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籍 佛教经典 紫柏尊者全集

紫栢老人集卷之十一

紫柏尊者全集 达观真可 14452 2023-04-25 08:19

  

  明憨山德清阅

  解经

  心经说

  般若波罗蜜多。

  此言智慧到彼岸。非愚痴者所能到。般若有三种。如实相。观照。文字。是也。实相般若。即人人本有的心。观照般若。即心上光明。能悟达。则心光发朗。凡吐一言一句。长篇短什。足为万古灯明。用除痴暗。故称文字般若。

  心。

  此经大部之纲骨。如人一身。虽有五脏百骸。惟心为主。

  经。

  训常。又训路。常则天魔外道不能沮坏。路则凡圣皆所共由。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即观世音之别名。此菩萨既悟自心。以观照之光。深破昏毒。不同二乘偏浅。故曰行深。夫昏毒。即五蕴。为万苦根株。千殃之本。众生未能空此。故萦缠苦厄。如蚕作茧。於百沸汤中。头出头没。丝无断日。菩萨既断蕴丝。故得空色两融。智悲并运。若事若理。譬庖丁解牛。无物迎刃。故称自在。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鶖子。佛之弟子也。其慧辨超卓。识越等伦。然未悟大乘真空。尚醉枯寂。故如来呼其名而告之曰。我所谓照见五蕴空者。非是离蕴之空。即蕴之空也。汝莫错了。五蕴。色受想行识是也。色则远而言之。太虗天地山河草木。无分巨细。凡可见者。皆谓之色。近而言之。现前块然血肉之躯是也。受谓无始以来。从生至死。眼见耳闻鼻臭舌尝身触意缘。皆吸前尘而生者。想谓受而筹量。善恶臧否。宠辱是非。行谓筹量无常。迁流不决。识谓筹量晓了。判然无惑。此五者。合而言之。实惟一念。分而言之。乃五用差别也。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灭。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如来虑鶖子。及一切众生。余疑未尽。复揭而示之曰。五蕴既空。心光独露。浮云净尽。满月当天。则生灭垢净增减。皆红炉点雪矣。故悟真空之後。岂但五蕴元空。即十二处。十八界。及十二因缘。苦集灭道。亦龟毛兔角也。虽然冰不自融。春回乃泮。霜不自释。日出乃消。五蕴乃至十八界。十二因缘等法。冰也。霜也。观照般若。如春如日。冰霜既化。所谓春之与日。何啻已陈刍狗。故曰。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嗟乎。此段无得之光。不特菩萨依之而无罣碍。诸佛亦依而得菩提。佛与菩萨光非有二。而优劣迢然者何哉。究光之始。实无优劣。以光极强照。照极生迷。故觉迷迷灭。灵觉极圆者。名之为佛。光虽圆悟。迷习渐除。觉路尚遥。名为菩萨。以本光言之。非惟众生妄想。即成佛亦妄想耳。然未成佛者。若无妄想。悟入无门。故曰。一切众生。由妄想而堕生死。亦由妄想而出生死。由妄想而堕生死者。凡夫也。凡夫不悟此身众苦根株。此心攀缘贼媒。放之不放。游戏於六根六尘。如苍蝇为唾所粘。濡滞腥沫。至死不悟。由妄想而出生死者。或逢知识明诲。或读佛祖圣贤经书。始悟蝇为唾粘之咎。翻然悱愤。乃慕鹏举青冥。若然则妄想之心。得非扶摇之风哉。故未证悟者。此片妄想。断不可不坚不固。有等愚痴凡夫。错解佛祖圣贤之旨。见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及本来无一物。天理上着不得人欲等语。遂牢记胸中。逢人高谈危论。以为已悟。如是之人。诚可哀悯。且汝现前日用之闲。七情六欲。三毒无明。如蛇如蝎。谁敢触着。不幸而有触之者。未有不遭螫囓。既自家毒气。曾未消得纤毫。说甚大话。汝欲消此毒气。须服清凉之药始得。清凉药。非龙肝凤髓。非善见空青。即是上来所谓此片妄想。不可不坚不固者是也。果能此志坚固。则七情六欲三毒无明。渐化为般若光明矣。观想虽多。以要言之。一曰空想。二曰假想。三曰中想。空想若成。则内之身心。外之世界。若漆桶底脱。直下玲珑。老氏所谓大患者。永免矣。假想若成。皎月浮空。长天一碧。蹄涔江海。散影分辉。中想若成。陶空铸有。如臂屈伸。宛转随心。不乖全体。空想治见思之毒。假想治尘沙无明之毒。中想治根本无明之毒。噫。此三毒者。乃天下之大毒也。除佛之外。谁不遭其毒害。皮毒毒般若。肉毒毒解脱。骨毒毒法身。是以天竺医王。制大神方。以空想之药治皮毒。以假想之药治肉毒。以中想之药治骨毒。然想药虽三。而不越乎一念。故达一念空者。即成般若德。念虽空洞。不废羣有。即成解脱德。有无相即。空色相离。不即不离。一念相应。即成法身德。要到无罣阂地位。无恐怖境界。直须三惑都除。若纤毫不尽。纵菩萨犹沉觉碍。况凡夫哉。故曰。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又曰。因明有见。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所谓因明有见者。匪独三光之明。因空。因假。因中。皆因明耳。若不因明。孤光自发。凡圣情消。又说甚麽三观一心。一心三观。即所谓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亦不胜赘焉。然未到彻头彻脑处。此智慧光明。寸步舍离不得。若背明而行。管取断常坑中。堕落有分在。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无上呪。是无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虗。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呪。即说呪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大哉心光。智不可知。识不可识。阴阳不能笼罩。有无不能形容。破障除昏。凡圣无与等者。谓之大神呪。大明呪。无上呪。无等等呪。不亦宜乎。而般若有显密。自观自在菩萨。至於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谓之显说般若。自故知般若波罗蜜多。乃至菩提萨婆诃。谓之密谈般若。又呪者。加蜾蠃之祝螟蛉。念兹在兹。似我之声。绵绵不断。则诸虫受薰。莫知然而化为蜾蠃矣。诸佛如来。以慈悲显密。薰一切众生。故一切众生。莫知然而化之。呜呼。佛恩广大。谁知报者。而正法垂秋。祖道寥落。顾钝根小子。道悳虗薄。无以感人。甘向秦庭号呼。彻岁赋无衣而救楚者谁哉。

