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时间:2022-10-25 08:53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佉罗帝耶山仙圣住处。与无数大比丘众俱。大菩萨众数如恒沙无量无边。演说如来功德经已。尔时西方有如意宝珠。自然而现。百千释迦毗楞伽宝珠以为眷属。彼如意宝珠所出光明。皆悉瞙彻。此间人天声闻菩萨所有四大光明色像皆灭无余。唯除如来及如意宝珠。其余皆与无量无边不可言说虚空同相。
  尔时世尊光色益明。时会众生各不相见。亦不得触身色形相。其所视方不见日月星宿光明。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舌不知味。身不觉触。心心数法无我我所。唯见如来色相光明如意宝珠。在会菩萨住十地者。得首楞严三昧者。一生补处者。最后身者。心不怖畏。何以故。以解诸法真如宝相第一义空故。其余菩萨诸声闻众天龙夜叉阿修罗紧那罗呴槃荼毗舍遮富多那迦吒富多那人及非人诸来会者。皆悉惊怖。或于此彼不相知见。是何事乎无咨问处。
  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梵音。从坐而起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诸法真实义  众生不能知
  愚于六根中  贪着色阴故
  以不见一阴  推求于色相
  今有如是众  疑惑于佛法
  唯愿佛世尊  为说真实相
  得解于此彼  速证如空忍
  禅定勇猛士  不可论说身
  如意摩尼宝  在顶而显现
  释迦楞伽宝  相去亦不远
  彼来诸众生  勇健到彼岸
  皆有大智慧  欲来见世尊
  必说甚深法  决定无有疑
  唯愿佛世尊  安慰诸来众
  成就于众生  大士之所行

  尔时世尊便说偈言。
  如汝之所说  三昧力所为
  其有智慧者  乃得闻是事
  虚空藏菩萨  大士之所行
  无依无戏论  三昧力如是
  坚住于二见  愚惑之所行
  以着断常故  不解于此彼
  若于此二见  欲得解脱者
  不应着诸欲  速得证诸地

  佛告梵音。善男子。初行菩萨。先当为说有缘想行六波罗蜜。若能解知四大之性是生灭法。然后为说一切诸法不可言说。无有自相不生不灭无缘无所有。一切诸行皆悉如是。能如是观则离断常亦无怖畏。于一切法无缘无触则能速满六波罗蜜。亦复不着断常诸见。佛神力故令此大众诸来会者。见闻觉知皆悉如前。
  尔时世尊。即举右手告大众言。虚空藏菩萨今从彼来。而此菩萨禅定如海。净戒如山。智如虚空。精进如风。忍如金刚慧如恒沙。诸菩萨幢。趣涅槃者导。善根河池。贫者宝瓶。闇冥者日。失道者月。怖畏者山。烦恼病者良药。净诸见水摧诸魔怨。犹如霜电治。破戒者如安阇那药。诸善根地。众华中鬘。照恶行者镜。无惭愧者眼。病者良医。疲懈者床坐。能充饥虚如尸利天能除渴乏。如月爱珠。照禅定者如日爱珠。行菩提道者车。游戏禅定者池。修助道法者华鬘。行诸波罗蜜者妙果。照十地者如意宝珠。覆住首楞严三昧者如波利质多罗树。断诸见结如利刀。除去习气如金刚。能伏魔怨智如猛火。其身即是诸佛法器。缘觉华鬘声闻衣服。诸天眼目人之正导。畜生所依饿鬼所归。地狱救护众生法器。菩萨般车三世诸佛辅佐守法城门。已能庄严佛十八法具一切智。彼族姓子应受一切众生最胜供养唯除如来。汝等诸来会者皆应往近。随其意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以种种珍宝宝幢幡盖华香璎珞。净治道路而严饰之。汝等不久亦当得成如是法器。时会一切诸来大众皆从坐起。叉手合掌向虚空藏菩萨所来方面。欣喜敬礼瞻仰无厌。
