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 佛教经典 华严经谈玄抉择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谈玄决择卷第四

华严经谈玄抉择 鲜演 38434 2024-03-19 18:55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谈玄决择卷第四

  上京开龙寺圆通悟理大师

  赐紫沙门鲜演述

  疏夫真身等者。谓离妄别倒。名真依止。积聚称身。此属自报及法二身。相合为体。

  ▲言寥廓者。谓远色远声。亡境亡心。超言超思。无为无相也。

  ▲言与法界合其体者。谓能与自受用报体。所与理法界也。能所冥合。共为真身之体。

  ▲言包罗无外者。显应用普周也。含容无外曰包。广容也。该博无外曰罗。普遍也。

  ▲言与万化齐其用者。能与十重他报三类化身。所与万类事法也。

  ▲言齐其用者。约融三世间及混四法界。皆为佛身。是故万类幻化。即是佛身应用。今据人法有异。故假言齐。实无能所差别故。

  钞即以如智共为真身者。摄贤首义。贤首大师。自受用身。无彼色声功德。但有大定智悲。如智冥合。共为体故。

  ▲言既智合如则令色相佛身功德无不合如者。摄刊定义。刊定记主。自受用身。具有色声。以佛身有十莲华藏尘数相故。无漏蕴界。遍帝网剎。穷未来际故。涅盘云。灭无常色获常色故。清凉双用。故钞云尔。

  ▲钞混万化即真者。约法也。混融万化即一真。无障碍法界也。

  ▲言会精粗一致者。约人也。会同报化之精粗。归一法界无尽之身云也。

  ▲言三江者。尚书注韦招云。谓吴松江。钱塘江浦阳江也。然三江之源。出自昆仑积石之山也。今云岷山。即指此也。

  ▲钞同共一法身云者。於中有五。一身一。所证法界诸佛无别故。二心一。八识心王俱不可知故。三智慧一。四智三智二智一智皆无别故。四十力一。今承文便。粗陈十力。辨释有二。一释名出体。二列数解义。且释名出体者。释名复二。一者通名。二者别名言通名者。能摧怨敌。自能胜他。不可屈伏。他须劣己。故此十种通名为力。别名如下。二出体者。就其强胜。慧为体性。若据相应。四蕴为体。通论眷属定道共戒无漏色等助为体故。若依此经。融一切法。以为其性。二列数解义者。数有其十。问如来唯一诸法实相智力。何以列十。答从缘境用。故成十种。若尔由时品类相续分别。有无量力。岂但十种。答度人因缘。以此十力。足办其事。故不增多。一处非处智力。因果相当。名之为处。因果不相当名之为非处。二过未现在业报智力。三世众生自作自受故。三根胜劣智力。谓等五根有软中上故。四种种解智力。染净解欲所好不同故。五种种界智力。内具五乘。贪瞋痴等。种性不同故。六一切至处道智力。有无漏因行至於果故。七禅定解脱三昧智力。示同三昧现神变故。八宿住随念智力。明记过去本生事故。九天眼智力。观缘未来死此生彼故。十漏尽智力。自他解脱无疑惑故。上依大疏。拣略以明。欲知其源。更应捡问。五无畏一。故智度论云。一总持无畏。於法记持不惧忘失。二智根无畏。知根受法。不惧差失。三决疑无畏。随问能答。不惧不堪。四答难无畏。有难皆通。不惧疑滞。是也。

  ▲言详而辨之乃至所谓真法身也者。摄他报并化。归自报真佛也。通指无漏五蕴二报三化之身为体。

  ▲言若直指功德实相至非色像之谓也者。亦兼万行功德及无为法。法报化三身为体也。

  ▲言一约十地所得十身等者。随地各得一身故。一离诸邪曲见性故。二清净戒故。三离嗔恚故。四常勤故。五见诸谛故。六观因缘理。非觉观所知故。七具足方便故。八离一切戏论。无烦恼故。九身相不可量。遍一切故。十成就一切种智故。如次释上十种身也。问今论佛身。十地因身岂相关预。答以因彻果故。凡心尚即佛心。因身岂非佛身。或以分同圆故。如海十德。德德皆海故。十地十身十身皆佛故。或据三世间。十身中菩萨身故。

  钞有世界名娑婆其佛即毗卢遮那故知相融也者。约处辨佛。即是化身。约名辨佛乃是真身。明知真应相融也。

  言身不分异亦非一故者。一多无碍也。故下疏云。其犹并安千器数步而千月不同。(一不碍多也)一道澄江万里而一月孤映。(多不碍一也)情隔则法身成异。心通而玄旨必指。云云自他於佛何预。

  钞以一身全现故非一非多也者。言一身非多也。全现非一也。此言全现者。处处现故。

  ▲言故下光明觉品疏中明有同时同处见异时异处见等者。彼疏云。一或多机异处各感见一。二或同处各见。三或异时别见。四或同时异见。五或同时异处见。六或同处异时见。七或异时异处见。八或同时同处见。九或一人於同异交互时处见多人所见。十或一人於同异俱时处见一切人所见。以见普眼机故。然佛不分身无思普现也。

  菩萨尚不能思况人天能见耶者。问下钞明见佛通局。叙此宗云。不论凡圣。通见十身。又云非唯见丈六化质。亦彻见法界身云。今此不见。岂不相违。答此约尽穷佛德云不见。彼约分睹佛身云见。又云此约偏根云不见。彼约圆根云见。又此约以事就理云不见。彼约以理从事云见。又此拂迹云不见。彼约寄迹云见。又此约自利功德证道境界云不见。彼约利他业用教道境界云见。或此约下不测上非自分境云不见。彼约上加於下承佛神力云见。更希刊削。

  钞明前十身各有十相者。良以十身文虽频列。义亦常闻。恐昧体相。略伸区别。一众生身。(谓有漏五蕴为体。三界业惑五趣之报为相)二国土身。(即以微尘真如法界为体乃以小中大染净广狭倒正普入一重平漫方网重重无尽以为之相)三业报身。(谓业及烦恼以为其体。谓自相各各守其体性。共相固有苦空等故假名差别。以为其体)四声闻身。(谓以向果圣人为体)五缘觉身。(谓以麟角部行为体)六菩萨身。(谓发心以去。等觉已还。贤圣为体。此上三身。同业报身。但以自。共之相。假名差别。以之为相。此上四身。相皆同者。但有自相共相差别。假名分别。实无我人。余亦假名。偏语此四者。业因尚假。苦果可知。圣人尚假。况於凡类。又三乘圣人。方能知假。佛德超绝。不得云假也)七如来身。(即以究竟觉智真如法性。以为其体。其相复以十身为相。一菩提身。觉树道成故。二愿身。愿生兜率。酬本愿故。三化身。应根化现。佛相好等。拣异猿猴鹿马等化。故云尔也。四力持身。遗形舍利塑画等类。皆此身摄。诸佛神力。住持在世。故名力持。此上四身。於三身中。皆化身摄。五相好庄严身具十莲华藏无边相好故。拣异三十二相等。於三身中。实报身摄。六威势身。所有光明。摄伏众生故。远公云。善软众生。慈光摄取。刚强众生。威光伏取。故云摄伏。即通报化身也。七意生身。由得自在解脱。应彼地前地上。若凡若圣。同异类等。无量之身随意俱生。故名意生。此通变化及他受用身。八福德身。所有不共二乘之福。能作广大利益因故。是故众生种少善根。当得佛果也。九法身唯取如来性净圆明无漏身界所证法体界是藏义生义。含无边德。生世出世诸乐事故。故名法身。三身之中。亦法身摄。十智身。谓以圆明无漏妙平等四智。以为身也。此通四身。智冥於理。同法性身。大圆镜智相应净识。能顿现於自受用身。平等性智。现他受用身。成所作智。起变化身。妙观察智。亦通四身。通观四故。是则智身。通於四也)八知身。(谓以三乘圣人能证之智。以为其体。有十一。一善思量相。通於闻思二慧。二如实决择相。即是修慧。上二俱通理教约体分别也。三果行所摄相。即因果分别。行即是因。通於三慧。果唯证入。离前三慧也。四世出世间差别相。此下俱约位分别。此相为总。谓世间俗智名之为世。三乘圣智名为出世。又见道前名世。见道已去名为出世五三乘差别相。小乘即法类四谛他心世俗及尽无生等智。中乘即七十七智等。大乘权实无量。六共相七不共相。於大乘中。粗妙分别。甚深般若。不共二乘相似般若。是则名共。八出离相。九非出世相。通就三乘。缚解分别。於新熏种习未习故。十学相。十一无学相。通於三乘修习。究竟分别。前行果中。中乘虽约学无学。意在行果。小乘学中。亦有果故。大乘位位。容有果故。由此得知。不同彼也)九法身。(其体即以三乘所证之法为体。其相有五。一平等相。即是理法。一法身生佛无二故。二不坏相。即是行法。谓称理起行故。三随时随俗假名差别相。即是义法。随所化根。相应时分。说差别故。理本无言。假言显理。权实皆是假名。四众生非众生法差别相。即熏显理法所遍之境。此通染净。平等法身。遍情非情故。五佛法圣僧法差别相。即是乘法唯约於净。三乘同证第一义故。随智有异。三种不同。故所显理。亦说浅深)十虚空身。(其体多以事空。义兼於理。其相谓一无量故。芥子中空。亦无分量故。二周遍故遍至一切色非色处故。三无形故。不可见也。世人见者。但见空中光明之色。想心於中知无实物。作虚空解。便谓见空。其实不见。又此含无为空故。亦不可见也。四无异故。谓无障碍不同色法彼此相异有障碍故。五无边故。谓无始终起尽之边故。六现色身故。谓虚空宽广能现一切诸色像等故。上之所明。附教采摝。义既胜妙。不可阙略。唯希达者勿谓词技)。

  ▲言成正觉佛(菩提身)愿佛(愿身)业报佛(相好身)住持佛(力持身)涅盘佛(化身)法界佛(法身)心佛(威势)三昧佛(福德身)本性佛(智身)随意佛(意生身)。

  ▲言所谓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见者。(无着自属正觉。非谓菩萨於彼不着。若菩萨於此不着。下九岂当着耶。是知皆就所见明见。亦不得半就所见半就能见。言无着者。安住世间故不着涅盘。成正觉故不着生死。乘无住道。示成正觉。故名无着称此而见。是见正觉。他皆依此)愿佛出生见。(乘愿出生见故。又乘此愿。能生一切德故)业报佛深信见。(万行之因深信为首)住持佛随顺见。(随顺众生住持舍利等故)涅盘佛深入见。(深入涅盘故能持灭深入)法界佛普至见。(法身充满於法界故)心佛安住见。(湛然安住真唯识性是佛心故)三昧佛无量无依见。(寂然无依故三昧。触类皆寂故无量)本性佛明了见。(平等性智了本性故。本觉真性性本了故)随乐佛普受见。(随自他意无身不受故)依上十见。则见真佛。

  钞如摩尼天鼓等者。摩尼雨宝。天鼓出声。

  疏四依起无碍者。所依能起。海印定也。能依所起寂用故。问上言寂用已有其定。今言海印。岂非重并。答有云。前依寂起用。此依照起用。此义不尔。若但依照。且非是定。今谓通云。前寂用无碍。依别未定而兴用。今依起无碍。依本总定而兴用。别定对总。咸作能依。又解云。前虽云定。意显无心。今方论定。故钞云。谓虽寂用无心。不妨皆依海印之力故。

  钞随其所乐悉令见者。谓色无定色。若金刚之合朱紫。形无定形。犹光显之住修短。相无定相。似明镜之对妍媸。故随乐皆见也。

  钞若分与圆异分既有多。应有多个法界合成一身者。问假令多个法界合成一身。复有何过。答问军林等是假非实。又性应非一故。问若分与圆一。宁杂分圆。答圆融行布二义不同。圆融则分圆常一。行布即分圆常异。如有分限事与无分限理。更相遍也。若尔行布门中。应有多个法界。合成一身。其过何免。答全圆融之行布故无前失。

  钞不染(不变体空)而染(随缘相有)染而(随缘相有)不染(不变体空)。

  ▲言若转以喻显等者。前举真心随缘。喻世不见形。复举海水成波喻。以况深旨。故钞云。转以喻显。

  钞非情即佛体故者。下疏释真如一百亿。至九十六云。无有少法而能坏乱令其少分非觉性者。如遍非情。则有少分。非是觉悟。况经云。佛性除於瓦石。论云。在非情数中。名为法性。在有情数中。名为佛性。明知非情非有觉性。故应释云。以性从缘。则情非情异。为性亦殊。如涅盘等。泯缘从性。则非觉不觉。本绝百非。亡四句。若性互融。则无非觉悟。起信云。以色性即智性。故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论云。菩提菩提断。俱名为菩提。说智及智处。俱名为般若。亦可证此。既二性相即缘复即性故。无少分非觉悟者。况心为总相。又融摄重重者哉。

