沩山警策注

时间:2023-04-14 11:39

 明 大香注
 叙沩山警策

  夫人之堕地也。固若是芒乎。固亦有不芒者乎。无明以致生。贪欲以致老。瞋恚以致病。愚痴以致死。受其委形。无忘待尽。出而为僧。无违所以。由修照性。由性发修。在性则全修成性。在修则全性成修。然而上根利智。披沙得宝。中下之流。算沙相似。经云。若比丘虽持禁戒。为利养故。与破戒者。用为亲附。同其世业。是名杂僧。或在阿兰若处。瞢[梦-夕+登]闇钝。不欲乞食。见非眷属。不能教诏。名愚痴僧。又云。本性清净。不为百千亿数诸魔之所沮坏。能调如上二部。悉令安住无为胜域。是为护法无上导师。历览往古。大沩大圆大师。非其人欤。无论镜智为宗。应缘为用。名振两山。道传千古。即警策一文。末尼五色。缁白共利。大小咸收。徧重律仪。笃修玄道。(不肖)屡为敷陈。重因笺释。欲令大地有情。知世如梦。了法无生。共扬百丈家风。深得寒灰少火。古路断碑。文生慧焰。山前水牯。信步骑归。虽曰暂时岐路。是谓不芒者也。
  崇祯岁次甲戌秋中日题於棠溪之净业楼中

  

  沩山大圆禅师警策

    金山比丘 大香 注
  沩山。在长沙府之宁乡。一名大沩山。周百四十里。沩水出焉。故名。禅师讳霛佑。諡大圆。本福州长溪赵氏子。得法於百丈和尚。典馔会中。因司马头陀迹得是山。机下踢翻净瓶。住山十有余载。後得仰山惠寂。相与振发其道。故称沩仰宗。自心清净名之禅。万有作则为之师。警则警其不勤。策则策其不进。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
  总论有情性体。本来清净。皆由无明不觉。起念相续。遂有惑业烦恼。未免系缚。因而感受此身。乃为四大所累。
  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
  此明中阴投胎。颠倒想成。三缘和合。渐成遗体。众缘。谓父母己三。及煖息识。方乃得生。
  虽乃四大扶持。常相违背。
  四大。即地水火风。扶持此身。常相违背者。金光明经云。地水火风共成身。如四毒虵居一箧。地水二蛇多沉下。风火二蛇性轻举。由此乖违众病生。斯等终归於灭法。随其业力受身形。云有执有我众生。
  无常老病。不与人期。
  无常者。一死二老三病。卒然即至。何有期限。又无常有二。一者败坏无常。二者念念无常。
  朝存夕亡。刹那异世。
  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九十刹那为一念。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异世即来生。
  譬如春霜晓露。倏忽即无。岸树井藤。岂能长久。
  四义证前刹那异世。一喻春霜易化。二喻晓露易曦。三喻岸树易隤。四喻井藤易断。春霜者。古诸曰。清露被皐兰。凝霜沾野草。朝为美少年。夕暮成丑老。晓露者。古歌曰。薤上露。何易曦。露曦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岸树者。大涅盘云。譬如河边临险之树。若遇暴风。必当颠坠。人亦如是。临老险岸。死风既至。势不得住。井藤者。经云。如人行於旷野大火之中。被狂象所逐。见一枯井有树。树上有藤。其人攀藤悬於井中。下有三毒龙。四毒蛇。复有黑白二鼠。兼相咬藤。四边毒蜂。有蜜少许。滴於口中。因贪蜜故。遂忘其苦。夫旷野者。三界也。树者苦身。藤者命根。象者无常杀鬼。黑白二鼠是日月。井者黄泉。三龙三毒。四蛇四大。蜂蜜五欲。因贪财色等欲。遂忘生死大苦。
  念念迅速。一刹那间。转息即是来生。何乃晏然空过。
  四句总结上文。一步紧於一步。一云四大常相违背。二云无常不与人期。三云朝夕刹那异世。四者春霜晓露等喻。五则念念迅速。只在刹那之间。一息不转。即是再生。何得晏安不理。空过一期。前章至此。名通叙僧俗。向下别叙出家。
  父母不供甘旨。六亲固以弃离。