  尔时会中。诸大菩萨摩诃萨。及大声闻天王龙王夜叉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睺罗王五通诸仙皆作是念。我等当以何等最胜供具奉献供养彼族姓子。尔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即变此娑婆世界。无有山陵旷野堆阜沟壑。除去臭秽风尘恶声。化生七宝诸树华果出微妙香。依地草木皆成七宝。一切众生所有病苦及地狱苦皆悉除灭。衣服饮食诸庄严具随意满足。身色端正诸根完具。无有烦恼其心寂静。乐修善根深信三宝。诸来会者一一众生两手皆有如意宝珠。一一宝珠皆出光明遍照娑婆世界普令大明。出妙天乐种种音声。雨种种天衣璎珞华果。多摩罗跋牛头栴檀碎末杂香盛以妙器。其道两边化作宝堂犹如帝释毗者延堂。其堂皆有端严天女。如第六天王胜妙婇女作天伎乐。世尊顶上虚空中有大宝盖。纵广一百由旬。众宝庄严如梵华盖。诸宝罗网金缕真珠。以为间错皆出音乐。地生草木华果枝叶亦出天乐。其音皆演大乘正法六波罗蜜。众生闻者皆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会大众见虚空藏菩萨现大庄严。心生欣庆得未曾有。皆作是言。我等当以何物于世尊前敷置法坐。令彼族姓子而坐其上。尔时佛前有大莲华自然而出。纵广十里白银为茎黄金为叶马瑙为台梵光宝为须。复有如是百千莲华而围绕之。虚空藏菩萨于莲华上结跏趺坐。顶上有如意宝珠。虚空藏菩萨所将眷属皆悉坐于莲华之上。
  尔时弥勒菩萨即以偈问药王菩萨。昔来诸菩萨有大名称者先礼佛世尊。
  然后乃就坐  今此大士众
  现妙庄严事  亦不礼世尊
  辄便就于坐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以偈答弥勒菩萨摩诃萨。
  今此大士者  已住佛深法
  不见有众生  不分别己身

  弥勒菩萨复以偈问。
  若不见众生  必住于实际
  何故现庄严  愿答以决定

  药王菩萨复以偈答。
  勇猛方便者  欲成就众生
  凡愚分别行  不解真实义
  唯知于世谛  不达真故苦

  尔时世尊告族姓子。善哉善哉。如汝所说。一切凡夫不能知一须陀洹所行方便及以解脱。假令一切众生是须陀洹不能知一斯陀含所行方便及以解脱。如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不能知一辟支佛所行方便及以解脱。一切众生皆是法伽劫。辟支佛不能知。一得无生法忍菩萨摩诃萨所行方便成就众生及以解脱。一切众生皆得无生法忍。不能知一得首楞严三昧诸无碍智通达第一义菩萨摩诃萨所行方便及以解脱。此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已过无量无边劫得无生法忍诸无碍智首楞严三昧通达第一义。悉能知此诸来会众心之所行及诸烦恼。或有众生见大庄严微妙之事皆得住于离欲之地。是族姓子于彼处没而来此间现。如虚空神通智慧三昧令诸众生生厌离心。然后复现世谛庄严三昧。令无量众生得成就如是三昧。不与声闻辟支佛共。若彼族姓子现第一义无生庄严者。一切人天乃至八住菩萨皆生惊疑。而不能知所行相貌。如是甚深佛法功德。彼族姓子以方便智于一切佛法海中。心无有疑不由他知一切菩萨摩诃萨秘密法中。犹如胜幢能示众生善道及涅槃道。能治众生烦恼心病及以身病。有诸众生于生死旷野为邪见所没。而不能知趣向善道及涅槃方便者。常应深心称虚空藏菩萨名号。礼拜恭敬烧阿伽楼香而供养之。彼族姓子。视其染心及以烦恼。随彼烦恼诸见愚痴及先善根调伏之心。若于佛所法所僧所而种善根。或行布施福业持戒福业修定福业。随其所应若梦若寤。以大方便示其正道。以正方便故速离邪见邪行邪愿邪心邪趣。令彼众生身口意正行正愿。