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原题龟山长荃子注,此人系金元之际全真派道士。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
太古经序
夫至道无言,真空非色,思之者,莫能知,观之者,不可见,赜之不可得,行之不能到,陶铸天地,率循造化,寂而不动,应满六虚,令万物蒙休,羣生复命。巍巍乎至矣哉,非圣人孰能通之者耶?况元始天尊,慈心广布,慧照十方,观见众生忘归失本,宛转世间,轮回不息,长劫受苦,不能自明。遂感法雨敷滋,宣扬妙道,引接有情,出生死海,游清虚之境,恬淡之乡,超乎尘垢,步乎寥廓,逍遥独化,微妙玄通,无为自然,返於纯素冥极混茫者也。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
元者,气之先也。始者,物之初也。是以虚无自然,清净无为,包罗众妙,应接羣生,故曰元始者也。
天尊者,上玄至极,高明贵真,三界之主,天人之师,幽赞德号之所称也。说者,宣述敷演也,造作迁流也。慈云覆布,法雨垂滋,普润羣情,善芽增长。
太古者,无名无象,不变不迁,虚空同体,历劫长存,先天地而不为老,後六极而不为下,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经阴阳而不殆,不生不死,无往无来,卓然安静矣。
元始天尊大发慈悲之行,广开方便之门,宣扬妙旨,述作微言,救度苍生,悉除众苦。经者,非俗谈鄙语之称,乃妙法真常之异号,总善之要径,入圣之阶梯,是逍遥之正路,平坦之玄途,广莫之野,无何有之乡。古今达士无不游兹。若苦海众生,素蕴仙风,宿有灵骨,遇此金文,一闻解脱,捐诸业缚,远离烦恼,优游方外,讵不幸哉。
天尊曰:
夫圣人垂教,若天行四时,率信而善应也。语若枢机,正如号今发而直截,无不中也,出而威明,无不当也。譬如良药玉浆、大明之灯,能治众生一切苦疾,能破羣迷黑暗痴业。言胜金石心地。动若春风,激悟凡夫,顿开心地。荣通万化,各复其根。引接世人,解冤释缚,出离生死,超脱有无,游於大道,奚不至矣哉。
有动之动,在乎无动。
有动者,应机也。无动者,抱元守一也,归根复命也。故经云: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唯精唯一,允执厥中。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至静不动也。
有为之为,在乎无为。
神本湛寂,感而遂通,不得已而後起,,随机接物,妙用无穷。去智与仁,故循天之理,淡然无极,而众妙归之。
气住则万物皆生,
专气致柔,能如婴兄。抱守冲和,真气氤氲,万物皆长生也。知和曰常,心使气曰强。强者,坚强壮老,死之徒也。
气泯则万物皆灭。
气绝神逝,九窍百骸变灭尘土也。更何疑之。
物物相资,固养其根。
以虚养虚,以实养实。何以故?忘形养气,亡心气养神,忘神养虚,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神气冲宁,灵根深固,故成长生久视之道也。
默而悟之,我自植之。
至道至玄,不假外物而得。默默昏昏,无应无问。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随万法,可以全生,可以复本也。
出乎无间,
无间者,无有也。是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圆通无碍,应化无穷,遍满十方,时时运动,无有间断也。
不死不生,
玄珠灿灿,今古常明。万物混成,法法平等。非静非染,无始无终。故曰不死不生者也。
与天地为一者哉。
天道清虚,所以能长。地道宁静,所以能久。人能悟理,达其妙道,致虚极,守静笃,恬淡寂然,不为万物之所累,清静无为,可以与天地为一者哉。
天尊曰:
天尊者,人人本有,个个具足。盖谓众生缘薄福鲜,烦恼障蔽,迷情重浊,不悟真源,虽遇明师,不信不晓。
忘於目则光溢无极,
五色乱明,令人目盲。色者,彰也。色色者,未尝显。何谓也?法眼圆通,明照十方三界,观物无物,观空不空,视之冥冥。杳冥之中,独见晓焉。灵光充塞,无穷极也。
泯於耳则心识常渊。
五音乱聪,令人耳聋。心是清渊,本自湛澄,是非言语,美恶声音,皆为妄情伪物,飘风骤雨,动扰心源,神室不灵。若能泯绝是非,不受於中,无声之中,独闻和焉。然後可以听玄歌白雪,不鼓阳春,仙音之曲调也。
两机俱忘,是谓太玄。
声色双泯,动静两忘,听之不以气,视之不以神,是谓太玄之妙,虚旷之灵。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无为之为,不知而知,灵明旷彻,广大虚寂,妙无边际也。
混混沌沌,合乎大方;
