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诗格

时间:2022-05-07 20:40

 [旧题唐] 白居易撰 
    
  居易元和中,有诗友数十人,爱相酬唱。独得诗之深者刘梦得、元微之,二公尤知其理,时人多以元、刘为先,号曰刘、元、白。故知元、刘之诗,知诗之骨髓,而播在人口,莫非骚、雅者也。梦得相寄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此二聊神助之句,自能诗者鲜到于此,岂非梦得之深者乎?
  居易贬江州,多游庐山,宿东西二林,酷爱于诗。有《闲吟》云:“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惟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自此味其诗理,撮其体要,为一格目,曰《金针集》。喻其诗病而得针医,其病自除。诗病最多,能知其病,诗格自全也。金针列为门类,示之后来,庶览之者犹指南车,而坦然知方矣。
  ○诗有内外意
  一日内意,欲尽其理。理,谓义理之理,美、刺、箴、诲之类是也。二曰外意,俗尽其象。象,谓物象之象,日月、山河、虫鱼、草木之类是也。内外意皆有含蓄,方入诗格。
  ○诗有三本
  一曰有窍。二曰有骨。三曰有髓。以声律为窍;以物象为骨;以意格为髓。凡为诗须具此三者。
  ○诗有四格
  一曰十字句格。二曰十四字句格。三曰五支字句格。四曰拗背字句格。
  ○诗有四得
  一曰句欲得健。二曰字欲得清。三曰意欲得圆。四曰格欲得高。
  ○诗有四练
  一曰练句。二曰练字。三曰炼意。四曰练格。练句不如练字;练字不如练意;练意不如练格。
  ○诗有五忌
  一曰忌格懦。二曰忌字俗。三曰忌才浮。四曰忌理短。五曰忌意杂。
  ○诗有八病
  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七曰旁纽。八曰正纽。
  ○诗有五理
  一曰有美。二曰有刺。三曰有规。四曰有箴。五曰有诲。
  ○诗有三体
  纪帝德曰颂。干王道曰雅。讽上曰风。
  ○诗有四得
  一曰有喜而得之者;二曰有怒而得之者;三曰有哀而得之者;四曰有乐而得之者。喜而得之者其辞丽;怒而得之者其辞愤;哀而得之者其辞悲乐而得之者其辞逸。
  ○诗有四失
  一曰失之太喜其思放;二曰失之太怒其思躁;三曰失之太哀其思伤;四曰失之太乐其思荡。
  ○诗有上中下三等
  一曰纯而归正者上等也。二曰淡而有味者中等也。三曰华而不浮者下等也。
  ○诗有四不入格
  轻重不等,用意太过;指事不实,用意偏枯。
  ○诗有齐梁格
  四平头,谓四句皆用平字入是也;两平头,谓第一句第三句用平字入是也。
  ○诗有扇对格
  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诗有魔
  好吟而不工者才卑也;好奇而不纯者格卑也。
  ○诗有三般句
  一曰自然句;二曰容易句;三曰苦求句。命题属意,如有神功,归于自然也;命题率意,遂成一章,归于容易也;命题用意,求之不得,归于苦求也。
  ○诗有数格
  曰葫芦;曰辘轳;曰进退。葫轳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诗有六封
  一曰正名,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花叶、草芽是也;三曰连珠、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彷韵,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春树、秋池是也。
  ○诗有四字对
  一曰叠韵字对;二曰叠语字对;三曰骨肉字对;四曰借声字对。
  ○诗有义例七
  一曰说见不得言见;二曰说闻不得言闻;三曰说远不得言远;四曰说静不得言静;五曰说苦不得言苦;六曰说乐不得言乐;七曰说恨不得言恨。第一聊谓之“破题”,欲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又如海鸥风急,鸾凤倾巢,浪拍禹门,蛟龙失穴。第二聊谓之“领聊”,欲似骊龙之珠,善抱而不脱也。亦谓之“撼聊”者,言其雄赡遒劲,能卑阖天地,动摇星辰也。第三聊谓之“警聊”,欲似疾雷破山,观者骇愕搜索幽隐,哭泣鬼神。第四聊谓之“落句”,欲如高山放石,一去不回。
  ○诗有二家
  一曰有诗人之诗,二曰有词人之诗。诗人之诗雅而正;词人之诗才而辩。
  ○诗有物象比
  日月比君臣。龙比君位。雨露比君恩泽。雷霆比君威刑。山河比君邦国。阴阳比君臣。金石比忠烈。松柏比节义。鸾凤比君子。燕淮比大小。早鱼草木,各以其类之大小轻重比之。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