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 佛教经典 华严经谈玄抉择

大方广佛华严经谈玄决择卷第二

华严经谈玄抉择 鲜演 25755 2024-03-19 18:55

  

  续藏经 华严经谈玄抉择

  辽 鲜演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谈玄决择卷第二

  上京开龙寺圆通悟理大师

  赐紫沙门鲜演述

  疏尽宏廓之幽宗者。尽字是教。余皆是义。宏者大也。即是广义。通收五教。若巨海遍纳於百川。廓者空也。即是深义。别拣九宗。同天池。独具於十德。或宏者事法界。廓者理法界。二字相合者。事理无碍法界。幽宗事事无碍法界。或四字相合。同诠一真无障碍法界。斯则能被之教义也。

  钞真应权实者。智冥一理曰真。悲赴万根曰应。或本高而迹下。或本下而迹高名权。本迹相称名实。

  ▲言四十二众者。谓同生众有一。菩萨也。异生众有三十九。执金刚神乃至大自在天王也。座内流出众眉间流出众故。四十二以配四十二位故。

  ▲言况口光所召者。即现相品众齿面门光召十方众。是故彼经云。有十亿佛剎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一一各有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众。前后围绕。而来集会。乃至於其座上结跏趺坐。

  ▲言毛光重现等者。亦是此品谓即前所召十方世界海诸来菩萨身毛孔中。皆有光明。一一光明中。现无量菩萨。此诸菩萨。皆於尘中。亲近三世诸佛。以种种法门。教化众生。是也。又彼经云。如是坐已。其诸菩萨。身毛孔中。一一各现十方界海微尘数一切宝色光明。一光中。悉现十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等。

  钞本即圆音者。拣非在根之教。得名为本故。下钞云一音普应。但是教本。非是其教。即其义也。

  ▲言经列二十者。一名最胜光遍照。状如摩尼宝形。乃至二十名妙宝焰。

  ▲言结有等者。经云。此一一世界。各有十佛剎微尘数广大世界。是也。或独华藏品中经云。诸佛子。彼一一切世界程。或须弥形。江河形。乃至云。诸庄严具形。如是有世界海微尘数。或是世界成就品文。彼有十程。经云。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世界海。有种种差别形相。所谓或圆或方。乃至云。或如佛形。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

  ▲言经云佛演一妙音(一梵音故)周闻十方剎(二遍闻一切称法性故)众音悉具足(三此一即多事理融故)法雨皆充满遍(四彼一一音雨多法雨)一切言词海(五彼法各异一切言词)一切随类音(六各同一切众生之音)一切佛剎中(七此音各各遍一切处)转於净法轮(八所说各显世净之义)一切诸国土悉见佛神变。听佛说法音(九普令一切各得见闻)闻已趣菩提(十各各皆得究竟之益)具斯十义。方曰圆音。出现品中。复有十喻。次下具引。

  疏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者。上句标举。下句释成。此意云。主伴重重作何事业。故下句云。极十方而齐唱也。有力自在说法名主。无力不自在说法名伴。但是说法之中。分成主伴。非为听法得名为伴。夫主伴者。必圆作事。主既说法。伴必说故。何以得知。下释成云。极十方而齐唱。唱者显示。果主因伴。云谓遮那处普光堂。东方十佛剎尘数世界外。有金色世界。文殊而来为伴。应问彼云。第二会。文殊为伴。为说经耶。为听经耶。若云听经。违下经故。下经正明文殊说第二会故。若云说经。何云听法名伴。由此得知。主伴虽殊。同说经也。

  ▲重重者。邻次相押。数多之义也。极者尽也。十方者。穷法界之处也。齐者同时也。唱者宣唱也。此意云。说主说伴。重重迭迭。尽十方界。一时宣畅华严经也。拣异随宜之教。或有国土说。或有国土不说故。

  钞举一为主。十方为伴。乃至云。故曰重重者。略总释也。此意云。诸佛菩萨。随一为主法界。诸佛菩萨。咸为其伴。主唯是一。互为其主。至尚无数。伴即无边。互为其伴。伴宁知数。既主伴无数。重重迭迭。遍於法界。主既说经。伴必随说。那有一方不说华严。

  ▲言相犹难明下。广别释也。

  ▲言此一亦名辅翼者。胜劣齐平。但得称伴。以劣望胜。复名辅翼。谓净土中。有十八圆满。今菩萨众。即辅翼圆满也。此非局此界。名号品中他方菩萨。疏科成六辅翼。

  ▲言不名因主果伴者。问曰。十玄门中。主伴门云。随举一法为主。余一切法为伴。今何不尔。答曰据义不同。彼约称性实义。此约教相轨义故。如臣作主不可君为参佐也。若尔准下。疏云。主伴有三。一回向主伴。(尔修善根互相回向故。今成佛边为主伴。)二同行主伴。(同修禅戒等行)三如相主伴。(二俱称性居然相收)释曰。准彼所说。毗卢与彼菩萨。递为主伴。岂非因果互为主伴耶。答曰。彼约昔时同修善根互相回向。今随一成佛。余作菩萨而为其伴故。云递为主伴。非是因果互为主伴。又解此约化仪非因主而果伴。彼据称性故因果而递互。

  ▲言邻次相押故曰重重者。此界他界附近名邻次。若主若伴。互遍名相押。

  ▲言如佛佛既尔佛主菩萨伴亦然者。问曰。诸佛与遮那。互为主伴。何云既尔。菩萨与遮那。既无递互。何云亦然。答曰。约人即无。随界乃有。何者。应云此界佛为主余界佛为伴。余界佛为主此界佛为伴。即是果主果伴递互也。此界佛为主余界菩萨为伴。余界佛为主此界菩萨为伴。岂非果主。因伴递互义也。

  ▲言二者遮那一佛为主等者。前望多佛互作主伴。显重重义。此望一佛一往作主。明重重义。如前释处中二义。一总将七递为能遍。二别将一递为能遍也。

  ▲言如长空等者。此释主移伴亦移也。如西川内月在其中火星在西一丈许地。木星在东一丈许地。向东川内。星月相望。亦同其上。非谓月与木星相近与火星远也。问此递言移上。言不赴树王岂不相违。答彼约起而不起。此约不移而移。文虽有异。理归一途。又问。为但移人界耶。答人界俱移。钞文甚显。学者自观。

  ▲言如是主佛至东一佛剎尘数界外至正当本金色世界处者。此是第十佛剎尘数主佛主界当第一金色世界。非谓第十主佛主界但当一佛剎尘数界内第十界已。请思请思。问曰主佛至彼金色世界。本娑婆界。为有主佛。为复无耶。若有主佛。应成杂乱。财首伴菩萨亦在此界故。若无主佛。是则说主不遍一切。在彼金色处。本界处无故。答曰。此义亦难。幸希详审。但以为门不同。不应致难。何者。若约不移义。此界有主佛。财首伴菩萨无故。若约移义。此界有财首伴菩萨。劫无主佛。则无杂乱。移与不移。复不相碍。亦无不遍。是则前难一时都遣。

  ▲言如是主佛极於东方者。问曰主佛之东。为更有世界耶。更无世界耶。若云更有。何得言极。极者尽也。若云更无。是则世界有边。文殊不应从东而来。答曰。更有世界。若尔后难善遣。前难如何。答从此东方。凡有世界处。主佛必遍。所以言极。非谓世界有边。由此文殊。亦从东来。如尽众生之愿门。但是众生。但有佛性无非所化。非是众生有化尽时。

  ▲言终不见文殊师利从西向东来近主佛者。此遮常情定相之解。恐有疑云。主佛在此娑婆。金色在东。彼界文殊。从东向西。来近主佛。今移主佛极於东方。越过金色。彼界文殊。应从西向东。来近主佛。所以遮云。终不见文殊师利从西向东来近主。佛何以。故主若移。时伴亦移。故。

  ▲言亦不见文殊师利从佛前过向西近佛者。恐外疑云。虽不见文殊从西向东来近主佛。应是文殊从佛前过向东却回向西。来近主佛。故钞遮云。亦不见等。以表主移伴亦移故。如恐未晓。复举喻明。如一法师。市中作法。东门一僧。而来佐法。乃从东向西故。法师移至东门之外。是则东门一僧。必从西向东而来佐法。如或不然。应是东门一僧从师前过向东却向西方而佐其法。遮此常情二解。故钞云尔。

  ▲言如人以十钱布地等者。问前举十人为喻。今何重举。答彼约递至主伴。此约一往主伴。若尔星月之喻。已显一往故。答曰。星月喻中。未彰主佛周遍伴剎。故此重明。如人以十钱布地(标也)未是已布於地。