  ▲言若以佛身上十身菩提愿化力持意生即三身中化身摄也相好威势福德义通报化法身即法身智身义通三身局唯法报故者。问何故下疏云。菩提威势福德皆名报身。意生相好愿化皆化身。法身智身力持皆法身。又彼钞云。菩提为总。亦是化身。余九中愿化力持。此唯化身。意生威势通他受用及与变化。福智相好通於二报及变化身。法局法性。下钞又云。又显十身五体五用。谓威势福德智法相好。此五法体。余五为用。体即是真。用即是应。真应二身。融为一味。此彼相戾。其故何耶。答良以此宗圆融无碍。随摄无拘故。前后门随应配摄。

  疏以此身云遍前时处常说华严者。问既彼佛身含四法界。故钞释云。未有一法非佛身也。何有所遍时处也。答佛门取之。一切皆佛。时处取之。皆是时处。全此全彼。无障无碍。

  疏约摄报说者。纳果名摄。酬因名报。谓十地菩萨各有四种果。一调柔果。二发趣果。三摄报果。四愿智果。初地菩萨摄报。作阎浮王。乃至十地菩萨。作第四禅王。既第十地菩萨为彼天王。明知说色究竟天成佛。是约摄报果说。

  钞起信论云。又是菩萨功德成等者。此一段文。人多异解。今引心地观经。以为注解。贵令后学不生疑惑。

  ▲言又是菩萨功德成满於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心地观经云。三僧祇劫。所修万行。利益安乐诸众生已。十地满心。运身直往色究竟天。出过三界。净名国土。坐无数量大宝莲华。而不可说海会菩萨。前后围绕。以无垢缯。系於顶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名为后报利益)已上经文。全无加减。即是钞引地论云。二者后报利益。摩酰首罗智处生故。谓以一念相应慧。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心地观经云。尔时菩萨入金刚定。断除一切微细所知障。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妙果。名现利益也)已上经文。亦无加减。即是钞引地论云。一者现报利益。受佛位故。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者。利他业用他报化身也。上所引文。相宗自报实成。终教他报示成。仍寄示成。以显实成。故今双会。

  ▲言何故他受用报身在此天者等者。问此他受用为菩萨现耶。为如来现耶。若菩萨现。何故心地观经云。一切如来为化十地诸菩萨众。现於十重他受用身。不言菩萨现耶。若如来现。何故钞云。然第十地寄当此天。即於彼身。示成菩提。故在彼天。答。一云。唯如来现。隐自报实佛故。说天王菩萨示成菩提。如对小乘隐一心真见道。便说世第一无间引生苦法智忍也。二云。菩萨现。既许地前十信尚得现於化身。何不许十地得现报身耶。又十地既得平等性智。岂不能现化报身耶。

  ▲言余义如别说者。起信钞。

  ▲释在彼天者。而有五义。一云。以二乘人报化身八相为真佛。不信别有圣人。又信第四禅是圣人生处。今欲令二乘知八相非真。故於彼天示成佛也。二由三灾不及故。三缘欲界色质粗重是有。无色界都无色质是无。表离有无契於中道故。四以摩酰首罗面有三目。表证三德大涅盘故。五下界慧多定少。上界四空定多慧少。为表定慧平等故。又依彼疏重解前文。又是菩萨功德成满者。一因位穷也。故地论云。一者现报利益。受佛位故。於色究竟处。示一切世间最高大身者。二果位彰也。故地论云。二者后报利益摩酰首罗智处生故也。何故他受用报身。在此天者。一义云。以寄十王显此十地。然第十地菩萨。寄当此天。即於彼身。示成菩提。故在彼天。余义如别说。谓以一念相应慧者。谓一念始觉至心源时。契於本觉。无明顿尽。名一切种智。无明尽故。显照诸佛。亦可一念等。皆无间道。名一切种智。是解脱道。即显上真心於此成也。上皆自利行满。下利他德显。便云自然。而有不思议业。能现十方利益众生者。显上方便心。明不待功用也。又亦可初智净相。后不思议业相。皆是本觉随染所成也。

  钞十事功德者。经云。一者根深难可顿拔。二者自身生决定想。三者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四者修净佛土。五者灭除有余。六者断除业缘。七者修清净身。八者了知诸缘。九者离诸怨敌。十者断除二边。钞引涅盘经。高贵德王难与此经问明品文殊贤首二士难答。文意颇同。故彼疏文结成前难。云谓若诸佛於因行法。有具不具。可有剎等不同。今皆同具剎等那。别答中意云。非唯因同。果德亦同。而见异者。随机感耳。非佛自位而有差别。何者诸佛因果具同异故。谓同满行海。是同因也。将此同因随所调伏种种回向应根之果。是异因也。由此异因。感差别果。由上同因同感真应身土等果。是则约佛即同能随异。约根同处而见异。以生就佛。虽异而常同。以佛就生。虽同而见异。以佛望佛。能异之必同。其犹锦窠。常同常异。瑜伽三十八。诸佛平等。唯除四法。一寿量。二名号。三族性。四身相。意明随机故。除此四事。余皆等也。就果同中。自性身土。一向体同。自受用者。平等无二。相似名同。余二身土。亦相似名同。而随机见异。故成唯识云。自性身土一切如来。同所证故。体无差别。自受用身及所依土。虽一切佛各变不同。而皆无边不相障碍。余二身土。随诸如来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处同时。诸佛各变。为身为土。形状相似。不相障碍。展转相杂。为增上缘。令所化生自识变现。谓於一土。有一佛身。为现神通说法饶益。於不共者。唯一佛变。诸有情类。属佛异故。

  疏若不融前义亦失经宗者。此意若不融前权佛。权外立实。亦失华严无碍之宗。问前之四教。为有佛耶。为无佛耶。若云有佛。何故下钞云。前四因中即有。至果皆无。大钞又云。别教十地证竟。但是圆家住尔。出现品说。权教菩萨。终不生如来家故。岂有佛耶。若云无佛。何故疏云。若不融前义。亦失经宗。权教无佛不融何过。今谓通云。若依前四教。实行众生。当不成佛。如前引教。是知无佛。若依圆教修行。已得成佛。为应权根。示作权佛。此佛是有。若不融此。故失经宗。

  疏明将有说必须静鉴前理者。周易系辞云。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到用也。注云。精义物理之微者也。入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者也。故能乘天下之微。会通其用也。斯之谓也。

  钞含前四意者。静鉴二字。具前第一第二故。或以言略。应云明将有说必须静鉴。前理受诸佛加。含前四意。

  钞入毗卢遮那藏身三昧者。毗卢遮那能观大智。如来藏身所观深理。以果拣因。毗卢遮那之如来藏身三昧定也。从境彰名。或即体为名。

  ▲言菩萨者。拣果也。言无量者。十住各摄多闻善巧。言方便者。任性能智观解善巧。

  ▲言入者。谓心诣於法言善思惟者。巧顺理事。拣无碍无心成事。

  ▲言智光者。智即是体。光有三义。一正智前相。二断惑真用。三了境俗用。真俗二用无碍。明照理事法界。

  ▲言智慧光明者。照事名智。照理名慧。此二无碍。能破见惑及与无明。

  ▲言剎那者。时之极□也。言际者。时相都寂也。

  ▲言佛华严者。万行被敷严法身故。

  ▲言频伸者。缩展之义也。即用之体。寂而造极曰频。即体之用。不为而普周。曰伸。通言入或云住者。五识对境。意从门出。远境护根。意识却入。此通权小。今此经宗。即照之寂名入。即寂之照名出。入已未起名住。

  ▲言二不入者末入位故者。问明等三。其义可尔。名号等三。其理如何。说佛三业。岂未入位耶。故下钞云。信求入位。许不入定。说佛三业。何不入定。以果从因。因即十信。十信不入。果亦不入。是十信中所说果故。

  ▲言说世间法尚须入定者。世界成就品。普贤入定是也。

  钞眉间放光者。通表一乘中正之道者。下疏释云。表离二边故。於体不许有无二边。於义不着常无常等诸法相边。於行不习苦乐二边。於道不住邪正二边。於人不执因果二边。於教不说世出世二边。於谛不见真俗二边。於化不定权实二边。是故为众放眉间光。

  钞譬如暗中宝者。喻法显略。喻中五事。一暗。二宝。三无灯。四有眼。五不可见。喻阙有眼一事。法中五事。一障染。二心宝。三无人说。四有智慧。五莫能了。法阙(障染)一事。学者应知。

  钞言有情者即含前佛菩萨等者。问佛菩萨是情佛非有情。若是有情。发弘愿云。有情无边誓愿度。岂是佛所度耶。若非有情。何故钞云。言有情者。即含前佛等。答言有情者。通有三义。一情者爱也。二情者识也。三情者性也。若约初义。佛非有情。若约后二义。佛是有情。六十二种有情中。佛是一数。或据示现佛为有情。亦通初义。爱语罗睺故。

  钞五类法界皆有说义者。问第四既泯法界。既是人法双亡。绝言绝相。何有说义。答但因人法双泯之义。引生了解。便名为说。非要兴言。故纲要云。说者则谖於万类。触物皆有表彰。是也。或泯不碍存。故有说义。问准此所谈。能说之人通世间。与前依主。复有何别。彼亦融三世间故。答统体咸同。就义有异。彼据以佛为门。此据本位而说。故无相滥。

  疏七依听者。然准外典。而有三种文。子云上学神听。中心。下耳也。

  疏即下诸众略有十类至文当明者。故下钞云。一影响众。(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二常随众。(谓作辅翼得圆满故如贤首等)三守护众。(为守护如来如执金刚等)四严会众。(为庄严如道场神等)五供养众。(如偈赞即行供养若华香幢等即财供养也)六发起众。(诸请叹者即其事也)七当根众。(闻法获益当根领悟)八表法众。(同名林等表行同名首等表信)九证法众。(顺证佛菩萨等说证不虚故)十显法众。(即声闻不闻显法不共故)对前十类辨(权实)者。影响一众。自有二类。一果德众。谓能加证法诸佛互为主伴。非权非实。然权实有其二类。一本高迹下。如佛为菩萨。二本下迹高。如菩萨为佛。今既是佛。则非迹下。实是如来。又非本下。即是实非权。无权可对。故亦非实。因果海故。若位极菩萨影响一向是权故。有经云。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等。当根唯实。余八通权实。若辨地位。影响证法通因果。余皆为因。因位高下。以难准定。

  疏除当根众余皆见缘者。此意当根之众。即第三顺根感因。故此除之。若尔何故纲要云。听者则正在当根傍兼影响。今谓通云。此约以人从法。当根属因。纲要约人法别论感者。善相乃在因中。当根之人故在缘摄。故彼此文。不相矛楯。

  疏然有二类。一者言请。二者念请。诸会有无。现相品当辨者。故下疏云。四请问仪式。复有二义。一约言念。二约通别。初中请有二种。一言。二念。答亦有二。一言答二示相。交络相望。应成九句。在文唯四。初会之中。具二问答。谓现相品长行念声供声言请。初光示法主现华表义。现众表教。即示相答。三昧品中。以言重请。下之三品。亦以言答。第二会唯念请。如来示相答。菩萨言说答。佛心自在。不待兴言。佛力殊胜。现相能答。第八会言请言答。此显菩萨不同佛故。第九会念请示相答。显以心传心。唯证相应。离言说故。二通别者。初后二会。别问通答。二八两会。别问别答。又初会亦得是别问别答。次文当明。

  疏如第九会者。一云属上。第会中。佛入师子频伸三昧。令大众顿证法界义。当说经故。疏云师子奋迅众海顿证於林中。即其义也。二云。属下。第九会中。普贤文殊等。承佛神力。说经故。三云。属上。九字误书应是七字。第七会中僧祇随好佛自说故。四云属下。第字应无。通指九会。因人说经。要假上加。

  ▲言不异前故略有无加者。谓第八会。重总说五十二位故。

  

  钞一切说是一说者。显法无异故是一说。问其第四句我等诸佛。亦如是说。亦显法无异故。与此何别答彼就说人体非一故。与此不同也。又准下钞云。然有四句。一一切处文殊同一说偈故。是一切即一。二但一文殊十节说偈。是一即一切。三各於佛所。即一唯是一。四诸处文殊各偈不同。即是一切中一切。今此所论。即当初句。

  疏若尔僧祇随好应非一切者。此难影略。更云应非同说应非果海无言。或此难中。通含三难。同说一切说果海无言三义通表一经。僧祇随好既佛自说。是知三义不能该摄一切。故云应非一切。

