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详注》,唐诗别集。原书24卷,通行本25卷。杜甫撰;清人仇兆鳌注。又名《杜少陵集详注》。仇兆鳌字沧柱,晚号知几子,淅江鄞县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自宋至清,注杜诗者号称千家,此书是作者在汇集各家的基础上,几经修改增补,前后用了20多年时间。书前有自序和新、旧《唐书》杜甫传,年谱,凡例。书后又附录逸诗、文,历代铭、序、记,诸家咏杜、论杜等,收集资料颇为丰富。此书堪称历代注杜诗的总结,为研究杜诗者提供了不少方便。其缺点则是注解失之烦琐冗沓,加之观点陈腐,因而有时解诗穿凿附会,迂腐无聊;所引典故,摭拾类书,未加检寻,不乏错舛。“然援据繁富,而无千家注杜伪撰故实之陋习,核其大局,可资考证者为多。”(《四库全书总目》)所以《四库全书》于众多清人注杜中只选此书收录。由于仇氏曾将此书进呈康熙皇帝,因此现存有恭楷缮写进呈本。
91.80 万字 | 2024-06-18 18:04更新
《乐府诗集》上古至唐五代乐章和歌谣的总集。所收作品以汉魏至隋唐的乐府诗为主,全书共100卷。编者郭茂倩。南宋初期人。祖籍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生卒年及经历难以确考。《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
50.14 万字 | 2024-01-11 21:42更新
《海忠介公全集》,明海瑞(1514—1587)撰。十二卷。瑞字汝贤,一字国祥, 自号刚峰,琼山(今属海南)人。回族。嘉靖举人。曾官南平教谕,应天巡抚、南京右佥都御史。家境清贫,为官清廉。一生惩治贪污,平反许多冤案,人称“海青天”。曾因上疏触怒世宗,逮狱论死;亦因得罪权贵被罢官十六年。七十二岁又被起用,病卒于任。时市面停业,送葬哀悼之列百里不绝。卒谥忠介。
21.55 万字 | 2024-09-15 15:22更新
《李太白诗集注》,李白诗注本。清王琦辑注。琦字琢崖,号载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另有《李长吉歌诗汇解》。王琦自序云:“芟柞繁芜,补增阙略,析疑匡谬,频有更定。至于山川古迹之地形、鸟兽草木之名状,尤加详考,不厌繁复,盖将以为多识之助”,故虽知有“绮碎鳞杂”之议,而仍坚持详尽综博,以“搜罗轶典,抉发奥思”。王氏又精通道书佛典,用以注释“才兼仙佛”的李白,正“足以发太白难显之情,而抉三家未窥之妙”(杭世骏《李太白文集序》)。对于前人的见解,王氏能慎重斟酌,去短从长,融入自己的心得,成为新注,总观全书,持论平正,客观可信。是书又名《李太白全集》、《李太白文集辑注》,是当时李白诗文合注最完备的本子,历来得到学术界重视。
34.19 万字 | 2024-09-13 16:39更新
《慈湖遗书》,诗文别集。宋杨简(世称慈湖先生)著。今传本十八卷。前五卷,序记书跋等九十余篇;卷六,赋六首,诗一百余首;卷七至卷一六,为《家记》;卷一七,为《纪先训》;卷一八,行状等。《续集》二卷:卷一,杂文七十余篇;卷二,为《孔子闲居解》。据《宋史》本传,简所著有《甲稿》、《家记》诸集,其目甚多。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载其撰《孔子闲居讲义》一卷、《慈湖遗书》三卷、《慈湖甲稿》二十卷等。则今传本既非原本《慈湖遗书》,亦非原本《慈湖甲稿》;乃明时周广综合诸书遗佚,重新编次而成。有明嘉靖四年(1525)刻本及明抄本传世。清丁丙《慈湖遗书跋》云:“钞本多文数十篇,其目次亦不同”。又有《四库全书》本,内容同于明刻本,但编次稍有差异,即卷一八为《续集》第一卷之杂文;而《续集》第一卷为《孔子闲居解》;最后为行状。又有张寿镛《四明丛书》本,亦据刻本著录,附清冯可镛辑《补遗》一卷,得诗文十余篇;张辑《附录》一卷,收诸家序跋十余篇,《年谱》三卷,《著述考》一卷;内容较《四库全书》本完备。
