云般若清净者。将无(岂非)以般若体性真净。本无惑取之知。本无惑取之知。不可以知名哉。(此正释经义也。经云般若清净者。岂非以般若性净。本无惑取之知。既无惑取之知。是不可以真知名哉。但无妄知。非无真知也。如此)岂唯无知名无知。知自无知矣。(何独以绝然无知为无知。良以真知自无妄知耳)是以圣人以无知之般若。照彼无相之真谛。真谛无兔马之遗。般若无不穷之鉴。所以会而不差。当而无是。寂怕无知。而无不知者矣。

  此结答问意也。谓能观之智无知。所观之理无相。以无知之智。照无相之理。故心境如如。一道齐平。所以理绝三乘之迹。兔马。三乘浅深之喻也。而般若照彻无余。故无不穷之鉴。如此。所以权智应会群机而不差。触事当理而无是。实智则寂然不动。怕然无为。故无知而无不知矣。圣智如此。岂以不矜其知为无知。又岂绝然无知为无知哉。

  难曰。(此二名互违难。问家约俗谛以名求实。以难名实相违。下约二名顺成以答)夫物无以自通。故立名以通物。(物本非名。因名以达物)物虽非名。果有可名之物当於此名矣。(名不虚召。必有物以当之。如呼甲乙。则有人以应之)是以即名求物。物不能隐。(此立理也。以俗谛有名必有物。设难般若。既有其实。而今云无知者。是空有其名。而无实也。次申难)而论云圣心无知。又云无所不知。(此出互违)意谓无知未尝知。知未尝无知。斯则名教之所通。立言之本意也。(难者意若言无知。则未尝有知。若言有知。则未尝无知。此是名教立言之旨也)然论者欲一於圣心。异於文旨。寻文求实。未见其当。(此正相违也。若圣心是一。则不应名异)何者。若知得於圣心。无知无所辨。若无知得於圣心。知亦无所辨。若二都无得。无所复论哉。(此征难圣心定应居一也。谓知契於圣心。则不必言无。若无知契於圣心。则不必言有。若有无俱不契。则无复置论矣。今言知而无知。二语相违。岂正论哉)答曰。(二名顺成答。约真谛无相。故知不可以名求。以破)经云。般若义者。无名无说。非有非无。非实非虚。虚不失照。照不失虚。斯则无名之法。故非言所能言也。(此引经立理以遮难也。然难者以名求实。故责有无互违。今引经义。谓般若无名。故不可以实求。无说。故不可以言得。以有无虚实一切皆非。但以体虚而不失照用。虽照应万有而不离真际。此无名之法。固不可以言传也)言虽不能言。然非言无以传。是以圣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今试为子狂言辨之(道本无言。非言不显。圣人处绝言之道。故终日言而未尝言。今试狂言以辨之。盖言其无言也)夫圣心者。(下正答。初显圣心有无双绝以遣名)微妙无相。不可为有。(圣心实智离相。不比俗谛。可以名求)用之弥勤。不可为无。(权智应用。会不失宜。不比外道断灭)不可为无。故圣智存焉。(灵知独照)不可为有。故名教绝焉。(但以虚而照物。虽大用昭昭。而言诠不及。名言路绝)是以言知不为知。欲以通其鉴。(以虚而照。所以言知不是真个有知。但假知字以通晓其鉴照之用耳)不知非不知。欲以辨其相。(言不知不是绝然无知。但以无字以辨无惑取之知相耳)辨相不为无。(但无妄知之相。不是绝无真知)通鉴不为有。(但以虚而照物。故非有知之可取)非有。故知而无知。(以真照体虚。故虽知而无知)非无。故无知而知。(言非无者。以无妄知。故真知弥照)是以知即无知。无知即知。无以言异。而异於圣心也(良以圣心。真穷惑尽。真知独照。不堕有无。岂可以遮遣之寄言。而异於圣心哉)。