  ▲钱心为主钱缘为伴者。指配法合也。

  ▲第一钱当中者。对东西上押之钱名中。同本界不移之主伴对东西各移之主伴名中。

  ▲则以第二钱押第一钱上近东一缘之地者。此意云。复用第二钱。押第一钱上如何押耶。故释成云。渐近东展出一楞之地。喻第二重主伴各移近东一界。

  ▲则开元通宝等皆移近东一缘之地者。此显一移一切皆移也。

  ▲如是钱钱重重相押皆渐近东者。法合云。如是主伴重重相押。皆渐近东。是知东方。界界有主。界界有伴。无不周遍故。若至金色但有十个主佛者。主佛有不遍世界之失。何者。界有十佛剎微尘数故。彼若救云。一佛主佛剎尘数世界无不遍失者。应第一主佛移近东一佛剎尘数界外。第二佛剎微尘数界中。何故。钞云向东一界。复违邻次之义也。

  ▲更以十钱近西亦然者。合前主移近西也。余说云云。恐非正理。

  ▲言如第一会重重遍法界者。问普光忉利等处。亦说第一会法门不。若说。何以。经中但言菩提场说第一会。不言於余。若彼不说。何以遍。答有多解。一约佛德能。云遍法界。约根见闻。云菩提场。故下疏云。但随见闻。说有初成九会之别。二据称性圆融义。云遍法界。据不坏相行布义。云菩提场。三就广融义。於菩提场。全摄普光忉利等法界处尽故。由此但在菩提场。即是遍法界。经就能融。云菩提场故。经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一尘尚然况一处耶。四就普遍义。即菩提场。遍普光忉利等法界处也。既普光忉利等法界处中。皆有菩提场。是故但在菩提场。说第一会。亦无普遍。若尔第一会主。与余会主。为相见不。若许相见。应成杂乱。若不相见。何以知遍。答相即互亡不相见。相入双存许相见。虽许相见。有力无力异。亦无杂乱。若尔既云无力。应不名主。答但约相入门之无力。非关主伴门之无力也。若约主伴。皆成有力。各对当会伴菩萨故。今约相入。互成无力。主佛自望。更相入故。又解。或彼无力。即成其伴。同彼相即。二种玄门有同体故。是故准知。九会教主。若互相遍。分有无力。却成主伴。故无杂乱。余会余佛等。准此应释。

  ▲言故有三两身等者。将时处根。以显佛身。不全昭着。

  疏虽空空绝迹而义天之星像灿然者。肇公云。大像隐於无形。故不见以见之。大音匿於希声。故不闻以闻之。斯之谓矣。

  疏湛湛亡言者。上句直目无言理本也。下句即目言之事末也。教海。佛音本质教也。波澜。根闻影像教也。或分教义而有异故。又解。上言湛者。遣言也。复云湛者。遣无言也。恐未兼亡。故致亡言。以遣能所遣之迹也。意全当句即绝也。教海者。即上亡言理本也。波澜即目言之事末也。若尔。何云教海耶。答言音实相即法轮故。第十教体海印炳现故。

  钞夫大像无形等者。语借老子。意目一真法界。或比类而言。以劣况胜也。道体浅近。尚无形言。真法深玄。岂有名相。希字结上无声。微字结上无形。绝朕双结上二。言心绝动摇(离相)言亡戏论(离言)故。大般若经那伽室利分。龙吉祥云。我欲入城为有情故。巡行乞食。妙吉祥云。随如意往。然於行时。勿得举足。勿得下足。勿屈。勿申。勿起於心。勿戏论。勿生路想城邑聚落想大小男女想想等。所以者何。菩提远离诸所有想。无高无下。无卷无舒。心绝动摇。言亡戏论。无有数量。是也。

  ▲自入真赴(证圣)何用广陈。言(教)相(义)翻欲扰人。(不顺本法名翻引生倒解名扰)此难近蹑说仪周普远通四段之中。皆有相故。言无说(无言)无示(无相)或无能说言。无所示义。或无对初根说。无对久根示。或无声说。无名句示。

  ▲言无中无有二等者。此意。於无相理中。无内外人法等一切二也。

  ▲言无二亦复无者。为遣有二之相。假借无二之迹。於无相理中。何有无二。所以云无二亦复无。

  ▲言诸法无二无不二者。无二空也。无不二空空也。

  ▲言谓若有有可有等者。此意云。真如理中。若有一种有相堪可定相实有。则许对彼乃有一种无相堪可定相实无。何所以耶有。无相待故。已上反释。自下顺释。今无彼有相堪可实有。验知亦无此无相堪可实无故。

  ▲言若无所得当句即绝者。谓空空二字。分能所遣。迹终不尽。今言绝迹。性本自空。更不待遣。方符至理。若尔上云空空。应无益用。有能所遣。如鸟履沙故。若许无用。何须言之。今谓通云。众生悟法。难便造玄。先须由渐。故资遣拂。如彼真空绝相观。三句九门。拣情显解。方云泯绝无寄令契真空。法多如是。学者准知。

  ▲言谓依晴空等者。喻依情空炳现星像。法依义天。朗现法门。疏据影显。云义天之星像灿然。

  ▲言若碍於言等者。良以无言有二。一者碍。二者不碍。如次可知。

  ▲言若碍於言身子被呵等者。乃净名中卷。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乃知。答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舍利弗言。天止此久耶。天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舍利弗默然不答。天曰。如何耆年大智而默。答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於是。不知所以云。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解脱相。即其义也。

  ▲言不碍於言文殊攸赞者。此亦净名入不二法门品意。谓先三十二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以言显理。犹滞於言。次文殊云。如我意者。於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不二法门。上三十二皆有言也。后维摩诘默然无言。显不二理。此则无言也。是故文殊赞净名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为真入不二法门。故云不碍於言文殊攸赞。斯之谓也。问曰净名默住。以显绝言顿理。何云不碍言耶。答曰。但绝生灭虚妄言说。不碍真门如义言说。问曰。如义言说。为理为事。若云事者。违自真门。事相本尽故。若云理者。复违此假。理本不碍事末故。今谓通云。文虽用彼。义乃稍别。是则用净名之文。成华严之义。妙之至也。

  ▲言况文字性离即言亡言者。上句标。下句释。即言释上文字。亡言释上性离。或此意云。况文字真性。俱离彼即言亡言之两迹也。言流八音者。或体业具为后属依呼。八转之声也。或最好易了调和柔耎不误不女尊慧深远之八音也。

  ▲言至趣(无言无相理本也)非远(不碍言相事来也)心行得之(滞迹心行取之也)则甚深。(叵穷边际也)上句纵。下句夺也。

  ▲言像(有言有相事末也)非近(不碍无言无相理本也)灵怀体之(无漏真智证之也)而目击。(烂然可观也)上句纵下句夺也。肇公云。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体之则神。即其义也。上云言像者。出周易故。易云。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於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於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则亡象者。乃得意者也。亡言者。乃得象者也。今借此语用也。

  ▲言绝之理(无言)而非绝(不碍言也)繁兴之籍(言也)而非兴(不碍无言也)。

  ▲言融常心言无所遣矣者。表即妄同真也。下疏云。即凡心而见佛心。融常心也。下经云。能令三界所有声闻者皆是如来音。融常言也。不有此语。恐谓唯佛心言与理无碍也。

  疏若乃千门潜注等。若乃二字。引句之词。千门潜注与众典为洪源等者。此经所诠。无障碍法界。具无边异义但。以前之四根未堪具受。故我世尊随彼根宜。於无障碍法界中。分四谛等义。以为小乘等教。随彼偏根所执。偏义是无。就彼法体所断。通义是有。仍属此经无障碍法界。故此云尔。问曰。本末之义云何。曲三种。一云小乘云末大。乘云本故。法华经云。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又云。我此九部法。(小乘法也)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是也。二云。三乘为末。一乘为本故。法华云。於佛一乘。分别说三。是也。三云。前四偏教云末。第五圆教为本。故钞云。华严为诸教之本源矣。又下钞云。前四因中即有。至果皆无等。是也。前之二本。余教容有。后之一本。独我华严。

  钞如海潜等者。此借出现品喻义证教也。

  ▲言九流等者。正理云。汉艺文志云。一儒流。(述唐虞之故宗仲尼之道)二道流。(陈尧舜揖让之德明南面为政之卫)三阴阳流。(顺天历象敬授民时)四法流。(明赏敕法助来制也)五名流。(正名列位言顺事成)六墨流。(清庙净祀养老惠施)七纵横流。(受命使手专对权事)八杂流。(和大国体事无不贯)九农流。(劝励耕桑备陈食货)出释氏六帖。