  钞唯佛能了故佛自说者。文准下疏。(第八下半六十九纸)云佛自说者。有二意故。一僧祇因终此品果极故。二皆佛说。二好用劣相。而用难思。恐物不信。故佛自说。

  ▲言欲拂前因果之相故佛自说者。一云余菩萨说。表因分可说。对彼因分。果分名不可说。今佛自说。却表因分不可说。前对因分可说。果分名不可说。今表因分不可说。已无可说之迹。果分宁有不可说之迹。故钞云尔。二云余品菩萨因人说。如来果人不说。表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若不重遣。还成滞迹。今如来果人说。菩萨因人不说。表果分可说(但可总标令人知有)因分不可说。(拂迹入玄冥同性海)无前因定可说果定不可说之踪迹也。故贤首义分齐云。一性海果分定是不可说义。何以故不与教相应故。即十佛自境界也。故地论云。因分可说果分不可说是也。二缘起因分即普贤境是也。此二无二。全体遍收。其犹波水。思之可见。又下疏云。是地所摄有二种。一因分。二果分。说者谓解释。一分者是因分。以於果分为一分故。然因果二分。古有多释。全乖文旨者。今所不论。有可通者。正而用之。直望论意。即指义大。为果分故不可说。(远公云。三是所显证道之行。四是证道所表地法。此二合为义大。以证依法成。法由证显。故合为义贤首云。一所依果海。如太虚空。二地智所证。十重法界。如空中所尽之处。三根本地智。能证法界。如前依尽相。此三合为义大)说大为因分。是则可说。(远公云。一是言教。二是所说教道之行。此二合为说大。以行依言成。言依行发故。合为说。贤首云。四诸地后得随事起行。悲智不住。五诸地加行。所起解行。为趣地方便。六寄法显成。诸地差别。此三合为说大)更以义取。略有二种。一唯就十地以明。以证智为果分。方便寄法等并因分。此复二义。一以修证相对。则方便造修为因分。息修契实为果分。二以诠表相对。则以寄法显地差别为因分。真实证智为果分。如初三地寄同世间次三寄二乘及禅支道品等。令众因此表解地义为因。所表证智。是此因之果。斯皆智言所不及。故不可说。如彼鸟迹同於虚空。方便寄法可以言显。故云可说。如空中鸟迹约鸟说异。是以一迹。通有二分。即可说不可说也。二约究竟佛果对普贤因说。义通一部。谓即此证智冥同究竟果海为果分。如鸟处之空不异大空。地相之因。同普贤因。以广说则有无量着别事。殊胜愿力。复过於此故。是则迹处之空随於空处之迹。亦有说义。地智亦可寄言标举故。问上论云。是地所摄有二。如何说为究竟果耶。答岂不向言冥同果海。故上论云。此智是谁证。偈言佛所行故。又上加分云不思议佛法。又地影像分云。彼十大山因大海得名。大海亦因十山得名。菩萨十地亦尔。同在一切智因得名。彼因果相顺故。是知论主亦用究竟之果为十地摄。又且依一相不可指陈等。云不可说及与可说。若有因缘故。果可寄言。即事入玄。因亦叵说故。云说少分也。不可局执。上言因缘者。即四悉檀也。故下钞(十九上半十纸内)云。果海离言。唯证相应。皆不可说。有因缘故者。即四悉檀因缘。即得无说之说耳。因果二分别教要义事希览者审细详悉。

  钞但有作用发起等者。故下疏(第九上半三十一纸)云。第三入此三昧时下。明发起分。光明动地警群根故。后显出声令闻法故。前皆有加。而无发起。此有发起。而无加分者。前表解可从他。故有他加。此表行因己立故自力发起。又表行依解起无别法。故不加摄解成行亦须入定。圣旨多端。不可一准。

  ▲言冥常不舍又有意加故者。释冥加有二义也。前约自他俱不知故。后据唯他不知故藏摄。

  钞以契对经即名依主者。所契名契。若望能契。可作持业。或拣席经。拣别依主。

  钞如质多名心者。具云质多耶。即业起心也。泛言其心。通有四种。梵语名别。所目亦殊。一讫利他耶。此云肉团心。此是身中五藏也。(具如黄庭经五藏论〔讫〕也)二讫[口*栗]乃耶。此云缘虑心。此是八识。俱能缘虑自分境故。(谓色是眼识境乃至根身种子器界。是阿梨耶识之境〔名〕缘一分故云自分也)三战栗陀耶。此云坚实心。亦云贞实心。是真心也。通上质多耶集起之心。故有四种焉。

  ▲言今谓若十二部修多罗至思之者。清凉出古意也。谓修多罗分通三藏。修多罗藏通十二分。分藏互通。理趣既齐。无劳显示。但修多罗分。通余十一分。修多罗藏不通余二藏。此义不齐。故须解释。一云十二部帙不别故。修多罗分通余十一。三藏部帙别故。修多罗藏不通余二藏。二云。十二分三学无别许通。三藏三学隔别不通。今详不尔。但以余十一分有契合义。无修多罗名。乃用第一修多罗分名贯通。余之二藏虽有契合之义。然无修多罗藏名。仍具修多罗分名。不用修多罗藏名贯通。如京南二十里。有百姓。是京官所管。彼处自无官长故。京北二十里。虽有百姓。然非京官所管。自有押洲官长故。以喻对法。学者应悉。故钞自通释云。二藏之中有契合者。细思。由此得知修多罗藏名是别非总。古无总别不分失。又解修多罗分。约名通於三藏。当分之中。具三藏故。约名不通余十一分。别得总名故。余有别名故。约义通十一。略相修多罗。义该十一故。所以者何。以彼十一分。但重广释前略相故。修多罗藏约名。通於十二分。当藏之中。具十二故。约名所不通余二藏。别得总名故。余有别名故。约义不通余二藏。俱具总相。不具略相故。何以故。余之二藏。亦非重广释此故。细思细思。慎勿轻浮。故下钞云。其后一总别彼为挺拔。今正破之。彼意云。既契理合根。名修多罗。则律与论。皆有契合。岂得不名修多罗耶。故今示云。二藏有契合者。即十二部中修多罗尔。此约义该。何须更立两重总别。则三藏中修多罗。唯局总相。十二分中。却具三相。故从总相立於经藏。拣异二藏也。若兼顺义经非敌对。古无敌对翻名失。拣异席经。借义助名。古无以义为名失。古既无失。过归刊定。故前钞中云。非是重古轻今不欲欺诬亡没。是也。科云。伸全纵彰半夺者。一云。亦名四皆敌对。名全约义。唯圣教一名敌对余三名非敌称半。二云。但约名为难。刊定全是古人全非名全。更约义夺。古人半是半非名半。何者约名。古人言线是敌对一半是也。经非敌对一半非也。约义。古人言经非敌对一半是。线是敌对一半非。故云半夺。三云经线俱敌对名全。唯经从义名非敌对称半。是知古人亦知经线约名俱是敌对。经线亦义。俱非敌对。言线是敌对约名也。影取经亦敌对为线。明知言契经半从义耳。即其义也。

  钞儒则儒教夫子为主者。正理云。儒也在乎家治。长幼顺序。不娇不乱。尽忠尽孝。大则配天地。小则正身节用。施政闺门之内。流恩仆隶之下。

  ▲言墨翟为主者。破邪论云。窃闻八十老父系坏而歌。十五少童鼓腹为乐。耕能让畔。路不舍遗。孝子家承。忠臣满国。然君王有难则殉命以报雠。父母有痾则终身以待侧。岂非曾参闵子之友。庠序成林。墨翟耿恭之俦。相承羽翊。

  ▲言五经者。谓周易毛诗尚书春秋礼记。九经者。春秋中开三。(谓左氏公羊谷梁)礼记开三。(谓周礼仪礼曲礼)并周易毛诗尚书。故成九也。

  钞蕴即五蕴等者。(色受想行识也)十八界者。(六根六境六识)十二处。(六根六境)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四谛。(苦集灭道)四食。(〔临〕触意思识)四静虑。(离生喜乐。定生喜乐。离喜妙乐舍念清净)四无量。(慈悲喜舍)四无色。(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处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也)八解脱者。(先释名次出体)初释名者。一有色观诸色解脱。(未得无色定。未离色界染。观内外色。作光明想)二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已得空处。内离色染。而观外色。作少多等)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已得舍念。圆满清白。以此为依修习清净胜行。圆满名净。解脱身者。意身作证者。由於智断得作证故。前二意解疎远名观。今此除障最胜。圣意亲取。名作证。由此圣者。多住於此及於第八。此二胜故。二界边故。又四根本圆八九次备故)四空无边处解脱。(境空无色故。是境界是能缘空无边之处也。下皆仿此)五识无边处解脱。(谓缘无边虚空之识而为境界)六无所有处解脱。(境空无色故上界推求之时无少所得故)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非想者。谓超无处有粗想故。非非想者。非全无细想故)八想受灭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由想受二种强胜於余。是心行故。厌患劳虑。暂未止息。止息此时。要断障得名为解脱。为灭受想之解脱障。依主释也。上七持业。解脱障故。或以别拣通即为依主)已知名义。次显体性者。俱舍论说。前三无贪性眷属五蕴性。次以无色定善为性。大乘则世间出世间正智为体。有漏者。以分别中世间正智为体。无漏者。即无分别智及后得智。唯慧为性。缘色非色及真如境。离诸定障。引生胜德。非余能故。若相应体。初七以四蕴为性眷属。五蕴性体故。对法云。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所。无色界中。许有定道无表色故。第八解脱。以二十二法厌心种子为体。即不相应行蕴所摄。八胜处。(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十遍处。(前八胜处上。加於空识)三十七品。谓四念处。(身受心法)四正勤。(已恶令止。未恶令不生。已善令增。未善令生也)四神足。(欲勤心观)五根。(信进念定慧也)五力。(即前五根魔不能伏)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定行舍轻安也)八圣道。(语业命念定见思惟精进皆正贯也)四无碍。(法义词乐说也)四意趣。一平等。(法身平等)二别时。(戏塔成佛等也)三别义。(法无生灭)四众生意乐。(毁赞令进等也)四随者。一随乐。(将护彼意称悦其心)二随宜。(随宿习化)三随治。(应病投药)四随义。(导根熟时闻即悟故)亦名四悉檀。初则世界悉檀。二则为人悉檀。三则对治悉檀。四即第一义悉檀。梵云悉檀。此云义宗。