善友速能消除秽恶烦恼离诸恶趣。不坏善因心得自在住甚深忍。若有众生种种身病颠狂心乱。眼不见色口不能言身分坏者。当以深心称虚空藏菩萨名号。为除病故烧阿伽楼香若多伽楼香。礼拜供养。彼族姓子。于其梦中现梵天众。若帝释象尸利天象。若萨罗婆沙帝天象。若刹帝利象。若大臣象。若父母象。若男女象。在其前立。随其所应示所方药及所须物。令彼病人因此一方病灭无余。若有劝导求财物者。学问求多闻者。坐禅求智慧者。求名誉者。求巧术者。求聚落者。求尊贵者。求色力者。求种族者。求音声者。求男女眷属者。求布施持戒乃至智慧者。求妙音声令众乐闻者。欲远离恶者。欲令他住布施乃至住智慧者。欲得长寿者。欲得资生无亡者。欲令悭吝者修舍。毁戒者住戒。懈怠者精进。邪慧者正慧。未住乘者住乘。自求乘者为他求乘者。无大悲心者不自为身但为众生。以何方便令此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住大方便四无量心。应当礼拜恭敬虚空藏菩萨。若于空处若园林中。烧多伽楼香若迦荼阿菟罗香。合掌归向敬礼十方。礼已应说是咒。
  啰[可*丁]侄他 阿弭唎铄 阿弭唎铄 迦噌奶迦(上)柘(上)罗(上)柘罗毗(上)柘(上)罗(上)珊柘(上)罗迦噌奶(奴绮反余同)迦(上)曷啰(上)磨啰(上)曷啰(上)磨啰(上)毗(上)伽(上)阿唎磨磨法(上)菩(上)噌阇(上)磨那(上)迦噌奶迦(上)真多磨奶(奴绮)车啰(上)夜迦噌奶迦(上)娑(上)啰(上)皤奢(尽何)迷娑(上)他跋夜 阿贤禳(如何)阿唎娑(上)[湖-古+目](明曾反下同)共(翟栱反下同)娑(上)[湖-古+目]共(音同上)户噌底(都弥反下)毗(上)[卄/豍](父迷)伽(上)共(同上)提(徒尔)唎瑟知(上)[壹*(支/早)]伽(上)共(同上)迦噌你迦(同上)连唎夜睹磨阿奢(同上)夜娑(上)啰(上)皤跋陀(上)柘(上)阿(上)输迦(上)伽(上)底娑(上)婆诃
  若能如是诵持是咒。彼族姓子。若作人形若鸟兽形。以示其人。随彼福德。而为说法示一方便。以一方便能令百千那由他众生来住乘者。或住声闻辟支佛乘。以少时方便令住不退无上大乘。得种种三昧诸陀罗尼诸忍诸地。彼族姓子有不可思议大方便智成就大悲。或有众生能量虚空分齐无有能量。虚空藏菩萨大方便智大慈大悲禅定三昧力成就众生者。彼族姓子成就如是不可思议诸善功德。若有众生其心质直无有谄曲。安住正见不自高身不他人。离于悭嫉无有虚伪心清净者。彼族姓子起怜愍心。教令精进示正方便。令彼众生以是方便精进力故。离诸衰患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回一切善根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以此方便精进力故能遍满足六波罗蜜。勤行精进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虚空藏菩萨成就如是不可思议功德勤行精进成就众生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彼族姓子顶上独有如意宝珠。余菩萨无邪。佛告弥勒。彼虚空藏菩萨成就大悲。于诸苦危犯根本罪趣向恶道烧灭善根而自毁。怀于此众生是大良药住。黑暗众生为作大明犹如日照。若有众生犯根本罪。疑箭在心破坏法器。永堕弃损丧失善根。必堕恶趣无归无依智者所弃邪恶众生。彼族姓子能示正道。除灭烦恼令离恶趣。若有众生贪欲嗔恚愚痴多者。言无因果不畏后世。积聚无厌常行贪嫉。乃至专行十不善业。亦教他行。彼族姓子犹如船车能示善道及涅槃道。是故彼族姓子。唯除如来。一切世间人天皆应供养。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何等是根本罪。若有众生犯根本罪。