  ▲言第五经等者。隋译经也。秦译当第六。

  ▲言始见我身者。即指圆根菩萨。初始於菩提树下。见我十身无碍毗卢佛身。

  ▲言闻我所说者。即前圆根菩萨。闻我毗卢所说华严经。即皆信受者。无一圆根不信受也。若尔何以鹿苑转四谛轮也。故经云。除先修习学小乘者。此意。但除却先来修习学小乘人不堪闻此根本法轮。外所有圆根众生。尽皆信受。是知。将根准教。既有小根。必有小教。故钞云所说也。我今灵山会上。亦令前来小乘之人得闻是法华经。悟入根本华严佛慧也。所谓初入佛慧。既是华严。复入佛慧。理有何疑。初成之说非法华故。

  疏智周鉴而常静者。故肇公云。夫圣人虚心冥照。理无不该。怀六合於胸中。灵鉴有余。镜万有於方寸。其神常虚。即斯义也。

  钞昔人云等者。所遮异释也。昔人将四不义所显一理为体大。以微细帝网二玄为相大。以神通自在相即广狭十世隐显等玄门为用大。问曰。何以偏将二种玄门为相大。自余玄门为用大耶。答曰。二种玄门约本具义。自余玄门约新现义。故此云尔。理实互通。问此师既许事事无碍。宁不许事理无碍也。答许事理无碍。何为所遮异释也。今谓通云。非彼不许。但文中不说。为所遮故。

  ▲钞显德相等者。问曰。此言德相为相大。与十所因中德相之门。同异云何。答有二解。一云此即是彼如将十玄。就本具义。属德相门。即是相大。就应根义。属业用门。即属用大。故前钞云。二约事事无碍。十玄之相。本自具足。即是别教之意。彼言本自具足。即德相门也。又云。此言德相非德相门。勿谓名同不分义异。如佛证穷为德相门。岂佛证穷。唯证相大耶。由此知非。复举一喻。以显深旨。如世一剑。先在匣中。本具体相用三。(同德相文中本具三大也)对贼便用。(如临根业用门)体相用三亦无所阙。(三大无阙)更宜思审。

  ▲言即能证能观者。止为能证。观(去)为能观。(平)或地上止观为能证。地前止观为能观。或果中止观为能证。因中若观。皆通事理也。故下疏云。定慧虽多。不出二种。一事。二理。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事定门也。能观心性契理不动。理定门也。明达法相。事观也。善了无生。理观也。诸经论中。或单说事定。或但明理定。二观亦然。或敌体事理。止观相对。或以事观对於理定。如起信云。止一切相。乃至心不可得为止。而观因缘生灭为观。或以理观对於事定。下经云。一心不动入诸禅。了境无生名般若。是也。或俱通二。如下云。禅定持心常一缘。智慧了境同三昧。是也。或二俱泯。非定非散。或即观之定但名为定。如观心性名上定。是也。或即定之观但名为观。如以无分别智观名般若。是也。或说双运。谓即寂之照是也。配释此文。学者可知。问曰。上明止观。从境彰名。云事云理。若论止观自体。事理何收一云。或止为理观为事。或观为理止为事。何以止观不双取事理耶。答文违大段事理无碍故。或止观皆是始觉为体。故下钞云。皆生止观。科约三大。云事理无碍。

  ▲言权实无碍等者。谓达事止观名权。照理止观名实。此亦约当句。明无碍也。

  ▲言若别对三大等者。此则将第四句能观止观之心。对上三句所观体用之境。如对初句云。冥真体。(理也体也境也)生第四句常静。(止心也)万化之域。(事也用也境也)生第四句周鉴。(观心也)对第二句显德相。(事也用也境也)生第四句周鉴。(观心也)重玄之门。(理也体也境也)生第四句常静。(止心也)对第三句用繁兴。(事也用也境也)生第四句周鉴。(观心也)以恒如。(理也体也境也)生第四句常静。(止心也)故钞云。各具体用。皆生止观。今言观者。乃是缘事之观。止者即是缘理之止。全同起信。云云。

  ▲言若作三观释等者。能观之心。分成三观。所观之境。开为三谛。对空观。开真谛。属体大。对假观。开俗谛。属用大。对中观。开义谛。属相大。问曰。三谛之中。义谛为二谛之所依。三大之中。体大为二大之所依。义理相顺。何故体大为真谛空观所缘。相大为义谛中观所缘耶。今谓通云。此言三谛。非取义谛。但取真俗及中道谛。但体大唯理法界。作真谛。生空观。用大多事法界。作俗谛。生假观。相大通四法界。作中道谛。生中道观。三大通所依。方是第一义谛。一心本法也。或云三大是用。义谛是体。二大与体别论。属真俗二谛。相大与体大合论。属第一义谛。更希刊定。问其中道谛。为俗事耶。为真理耶。答幻有中道即事。真空中道即理。俱融中道双通事理。问行相云何。答有五重故。问何者是耶。一幻有中道。二真空中道。三真空成幻有中道。四幻有成真空中道。五俱融中道。贵令易晓。列图显示。

  ▲言三止三观融为一心等者。问一心之中。分止观谛。九法历然。行相云何。答如依一镜鉴现好丑中三影。影喻三谛。其理昭然。现好影之明。如空观。现好影之净。如体真止。现丑影之明。如假观。现丑影之净。如随缘止。现中影之明。如中道观。现中影之净。如离边止。三影三明三净。约义条别。究体唯是一镜。将喻对法。学者详悉。

  疏真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者。上句标宽。下句释狭。

  钞真谓理也。(唯性非相)佛也。(唯净非染通性通相)涅盘也。(唯净非染通性通相)妄谓惑也。(唯染非净通性通相)生也。(唯染非净通性通相)生死也。(唯染非净通性通相)。

  ▲言真该妄末者。真理即事门也。

  ▲言妄彻真源者。事法即理门也。

  ▲言谓无有不湿之波等者。上句妄彻真也下句真彻妄也。

  ▲言如来不断性恶者。小教有二义。一佛前十五界。是有漏起他恶法故。生无比之贪。引央掘之嗔。二云示现。爱语罗睺。叱呵调达故。始教示二义。一云真如。昔日与恶而为实性。今至果位。恶法虽断。恶性常存故。二云示现同前小教。终教亦有二义。一云。昔日真如随缘以作说法。今至果位。无明既断。恶相虽无。随缘真性仍存故。如依静水。随风成波。风停波息。成波三性恒存故。如龙树论独力随相非所断故。二云。恶具二义。一不坏相异真义。(当缘生相有也)二称性即真义。(当无性体空义)今据后义。故云不断。顿教云。恶相本尽。更不待断。恶性本现。非所断故。圆教云。称性之恶。如镜中火。现而常虚。非所断故。虽通五教。正取能同终教事理无碍。故下钞云。如来不恶性者。善恶同以心性为性。若断性恶。则断心性。性不可断。亦犹阐提不断性善。又龙树云。如斩眠士夫岂悟士夫不伤等。若尔何故涅盘经说如来无不善佛性。答曰。彼据以理从事即无。此据摄事从理不断。又彼约现在为名。此据过去立号。故彼此文不相违背。

  ▲言又佛心中有众生等者。如和尚镜中弟子是也。

  ▲言今约不坏相者。一约不坏行布相。行布门中。众生可具其佛。(如矿具金如璞具玉)佛不可具其众生。(如熟金而非矿。如净玉而非璞。)二约不坏行布教相。闻凡即佛。於凡有益。(引生趣求)佛即是凡。令人妄解。(引生倒解)由此但云即凡心而见佛心。

  ▲言不离一心故者。(十所因中唯心所现故。出起信论。)。

  ▲言妄揽真成无别妄故者。(依理成事门。出起信论胜鬘经。)。

  ▲言真随妄显无别真故者。(事能显理门)真妄名异无二体故。(真理即事门。事法即理门。)真外有妄理不遍故。(返释理遍於事门)妄外有真事无依故。(返释事遍於理门)然或说妄空真有。(唯识论涅盘经)或说妄有真空(三论二谛义)俱空(随俗说二谛通华严经也)俱有(唯识华严)双非(触物皆中遮义也)两是。(真妄通二谛。或触物皆中表义也)。

  ▲言净分同真(无漏依他同圆成性)染分为妄。(有漏依他)言净分之事妄未尽故者。无漏依他缘生幻有故。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下钞云。谓如真如现依他时。设有净分。亦名为染。如镜现像不简净秽皆非镜体。故唯能现得名为净。所现皆染。即其义也。

  ▲言净分圆成皆有者。净分即依他摩诃般若也。圆成即解脱法身也。

  ▲言若随俗说二谛则真妄俱空者。(三谛中料拣也或三谛意或终圆义)妄法无性故空。真法无相故空。或真妄相待。方有真妄名生。如彼长短。故名俱空。或依手巾体幻作兔儿相。(体如真相如妄)若随愚夫说作兔儿体相俱空。(若随俗说二谛。则真妄俱空)。