  钞并在十藏品中救之等者。然此十二分教。义绾一代。旨既幽遽。故今引释。故下疏云。旧名十二部经恐滥部帙。改名分教。名有二相。唯修多罗。或二或三。修多罗者。此云契经。言二相者。一总相。谓涅盘十五云。始从如是我闻。终至欢喜奉行。皆名修多罗。二者别相。杂集第十一云。谓长行缀缉略说所应说义。然更有异名。异名有四。一法本。二但名经。三直说。四圣教。言法本者。远公以五义释之。一教为理本。二经为论本。三总为别本。四初为后本。五略为广本。以彼立三修多罗故。(以前五中后三为修多罗相故)一总相。二别相。三本相。亦名略相。总不异前。(前二中总故)别谓就前总相。分出十一。余不收者。(即长行缀缉等)还复摄在修多罗中。名为别相。用斯别相。望祇夜等。为其本故。名初为后本。(由长行未尽方起祇夜故)言本相者。於彼别相十二部中。初略标举名修多罗。后广释者。随别名之。如言色者。即是根本略相。后云青黄等者。是名广相。故云略为广本。然其后二。(即别略二)不违杂集长行缀缉等言。即是十一处不摄者。如贤首品出。尔时文殊师利说无浊乱清净行大功德已等类。此是结集缀缉。非佛正说故。云十一所不摄者。(然其后二等者。彼钞云。以刊定记破云。隋远法师。虽说修多罗。总别略三。初顺涅盘二无圣教。亦乖正理。三违杂集。杂集云。修多罗者。谓长行缀缉略说所应说义。彼自释云。略说所应说义。即是长行缀缉曾无。先略标举。后广释之相。当知略者。总之异名。谓修多罗一分是总。余十一分是别。今修多罗。依藏部中总相业用。而立其名。余藏部名。依藏部中别相业用。所以者何。修多罗业用能贯摄故。余藏余部所诠所化。由此贯摄。彼方成故。故涅盘云。始从如是我闻。终至欢喜奉行。皆修多罗摄释曰。此即彼之立破。由此刊定言违杂集。故令辨相却同杂集。故云不违此正成别相故。云长行缀缉。是十一所不摄者。恐义未显故。引贤首品文示之)其略说所应说义。即是略为广本。如欲显示菩提心功德故。即其类也。(钞云。其略说所应说义者。通略相修多罗。即开杂集论文而为两段。出别略之据。只用上贤首品一文。双证二义。如云文殊师利说无浊乱清净行大功德已者。但是长行缀缉。若云欲显示菩提心功德故。即是略相。标下文之所说故)此第三略相。亦顺成实。成实名直说。语言总相而言。名为直说。一一语言多义分别。名非直说。斯则通十二分。皆有此一。(不同别相十一不摄)若十二分中修多罗。并通前三。若三藏中修多罗。唯局总相。有不晓者。妄非先贤。而云修多罗但依总相业用则违诸论长行缀缉等。言二祇夜者。此云应颂。一显前未了故。二应后来根故。三授记者。梵云和伽罗那。亦云记别。(一记生死因果二记当来成佛事)四伽陀者。此云讽诵。谓孤起颂。(一云易诵持故二云为乐偈者故)五尼陀耶。此云因缘。(一因请方说为重法故。如三家五请等。二因事方说如本末故。如观善财并因事制戒等)六优陀耶。此云自说。(一为令知而请法。故如十地本分等。二为令所化生殷重故。念佛慈悲。为不请友故)七本事。梵云伊帝目多伽。(一说如来徃事。如说威光太子等。二说弟子〔性〕事。如说诸善友因缘故)八本生。梵云阇陀伽。谓说昔受身。(一说如来如说威光太子数数转身值诸佛等。二说弟子如诸善友等。然其本事。但云其事。除所生事。本生要说受身等)九方广。梵云毗佛略。(一广大利乐故二正法广陈故)十未曾有。梵云阿浮达磨。亦云希法。(一德业殊异故。如初生即行七步。斯经不起而升四天。二法体希寄故。谓说佛菩萨不共功德。经文非一)十一譬喻。梵云阿波陀那。(一为深智说似。令直解故。如法华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二为浅识。就彼取类诱令信故。如为誓人说二蕴等。此经所无杂集通说。为令本义得明了故)十二论义。梵云优波提舍。(一以理深故。二义不了故。并须循环研核)此之十二。於大於小。为局为通。若皆大者。则违涅盘等文。涅盘第三云。护大乘者。受持九部。法华第一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瑜伽等论说。声闻藏无有方广。然诸经论。且约一相故作是说。如实说者。大小皆有。且如深密中。菩萨依十二分教。修奢摩陀。瑜伽二十一云。佛为声闻。一一具演十二分教。而涅盘说大但有九者。依三部中之小相故。谓因缘中取因事制戒。依譬喻中。依为诱引。於论义中。约非了。法华九部小者三相大故。於记别中。取记作佛。於自说中。依不请友。方广之中。依广大利益。其正法广陈。通大通小。然契经望余。总相略相。则许通有。别相即无。应颂讽颂本事本生。互望并无。本事本生望於记别。亦是互无。自说因缘。容得互有。如因事说。不由请故。除上所除。余皆互有。此经之中。具足十二。已如上引。十二分教义已略周。

  疏离热恼因者。(一灭业非二灭烦恼)得清凉果者。(三得灭果)钞定共道共二戒者。禅定圣道。相应现思。在定时道。法尔能遮恶法。功能殊胜名戒。未入已出其戒即无。故名随心。散心位中不能遮故。

  钞小谓性罪等者。一云佛未制时。世人已知是罪。名性。佛制已后方知是罪。名遮。或分别烦恼所发三业过非名性。俱生烦恼所发三业过非名遮。是故三乘见道已去。远离性罪。

  钞论体论处所等者。因明释云。一者论体。谓言生因。立论之体。二者论处所。谓於王家证义者等。论义处所。(此有六种。一於王家。二执理家。三大众中。四於贤哲前。五於善解法义沙门波罗门前。六於乐法义者前。)三者论据。谓论所依。即真能立及真似现比量等。其自性差别。义为言诠。亦所依摄。四者论庄严。谓真能破。五者论负。谓似立似破。六者论出离。将兴论时。立敌安处身心之法。七者论多所作法。由具上六。能多所作。

  疏一者克性等者。问既约兼正。通诠其三。何故克性。三二一别耶。答曰望义别故。何者经诠三学。俱尽其玄。律诠三学。二尽其玄。论诠三学。一尽其玄。故此云尔。如世三僧各称三藏。一正二兼。正称经僧。博通三藏。正称律僧但精二藏。称论僧。唯穷一藏。以喻例法。昭然可悉。又解经多诠三。律多诠二。论多诠一。所尚不同。又分兼正。

  钞若不为说毗伽罗论可名为藏者。藏者悭秘也。故法华云。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则堕悭贪。此事为不可。又解隐匿名藏。故涅盘经迦叶菩萨曰。诸佛有密语。无密藏。世尊赞之曰。如来之言。开发显露。清净无翳。愚人不解。为之密藏。智者了达。则不名藏。释曰。待根成熟。若不为说大乘之法。则应名藏。若许尔者。乃与此文。甚相乖反也。

  疏则唯十藏摄者。非是十藏品中十藏。但取十种玄门。以为十藏。故疏释曰。具足主伴显无尽故。十玄之中。举初及后。影中间故。问十玄是义。十藏是教。岂相惬当。答上疏云。以义拣教。此意用十玄义。拣能诠经。将教从义。故名十藏。如彼三藏。亦是以教从三学义。故名三藏。

  ▲言教义融故者。亦答前难。以义从教。但号十玄。以教融义。通称十藏。又解亦是此经十藏品中十藏所摄。故纲要云。若依此经。十藏品中。自明信等十藏。十藏为实。摄於此经。

  疏通相十二分教者。今古诸师同禀故。

  疏夫教海冲深等者。四句如次。配教理行果之四法也。虽非钞意。消疏可得。准钞释者。教海法云智光各上一字是法。下一字是喻。教深且广。近喻名海。云雨所说之法。故名法云。智如光故。名为智光。谓佛功德。无有边际。犹赫日扬光。偏语其胜。故名为智。教海法云。通该前三。智光一种。唯目佛果。

  ▲言智光无际者。日光合空。既亡限量。真智证如。故无边际。故下大疏。以法对喻。略伸十义。广辨难思。一谓日与空非即非离(真空智日。一异似同)二非住非不住。(真理无相名非住。正智契远名非不住。)三而日善作破暗良缘显空之要。(冥蒙惑暗待此方除微妙真空因兹始显。)四虽复灭暗显空。空无损益。(智虽断证。理本凝然)五理实无损。事以推之。暗蔽永除。性乃无增。空界所含。万像皆现。(所依真理。损益虽无能。德障显除。仍有。斯乃不损益之损益。妙之至也。)六而此虚空性虽清净。若无日则暗起。(疑然真理。体本寂寥智光不起。随缘障生)七非虚空空故自能除。暗若除者必假日光。(非真空绝相能自破惑。惑若破时。须凭智日)八日若无空。无光无照。空若无日。暗不自除。(智无真理匪鉴匪明真空无智惑宁自灭)九然此暗性无来无去。日之体相。亦不生不灭。(惑染自性尚无去来觉智本然宁有起灭)十但有日照空。则乾坤洞晓。(智若明则因果理事等分明故)。

  ▲妙辩叵穷者。拂迹入玄。四辨八音不可说也。

  钞四辩者。一法无碍辩。二义无碍辩。三词无碍辩。四乐说无碍辩。复於第四。约义开七。一捷辩。须言即言故。二无断尽辩。谓相续连环终无竭故。三迅辩。明於事理。心无痴暗。言即迅疾。如悬河故。四应辩。应时应根。无差异故。五无错谬辩。凡说契理。无错失故。六丰义味辩名数事理皆无量故。七一切世间最上妙辩。此有五德。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闻。三其声哀雅。如迦陵频伽。四能令众生入心爱乐。五其有闻者欢喜无厌。具斯五义。故云无胜上。言八音者。一最好音。(其音清雅。如伽陵鸟)二易了声。(言词辨了)三调和。(大小得中)四柔软。(言无粗犷)五不误。(言无失误)六不女。(其音雅朗)七尊慧。(言无战惧)八深远。(脐轮发声)。

  疏以无言(理体也)之言(事用也)诠(事用)言绝之理(理体也)以无变(一法门)之变(无量门)此是能化言说多端也。

  ▲言无穷之根者。所化根感非一也。

  钞能广能深能高能远者。或将教理行果。如次配释。或将教海冲深等四句。如次配释。或散叹深广高远也。

  钞皆不能安等者。反表大海皆能所谓安而不溢故。受而不浊故。摄而同名故。持而不尽故。

  ▲言大法明。(闻思所了)大法照。(修慧所了)大法雨。(益他所作)。

  ▲言皆不能安等者。反表唯第十地菩萨方能所谓安存而不舍信受而不疑。上二约文。包摄而不散。次一约义。住持而不亡。次一双通文义。

  钞具缚凡夫能知等者。问前说九地不知。今云具缚能知。岂不相违。今谓。通云。前云九地不知。不能尽知。此云能知。少分知故不相违。或前约证穷。此据信解。或前自力。下不测上。此据他力。上加於下。故不相违。

  ▲言仰推之智者。彼经胜鬘白佛言。三种善男子善女人。於甚深法义。离自毁谤。生大功德。入大乘道。何等为三。谓若有善男人善女人。自成就甚深法智。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随顺法。善男子善女人。於诸深法。不自了知。仰推世尊。非我境界。唯佛所知。是名善男子善女人仰推如来智。除此诸善男子善女人已。余诸众生。於诸深法。坚着妄说。迟背正法。习诸外道。腐败种子。当以王力及天龙鬼神力而调伏之。

  钞四轮者。下疏云。然庄严论等六名四种不放逸轮。先辨相者。各具五种因缘。一住好国土轮者。彼名胜士轮。言五缘者。一易求。谓四事易故。二善护。王如法故。三善地。处调和故。四善侍。同戒见故。五善寂。无喧声故。二依止善人轮五缘者。一多闻。二见谛。三巧说。四怜愍。不贪利故。五不退。无疲倦故。三集福德轮。当彼第四名先福轮。一可乐。谓由住胜世为因故。二无难。由值善人为因故。三无病。四三昧。五智慧。此三以自正轮为因。四发大誓愿轮。当彼第三名自正轮故。成实论名目发正愿轮。一善缘。妙法为缘故。二善聚。具福智故。三善修。止观诸行相应修故。四善说。无求利故。五善出。所有善法恭顺修故。然前二就果立称。后二从因立名。虽俱通因果。影略互显。前二外缘。后二内因。愿是智因福是福因。此四何缘受轮之称。依成实论。以此四轮能摧八难故。谓初住善处。能除五难。即三涂北洲及长寿。次依善人。除佛前后难。三发大愿。除世智辨聪。四宿植善根。除生盲聋哑。前五是恶处。六是恶时。七是恶因。八是恶果。或彼四轮。非此四轮。彼除八难之障。非判一代之教。多闻阙疑。未敢详定。

  ▲言四教者。藏通别圆也。

  钞所谓解脱相等者。如次即是我乐净常之四德也(不空如来藏之相大也)。

  ▲言我此九部法者。故法华云。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主未曾有。亦说於因缘。譬喻并祗夜。优波提舍经。是也。

  ▲言如经说一无常等者钞有六义如次是小教。立相破相顿教。终教圆教义也。

  ▲言生灭代谢者。由生待灭。非常灭由灭待生非常生。故名无常。

  ▲言无彼常故者。此依他法。无彼遍计常无相。无彼圆成常有相。名无常。

  ▲言不生灭者。谓但空真理本来不生名无。毕竟不灭名常。或俗谛门中。常有生灭。真谛无彼。故名无常。又准下疏义。引庵提遮经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生灭即是常义。钞释曰。此意正显性相交彻。二义相成。生灭相尽。无常即常。故不生不灭是无常义。随缘变易。常即无常。则生灭是无常义也。又性即相故。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相即性故。生灭是常义。又远公用中边论意。解曰。不生不灭是彼无常实性。故名无常。又生公释云。常之为无。乃所以无无常故。即不生不灭矣。即诸行而不可得。故入中道。非常非无常也。又肇公释净名云。小乘观法以生灭为无常义。大乘之士。以不生灭为无常义。无常名同。而幽致殊绝矣。其道虚彻。故非常情之所能测。妙得其旨。其唯净名乎。遣常故者。无常非谓有无常。无常常无。故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又大乘法师云。小乘以生灭为无常。谓不生灭为常。故今折彼。汝见有不生灭为常者。此常还是无常。故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

