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六丁秘法

时间:2023-05-18 21:10

  经名:灵宝六丁秘法。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衆术类。

  灵宝六丁秘法

  黄帝曰:一炁既分,阴阳得位,五行配定,六甲生焉。是以一甲,十神,共六丁者。乃六甲旬直神,已与天地各生,自数战蚩尤不胜,乃紊乱纲纪。遂斋洁虔行,敬仰告上玄,感降九天玄女,受此真诀,令却去凶害,济物利人。黄帝修之,有功战蚩尤,即以素白篆符,藏诸名山。後世人数数有之。此法即有神功,不具说。若人轻传慢易,冒触真灵,两具受殃。此道法门度世奇诀,古者名将,皆受此诀。是以逆知胜负,预晓吉凶,明是非圣贤,皆有神助。若非英雄达士,宿有道缘,莫过斯文,枉淹岁月。黄帝曰:六甲、六丁、神女名字,先以净水涤净秽气,然後乃得启卷,檮祝看之。若有触犯,即殃及九祖,长役三官,亦且残首毁形,不得妄有漏泄於非道人。从吾所戒,万愿从心矣。此事传者如常,如事严师。慎口勿传,一不枉杀生命,常行阴德,慈心救物,常慎行此,口勿杂言,但祭而使之,预知未来之意。察万万里之验,委曲之旨,举止一一并知。若有事,占而问之,立知之矣。

  登明河魁从魁春三月丁卯日摄之。

  太乙天罡太冲秋三月丁亥日摄之。

  传送小吉胜光夏三月丁酉日摄之。

  功曹大吉神后冬三月丁丑日摄之。

  若是丁未丁巳随日旺宜应之,各召而使之,两两下在人间,要知吉凶,召而问之,即说也。

  祭醮法

  凡欲祭醮,先用不触净蓆一领,新布巾一条,鹿脯六分,栗子、枣子六分,新美酒、酥蜜六合,香一炉,烛六枝。先酒扫地一室,铺置讫,少坐细说,勿使人闻,思神良久,方可祝之曰:

  六丁玉女与我师,按行天下,举事必胜,洞晓往来,邪炁不侵,辟除不祥。与子为友,我常祀汝,饮酒食菜脯,随其所愿,不得有违。学道求仙,随心所请,烧丹链药,必得遂成。愿降神仙与道合真。急急如太上律令。

  祭醮六丁符法

  用净蓆一领,手巾一条六尺,鹿脯、酒、果煎饼各六分,香一炉,洒扫一室,铺排讫。从甲子日斋戒三日,於冷室烧香,虔心祷祝发愿。至六丁日亥时,向旺方书六丁神像并符,皆布於蓆上,焚香稽首向束方,叩齿三十六通。呪曰:

  天之所育,地之所生,上受神符,可以长生。仙人辅己,玉女佐形,二十八宿记列星名。五方、五色、黑白、赤青、中央、黄帝,与我俱并。受符之後,所愿如意,破灭群精。自知不真,勿当吾真;自知不神,不当吾神;前去封侯,後出斩首。急急如律令。

  凡作符,先斋三日,七日亦可。书符时,面向旺方端坐净思,神容如对,念呪曰:

  谨请六丁仙吏,丁卯神,足日之丁酉神,元天上丁亥神,大明集丁酉神,救钦灵丁未神,乘紫云丁巳神,朱乘称#1

  经曰:行此法,皆须志心虔诚,更莫起他念,便将符依次第吞之,其人心懽然,如有所晓。至明朝,还作符吞,得七日後,即於冷室中结坛端坐,具香华灯烛各一分,书本位符及神名,安於蓆上,东向叩齿三十六通,想五色云气之间。乃见其神各於六门而入,坐其座上,不得熟视。但心念祈告所愿之意,其念必应。

