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氏
明锺氏。仁和张後溪继室。年四十夫丧。遂持长斋。笃信念佛者。四十余载。居常每闻天乐鸣空。又夜常闻户外佛声。浩浩启视。杳无人迹。如是异徵。屡屡槩见泰昌元年。腊月十六日卧病。二十四日绝食。止饮白汤数日。至次年元旦。为家人言。见徧室莲华。并有幡葢。悬于床前。口中念佛不辍。戌时吉祥而逝。
恶人往生类
张善和
【解】唐张善和。杀牛为业。临终见羣牛作人言。索命。善和大恐。告妻云。急请僧。为我忏悔。僧至。谕之曰。十六观经说。若人临终。地狱相现。至心十称南谟阿弥陀佛。即得往生净土。善和云。便入地狱也。不暇取香炉。即以左手擎火。右手拈香。面西。专切念佛。未满十声。乃云。我见阿弥陀佛从西来。与我宝坐。言讫而逝。
张锺馗
唐张锺馗。杀鸡为业。病革。见一绯衣人。驱羣鸡来。呌云啄啄。四畔上啄。血流被面。受大痛苦。有僧为舖像烧香。念阿弥陀佛。兼令锺馗一心专念。顷之香气满室。恬然而逝。
雄俊
【解】唐雄俊。寓成都。胆勇过人。不守戒律。甞罢道从戎。寻复为僧。因闻经言。一称佛名。灭八十亿刼生死重罪。乃大喜曰。赖有此耳。自是虽为恶。而念佛不辍。丁未二月暴亡。经宿忽苏言。至冥司。主者曰。误追汝。然汝念佛。本无深信。今还人世。宜倍精进。人以为地狱漏网。既而入山。斋戒念佛。越四年。辛亥三月。缁辈咸集。告曰。吾时至矣。尔辈还城。见吾亲知。为吾语曰。俊以念佛。得生净土。母以为地狱漏网人也。语笑之间。端坐而化。
惟恭
唐惟恭。住法性寺。慢上凌下亲狎非类。酒徒愽侣交集于门。暇则念佛。寺僧灵岿者同恶相济。里人为之语曰。灵岿造恶。惟恭继迹。地狱千重。莫厌双入。恭闻曰。我虽积业。罪无所逃。然赖净土教主。悯我愆尤。拔我涂炭。岂复堕恶道耶。乾宁二年。病革。岿自外还。见伶人数辈。少年丽服。问所从来。答曰。西来迎恭上人耳。一人怀中出金瓶。瓶中莲华。其合如拳。俄顷增长。如盘盂。光彩交映。望寺疾驰。而忽不见。岿至寺闻钟声。恭已逝矣。
莹珂
宋莹珂。受业霅川瑶山。酒炙无所择。忽自念。梵行亏缺。恐从流转。令同住取戒珠禅师所编往生传读之。凡读一传。为一首肯。既而室中面西设禅椅。绝食念佛。越三日。梦佛告曰。汝尚寿十年。且当自勉。珂白佛言。设有百年。阎浮浊恶。易失正命。所愿早生安养。奉事众圣。佛言。汝志如是。後三日当迎汝。至期。命众诵弥陀经。乃曰。佛及大众俱至。寂然而化。
仲明
宋仲明。居山阴报恩寺。素无戒检。因感疾。谓同学道宁曰。我今心。识散乱。何药可治。宁教以随息念佛。明如所教。至七日力已困惫。宁又令想目前佛像。久之忽见二菩萨。次复见佛。瞑目而逝。
吴琼
【解】宋吴琼。临安人。先为僧。退道返俗。前後两娶。生二子。屠沽之事。靡所不为。常庖厨杀鸡鸭等。则持而唱云。阿弥陀佛子。好脱此身去。连称佛号。乃施刃。每切肉。念佛不辍。後目上生瘤。如鸡卵。遂大忧怖。构草庵。分散其妻子。念佛礼忏。昼夜如不及。绍兴二十三年。告人云。琼来日戌时去也。人皆笑之。次晚以布衫换酒。饮毕。书颂云。似酒皆空问甚。禅宗今日珍重。明月清风端坐。合掌念佛。呌云佛来即化去。
金大公
宋金[奭-人+大]。会稽人。网鱼为业。忽猛省持戒。精进日课。佛号万声。久而弗替。後无疾。语家人云。阿弥陀佛与二菩萨俱来迎我。我归净土去也。焚香端坐而化。邑人闻异香天乐。终日不散。
冯珉
宋上虞民冯珉。少事游猎。见巨蛇。持矟将往刺之。时蛇在岩下。欲噬黄犊。珉推岩压之至死。蛇屡为崇。珉修忏念佛经年。蛇不能害。一日请同社净侣。诵弥陀经。合掌而化。
畜生往生类
龙子
【解】菩萨处胎经云。有一龙子。谓金翅鸟曰。我自受龙身。未曾杀生。触娆氷性。寿终之後。当生阿弥陀佛国。
鹦鹉
唐贞元中。河东裴氏。畜鹦鹉。常念佛。过午不食。临终十念。气绝。火化之。得舍利十余粒烱然耀目。僧慧观者用陶甓建塔。以旌其异。成都尹韦臯为之记。有了空相于无念留真骨于已毙之句云。