  ▲言若约真妄通二谛则真妄俱通空有者。一云。在俗谛。真妄俱有幻有实有故。在真谛。真妄俱空性空相空故。二云。在俗谛真妄俱空。(即前随俗说二谛。则真妄俱空)在真谛真妄俱有。(故下钞云。真妄皆真。则本末一味。居然交彻)。

  ▲言约宗以明唯识等宗不得交彻者。问三论涅盘皆说交彻。何云不得。答一云内等。不等涅盘及与三论。何以得知。等字在上。宗字在下故。一云亦等於彼。彼论彼经。虽说交彻。非正所宗。今我华严。正以无障碍法界为宗。故钞云尔。

  ▲言情有即是理无者。问理无之义。遍圆二性。为属何性。若属圆成。何云遍计。有二义。一者情有。二者理无。若属遍计。何云情有即理无。妄彻真耶。答义有两途。若与情有非一义。属圆成性。若与情有非异义。属遍计性。今约初义。故钞云。真又解属遍计性。遍计性中通真妄故。不同始教唯是妄故。依他之中。无性之义。准此应释。

  ▲言此经云有净说生死等者。上半假立。谓待前流转生死。立涅盘。烦恼名诤。触动善品。损害自他。故名为诤。此有漏法。诤随增故。名为有诤。有彼诤故。生死者。有漏为体。无彼烦恼。故称涅盘。下半双非。谓生死涅盘俱因烦恼。假立其名。何有真实。又二互相待故俱空。二互相夺故皆寂。上二句俱有交彻。二二句俱空交彻。或望能夺义。俱有交彻。望所夺义。俱空交彻也。

  ▲言故影公云等者。即是中论序也。此一段文。准下钞释。而有四对。

  ▲言以真谛故无有俗谛故无无者。此是初对定有无所在。我约真谛上说空。是无性空。不同无物空也。我就俗谛明有。此是缘有。非空性之有也。二真故无有。则虽无而有。俗故无无。则虽有而无。一对彰有无体相。是不坏有之无。不碍无之有。故成中道。三虽有而无。则不累於有。虽无而有。则不滞於无。一对彰有无之德。若是定性之有。此有则唯是有。不得即无。若是定性之无。此无即唯是无。不得即有。今二互相即。故不徧滞。

  ▲钞云乃至者。具足应云。不滞於无。则断灭见息。不存於有。则常着永消。俱不俱等。何由而有。诸边都寂。故云皆离。此彰有无离过。滞空则断。累有则常。既不滞不累。故无断常。又释初对双离有无故。云无有无无。此成空观。第二对不坏有无故。云虽有而无虽无而有。此成假观。第三对明二谛相即故。不偏滞於有无故。不为有边所动无边所寂。成中道观。肇公亦云。涉有未始迷虚。故常处有而不染。此不累於有也。不厌有而观虚。故恒观虚而不证。此不滞於无也。第四离过准前。又释初对中。初对是真空义。下句是妙有义。第二对亦有亦无义。第三对非有非无义。第四对离过则成具德四句也。又初对双离二过。一离有。二离无。第二对离非有非无。第三对离亦有亦无。第四对总明离过。故起信云。真如。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即其义也。

  ▲言真妄皆真等者。问妄法皈真。其义可尔。云何真法亦皈真耶。答上言真妄。法体也。下言皆真。真谛也。又上言真。对妄之真。下言真。绝妄之真。又上约分相门。收妄之真故。

  疏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者。上标。下释也。依本觉理智。(释理修也)求始觉事智。(释事修也)。

  钞亦由惑者。执禅则依智性。乃至云。并为偏执者。义当四病也。故大方广圆觉经说。众生修行当离四病。一者作病。但作有为事行。未识真如本心。尚不得生佛家。岂得冥合圆觉。故说为病。(义当执法者也)二者任病。生死既空。何劳除断。涅盘本寂。何假欣修。一切放纵身心。更不念其罪福。泯绝无寄。故成其病。差乎近代。多落此科。诵禅歌。毁於法筵。虚寻名相。说理性。非於塔寺。狂认福田。妄立宗途。悞惑含识。断除佛种。良足悲哉。凡佛真子。当须屏远。殊不知。蓝墉适补比丘寿增。寺础将移。天人目动。况复触事陟理。绝空色观空。不癈众缘。真宴坐矣。如维摩经菩萨行品。佛告众香世界诸菩萨等。菩萨行者。於远离不以为贵。不着己乐癈於彼乐。在诸禅定。如地狱想等。斯则菩萨於禅。实有所证。佛尚诫令不着。况未有所入。得妄着耶。且沙门敛念。诚为通规。其谁不然。妄自矜衒。兼投药失所。所损非细。故智度论九十六说。弥勒菩萨知须菩提乐说空义。故教诫云。不应新学菩萨前说。何以故。若有少福德善根者。闻毕竟空法。即便着空。遂作是念。若一切法空无所有者。我为作何福德。则应失前业等。如是经论。如来劝令离病。弥勒诫物谈空。但有信心。不可警慎。三止病。真心绝念。动念即乖。若止妄念。不生真性自然显现。斯由不知妄念即真。贪嗔本道。而於妄外求真。何异除波觅水。故成其病。四者灭病。道由惑覆。惑尽道彰。故欲断惑求真。令得身心永寂。夫菩萨用心。利他为本。今欲避[言*寅]取寂。诚非大士。况乎不释动以求静。不怖惑而度生。真觉士也。今欲离障求寂。尚杂二乘狭见。岂能冥通圆觉。故说为病。(此之三病义。当执禅者也)如是四行。互闻即成非。齐运则无过。若能常作常止常任常灭。易脱相资。无非有益。亦犹四大造色。递发有损。并力成功。今此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并除前病。所谓执禅则多落止任灭之三病。执法则唯堕作之一病故此双行为真修矣。又下疏云。然今法学之者。多弃内而外求。习禅之者。好亡缘而内照。并为偏执。俱滞两边。又云。勉旃求悟。不得徒自劳形。(此遮执法者也)努力修行。不得拨无因果。(此遮执禅者也)。

  ▲言无所求中吾故求之者。暗引方等经乞士之语。上句释依本智。下句释求佛智也。故方等经中说。佛为雷音。说於昔因缘已。又云。过去有佛。名栴檀华。彼佛去世甚久。我於彼时。如汝无异。彼有菩萨。名曰上首。作一乞士。入城乞食。时有比丘。名曰恒伽。谓乞士曰。汝从何来。答曰。我从真实中来。又问。何谓真实。答曰。寂灭相故。名为真实。又问。寂灭相中。有所求无所求耶。答无所求。又问。无所求者。何用求耶。答无所求中吾故求之等。乃至云。恒伽闻已。卖身供养。下疏释云。性相双鉴。终日求而无所求也。

  疏理随事变等者。一云一者理也。多者事也。或一与多皆目事也。

  疏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者。历然行布不坏相也。相作圆融坏相也。终日不坏而坏。坏而不坏。名不思议。非谓体癈相存也。若谓能即体癈相存者。体据即义癈。不即义存。即与不即。二互无碍。存泯莫拘。是不思议。相约即义尚存。不即极存。但一向存。应非无碍。是可思议。学者更审。

  钞一同时具足相应门等者。然此十门。具於五对。一总别对。初门是总。余九为别。二法喻对。第七是喻。余九为法。三假实对。第九是假。余九为实。四全分对。三四是全。六八为分。五增微对。广显主增。狭隐伴微。不唯五对无碍。实乃举一全收。

  ▲言能以众生身作自身等者。问此言众生。为取我等妄染众生耶。为众示现变众生耶。答一云。但取变化众生。若取我等妄染众生。应无所化。俱作能化十身故。又违此钞云则於此身现如是形。复违下钞众生身等。摄皈三身中化身故。二云。但取我等妄染众生。何知。论三分中是染分故。三世间中众生世间故。若尔前难何通。答常作能化。不碍为所化故。就能悟门。取众生身作自菩萨身为能化。就迷门取众生不作菩萨身为所化。

  ▲言则於此身现如是形者。约同体变化也。下皈化身者。岂不见。下钞云万化云云。皆是法身大用。又经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又果门摄法无遗。三云上二双取。引证同前。向明十身。皆是佛身。恐滞常情。略伸区别。问既俱佛身。唯应第七如来身摄。何分余九。若就行布。而有余九。应非皆是佛身所摄耶。答圆融不碍行布故。佛为能融。皆是佛身。不坏本相。故存余九。二门双取。故说十身皆是佛身。若以余九。随一为门。具十亦然。今就佛门。是故云尔。问前之七身。作菩萨身。行相可知。具色相故。后之三身。既非色相。云何作於菩萨身耶。下疏答云。入法智中。自然应现自己身故。令於虚空忽见自身。故名为作。作余亦尔。又问。余之七身。可作能化。具色相故。后之三身。既非色相。云何化生而作能应耶。答曰。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色相。是故彼三即为能应佛身。良以根性心乐类非一故。