  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夫智慧愚痴。初非两种。彼岸此岸。本是同源。以其见有身心。即名愚痴住此岸。以其不见有身心。即名智慧到彼岸也。经则万古不变之称。心则八部最先之主。不变。则凡圣可以共由。最先。则谁能舍此。而求无上菩提哉。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众生未始非菩萨。但不达人法皆空。被苦厄所陷。故名众生。若了达无碍。孰非菩萨。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至此特呼名而告之者。谓上菩萨所证之空。非小乘偏空。亦非顽空。亦非断空。直即色之空耳。色既可以即空。则空亦可以即色。故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五蕴之中。色蕴其一。色空既可以相即。余蕴例然。故曰。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至此再呼名而告之者。佛虑其偏小习重。卒难游大乘二空法海。故明揭显露以启迪之。诸法空相。譬如质碍之冰。既已融化成水。在方器则随而方之。在圆器则随而圆之。触风可以为涛声。映地可以为天色。在江湖可以浮万斛。在大旱可以为云霓。无往而莫不自在矣。又方圆之器。喻前境。前境自有生灭垢净增减。如水成冰。无非质碍。学者知此。则十二处。十八界。十二支。及四谛。皆了如也。虽然境不能自空。必假照以空之。境空智在。病去药存。终非本体。药亦洗之。方尽染污。故曰。无智亦无得。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无上呪。是无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虗。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呪。即说呪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呜呼甚矣。偏小习重之难化也如此。故如来种种告之。令其深信。意者。此般若波罗蜜多。不惟观自在菩萨依之。心无罣碍而得涅盘。即三世诸佛。亦因之而得无上菩提。尚恐其惊疑未彻。再敕之曰。此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无上呪。是无等等呪。神则威灵莫测。明则无幽不烛。无上则更无有上者。无等则更无有等者。圣人为物。至矣尽矣。无可以加矣。犹说密呪以加持之。予读此经至是。不觉涕泗横流。莫能自止。比因抱疾潭柘山中。念云闲徐太仆琰。卫法劳勤。释此以慰益其道心耳。