烧灭善根趣向恶道。永堕弃损离人天乐。彼族姓子云何除罪。以善道乐及涅槃乐而充足耶。佛告弥勒。刹帝利王有五种根本罪。若刹帝利王犯此罪者。烧灭善根趣向恶道永堕弃损离人天乐。何等为五。刹帝利王若取佛物招提僧物。若教他取。是名初罪。谤声闻法谤辟支佛法谤大乘法。为作留难隐蔽覆藏。是第二罪。若有信心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染衣。或有持戒或不持戒。脱其袈裟逼令还俗。或时系闭或加杖楚。或断其命。是第三罪。若作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恶心出佛身血。于此五业若造一业。是第四罪。谤无因果不畏后世。常行十不善业亦教他行。身自坚住教他坚住十不善业。是第五罪。若刹帝利王于此五罪若犯一罪。是刹帝利王烧灭善根趣向恶道永堕弃损离人天乐。彼族姓子为是人故。于离车出现身受生。或作沙门形象威仪。或作婆罗门形象威仪。为刹帝利王说。一切智所说甚深未曾有。修多罗经诸陀罗尼诸忍诸地。令刹帝利王发露忏悔修戒。闻定慧勤行精进得生善处。大臣辅相有五种根本罪。何等为五。大臣辅相若取佛物僧物。是名初罪。若破坏城邑聚落毁害人民。是第二罪。诽谤正法如上所说。是第三罪。毁出家人令其苦恼如上广说。是第四罪。于五无间若作一业。是第五罪。大臣辅相于此五罪。若犯一罪如上所说。声闻弟子有五种根本罪。何等为五。一者杀。二者盗。三者淫。四者妄语。五者恶心出佛身血。声闻弟子于此五罪。若犯一罪如上所说。初行菩萨有八种根本罪。毁坏大乘烧灭善根趣向恶道永堕弃损离人天大乘之乐。久住生死离善知识。何等为八。此诸众生以恶行故生此险恶五浊世界。以少善根故近善知识得闻甚深大乘经典。其人浅智善根微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初行菩萨闻说甚深法空经典如其所闻受持读诵。为浅识者随其所闻义而为演说。彼人闻法心生怖畏便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发声闻心。此初行菩萨犯根本罪。以犯罪故烧灭善根趣向恶道永堕弃损离于人天涅槃之乐毁菩提心。是故菩萨应当先知众生心行然后渐次而为说法。譬如入海渐渐转深。为此人故虚空藏菩萨处处受身。令初行菩萨随所犯罪畏堕恶道。若闻虚空藏菩萨名号。闻已欢喜欲得睹见忏所犯罪。于夜后乃烧阿伽楼香多佉罗香。合掌恭敬称虚空藏菩萨名号。彼族姓子。随其所应现种种身。或现自身或梵释身乃至现男女之身。在其人前即令初行菩萨随其所犯忏悔除罪。亦复为说无上大乘甚深方便三昧陀罗尼诸忍诸地。令离恶道怖畏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发大精进犹如金刚。行六波罗蜜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虚空藏菩萨若不现身应当求请阿楼那天。作如是言。南无阿楼那天。成就大悲。有大威势。若出现时。光明照曜遍阎浮提并照我身。愿以我言白虚空藏菩萨。便我梦中而得见之示我方便令我忏悔根本重罪。得摩诃衍智慧圣眼。尔时应当眠寝本处至阿楼那出时。虚空藏菩萨为初行菩萨梦中现身。为说大智方便令其悔罪。亦不忘失菩提之心逮得三昧坚住大乘速满足六波罗蜜。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初行菩萨第一之罪。
  若初行菩萨语众生言。汝于大乘不能善修般若波罗蜜。亦复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应速发声闻辟支佛心。汝可速得出离生死。余如上说。是名初行菩萨第二之罪。