  难曰。(以缘会求知难。谓真谛为所缘之境。既有所缘。定有能缘之智。非无知也)夫真谛深玄。非智不测。圣智之能。在兹而显。(言非智不能照真谛)故经云。不得般若。不见真谛。真谛则般若之缘也(境知历然)以缘求智。智则知矣。(谓真谛为所缘之境。般若乃能缘之智。以缘求智。智即知矣。岂无知哉。此以心境对待立难)答曰。(此以非缘无知答。意谓真谛离缘。故智亦非知)以缘求智。智非知也。(此牒难斥非也。谓若就缘以求智。然真谛离缘。故智亦非知)何者。(征释)放光云。不缘色生识。是名不见色。(文云。不以五阴因缘起识者。是名不见五阴。谓不因五阴起分别者。以离身心。故不见身心相。此则离缘之知。不可以缘求也)又云。五阴清净故。般若清净。(清净者。空之异称。以五阴本空。故般若亦空。空则离缘。非有知也)般若即能知也。五阴即所知也。所知即缘也。(此楷定知缘。以明离缘无知也。谓若以缘求知。今般若乃能缘之知。五阴乃所缘之境。今云五阴本空。则非所缘也。所缘既空。则能缘亦空。以空则非有所知。由照见皆空。故知即无知。但不从缘耳)夫知(能知之心)与所知。(所知之境)相与(待也)而有。相与而无。相与而无。故物(物字通该心境)莫之有。(心境皆真故不有)相与而有。故物莫之无。(心境角立。故对待不无)物莫之无故。为缘之所起。(心境未忘。则妄缘斯起)物莫之有故。则缘所不能生。(心境两忘。则照体独立。不因境有。不借缘生)缘所不能生。故照缘而非知。(以离缘之智。照寂灭之境。故非有所知)为缘之所起故知缘相因而生。(以对缘所起之妄心。故心境未忘。知缘相因待而生。此妄而非真。下双结释成)是以知(妄知)与无知。(真知)生(因也)於所知(境通真妄)矣。(释上心境相待而有。故妄心取相故有知。以真知离缘故无知。此所以知与无知。皆因心境。但有取不取耳)何者。(通征真妄)夫智(真智)以(因也)知所知。(之境)取相故名知。(以有对待。故名妄知)真谛自(本来)无相。(无相可取)真智何由知。(以真谛离相。故真智无知。以无缘故无知也○次真妄各辨。初辨妄)所以然者。(释真妄各有所以)夫所知(之妄境)非所知。(以妄境本空。故本非所知)所知(之妄境)生(因也)於知。(能知之妄心)所知(妄境)既生知。(妄心)知(妄心)亦生所知。(妄境)所(妄境)知(妄心)既相生。(妄心妄境相因而生)相生即缘法。(心境相待。因缘而生。故对待未忘。是为缘法)缘法故非真。(缘生之法假而非真)非真。故非真谛也。(难家以真谛为所缘之境。今答以缘生乃妄法。非真谛也。何为所缘)故中观云。(通证真妄)物从因缘有。故不真。(此证缘乃妄法)不从因缘有。故即真。(此证离缘乃真○下显真)今真谛曰真。真则非缘。(真则不借缘生)真非缘。(真谛既非缘)故无物从缘而生也。(前难家以缘真谛。故以般若为有知。今论主答以真谛离缘。离缘之真谛。岂能生般若之知哉从缘。应云从非缘。谓无有一法从非缘而生者。意责难者不达真谛离缘而妄拟也)故经云。不见有法无。(非也)缘而生。(证成上义。非缘不能生物。则真谛离缘。必不生知矣)是以真智观真谛。未尝取所知。(谓真智照真谛。未尝取为所知之境)智不取所知。此智何由知。(谓真智既不取所知之境。则此智何由而知哉)然智非无知。(此遮过也。谓真智但不取所知之境耳。非是绝无知体也。良以独照为知。非有待也)但真谛非所知。(但真谛无相。非所知之境耳)故真智亦非知。(由真谛非所知。故真智亦非知。此二句结尽般若无知之妙○下返责)而子欲以缘求智。故以智为知(然智无分别。知有分别。以知为智。则真妄不分。何以兴难)缘自非缘。於何而求知(由难意以缘求知。今答以真谛离缘。然缘本非缘。向何而求知哉。此则境智双忘。能所齐泯。般若玄旨。妙极於斯)。