  佛言。父母之心。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经於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遂致无常。长养之恩。弥於普天。怜愍之念。广大无比。今既出家。一则不能供养二尊肥甘之旨。二者弃舍伯叔姑姨兄弟之亲。
  不能安邦治国。家业顿捐继嗣。
  安邦。谓平天下。治国。谓辅圣君。抛父母家业。绝子嗣相承。四者不为。意欲何为。
  缅离乡党。鬀发禀师。内勤克念之功。外弘不诤之德。迥脱尘世。冀期出离。
  缅者远也。千二百五十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即父母妻三党。今言禀师鬀发。所为何事。内当精勤克去种子习气。外宜弘扬水乳无诤之忍德。超旷劫波之尘劳。断三界内外之烦恼。
  何乃才登戒品。便言我是比丘。檀越所须。吃用常住。
  才登戒品。谓十戒进於二百五十。比丘者如苾刍五德。一体性柔软。喻能折伏身语麤犷。二引蔓旁布。喻传法度人。连绵不绝。三馨香远闻。喻戒德芬馥。为众所知。四能疗众病。喻能断烦恼毒害。五不背日光。喻常向佛日。正为顾名思义。岂可无实称宾。檀云施者。越谓超越。由此大施主。越彼贫之海。所须。即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常住。名四方僧物。
  不解忖思来处。谓言法尔合供。吃了聚头喧喧。但说人间杂话。
  忖思来处。比丘受食。当作五观。想彼来处。如前四事供养。乃是在家菩萨。专专身口分中。减省自奉。惠施伽蓝。以求福果。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奈何无惭愧僧。漫言合受彼供。飡飡饱啖。两两聚头。但说王论女论贼论。岂知见道修道证道。
  然则一期趂乐。不知乐是苦因。
  一期者。或三月半载。长短无定。乐是苦因者。祖云。受施如受箭。进食如进毒。佛言。譬如世间所须资生。能为乐因。不知令人生大忧恼。生死之中。一切皆苦。无有乐相。如妙花茎。毒蛇缠之。有人性爱好花。不知花茎毒蛇过患。即便前捉。捉已蛇螫。螫已命终。凡夫贪五欲花。即为爱毒蛇所螫。命终堕三恶道。
  曩劫狥尘。未甞返省。
  曩向也。劫者时之极短名刹那。时之极长名劫波。众生从无量劫来。根狥六尘。心无返省。
  时光淹没。岁月蹉跎。受用殷繁。施利浓厚。
  时光。即光阴。岁月。即年岁。淹没谓唐丧。蹉跎谓懈怠。殷繁浓厚。谓享用过度。
  动经年载。不拟弃离。积聚滋多。保持幻质。
  动着经年累载。不思弃舍厌离。转积转聚。愈滋愈多。保持虗幻之形质。欲得长年以受用。愚无慧性妄堕悭贪。
  导师有勅。戒勖比丘。进道严身。三常不足。人多於此。躭味不休。日往月来。飒然白首。
  六道众生。沦於生死长夜。盲无慧目。我佛性天晃朗。引出昏衢。故称导师。敕诫勅。勖勉勖。三常不足。一衣。以舍好饰。着坏色衣。二食。趣得支身。以除饥渴。三睡眠。修习善法。无令失时。今反躭味三事不止。忽焉老至。一生蹉过。
  後学未闻旨趣。应须愽问先知。将谓出家。贵求衣食。
  旨趣。谓宗通玄学。亦戒定慧也。後进未闻。应求先达。广愽详问。岂可谓言舍俗出家。沾沾乎身衣口食而已。佛言三种出家。下出家。以十戒为本。虽舍眷属。因缘执作於俗人等。中出家。舍执作缘。具受八万四千向道因缘。身口意业。未能具足清净。心结犹存。未及出要。上出家。根心猛利。应舍结使缠缚。禅定慧力。心得解脱。出於缘务烦恼之家。
  佛先制律。启创发蒙。轨则威仪。净如氷雪。止持作犯。束敛初心。微细条章。革诸猥弊。
  律者。且指出家五众之戒。谓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也。创者。谓随事渐至良模也。制色未制其心。守己未能旁兼。故曰发蒙。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可轨可则。如氷如雪。止持。谓七支清净。作犯。谓五篇缺破。条章猥弊。具如僧只等部。