鸲鹆
宋黄岩正等寺观公。畜鸲鹆。能言。常念佛不辍。一日立化。穴土塟之俄。而舌端出紫莲华一朵。灵芝律师甞为之赞。有立亡笼闭浑闲事化紫莲华也太奇之句焉。
又
潭州人。养一鸜鹆。俗名八哥儿。见僧念佛。亦学念佛。遂舍与僧。此僧常教念阿弥陀佛。後毙。僧为小棺埋之。塚上生莲华一朵。开棺看。其根自口中生。人为偈云。有一飞禽号八哥。解随僧口念弥陀。死埋平地莲华发。人不回心怎奈何。葢阿弥陀佛有誓愿云。众生念我名号者。必生我国。凡言众生者。上自天人。下至微细虫蚁之类。皆是以此观之。则此八哥儿。必生极乐世界。为上善人矣。人而不知。人而不修。可痛惜哉。事在潭州城外。因此而名其城门。
灵犬
大清杭郡横河桥东街普慈寺僧天一。畜一犬。每遇莲社众信齐集。诵经念佛。犬即蹲伏。而静听者有年矣康熙五年。六月六日。俗例猫犬同俗狥例。浴此犬于池。次早死于圊侧。僧众怜之。为说三皈依。持呪焚埋。犬忽起立。听法音竟。复合前爪而仆。如合掌然。一众惊叹。犬既现此神异。则知平日蹲伏时。必竭诚信向。口虽不能言。而心自默念。其往生安养。作上善人无疑矣。犬尚有此显应奇迹。人之虔修净土者。更当何如耶。天一为之诵曰。荒荒古苑半。蘼芜。幸有灵尨义未辜。踏徧苔藓迎善客。吠残萝月警顽夫。遗骇自把真心显。公案谁参佛性无。多载尽诚。缘忽谢茶毗莫异。海山狐特录之。以与鹦鹉鸲鹆。并垂不圬。然二禽犹能出口。犬则惟是默持。实亘古希有之异云。
念佛现应
龙舒云。极乐国土。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性。含虗空世界。故无所不在。是以一切众生。举意动步。皆在佛之性中。至心恳切。无不应验。谨将传记所载。耳目所经。现世感应者录之。
请佛形仪
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以神力往安乐国。见阿弥陀佛。陈云。娑婆众生。愿生净土。无佛仪形。请垂降许。佛言。汝应先行。寻当现彼五通。还圣仪已。至一佛五十菩萨。各坐莲华。在树叶上。遂传写流布。
胜会书名
【解】长芦宗赜禅师。遵远祖遗范。建莲华胜会。普劝念佛。一夕梦。一人乌巾白衣。丰貌清美。揖而曰。欲入公莲华胜会。乞书一名。赜问何名。答曰。普慧。书已又云。家兄普贤亦乞并书。赜觉而检华严离世间品。有二菩萨名。因思佛子助佛扬化。必有圣贤。为之幽赞。然则与此会者。岂小缘哉。遂以二菩萨为会首云。
法门最胜
唐慧日。泛泊渡海。达天竺。参访知识。咨禀捷径要法。天竺学者皆赞净土。至健驮罗国。东北大山有观音像。日乃七日叩头。又断食。毕命为期。至第七日夜。忽见观音。现紫金身。坐宝莲华。垂手摩日顶曰。汝欲传法。自利利他。惟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当知净土一门。胜过诸行。说已忽灭。日回长安。普劝念佛。
夫妇见佛
宋葛济之。句容人。稚川後也。世事仙学。妻纪氏独精诚念佛。元嘉十三年。方在机杼。忽觉空中清明。因投杼仰瞻四表。见西方有佛现身。宝葢幢幡。映蔽云汉。喜曰。经言。无量寿佛其即此耶。面佛作礼。济之惊异就之。纪氏指示佛所。济之亦见半身。俄而隐没。祥云五彩。亲里咸睹焉。自是多归佛法。
鬼不敢噉
佛世有一国。邻于罗刹。虽刹食人无度。王约自今国中。家以一人。次第送与。弗得枉杀。有奉佛家。止生一子。次当充行。父母哀号。嘱令至心念佛。以佛威力。鬼不得近。明晨往视见子。尚在将之而还。罗刹之患由此遂息。
念佛却鬼
望江陈企。甞妄杀人。後见鬼现。企畏惧。急念阿弥陀佛。鬼不敢近。企念佛不已。鬼遂不现。後常念佛。临终坐化。後半年附本家孙女妙光云。我因念阿弥陀佛。已生极乐世器。举动言语。一如平生。亲戚相知。皆来看。至两三日。家人云。惜乎你在生时。不曾传得喜神供养。企遂现俨然如平生。唯面带少颜。葢西方长生不老。其头如佛之螺髻。葢成佛之渐也。
念佛聪辩