  心经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者。实众生大夜之明灯。诸佛之慧命也。梵语般若。此飜智慧。梵语波罗蜜多。此飜到彼岸。葢谓有智慧者。照破烦恼。不溺情波。生死超然。妙契本有。所谓登彼岸焉。心乃喻此经。如人一身。虽有百骸五藏。心为主耳。此经文虽简略。实六百卷雄文之心也。经者。古今不易常然。径路。人得趋而进也。观自在菩萨者。谓此菩萨。以如上智慧。圆照空有。了无罣碍。肇公云。照不失虗。则涉有而无累。虗不失照。则观空而不醉。即有无而离色空。所以能有能无。可空可色。故曰自在。若夫众生执有。二乘尚无。各偏所见。不能圆通。便不自在。夫智慧之与聪明。大相悬绝。聪明则由前尘而发。智慧则由本心而生。故聪明有生灭。而智慧无依倚也。所以不生灭耳。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者。谓此菩萨所修观智。不同二乘偏浅。乃深般若也。惟其深般若故。故能照彻色空。本无二致。元一实相。自是凡夫不了。见色而不见空。二乘偏执。见空而不见色。一如恒河之水。鱼龙认为窟宅。天人认为琉璃。人闲世认为波流。饿鬼认为猛焰。四者所见。不过皆情耳。惟悟心者。了无此见。色既如是。受想行识。未尝有异。故曰。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照见五蕴皆空。则一切苦厄尽矣。凡夫迷倒。不悟此身四大假合。执以为实。故闻生则喜。闻死则悲。殊不知此身。以四大观之本不可得。唤谁生死。身既乃尔。此心亦然。妄想攀缘影子。不过四蕴合成。若以四蕴观之。是心亦不可得。唤谁烦恼。人不悟此。闻誉则懽然为顺。闻毁则戚然不悦。此乃恣情纵识。不以观行。转识而成智。则将飘沦苦海。逆浪千寻。出没无常。改头换面。横竪羽毛。宁有已哉。痛矣众生。佛本现成。不肯承当。众生分外。甘自担荷。受此荼毒。犹未省悟。舍利子。佛之高弟也。聪明绝伦。才辨超众。佛呼其名而告之曰。菩萨以智慧照彻五蕴。大患永辞。长揖三界。汝知之乎。即色之空。而不废涉世也。是诸法空相者。此空相照见五蕴之空也。此空本无生灭。本无垢净。本无增减。或以道前道中道後释之。未必然也。何故行人以智慧照五蕴时。色空坐断。凡圣情尽。此时宝劒当阳。佛亦不能婴其锋鋩。况菩萨与凡夫耶。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者。谓此菩萨。以此智慧。岂惟照五蕴空耳。至於十二处。十八界。莫不皆空矣。何故谓五蕴即十二处。十二处即十八界。佛以众生根器不同。随机设教。有迷心不迷色者。为说五蕴。有迷色不迷心者。为说十二处。有心色俱迷者。为说十八界。要而言之。蕴处界三。不出色心也。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者。谓菩萨以智慧照之。此真空之中。非惟蕴入界本空。至於十二因缘流转亦空。非惟流转空耳。还灭亦空。非惟还灭空耳。苦集灭道皆空也。非惟种种皆空。即此能空蕴入界三。乃至苦集灭道之智。亦不可得。葢所既不有。能不单立故也。十二支。及四谛。虽则声闻缘觉。巧拙有异。要而言之。真空之中。无是事也。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谓此经不惟众生宗之。度生死流而登彼岸。直饶诸佛菩萨。分真究竟。亦必本此也。此葢赞劝流通此经。使诸众生。依般若而进修。庶不遭魔外眩惑也。永嘉曰。大丈夫兮秉慧劒。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空摧外道心。蚤曾落却天魔胆。大都有志於出世者。如此力量。如此风云之思。如此激烈之怀抱。如大火聚。使万物婴之。直下灰飞烟灭可也。不然则少见可欲。而儿女情生矣。或云。师之论此经。不分因果。不列科章。似乎儱侗。不合古规。恐不宜也。余则应之曰。我佛所说千经万论。五时不等。不过陶汰众生情尘。洗涤其见地。苟情尘尽而见地正。则古规不合之中。实合之也。子胡多语乎。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呪。是大明呪。是无上呪。是无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虗。此亦赞叹般若。尊重效验耳。神则妙万物而莫测。可测则不神矣。明则圆应万有而无所累。累则不明矣。无上则更无过其上者。有过之者则不上矣。无等等。则无可与等者。圆满充实。更无及者也。圭峰云。弥满清净。中不容他。孰与等之。已上皆显说般若也。然般若有三。所谓文字。观照。实相也。葢非文字无以起观照。非观照无以鉴实相。非实相。则菩萨无所宗极也。极者何。证之谓也。夫证有浅深。浅则断见思。及尘沙耳。深则圆拔根本无明。直抵妙觉而後已。虽三观一心。兼修并进。然断见思。则空观之力居多。断尘沙无明。则假观之力居多。断根本无明。则中观之力居首。夫见地明。而不修观行者。何殊有田而不耕也。虽修观行。而见地不明。又如盲人行路。非惟不能还家。我恐其将堕坑落堑也。若人怕生死而厌烦恼。无如以四大观身。四蕴观心焉。夫四大观身。四蕴观心之旨。此如来剖心剜胆。指个方便。冀众生即此臭躯壳上。攀缘影中。使即妙悟此身此心。原一实相耳。然众生流浪生死。轮转苦趣。实非声色货利。饮食男女牵障也。特其不能以四大观身。四蕴观心。则见有身可得。有心可碍。有身可得。则生死宛然。有心可碍。则憎爱炽然。生死厚而憎爱深。则本有智慧光明埋没矣。佛与众生岂两个耶。佛不过无死生无爱憎人耳。众生则有生死有憎爱佛也。四大观身者。凡行人行住坐卧。当以斋洁念头。回观此身。皮肉筋骨本属地大。血脉涕涶津液本属水大。暖气属火。动转属风。谛审观察。於我何有。今横执之。而不舍离。认以为实。何殊两鬼争臭屍焉。如是观久。积习行深。生处渐熟。熟处渐生。至於练尽。练之一字。不可忽也。苟非真为死生汉子。逆顺境临。便担荷不起矣。四蕴观心者。先观受蕴究从何有。推而穷之。为无因忽生耶。为托境生耶。无因能生。则前境未感。本心寂寥灵彻。乌得有所谓妄想耶。托境而生。则前境迁变。心亦迁变。迁变之心。岂真我心。若真我心。天地以之建立。万物以之为本。若其迁变。安能为天地根蒂。万物之本乎。故知迁变者。特攀缘影子耳。夫真心则尘生不生。尘灭不灭。照物而无累者也。故毗舍浮佛偈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此偈世尊大慈。全提缘起无生纲领也。如能悟此。则心经之妙。尽於此矣。夫缘起无生者。谓心不自生。生必由尘。尘不自显。显必由心。惟不自生。心无性也。惟不自显。尘无性也。心尘无性。则无生现前。无性心尘。则缘生不废。心尘既尔。万法皆然矣。此旨在於华严。则谓之法界。在法华。则谓之实相。或曰。此经以破相为宗。谈空为趣。岂与华严法华同辙而语哉。夫华严法华。皆显示圆宗。而此经密谭实相。乃古德成言。非不佞臆度穿凿也。噫众生疑情。不了此旨。於无身中妄见有身。於无心中妄见有心。殊不知无身之身。形充法界。无心之心。灵照羣品。夫此身此心。岂是高远玄妙也耶。即吾日用之中。应缘之际。未始不昭昭然也。老洞华严曰。佛法在日用处。穿衣吃饭处。屙屎放尿处。举心动念即不是了也。庞居士曰。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然此旨有悟而未修者。有修而未成者。有证而受用者。今有人於此。微有小悟。即不修行。便谓已了。则修与证。掉头不顾。痴到臈月三十日。一场懡[怡-台+罗]也。不佞此论。非敢参入义党。比因海阳居士。偶叩及此。不觉率意而成。故无启请三宝证明加被偈也。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者。此密说般若也。既谓之密。则不佞不敢强论矣。

