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白诗集注
李太白诗集注

王琦 | 文论文评 | 已完结

《李太白诗集注》,李白诗注本。清王琦辑注。琦字琢崖,号载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另有《李长吉歌诗汇解》。王琦自序云:“芟柞繁芜,补增阙略,析疑匡谬,频有更定。至于山川古迹之地形、鸟兽草木之名状,尤加详考,不厌繁复,盖将以为多识之助”,故虽知有“绮碎鳞杂”之议,而仍坚持详尽综博,以“搜罗轶典,抉发奥思”。王氏又精通道书佛典,用以注释“才兼仙佛”的李白,正“足以发太白难显之情,而抉三家未窥之妙”(杭世骏《李太白文集序》)。对于前人的见解,王氏能慎重斟酌,去短从长,融入自己的心得,成为新注,总观全书,持论平正,客观可信。是书又名《李太白全集》、《李太白文集辑注》,是当时李白诗文合注最完备的本子,历来得到学术界重视。

34.19 万字 | 2024-09-13 16:39更新

空同集
空同集

李梦阳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空同集》,明李梦阳撰。李梦阳,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李梦阳在文学上同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属于一个流派,称为“前七子”。他们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虚浮华靡的台阁体。李梦阳的诗文集,称为《空同集》,现今流传的有明嘉靖间其甥曹嘉刊本,包括赋3卷,诗34卷,文29卷及附录2卷。诗集单行本有明万历间李三才辑《李何二先生诗集》本、《李崆峒先生诗集》33卷本、清光绪间张祖同辑《弘正四杰诗集》中《李空同诗集》33卷本。

36.67 万字 | 2024-09-13 16:36更新

解学士文集
解学士文集

解缙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解学士文集》,诗文别集。十卷,其中诗四卷。明解缙撰。解氏冤死后,家被籍没,诗文稿零落。明英宗天顺(1457—1464)初,黄谏慕其人,方始辑其遗稿。黄在序中曾缕述辑解缙诗文之难。缙天才骏发,属文作诗多不留稿,另外由于缙遭遇奇特,生前即享大名,冒名顶替之作亦颇不少。黄谏初编,仅在京师“遍求士大夫家及闻人口诵而录之”,加自己所藏者,共得古、今诗二百五十五首、文十七篇,编校成集,分为六卷,托人刊刻。此为缙身后第一个诗文集刻本。六卷本行世后又从友人手中及解缙经行之地收录一些解缙诗文,按地里岁月远近编为三十卷,名为《解学士先生文集》,刊于天顺八年(1464),前有黄谏、蔡朔二序。此本传世较少,近世藏书家很少寓目,可想在明代流播似亦未广。明世宗嘉靖(1522—1566)间,罗洪先与缙从孙解桐在三十卷本基础上(从此本首录黄、蔡二序,可知罗、解曾见黄氏刻本),蒐辑散亡,稍剔其伪,重编缙集,分为十卷,其中诗集部分,先将应制之作另编一卷,排在集首,其他按体编排,依次为四古、五古、五律、五绝、五排、七古、七绝、七律、赋、词等。此本刊于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传世稍多。清圣祖康熙间,缙十世孙解悦重编解集,并加补葺校勘,厘为十六卷,诗五卷,刊于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另有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刊本。

32.54 万字 | 2024-09-13 16:36更新

至正集
至正集

许有壬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至正集》,元代诗文别集。原本100卷,现仅存81卷。许有壬撰。《四库全书》曾据河南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刚编成,并由门生集录缮写完毕,许有壬就去世了,其子许桢仓皇轻装南行,书籍遗稿损失殆尽。此后《至正集》便久无传本。明朝中期以后,《至正集》复出,已佚去19卷。仅有81卷。本书善本,有明崇道堂抄本。卷1为赋,卷2-11为古诗,卷12-22为律诗,卷23-28为绝句,卷29为绝句、联句,卷30-35为序,卷36-43为记,卷44-64为碑志,卷65为说,卷66为诔、传、解、铭、箴,卷67为赞,卷68为颂、辞,卷69为文,卷70为诏、制、表、笺、疏、启、卷71-73为题跋,卷74-77为公移,卷78-81为词。许有壬是元代后期的元老重臣之一,他从政的时间跨度比较大,《至正集》所收的许多作品可以补正史实。他的文章以雍容典雅为特点,诗词则因应酬之作较多,艺术水平较为一般。