隋南岳慧思禅师。精心事佛。因梦阿弥陀佛。与之说法。自是聪慧过人。辩才无碍。
宋镇江张继祖。笃信西方。其乳母死。多为念阿弥陀佛。追荐。一夜梦母来谢云。荷君念佛。已生善趣。
念佛眼明
宋怀宁县营田庄。有阮念三嫂。患两目。将盲常念阿弥陀佛。遂得开明。
阎王劝婆
宋镇江金坛县株林村蒋婆。年七十许。死至阴府。命未尽。当还阎罗。王问云。汝能念经否。对曰不能。王云。汝不能念经。当念阿弥陀佛。既放还。蒋婆谓。阎罗王教我念佛。更无可疑。故常念佛。近百二十岁。方终。其生净土。断可必矣。
睡寝得安
宋刘仲慧。湖州长兴人。患夜梦恐怖。有教以念佛者遂至诚高念一百八徧。然後就寝。当夜神魂晏然。自是继念不辍。
念佛脱难
宋晋江邵彪。字希文。为士人时。梦至一官府。人皆称安抚。彪自喜曰。岂非予及第後作安抚乎。行至前见一官问曰。汝知汝未及第因否。对云不知。令引彪去。见一大镬煑蛉蜊。见彪乃作人声。呌彪姓名。彪遂念阿弥陀佛。方念一声。蛉蜊皆变黄雀飞去。彪後果及第。至安抚使。以此见杀生。阻人前程。不可不戒。又见佛力广大。不可不敬。官职自有定分。而人不可以苟求者也。
念佛止疾
宋王龙舒。附舟至镇江。闸中阙水。不能行。乃于金山。借四经。即阿弥陀经也。欲校勘刊板广传。举笔之时。右手有风。其指自掉。写字不便。乃举指念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数声祷告。乞除风疾。以成就写此经。祷毕。指遂不掉。以至终帙无恙。以此见佛与菩萨只在目前。但人信心不至耳(龙舒自记)。
念佛免死
有一老妇双瞽。令小儿牵行。常念阿弥陀佛。一日息于旧屋之下。屋忽倾倒。小儿走去。老妇在下。乃有二木相拄。护于老妇之上。得不压死。
念佛辟疟
宋李子清。久疟不愈。龙舒居士授之一方教。以临发之际。专志念佛。然後服药。子清信而行之。当日减半。次日复念。遂全愈。自是笃信念佛。
舍利迸现
宋赣州廉中大夫恭人。绣丈六身阿弥陀佛。方及半。忽有舍利。现彩缕中。举宅惊叹。
又
真州锺离少师。任氏夫人。修西方。雕阿弥陀佛像长四寸八分。龛饰甚严。常顶戴行道。其像眉间忽迸。出舍利。大如黍米。光彩照人。
治病得愈
宋秀州一僧。常念阿弥陀佛。为人治病。有病者请往。常得痊愈。州人敬信如佛。
儿孙免难
宋镇江村落间。有一老人。每有事。必合掌至额。念阿弥陀佛。其孙方二三岁。因随母至田野。忽失之。老人寻访不见。後数日。人告云。在溪外。果寻得之。见足迹徧于滩上。其溪甚深。不知此儿何缘过彼。又久而无恙。人以为其祖至诚念佛所感也。
念佛脱械
元至正十五年。张士诚攻湖州。江浙丞相与战。擒四十人。囚槛送戮。夜宿西湖鸟窠寺。适大猷谋禅师徐步廊下。囚因求救。师教至心念南无救苦救难阿弥陀佛。中有三人。信受其语。念不绝口。天晓发。囚易枷锁。至三人刑具不足。惟系以绳。既而审鞫。知良民被虏者。遂得释。
念佛鬼敬
明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府报应甚悉。乡人环而听之。有一人在众中。忽摄心念佛。媪谓曰。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问何故。曰汝心念阿弥陀佛故。问何以知之。曰见汝身有光明故。村民不识一字。瞥尔一念。尚使鬼敬。况久修习者乎。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女转男身
大清杭郡府治前管米山皂隶王三官之母。孀居。年老。日唯念佛。所积十余金。悉向灵隐施舍。康熈元年五月。寝疾亡去。半日复苏曰。我去投一男胎。因彼处才。请收生婆。时辰未到。故我转来。与你们说。更憩半饷而没。
念佛生天