  ▲言无法可常者。绝待真理。无彼对待可常。故名无常。是故真门随顺。但具非常非无常之言念。今遮可常。故名无常。言非常非无常者。约圆融义。更互相即。故乃双非。不滞一边。以为中道。言又苦集灭道等者。随藏通别圆之四教。分生灭无生无量无作之四谛也。言十二支者。一无明支。(正唯分别兼通俱生世俗胜义二愚别发。下惑发上。上不发下)二行支(自性为思相应同聚福与非福不动业故)初发次招。并为能引。寔通种现。三识支(唯第八识)四名色支。(业招五蕴除后三支)五六处支。(业感六根)六触支。(业报触数)七受支。(业报受数)上五咸为导引。熏感同时。义立前后实唯种子。未润已前。假通现行。结生已后。八受支。(正唯俱生兼通分别)九取支。(或前爱增或目四取欲贪见戒我语取故)上二能润。实通种现。唯除不还。唯种润故。一发教润。不同无明。初后位别。分爱取二。十有支。(识等五支。能招行种。爱取润已近有果故)此三咸为能生。通前十支。或过或现。并为其因。而破常见。十一生支。(结生已去少壮已还)十二老死支。(衰灭之位五灭蕴为体)此之二支。咸为所生。或现或当。并为其果。而遣断见。实现假种老非定有故。色非徧地故。合附为支。病非定徧。忧悲不顺。故不立支。行人於此。而修观行。而有二种。一杂染安立观。二清净非安立观者。谓行粗浅安立施设名曰安立。菩萨将故断除。先顺观之。从无明生行。行生识乃至老死也。如是顺观生死相续。令生厌离。既顺观已。逆观其果。从何而有。谓观老死果由谁有。谓由生。乃至行支由谁有。谓由无明。作四谛观。观老死支。苦集灭道。乃至行支。准上可知。不观无明。以无因故。是故但作四十四智。非安立观者。无非分别智。体合如理。心境二冥。非假施设。名非安立。诸惑永灭。故云清净。於中有二。一顺。二逆。先顺观者。由根本智。见谛断惑。无明灭行不生乃至老死。苦果不有。无明灭故。慧解脱相应。诸惑灭故。心解脱。能发无明既灭故。所发诸业亦亡。惑业无故。后果不续。即得无学。得无学已。逆观所灭。生死苦果由谁灭。乃能由无明灭。又作七十七智。观十二支者。一一支中有三智。一观因智。二审因智。三法住智。观因智者。谓观老死从谁生由生生。次审因智。重审观故。推审二智别观三世法。法住一智总观三世故。共有七智。唯除无明。义不异前。余十一支。各有此七。成七十七智。缘生要义。经论多明。池鱼暂闻而生天。缘觉顿了而证圣。振毛张目。毕在疏文。举领提纲。粗如此说。

  言又如中论偈云等者。偈有四句。初一句标法体。下三句释义。在境为三谛。在心为三观也。钞依四教具细显示。今束大纲。贵令易晓。一藏教释者。分折因缘果法。成无名空。藉托因缘果法。成有名假。由无故离常。由有故离断。合上空假二义名中。如一品字具上三义。分彼三口离散。品字成无。名空。假藉三口和合。品字方有。名假。具上二义。离定有无。名中。二通教释者。约体真空空也。就相妄有假也。双离断常中也。如一空华。约体本空空也。病眼见有假也。都无荣枯之相中也。三别教释者。缘生无性空也。无性缘生假也。空假所依佛性妙理中也。如彼镜像。实体无故空也。假相有故假也。空假所依清净明镜中也。四圆教释者。但将别教三种举一全收。即是上来。大纲已竟。下随钞逐难释者。

  ▲言虽三句皆空者。假言空者。独立法无故。中言空者。断常法无故。

  ▲言尚不得成即空等者。举浅况深。拣定也。此意藏教所明三义。尚不成破相通教所明缘生无性举体全真第一真空浅观。何况别教所明无性缘生佛性妙理第二第三幻有中道深观也。

  ▲言不须破灭体即是空者。形拣藏教折法归空也此教所明妄缘生时。体实是空。如彼空华病眼见时体实本空。

  ▲言而不得即假即中者。以彼破相空宗。不存幻有之假相。未彰佛性之妙理。

  ▲言设作假中皆顺入空空者。彼宗设纵作假中二观。核其定实。还成空观。如作假观。审知万法。随顺世俗。虚妄为有。称实是空。如作中观。了彼但空之理无断常故。岂非是空。故钞云。假亦即空。假施设故。中亦即空。离断常二边故。

  ▲言进非别圆者。非同别圆三观足具故。

  ▲言即空即假即中者。非是三谛互即。但是一种之法生之法。即此三义。若云三谛互即。何异圆教。言即空者。约遍计也。即假者。约依他也。即中者约圆成也。

  ▲言三种迤逦各各有异者。空假中三。展转相望。各各不同也。如揽麻成绳。妄认作蛇。三义各别。蛇空。绳假。麻为所依。以况中道。

  ▲言三种皆空者。义当三无性也。

  ▲无主故空者。无实我也。虚假故空者。无实法也。无边故空者。无断常也。问岂空假二观。不离断常耶。何故中观独名无边故空。答空多涉断。假多涉常。唯斯中观。迥离断常。故独名得。

  ▲言三种皆假者同有名字故者。谓物无当名之实故。既无当名之实。岂非假也。如食油名寔非食油。

  ▲言中真者。真谛之中。遍计空故。中根者。俗谛之中。化众生故。中实者。义谛之中离虚妄故。所以三谛通名中者。俱离两边故。

  ▲言不住作不作者。作即动也。不作静也。不住彰动静无碍。即是寂用无碍义也。

  ▲言虽三而一者。行布不碍圆融也。虽一而三者。圆融不碍行布也。

  ▲言三种皆空者。标也。言思道断故者。释三谛绝迹故皆空也。

  ▲三种皆假三种皆中。文显可知。

  钞今分后二之语不分初一者。此意。但由后之二语故分教。非由初一故分教。若分教时。三语皆分。如世弟兄三人。长者唯和孝。次唯转逆。少通孝逆。若据长兄不可分居。但据二弟故乃分居。若分居时。三皆分居。分居之因。唯后二故。不关初一。

  疏言有通别就显说故者。此潜通外妨。谓有问言。若细推寻。互不互通。故此遮云。今就显说也。

  疏王之密语所谓别故者。此喻。王言虽同。所要物殊。臣不分别。岂符王意。法令准之。佛言虽密。义有权实。若不分别。岂符佛意也。

  钞有四无常者。摄相说也。无常为门。苦空无我皆号无常。故云有四。

  ▲言若佛出世等者。经有五节。一寄佛宝。显无常观。二寄法宝。显苦观。三寄僧宝。显无我观。佛亦名僧。上首僧故。上三所观。唯属生死。能观唯属权行。次合水盐马三喻也。四四於空中显正解脱。所观唯属解脱。能观双通权实。但无二十五有。欲令比丘修学空想。通权行也。

  ▲言二十五有者。颂云。四洲四恶趣。梵王六欲天。无想五那含。四空并四禅。广如涅盘十四。而解脱中。空无我空苦空不净空无常。遮此四种权行。能空之法。即是真常解脱异名。密含三德。所谓不动是乐德。无想是净德。无变是常德。唯寔行也。虽含权实之行。并合前器喻。五寄佛性彰其妙有。兼显我德。即合前马喻。此五节经。前三节文理显可知。后二节文。钞释有二。一云。空是真空。遮诠显实。(遮四权行)佛性是妙有。表诠显实。(显一实行)二云。两节经中。含具四德。空中含三德。如文昭着。佛性中含我德。四德具矣。在境名德。在心名行。

  ▲言马又我义者。此钞言略。具足应云。最后佛性。彰其妙有。即含前马。又是我义。此言又者。非是对前不自在马。但对空中三种异名。已具三德。佛性合焉。又是我德。两节文中。四德具矣。学者细思。勿滞旧闻不生正解。

  ▲言是则此中具彰八行者。此一段经中。具彰无常苦无我空四种权行常乐我净四种实行。故名为八。

  疏以深为浅失於大利者。类焦沅而鬻炭也。

  ▲言以浅为深虚其功者。同蒸砂而求饭也。

  钞如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者。初心成佛。因彻果海。称性深义。若能善修。顿成佛果。理定无疑。如不分教。却同权宗。但是如来接引劣根。方便假说。致令行人不能正修。称性圆融。发菩提心。高推圣境非自分故。殊不知自身包性德而为体。本是如来依智海以为源。随缘流浪。有何得而不本具。有何行而不能修。若云如此妙行贤圣所修。非我能辨者。即是欺诬自身本具法身真佛。不唯失其大利。抑又妄招过罪。故神变经说。若有人见神咒功验殊胜。却云此是普贤文殊等能为斯事。非我所能者。断秘密乘命根。犯三昧耶净戒。何以故。良以欺诬自身本具法身真佛也。上之过罪。并不分权实尔。故下疏云。若谓久习无明云何顿成大智者。岂不闻冥室千年之暗一灯倐忽顿除耶。夫机差教别。圣旨深玄。并未证真。同居学地。共详圣智。诚日戈难。且以浅为深。有符理之德。以深为浅。有谤法之[亿-音+(天*天)]。以远为近。则有益於行人。以近为远。法非我分。诸佛说教。贵在俯就物机。后辈学人若欲高推圣境。傥失大利。岂不伤哉。旦夕钩磻溪朝升台辅。岂谓夫明经常选而语其优劣者哉。况才生王宫。贵极臣佐。宁同百战夷项备历艰辛。况十千劫之功高。亦非聊尔人耳。是以语其智。等虚空而非类。论其德。碎尘剎而难量。极念劫之圆融。尽法门之重现。初心契於智海。岂有边涯。犹微滴入於天池齐无终始。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等。即其义也。

  ▲言分折权(小始二教)实(后之三教)取舍偏(前之四教)圆(第五圆教)迟(前三种教迟成佛果)速(后二种教速成佛果)。

  ▲言三时者。有空中也。

  ▲言三轮者。转照持也。

  ▲言半满者。文显。小乘名半。大乘名满。意通权教名半实教名满。

  ▲言五味者。故涅盘经云。善男子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诸有诸药。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从佛出於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盘。犹如醍醐。问曰。十二部经。总摄诸经。复云何言出修多罗等。故远公云。以佛合牛。约应身佛。十二部经合乳。说小乘经修多罗合酪。说大乘教。藉小开大。故名为出。复四俱大乘。诠事之教。名修多罗。谓施戒等事。方等合生酥。即大乘中破相空教。因事显理。故名为出。以般若合熟酥。究竟离相证实之慧。名为般若。依理起慧。是故名出。约行辨教。亦得名出。般若经云。然此般若即是向前菩提体也以菩提合涅盘。般若了因。了彼无始法性涅盘。是故名出。约实教辨。亦得名出。涅盘经清凉释云。佛自拣此经。异於小乘。今牛出乳。是大乘教耳。若尔何成五味。谓十二部经。辨所说教。出修多罗者。十二分出生契理合机之义。修多罗出方等者。由契理故显出真理。广陈为方等故。从方等出般若者。依理出生智故。般若出涅盘者。以智契理成极果故。故云涅盘犹如醍醐。

  ▲言四门者。共与不共观照实相也。共者三乘同禀。不共者菩萨独觉也。

  疏开则得多而失少者。理开之十义。为十种得。合之五义为五种失。故云得多而失少也。

  ▲合则得少而失多者。合之五义。为五种得。开之十义。为十种失。故云得少而失多也。问合之五义为开之失者。其义未详。何者。且如开教家前之五义对其合教。一一夺之。云何有失。一云理虽一味。(从合教义也)诠有浅深。(夺归开教也)此意。今辨分教。何关其理。从理一味。不违教殊。由此得知。理本一味。不为开教之失。余准例知。既尔开教应全无失。云何失少。答得意之流。任开任合。皆无过失。迷昧之辈。见开见合。皆生过失。如见开教。便谓理殊。佛音非一。佛意为多。佛言唯局。淳源枝流。故为其失。非谓违人亦有其失。余之得失。准此应思。

  钞顺下出现至有十义等者。彼疏云。一随类音。(一无声不至。二无根不闻。经云众生随类各得解。是也)帖遍降种种喻。(婆竭罗龙王所兴云电雷风雨。四洲六天随类不同故)二随乐欲音。(前多类音各随欲乐。说种种法。经云如来於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是也。又佛以一妙音。周闻十方国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满。通证上二也)帖降注滋荣喻。(阿那婆达多龙王。遍阎浮提。普注甘雨。百谷苗稼。皆得生长等)三随根解音。(随前乐欲所说一法。大小各闻宝积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是也)帖天女妙声喻。(善日天女。出一妙音。与百千种乐相应。)四随时音。(即上大小之法令闻不闻皆自在故。云不失时。亦兼随闻一法令欣忧不同。宝积云。或有恐畏或欢笑是也)帖梵声及众喻。(宫中出声。梵众皆闻。各谓我语。不出众外。)上四多约即体之用。是圆音义。后六多约即用之体。显一音义。五外随缘招我无生灭。(应根感而谈有始终。称法性而言亡起尽)帖谷响随缘喻。六内集缘成何有主宰。(就相有而修幻缘约体空而无实我)帖劫尽唱声喻。(三灾将坏虽无主我。次第有声。声初禅等。安乐殊胜。闻已进修。即生上界)七甚深。(欲言其一万类殊应。欲言其异。一体无二虽多差别。皆於甚深法界之所流出)帖降雨难思喻。(大庄严龙王。不思议力。能降无边。庄严雨等。)八纯称法界。(但随生有差别韵。约体元无邪曲音。)帖众水一味喻。(逐器分成异本体未曾差。)九横入无断。(遍入法界化生无断。)帖天鼓开觉喻。(无心出声觉悟诸天。舍放逸等。)十坚归一极。(声无变易。至於究竟。始渐成就。终令圆益。)帖渐降成一喻。(摩那斯龙王。将欲降雨。先兴大云。凝〔复〕七日待作务已。乃降微细之雨)。