33.78 万字 | 2024-09-13 16:36更新

荥阳外史集
荥阳外史集

郑真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荥阳外史集》,明代诗文别集。100卷。郑真撰。郑真是元代学者郑觉民(字以道)之子,明代洪武四年(1371)乡试第一,授临淮教谕。早年与宋濂齐名,但一生偃蹇,名位不显,其集流传很少。《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将其编入别集类,但《四库全书》本是残本,仅存70卷,此外并未见到其他完整的版本,所以这70卷残本亦颇足珍贵,曾影印收入《四库珍本丛书初集》。卷首及卷1-6原缺,卷7-13为记,卷14-20缺,卷21-30为序,卷31-32缺,卷33-43为书、说、题跋杂识等各体文,卷44缺,卷45-57为碑铭、传、铭等各体文,卷58-59缺,卷60-68为表、策题等各体文,卷68-86缺,卷87-96为各体诗,卷97为“同年录”,卷98为“濠梁录”,卷99为“进牌录”,卷100为“归程录”。除所缺各卷,行文中仍有缺失。《四库全书总目》评本集:“今观所作,虽不能与濂(指宋濂)并惊词坛,而义有根柢,词有轨度,与濂实可并肩。未可以名位之升沉,定文章之优劣也。”

37.73 万字 | 2024-08-28 09:20更新

李文节集
李文节集

李廷机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李文节集》,文别集。明李廷机(谥文节) 著。二十八卷。卷首有叶向高序,崇祯七年 (1634)洪启遵序。卷一至卷九为奏疏等公文, 卷一○、卷一一为馆课,卷一二至卷二八为文。 有崇祯间刻本。

38.13 万字 | 2024-08-28 09:00更新

文简集
文简集

孙承恩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文简集》,又称《瀼溪草堂稿》。诗文集。明孙承恩撰。五十八卷。 承恩字贞父,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正德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谥文简。承恩博稽宏览,为文深厚尔雅。是集为其门人杨豫孙、董宜阳等编。凡四十一万字。卷首有陆树声序。正文含疏、表、讲章七卷,赋、诗、词、曲十九卷,杂文等三十二卷。其文纯正怡雅,有明初作者之遗风,与七子相异。有万历十一年(1583)刊本,《四库全书》本。

36.41 万字 | 2024-08-27 10:27更新

牧斋有学集
牧斋有学集

钱谦益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牧斋有学集》,清代诗文别集。钱谦益撰。钱谦益是明清之际文学家,号牧斋。明代创作的诗文已先此编入《牧斋初学集》,本集系入清以后创作的诗文集,因此以“有学”(“有”通“又”)为名。它最初刻于清康熙三年(1664),诗有《秋槐诗集》、支集、《夏五诗集》各1卷,《绛云余烬集》上、下2卷,《秋槐诗别集》、《高会堂诗集》、《长干塔光集》、《红豆诗初集》、二集,三集各1卷,《东涧诗集》上、下2卷,凡13卷,编年排次;文37卷,分类编排。合计共50卷,卷次相属。康熙二十四年金匮山房又刻有重定本,将若干佚作分别补入有关各卷,最末另增1卷,成书51卷,惟字句改易颇多。后来《四部丛刊》影印此集,以初刻本为底本,将重定本增补的佚作合编为《牧斋有学集补》1卷,又将两本异文编校为校勘记1卷,一并附于集末。重定本中增补的某些佚作,实际上初刻本已收入,只是篇名不同而已。宣统二年(1910)邃汉斋编印《牧斋全集》,收本集初刻本之后附有补遗2卷,佚作与重定本不尽相同。本集诗歌部分有钱谦益族孙钱曾所撰笺注,编次、篇目、字句与原本颇有出入。而钱谦益入清之后创作的诗文,未收入此集的也还很多。如钱曾《笺注》原目中有的《投笔集》,本集未收,大概因“违碍”太甚只能割爱。当然,钱曾《投笔集笺注》,事实上也是很久以后才单独刊行。