  昔蚩尤作乱,黄帝与蚩尤频战不尅,帝曰:吾闻伏羲在位,无兵治天下廓清,乾坤康泰,天下安宁。今蚩尤一庶人也,伐而无徵,攻之不克,吾之过也。告敬未息,目前忽睹五色云自空中而来,云中有二童子持金函,後有六仙女同於云中,奉九天玄女圣命,与帝送造化之源,天地之祸福,八卦之衰旺,风云之变动,气候之成败,日月之胜负,阴阳之得失,星辰之臧否,人情之逆顺,变化之理法。帝乃长跪而受,童子浮云而去,六仙女已不见。帝遂受得函,未敢便看,急酒扫一室,治斋三日,方始开函,受得六丁诀一部,上卷说供养、醮祭之法;中卷说长生不死之道;下卷说强兵战胜,遁甲六壬;玄女尸解之法。帝乃依文告敬修之,不旬日,似觉身异,举步飞行。再约蚩尤交战,一皷而灭,却蚩尤於泳鹿之源。岂不是得元炁精,而除却妖氛也。後感天下廓清,乾坤得位,阴阳不失其序,帝遂修长生不死之卫,自制阴符经一卷,藏隐机要。後帝乃白日昇天。其阴符云:八卦甲子神机鬼藏,便是六丁遁甲,强兵战胜之衍,是九天玄女衍也。

  六丁隐遁法局

  六丁者,天地之正神也,不同寻常。青龙、明堂、太阴,其神常随玉女,受使在天地之内。如欲隐身,令人乃一切物不见己者。青龙日行到玉女,即人不见也。夫欲隐身,左手持刀闭口,右手画四方图子。若恶人在外,於门内局子六步。恶人在门中,便於庭作局子六步。如恶人在中庭,於室内作局子六尺。若在田野,作局子六丈,用筭子长一尺二寸,逐青龙上依,次而行直,放筭子到天门上,用右手横筭子一条,闭天门而去。闭天门了身已隐也。每一筭子存为一人,玉女到太阴住存,想外人已不见也。术曰:居青龙,历蓬星,过明堂,住太阴,出天门,入地户,藏华盖,隐玉女。急急如太上律令。

  丁卯隐人身,丁巳隐人命,丁亥隐人禄,丁酉隐人魂,丁未隐人魄,丁丑隐人精神,凡事於六丁日,念呪六遍,呪曰:

  仁高护我,丁丑保我,仁和度我。丁酉保全,仁灿管魂,丁巳养神,太阴华盖,地户天门。吾行禹步,玄女真人,明堂坐卧,隐伏藏身。急急如九天玄女律令。

  如每供养之物,并自吃,不得与外人,切宜慎之。每遇甲子日,须斋戒一日。

  丁卯玉女名文伯,字仁高。神戴冠着礼衣,手把莲华,上朱衣下青衣,以子丑日下在人间,要知吉凶,召而问之。

  丁丑玉女一名文件字仁鸯其神两手把莲华、上朱衣下黄衣,以寅卯日下人间,要知吉凶,召而问之。

  丁亥玉女名文通,字仁和。右手把镜自照揜心,左手把莲华,上朱衣下紫衣,以辰巳日下人间,要知吉凶,召而问之。

  丁未玉女名叔通,字仁集。左手把镜照,右手执莲华,上朱衣下黄衣,以午未日下人间,要知吉凶,召而问之。

  丁巳玉女名庭卿,字仁叔。神左手把莲华,右手执白叠布巾,上锦衣下赤衣,以申酉日下人间,要知吉凶,召而问之。

  丁酉玉女名文卿,字仁通。神领一小儿在仙手,抚头把白叠布巾,上朱衣下白衣,以戌亥日下人间,要知吉凶,召而问之。

  黄帝曰:六丁神各有名,字不同。若欲使之,各呼名字,皆神验也。仙经曰:六丁玉女神名能小耳呼名字而使之,万愿从矣。

  隐遁十二时筭子法

  歌曰:鼠行失穴入狗市,牛入兔园因猫止。猛虎跳梁南到巳,兔入牛栏伏不起。龙入马厩食甘草,胜蛇宛转来申裹。马入龙泉饮甘水,羊鷄乌处入酉裹。猿猴起健堵门内,鷄飞落泊羊栏裹。狗来鼠入坎穴中,狠堵东游虎所牵。每行出时须呪曰:

  天反地覆,天反地覆,九道皆塞,空有人来追我者,从此而惑。以东为西,以南为北。乘车来者折其轴,骑马来者掩其目,步行来者肿其足,扬兵来者当自伏不敢起。明星北斗却敌。万里追我者亡,觅我者止。牵牛识女化成江海。急急如律令。

  呪讫,便使左手下算,闭禹步闭炁而去。

  玉女呪

  玉女天神至矣,永与我侍行,到於某处,杳杳冥冥,莫睹其形。人不闻其声,鬼不见其精。善我者福,恶我者殃。鬼贼当我者死,值我者亡。千人万人见我喜悦。急急如律令。

  呪讫,即出便须闭门之法,左手持刀画地断之,闭气而去。

  局法

  室内六尺,庭中六步,门外六十步,野外六百步,或六里。每临出行,当呼旬上玉女来护我,无令百鬼伤我。人莫见我,见者为莱薪。独开我门,而闭他户。

  都呪

  吾自是天目天相,逐精若雷电,明耀八极,彻视表裹,无物不伏。急急如律令。

  禹步罡

  无言法

  六丁无言万一法,亦云轩辕诀也。先须焚香,净水涤秽气,方乃开卷,祷祝看之。昔有道士张群,志慕道术,积修数载,慕其清虚。闲阅仙秘,忽於丁丑夜二更,以来於闲庭月下立。忽见西南方有云五色,而见渐近,云中有步队之声,目忽有一女子云:六丁玉女,丁丑女也。群乃长跪,稽首礼之。女曰:子久慕仙道,知子清洁,少慕幽玄。故来传汝学道妙门,奈汝无仙分。但汝斋戒百日,设锦帐於今室内,斋戒百日满後,再来示汝之法。群乃清斋百日,设锦帐於争室内,了夜三更时,依前亦从南来队仗,云中来至。先见二童子,捧一金函,言奉修行术。群遂受得金函,言是六丁经三卷,上卷说祭醮之法,中卷说玉女隐形之术,下卷说飞身藏形、剑、少女还精、遁甲六壬之#2。仙女曰:子无仙分,但备修此法,三年後可为地下顽仙矣。人寿一千二百岁为顽仙。此文是上天秘诀,莫非君子宿有道,不可知也。法曰:如欲修隐形之法,须仁慈救物。如修剑法并侠仙法,则为人正直去财色,为人猛烈,独行爱正,常行慈悲。修一年,便有功也。如修少女还精之法,即须为人平等、孝顺、心慈,勿行欺矫。当行一年,事乃成矣。得寿千岁,亦可为顽仙。张群修之,传与鬼谷子修之,不三年千变万化,莫之圣也。後世人修法,莫不心有道绿中人,以上方可得闻也。若人遇此秘法术,为人劣凡解隐形,已是剑侠一半也。凡须侠成,须戒为人忠孝,有恩有义,不可欺负人。斩邪归正,先须知隐形。之後,於一室之内安林,焚香洁序,不得有别人往来。起卧,先於林前铺枕斋戒,焚香净水,存思解秽,供养六丁玉女。祭醮祭遇丁日,夜於床上坐定,闭目存想:床为印案,一面西为头,身带六丁玉女印,其印是九天玄女管系玉女之印也。存印法,先存东北印。丁卯玉女立於印角,手执青蛇之剑;次丁巳玉女在东南角,手执或黄或白蛇之剑。次存西南印。丁未玉女立在印角,手执或白或黄之剑。次存西北印。丁丑玉女立在印角,手执或黑或黄之剑;次存丁酉丁亥玉女立在左,右手执或青或黄蛇之剑。存想毕,低声念呪一百八十褊讫。却身边丁酉丁亥玉女,从鼻中直入心中,鼻为人门。次存东北角丁卯玉女,从左耳中直入东南角。先次丁卯,次西南角丁未,次西北角丁丑,次丁酉丁亥。在身边,亦在印上,直入心内,左耳为风门。次存印东南角丁巳玉女,右耳直入心内,右耳为鬼门。次存印西南角丁未玉女,从口中直入心内,口为地户。次存印西北角丁丑玉女,从两目直入心内,目为天门。各存思讫。凡行住坐卧,须常带印在左手上,不得离身。或大小二事解下印,安在净处,回来洗手却带印了。如夜梦上山入水,相煞斩人,或见女子在边傍,切勿惊怖,此是玉女降身也。