  心经说

  夫心经一书。乃世出世闲。圣贤豪杰之神术也。是以得其旨者。御大千而王天下。如黠童牧羊。鞭策指挥之闲。靡不得其所者也。究其关键。则照见五蕴皆空一句。又此经之心焉。今有人於此。志在闻道。而欲兼善一切。舍是书而他求。所谓夜行而弃烛。非愚即狂矣。大抵道之不明。世之难治。皆根於我相。我相既立。见可欲者。即欣然而悦之。悦之而不满所怀。即勃然而怒矣。天机由是而塞。好恶由是而偏。以故本有智慧光明埋没尽矣。以日用而观之。则爱憎交战於灵台。情识浮沉於宠辱。以今古而观之。七雄五伯之相戮。汉唐宋元之得失。虽复尽善不尽善。不可同年而语及乎。非武则乱不可定。非智则国不可守。要而言之。皆不出我相也。是以真性日昧。妄想日浓。质朴日漓。世道日下。故曰。以智治国国之贼。有我治人物之敌。夫贼之与敌。虽父母施之於子。必不能行。宁惟不能行。将必反目而攻之矣。如来知我相之毒天下。其害甚大。所以即一念而开色心。即色心而开五蕴。即色尘而开十二处。又即五蕴而开十八界。使夫众生。悟知身执心执。俱本於我相。我相根本。又生於无明。支支相缘。苦集相起。故达无明之所由生者。则真性自朗。达色心无性者。则一念不可得。达五蕴无性。则色心亦不可得。达十二处之所由生者。即如庖丁解牛。了无全牛矣。以十二处观现前此身。亦无全身可得也。达十八界之所由生者。则知色心二法。外则析为六尘。内则析为六根。中则即将现前分别。历历觉知之心。又析为六识嘻。非我佛大慈深悲。则我相之根。毒害之本。众苦之垢。岂易拔易涤哉。涤垢如寒涛漱石。拔根如金刚破物。漱之不已。石必终易。破之不已。物必终空。石易终穿。物空我废。所谓若亏其一。必丧其两耳。夫物我既忘。则本心自露。故曰。灵光独耀。逈脱根尘也。若夫将此光。照出世则觉路可登。照世闲则古道可复。余故曰。心经一书。世出世之神术也。般若总部其名有八。文则六百余卷。惟此经。又六百卷雄文之关键也。此经之关键。又照见五蕴皆空一句是矣。照见五蕴皆空。又本乎色心二法。色心二法。又本乎瞥起一念。瞥起一念。又本乎真心。惟真心初本澄湛。本无根尘物我。而独立於五蕴之先。绝无所感。则一念瞥起所由。虽大智高明之士。扣其瞥起所由生。竟无有能酬者也。小子于此亦疑之久矣。安得有破疑之大师。我以身肉充供。亦所甘心焉。