  复次若初行菩萨说众人言。汝何为坚持波罗提木叉戒。应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读诵摩诃衍经。若以烦恼故起身口意不善业不者。皆当除灭不受果报。余如上说。是名初行菩萨第三之罪。
  复次若初行菩萨语众生言。族姓子。汝不应听受声闻经法应当覆藏。何以故不能令汝得大果报。永断烦恼应当听受摩诃衍经。令汝恶行一切消灭。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彼众生受是见者。犯根本罪。是名初行菩萨第四之罪。
  复次若初行菩萨为名利故。读诵解说摩诃衍经。作如是言。我是摩诃衍人。见他得利心怀嗔恨。自高其身卑下他人。以嫉妒故自说己身得过人法。是人于摩诃衍中而犯重罪趣向恶道永堕弃损。犹如有人欲入大海。修治船舫欲至宝所。中路船坏丧失身命。初行菩萨亦复如是。欲入摩诃衍海以嫉妒故而作妄语。毁破信船断智慧命。是摩诃罗凡小菩萨犯根本罪。是名初行菩萨第五之罪。
  复次族姓子。未来世中当有出家在家初行菩萨。受持读诵甚深空义。三昧陀罗尼诸忍诸地。大人所行诸庄严事。大乘经典。作如是心。为他解说此诸法者。是我所证我令以大悲故为汝解说。汝应修习汝亦不久于此深法当自知见。彼人不言我但读诵此甚深法为他解说而实未证。妄说己身得三世诸佛菩萨摩诃萨诸贤圣人量过大海所证之法犹如有迳过旷野饥渴所逼。甚大疲乏趣彼树林树。求索饮食舍甘果树往趣毒树。食其果实即便命终。我说此人亦复如是。得难得身值善知识遇大乘法。贪利养故虚自称举卑下他人。如是之人。犯根本罪趣向恶道。永堕弃损智者所贱。是人不应亲近刹利波罗门毗舍首陀罗及诸智人。若亲近者皆悉犯罪。是名初行菩萨第六之罪。
  复次族姓子。未来世中刹帝利王。有旃陀罗国师宰相辅佐大臣旃陀罗医。又有愚痴自谓明智。起大憍慢。如是等人多饶财宝广修种种布施福业。持布施故憍慢放逸向刹利王说。诸沙门种种过恶。亦向沙门说王过恶。国王力故谪沙门侵夺财物。时诸比丘为彼所逼。便取佛物招提僧物及己身物而用与之。诸栴陀罗得是物已。以上王如是之人。俱犯重罪是名第七之罪。
  复次未来世中有恶国王。旃陀罗沙门。非法是法。舍修多罗毗尼正戒。亦复不依黑印大印大悲导师所说。般若波罗蜜戒。及余修多罗中善方便戒。更作异法造新制限。恼乱行法比丘。以恼乱故不能修习。毗婆舍那及舍摩他多行学问欢作众事。行是业故不能制伏诸结烦恼。是诸比丘既失善心又破威仪所行怠慢。实非沙门。自称沙门。不修梵行自称梵行。无所忌难高声言论。犹如具音善能说法。令刹利王大臣辅佐恭敬供养。向诸白衣妄说行法比丘种种过恶。令王大臣起嫌责心取行法比丘资生之物回与居家比丘。如是之人俱犯重罪。何以故。禅定比丘是良福田。是三昧陀罗尼。诸忍诸地之器。演说正道能作照明。度脱众生烦恼诸业。佛为不具法初行菩萨。说此八根本罪。初行菩萨于此八事若犯一罪。是初行菩萨烧灭善根趣向恶道。永堕弃损离人天乐。毁菩提心。虚空藏菩萨为是人故。于诸方土处处现身。或现沙门形相威仪乃至畜生形相威仪。广说如首楞严经处处为诸众生解说如来甚深修多罗三昧陀罗尼诸忍诸地。令彼犯罪无方便慧。初行菩萨心生惭愧。深怀怖畏发露忏悔。若诸众生闻虚空藏菩萨名号。欲得都见忏悔重罪永得除灭恶道畏者。应当礼敬称虚空藏菩萨名号。彼族姓子。随其福力。或现自身。或现梵释身乃至现男女身。在其人前。令初行菩萨随所犯罪而得忏悔。亦为演说无上大乘甚深方便三昧陀罗尼。令其坚住诸忍诸地。永得远离恶道怖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转。有大精进勇猛之力。犹如电光修行六波罗蜜。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彼族姓子。不为现身令得见者。彼若有罪。初行菩萨于夜后分向于东方烧香礼拜求请阿楼那天。作如是言。南无阿楼那天。成就大悲有大威势。若出现时。光明照曜遍阎浮提并照我身。愿以我言白虚空藏菩萨使我梦中而得见之。示我方便令我忏悔根本重罪。得摩诃衍智慧圣眼。尔时应当眠寝本处。至阿楼那出时。虚空藏菩萨为初行菩萨。梦中现身为说大智方便。令其悔罪永忘失菩提之心逮得三昧坚住大乘。速满足六波罗蜜。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有如是精进勇猛不可思议大功德故虚空藏菩萨顶上有此如意宝珠。