物我俱忘,有无不立,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无边无际,非外非中,其游无端,其出无方,化育万物,不可为象,混成无方隅也。
溟溟涬涬,合乎无伦。
至道重玄,浩浩荡荡,理无等伦。藏之则为元精,用之则为万灵。含之则为太一,放之则为太清。无相无名,至尊至贵,迷之则凡夫,悟之则圣贤。
天地之大,我之无盈;
古今圣贤、得道真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雕琢万物,泽及羣品,不为难乎。
万物之众,我之所持。
宇宙在乎其手,万化生乎一身。
曷有穷终,以语其弊哉。
圣人直说妙道,普现普光,惟恐後世凡夫不信疑惑,大发谦辞,若言不尽其理,以语为弊,恶舛讹之说也。
天尊曰:
天尊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故曰口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
养其真火,身乃长存。
真气薰蒸而时无寒暑,纯阳流注而民无死生。故曰心灯朗照,法身长存。慧烛不明,道容岂载。
固其真水,体乃长在。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滋荣羣品。人能安静和畅,宝瓶坚固,玉浆香美,真水下降,滋养妙体,返老如童孩,不亦善乎。
真真相济,故曰长生。
水火既济,魂魄相守,铅汞相凝,链成大药,结就金丹。灿烂光辉,无幽不烛。纯白入素,无为复朴。长生不灭,没身不殆,号曰真人者也。
天得其真,故长;
天得纯粹不杂之道,则故能覆盖羣有,包罗万象,历劫清凝,鉴物无私,不言而应,妙用无穷,,高虚长远,大无不包,久而不易也。
地得其真,故久;
地得其真,则育养万物,深根固蒂,安静无为,乃长久也。
人得其真,故寿。
死而不亡者寿。但世人悟其真趣,得其妙元,与道合真,没身不殆,同其圣贤,令後代祭祀不辍,何以加此焉。
世人所以不得长久者,养其外,
五味浊口,五臭熏鼻,声色阏塞耳目,取舍滑心,使性飞扬,迷情徇物,念念相撄,使心智游乎外,鬼神入其内,是非宠辱,乱扰灵源,与物相刃相靡,终身疲役,区区业网,而不知其归,可不悲乎。身适美厚,锦绣罗谷,意迷邪见,颠倒妄想,至於穷年,不知天命。丧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可不哀哉。
坏其内也。
内本清静光明,虚白晃耀,奈何爱染万缘,不生返照,飘飘一性之散,沉沉万劫之迷,难省真身,迁於别蜕,迷其真源,坏其内也。万劫轮回,生死海中,不能超度,甚可哀怜矣。
长生之道,
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长生之道,得之可矣。
不视不听,
不视不听者,隳其肢体,黜其聪明,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有太初。不登崑仑,不游太虚,坐忘遗照,合乎洞玄,同而无好,化而无常,希夷微妙,不可测量耳。
不华不荣,
不利货财,不近富贵,不苟於人,不饰於物。众人熙熙,我独怕兮,众人昭昭,我独若昏。捐名忘势,全身远害,乃合天道也
弃世离俗,
不尊显於市朝,不困囚於妻子。如孤云野鹤,飞腾自在,舒卷无心,乃修真之士也。
积精全神,
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内以冲和之气养神,外以诸圣妙法以滋慧命。内外莹彻觉性圆明。心境俱忘,顿超诸漏。体此法乃可修持也。
寂寞无为,
无为者,无不为也。恬淡无为,乃合天德。故曰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故曰寂寞恬淡,虚无无为,乃天地之平,道德之质也。故圣人恬淡矣,平易矣。平易恬淡,则哀乐不能入,邪气不能袭,其神不亏,故其德全,静一而不变也。故一切贤圣,其道密庸,不以无为法而有成圣功者,理未闻也。
乃得道矣。
夫道者,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不可得,可受不可见。先天地而生,生而无名,然未尝生也;後今古而存,存而无象,然未尝存也。故曰不可思议。既不可致诘,思惟何以得之。众生但能心境两忘,一念不生,呼吸屈伸,躇步跐蹈,不知是谁,更休得携灯问火,涉水寻津,顿悟本心,即得道矣。
兹为众生即说偈曰:
天尊宣秘密,方便示慈悲。法雨滋羣品,玄谈释众疑。观凡如梦幻,引接悟希夷。水火归炉竈,云霞罩坎离。冲虚通圣道,清静结灵芝。物得能长久,人行绝祸危。逍遥三界外,永永证无为。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