  释金刚经

  心外无法。如来实语。水外无波。圣人切喻。但众生从无始以来。名言习气。染深难化。故闻凡着凡。闻圣着圣。闻有着有。闻无着无。闻生死。着生死。闻涅盘着涅盘。闻世界着世界。闻微尘众着微尘众。本心即隐没。被名言所转。执而忘返。埋没自性。所以如来於般若会上。说金刚经。即世界而破微尘众。即微尘众而破世界坚习。坚习既破。微尘习除。亏一丧两。一两既丧。本心顿露。故六祖曰。不思善。不思恶。阿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此老即善恶情上。指渠晓得个无善恶的。这个无善恶的。名有多种。曰本性。曰真心。曰佛性。曰本觉等。故天机深者。不受名言所染。能即名言而悟名言不及者。如此经以世界微尘众情上。如来宛转方便。借微尘众。破世界有名无实。借世界。破微尘众有名无实。究竟两者名实无当。情消性复。即与六祖因善恶之情。悟无善恶本来面目。初无差别。即此而观。若不能即名言。了悟得名言染不得的。不惟世界即一合相。微尘众亦一合相也。何以故。情未破故。吾故曰。亏一丧两。兹众位偶聚泖上。结金刚般若缘。此非就地抽苗。皆是多生曾亲近诸佛菩萨来。所以不期邂逅。道人与世泊然。初无他慕。今更深夜静。白烛光中。不惜口业。世出世法。将高就低。种种辟喻。委曲剖析此一分经。虽众位根器。生熟不同。或闻道人拈提。或有所入。或无所入。解者。自今日後。由麤而精。既精则必入神。既能入神。则一切名言。世界微尘。圣凡善恶。把柄在自手里。彼名言安能转我。未解者。自今日後。必须要解。始不负尧峯中此翻邂逅。且老病不与人期。流光不可把玩。世出世法。各须努力。

  众生情计。不此即彼。不圣即凡。故曰。圣凡情尽。体露真常。今世界可碎。微尘可合。则世界与微尘。未始有常也。而众生於未始有常之闲。计世界为一。计微尘为多。不一即多。不多即一。酣计而不醒。从无始以来。至於今日。死此生彼。死彼生此。究其所以。不过我见未空。随处计着。故如来曰。一合相即不可说。凡夫贪着其事。利根众生。苟和合微尘而有世界。世界果有乎。碎世界而为微尘。微尘果有乎。呜呼。此贵在自悟。不贵说破。所以如来於此经。提无生之纲於缘生之中。真深慈大悲也。

  夫碎世界而为微尘众。微尘果有乎。合微尘众而为世界。世界果有乎。此两者互为主客。迭相荡洗。而一多之情。岂烦天风海涛鼓漱。然後涤除者哉。故善用其心者。终日处乎一多之中。而一多不能累也。反是者。则不胜累矣。故此经曰。一合相者。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而凡夫贪着其事者。是不达一多无常。主客无定故也。如能达之。则一合相。未始非天人师焉。苏长公有言曰。溪声便是广长舌。吾则曰。一合相便是广长舌也。或者以长公为是。以我为非。以我为是。以长公为非。此所谓痴人前。不可说梦也。

  世界与微尘众。往复研之。但有名言。俱无自体。谓世界合微尘众而有。谓微尘众碎世界而有。皆众生横计也。然此横计。不无其因。始因於事不精理不彻而生。事精。则能了知事外无理。理彻。则能了知理外无事。事外无理。事果有乎。理外无事。理果有乎。是以性宗不成。相宗始精。相宗不成。性宗始圆。精即圆故。精而无思。圆即精故。圆而历然。无思。故即事而契同。历然。故即理而弥照。此等受用。自他满足。但因中易知而难证。果中易证而难忘。噫。因中即受用。果中受用忘。此非披毛戴角者。不能也。

  夫我人众生寿者四见。初本一我见耳。以展转横计。遂成四见。若以智眼观之。则一心不生。我尚不有。谁为我见。我见既拔。则余者不待遣而自空矣。又我见者。无主宰中。强作主宰之谓。人见则待我而生。众生见。即循情分别。不能返照之谓。寿者见。不过贪生畏死之念也。用是观之。则金刚经所说四见。实不在经。即在吾人周旋日用逆顺之闲。与佛何干。虽然若不是这瞿昙老汉。曲折点破。则茫茫大块。终古不旦矣。