  ▲又言六句者。一莫穷其边故非量。二随根随时有闻不闻故非无量。三多缘集故非有主。四纯一法界生故非无主。五当体无生故无能示。六巧显义理故非无示。

  ▲言各得圆音一义者。菩提留支得第三随根解音。罗什法师得第七纯称法界音也。

  ▲言齐楚俱失者。出文选第四子虚赋。

  ▲言并应夺之者。夺开教也。而与之耳者。纵合教也。言然并为教本下又都夺耳者。夺归开教也。此意。佛音但是教本。非是其教。今辨判教。何关其本。二师谈本。岂相惬当。故钞云。又都集耳。

  钞华严梵网等者。即师所立。唯华严经。名平道教。刊定错认。将谓梵网亦为平道。由见梵网亦居莲藏舍那说故。

  ▲言皆是称性善巧者。拣异随宜方便也。

  ▲言一时顿演者。拣异前后渐说也。

  ▲言说於世尊余处随根等者。如法华云。昔於波罗奈。转四谛法轮。亦是指鹿苑所说。非是自说灵山法华会也。

  ▲言或有国土唯说三乘者。此显不说法华也。同此国土中。为说华严。为不说耶。若说华严。云何唯说三乘。华严之经是一乘故。若不说华严。何云秘不见有一佛土其中如来不说此法。明是平道。答若就德相常遍。说其华严。今从业用。云唯说三乘。若尔就德相。法华亦常遍说故。何云法华亦有不说。若就业用。云有不说者。其华严经。就业用门。亦有不说故。钞云。或有国土。唯说三乘故。今谓。通云。若就德相。唯是华严。更无余经。但就业用。曲巧随根。华严经中。分出余经。是故余经德相乃无。业用方有。说业用门。有说不说。华严之经。约德相门常说遍说。又解法华经唯是一乘。解深密经唯是三乘。其华严经非一非三。能一能三。语深名一乘。语广名无量乘。深即广故非一乘。广即深故非三乘。今云或有国土唯说三乘。但见不说法华唯一乘故。不遮华严非一乘故。是故华严无不说故。

  钞释迦为主但是三身中化身遮那为主十身具显者。问若准余教。释迦唯化。遮那唯真。故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若准此经名号品云。或名释迦牟尼。或名毗卢遮那。云何偏言释迦唯化遮那十身。答释迦唯化。约余教说。遮那十身约此经说。

  疏略云四异异实有多者。钞列十门。而与贤首教义十异。理亦相参。彼云。一时异。(此经念劫相收余经年月克定。)二处异。(本末相融。唯在娑婆。)三主异。(具足十身。唯是化身。)四众异。(同异一乘众权小三乘。众)五所依异。(侮印炳现后智流出)六说异。(主伴通方。有说不说。)七位异。(因果交彻贤圣历别。)八行异。(称性圆修。随相分齐。)九法门异。(略举十种。一彼有三佛。此有十佛。二彼有六通。此有十通。三彼有三明。此有十明。四彼有八解脱。此有十解脱。五彼有四无畏。此有十无畏。六彼有五眼。此有十眼。七彼有三世。此有十世。八彼有四谛。此有十谛。九彼有四辩。此有十辩。十彼有十八不共法。此有十不共法。余门无量。余如经说。)十事异。(触类之事即法门故。依坐等事但表法故)应知刊定不唯破彼即公。抑又弹於本师清凉扶昔。故伸叙释。

  钞五说教时分异者。问与前教门仪式中一时顿演。有何异耶。答彼得时而显仪。此正论时。或彼据一时。此兼十重。故不同也。

  疏偏方不定教者。一云方者法也。即偏为一类非渐非顿根。说大乘法。故名偏方。二云方者处也。通途时处。正弘於小。偏於一处。而说大乘。故名偏方。言不定者。渐顿不摄。故名不定。

  疏或但分为二者即是半满者。问此言半满。与前牟谶立二教中半满何殊。答前唯据法。此兼约时。故钞云。既破五时。四三二时。皆已破竟也。

  疏实义即空者。法空也。若云我空。无殊俱舍故。学者应悉。

  钞理绝百非者。所谓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成四句也。非有非无亦非有亦非无非非有非非无。成八句也。一异同前。又成八句。共有十六句。随三世开。共成四十八。断常各具。即有九十六。并本四句。乃成百非。

  ▲言故智度论云一切实等者。如次配真谛俗谛双表中道双遮中道也。或有空俱非。四句皆实。故云一切实。有空俱非。四句皆非实。有空俱非。四句皆亦实非实。空有俱非。四句皆非实非非实。又准大钞。有四重四句。初单四句。如向已明。二复四句者。一有有有无。(即是幻有门中所摄幻有真空)二无有无无。(真空为门所摄幻有真空)三亦有亦无有亦有亦无无。(双照门中还摄有无故)四非有非无有非有非无无。(双遮门中亦摄有无)而言复者。四句之中。皆说有无故。第三具足四句者。四句之中。皆具四句故。第一有句具四句者。谓一有有。二有无。三有亦有亦无。四有非有非无。(即是幻有为门摄余三句故也)第二无句中四句者。一无有。二无无。三无亦有亦无。四无非有非无。(有空为门摄余三句故)第三亦有亦无具四句者。一亦有亦无有。二亦有亦无无。三亦有亦无亦有无。四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表句为门摄余三句故)第四非有非无具四者。一非有非无有。二非有非无无。三非有非无亦有亦无。四非有非无非有非无。(遮句为门摄余三句故)上四四一十六句。为具足四句。第四绝言四句者。一单四句外一绝言。二复四句外一绝言。三具足四句外一绝言。有三绝言。前三重四句。乃属因门。第四绝言四句没同果海。又前三四句即是教道。绝言四句即是证道也。

  ▲言是知失意则四句便成四谤。得旨则四句即是四德也。故下钞(十八上半)云。谓定有者。增益谤。若定无者。是损灭谤。亦有亦无相违谤。非有非无戏论谤。一真如是有义。以迷悟依故。不空义故。不可坏故。二真性是空。以离相故。随缘义故。对染说故。三真如亦有亦空。以具德故。逆顺自在故。体融镕故。四真性非有非空。以二不二故。定取不可得故。余之四句。前已略明。又皆即有之空。方为具德之空。即空之有。方为具德之有。是则非有之有。非空之空。为具德耳。又尽有之空。尽空之有。方为具德。又随一句必具余三。若言亡虑绝。方为具德耳。如次证上谤德可知。

  钞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等者。言有但有因性。言无但无果性。

  ▲言伽毗罗城空者。各归四大故。大涅盘空者。各归三事故。

  ▲言非有如虚空非无如兔角者。故彼经云。善男子。众生佛性。非有非无。所以者何。佛性虽有。非如虚空。何以故。世间虚空。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见。佛性可见。是故虽有。非如虚空。佛性虽无。不同兔角。何以故。龟毛兔角。虽以无量善巧方便不可得生。佛性可生。是故虽无。不同兔角。

  钞逆顺入出等者。於色界四无色四灭定一九次第定。自下向上。名顺出入。从上向下。名逆出入。或顺或逆。皆有全超半超。以表自在故。此据小乘。若大乘所见。与此稍异。故涅盘经大众问品云。尔时一切菩萨摩诃萨天人杂类。异口同音。唱如是言。奇哉纯陀。成大福德。能令如来受取最后无上供养。而我等辈。无福所致。所设供具。则为唐捐。尔时世尊欲令一切众望满足。於自身上一一毛孔。化无量佛。一一诸佛。各有无量诸比丘僧。是诸世尊及无量众生。皆示现受其供养。释迦如来。自受纯陀所奉设者。尔时纯陀所持粳粮米成熟之食。摩诃陀国满足八斛。以佛神力。悉皆充足一切大会。尔时纯陀。见是事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一切大众。亦复如是等。斯则一处见异。大小并彰矣。

  钞四大本净等者。悟彼性空举体全真。故云本净。

  ▲言不(无)起(生)法忍者。七八九三地也。言柔顺忍者。四五六地也。言须陀洹果。此云预流。乃是初果。

  疏拣去不定者。谓与所立教各相返者。皆名不定也。

  钞於中渐约不具者。(谈有时不谈其空。云空时。不云其有。故名不具。)。

  ▲顿约具说者。(空有俱陈故)。

  ▲言不同延公大小相望成渐顿也者。(延公大由小起名渐。大不由小起名顿。约根性。以〔刺〕渐顿。此师空有具陈名顿。空有随阙名渐。约化仪以〔刺〕渐顿。故不同也)又此顿渐而有多门。准下大钞。通有四句。文云。一顿悟渐修。如顿见九会之台。要须蹑阶而渐升。法亦如是。顿了心性。即心即佛。无法不具。而须积功遍修万行。此约解悟。(扶桑赫日顿然出芳草严霜渐尔消)二者顿修渐悟。即如顿遍磨镜色渐明净。万行顿修。悟则渐胜。此约证悟。(习射初心期中的调弓时久近华心)三者顿悟顿修。如利剑斩丝千叶茎齐断。亦如染丝一时齐染一时成色故。万行齐修一时朗悟。(仙药一丸才点处。顽铜千两顿成金。)四渐修渐悟。犹如斩竹节节不同。(如临浡澥前前浅。似莹泥珠后后明。)又大钞引楞伽经。有四渐四顿。俱以喻。显一如庵萝果。渐熟非顿。(此喻十信)二如陶家作器。渐成非顿。(此喻十住)三如大地渐生非顿。(此喻十行)四如习艺渐就非顿。(此喻十向)二四顿者。一明镜顿现喻。(喻初地至七地)二日月顿照喻。(此喻八地已上)三藏识顿知喻。(此喻报佛)四佛光顿照喻。(亦喻法报。前喻报成。此喻顿照。)又禅诠都序云。诸家有云。先因渐修功成。而豁然顿悟。(犹如伐木片片渐断。一时顿倒。亦如远诣都城。步步渐行。一日顿到。)有云。因顿修而渐悟。(如人学射。此说运心。顿修不言。功行顿毕)有云。因渐修而渐悟。(如登九层之台。足履渐高。所见渐远故。有人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皆说证悟也。有云。先须顿悟方可渐修者。此约解悟也。(如孩子顿生功业渐成)故华严说。初发心时即成正觉。然后三贤十圣次第修证。若未悟而修非真修也。(良以非真流之行无以称真何有饰真之行。不从真起故。彼经说。若未闻此法。多劫修六度行。毕竟不证真也。)有云。顿悟顿修者。此说上上智根性。(根胜故悟)乐欲(欲胜故修)俱胜。一闻千悟。得大总持。一念不生。前后际断。(断障如斩丝。万条顿断。修行如染丝。万条顿色。也。荷泽云。见无念体。不逐物生。又云。一念与本性相应。便具恒沙功德。八万四千波罗蜜门。一时齐用也)此人三业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及。(金刚三昧经云。空心不动。具六波罗蜜。法华亦说。父母所生眼。彻见三千界等也。)且就事迹而言之。如牛头融大师之类也。此门有二意。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证悟。然上界只约今生而论。若远推宿世。则唯渐无顿。今顿见者。已是多生渐熏而发现也。有六法无顿渐顿渐在根者。诚哉此理。固不在言。本只论机。谁言法体顿渐义意有此多门。内门有意非强穿鉴。比见时辈论者但有顿渐之言。都无分析。就教。有化仪之顿渐。(顿仪如华严。化仪如法华。)应根之顿渐。(大不由小起名顿。大由小起名渐。)就人。有教授方便之顿渐。(谈真空绝相名顿。谈事理无碍名渐。)根性悟入之顿渐。(顿如华严本会。渐如华严末会。)发意修行之顿渐。(趣真如门〔名〕趣生灭门名渐)於中。唯云先顿悟后渐修。以违返也。欲绝疑者。岂不见猛风顿息波浪渐停。诉良顿成。礼乐渐学。(如高贵子孙。於少时乱。没落为奴。生来自不知贵。时清父母论。得当日全身是贵人。而行迹去就。不可顿改故须渐学也。)是知顿渐之义。甚为要矣(勿谓顿渐多门似同。不许顿渐。多义有异。请诸学者。善须体释)。