20.00 万字 | 2024-09-15 15:16更新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文学上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出以先秦两汉古文为创作标准;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在诗、文方面的创作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韩愈集》为汇编的韩愈作品集,涉及书、启、序、祭文、碑文、墓志、铭文、表状、记传、杂文等各体。
54.07 万字 | 2024-06-19 08:39更新
《柳宗元集》,本书共45卷,外集2卷,外集补遗1卷,附録1卷,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的诗文总集。在政治思想方面,柳宗元主张融合先秦以来各家的政治学说,加强中央集权;哲学思想方面,柳宗元秉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想;文学思想方面,柳宗元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都对文学史有重要贡献,其独具特色的寓言散文短小精巧,含意深刻,其诗作平淡自然又耐人寻味。本书对全面了解研究柳宗元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
55.70 万字 | 2024-06-19 08:29更新
《至正集》,元代诗文别集。原本100卷,现仅存81卷。许有壬撰。《四库全书》曾据河南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刚编成,并由门生集录缮写完毕,许有壬就去世了,其子许桢仓皇轻装南行,书籍遗稿损失殆尽。此后《至正集》便久无传本。明朝中期以后,《至正集》复出,已佚去19卷。仅有81卷。本书善本,有明崇道堂抄本。卷1为赋,卷2-11为古诗,卷12-22为律诗,卷23-28为绝句,卷29为绝句、联句,卷30-35为序,卷36-43为记,卷44-64为碑志,卷65为说,卷66为诔、传、解、铭、箴,卷67为赞,卷68为颂、辞,卷69为文,卷70为诏、制、表、笺、疏、启、卷71-73为题跋,卷74-77为公移,卷78-81为词。许有壬是元代后期的元老重臣之一,他从政的时间跨度比较大,《至正集》所收的许多作品可以补正史实。他的文章以雍容典雅为特点,诗词则因应酬之作较多,艺术水平较为一般。
33.78 万字 | 2024-09-13 16:36更新
《陆放翁全集》,南宋著名词人陆游的诗词文全集。内收诗集《剑南诗稿》八十五卷,《渭南文集》五十卷、及《放翁逸稿》等。
93.40 万字 | 2024-06-18 10:22更新
《解学士文集》,诗文别集。十卷,其中诗四卷。明解缙撰。解氏冤死后,家被籍没,诗文稿零落。明英宗天顺(1457—1464)初,黄谏慕其人,方始辑其遗稿。黄在序中曾缕述辑解缙诗文之难。缙天才骏发,属文作诗多不留稿,另外由于缙遭遇奇特,生前即享大名,冒名顶替之作亦颇不少。黄谏初编,仅在京师“遍求士大夫家及闻人口诵而录之”,加自己所藏者,共得古、今诗二百五十五首、文十七篇,编校成集,分为六卷,托人刊刻。此为缙身后第一个诗文集刻本。六卷本行世后又从友人手中及解缙经行之地收录一些解缙诗文,按地里岁月远近编为三十卷,名为《解学士先生文集》,刊于天顺八年(1464),前有黄谏、蔡朔二序。此本传世较少,近世藏书家很少寓目,可想在明代流播似亦未广。明世宗嘉靖(1522—1566)间,罗洪先与缙从孙解桐在三十卷本基础上(从此本首录黄、蔡二序,可知罗、解曾见黄氏刻本),蒐辑散亡,稍剔其伪,重编缙集,分为十卷,其中诗集部分,先将应制之作另编一卷,排在集首,其他按体编排,依次为四古、五古、五律、五绝、五排、七古、七绝、七律、赋、词等。此本刊于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传世稍多。清圣祖康熙间,缙十世孙解悦重编解集,并加补葺校勘,厘为十六卷,诗五卷,刊于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另有清高宗乾隆(1736—1795)间刊本。