  复次族姓子。若有众生闻虚空藏菩萨名号。图画形像而供养者。其人所生之处。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兵刃不害毒。不能伤人。与非人无能侵害。终不横死。王事不加不犯根本重罪。无有疾病。亦不饿死。命欲终时乃至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闻香。舌不知味。身不觉触。犹有微细出入气息。身少识在乃至最后微识。尔时虚空藏菩萨即为现身。若此众生先事梵天现梵天象。先事魔王那罗延天摩醯首罗释提桓因转轮圣王日月天子提头赖吒乃至毗沙门王随其所事。于彼人前示现其身。而说偈言。
  如是四圣谛  智慧者所见
  以知于生死  能度诸有海

  时彼众生于意识中知此法已。皆生善处。若有众生信敬佛者即现佛身而说偈言。
  佛正智清净  能度诸有海
  速得证诸地  远离一切苦

  尔时众生闻说是语。思惟佛功德故。命终之后所往生处。国土清净无有五浊。面见诸佛。现在说法念法念僧亦复如是。虚空藏菩萨成就如是不可思议甚深功德。若有众生欲得种种心自在者。于夜后分应净澡浴恭敬礼拜虚空藏菩萨。于诸众生起慈愍心。作如是言。念我念我有大智得大慈悲。虚空藏菩萨愿与我念定方便。即说是咒。
  跢侄他户噌娆曷啰(上)那(上)溪跛叉(器我反余同)你黎三慕(上)驮啰(上)皤多嚟跢那(上)夜摩诃迦噌奶迦(同上)阿(上)弩跛蟾(时吕反下同)婆(上)从弭唎底阿(上)伽(上)罗(上)蟾婆从[方*耳]唎底皤阇(上)嚂(上)蟾婆(上)从[方*耳]唎底曷嚧输从[方*耳]唎底阿(上)那(上)摩从[方*耳]唎底蒲跢俱知从[方*耳]唎底沙(上)婆诃
  若诵持是咒。即得入念定方便。复次若欲读诵种种经论若佛所说若弟子所说者。应净澡浴余如上说。即说咒曰。
  跢侄他阿(上)你罗(上)阇(上)[壹*(皮/?)]钳蒲(上)沙(疏可)阇(上)[壹*(皮/?)]夜皤那(上)阇(上)[壹*(皮/?)]跛叉娑(上)迷跛姹(刃下)罗(上)阇(上)沙(疏可)沙(上)他那(上)娑(上)罗(上)[壹*(皮/?)]奢(同上)娑(上)跢罗(上)迦(上)啰(奴皆反)虎磨虎磨摩诃迦噌奶迦(同下)娑(上)婆诃
  若欲入大海者。欲入幽穴求珍异者。欲服神仙药者。被系闭者。受刑罚者。若临死者。爱别离者。怨憎会者。水火刀兵畏者。虎狼师子毒蛇盗贼所劫。长病乃至乏衣食者。当礼拜恭敬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余如上说。若诸王子欲求王位者。求长寿者。求威德波罗门者。求威德居士者。求巧方术者。求名闻者。求容貌端正者。求修定者。求解脱者。如是众生闻虚空藏菩萨名号。于夜后分应净澡浴着新好衣。升高座上。至心水求请作如是言。南无虚空藏菩萨。有大悲者与我福德满我志愿。彼族姓子以天耳闻随其福力即为现身。彼族姓子有如是不可思议大智方便。诸善功德已度甚深佛法大海。善男子。或有众生能数四大海水知其渧数。无有众生能量虚空藏菩萨大智方便成就众生者。或有众生能量度无量无边虚空分齐。无有众生能筹量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为成就众生故现种种身。