  毗尼法席。曾未叨陪。了义上乘。岂能甄别。可惜一生空过。後悔难追。
  毗尼。即律部。叨陪谓依止。了义即上乘顿法。不同不了义说。甄别者。甄明辨别大小教理。不修则空过。临终名後悔。
  教理未甞措怀。玄道无因契悟。
  教理。总说三乘十二分教。未甞安措心怀。玄道。谓别传心印。直指单提。亦即菩萨正性离生。不见少法。永断习气。入於如来一切智智。契悟。谓契理悟心。
  及至年高腊长。空腹高心。不肯亲附良朋。惟知倨傲。
  年谓生年。腊谓戒腊。失学惟存空腹。恶习徒自高心。淑行曰良。同心曰朋。倨傲即高心。
  未谙法律。戢敛全无。或大语高声。出言无度。不敬上中下座。婆罗门聚会无殊。椀鉢作声。食毕先起。去就乖角。僧体全无。起坐忪诸。动他心念。不存些些轨则。小小威仪。将何束敛。後昆新学无因仿傚。
  法律。谓经律论。戢敛。指身口意。二句总说。向下别开。一者大语高声。二者出言无有时度。三者不敬先德。受具五腊名下座。十腊名中座。二十腊名上座。戒经云。我佛法中。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莫如外道痴人。坐无次第。即婆罗门法也。四者椀鉢作声。五者食毕先起。六者去来乖张。如二角相反。七者僧体全无。僧云和合众。僧体谓三义五分六和十善。上酬四重之恩。下济群生之苦。向下总结。忪诸麤遽。令他作念。皆因威仪轨则。毫无半点使然。後昆新学。谓将来法眷。既无効尤。何可束缚。
  才相觉察。便言我是山僧。未闻佛教行持。一向情存粗糙。
  凡为僧者。向人自称某甲。除大知识。方称贫道。或称山僧。今则略通一毫觉察。便尔不肯称名。皆由平昔未闻佛理。依行修持。粗而不精。糙而不熟。
  如斯之见。盖为初心慵惰。饕餮因循。荏苒人间。遂成疎野。不觉[(龙-月+日)/足]踵老朽。触事面墙。
  如斯一句。总结上文。盖为最初出家。习於懒堕。饕餮饮食。因循度日。时光荏苒。酿成荒疎田野之气形体老朽。似乎衰竹下垂[(龙-月+日)/足]踵之状。面墙谓不明义理无有言说。其犹面墙而立者也。
  後学咨询。无言接引。纵有言说。不涉典章。或被轻言。便责後生无礼。瞋心忿起。言语该人。
  所有咨询义理。无言接引来机。典章谓经典章句。或者後学有知。受彼轻薄言语。因起瞋恨之心。忿忿之气。该人。谓年高腊长。
  一朝卧病在牀。众苦萦缠逼迫。晓夕思忖。心里恛惶。前路茫茫。未知何往。
  众苦。谓病衰老衰。财衰亲衰。恛惶者。恐怖无宰。前路谓冥途。五趣茫茫。所往无定。
  从兹始知悔过。临渴掘井奚为。自恨早不预修。年晚多诸过咎。
  凡居无水之乡。预为掘井得济。若待渴时。虽掘奚益。修行若不预备。老至惟多过失。
  临行挥霍。怕怖慞惶。縠穿雀飞。识心随业。
  临行挥霍。即死相现前。种种恐怖。縠穿喻幻身。雀飞喻神识。七贤女经云。雀来入瓶中。以縠覆其口。縠穿雀飞去。识心随业走。识心随业者。楞严经云。知见每欲留於世间。业运每常迁於国土。
  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
  譬如负债之人。寡者必让多者牵去。今则心中善恶绪端多种。必从重处先坠。如谓情多想少。流入横生。七情三想。身为饿鬼。九情一想。下洞火轮。纯情即沈阿鼻地狱。
  无常杀鬼。念念不停。命不可延。时不可待。
  无常杀鬼。谓阎罗使者已至。一念不得停留。命不。
  可稍延。时不可少待。亦非钱财势力。可以转致人天三有。应未免之。如是受身。非论劫数。感伤叹讶。哀哉切心。岂可缄言。递相警策。
  人天。谓人乘天乘。三有。谓欲界色界无色界。未出轮回。宁免诸趣。受身复舍身。从劫复至劫。一可感慨。二可悲伤。三可叹息。四可惊讶。五实哀哉。六实切心。岂得缄口无言。正当彼此策励。
  所恨同生像季。去圣时遥。佛法生疎。人多懈怠。
  像季。谓像法末年。去圣时遥。佛灭度後。已经三千余载。一佛二法三僧。三宝应世生疎。我人多无精进。
  略伸管见。以晓後来。若不蠲矜。诚难轮逭。