  佛问须菩提曰。若人碎三千大千世界。而为微尘众。是微尘众。可谓多乎。须菩提曰甚多。予以是知须菩提之意。以为不但多耳。谛观而察之。诚乃有名无实。故曰。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复次世界之意。亦有名无实耳。故曰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葢微尘自无其体。必碎世界而有。世界亦无其体。必合微尘而成。故以世界观尘。世现而尘不现。以微尘观世。尘形而世不形。或计多碎相。则多碎相现。计一合相。则一合相现。多碎相。即微尘之别名。一合相。即世界之异称耳。若当机顿了。多碎相。与一合相。皆有名而无实。则一多之情。不待扫而自尽矣。一多之情既尽。则我固有之心光。昭然现前矣。故曰。凡圣情尽。体露真常。又此情。缘一而起谓之一。情缘多而起。谓之多。情缘凡而起。谓之凡。情缘圣而起。谓之圣。情故一一多多。凡凡圣圣。不过一情之横计耳。又曰徧计。又曰前尘相想。又曰六尘缘影。皆此情之别名也。圭峰科此段义。谓证法界。有味乎哉。

  夫有卷则有舒。有聚则有散。有合则有碎。此自然之理也。故如来呼须菩提而告之曰。若三千大千世界。可碎而为微尘。是微尘众。果多耶少耶。须菩提承佛而言曰。甚多。夫碎大千世界而为微尘。以凡夫心量较之。则不胜其多矣。若如来所知。则不胜其少也。岂微尘多少之数。如来不知。乃待须菩提定耶。葢如来逆知一切众生。虽根有钝利之不同。而执世界为一合相。未始有不同者也。但利根众生。一闻世界可碎而为微尘。则不待须菩提。言多微尘。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然後悟世界。必非一合相。柰钝根众生。须待须菩提。密破其微尘多众之执。然後知一合相。初本非世界。假众微尘合。而始成世界。世界既合微尘众而始有者。则世界当一合相住时。住本无住。合本无合。岂待碎世界而为微尘众。然後一合相始破哉。又须菩提以为我与如来。碎世界而为微尘。合微尘而为世界。合合碎碎。重叠翻腾。上根与中根。固已皆悟世界本无。合微尘而有。微尘亦无。碎世界而有。至此则一多之执情。不待观空。然後破也。柰下根之难悟。所以须菩提。复拈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显告而晓之曰。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世界若是一合相。则如来往尝又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此又何耶。如来与须菩提。悯众生执情之难破。味着此身。计为实有。委曲翻腾。而下根众生执解未尽。故如来呼须菩提。而再告之曰。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岂须菩提不知一合相。即非一合相。待如来再告之。而後晓耶。葢如来借须菩提而深责下根。执现前之身。横谓实有。而味着也。呜呼。初碎世界而为微尘。徵微尘而非有。微尘非有。则世界无体。故须菩提。不先破一合相之执而先破多微尘之执。葢多微尘既破。则一合相之执。不待破而破矣。何者。多为一体。多破则一无体矣。一多情尽。则世界与微尘。皆清净法界也。指何物为世界微尘耶。学者知此。则我如来父子翻腾剖析之苦心。方始知也。如果知之。则三千大千世界之坚。初碎而为微尘。再合微尘而为世界。何异一纸卷舒。浮云之聚散者哉。

  释棱严经

  吾尝读佛顶经。於七处徵心。初有疑焉。既而疑情忽消。始知如来之心。即我之心也。吾之疑。即阿难之疑也。吾疑既消。则阿难岂复疑之乎。凡学者。於七处徵心之辩。皆谓初处不难。余者难耳。殊不知有内则有外。有外则立潜根。立潜根则立中闲。立中闲则立开眼见明。合眼见暗。立开眼见明。合眼见暗。则立随所合处。立随所合处。则立一切无着。若然者。则初徵内之辩。为六者之尤也。得其尤。则余党自灭矣。且众生之执情。特执心在内之情难破耳。如执内之情既破。余者何难哉。吾以是知学者谓六者难。不谓初者难。实不经苦心故也。

