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灵宝补谢竈王经

时间:2023-05-03 07:35

  经名:太上灵宝补谢竈王经。撰人及时代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

  太上灵宝补谢竈王经

  道言:昔登崑仑之山,有一老母独处其中,莫知其由。是时即有妙行真人,上白天尊曰:此之老母,未审复是何人,独住此山,殊无畏惧。

  天尊曰:惟此老母,是名种火之母,能上通天界,下统五行,达於神明,观乎二炁,在天则为天帝,在人间乃为司命。又为北斗七元使者,主人寿命长短,富贵贫贱,掌人职禄。又为五帝竈君,管人住宅,十二时辰,普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日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悉是此母也。凡人家竈皆有禁忌,若不忌之,此母能致祸殃,弗可免也。

  妙行真人曰:凡人家竈,未审有何忌讳?敢问斯言,幸垂教示。臣见众生,安知其趣,愿将告诸浊世男女,普令忌之,得谐安稳。

  天尊曰:子可谛受,凡人家竈,不可以鸡毛犬骨头发,刀斧不净柴薪,秽污等物,触犯竈神,即致男女不安,经求无利,疾患疮痍,癫狂瘴疫,眼目昏昧,梦想颠倒,田蚕不收,六畜虚耗,令客鬼无惧,乱入宅中,鸡犬作怪,盗贼侵欺,口舌妄起,男女邪迷,官府禁锢,家业流亡,皆为触犯所致。若有此难,急宜谢之,可请东方青帝竈君,南方赤帝竈君,西方白帝竈君,北方黑帝竈君,中央黄帝竈君,五方五帝竈君夫人,天厨灵竈,地厨神竈,天帝娇男娇女,囱中童子,童男童女,曾竈祖竈,竈公竈母,竈夫竈妇,竈子竈孙,家竈外竈,大竈小竈,长竈短竈,新竈旧竈,五方游奕竈君,左右将军,炊涛神女,前後直符,竈君小使,进火神母,游火童子,竈家娘子,姊妹新妇,七十二竈侍从,神众弟子,某夫妻眷属大小,并是凡夫,不知禁忌,触犯者多,不自省悟,或作东西,或修南北,将刀向竈,惊动尊神,酒後高声,妄言绮语,以足进火,露体赤身,男女秽污,烹宰腥羶,歌吟厨内,叫唤竈前,致使三灾竞起,百怪俱生,财物耗散,疾病连绵,田蚕不利,仕宦不迁,买卖无益,宅舍衰邅,恶人谋害,六畜不孳,梦想颠倒,所求不遂,即当虔诚,愿陈忏谢。

  天尊曰:能如是念,祸必驱之,吾当为汝末世众生,召请此母,大降灵通,赦过宥罪,致福受庆,人口康泰,永岁无殃,青龙郁郁,白虎锵锵,朱雀爀爀,玄武堂堂,冤家伏匿,盗贼濳藏,火光入地,百怪消洋。

  於是妙行真人闻天尊说此老母,是名天帝司命,能掌人间罪福之事,普示群生,而为颂曰:

  天帝临位,司命竈君。世人恭敬,福禄咸臻。去除灾难,疫疠濳奔。仰依诲示,普得安存。

  天尊再告真人曰:末世男女,冲突竈君,有灾有患,皆须清净,扫洒明灯,烧香请道士转经,呼召竈君眷属名字,奏献钱财,或供饮食,为人所利,子之所受,深宜谛焉。妙行真人乃稽首听命,信受奉行。

  太上灵宝补谢竈王经竟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醋葫芦
醋葫芦 醉心西湖心月主人 | 世情小说 《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 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出都氏善良的一面。
银瓶梅
银瓶梅 不题撰人 | 才子佳人 《银瓶梅》原名《莲子瓶演义传》,描写唐玄宗年间侠士除奸平叛、报仇雪恨的故事。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刘芳、陈升等奉旨征剿奸党,裴家父子以及党羽尽被诛灭。小说写奸臣与盗匪勾结,侠士与忠臣联手,把个人恩仇与社稷安危纽结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