  管见。谓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蠲则蠲除故习。矜则自矜懈怠。轮逭如车轮旋。有逭方息。向上总说。向下别叙。
  夫出家者。发足超方。心形异俗。
  今言凡为僧者。从初发足。超越诸方。一形异俗。去除须发。披服袈裟。二心异俗。烦恼断除。菩提增长。
  绍隆圣种。震慑魔军。用报四恩。拔济三有。若不如此滥厕僧伦。
  绍隆圣种。即续佛慧命。凡为比丘。三度震慑魔军。一剃下周罗。二发菩提心。三了悟无生。四恩。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滥厕僧伦。谓名字出家。无诸实行。
  言行荒疎。虗沾信施。昔年行处。寸步不移。恍惚一生。将何凭恃。
  言荒疎不涉典章。行荒疎不离尘垢。虗消供具。必致酬偿。下云。形虽异俗。行复同前。恍惚迅速貌。若非禅净。何可凭恃。
  况乃堂堂僧相容貌可观。皆是宿植善根。感斯异报。
  善根异报。皆从持戒忍辱中来。佛言。今世人见欢喜。前世见人欢喜故。
  便拟端然拱手。不贵寸阴。事业不勤。功果无因克就。岂可一生空过。抑且来业无裨。
  拱手者。坐享所给。古云。大禹圣人。每惜寸阴。至於众人。当惜分阴。裨补也。大宝积云。福德力故今多顺。今多顺故放逸生。放逸中无持戒心。以此因缘入地狱。
  辞亲决意披缁。意欲等超何所。晓夕思忖。岂可迁延过时。心期佛法栋梁。用作後来龟镜。常以如此。未能少分相应。
  辞亲染服。立志为先。日夜留心。岂容少纵。大器必然为栋为梁。小器但乎为椽为桷。龟能为断吉凶。镜能为监妍丑。如是相应。方名法子。
  出言须涉典章。谈说乃傍稽古。形仪挺特。意气高闲。
  二句谓非法不言。非礼勿动。行作必须考古。毋为杜撰禅流。三句身持禁戒。顾盻雄毅。四句心存禅观。舍离愦閙。
  远行要假良朋。数数清於耳目。住止必须择伴。时时闻於未闻。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
  耳之所闻。目之所覩。必假良朋雅伴。得清五浊诸恶。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
  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
  雾露行。喻由正法。不湿衣。喻非顿益。时时有润。喻获渐利。颂曰。贤夫染人。如附香熏。进智习善。行成芳洁。
  狎习恶者。长短知见。晓夕造恶。即目交报。殁後沉沦。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忠言逆耳。岂不铭心者哉。
  恶者。十恶。恶知见。九十六种。造恶。十习因。交报。六交报。沉沦三途苦。人者仁也。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五戒全缺。终不复生。故梵摩喻经曰。为清信士。守仁不杀。知足不盗。贞洁不婬。执信不欺。尽孝不醉。忠言不易入耳。智者目肯铭心。颂曰。鄙夫染人。如近臭物。渐迷习非。不觉成恶。向上总劝。向下必须如此行持。
  便能藻心育德。晦迹韬名。蕴素精神。喧嚣止绝。
  一句洗濯凡心。涵育圣德。二句晦藏踪迹。韬养时名。三句蕴藉精神。毋徒发泄。四句断绝尘嚣。永归寂灭。
  若欲参禅学道。顿超方便之门。
  禅者。此翻静虑。即首楞严三昧。道乃无上菩提之道。是法不假方便。一超直入之门。
  心契玄津。研几精要。决择深奥。启悟真源。慱问先知。亲近善友。
  一句先悟後修。二句精研几要。三句决择深邃奥旨。四句启悟真性本源。五句广询明师。六句常依胜友。
  此宗难得其妙。切须仔细用心。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
  宗即禅宗。妙者劒刃上事。氷棱上行。大用天旋。全机电卷。仔细用心。切忌不得卤莽。顿悟因中三德涅盘。出尘果上三德涅盘。
