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轩词话

时间:2022-07-25 08:24

拙轩词话[宋]张侃


  予监金台之次年,榷酒之暇,取向所录前人词,别写一通,及数年来议论之涉于词者附焉。传不云乎:「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若夫泥纸上之空言,极舞裙之逸乐,非惟违道,适以伐性,予则不敢,复用镇印,绍熙四年五月,少府监铸,时未有,故兼河堰云。九月九日,邗城张某记。
  陆务观自制近体乐府,叙云:「倚声起于唐之季世。」后见周文忠题谭该乐府云:「世谓乐府起于汉魏,盖由惠帝有乐府令,武帝立乐府,采诗夜诵也。」唐元稹则以仲尼文王操、伯牙水仙操、齐牧犊雉朝飞、卫女思归引为乐府之始。以予考之,乃赓载歌,熏兮解愠,在虞舜时,此体固已萌芽,岂止三代遗韵而已。二公之言尽矣。然乐府之坏,始于玉台杂体。而后庭花等曲流入淫侈,极而变为倚声,则李太白、温飞卿、白乐天所作〈清平调〉、〈菩萨蛮〉、〈长相思〉。我朝之士,晁补之取〈渔家傲〉、〈御街行〉、〈豆叶黄〉作五七字句,东莱吕伯恭编入文鉴,为后人矜式。又见学舍老儒云:诗三百五篇可谐律吕,李唐送举人歌鹿鸣,则近体可除也。
  又,高山流水,钟子期所作。箜篌引,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今流水有公无渡河声。公无渡河,因渡河溺水,援箜篌而歌之。士友郭沔,相与笑后人穿凿云。
  又,崇宁中,大乐阙征调,议者请补之。丁仙现曰:「音久亡,非乐工所能为,不可以妄意增。」蔡鲁公使次乐工为之,末音寄杀他调。召众工按试尚书省庭,仙现曰:「曲甚好,只是落韵。」
  又,郭沔云:「词中仄字上去二声,可用平声。惟入声不可用上三声,用之则不协律。近体如〈好事近〉、〈醉落魄〉,只许押入声韵。」
  又,前辈论王羲之之作修禊叙,不合用丝竹管弦。黄太史谓秦少游〈踏莎行〉末句「杜鹃声里斜阳暮」,不合用斜阳,又用暮。此固点检曲尽。孟氏亦有鸡豚狗彘之语,既云豚,又云彘,未免一物两用。
  又,桂有两种,陈去非参政〈清平乐〉词云:「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盖楚人知有椒桂耳。
  又,苏文忠〈赤壁赋〉不尽语,裁成〈大江东去〉词,过处云:「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有五处,嘉鱼、汉川、汉阳、江夏、黄州,周瑜以火败操在乌林,《后汉书》、《水经》载已详悉。陆三山〈入蜀记〉载韩子苍云:「此地能令阿瞒走。」则直指为公瑾之赤壁。又黄人谓赤壁曰赤鼻,后人取词中〈酹江月〉三字名之。叶石林「睡起流莺语」词,平日得意之作也,名振一时,虽游女亦知爱重。帅颍日,其侣乞词,石林书此词赠之。后人亦取金缕二字名词。虽然豪逸而迫近人情,纤丽而摇动闺思。二公之名俱不朽,识者盍深考焉。
  又,古乐府有三息诗,杜工部用于诗,辛待制用于词,各臻其妙。待制名弃疾。
  又,辛待制〈水调〉首句,用鲍明远「四坐且勿语」。今世词,是有古腔乐府。
  又,凡作文须是有纲目,如君不见三字,苏文忠公〈满江红〉,辛待制〈摸鱼儿〉用之。臧辛伯贺吴荆南启亦用之。
  又,秦淮海〈临江仙〉,全用钱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作煞句。
  又,辛待制〈霜天晓角〉词云:「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长亭树、今如此。 宦游吾老矣。玉人留我醉。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用颜鲁公寒食帖「天气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只数日间,得且住为佳耳。
  又,晁次膺裁林君复「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作〈水龙吟〉,中段三句云:「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月明清浅。」
 尽?  又,秦淮海词,古今绝唱,如〈八六子〉前数句云:「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还生。」读之愈有味。又李汉老〈洞仙歌〉云:「一团娇软,是将春揉做,撩乱随风到何处。」此有腔调散语,非工于词者不能到。毛友达可诗「草色如愁滚滚来」,用秦语。
  又,韦寿隆有能诗声。族子能谦调四安税,因部使者市炭,不顺其意,至索印纸,即书词于印纸云:「风清日晚溪桥路。绿暗摇残雨。闲亭小立望溪山。画出明湖深秀,水云间。 漫郎疏懒非真吏。欲去无深计。功名英隽满凌烟。省事应须,速上五湖船。」虽列荐于朝,仅分司数月耳。