  夫明心是明何心。为明真心耶。为明妄心耶。若明真心。真外无妄。更教谁明真心耶。若明妄心。为妄心有心可明以明之耶。为无心可明以明之耶。有心可明。则阿难认能推穷者为心。世尊直咄之不许。咄之不许者。非不许也。世尊之意。冀阿难回机反照。照此能推穷之心。为在七处耶。为不在七处耶。若在七处。则处处推心所在。皆一无所在。为不在七处。则根境都无。心托何处。良以阿难於七处徵心时。推穷不精。呈答未了。以为能推穷者。固即七处推之无在。然知无在之心。又是何物。若初计心在七处之心。固依根尘而有二。推之无在。我已无疑。但现前能知无在者。又是何物。此物字。较之前物字。又深一层矣。前物字是依根尘而有之心。後物字是离根尘而有之心。虽直下推之无在。而知无在者。是必我心。故阿难曰。我以能推穷者为心。殊不知未经七处推穷之心。是有在之心。既经七处推穷之後。则有在之心。已了无在久矣。然有在之心。是托有境而有知。无在之心。是托无在而有托。有在而有之心。阿难已忘之矣。惟托无在而有之心。尚认为心。此所以佛虽咄之。而阿难心终不死。至於见闻觉知俱离。而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故阿难心稍有肯处。然终不能全肯者。阿难似未悟法尘分别之影。此尘此影。即无在之异名故也。如阿难果知此尘此影。本无在之境。牵引而起。初无有性。则分别此影者。又转而为无尘智矣。夫无尘智者。从凡而至圣。从迷而至悟。苟微此智。则一切众生终不可成佛矣。故此章。题之曰明心。不亦宜乎。

  佛顶经曰。因明有见。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余悟此。始知孔老非同道也。乃同化也。自是余之信心弥切。实以成佛自期矣。然此光。又岂待成佛而有耶。即吾现前日用。未尝不烱烱然在也。特以横计明暗之执未消。所以籍明尘则能见。不籍则不能见。故暗相可昏耳。如明暗执谢。於大夜之中。见不殊白日矣。而白日之中。光亦无增焉。嘉靖闲。有书华严经者。以精诚坚至。妄念不生。情执不起。能於暗室书经如白昼。余不敢自秘。愿与天下共。乃属四明李生记之。

  根尘之初。本光本自圆满。於圆满中。佛尚着不得。况众生乎。以此光元无常性。瞥尔不觉。变起根尘。光陷其中。即名为识。然识有六。在眼司色。谓之眼识。乃至在意司法。谓之意识。又七识亦名意识。而与此识不同。葢名同体异耳。凡一切众生。不以六尘为前境作牵引。识总不生。若无六根。虽生亦无所托。故曰。境有牵心之业用。根有托识之功能。心与识。名异体同。勿生别解。呜呼。以根尘之初言之。尧与纣光无增减。以根尘既立言之。则尧与纣霄壤悬隔。葢尧得之。纣失之耳。如缘见因明。暗成无见。此便是陷根尘的样子。如不明自发。此便是廓落根尘的样子。又陷之与廓。本无常法。若得缘因佛性熏炙之。则根尘之初。圆满本光。终必开解。解则会行。行则终证。设己解不行。习终不消。习既不消。根尘难脱。如解而能行。不惟根尘逈脱。即根尘皆复本光矣。此事说则容易。领略尤难解尚难领。何况行哉。但得能行。何愁不证。既得之。自然发愿广大。良以同体之悲。称性之慈。大且无待。宁局於小。如四弘誓。十愿王等。皆痛同体而发者也。道人口门狭小。一时为汝一气吐不尽。聊书此以作前茅。程子宜知好恶。努力精进。

  缘见因明。见初非缘。明既非缘。暗岂为缘。我以是知有日月灯之明。则见万物。无日月灯明。则不见万物。以理准之。无有是处。何以故。以见暗在眼前者。暗既在前。能所昭然。两非交涉。以暗较明。明亦如是。

  夫因明而见物。明谢则不见矣。故曰。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也。不因明而见物。虽一切暗相现前。而我无待之见。本自昭然。故曰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也。虽然鸱枭夜撮蚤虱。察秋毫。昼则瞑目而不见太山。又猫犬昼夜俱见。昼夜俱见。则与无待之见。又何别焉。夫猫犬根全则见。根不全则不见。惟圣人根全亦见。根不全亦见。至於顶亦见。足亦见。背亦见。腹亦见。周身四体八万四千毛孔。无不见者。故大悲菩萨。八万四千母陀罗臂。臂臂有手。手手有眼。良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设象以尽其意。犹一人之身。身有六根。六根所待者。谓之六尘。今棱严会上。大觉圣人於六根之中。略举眼根。因日月灯光之明尘。尘能发识。有识则见。此妄见也。真见则不待明尘。而本照彻无遗者是也。一根既然。余根皆尔。故临济曰。汝等诸人。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在人之六根。乃能放大光明。汝若生心拟会。即非真人矣。

  以手搔痒。谓有能所。以手把髻。身不离地。缘见因明。见如我手。痒如明缘。以此而观。能所宛然。不明自发。独立无待。不明自发。旨本符契。横计忽生。千转相因。因因无尽。识难穷究。惟得真法界者。不受识瞒。得惟识者。不受意言瞒。此皆据用徵照。苟非鵞王择乳实难。