42.72 万字 | 2024-08-27 09:29更新

弘道录
弘道录

邵经邦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弘道录》,明朝邵经邦撰。五十六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选录经史子集四部典籍中有关纲常名教之“嘉言善行”,汇辑成编,并附加编者按语。全书分作仁义礼智信五品,每品又分君臣、父子、夫妇、昆仲、朋友五目。记事上起唐尧,下至明代万历年间。盛赞尧舜以来明君贤臣治世之业迹,历代名儒之经伦典范,宣扬儒家道德伦理。故此书虽名“弘道录”,其实与弘大道教无关。

41.11 万字 | 2024-07-28 19:44更新

周朝秘史
周朝秘史

余邵鱼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周朝秘史》明余邵鱼撰。余邵鱼字畏斋,建阳(今福建建阳)人,生卒年不详,明嘉靖末年在世,万历时余象斗呼为“先族叔翁”。又名《春秋列国志传》或《列国志传》,长篇历史小说,叙述自商纣王即位选美女得妲己至秦统一天下的一段历史故事。宋元话本中就早有讲述列国故事的,如《秦并六国平话》、《七国春秋平话》等。余邵鱼在这些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历史典籍的材料,掺杂了一些如“苏妲己驿堂被诛”、“穆王西游昆仑山”等民间传说,较全面地演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开头部分,还用很大篇幅演述了商周历史,以显示治乱兴亡的历史发展轨迹。书中暴露了殷纣王、周厉王、晋灵公等统治者的残暴失政,亦有封建正统说教和少量神怪荒诞描写。该书是宋元平话之后较系统完整地演述春秋列国故事的历史小说,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是冯梦龙《新列国志》的创作基础。

37.58 万字 | 2024-07-17 10:21更新

隋唐两朝志传
隋唐两朝志传

罗贯中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又名《隋唐志传通俗演义》。十二卷一百二十二回。明罗贯中 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述自隋公杨坚受周主禅即帝位建立隋朝(581年)至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之间二百九十多年的隋唐两朝历史故事。是集自隋公杨坚于陈高宗大建十三年辛丑岁(581)受周主禅即帝位起,历四世禅位于唐高祖,以迄僖宗乾符五年戊戌岁(878)唐将高元裕戮王仙芝止,凡二百九十五年。记述了隋唐两朝重大事件和主要战争,两朝重要人物皇帝、名将、忠臣、义士、仁人等。罗本《隋唐两朝志传》,乃隋唐系列小说的祖本,如熊大木的《唐书志传》、褚人穫的《隋唐演义》,后来的《隋炀帝艳史》、袁于令的《隋史遗文》都由此演变而来

30.09 万字 | 2024-07-17 10:16更新

隋史遗文
隋史遗文

袁于令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隋史遗文》十二卷六十回,明代袁于令著,传世的刻本仅有一种,即崇祯癸酉(1633)吉衣主人序本,书名题署“ 剑啸阁批评秘本出像隋史遗文”,《隋史遗文》 可以说是《 隋唐演义》的母本。袁于令,一名晋,又名韫玉,字令昭、砚昭、凫公,先号于鹃,又号箨庵、白宾、吉衣主人、剑啸阁主人、幔亭仙史。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吴县志》 有传。他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卒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为“吴下旧家子”,明末生员,入清以后始入仕,历官水部郎、山东东昌府临清关监督、荆州府知府等。顺治十年(1654)三月,湖广抚臣弹劾袁于令等十五人侵盗钱粮,罢官后退隐苏州。《隋史遗文》所演历史从隋文帝平陈开始,至大唐统一为止。小说为我们展现了隋末大动乱的历史画卷,较全面地揭露了隋炀帝的罪恶:他弑父杀兄,霸占父妃,好大喜功,两次征高丽,劳民伤财。他残民以逞,为了自己的享乐,起东都,筑西苑,造龙舟,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再加贪官污吏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使人民忍无可忍,士兵纷纷逃亡,无数百姓啸聚在山东、河南、河北一带,举起了反隋的大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队伍。