  钞其第三。亦约化法。拣异前二。从多分说。此释妨也。应有问言。第三亦约化法。何不疏云亦约化法。答有二意。一顿渐二名。恐滥延师。以义拣之。故偏云耳。第三圆教。前无师立。无相滥故。不云化法。二从多分说。文显可知。

  钞若渐根生熟俱渐者。(桃儿生熟俱桃)顿根生熟俱顿。(杏儿生熟俱杏)则顿渐可分。(则桃杏可分)上举是也。下显非也。既云未熟名渐。已熟名顿。(既云未熟名桃。已熟名杏)此则於一渐根。但生熟为异。无别顿义。(此则於一桃儿。但生熟为异。无别杏儿)。

  ▲言生必至熟者。渐具顿也。熟必从生者。顿具渐也。

  ▲言则第一难过失等者。过者越也。其难过越矣。或过者失也。其难错失。或是遣字悞书过也。故钞云。为此一通。三难皆遣。

  ▲言况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者。纵合为一义。通释此意。既得正觉。尚名圆阶。何况分阶耶。问若就行布。不名分阶。若就圆融。但名圆阶。是则进退不明分阶。云何合符。答就圆融。而成正觉。名阶佛境。约行布。而存初心。名分。两义相合名分阶佛境。或举胜况劣也。既初心而即成觉。得名圆阶。若初心而即十地。岂非分阶耶。

  疏隋末唐初吉藏法师等者。问法华为本末耶。答亦本亦末。故对所摄而称本。对所归而称末。或唯是本。故钞云。又经但云除先修习学小乘者。明知经意不指般若等为枝末也。法华为本。居然可知。

  钞俱无实证名不上车者。故弥勒所问经论云。一切声闻辟支佛人。不能如实修四无量。不能究竟断诸烦恼。但能折伏一切烦恼故也。又经云。汝等所得涅盘非真灭度。又经云。若不信此法。得阿罗汉果。无有是处。已上二乘。无有实证。又出现品。设有菩萨等文。可证菩萨无有实证。若尔既无证。云何出界。今谓。通云。非是三乘圣人全无所证。但彼所证。实是一乘。都无其三。俯应权根。假言三种。今约一乘良断。故无三乘实证。如彼三兽同渡一河。实无三河。非谓全无所渡之河。云何到岸。故贤首义分齐云。若望自宗。并皆得果。若不得者。云何出世。今云俱不得者。以望一乘故。是以实映权即方便相尽故皆得无也。若欲逈彼三人入一乘故。以至自位究竟处故。后皆进入别教一乘故。

  ▲言并无体故者。所有法体夺归一乘故。说三乘无体。勿谓同兔角等无故。如分一品字而作三口。收归一品。三口无体故。

  ▲言无尽生智是二乘车体者。问二乘无学起此二智不。若起二智。云何不得。若不起二智。云何言出界。岂烦恼不尽而出界耶。答起此二智。故得出界。但就一乘良断夺归一乘。故云不得。又解言出界者。就三乘自说。言不得车。据一乘傍断。但就三乘自说。亦得其车。但约一乘傍断。亦不出宅故。贤首义分齐云。若先以三乘引。后令得一乘。亦是三一和合摄根成二益。故属同教。此如法华经说。

  ▲言丈六权智等者。问色天四智。岂非牛车。答且据三乘共信。故作此指。或就寄化显报。作如是说。

  ▲言诸子皆索故者。问喻中索权(故经云。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法中索实。(一乘根发根宜扣圣言义索者)若为通会。答喻就能索故分其三。法从所索故为其一。

  ▲言谓为究竟不解索乘者。贤首教义云。摄益者。於中有三。一唯摄界内机。令得出世益。即以为究竟。此约三乘当宗说。亦如瑜伽等辨。二或摄界外机。令得出出世益。方为究竟。此有二种。若先以三乘。令其得出。后乃方便得一乘者。此即一乘三乘和合说故。属同教摄。亦名逈三入一教。此如法华经说。若先於一乘已成解行。后於出世身上。证彼法者。即属别教一乘摄。此如小相品说。三或通摄二机。令得二益。此亦有二。若先以三乘引出。后令得一乘。亦是一三和合摄机成二益。故属同教。此如法华经说。若界内见闻出世得法出出世证成。或界内通见闻解行出世唯解行出出世唯证入。此等属别教一乘。此如华严说。今据初义。故云究竟也。

  ▲言三乘三根者。身子为上根。第一周法说即解故。四大声闻为中根。第二周喻说方解故。五百千二百为下根。第三周宿世因缘说。始得解了故。

  疏以为方便者。问此言方便。为实非实耶。答亦实亦非实。故贤首义分齐中。问曰。临门三车。为实不实耶。答亦实亦不实。何以故。是方便故。由是方便。引子得出。非不实。由是方便引。故非是实。此二不二。唯一相也。

  钞无虚妄咎者。彼得实益故。许劣与胜故。

  疏抑诸般若及诸大乘了义之经者。般若亦法了故。已有抑实之过。诸大乘了义之经。摄华严胜鬘等。乘法俱了故。成抑实之过也。

  疏会三为一者。问此言会三为一。为存为泯耶。答二皆可通。故贤首教义云。一切三乘等。本来悉是彼一乘法。何以故。三乘望一乘。有二门故。谓不异不一。初不异中亦二。一以三即一故不异。二以一即三故不异。门若据初门。三即一者。未知彼三为存为坏。若存如何唯一。若坏彼三乘机更依何法而得进修。答有四。一由即一故不待坏。二由即一故不碍存。三由即一故无不坏。四由即一故无可存。由初二义。三乘根得有所依。由后二义。三乘机得入一乘。由四句俱即一故。是故唯有一乘。更无余也。

  钞此是光宅之意者。此是依光宅意。难清凉也。

  ▲言若依此宗难者。就此清凉义。难清凉也。

  ▲言昔之权实二义亦存者。此是清凉通释也。此意。会二归一。昔实义存。无抑昔之过。会三归一昔权义存。四乘义成。故云二俱有理。若尔光宅若作是说。亦应无过。若许无过。清凉何得不依。今谓通云。不依法华。定断一代时教。何所摄耶。若三乘摄有抑实之过。若一乘摄在昔时故。彼立一乘三后一故。昔时一乘。非三后故。彼师唯立法华为一乘故。疏云。若唯说法华为一实等。彼若救云。昔日实教四乘不称者。由比汝宗不应依彼法华定断一代教法也。昔之实教。非所判也。

  疏若开权显实则三是一更无别一者。此是取昔之义。取昔三乘理行果也。昔说三乘。闭於一实。今云无三。即是开权。反表有一。乃是显实。

  ▲言则三是一更无别一者。则三乘理行果体。便是一乘。离此更无一乘别体。故名会三为一。当取昔义也。

  钞三乘之因同归一果故者。因字悞书应是字。

  ▲言开会等言并通四种者。四字悞书应是三字。捡钞自知。钞中但是理行果三。不言其教。

  疏若癈权立实等者。癈彼三乘权教即所癈也。立此一乘实法(理行果也即所立也)能癈能立一乘教即法华经也。

  钞三外无别一实之法故云义说为四等者。问前会三为一。当取昔义。故疏云。则三是一更无别一。此会三归一。当癈昔义。钞云。三外无别。一实之法。有何别耶。答前约理行果也故取。此约教故癈。故不同也。或前约三乘有体一乘无体。当取昔义。此约一乘有体三乘无体。当癈昔义。

  ▲钞即借涅盘第二。三点成伊喻者。文虽傍来。义乃要妙。故依出现疏钞简略明其纪纲贵令后学易知源矣。然大涅盘。盖众圣归源冥会之所。(总显深广包含无外)寂寥无为。(显深也)而广悉备。(显广也)形名绝朕。识智难思。(复拂深广之迹)今以无名。强名亦为五别。一释名涅盘。正名为灭。取其义类。乃有多方。(或云无作无起无为无相不识寂静安隐解脱。此等异名。皆是义翻。即多方也)总以义翻称为圆寂。以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而言大者。横无不包。竖无初际。此约三德涅盘。若约义开。略明三义。一体大。自性清净故。二相大。方便修净。累方德备故。三用大。化用无穷故。二出体性。涅盘既妙绝常数。恬怕希夷。虽逈出百非。而靡所不在。今以义求。不出三法。即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以为其体。所以三者。翻三杂染故。(翻烦恼成般若。翻结业。为解脱。翻苦依身即法身也)成智断恩故。(般若是智。解脱是断。法身是恩。兼应物恩故)成法门身般若也。法性身法身也。应化身解脱也。作用解脱故。能证大智。冥所证理。累永寂故。然此三种。不离一殊。德用分异。即寂之照。为般若。即照之寂。为解脱。寂照之体。为法身。如一明净相离。故此三法。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南北曰纵。〔踪〕即竖也。谓法身本有。次修般若。后得脱。则是〔踪〕义。东西曰横。谓同时异体故。合为一体曰并。各居一处曰别。滞在此四。并非涅盘。故皆云不。此意时则同异无碍。处则合离罔滞。体则一异莫拘。言思叵寄故云耳尔。)如天之目[○/(○*○)]。如世之伊∵。名秘密藏。为大涅盘。三显种类。虽理无统。义类尘沙。今自狭之宽。略分一两。或唯说一。即大涅盘。或说有二。自有三门。一余无余。(小乘有二释。一有宗云。涅盘体一。约时不同。得二名字。言体一者。於此宗中。烦恼业苦。以通力故。应起不起。择灭无为是涅盘体。此体是一。约对身智。得二名字。身智未尽。说前涅盘。以为有余。身智尽竟。向前涅盘。转名无余。非身智灭即名涅盘。以此身智起已谢灭是无常故。若断因故。令后不起。是非择灭。故非涅盘。二依成实。涅盘体二。生死因尽名一涅盘。生死果尽名一涅盘。由有宗中。要道亲断。方称拣灭。身口二业。及生死果。非道亲断。故不取之。成实由断烦恼。余不起故。见修断故。亦得拣灭。故名涅盘。然望大乘。皆名有余。有变易故。若依大乘。远公。自有四别。一云二死因尽名曰有余。二死果尽名曰无余。二曰。分段因果尽名曰有余。变易因果尽名曰无余。三云。分段因果及变易因尽名曰有余。变易果灭名曰无余。四者。唯就变易因果为二。分段因果属小乘故。又唯识云。二有余依涅盘。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说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盘。释曰。此通大小。而说真如为体。即异小乘。论下料拣云。如何善逝。有有余依问也。虽无实依。而现似有。惑苦依尽说无余依。非苦依在说有余依。是故。世尊可言具四。余不繁引)二性净方便净。(本性净故。从因方便之所显故。亦如体用。余如别说)三真与应或分为三。此有二种。一约三乘。二即自性真应。(上明真应。自性合真。二皆约净。今皆自性。通於染净)或分为四。一自性清净。(唯识云。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死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盘)二有余依。三无余依。四无住处。(唯识次云。二有余依。三无余依。具如上说。四无住处涅盘。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盘。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盘。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独言具四也)四彰业用。囊括终古。道达群方。靡不度生。靡不成就。故涅盘云。能建大事。则出现法门。皆斯用也。更有余义。并如第五正释其文。恐繁不叙故。上钞云。大涅盘一章。必尽其体用。诚不虚矣。

  疏实不兼权者。法了故实。乘不了故。不兼权也。

  钞上通别圆等者。问若据核其定实。唯成当教中义。云何通别圆耶。若据互有名通者。余之三教。亦应名通。皆互有故。又违前文云还非二乘折法进非别圆。此是三兽渡河之意等。今谓通云。但以无性空义。别圆亦有。各用当教。余义拣之。故无相滥。如彼终教事理无碍。圆教亦具。但以事事无碍。拣之成别。又解别圆教中所有通属。义皆通教故。余虽互有。各随增强。以立异名。不应别难。

  ▲钞六位通者。一乾慧地。(通三乘资粮位)二性地。(通三乘加行地)三八人地。(或通预流向或唯苦法智忍)四见地。(通三乘见道位)五薄地。(一来果)六离欲地。(不还果)七已办地。(阿罗汉)八辟支佛地。(独觉果)九菩萨地。十佛地。此之十地。不唯一乘。故名位通。