  明暗自相代谢。见精本自湛然。

  

  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黏妄发光。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元无听质。无通无塞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如是十二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发本明曜。耀性发明。诸余五黏。应拔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阿难。汝岂不知。今此会中。阿那律陀无目而见。跋难陀龙无耳而听。殑伽神女非鼻闻香。骄梵鉢提异舌知味。舜若多神无身觉触。如来光中映令暂现。既为风质其体元无。诸灭尽定。得寂声闻。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因心念。阿难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闲。诸变化相。如汤消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师曰。灵光寂照。弥满清净。中不容他。外此有法。无有是处。凡众生见心外有法。皆瞥尔念生。念生即有我。有我则有限量。所以有内有外。内则根识是。外则依报是。依报是无情。正报是有情。因有是是。有我我所。虽三细六粗。生起次第有别。究本言之。原是一个圆常佛性。以众生念起之後。了不觉悟。胶於根尘。识托其中。恋能恋所。能即六根。所即六尘。根尘能所。疆界确然。是以眼识则能司色。耳识则能司声。余四例然。所谓由彼觉明。有明明觉。觉明即是真心。明觉即是妄心。此妄心。即真心迷转者。非离真心外。别有妄心生。既迷於真。失彼精了。黏妄发光。根尘是所黏。识是能黏。譬如眼识不能自生。必由明暗二尘引起。才有此识。若无前尘。识终不有。故心外见法者。则有前尘。有前尘则有妄识。既有妄识。六根次第应用。一点也差谬不得。此皆是情识封蔀故也。若能当下照此一念。原无起相。即念本无。念尚不有。安得有前尘。凡有前尘为留碍者。只是自家直下不能观破此念。故清凉云。十世古今。终始不离於当念。无边刹海。自他不隔於毫端。葢有念即有自他。即有古今。念他唤一尚不可。何处有二。由是观之。天地万物一切含灵。不出我一念。又天台智者云。一念具三千。谓有念时。念息三千泯。谓无念时。行者真发菩提心者。当於起念时。了不可得。念息时。洞照十虗。所以这一节经。最初不过迷了真心有妄心。因有妄心。即有根尘。因有根尘。即有疆界。因有疆界。便不能互用灵通。此就迷上说。若离暗离明。既无见体。难道就没了见。若没了见。即是木偶人也。葢因明暗而有见者。应物之识也。离明暗而有见者真心之照也。此个关头。正是迷悟根本。悟得来。应物之识。即是真见。悟不来。真心之照。即是应物之识。却不是两件。因迷悟斯有二致耳。一根如是。诸根亦然。真心发照。则不托於前尘而起。起不托尘。此是离物独立而照。独立则心外无法。心外无法。不知又唤恁麽作根尘。故云门云。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云门此意。即是经云。今汝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及器世闲。诸变化相。如汤消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器世闲是无情。众生是有情。如何众生悟了道。一切无情器世闲。亦化成无上知觉。此个窍子。不知在何处。寻得这个窍子着。说无情器界成佛亦可。说有情众生不成佛亦可。所谓拈头作尾。唤尾作头。权衡在手。褎贬由谁。到这里。说无六根。而有见闻亦可。有六根而无见闻亦可。上来云门的话头。有照处。便有用。在经旨直饶会得。只是一个照。用处又存乎其人。六根互用也不甚奇特。会得从缘荐得相应捷之句。即便受用得来也。此节经虽由真起妄。会妄归真。发许多作用。不过自家日用寻常事耳。以迷者谓之奇特。又古德云。灵光独耀。逈脱根尘。这等说话。只好为未发心的人说。若少有见的。闻此定然鼻笑不已。既谓之灵光。是活漉漉地。说恁麽逈脱不逈脱。且他本无畔岸。这个躯壳子。不过三五尺长。以三五尺长。置之无畔岸之中。且道是逈脱不逈脱。若道不逈脱。六尺躯壳子。安能笼罩得无畔岸的灵光。若道逈脱。只今大众。莫不在躯壳上作窝坐。这个窝坐。虽只有五六尺长。若不是个真正英灵男子。且慢莫提起。说他逈脱不逈脱。若然如是。毕竟怎麽样好。三途一报五千劫。得出头来是几时。

  真心实不可以一体求。多体得。又不可以徧体知。亦不可以不徧测。离一离多。离徧不徧。所以又能一能多。能徧能不徧也。今阿难不悟真心。惟攀缘横计。故如来知其病处。随机付药。究竟言之。了无实义。亦无定方。如难阿难云。若咸觉者。挃应无在。既挃一处。徧体多觉。断无是理。如来就阿难计处难之。意者。挃一支而四支咸觉。则挃者亦知。不挃者亦知。则可言挃者无挃矣。何则以三支不挃有知。则一支挃者。可即无挃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