  难曰。(前云不取之知。今以有知无知不取皆非。二义双关难)论云不取者。(牒论申难)为无知故不取。为知然后不取耶。(立定下难)若无知故不取。圣人则冥若夜游。不辨缁素之异耶。(此则瞢然无知)若知然后不取。知则异於不取矣。(谓若有知。则有所取之物。此则既已有知。难言不取矣○上以心境两异难。下以心境冥一答)答曰。(有无双非不取以答)非无知故不取。又非知然后不取。(有无皆非不取)知即不取。故能不取而知(此明两是。谓由知处当下不取。故能不取而知)。

  难曰。(因闻上心境皆非。故约不取心境俱成断灭以难)论云不取者。诚以圣心不物(不取着也)於物。故无惑取也。(上立理。下申难)无取则无是。(是者印可於物不缪之称。能知之心也)无是则无当。(当者应物不谬。主质不差。言所知之境也)谁当圣心。(谓无境可知。谁当圣心。无境可当。岂非断灭)而云圣心无所不知耶。(谓无境可当圣心。则绝然无所知矣。而云无所不知。岂不谬耶)答曰。(以是当混成答)然。(纵可之辞)无是无当者。(牒难意)夫无当则物无不当。(言当者。当心之境也。若一境当心。则滞而不通。若无当心。则境寂心空。真心任徧知。故无物不当)无是则物无不是。(谓无能取之心。则心空境寂。法法皆真。故物无不是)物无不是。故是而无是。(了境唯心。则心境两忘。是非齐泯。故是亦无是)物无不当。故当而无当。(以唯心之境。则更无心外境。能与心为缘。故虽照境。而万法皆空。故当而无当)故经云。尽见诸法而无所见(以万法唯心。则无一法可当情者。故尽见诸法而无所见)。

  难曰。(闻心境俱泯。遂疑舍有入无。故以立难)圣心非不能是。诚以无是可是。(叙圣心舍有以领旨也)虽无是可是。(纵成)故当是於无是矣(以为入无)是以经云。真谛无相故般若无知者。(引证无知。此述领意)诚以般若无有有相之知。(此释经正义。下以谬解申难)若以无相为无相。有何累於真谛耶。(意谓若以有相累於般若。今若以无相为无相。又何累於般若耶。此不达般若真知独照。故以绝无为般若)答曰。(难以舍有入无。答以兼亡无相)圣人无无相也。(难家认取无相。答以无相亦无。总答问意也)何者。(征释无相亦非)若以无相为无相。(若认着於无相。则心有所住。圣心则不然)无相即为相。(若取着无相。则无相亦成相。永嘉云。弃有着空病亦然)舍有而之无。譬犹逃峰而赴壑。俱不免於患矣。(犹如避溺而投火。此外道断灭也。圣心岂然哉。下申圣心无住)是以至人处有而不有。居无而不无。(虽涉有无。而不住有无。所谓二边不住)虽不取於有无。然亦不舍於有无。(有无不住。中道亦不安)所以和光尘劳。(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尘)周旋五趣。(此能有为)寂然而往。(不动本际。应现一切)怕尔而来。(万化不迁。冥心绝域)恬淡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以无住为心。岂可以有无而拟之哉)。

  难曰。(难以权智生灭。以不达动静一如。故立此难)圣心虽无知。然其应会之道不差。(此领旨也)是以可应者应之。不可应者存之。(此疑圣心有拣择可否。故以为有生有灭)然则圣心有时而生。有时而灭。可得然乎。(不了生本无生。故立此难)答曰。(答以圣心本无生灭)生灭者。生灭心也。(此凡夫心也。圣岂然哉)圣人无心。生灭焉起。(真显无生)然非无心。(不同木石无情)但是无心心耳。(但无生灭之心为心耳)又非不应。(不同孤吊)但是不应应耳。(但是随感而应。本无将迎之心也)是以圣人应会之道。则信若四时之质。(质。实也。由圣人之心。无缘应物。感而遂通。如谷响水月。故信如四时之实。应不失时)直以虚无(寂灭)为体。斯不可得而生。不可得而灭也(以寂灭真知随缘应现。故本无生灭)。