  ▲钞言历然者不坏相故者。历然即是不乱。不乱。钞指即是行布。验知不坏相行布义。非圆融中体废相存也。

  ▲言如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坏初心之者。初心即妙觉。成佛义如常。即而不即。初心义存。二义双取。说得初心成佛。出梵行品文。良以初心即无其体。全揽妙觉体成故。如世指环。别无其体。全揽金成。故说指环当体即金。环相仍存故。

  ▲言十信摄於诸位诸位十信历然者。十信摄於诸位。圆融也。诸位十信历然行布也。出贤首品文。问约圆融义。十信摄於诸位。为於信位。实成佛耶。为实未成佛耶。若实成佛。住行向等。便徒虚设。若实未成佛。信该果海。有言无义。有云圆融门中已成佛。行布门中未成佛。若尔后位但应行布修断。圆融门中已成佛故。若谓虽已成佛。不碍复有修断者。妙觉位后。应更修断。若更修断。前佛应胜。后佛应劣。修断多少不同故。今谓通云。六位互摄。如六面镜互现其影。信摄余五位。如第一镜影现五镜影。信位有障。信摄诸位。一切皆障。是知一障一切障。第一镜上。尘垢昏坌。彼镜中影。一切不现。是知一昏一切皆昏。如在信位修断其障。能摄之障既断。所摄之障一切皆除。是则一断一切皆断。如磨第一镜尘垢皆除。不唯能之镜昏除。镜中之影昏障亦无。即是一磨一切皆磨。一现一切皆现。约信位中。诸位惑障皆断。岂不名佛。约第一镜尘垢皆除。岂非明净。约住位中。诸位惑障全未断故。岂得名佛。约第二镜中。诸镜尘垢。全不磨故。岂名明净。是知位位圆修圆断。譬如镜镜全磨全净。以喻对法。朗在目前。

  疏广大即入於无间等者。疏中影略应云。无外广大身剎。即入於无间尘毛。无间尘毛包纳於无外身剎。问尘毛具二义。不坏相故狭。称性故广。可尔。无外身剎不坏相故广。岂称性故狭。名无碍也。答亦不坏相故狭。称性故广。故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空尚如沤。何况身剎。又云十因各随义显。今取法无定性。故大能小也。或亦称性故小。性非定大故。何以得知。全在一尘而包容故。

  钞虽有即入。意取广狭拣。滥释成也。问广狭无碍。别立玄门。凡圣无碍。应别立也。染净依正等。皆应别立。此若不尔。彼广狭门。应即入收。不应别立。答许别立。但示方偶。且作是说。皆皆无量。

  疏炳然齐现等者。上句法。下句喻。问隔瓶见物。岂不违肉眼。九缘生义阙空缘耶。瓶具质碍故。答良由缾净。得见彼物。若尔如对明镜。何不见障外之色耶。答镜但表净里不净故。琉璃表里皆莹净故。如水澄清见鱼鳖故。

  钞一能含多皆曰相容者。下钞又云。法法皆尔。故云相容也。微细之义。下释有三。一能含微细。一尘一毛故。二所含微细。不坏相故。三难知微细。小能含大。常情不测故。如对一释迦像。想彼像中。含尽十方三世遍法界虚空界无尽三宝。礼彼一像。即是徧礼无尽三宝也。供彼一像。念彼一像等。准前应知。如焚一炉香。想彼香中。含一切香。华灯幢伞盖饮食汤药果木音乐螺钹宫殿池沼等。一切诸供养具遍供。如前一像中无尽三宝。随献余供。含物亦然。曰修此行。有何罪而不灭。有何福而不生。良以法虽本尔。心不相应。难获巨利。幸愿群英。勉强而行。自余玄门。仿此而修。滞相而修。百千万劫。未及一眴之功。深思深思。相入门中。当想自身遍入十方诸佛会里佛菩萨四众八部身中。彼若说法。我亦说法。彼若闻法。我亦闻法。彼若断障。我亦断障。彼若证真。我亦证真。彼若发菩提心。我亦发菩提心。彼若化生。我亦化生。彼若拔苦与乐。我亦拔苦与乐。尽彼诸行善事。我亦行之。复想六道众生皆在自身之内。自若礼诵。彼一切众生悉皆礼诵等。自余妙行。准此应知。

  疏隐显俱成等者。如观一释迦像。於中乃有无尽佛菩萨等身像也。但彼多像隐一像显也。

  钞而明下有晦等者。上明异处。下辨同处。文理昭然。

  ▲言如东方入正定为一半等者。此意。一菩萨全在东方入定。而不妨同时全在西方出定。是谓难思。问何故入定为明。出定为晦耶。答在定观根审法名明。出定涉有化生名晦。是故在定复得显加。出定但感冥加。明晦之义。昭然可悉。或约但见入定不见出定故。

  钞影复现影重重无尽者。此是其喻。法合云何。如一尘称性以作能含。一切剎土俱为所含之剎。皆揽尘成。尘复称性。复含其剎。是知能含尘尘不尽。所含剎剎无穷。是此门也。问第一尘称性含剎尽耶。舍剎不尽耶。若含剎不尽。是则彼尘不称其性。若云称性而含剎不尽。彼不含剎应在性外。若许含尽。彼第一尘所含之剎。但作第二重能含。更有何剎。为第二重所含耶。若递互合。与微细相入二门何异。若云第一尘称性含剎皆尽。彼所含剎亦乃称性。作能含时。复更出生所含之剎者。问所出生剎。为本为新。若本具者。应第一重尘却有含剎不尽之失。若新生者。德相门中。应无帝网。此义极难。深宜用心。今谓通云。如莹一圆镜在东莹一方镜在西。两镜互入。同相入门。一性而入。似微细门。今帝网门。则不如是。如东圆镜现西方镜影。全尽无不尽之失。其方镜常入而不入。还在本位。其西方镜内。却现东圆镜影。并圆镜内。方镜之影。全尽亦无不尽之失。其西方镜并所现影。已有三重。其东圆镜常入而不入。现在本位。复作能现。现西方镜。并彼二影亦无不尽。其东圆镜并彼三影已有四重。其西方镜常入而不入。还在本位。复作能现。现东圆镜。并彼三影。无不尽失。其西方镜。并彼四影。已有五重。后后作法。准此应知。由重重无不尽之失及相滥之过故。钞云。亦如两镜互照重重涉入传耀相写递出无穷。即其义也。故下大钞(十七上半二十纸)云。又重重现故者。双释普入及方网。言尘能受剎。剎以尘成。亦能受剎。重重皆入。名为普入。既交络入。九方入东。东入西时。带余九入。西入南时。带东诸方而入於南。故成重重。即初地中。如帝网差别故。为真实义故。

  钞以三世相因互相摄故者。缘起相由故。时无别体。依法假立。如依昨日日轮立过去世。依今日日轮立现在世。依来日日轮立未来世。昨日日轮。离今日来日二轮之外。别无日轮。全揽今日来日二轮。作昨日日轮。上立过去世。彼日轮体。既揽今日来日二轮所成。果不异因。即是今日日轮。应立现在世。复即来日日轮。更立未来世。余二因二果。准此应知。方成九世。如揽尘成剎。归本是尘。如揽念成世。归本名念。一念本时。摄九世末时。本末双举。故云十世。问一念即无量劫。应是相即门也。答虽有即义。意取十世。如前广狭门故。

  ▲言故庄生一梦身为蝴蝶者。庄子第二齐物篇云。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折-白][折-白]然自喻适志不知周也。方其梦为蝴蝶。而不知周。则与死不殊异也。而所在无不适志。则当生而系生有必能当死而恋死矣。由此观之。知失在生而哀死者误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谓物化。意云。昨日之梦於今化矣。生死之变。岂异於此。又自周而言。蝴蝶称觉。未必非梦。此亦可以喻万法如梦矣。

  钞以随一事即是无尽法界者。问与相即门何别。答但是相即门四句中。一即多之一句义也。同微细门。是相入门中一摄多之一义也。或不同相即。彼行布门。一与多异。圆融门中。废一同多。今记事门。行布门中。体是一法。圆融门中。便是多法。非是废一同多。故不同也。如托一人便显六亲。非废一人方即六亲。况生其解。尤异相即。