32.54 万字 | 2024-09-13 16:36更新
《空同集》,明李梦阳撰。李梦阳,字天赐,又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李梦阳在文学上同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属于一个流派,称为“前七子”。他们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虚浮华靡的台阁体。李梦阳的诗文集,称为《空同集》,现今流传的有明嘉靖间其甥曹嘉刊本,包括赋3卷,诗34卷,文29卷及附录2卷。诗集单行本有明万历间李三才辑《李何二先生诗集》本、《李崆峒先生诗集》33卷本、清光绪间张祖同辑《弘正四杰诗集》中《李空同诗集》33卷本。
36.67 万字 | 2024-09-13 16:36更新
《陈白沙集》,诗文别集。明陈献章(号白沙) 著。九卷。其集传本较多,卷次不一。原本称 “全集”,共二十卷,诗文各十卷,为罗侨所刻, 后又增为二十一卷,另有文集十二卷、“诗教 解”十五卷合刊本。后由高简于嘉靖年间删并 为九卷本,其他各版遂不甚通行。本集卷首有 嘉靖十二年(1533)高简序,嘉靖三十年湛若水 序等五篇序文。卷一至卷四为文,卷五至卷九 为诗。有万历刻本,《四库全书》即据以收入。
20.97 万字 | 2024-09-15 15:19更新
《高阳诗文集》,明代诗文别集。孙承宗(字稚绳)著。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说:“公文集一百卷,兵火之后,苕上茅元仪往吊,得之颓垣败屋中,南司马范景文刻之金陵。”此刻本今已不存。今存者乃其孙孙之汸“遍检残编,多方捃辑”而成,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刊刻行世。凡20卷,卷1至卷9为五、七言诗,卷10为诗余,卷11至卷20为杂文。集前有佟国器序。因其书曾列入禁书,所以传本极稀。钱谦益评其集说:“公生长北方,游学都下,钟崆峒戴斗之气,负燕赵悲歌之节,作为文章,伸纸属笔,蛟龙屈蟠,江河竞注,奏疏书檄,摇笔数千言,灏溔演延,幕下书记,多鸿生魁士,莫得而窥其涯涘也。为诗不问声病,不事粉泽,卓荦沉塞,元气郁盘,说者以为高阳之诗,信矣。”(《列朝诗集小传》)钱谦益为孙承宗所取进士,所论不免过誉。但也说明了其诗文的特点:激昂畅达。惟其诗时有粗糙浅率之处。
28.02 万字 | 2024-09-13 16:36更新
《白石道人诗集》二巻,宋姜夔撰。夔有《绛帖平》,已著录。罗大经《鹤林玉露》称夔学诗于萧■〈奭斗〉。而巻首有夔自序二篇。其一篇称:“三熏三沐,师黄太史氏,居数年,一语噤不敢吐。始大悟学即病,不若无所学者之为得。”其一篇称:“作诗求与古人合,不如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不如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其学盖以精思独造为宗。故序中又述千岩、诚斋、石湖咸以为与已合,而已不欲与合。其自命亦不凡矣。今观其诗,运思精宻,而风格髙秀,诚有拔于宋人之外者。傲视诸家,有以也。《宋史•艺文志》载夔《白石丛稿》十巻。陈振孙《书录解题》载《白石道人集》三巻。今止二巻,殆非完本。考《武陵旧事》载夔诗四首,《咸淳临安志》载夔诗三首,《研北杂志》亦载夔诗一首,皆此本所无。知在所佚一巻之内矣。
1.68 万字 | 2022-07-02 21:41更新