大清仁和塘栖镇卓孺人。法名济永。乃左春坊卓朗[(雪-雨)/粉/大]之姊。而为予元配也。生平性直心慈。笃信佛法。尊礼玉林具德两大师。间亦施舍僧尼。遇贫苦疾痛者。必矜恤之。辛丑岁。予六十初度得王龙舒净土文。心切向往。遂专修净业。卓亦依法。修习日课念佛。诵弥陀经。已五六年矣。今康熈丁未。闰四月初二日辰刻。忽示微疾。初三日戌时。忽自坐起。瞑目安然。而逝。及殓时。颜色如生。欢容可挹。众咸嘉叹。逆知其必归善地矣。至五七之夜。托梦与儿媳陈氏云。前者有天神。执长柄香炉迎我。故我即去。因问云。曾知死否。答云。初犹朦胧不知。今已知矣。我今不喜着艶服。直入卧内开箱。换一荳菉色衣。一月白色衣洒然而去。蚤起媳。详述其梦。予检视箱中。果有此二色衣焉。又是夜老婢桂香亦梦。孺人层台端拱。高坐前厅。所带俱冠缨珠络。若诸天状。又复现此一相。则其生天无疑矣。谨据实具录。一字无虗。用告众。信万万。及蚤念佛。发愿往生。临命终时。自有妙境现前。决然不爽。此其明騐也。宝莲道人特识。以坚己信。并以励法界之共信者。
佛示念佛十种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见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
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一切恶鬼若夜叉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毒药。悉不能害。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枷杻横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所作罪。皆悉消灭。所杀冤命。彼蒙解脱。更无质对。七夜梦正直。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玅色身。八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礼拜。犹如敬佛。十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并诸菩萨圣众。手持金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尽未来际。受胜玅乐。
历代尊宿
庐山远祖师。悟摩诃般若深旨。号东方护法菩萨。而六时念佛。三覩圣像。往生净土天台智者大师。妙悟法华。一家教观。万代宗祖。而生则面西。辩十种疑。疏十六观。极谈净土百丈大师。马祖传道嫡子。天下丛林共宗。而祈祷病僧。化送亡僧。悉归净土永明寿禅师。得无碍辩才。柱石宗门。偏赞西方上上品生。敬及冥府死心新禅师。继席黄龙。宗风大振。而切意净业。着劝念佛文。令人发哀起信真歇了禅师。嗣丹霞淳公。洞下一宗。至师大显。而卓庵补陀。专意西方。有净土集。行世慈受深禅师。得法于长芦信公。专心念佛。而谓修行捷径。无越净邦。建西方道场。苦口劝众圆照本禅师。道续天衣。宗弘雪窦。法雷震地。师表两朝。而净业兼修。标名上品石芝晓法师。嗣月堂洵公。洞彻教部。以净业化人。甞集大藏诸书。有乐邦文类。行世寂堂元禅师。学禅于密庵杰公。笃行念佛三昧。感金甲神自天而降。梦红莲华从地而出。由是十洲莲宗大行中峯本禅师。得法高峯妙公。学者仰如山斗。而云。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有怀净土诗百首。劝人念佛优昙宗主。居庐山东林善法堂。着莲宗宝监。奉旨板行。为净土中兴王以宁侍制。自称弥陀弟子晁悦之翰林。答赵子昂书。称西方净土是真语实语陈瓘侍制。作延庆寺净土院记。极赞念佛。以上略举诸大尊宿。其余尊宿修净土者。不可胜纪。
莲池大师曰。自远祖至优昙。历代尊宿。无不崇奉净土。下士大夫。安可不断疑决志勇猛锐进哉。
净土全书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