  钞然有二意故贤首改为广狭等者。今代至相反难贤首云。若真理为广。事相为狭。则是事理无碍。知无间尘毛名狭。无外身剎为广。此二门异。亦不成事事无碍。若无外身剎与无间尘毛无碍。即事事无碍义成。而复狭中存广。即相入门。狭中不存广。即相即门。贤首若云。虽有即入意取广狭者。至相亦云。虽有即入意取纯杂。彼此异因不可得故。有云。二师理齐。清凉双取。但以贤首广狭。通一切法。至相纯杂。但论其行。故钞云。今以至相但约行为小异。或广狭中。有无碍言。故异至相。若尔纯杂中有具德语。何殊贤首。今云通云。至相所立纯杂各异。致招多难。贤首所立。广狭是一。都无前妨。如将一尘称性故广不坏相故狭。岂有相滥。若尔同体广狭可然。异体云何。答初既不滥。后有何疑。何以得知。下释十玄次第云。广狭蹑前事理无碍。为后八门之所以也。又下清凉会取纯杂云。契理为纯。不坏相杂。是故得知。如无异意。贤首所难。还成自害。幸希详当。

  钞不信不解不顺不入者。如次配教理行果四法也。

  ▲言以不能生如来家者。进不至十地见性等家。退不生三贤解悟家。是知依权教修者。尚不至三贤。岂臻十地。若尔何故下文云。别教十地证竟。但是圆家住尔。答彼宗自谈云。证十地竟。圆宗断彼义当住尔。如寡闻比丘自谓无学。小教断彼。实是凡夫。又如愚法二乘谓证涅盘。始教断彼。但是择灭。回心已后。更经多劫。方至十信等也。

  疏在视听於嘉会者。问文殊巡行经云。五百声闻。闻而不信。法华不轻亦令其闻。何得此中不令其闻耶。答为显不共故。故智论明般若。有共不共。指此不思议经不共二乘说故。又大圣化仪。其类不等。或闻而不信。以为远种。如上所引。或以威力。令其出会。如法华中五千拂席。或令在会使其不闻。即如今经。法华渐教之终。将收败种故。加令其去。笃励在会。使其信受。此经顿教之始。为显深胜。留使不闻。令诸后学修见闻种。然嘉会之言。即周易乾卦文言矣。彼释乾元亨利贞四德云。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故曰乾元亨利贞。今但借其嘉会之言尔。

  钞悉觉真谛等者。下疏曰。然此声闻。皆是菩萨。欲显深法。托为声闻。故所叹德。言含本迹。言悉觉真谛。(迹云现观了四谛本云觉第一义谛)皆证实际。(迹云入正性离生本云能入无际际故)深入法性。(迹云所学已穷本云穷二空源)永出有海。(迹云生分已尽本云能入不染)依佛功德。(迹云逮得己利本云依十力等)离结使缚。(迹云现行已离本云不断不折)住无碍处。(迹云种子亡故本云二无碍故)其寂静犹如虚空。(迹云心善解脱本云处乱恒寂)於诸佛处永断疑惑。(迹云慧善解脱本云未证无碍)於佛智海深信趣入。(迹云皆可回心本云种智信入)。

  ▲言皆悉不见神者。神力(十力等)严好(常光庄严等)境界(悲智所缘等)游戏(不坏本相等)神变(重阁同空等)尊胜(一切不能制)妙行(悲智云切用等)威德(谓命等十种自在)住持(谓胜住持令有所作)净剎(谓於娑婆见华藏等)入(身遍剎尘智入诸法)至(即新来众)诣(即此往彼)。

  疏见闻为种八难超十地之阶者。此意。但说八难见闻华严熏金刚种。非谓八难现身圣证。是故地狱转报生天。方登十地故。钞云。皆容见闻为种之义。未见明文。说八难身得入见道。若许入见。何得名难。复违论说。极忻非上二。极威非三涂。唯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若云但障。权教见道名为难者。劣道尚障。何况胜道。别教十地证竟。但是圆家住尔。八难未至。别教三贤。岂许得证圆教初地。又准天台止观。乘急戒缓。许三涂身而得圣道。更宜思审。

  钞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闻如是义者。问地狱天子。由昔闻经。熏成坚种。不信毁谤。堕阿鼻狱。彼虽不信。亦得闻经。熏成坚种。何故今文云。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闻如是义。答一云不信毁谤。堕阿鼻狱。长劫不闻。故经云。永非谓毕竟不闻。二云但遮其不闻。言永不闻。三云不信虽闻。犹如不闻。问地狱天子。昔闻经时。不信诽谤。不善心中。云何得熏成佛坚种。若种坚种。是成佛因。如何反堕阿鼻地狱。又不善心得熏坚种。应善心中却熏恶种。若许尔者。三乘圣人。还堕恶趣。是则因果杂乱。深违教理。有云。其不善心。但熏恶趣。招地狱报。其华严经。熏成坚种。作成佛因。良以在缠本觉为本性。住种性。经声入耳。熏彼本觉。用增胜故。名习所成种性。本新相合。共为坚种。故法华云。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若尔他经声为缘。无自善心为因。既阙因力。如何熏种。答本觉为因故。若尔闻他杀盗等声。自生悲心。应熏恶种。亦有恶声为缘。本觉为因故。不可本觉唯与善种为因。颇有恶种不揽理成。今谓。通云闻经之心。具二种义。一者神解义。二者暗钝义。由神解义解得华严语义。内心为因。经声为缘。因缘和合。熏成坚种。由暗钝义。诽谤华严语义。内心为因。经声为缘。因缘和合。熏成地狱种。一念心中。齐熏二种。实不思议。如谤不轻云我等何用如是虚妄授记。由解彼言。记自成佛。熏金刚种。由不信故。熏地狱种。故梵网云。但解法师悟。尽受得戒。彼受戒时。亦熏坚种。傥若不解。得熏坚种者。无一众生无坚种故。准诸法显义。体无有一法非华严故。岂有众生不见闻耶。若皆有种。何故钞云。由昔无因。外曰。文中但云见闻为种。何须要解。今复通云。若不解时。不名见闻。如舍利弗等。在逝多园。所见世尊。即是无尽身云佛。所见祇园。即华藏界。所闻言教。即是华严。但未了解。不名见闻。又云见毗卢佛身。眼得清净。现今所见一切境界。无非毗卢十身。何故一切众生眼得未清净耶。由此得知。未能解得。并是佛身。不名为现。如人见金解作其铁。外人问曰。汝见金耶。彼人答曰。我不见金。但见其铁。应知不解不名见闻。应知见闻必作其解。由解心故。顺本觉性。由顺本觉。熏成坚种。於理甚妙。更希刊削。

  ▲钞中有一光名清净功德者。故下疏(第八下半六十九)云。第二举因对显者。为显胜故。此有数重。一似相德深广言不能备故。置之说好。二好德复多。以三十二相既有八十随好。十莲华藏之相好弥多矣。且举其一。三一中置胜。但说劣者。故明足下。四足下一好。复有多光。但说一光。亦不可说。故寄因显因光成益。三重顿圆。况果一光。如是展转。况於诸相。况复总说。如来诸德果海绝言。亦斯义矣。

  ▲言了知如是悉是虚妄乃至清净善根者。下疏(八下半七十二)释云。后了知下能灭。谓了惑本虚居然不生。故晋经云。此诸烦恼。皆悉除灭。除灭故清净。惑亡智显。即自在光明。善根成就。言香幢云者。即九地善根。也言若有众生见其盖者。至一恒河沙善根者。疏释云。准晋经云。种一恒河沙转轮圣王所植善根。所谓白净宝网轮王等。是则多个轮王。非一轮王之多善也。梵本亦然。而言清净金网者。准璎珞上卷。金轮在十回向。初地已上。皆是琉璃轮。而增宝数为别。是知旧译为宝网者。胜金网也。故彼经云。欢喜地。百宝璎珞。七宝相轮。为四天王。一万子以为眷属。百法身百佛国土中。化十方天下。已后略无化之分齐。宝数一一。增至七地十三宝相轮。八地但云大应宝相轮。九地云白云宝相轮。十地百万神通宝光璎珞无畏珠宝相轮。若顺晋经。白净之言。则是九地。即前香幢云自在光明。若然彼但是所等。则金网无失。若取十地。为清净金网。正当十地。以无畏珠。为清净义。又摄化分齐。与上第十地摄报果同。则证十地明矣。故下此王放光遇者亦登十地。言一恒沙者。谓从九地已还。乃至住十铜轮。以此十地所化分齐。比前诸位。此齐如恒沙矣。故晋经云。宝网轮王等。等取前也。