或现佛身婆罗门身。乃至示现畜生之身。若于窹时若于梦中。乃至众生临命终时。最后意识而为现身。除其恶业离恶趣畏令住善道。彼族姓子成就如是不可思议大智方便诸善功德。已度甚深佛法大海。是故顶上有如意宝珠。尔时大众诸来会者。见虚空藏菩萨摩诃萨未曾有事。皆悉尊重合掌恭敬。以种种偈颂而赞叹之。尔时虚空藏菩萨前礼佛足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能于此五浊世界无明闇冥众生之中。而作佛事。佛告。彼族姓子。譬如虚空无染无患无痴其性清净。以风雨尘雾因缘故而不清净因缘散灭。如本清净便见日月星宿。知有刹那罗由须臾之间昼夜时岁。如是善男子。如来于第一义空心得自在。以诸众生为客尘烦恼染污其心。是故如来而为说法令染污心还得清净。若有众生得遇如来智慧光照便能明了。证知甚深佛法。所谓四念处八圣道分乃至安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功种智。是故便有阿罗汉辟支佛菩萨摩诃萨诸佛如来出现世间。善男子于意云何。虚空依眼依眼识生触邪。不也世尊。于意云何。虚空依内眼缘触生三受邪。不也世尊。耳鼻舌身亦复如是。善男子于意云何。虚空依意依意识耶。不也世尊。善男子于意云何。众生依虚空虚空依众生邪。不也世尊。展转不相依。各无所行。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观无行同一空性皆归实际如如之相。世尊。譬如虚空无破无坏无性无相无有分别亦无动摇无种无子无果无报无变异相。世尊。菩萨摩诃萨若能随顺观一切法如是相者。是名于无生法中得无生法忍。即说咒曰。
  跢侄他婆(上)檀跢婆(上)伽(上)槃弊(鼻可反)皤啰(上)阇(上)磨弩叉夜是那(上)阇(上)夜阇(上)那你摩媎你诃(上)啰(上)阿(上)那(上)夜颇罗(上)瞿(上)颇伽(上)啰(上)婆你磨阿(上)毗(上)那(上)夜索(上)皤铄(上)铄(上)皤铄(上)那(上)铄(上)磨那(上)铄(上)跢跢迦(上)啰(上)磨铄(上)磨迦(上)唎摩睹毗(上)沙疏可铄(上)磨犁(支[羊*久])跢那夜结[黍-禾+利]铄(上)睹僧输[(ㄆ/ㄆ/木)*(犮-乂+又)]你(奴绮)娑(上)婆诃
  佛告。族姓子。善哉善哉。汝能为众生故说此离垢师子游步欠呿陀罗尼。令诸众生临命终时。最后意识离烦恼障业障报障得生清净佛土。汝能于无量无边国土城邑聚落在在人民所住之处。现种种身形相威仪。为诸众生解脱甚深大乘经典令刹帝利旃陀罗王及诸行恶者逮得善法。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无量人天有得三昧者。得陀罗尼者。得诸忍者。乃至住十地智者。十千众生得无生法忍。时诸比丘在会大众天龙及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醋葫芦
醋葫芦 醉心西湖心月主人 | 世情小说 《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 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出都氏善良的一面。
银瓶梅
银瓶梅 不题撰人 | 才子佳人 《银瓶梅》原名《莲子瓶演义传》,描写唐玄宗年间侠士除奸平叛、报仇雪恨的故事。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刘芳、陈升等奉旨征剿奸党,裴家父子以及党羽尽被诛灭。小说写奸臣与盗匪勾结,侠士与忠臣联手,把个人恩仇与社稷安危纽结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