30.50 万字 | 2024-07-17 09:58更新

清朝三百年艳史演义
清朝三百年艳史演义

费只园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清朝三百年艳史演义》又名《话说清朝秘闻艳史》本书以叙述仕女的孝义节烈、艺术方技等“艳迹”,反映清三百年的兴衰变化。从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写起,生动地描述了柳如是泪洒虞山、十三妹为父昭冤、吕四娘誓报家仇、醋海风波贝子恋凤英、香消玉碎乾隆器香妃、赛金花重温旧梦,小凤仙恸器情人等等,直写到瑾妃归葬西陵结束全书。书中不乏巾帼英雄、宫中秀女、贞孝烈妇、诗词才女。作者虽以史笔叙事,言简意赅,但其间男欢女爱的描写也淋漓尽致,生花之笔目不暇接,或庄或谐,悦醒心。这是本通俗历史读物。本书主要深刻描写了清朝帝王的感情世界,并对宫闱生活做了细致的刻画。本书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既有助于读者了解清朝深宫官地的帝王生活,也对读者熟知清朝的历史线索大有帮助。

39.11 万字 | 2024-07-16 08:23更新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佚名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明代短篇小说集。40卷。又名《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明刊本题“李卓吾先生秘本”,“诸名家汇评写象”。卷首序署“庚辰秋仲磊道人撰于西子湖之萍席”。日本内阁文库、静嘉堂文库皆有藏本。北京图书馆藏有一部残本(缺5—9卷)。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十万卷楼石印本,每卷一图。有总评和旁评,题署同前。这部小说共写了“宰予昼寝”,“公冶苌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有澹台灭明者”等40个故事,各以“四书”中一句话为标题,各写春秋战国时一个人物。其中以“子路问路”、“孝哉闵子骞”、“公输子之巧”写得比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文学性较强。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这四十篇文字正文所写的人物和事件都源于《四书》,每卷题目也均取自《四书》中的原句。因其所描写的《四书》中提及的人物分属于春秋列国,“那时天下有七十二国”(卷三五),故冠之以“七十二朝人物”。

34.09 万字 | 2024-07-16 08:10更新

两晋秘史
两晋秘史

杨尔曾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两晋秘史》,又名《东西两晋志传》,杨尔曾著,简略叙述两晋历史。本书据史料及讲史资料改编而成。杨尔增,字圣鲁,号雉衡山人,浙江钱塘人。

40.89 万字 | 2024-07-16 08:07更新

洪秀全演义
洪秀全演义

黄小配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洪秀全演义》,五十四回,为未完稿的刊本,三十八万五千字。黄小配(1873-1913)又名世仲、世次郎,笔名黄帝苗裔(一署黄帝嫡裔),广东番禺人。他是早期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前,在香港和广东宣传革命,主编过同盟会的报纸《中国日报》。辛亥革命后,任广东民团局局长。1913年,被陈炯明杀害。他以小说鼓吹民主革命,有《宦海升沉录》(又名《袁世凯》)二十二回,《廿载繁华梦》四十四回,《大马扁》十六回,《洪秀全演义》五十四回未竟。《洪秀全演义》这部小说是集太平天国的史料、传闻写成的章回历史小说。所写人物都是真人,事实也有实据;有的章回,还特意注明了所据材料或人物传略;有些重要檄文、书信、诗文、碑记也全文照录,不易一字。所以小说既以史料的可靠为支撑,又以情节的生动来吸引读者,写得波澜壮阔,人物众多,史事详实,树立了洪秀全及钱江等正面形象。