  钞上二皆明证速者。指疏中二。则超十地之阶。与圆旷劫之果。指钞中二。则善财童子及威光太子。

  ▲言又此经宗三生圆满者。非谓随生圆满备经三生方得圆满。或一生身经历三生。如是闻经已依解起行。随行证入。或多生身。但在一生。如是闻经已。虽熏坚种。无真解行。圆因既阙。妙果曷成。纵经多劫。只是一生。三生之义。各在何位。准贤首说。长流凡夫。见闻成种。名见闻生。四十心位。十地圣人。真解真行。名解行生。妙觉如来。因圆果满。名证入生。准清凉义。但取十地。为证入生。余同贤首。

  ▲言即上二句者。见闻为种。并解行在躬。

  ▲言即下二句者。超十地之阶。与圆旷劫之果。

  钞本悲为身。(定所依身悲所熏故即悲为身定依体故)大悲为门。(益生唯悲令物入故入定用悲为能入故)大悲为首。(凡所益物悲先导故智定之中悲增胜故)以大悲法而为方便。(入定益物悲为方便即智即定悲无爱见)又此四亦是从佛向机之渐次矣。充遍虚空(一广周故二无缘故)。

  ▲言入师子频申三昧旧经云奋迅者。即频申之义。俱是展舒。四体通畅之状。总相释者。即用之体。寂而造极。则差别万殊。无非法界。即体之用。不为而普周。故小大相参。缘起无尽。名曰频申自在之义。又准涅盘。真师子王。自知身力牙爪锋铓。乃至晨朝出穴频申欠[去*欠]。四向顾望。发声震动。为十一事。何等为十一。一者谓欲坏实非师子诈作师子故。二为欲试自身力故。三为欲令住处净故。四为诸子知处所故。五为群辈无怖心故。六为眠者得觉悟故。七为一切放逸诸兽不放逸故。八为诸兽来附近故。九为调大香象。故十为教告诸子息故。十一为欲庄严自眷属故。一切禽兽闻师子吼。水陆之属。潜没深渊。陆行之类。藏伏孔穴。飞者堕落。大香象王怖走失粪。清凉以法义。合彼师子。谓以同体大悲为身。以增上大悲为首。以即智大悲为眼。纯以智慧为牙爪。大悲方便为振尾。悲为方便居然末故。方动振动义故总取四悲为足。依此立故。以法界三昧窟。所入证故。以无缘大悲为窟门。入出由此故。以体用无碍为频申。舒展自在故。以演法界法门为哮吼。决定宣说一切众生本与如来同法界故。如此师子。随一一毛。皆称法界。次言为十一事而频申者。一摧破魔军诈师子故。二示众神力。十力等力为身力故。三净法界土。佛住处故。四为邪见凡夫知归处故。五安抚生死怖群党故。六觉悟无明眠众生故。七为恶法兽舍放逸故。八令诸菩萨及邪见诸兽来依附故。九为诸外道及二乘香象令如盲聋舍放逸故。十教诸菩萨子息。令顿证故。十一庄严正见四部眷属。俱增威势。不怖一切邪党。一切邪党皆怖畏故。又野干随逐师子。百年不能作师子吼。二乘安处法会。如盲如聋故。

  ▲言广说以十能入等者。经云。彼诸菩萨。以种种解种种道种种门种种入种种理趣种种随顺种种智慧种种助道种种方便种种三昧。入如来等十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佛神返海方便门。

  疏象王回旋六千道成於言下者。文殊回观法器故。如象王回。身首俱转。无轻举故。即六千比丘会。表六根清凉。可入法界故。问此言成道。为当何位。答唯居十信。何以知耶。故下大疏。成彼化事中。通有三会。一比丘会。显回小入大故。二诸来人会。通收诸权入一实故。三善财会。显纯一乘根一生成辩故。又前二会。表居信未久尚不定。善财信终。可入证故。斯之谓矣。又纲要云。尔时尊者舍利弗下。成彼化事。通有三会。第一六千比丘会。显回小入大故。第二从第六十二经初。至复有无数众生於三乘中各得调伏。即诸乘人会。表总收故。第三从尔时福城人闻文殊师利童子下。摄善财会。上三皆是十信。以信未入位。故有三类。此下善财纯一乘根。入位之后。唯是一人。故尽经终。唯明善财。文甚分明。幸勿余惑。

  钞观文殊十德者。下疏云。一身相胜。二常光胜。三放光胜。四众会胜。五行路胜。(表常依八正故)六住处胜。(举足下足。无非道场随心转故)七庄严胜。(常观空有二边。心地之下。具如来藏恒沙性德。无二心亡照任运寂知。而显现故)八树林胜。(树立万行严法体故)九自在胜。(於我无我。得不二解。自在主中为最胜故)十上摄胜。(此有二意一约事心常上摄诸佛法故。二约表。诸佛显扬皆依般若。究竟至於一切智故)。

  ▲言令发十种无疲厌心者。所谓积集一切善根心无疲厌(一)见一切佛承事供养(二)求一切佛法(三)行一切波罗蜜(四)成就一切菩萨三昧(五)次第入一切三世(六)普严净十方佛剎(七)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八)於一切剎一切劫中成就菩萨行(九)为成就一切众生修行一切佛剎微尘数波罗蜜。成就如来一力。如是次第。为成就一切众生。成就如来一切力(十后九皆有无疲厌心四字)法门无尽众生无边。取相而修。多生疲厌。厌则退堕二乘。若无爱见而修。则无疲厌。虽无疲。则佛果非远。况我身耶。

  ▲言则得三昧名无碍眼等者。下疏释云。略有三义。一能见离障故。二所见无拥故。三一具多用故。虽具此能而无见相故。名三昧。

  ▲言得此三昧至而为庄严。正明眼用也。

  

  ▲言亦能忆念至十种辩才者。宿住用也。

  ▲言又即成就至一切佛法者。通显多门。上一定之用既尔。多门无尽例然。此显圆教摄根。创立大心。乃得十地之后。十通之用。以始摄终故。如初发心功德品等辨。

  疏启明东庙者。即启菩提智明也。此菩提心为当何位。善财童子。为圣为凡。古有多释。一云地上菩萨。一云地前贤人。一云通二地前地上二位中收。此上诸释。皆非正义。故贤首云。应是善趣信行中人。依圆教宗。有其三位。一见闻位。即是善财。次前生身。见闻如是普贤法故。成解脱分善根。如前叹德中辨。二是解行位。顿修如此五位行法。如善财童子。此生所成。至普贤位。是三证入生。即因位穷终。没同果海。善财来生是也。若尔定是何位。谓以在信是信位在住是住位。一身历五位。随在即彼收。以通一切故。如普贤位。此之一解。甚顺经宗。疏主自云。谓历位而修。得见普贤。一时顿具。地狱天子。尚三重顿圆。何以善财。克定时分等。此意。行则渐修。位即顿证。是今义矣。

  钞至福城东者。其城居人多有福德。故曰德城。城表防非。东为群方之首。亦启明之初。表顺福分善入道初故。又表福智入位本故。

  ▲住庄严幢娑罗林者。此云高远。以林木森耸故。表当趣万行庄严故。

  ▲大塔庙者。即归宗之所。日照三藏云。此城在南天竺。城东大塔庙。是古佛之塔。佛在世时。已有此塔。三藏亲到其所。其塔极高大。东面鼓乐供养。西面不闻。於今现在。此处居人。多唱善财歌词。此城内人。并有解脱分善根。堪为道器。此表所依法界本觉真性诸佛同依。故云往昔诸佛曾所止住等。

  ▲言五百优婆塞等者。表五位证入故。

  ▲言别观善财者。解心顺理曰善。积德无尽曰财。知其不群。特回圣眷。

  ▲言又令忆念过去善根者。令忆宿善使不自轻故。

  ▲言随文殊师利而说偈言等者。同餐妙旨。独颕众流。重法随师。说偈求度。故彼偈云。三有为城郭。憍慢为垣墙。诸趣为门户。爱水为池堑。愿轮大悲毂。信轴坚固辖。功德宝庄校。令我载此乘。

  ▲言一百一十由旬者。为表十地及等觉地一一皆具诸地功德。或不分等觉。即开十信。进退皆表一百一十也。始信该於极果。故曰遥申。随顺行成。故曰右手。

  ▲言若离信根至之所忆念者。九句经文。前七阙因。一阙行本故。二求小故心劣处生死而忧悔。三横不具。四竖不进。五滞一善。六不广求。七不起无住行愿。后二阙缘。后不能了下。有十五句。前五约所知理事。后十约能知分齐。例前诸文思之。