  又,沉端节字约之,元夕〈探春令〉云:「旧家元夜,追随风月,连宵欢宴。被那懑引得,滴流流地,一似蛾儿转。 而今老大心情懒。灯下几曾忺看。算静中惟有,窗间梅影,合是幽人伴。」日至〈感皇恩〉词:「和气霭微霄,黄云飘转。东阁观梅负诗眼。满斟绿酒,唱个曲儿亲劝。愿从今日去,长相见。 宝幄欢浓,玉炉香软。彼此宜冬镇长健。绣床儿畔。渐渐日迟风暖。告他事事,底饶一线。」用俗语而婉丽。周文忠公,干道丁亥游山,经从芜湖,时约之为宰,以诗编谒文忠,文忠谢以诗:「令君到处即文场。未怕簿书期会忙。神术有时朝赐履,赓歌无路赞垂裳。彭州篇什元飞动,工部交游更老苍。自古诗人贵磨琢,试看淇澳咏文章。」文忠期待,可谓厚矣。
  又,徐干臣侍儿既去,作转调〈二郎神〉,悉用平日侍儿所道底言语。史志道与干臣善,一见此词,踪迹其所在而归之。使鲁直知此,与之同时,「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之句无从而发也。
  又,《香奁集》,唐韩偓用此名所编诗,南唐冯延巳亦用此名所制词,又名阳春。偓之诗淫靡,类词家语。前辈或取其句,或剪其字,杂于词中。欧阳文忠尝转其语而用之,意尤新。
  又,康伯可〈曲游春〉词头句云:「脸薄难藏泪,恨柳风不与,吹断行色。」惜别之意已尽。辛幼安〈摸鱼儿〉词头句云:「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之意亦尽。二公才调绝人,不被腔律拘缚。至「但掩袖,转面啼红,无言应得」与「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其惜别惜春之意,愈无穷。顷见范元卿杜诗说,载上韦左丞一诗,假如大宅第,自厅而堂,自堂而房,悉依次序,便不成文章。前二词不止如范所云,而末后余意愈出愈有,不可以小伎而忽焉。韩子苍茶筅子绝句:「籊籊干霄百尺高。晚年何事困铅刀。看君眉宇真龙种,犹解横身战雪涛。」此从竹之初生,及作筅子,以至点瀹,四句中包括得尽,此其所以高妙。
  又,辛幼安〈祝英台〉云:「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又不解和愁归去。」王君玉〈祝英台〉云:「可堪妒柳羞花,下床都懒,便瘦也教春知道。」前一词欲春带愁去,后一词欲春知道瘦,近世春晚词,少有比者。杜少陵独步寻花第二首云:「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实怕春,可见春累次归,使人愁,使人瘦,欲留连不得。坡翁云:「花应羞上老人头。」意思尤长。
  又,李义山〈锦瑟〉诗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读此诗俱不晓。苏文忠公云:「此出古今乐志。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考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孙仲益为锡山费茂和说苏文忠公〈水龙吟〉,曲尽咏笛之妙。其词曰:「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笛之地也。「龙须半剪,凤膺微涨,绿肌匀绕」,笛之材也。「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袅」,笛之时也。「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辜负、秋多少」,笛之怨也。「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笛之人也。「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老」,笛之曲也。「嚼征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笛之声也。「为使君洗尽,蛮烟瘴雨,作霜天晓」,笛之功也。予恐仲益用苏文忠读锦瑟诗,以释〈水龙吟〉耳。刘贡父云:「锦瑟是令狐楚家青衣名。」许彦周云:「令狐楚侍儿能弹此曲,诗中四句,状此景也。」
  周泳先辑本,辛待制〈摸鱼儿〉,鱼作渔,漫郎政懒非真吏,真作其,灯下几曾忺看,忺作炊,转面啼红,面作面面,皆误记也。又苏文忠〈赤壁赋〉一则,与叶石林睡起流莺语一则,应从文渊阁本,并作一则为是。圭璋记。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醋葫芦
醋葫芦 醉心西湖心月主人 | 世情小说 《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 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出都氏善良的一面。
银瓶梅
银瓶梅 不题撰人 | 才子佳人 《银瓶梅》原名《莲子瓶演义传》,描写唐玄宗年间侠士除奸平叛、报仇雪恨的故事。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刘芳、陈升等奉旨征剿奸党,裴家父子以及党羽尽被诛灭。小说写奸臣与盗匪勾结,侠士与忠臣联手,把个人恩仇与社稷安危纽结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