34.85 万字 | 2024-07-16 08:03更新

震川先生集
震川先生集

归有光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震川先生集》,诗文别集。四十卷。明代归有光撰。归有光,字熙甫,江苏昆山人,学者称他震川先生。其著作涉及经史子集各部,但主要成就则是在散文方面,其散文风格上承司马迁以及唐宋八大家的传统,下启方苞、姚鼐等桐城派的先河,文笔简洁,长于叙事,与唐顺之等人被称为“唐宋派”。《四十卷》。计正集三十卷、别集十卷,另附录一卷。别集中有诗一卷,余均为文。归有光是“唐宋派”的首领,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的文学主张,与拟古派“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主张针锋相对,推尊韩柳欧曾王苏的唐宋古文。归有光反拟古倾向,更多着眼于形式,内容上却没有真正的革新。

48.01 万字 | 2024-06-23 21:56更新

升庵集
升庵集

杨慎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升庵集》是明代学者、文学家杨慎的诗文及一部分学术著作的合集。又称《升庵全集》《太史升庵全集》,明万历间四川巡抚张士佩编订并主持刻印。包括赋、杂文11卷,诗29卷,杂著41卷,凡81卷。杂著是张士佩取《丹铅录》、《谭苑醍醐》等书删除重复,分类编次,附于诗文之后,亦较《丹铅总录》为有绪。有明万历十年(1582)成都刻本。又有万历间所刻“外集”一百卷,“遗集”二十六卷。另有清乾隆六十年(1795)所刻全、外、遗各集。明简绍芳编《杨文宪公年谱》一卷,清李调元编《升庵先生年谱》一卷,可资参考。

48.75 万字 | 2024-06-23 21:53更新

锋剑春秋
锋剑春秋

黄淦 | 神魔幻想 | 已完结

《锋剑春秋》或谓黄淦撰,约作于嘉庆初期,晚出本改名为《后列国志》、《万仙斗法兴秦传》。由《秦始皇平话》发展而来。书述天运轮回,生杀有定,嬴秦必将一统六国,生灵难免涂炭。孙膑欲报父兄仇,救燕齐民,逆天而行,与王翦、海潮、毛奔对阵,神怪法宝,层出不穷。然最终由三清师长说合,忍痛归山,不涉红尘,免于劫数。此书初看,用语杂沓,不脱话本规模,然生动传神之笔间出。其神魔斗法之描写,远不如《封神演义》,然写孙膑逆天而行,欲挽大厦之将倾,颇具悲剧色彩,反映出人之渺小,生之无奈。在神魔类小说中别具一格。

35.90 万字 | 2024-04-28 21:37更新

春秋列国志传
春秋列国志传

余邵鱼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春秋列国志传》,又名《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列国志传》、《列国志》、《周朝秘史》。明万历乙卯(1615)年刊本。十二卷114回。题“后学畏斋余邵鱼编集”。余邵鱼,字畏斋,明福建建宁府建阳县人。万历时余象斗重刻此书,呼为“先族叔翁”。象斗约嘉靖末至崇祯间人,则邵鱼当为嘉隆时人。据正史记载及民间传说,全面叙述了春秋战国史事。其后,明代冯梦龙重新改写此书成《新列国志》(东周列国志)一百零八回。现存版本:明内府抄本,有彩绘插图,眉栏横标文中重要节目。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五字。万历丙午(1606)三台馆余象斗重刊本,上评,中图,下文,正文十三行,行二十字,每卷题“新刊京本春秋五霸七雄全象列国志传”,“后学畏斋余邵鱼编集”,“书林文台余象斗评释”。〔藏上海图书馆、日本蓬左文库〕大连图书藏残本。梅园梓行本,内封书题为“全像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卷端题“新刻京本春秋五霸七雄全像列国志传”,目次页题作“新刻史纲总会列国志传”,有陈眉公序文,可能是后加的。(以上据刘修业书目提要)上几种均为八卷本。

40.38 万字 | 2024-04-28 21:1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