  疏寄位南求者。寄位即是寄修行相也。寄者托也。依附之义。位者次也。阶降之义。斯则行布圆融。寄渐显顿。寄人显法。寄相显性也。下疏云。且依古德。配为五相。谓四十一人名寄位。修行相寄四十一位。依人求解。显修行故。二从摩耶下九会十一人。明会缘入实相。即会前住等成普别两行契证法界故。初得幻智。后得幻住。该於中间。如幻之缘。入一实故。三慈氏一人。名摄德成因相。会前二门之德。并为证入之因故。故法门名三世不忘念。则摄法无边。四后文殊名智照无二相。谓行圆究竟朗悟在怀。照前行等。唯一圆智。更无前后明昧等殊故。五普贤一人。名显因广大相。始觉同本。圆觉现前。称周法界。无不包含故。其后四相亦得称为寄位。前三义同等觉故。摩耶慈氏并入重玄之门。文殊表菩萨地尽心无初相。普贤义同妙觉。才见普贤。便等佛故。今从别义。且为五相。此五亦是菩萨五种行相。一高行。(历位上升)二大行。(同入一实)三胜行(具上广大成补处因)四深行。(般若绝相)五广行。(一一性称)然南者。古有多义。初一约事。谓举一例诸。一方善友已自无量。况於余方。余四约表。二者明义。表舍暗向智故。南方之明。万物相见。圣人南面。盖取於此。三中义。离邪僻。东西二边。契中正之实道故。四生义。南主其阳。发生万物。表善财增长行故。北主其阴。显示灭义故。世尊涅盘。金棺北首。五随顺义。背左向右。即随顺义。以西域风俗城邑园宅皆悉东向故。自东之南。顺日月转。显於善财随顺教理故。此五义中。初一则通次。一后二地前。表契中道义。地后表之。亦通地前。正证离相地中。不以南表。地后显於业用。不同地中。后文殊。有示无方。表於般若。加行有修。正证无二故。普贤。无方无示。表法界普周故。有人唯取随顺一义。非前诸释。谓正明之义。出此方故。宁知西域南非明等。况通方之说。言旨多含。故通五义矣。

  钞时善财童子至教化众生等者。自见己身等普贤化也。

  ▲言不於此剎没彼剎现者。(以没现相如法性故。此彼相即故)。

  ▲言与普贤等者。等因圆也。

  ▲与诸佛等者。等果满也。

  ▲一身充满至悉皆同等者。别显等相。若依通相。义当等觉。离言不可说故。

  疏尽众生之愿门者。问众生当有成佛尽时不。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云有尽。而生界便灭。佛界便增。又违十地经。云若众生界尽。我愿乃尽。而众生不可尽故。我此大愿善根无有穷尽。又如来利他功德。亦有尽时。是知最后众生。定不成佛。从初发心。都无所化。入圣众生。利他行阙。因行不圆。岂得成佛。若云不尽。尽众生之大愿。但当虚发。又违涅盘经。凡是有心定当作佛。尽法界内。颇有一生无佛性耶。既是有性。迟速纵异。宁有一生不成佛耶。勿谓新新续起众生是则众生有始故。仁王经云。三界外有别众生始起者。是外道大有经说。勿谓成佛已后再作众生。良以金无重矿。佛无再生。无明既尽。无重生理故。龙树名为无始有终住地。由此得知。进退非理。今谓。通云。如世一人得长生术飞行自在踊在虚空。(如有一人已成佛道)应问彼人之西。虚空多耶。彼人之东。虚空多耶。答不可论其多少。何以故。虚空无边故。(应问此佛之前成佛者多耶。此佛之后。未成佛者多耶。答不可论其多少。何以故生佛无边故。)此人用神通力。往东而行。一弹指顷。越过百千万里虚空。(此佛运慈悲力。一念化了。百千万类众生。皆成佛道。)是则此人不老不死。亦不暂住。如是而行。尽未来际。颇有东方一界虚空此人不过越。耶(是则此佛不迁不灭。亦不暂住。如是而化。尽未来际。颇有一众生此佛不化令成佛耶。)应知东方界虚空彼人皆可越在西方。(应知众生一一皆可化度令成佛道)虽尽未来如是而行。岂行尽东方虚空耶。(虽尽未来如是而化岂化尽众生耶)何以故。虚空无边故。(何以故众生无边故)勿谓东方新生虚空。勿谓已越西方虚空还来东方。(勿谓众生新生。勿谓已成佛道还作众生。)纵行无量劫。终不可说彼人之西虚空多彼人之东虚空少。(纵化无量劫。终不可说已成佛者多未成佛者少)是故诸难一时顿尽。更请研寻。尤增义味。

  钞明时难遇者。十地论云。是中时者。无八难故。如偈说。如王怀忧恼。病恚着诸欲。崄处无侍卫。才佞无忠臣。如是八难时。智臣不应语。心王亦如是。非时不应说。释曰。论但有偈。更无解释。今当释之。前一偈半是喻。但半偈合。王喻众生於所说法取舍自在故。一如人烦恼言不入心众生忧恼法不入心。二病苦喻众生有苦法不入心。三恚。四欲。可知。五崄处喻八难处。六无善法为侍。七近恶友。谗佞。八无善友忠臣。此八皆为说法之难。今时反此。故云难遇。

  ▲言今值圣明天子者。即唐德宗皇帝也。

  ▲言敷陈五教者或五经之教或五帝之教或小始等五教也。

  ▲言学肆者。肆陈也。今时习学之处。谓之学肆。周孔云。司市常以陈肆辨物。学中列列书史。如市陈列货物也。又要览云。因后汉张楷字公超学徒随之所居为市。故今学处。而称肆焉。

  ▲言诸佛祖师者。出佛名经。

  ▲言大圣虽周法界者。真身宽遍也。

  ▲摄机长在此山者。应身局处也。

  ▲应感普周若百川影落。应身宽遍也。

  ▲清凉长在犹素月澄空。真身局处也。意显真应局无碍故。

  ▲言况大孚灵鹫标乎圣等之名等者。案感通传。云今五台山东南三十里。现有大孚灵鹫寺。两堂旧迹犹存。南有花园。可二顷许。四时发彩。人莫究之。或云。是汉明所立。又云。魏文所作。互说不同。如何会。答俱是二帝所作。周穆王时。已有佛法。此山灵异。文殊所居。周穆王。於中造寺供养。及阿育王亦依置塔。汉明之初。摩腾天眼亦见有塔。请帝立寺。山形似於灵鹫。故号为大孚灵鹫寺。大孚者弘信也。帝信佛理。立寺劝人。花园今在寺前。后之君王。或改为大花园寺。至则天大圣皇后。与于阗三藏。译华严经。见菩萨住清凉山。因改为大华严寺焉。

  ▲言不入余人之手者。出现品经云。不入余众生手。唯除不思议乘菩萨也。

  ▲言积行菩萨等者。亦出现品。如前钞引。

  ▲言手舞何阶者。手舞之余不能阶及也。手舞之言。出毛诗序。彼云。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钞即总别一对者。华字唯能严。大方广佛唯所严。严字通能所故。

  ▲言无说者。性无言故。

  ▲离说者。应言方会故。

  ▲言一以万行饰其本体至非莹不明者。严饰法也。修显本果也。依本智之理修也。

  ▲二以万行至琢玉成像者。严成人也。修生新果也。而求佛智之事修也。

  ▲言又饰本体如铸金成像者。此喻金即是像。以表饰法。即是成人。修显即是修生。因与果一故。

  ▲言以行成人如巧匠成像者。下钞云。新佛旧成。曾无二体。以报就法。如出摸之像。像本旧成。故无二体。言新成旧佛法报似分者。以法就报。如以金成像。金像似分。以有未成像金故。今成像竟。似分二矣。前对是非异。此对是非一。非一即非异。故言似分。意无二体。此喻像即是金。似表成人。即是饰法。修生即是修显。缘为果异故。或前据法顿成。后约人渐成也。

  ▲言唯经举四义者。谓法也贯也摄也常也。故上生疏云。生资教摄。永绝烦笼。理籍文贯。长离散灭。百灵长轨。千叶良规。利物诠真目为经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谈玄决择卷第二

  录摘文解

  尽宏廓之幽宗真应权实四十二众主伴重重等如长空等空空绝迹湛湛亡言大象无形九流智周鉴而常静昔人以四不义所显体大五重中道图三止三观融为一心如来不断性恶情有即是理无四病无所求中吾故求之故得十身历然相作能以众生身作自身约同体变化十信摄诸位广大即入於无间一能含多皆曰相容影复现影重重无尽以三世相因互相摄故庄周梦为胡蝶随一事即是无尽法界不信不解不顺不入杜视听於嘉会悉觉真谛见闻为种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闻如是义三生圆满大悲为身象王回旋十无疲厌心启明东庙寄位南求尽众生之愿门大圣虽周法界圣举四义

  写本记云。

  高丽国大兴王寺寿昌二年(丙子)岁奉宣雕造

  大宋国崇吴古寺宣和五年(癸卯)岁释安仁传写

  淳熙岁次(己酉)释科点重看祖灯眼疲也。莫罪莫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