《初学集》又称《牧斋初学集》,是明末清初钱谦益创作的作品集。凡一百一十卷,其中诗二十卷、文八十卷;又《太祖实录辩证》五卷、《读杜小笺》三卷、《读杜笺》二卷,(两集皆作者亲自编定),是其书体例异于一般诗文集处。该集由钱之门人瞿式耜刻成于明崇祯十六年癸未九月。诗集别有钱曾的《初学集笺注》二十卷,刻于清初,与瞿本略有出入,词句也互有异同,后有翻刻本。乾隆时书遭禁毁,清末宣统二年,邃汉斋始以明瞿刻本与笺注本两相对勘,作了校订,并加按语,合两本为一,以铅字排印。二十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明刻《初学集》,列入《四部丛刊》。
89.41 万字 | 2023-02-02 13:05更新
《王子安集》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诗集。《唐书·文苑传》称其文集三十卷。而《杨炯集序》则谓分为二十卷,具诸篇目。洪迈《容斋随笔》亦称今存者二十卷,盖犹旧本。明以来其集已佚,原目遂不可考。世所传《初唐十二家集》,仅载勃诗赋二卷,阙略殊甚。故皇甫汸作《杨炯集序》,称王诗赋之馀,未睹他制。此本乃明崇祯中闽人张燮搜辑《文苑英华》诸书,编为一十六卷。虽非唐、宋之旧,而以视别本,则较为完善矣。
7.43 万字 | 2023-02-02 12:25更新
《扪虱新话》,作者南宋陈善(生卒年不详)。《扪虱新话》两集八卷,二百条。《扪虱新话》以“气韵”论诗,称:“文章以气韵为主,虽有辞藻,要非佳作也。”“气韵”,亦即书中所谓陶渊明之“天成”、李白之“神气”、杜甫之“意度”、韩愈之“风韵”、苏轼之“海上风涛之气”,要皆诗人“逸思妙想所寓”,而“非绳墨度数所能束缚”,并须“题外立意”,含蓄隽永。陈善所论偏于创作主体之审美意识,耽于“格高”、“韵胜”之“古人旨趣”,出尘绝俗,失诸超脱。但以“自然”评诗,于艺术规律多有所得。如郑玄注《毛诗》“牵合”《周礼》,沈括谓杜诗“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咏古柏,嫌“太细长”,陈善皆以为“束缚太过”,失却“诗人之意”,为论诗之一“癖”。论王维雪里芭蕉、渡水罗汉等画,“玩意笔墨之外”,可通于诗;又言“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竹外一枝斜更好”等句,足以入画。言诗画皆以意境胜,其见颇可取。
0.86 万字 | 2022-09-03 22:05更新
《牧斋有学集》,清代诗文别集。钱谦益撰。钱谦益是明清之际文学家,号牧斋。明代创作的诗文已先此编入《牧斋初学集》,本集系入清以后创作的诗文集,因此以“有学”(“有”通“又”)为名。它最初刻于清康熙三年(1664),诗有《秋槐诗集》、支集、《夏五诗集》各1卷,《绛云余烬集》上、下2卷,《秋槐诗别集》、《高会堂诗集》、《长干塔光集》、《红豆诗初集》、二集,三集各1卷,《东涧诗集》上、下2卷,凡13卷,编年排次;文37卷,分类编排。合计共50卷,卷次相属。康熙二十四年金匮山房又刻有重定本,将若干佚作分别补入有关各卷,最末另增1卷,成书51卷,惟字句改易颇多。后来《四部丛刊》影印此集,以初刻本为底本,将重定本增补的佚作合编为《牧斋有学集补》1卷,又将两本异文编校为校勘记1卷,一并附于集末。重定本中增补的某些佚作,实际上初刻本已收入,只是篇名不同而已。宣统二年(1910)邃汉斋编印《牧斋全集》,收本集初刻本之后附有补遗2卷,佚作与重定本不尽相同。本集诗歌部分有钱谦益族孙钱曾所撰笺注,编次、篇目、字句与原本颇有出入。而钱谦益入清之后创作的诗文,未收入此集的也还很多。如钱曾《笺注》原目中有的《投笔集》,本集未收,大概因“违碍”太甚只能割爱。当然,钱曾《投笔集笺注》,事实上也是很久以后才单独刊行。
42.72 万字 | 2024-08-27 09:29更新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
2.20 万字 | 2023-04-22 18:21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