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须摩提菩萨经

时间:2022-06-26 16:28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人俱。
  尔时罗阅只大国有长者,号曰优迦。优迦有女,名须摩提,厥年八岁,历世奉敬过去无数百千诸佛,积累功德不可胜计。时须摩提,从罗阅只大国出诣耆阇崛山,行到佛所前,以头面稽首佛足,礼毕即却在一面,以一心而往,叉手白佛:“愿欲有所问,唯多陀竭以方便解脱我之所疑。”
  时佛默然,即知女意。佛语须摩提:“恣所欲问,多陀竭今当为汝具解说之,事事分别,令汝欢喜。”
  须摩提问佛言:“菩萨云何所生人见之常欢喜?云何得大富,有常多财宝?云何不为他人之所别离?云何不在母人腹中,常得化生千叶莲华中,立法王前?云何得神足,从不可计亿刹土去到彼问礼事诸佛?云何得无仇怨、无侵嫉者?云何所说语言,闻者信从,踊跃受行?云何得无殃罪,所作善行无能坏者?云何魔不能得其便?云何临寿终时,佛在前立为说经法,即令不堕苦痛之处?所问如是。”
  是时佛语须摩提:“如汝所问多陀竭义,善哉!大快!乃如是乎?汝若欲闻,谛听谛受,勤思念之!吾当解说。”
  时女即言:“甚善,世尊!愿乐欲闻。”于是须摩提受教而听。
  佛言:“菩萨有四事法,人见之皆欢喜。何等为四?一者、嗔恚不起,视怨家如善知识。二者、常有慈心向于一切。三者、常行求索无上要法。四者、作佛形像。是为四法。菩萨用是事故,人见之常欢喜。”
  佛于是说偈言:
  “不起恚毁本根,  常行慈得要法,
  作佛像身好洁,  心欢喜人喜见。”

  佛语须摩提:“菩萨复有四事法,得大富有。何等为四?一者、布施以时。二者、与已倍悦。三者、与后不复悔。四者、既与不求其报。是为四事。菩萨用是四事故,得大富有。”
  佛于是说偈言:
  “以时施无悔心,  喜悦与无悕望,
  所作施有勇慧,  在所处常大富。”

  佛语须摩提:“菩萨复有四事法,不为他人之所别离。何等为四?一者、不传恶说斗乱彼此。二者、导愚冥者使入佛道。三者、若有毁败正法,护使不绝。四者、劝勉诸人教使求佛,令坚不动。是为四法。菩萨用是四事故,不为他人之所别离。”
  佛于是说偈言:
  “不传说斗彼此,  导愚冥护正法,
  劝进人使求佛,  终无能别离者。”

  佛语须摩提:“菩萨复有四事法,得化生千叶莲华中立法王前。何等为四?一者、细捣优钵华、波昙华、拘文华、分陀利华,令此四种末之如尘,使满句虫,持是供养世尊、若塔及舍利。二者、不令他人起恚意。三者、作佛像使坐莲华上。四者、得最上觉便欢喜住。是为四法。菩萨用是四事故,化生千叶莲华中立法王前。”
  佛于是说偈言:
  “施四华满句虫,  除恚恨受法义,
  得上觉立佛前,  作形像生华中。”

  佛语须摩提:“菩萨复有四事法得神足,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何等为四?一者、见人作功德不行断绝。二者、见人说法而不中止。三者、常然灯火于塔寺中。四者、求三昧。是为四法。菩萨用是四事故,得神足,从一佛国复至一佛国。”
  佛于是说偈言:
  “行功德为法施,  闻经说不中止,
  常然灯于佛寺,  入三昧遍诸国。”

  佛语须摩提:“菩萨复有四事法,得无仇怨、无侵嫉者。何等为四?一者、于善知识无谕谄心。二者、不悭惜贪他人财物。三者、见人布施助其喜。四者、见菩萨诸所作为不诽谤。是为四法。菩萨用是四事故,常行是行,得无仇怨、无侵嫉者。”
  佛于是说偈言:
  “于善友无谕谄,  不悭惜他人物,
  见人施助其喜,  行菩萨无仇怨。”

  佛语须摩提:“菩萨复有四事法,其所语言,闻者信从踊跃受行。何等为四?一者、口之所说心亦无异。二者、于善知识常有至诚。三者、闻人说法不言是非。四者、若见他人,请令说经不求其短。是为四法。菩萨用是四事故,其所语言,闻者信从踊跃受行。”
  佛于是说偈言:
  “如所念言亦尔,  于善友有诚信,
  闻讲法不求短,  若说经心喜踊。”

  佛语须摩提:“菩萨复有四事法,得无殃罪,所作善行疾得净住。何等为四?一者、心意所念常志于善。二者、常持戒三昧智慧。三者、初发菩萨意,便起一切智,多所度脱。四者、常有大慈愍于一切。是为四法。菩萨用是四事故,得灭无殃罪疾得净住。”
  佛于是说偈言:
  “常志善念广度,  戒等定不离慧,
  常教人一切智,  行慈意得净住。”