  ▲言九无碍同也者。断九品惑。无间道也。

  ▲言九解脱者。证九品择灭之智也。

  ▲言二种涅盘者。有无余二涅盘也。

  钞苦有无量相等者。约一界中。有十千名故。又经云。分别诸阴。有无量相。悉是诸苦。非是声闻缘觉所知。

  钞略无无作四谛者。阴入皆如。无苦可舍。烦恼即菩提。无集可断。生死即涅盘。无灭可证。边邪即中。无道可修。名无作也。

  钞一教别谓恒沙佛法者。谓诠恒沙俗谛理之佛所说教法也。

  ▲言藏识有恒沙俗谛理者。谓十梨耶九相六染五意等也。上约多分故。钞云。别教多约俗谛。即其义也。

  ▲言道种智者。断界外惑。历别假观之智也。

  ▲言正说中道者。表自义也。谈事即理故。谈理即事故。无不与实相相应故。

  ▲言教不偏者。拣他义也。通多约理。别多约事。故号其偏。

  ▲言一切种智者。一智一切智。遍知之智也。

  ▲言不断而断者。非初非中后名不断。前中后取故名断。故经云。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

  ▲言自然而流入者。流入中道也。

  ▲言不踪(无前后故)不横(非同胜也)不并(非一体故)不别(非异处也)。

  钞折至极微都无实色者。问小乘说彼极微是其实也。云何言都无实色。答若更折时。便成空现。故云都无实色。或至极微。眼不得故。云都无实也。

  ▲言体法明空者。一云体谓体性。体性本空。不须折破。如彼空华体性空故。一云体谓体达。体会了达本来空故。迷谓有体。达如空故。

  ▲言即三观迤逦故成别教者。如观一有情作斯三观。先观彼体。缘生无性。举体常空。是故行人。恒无爱见。唯修此观。恐沉空寂。故出此观。次观彼体。无性缘生。不坏相有。是故行人。恒不滞寂。唯修此观。又多流散。复出此观。次观彼体。空有无二。佛性中道。是故行人。恒除边执。化而无化。无化而化。故下疏云。月映淮流。流水不将月去。月临潭上。万仞不见先沉。喻菩萨常在中观。同世迁流不漂生死。证真寂灭不沉涅盘。又肇公云。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斯亦动寂无二矣。三观别观故有别教起。

  钞诸仁者是身无常等者。此约生老死病四相。配之缘会。初起名生。本无今有。故无常也。老夺盛色。故无强。为疾所侵。是无力。死来坏灭。故无坚。已约粗事无常也。亦云。一期无常。速朽之法。不可信也者。此约细无常也。亦云。剎那无常。若悟无常。可得四沙门果。

  ▲钞法华无复兼但对带唯说圆教者。问法华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世界不牢固。如水沫泡焰。即藏教也。我等同入法性。即通教也。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大非小分。即别教也。何故言唯说圆教。答皆是叙昔之义。而非所取。问三草二木不同。岂非是别。答一时所生。一雨所润故。属圆教也。

  ▲言不断淫怒痴。(缘生无性。故不可断)亦不与俱。(无性缘生。故可断可灭也)不坏於身。(十身历然。行布成)而随一相。(十身相作。圆融也)不灭痴爱。起於明脱者。(妄想弗煎而廊彻性空。灵鉴匪磨而顿朗万法也)。

  钞新旧医之喻者。彼云。譬如国王暗钝少智。有一医师。往复顽嚚。而王不别。厚赐捧禄。疗治众病。纯以乳药。亦复不知病起根源。虽服乳药。复不善解。或有风病冷病热病。一切诸病。悉教服乳。复有明医。晓八种术。善疗众病。知诸方药。从远方来。即为王说种种医方。王闻敬信。知旧痴呆。驱令出国。令众断乳。以种种药。疗治众病。皆得安乐等是也。

  ▲言谓十善道者。不煞不盗不邪淫等也。

  ▲言晓八种术者。一知病体。二知病因。三知病相。四知病处。五知病时。六知病药。七知治者。八知禁者。

  ▲言五种得戒者。善来见谛三归八敬羯磨。言无作有作者。即表无表也。

  ▲言五部毗尼是也者。一大众。二法藏。三一切有。四饮光。五化地。

  ▲言八背舍者。即八解脱也。

  ▲言入九次第定等者。色界四无色界四及灭尽定也。

  ▲言六十二见者。一云於色蕴上。起四见。一我见。二我所见。僮仆一。璎珞二。窟宅三也。余四蕴上各四。故成二十。三世别开。以成六十。并本身边二见。成六十二见。此非正说。二云。法苑有六十二见章。常见四十。断见有七。邪见十五。须者应捡。

  ▲言十一智者。一法。二类。三苦。四集。五灭。六道。七他心。八世俗。九尽。十无生。十一如实也。

  ▲言三无漏根者。一当知。二已知。三俱知也。

  钞故法句经云等者。彼经六度。皆有其偈。布施偈云。说诸布施福。於中三事空。究竟不可得。施福如野马。戒云。若说诸持戒。无善无威仪。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忍云。若见嗔恚者。以忍为[革*(立-一+可)]鞅。知嗔等阳焰。忍亦无所忍。精进云。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定云。若学诸三昧。是动非坐禅。心随境界流。云何名为定。般若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云何一法中。而生种种见。一亦不为一。为欲破诸数。浅智之所闻。一见以为一。结云。若有闻斯法。常修寂灭行。知行亦寂灭。是则菩萨道。言般若无知者。无妄知也。

  钞谓三僧企耶别修六度各有满时者。俱舍论第十八说。於三无数劫。各供养七万。又如次供养。五六七千佛。三无数劫满。逆次逢胜观。然灯宝髻佛。初释迦牟尼。释曰。此二偈中。初偈明法供养佛数。谓初无数劫。供养七万五千佛。第二无数劫。供养七万六千佛。第三无数劫。供养七万七千佛。后颂明逢何佛。言逆次者。从第三无数劫向。前以明。谓第三无数劫满。逢胜观佛。第二无数劫满。逢然灯佛。第一无数劫满。逢宝髻佛。最初发心逢释迦牟尼佛。发誓愿言。愿我当作佛。一如今世尊。上明小乘定历三祇然后成佛。未审大乘时劫云何。准下钞云。且如娑婆方之安养。一劫名曰一日。则安乐世界。乃经三无数日尔。更方袈裟幢剎。未经岁月。况於后后。以劫为日之剎耶。是则不可以此一方类定於成佛时劫之数。二果类剎者。即於一界。即具诸界。互不相见。时劫亦殊。安知修短。故朝菌不知晦朔。况春秋耶。况於大椿之岁也。宝云经云。善男子。菩萨不能思议如来境界。不可思量。但为浅近众生。说三僧祇修习所得菩提。而实发心已来。不可计数。贤首释云。不可计者。不可计数阿僧祇也。义分齐云。若依小乘。自有三人。下根者。谓诸声闻。极疾三生漏尽得果。极迟经六十劫。中根者。谓独觉人。极疾四生得果。极迟径百劫。上根者。谓佛定满三僧祇劫。此中劫数。取水火等一劫为一数。十个一为第二数。如是展转。至第六十。为一阿僧祇。依此以数三僧祇也。若依大乘。修行成佛。定径三僧祇。但此劫数。不同小乘。何者。此取水火等大劫数。至百千数。此复至百千。为一俱梨。名第一数。数此俱梨复至俱梨。为第二数。如是次第。次取数等。能数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此即十大数中第一数也。依此数。满三僧祇。仍说百劫修相好等。智度论。破此别修相好。不许三祇之外别修。即是实教之意。然实教之意。自有二义。一定三僧祇一方化仪故。又是实佛故。起信论云。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於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怠众生故。能示如是无量方便。不可思议。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方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斯则定也。二者不定。复有二意。一为通余杂类世界故。如胜天王说。即前树形等是。二据佛德无限故。如宝云经。若约别教一乘。融摄以说。如毗目仙人执善财手。时经多劫。处历无边故。不可以长短思之也。若显超胜。一生顿圆。若约甚深。多劫莫穷。故云不可定执。贵在入玄。

  ▲言三十四心者。十六心中。八忍正断三界分别烦恼。兼断下八地俱生烦恼。於中八智。证彼所显择灭无为。所谓苦法智忍一。苦法智二。苦类智忍三。苦类智四。苦谛有四既尔。集灭道谛各四亦然。故有十六。非想一地九品俱生烦恼。无上可忻。世道不伏。前十六心不能断除。别起故。九无间道断惑。九解脱道证理。并前十六。共成三十四心。问藏教之中。说大乘故。天台不名小乘。以为顺理者。清凉立作小教。岂不违耶。答天台但据所说。有大乘故。清凉却据能说。唯小乘故。且如佛说经。谈外道义。不名佛教耶。彼既不随所说。但就能说。名为佛教。此何不尔。

  钞不诠别理者。不诠法空理也。

  ▲不断别惑者。不断所智障也。

  ▲言一相无相者。谓一真空相。无彼虚妄想故。

  ▲言又已得故者。前藏教初对旧医戒定慧故。创得新医戒定慧故。可立三藏之名。通教重得。故不建号。如极善地预流果从初建号故。或前教已得藏名。后教不可重立。若重立时。即有相滥故。

  ▲言异生灭三者。三学各具无量相故。三学同以一理统之故。

  ▲言不可得空者。带妙有之空故。

  ▲言虽说历别等者。此意。纵圆教中。有行布义。夺归圆融。但属圆教。不属别教。若尔何故次段钞云迷其行布。谓为别教。但取圆融。以为圆教。答彼师本意。带圆融行布。夺归圆教。单行布义。判属别教华严一经。具二行布。地前行布。带彼圆融。判归圆教。地上行布。不带圆融。判归别教故。问何故圣教更互而说。答有深所以。故贤首云。谓如三乘中。亦有说因陀罗微细等。而主伴不具。或亦说华藏世界。而不说十等。或一乘中。亦有三乘法相。谓以十眼中亦具有五眼。十通中亦有六通等。而义理皆别。此则一乘。垂於三乘。三乘参於一乘。是则两宗交接。连缀引摄。成根欲性。令入别教一乘故。

  疏未明法空名别等者。谓唯说生空狭故名别。复说法空宽故名通。

  钞良以自谦者。故周易谦卦云。谦亨君子有终。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释曰。众卦之内。唯彼卦而无咎。诸师立义。独此师而无非矣。

  疏二谓小乘於真如随缘不变等者。此疏言略。具足应云。於真如随缘不变二分义中。唯得不变。故名一分。二空之中。唯说生空所显之理。故名为半。

  钞儒教等者。优柔弘润。於物必济曰儒。用之不匮。於物必通曰道。其九流七经等。前文已具。

  疏既得不变一分岂名为满者。问彼据义别立名故异。何得相从而伸其难。岂非异门难异门耶。答约义虽殊。立名不便。何者。颇有智者。呼五尺人为短长汉。望六尺人。故号其短。对四尺人。又号其长。亦就义别。不容他难者。准此所破。但破第三。何故科文云破后三。显破第三。影兼余二。谓此分满之名。不立余二。分满之名岂成。又所对分满二名不立。能对半满。两号宁存。科破后三。诚不虚矣。复有渐顿。安辨偏圆不晓等过。疏略不言。学者准知。

  钞岁次娵觜者。星名也。雅云。娵觜之口。营室东壁。四方似口。因立名也。若准阴阳。有年直月直日直时直等。此或年直月直也。

  钞前四名即衍公四宗义在立宗之初者。下文云。一因缘宗。谓萨婆多。(显正因缘。立有缘果之性。)二假名宗。谓即经部。(破於定性。但从缘有。万法从缘。故无定实。如铁之坚。过火即镕如水之湿遇寒即坚明知从缘。即无定性。假名而有)三不真宗。诸诸般若。(第二但破於性。而有其相。如会指成拳。虽无定性。非无拳相。今复破之。明性相俱空。为法空矣)四真实宗。谓法性真理佛性等教。(第三但除妄计。以显空义。未彰妙有不空真性。今此方显妙有之真性。又第一宗。是因缘所生法。第三宗。即我说〔即我说〕即是空。第二宗。又为是假名。第四亦是中道义。故此不叙)。

  大方广佛华严经谈玄决择卷第四

  录摘文解

  真身与法界合其体等三江同一法身云约十地身十佛依起无碍非情佛体色究竟天菩萨示高大身十地功德若不融前义亦失经宗十类众因果二分古有多说十二部修多罗儒夫子为主三科三十七品十二分教海冲深四辩八音四轮不生灭四谛十二支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开得多失少出现十喻或有国土唯说三乘十异四句四顿四渐俱以喻显会三为一三点成伊三僧祇修六度三十四心虽说历别衍公四宗

  大宋咸淳第七(辛未)岁春中月下七日於宋朝湖州思溪法宝禅寺借得行在南山高丽教寺之秘本谨以写留之毕。

  执笔沙门辨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