  难曰。(闻无生灭。不达惑智俱空。故以申难)圣智之无。惑智之无。(前云圣智无惑取之知。故疑惑智之无)俱无生灭。何以异之(谓根本实智。灵鉴独照。本自无知。故云圣智之无。后得权智。照破无明。妄惑本空。故无惑取之知。二者皆无。不识无义何辨。故此兴难)答曰。(先智惑双辨。示空义之浅深)圣智之无者。无知。(真知独照。心境两忘。故云无知)惑智之无者。知无。(权智照破惑取之妄知本无。故曰知无)其无虽同。所以无者异也。(圣知天然无知。不假功勋。惑智因修而得。故无意虽同。所以则异)何者。(征释不同)夫圣心虚静。无知可无。可曰无知。非谓知无。(圣人真心独朗。寂然不动。绝无妄法。故无知可无。但可曰无知。不可言知无)惑智有知。故有知可无。可谓知无。非曰无知也。(后得照惑。了妄本空。但可言知妄元无。不可言无知)无知。即般若之无也。(般若本绝诸妄。故不可说知无)知无。即真谛之无也。(知无者。谓知真谛无妄知也)是以般若之与真谛。(此下心境合明。会寂用之同异。先同异双明)言用即同而异。(即寂而照)言寂即异而同。(即照而寂)同故无心於彼此。(心境也。同则心境双泯)异故不失於照功。(境智历然)是以辨同者同於异。(同其所不同)辨异者异於同。(异其所不异。此则心境俱存照用同时)斯则不可得而异。不可得而同也。(以俱非双泯。故不可以同异定名)何者。(微辨寂用)内有独鉴之明。(照体独立。寂也)外有万法之实。(万法皆真。用也)万法虽实。然非照不得。(万法虽真。非智照不得其实)内(心也)外(境也)相与以成其照功。(智得境而照用全彰。境得智而真常独露。故云内外相与以成其功)此则圣所不能同。用也。(非境无以显智。故不能同)内虽照而无知。(非有对待之知)外虽实而无相。(诸法实相不可以相求。故云无相)内外寂然。(内智无知。外境无相。心境双泯。故曰寂然)相与俱无。(由心空故境寂。以境寂故心空。故心境相与一道齐平)此则圣所不能异。寂也。(寂则心境双亡。故不能异)是以经云诸法不异者。岂曰续凫截鹤。夷岳盈壑。然后无异哉。(引证本来不异也。大品云。诸法无相。非一相。非异相。岂曰下。引释不异。庄子曰。[枭-木+儿]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谓天生长短。不必裁齐。岳高壑下。本来自定。不必夷岳之高。以填壑之下。意引诸法当体真常。本无差别。所谓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不待造作。然后齐平。谓若以不二之智。照一真之境。故法法真常。本来不异。斯则自然不异。非安排而后不异也)诚以不异於异。故虽异而不异也。(不以境异而异其心。故境随心一。即异而同。故云虽异而不异)故经云。甚奇世尊。於无异法中而说诸法异。(谓依一真法界。演说无量差别法门。故云无异法而说异法)又云。般若与诸法。亦不一相。亦不异相。信矣(引证不一不异。大品云。世尊。云何於无异法中而说诸法异。又云。诸法无相。非一相。非异相。是知诸法一异。乃外道邪见。以般若而观。则非一非异。实相般若。理极於斯)。

  难曰。(因闻寂用。遂疑有二。故此立难)论云。言用则异。言寂则同。未详般若之内。则有用寂之异乎。(不达动静一源。故疑寂用两殊)答曰。(答以寂用一致)用即寂。寂即用。用寂体一。同出而异名(同出异名。语出老子。彼意有无同出一玄。此言寂用本乎一心。但约动静言之耳)更无无用之寂。而主於用也。(言寂体必有照用。如明镜之光。未有光明之镜而无照者)是以智弥昧。照逾明。(此言实智照理。泯绝所知。故弥昧。真明逾发。故照逾明。此言即寂之用也)神弥静。应逾动。(由实智弥寂。故权用无方。此言用不离体。故云应逾动)岂曰明昧动静之异哉。(总结寂用不二)故成具云。不为而过为。(此证权智即实之权)宝积曰。无心无识。无不觉知。(此证离妄之智。显即寂之用)斯则穷神(权智应物)尽智。(实智照理)极象外之谈也。(释引二经双明寂用。乃极象外之谈)即之明文。圣心可知矣(以此而观。群疑冰释矣)。

  般若无知论(终)

  肇论略注卷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