  佛语须摩提:“菩萨复有四事法,魔不能得其便。何等为四?一者、常念于佛。二者、常精进。三者、常念经法。四者、常立功德。是为四法。菩萨用是四事,故魔不能得其便。”
  佛于是说偈言:
  “常喜意念于佛,  常精进在深法,
  自勖勉立功德,  魔用是不得便。”

  佛语须摩提:“菩萨复有四事法,临寿终时,佛在前立为说经法,令不堕苦痛处。何等为四?一者、为一切人故,具满诸愿。二者、若人布施,诸不足者念欲足之。三者、见人杂施,若有短少便裨助之。四者、常念供养于三宝。是为四法。菩萨用是四事故,临寿终时,即见诸佛皆在前立为说经法,不令其人堕苦痛处。”
  佛于是说偈言:
  “为一切满所愿,  无极哀劝足檀,
  以杂施致黠慧,  供三宝得致佛。”

  尔时须摩提白佛言:“唯,世尊!所说四十事,我当奉行令不缺减,悉使具足不违一事。若失一事,我为断佛法灭众弟子。”
  是时长老摩诃目乾连在大会中坐,即问须摩提:“此四十事,大士所行菩萨所为,甚亦难当,如汝小女何能办之?”
  时须摩提答目乾连言:“假令我今审实能行此四十事者,三千大千国土皆当为我六反震动,雨于天华,诸音乐器不鼓自鸣。”
  须摩提适发是言,应时三千大千国土六反震动,即雨天华、乐器即鸣。
  女语目乾连:“是证明我之至诚!若未来有起菩萨意者,亦当如是。我后亦当得多陀竭.阿罗诃.三耶三佛,信如我言,无有虚者,其在会者,皆当一等悉作金色。”
  寻如所语,辄作金色。
  于是目乾连即从座起,正衣服下右膝叉手,为佛稽首作礼,前白佛言:“今诸一切初发大意为菩萨者,我当自归,为之作礼。所以者何?八岁女子感应如此,岂况高士摩诃萨乎?”
  是时座中有大菩萨名文殊师利,谓须摩提言:“于何法住,所现感应乃如是乎?”
  须摩提答言:“诸法不可计数亦无所住,而仁问我住于何法?仁作是问,不如不问。”
  文殊师利问须摩提言:“此语云何,乃至于斯乎?”
  须摩提报文殊师利言:“不于诸法有所住,亦无所疑,亦不言是非。”
  文殊师利问须摩提言:“如来本不作行乎?”
  须摩提报言:“譬如月影现于水中,若梦、野马、深山之响,如来本行亦如是也。”
  文殊师利问须摩提:“如仁所说,合会是事为能得佛不?”
  须摩提报言:“云何,仁者!谓痴黠行三事异乎?不为异也,一切一法,诸法皆合。所以者何?若正法若不正法,适无所住亦无所取,亦无所收,空无有色。”
  文殊师利复问须摩提:“解是义者为有几人?”
  须摩提报言:“夫作幻者,恣意作化,宁有限无?幻师所化犹尚无限,信解此法亦如是也。”
  文殊师利问须摩提言:“如我无化无幻,起行何法而与道合?”
  须摩提报言:“如仁所说,致为大快。一切法处亦不有亦不无,至于如来无合无散。”
  文殊师利闻彼所说,甚悦赞善。文殊师利前白佛言:“甚善!须摩提所说自恣其意微妙,大可怪也!乃能深入逮得法忍,发意已来为几何乎?”
  佛语文殊师利:“是须摩提,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等住已来积不可计,先仁之前三十亿劫,仁乃于彼发无上平等度意,适乃甫入无所从生法忍,是仁本造发意时师也。”
  文殊师利闻佛所言,则前作礼,白须摩提:“惟别久远,今乃讲侍,与师相见得受法诲。”
  须摩提报言:“莫作是念。用何等故?无所从生法忍,亦无所念亦无有师。”
  文殊师利问言:“云何不转女人身?”
  须摩提报言:“于是无所得。所以者何?法无男无女,今者我当断仁所疑。”
  文殊师利言:“善哉!乐欲闻之。”
  须摩提谓文殊师利言:“如今我后不久,亦当逮得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成慧行.安定世间父.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佛.天中天,如是审谛,我今便当变为男子。”适作是语,即成男子,头发即堕,袈裟在身,便作沙弥。
  须摩提复谓文殊师利言:“审我来世当作佛时,使我国中莫有三事。何等为三?一者、魔事。二者、泥犁。三者、女人态。若我志诚,我身当如年三十沙门。”时须摩提适作是语,形体颜色如年三十。
  须摩提复谓文殊师利言:“我作佛时,令我国人皆作金色,地及城郭周匝有七宝树,令八重行七宝池水,四边中外皆生七宝杂色莲华及诸杂宝,不多不少皆悉停等。”
  须摩提言:“如仁之国,我之刹土亦当如是。如我志诚,诸在会者当作金色。”适作是语,应时众会皆作金色。
  时持地神即从地出,化作天身,举声称扬叹须摩提言:“须摩提菩萨摩诃萨得作佛时,国土所有七宝池水、树及华实,皆当如是。”
  于是佛谓文殊师利:“是须摩提菩萨摩诃萨,不久当得作佛,字名远闻具足藏如来,过四道不受平等觉,兴具足行,安隐世间,天上天下无上大人。女意云何?法无所住,岂有我名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女意云何?其幻化者,岂有到后世复来者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女意云何?其幻化者,岂有所起所灭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女意云何?其幻化者,岂有所有有形像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于女意云何?其幻化者,岂有见闻有幻无幻乎?”