  九天玄女印式

  用龙惊枣木,安於水盆内,其木自浮动者,为真遇。甲子日,焚香自己克之,勿令人见,切宜慎之。印式于左。

  丁卯玉女符

  右玉女名文伯,字仁高,左手摩孩子头,其孩子不着衣。

  丁丑玉女符

  玉女名文公,字仁贵,右手二指拳三指展。

  丁亥玉女符

  右玉女名文通,字仁和,左手把两指拳三指展。

  丁未玉女符

  右玉女名叔通,字仁富。左手把镜,右手把莲花。

  丁巳玉女符

  右玉女名庭卿,字仁叔。右手把扇如禅印。

  丁酉玉女符

  右玉女名文卿,字仁修。直身番着手,乘服彩霞。

  修真得尸解法,可於世无碍,不尔未可弃道乎。兼要务此法,但雾化身尔,乘服彩霞归太极。胎息阴经曰:内息无名,唯行相成。若不遵戒,行入胎息,未得合真。太微隐书曰:凡胎息游於人问,行尸解随所化者。当庚辰日取辰时,於冷室内,焚香一炉,於床头边设几案,上着香炉、杜杖、鞋履、盖物;并置於床头边,身衣下解,以衣覆盖。其面了向西而外,自存念作死人阴,念呪七遍,呪曰:

  天上玄灵,受自生灵,七思七召,三魂随迎。代予之形,形随物化,应化而成。急急如律令。

  呪毕,但依常睡又存思一,食久,切不可与人通语话,则法不成。志心依法修四十九日,渐渐法成。或时要用,行住坐外默念此呪。随手提物,便急回身别人而去。衆人只见某所提之物,是某身已死矣。後却见物归本形。此隐法,可以下界助道尸解,易形逃难,不可辄便行非法之事。凡欲修身,切须静默隐不得漏泄。若外在床,但以被覆盖其身,默念呪七遍,便起出门。人只见所卧上衣裳,自己身不被形。若以欺取财色,神明消折,大道不许。千万记之,勿得乱传,宜敬之,秘之。

  後 序

  黄帝曰:六丁玉女神,能长能短,能有能无。虔心占而问之,万事从心。亦占千里身,万里消息。若要物,任意所为,并皆立至矣。此法,遇者令人宅清吉,五毒灾难不近,求仙得仙,求官得官,子孙兴旺不衰。微细并皆得之,若要使时,雨下人间当直。欲要知凶吉,占而问之,必有神验矣。丁丑玉女神事如君王法慎勿口传,勿恶语骂晋辱之。但祭而虔之,先知未来之事意察万里之验委曲书信之意旨也。或有急难、口舌之事,皆召而问之,可知之矣。夫学道者,不遇此法,无以得成矣。古者,各将达士不废者,皆得此文,祭而祀之,并得仙也。此法贵重,万金不传,父子不相视,真秘文之妙诀耳。

  灵宝六丁秘法竟

  #1疑後有脱字。

  #2『之』後疑脱『道』字。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醋葫芦
醋葫芦 醉心西湖心月主人 | 世情小说 《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 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出都氏善良的一面。
银瓶梅
银瓶梅 不题撰人 | 才子佳人 《银瓶梅》原名《莲子瓶演义传》,描写唐玄宗年间侠士除奸平叛、报仇雪恨的故事。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刘芳、陈升等奉旨征剿奸党,裴家父子以及党羽尽被诛灭。小说写奸臣与盗匪勾结,侠士与忠臣联手,把个人恩仇与社稷安危纽结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