  此则破三界二十五有。内外诸法。尽知不实。从心变起。悉是假名。
  三界即二十五有。谓四洲。四恶趣。六欲天。梵王天。四禅。四空。无想天。那含五。因果不忘谓之有。内外诸法。即界内界外。烦恼尔焰。本非实法。从心变起者。本末相资。能所和合。非一非异。方立世间染净之相。故曰生死由识心。无众生可得。昇降属因缘。无实我可得。
  不用将心凑泊。但情不附物。物岂碍人。任他法性周流。莫断莫续。闻声见色。盖为寻常。这边那边。应用不阙。
  此一节文。救世醍醐。依而行之。道在是矣。不用将。
  心凑泊。名为六字明王。向下无非演文而已。若人。
  心不缘物。万物岂得碍人。古德云。至人除心不除物。愚人除物不除心。法性周流。谓真常流注。断亦不能。续亦不得。闻声二句。如太阿在握。无容拟议这边二句。明镜当台。随所显现。
  如斯行止。实不枉披法服。亦乃酬报四恩。拔济三有。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此节承上而言。如斯二句自利。亦乃二句利他。修心但贵不退。名为阿毗跋致。佛阶者。住行向地等觉妙觉。古佛修行阶级。历然不紊。
  往来三界之宾。出没为他作则。此之一学。最妙最玄。但辨肯心。必不相赚。
  此明修道之人。虽有三界往来。正如作客一般。一者优游自在。二者作他规则。所谓玄而又玄。众妙之门。只在当人自肯。佛法岂得赚人。向上专为利根而说。向下别开中根之法。
  若有中流之士。未能顿超。且於教法留心。温寻贝叶。
  法运衰微。中根居夥。顿超。即参禅学道。顿悟玄机。教法。谓经律论三藏。西土用贝叶。此方则竹素。
  精搜义理。传唱敷扬。接引後来。报佛恩德。时光亦不虗弃。必须以此扶持。住止威仪。便是僧中法器。
  一句利己。二句利人。三四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五六为主法师。七八为主律师。法器者。佛法中之瑚琏美器。
  岂不见倚松之葛。上耸千寻。附此胜因。方能广益。
  松喻佛理。葛喻学人。八尺曰寻。附此最胜之因。能益最胜之果。
  恳修斋戒。莫谩亏踰。世世生生。殊妙因果。
  一劝持斋。不得亏欠。二劝持戒。无得过踰。如是因。如是果。非止一世一生。永享殊胜微妙无穷之报。
  不可等闲过日。兀兀度时。可惜光阴。不求昇进。徒消十方信施。亦乃辜负四恩。积累转深。心尘易壅。触途成滞。人所轻欺。
  前节劝修。此节诚策。若然因循自弃。委靡不振。有负檀越资膏。行人血汗。久积所累转多。於心尘垢转塞。法法不通。人人共鄙。
  古云。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若不如此。徒在缁门。荏苒一生。殊无所益。
  此引古语。彼丈夫兮。我丈夫兮。所谓释迦弥勒。无非能立志的凡夫。既在法门。当求利益。向上已为劝勉。向下重加勉励。
  伏望兴决烈之志。开特达之怀。举措看他上流。莫擅随於庸鄙。
  决烈。谓决意猛烈。特达。谓豁达大度。上流。即上根利志。庸鄙。乃庸俗鄙漏。
  今生便须决断。想料不由别人。息意忘缘。不与诸尘作对。心空境寂。只为久滞不通。
  今生则不待来生。别人则决在自己。一者息意忘。
  尘。为对凡夫而说。二者空寂久滞。为指小乘而言热览斯文。时时警策。强作主宰。莫狥人情。业果所牵诚难迯避。声和响顺。形直影端。因果历然。岂无忧惧。
  此劝读熟全章。时时自警自策。倘遇恶境。勉强作主。或有事缘。毋顺世情。将来业果成熟。试看谁作谁受。如响缘声。如形表影。如斯因果。能不寒心。
  故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因缘果报。如佛在世。波斯匿王。新绍王位。求亲於迦毗罗国释种之家。时摩诃男婢。所生一女。颜貌端正。送与匿王。後生一子。名曰琉璃。及年八岁。与梵志子好苦。诣释种国。释氏新构讲堂。拟欲请佛供养。琉璃至堂。即升师子法座。释种骂云。此婢生物。敢入中坐。琉离怀恨。语好苦曰。此诸释氏。毁我至此。待後为王。汝当告我。琉离即位。好苦白以前事。集兵往伐。尽灭释族。阿难愁苦白佛。正值如来头痛。佛告比丘。昔时此城。有捕鱼村。城中人皆捕鱼食。池中有二种鱼。一日麸。二曰多舌。各怀报怨。时有一小儿在岸。见鱼跳跃而喜。以棒打彼鱼头。尔时罗阀城人。今释种是。麸鱼琉离是。多舌鱼。好苦是。小儿者。我身是。