  答曰:“不也,天中天!”
  其女曰:“佛言我曾闻之,其幻化者,无有见闻、有幻无幻。”
  世尊又问:“于女意云何?其幻化者假使无身,岂能令幻化发起诸行乎?”
  女答曰:“唯,天中天!其幻化者,实为如此,真无所有。”
  佛言:“如是!其无明者,无内无外。计其法者,亦无所有、亦无字也。其明者,不至后世亦无还反。其无明者,亦无有起亦无有灭。其无明者,亦无形像。适兴无明,缘致众行、名色、六入,更习痛、爱、受、有、生老病死,勤苦愁恼大患集会。”
  明女首意白佛言:“甚为可奇,至未曾有,世尊所兴而不可及。所以者何?佛天中天,于虚空中而转法轮。法轮不可思议,所转法轮不可称限,无量法轮、无获法轮、无形法轮、无生法轮、灭度法轮。”
  世尊告曰:“如是,如是!诚如所云。吾所转轮为转空轮,所转法轮不可思议,所转法轮不可称限。其可转轮,无获、无形、无生,为灭度也。”
  时首意女欢喜踊跃,善心生焉。则以栴檀香捣及诸华香供养散佛:“唯然,世尊!以是德本深致拥护,而善救摄降伏诸根,抑制爱欲逮转法轮,转于空轮、不思议轮、不可称限无量无获无形无生灭度之轮。”
  佛寻欣笑,五色——青、赤、黄、白、绿——光从口而出,甚大光明,普照十方无数佛国,悉皆覆蔽日月之明,还绕佛身三匝从顶上入。
  贤者阿难,晓了七法——一曰、知谊,二曰、解法,三曰、晓时,四曰、了节,五曰、明众,六曰、练己,七曰、深识人本——即从座起,更整衣服,偏袒右肩,下右膝,叉手白佛:“今大圣欣笑,为何感应?愿说其意。唯,天中天!多所愍伤,多所安隐,哀念诸天世间人民,分别说之。”
  佛告阿难:“尔见梵志女首意以末栴檀华香捣香,供养散佛乎?其心誓愿逮转法轮。”
  对曰:“已见。”
  佛言:“是女以斯德本,护己安人、多所救摄,寿终之后当转女身,至八十四亿劫不归恶趣,供养六万诸佛世尊,出家为道志于沙门,听受经法。受经法已即时讽诵,将御如来现在正法,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劝化无数无量众生不可计会,使立无上正真之道,恒以善意奉持要法,号天中天。”
  佛说是经授须摩提莂时,三十亿人发无上平等度意,皆得阿惟越致;六万天子悉得法法眼生。
  座中有五百菩萨,闻文殊师利所问甚深,意用不解,中欲堕落,见须摩提所说至诚,寻皆有应,即解身衣以用上佛,亦不谕谄、无所悕望,持功德用,自坚固于无上平等度意,即得住阿惟越致,超九十劫不复生死。时佛授与五百人决,却后十劫,劫名无尘垢,佛号固受如.来过四道不受.平等觉。是五百人等当生彼国,国名焰气,当同一劫俱得作佛,皆同一字,号庄饰豫知人意如来.过四道不受.平等之道最正觉。
  佛谓文殊师利:“乃知是经多所饶益,如是不乎?若今最后有菩萨摩诃萨及沙门,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求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未晓沤和拘舍罗,不如书持是经讽诵读转,复教人常念其中事,诸欲闻者广为解说。”
  佛复语文殊师利:“前所不闻、本所不行,如是等辈菩萨者,当念习持。所以者何?譬如遮迦越王治于世时,至竟七宝不为缺减,其王寿终七宝为散。如是,文殊师利!若佛经道住于世者,佛七觉意终不为减。若佛法灭,觉意诸法皆为乏尽。”
  佛谓文殊师利:“当求无数方便具索诸经,勤学书持为他人说,教授一切广解其义,常当精进是为法教。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佛道者,莫中有悔。”
  佛说经已,须摩提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诃目乾连等,诸天及人,其在会者,阿须罗、揵沓和、持世者,皆欢喜乐闻。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醋葫芦
醋葫芦 醉心西湖心月主人 | 世情小说 《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 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出都氏善良的一面。
银瓶梅
银瓶梅 不题撰人 | 才子佳人 《银瓶梅》原名《莲子瓶演义传》,描写唐玄宗年间侠士除奸平叛、报仇雪恨的故事。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刘芳、陈升等奉旨征剿奸党,裴家父子以及党羽尽被诛灭。小说写奸臣与盗匪勾结,侠士与忠臣联手,把个人恩仇与社稷安危纽结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