  故知三界刑罚。萦绊杀人。努力勤修。莫空过日。深知过患。方乃相劝行持。愿百劫千生。处处同为法侣。
  刑罚即业报。萦绊即所受。惟在勤修。得离诸苦。大师自言深知惑习过患。方乃文言相勉。自今以往。若肯行持。刹刹尘尘。为真道侣。
  乃为铭曰。
  铭。志也。古者盘盂几案。皆有志铭。时为警励。以自捡束。
  幻身梦宅。空中物色。前际无穷。後际宁尅。
  四大虗幻为身。三界梦寐为宅。如空中物。妄现成色。过去为前际。已受无穷之苦。未来为後际。宁能尅就之功。慧眼未开。诚非细事。
  出此没彼。升沈疲极。未免三轮。何时休息。
  一句此方彼界。出没无穷。二句天上人间。往还无已。三句未免三有轮回。四句毕竟何时休息。极口叮咛。人自着力。
  贪恋世间。阴缘成质。从生至老。一无所得。
  众生贪恋三世。皆因五阴为缘。成此幻质。有生必有老。有老必有死。如是一生。究尽以何为得。贼入空屋。也须亲到。
  根本无明。因兹被惑。
  起信云。以依阿赖耶识故。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被惑。
  光阴可惜。刹那不测。今生空过。来世窒塞。
  现在当惜光阴。人命在於刹那。今世若不修道。来生依然窒碍。验果知因。因明果自善矣。
  从迷至迷。皆因六贼。六道往还。三界匍匐。
  经云。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是为迷中倍人。旋转不已。六贼。谓六根。自劫家宝。匍匐。踯躅貌。
  早访明师。亲近高德。决择身心。去其荆棘。
  一句教授善知识。二句同行善知识。决择身三意三。去其荆棘。长养霛苗。
  世自浮虗。众缘岂逼。研穷法理。以悟为则。
  世间一切虗浮万法。但情不附物。物岂逼人。惟在精研穷究诸法妙理。直至大彻大悟。是为规则。
  心境俱捐。莫记莫忆。六根怡然。行住寂然。
  心六识。境六尘。记现在。忆过未。怡然自得之貌。行住谓四威仪。心则寂然。口则默然。三业清净。无功之功。玄道可人。
  一心不生。万法俱息。
  心月孤圆。光吞万像。光境俱忘。复是何物。宝积云。菩提心者。本无名字言说。心及众生。亦复如是。菩萨然於其中。亦不可得。是名菩提心。万法俱息者。菩萨住空平等地。则不见父母姊妹儿息亲族知识怨憎中人。乃至不见阴界诸入。众生寿命。譬如虗空。无有父母兄弟妻子。一切诸法。所云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一心不生。即圆觉云。若人心不妄。现世即菩萨。依而行之。出三界。破牢笼。成佛作祖。如指诸掌。

  沩山大圆禅师警策(终)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醋葫芦
醋葫芦 醉心西湖心月主人 | 世情小说 《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 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出都氏善良的一面。
银瓶梅
银瓶梅 不题撰人 | 才子佳人 《银瓶梅》原名《莲子瓶演义传》,描写唐玄宗年间侠士除奸平叛、报仇雪恨的故事。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刘芳、陈升等奉旨征剿奸党,裴家父子以及党羽尽被诛灭。小说写奸臣与盗匪勾结,侠士与忠臣联手,把个人恩仇与社稷安危纽结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