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智旭述
梵网经忏悔行法
明 菩萨戒弟子 藕益智旭 述
经云。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便得灭罪。此金口明训也。故知法华方等大悲占察等种种行法。虽各有灭罪得戒功能。而於犯十戒者。仍须别依梵网行法。方使标心不泛。所谓如从地倒。还从地起。又此经所明千里无师。像前自受。但云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而不云苦到礼三世千佛。葢大意与璎珞地持之自誓受戒同耳。故向年已曾述学戒法。今则特为受菩萨戒之後。犯十重者。别明忏仪。俾依三世诸佛出罪。既见好相。则戒体完复。虽於比丘法中。不任僧用。而或为菩萨沙弥。或为菩萨优婆塞。可无惭德。且密默进道。直证无生。亦非分外事矣。其或八戒五戒。及沙弥戒破根本者。依此忏法。见好相已。既得菩萨大戒。亦仍可许进比丘戒。若小乘比丘破根本者。依此忏悔见好相已。密达无生。或仍可附与学之科。纵令障深。未成感应。而永断相续。恳恻求哀。必能闭恶趣门。植出世种也。略为十意。一严道场。二净三业。三香华供养。四赞礼归依。五陈罪悔除。六立誓诵戒。七苦到礼佛。八重修愿行。九旋遶自归。十坐念实相。
一严道场
择取闲静堂室。扫洒清净。中安卢舍那像。或释迦像。更安诸菩萨像亦得。但须有佛像为主。悬设幢盖。及缯彩旛华。种种庄严。须倾竭己财。尽心尽力。至诚为之。勿得苟简。亦勿輙化施主。必其贫窭无措。方可随缘求办。
二净三业
行者自念繇夙善故。今生幸得受戒。繇恶障故。而复毁犯。我既毁犯三世诸佛所设净戒。现今即是地狱中人。生大惭愧。生大怖畏。如处溷厕。一心求出。如系牢狱。一心求脱。不得刹那念世间事。沐浴清净。着新洁衣。秉志虔诚。口无杂语。如捧满油。惧其滴堕。独自专精。勿求伴侣。设有一二同犯戒者。惭惧专志决定是一。方可同修。必以得见好相为期。不论一七。二七。乃至一年。乃至毕世。心无中懈。
三香华供养
行者初至像前。缘想十方一切三宝。性同虗空。无所不在。我罪障故。不见不知。然诸佛菩萨。於我向所作罪。今所修行。悉知悉见。无有遗余。譬如盲人。在大众中。所作所为。盲不见众。众皆见盲。今我亦尔。无明所覆。妄於清净法界体中。违犯禁戒。造极重罪。早为诸佛菩萨所见所知。今日觉悟。惭惧悔过。诸佛菩萨。亦必现前。知我见我。先起如是深信解已。於十方三宝。如对目前。敷具竦立。口当唱云。
一切恭敬。
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宝。
总一礼已。烧香捧华。胡跪唱云。
严持香华。如法供养。
愿此香华云 徧满十方界 供养一切佛 尊法诸菩萨 无边声闻众 缘觉独觉仙 无边佛土中 受用作佛事 普熏诸众生 皆发菩提心
以手散华。次复想云。我此香华徧十方。以为微妙光明台。诸天音乐天宝香。诸天肴饍天宝衣。不可思议妙法尘。一一尘出一切尘。一一尘出一切法。旋转无碍互庄严。徧至十方三宝前。十方法界三宝前。皆有我身修供养。一一皆悉徧法界。彼彼无杂无障碍。尽未来际作佛事。普熏法界诸众生。蒙熏皆发菩提心。同入无生证佛智。想已起立。唱云。
供养已。一切恭敬(一拜)。
四赞礼归依
行者修供养竟。一心缘念三宝真实功德。哀慕眷变。誓不舍离。胡跪合掌。口出梵音。作是赞叹。
如来妙色身 世间无与等 无比不思议 是故今敬礼
如来色无尽 智慧亦复然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归依
善调心过恶 及与身四种 到不思议地 故我今敬礼
知诸尔焰法 智身无罣碍 於法无忘失 故我今敬礼
稽首过无量 稽首无伦等 稽首法自在 稽首超思惟
哀愍覆护我 令法种增长 逮及最後身 常在如来前
我所修福业 此世及余生 由斯善根力 愿佛恒摄受
(偈出大宝积经胜鬘夫人会第四十八)。
赞已。一叩首。起立唱云。
一心顶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诸佛。
拜下想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常珠。一切诸佛影现中。我身影现诸佛前。头面接足归命礼。至礼贤圣即以诸佛二字改作贤圣二字。
一心顶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诸佛。
一心顶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诸佛。
一心顶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尊法。
想云。真空法性如虗空。常住法宝难思议。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
一心顶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尊法。
一心顶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尊法。
一切顶礼过去世。尽过去际一切贤圣。
一心顶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贤圣。
一心顶礼现在世。尽现在际一切贤圣。
各一礼已。胡跪唱云。
我弟子某甲。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归依佛。归依法。归依贤圣僧。归依正法戒。
三说已。一叩首。随俯伏想云。我及众生。无始常为三业六根重罪所障。不见诸佛。不知出要。但顺生死。不知妙理。我今虽知。犹与众生。同为一切重罪所障。今对舍那。十方佛前。普为众生。归命忏悔。惟愿加护。令障消灭。
五陈罪悔除
行者归依及运想竟。次应胡跪合掌。作是唱云。
普为法界。一切众生。悉愿断除三障。至诚忏悔。
唱已。五体投地。复作是念。我与众生。无始来今。由爱见故。内计我人(一)。外加恶友(二)。不随喜他一毫之善(三)。惟徧三业。广造众罪(四)。事虽不广恶心徧布(五)。昼夜相续。无有间断(六)。覆讳过失。不欲人知(七)。不畏恶道(八)。无惭无愧(九)。拨无因果(十)。故於今日。深信因果(一)。生重惭愧(二)。生大怖畏(三)。发露忏悔(四)。断相续心(五)。发菩提心。断恶修善(六)。勤策三业。翻昔重过(七)。随喜凡圣一毫之善(八)。念十方佛。有大福慧。能救拔我。及诸众生。从二死海。置三德岸(九)。从无始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广造众恶。今知空寂。为求菩提。为众生故。广修诸善。徧断众恶。(十)。惟愿卢舍那佛。一切世尊。慈悲摄受。听我忏悔运此顺逆十心已。次应胡跪合掌。发露犯戒之罪。求於十方。现住世间诸佛菩萨。以大慈悲。为我洗涤。令得还净。涕泪号泣。作如是说。
我弟子某甲至心忏悔。我及众生。自性清净。无明所覆。不自觉知。以是因缘。长沦生死。今者。幸逢正法。秉受律仪。烦恼乱心。复违学处。造作如是(应随所犯。或杀生。或偷盗。或邪婬。或妄语。依事说之)。无羞耻法。於佛法海。便为永弃。应堕阿毗。大地狱中。猛火炽然。受无量苦。乃至备历恶趣。无解脱期。如是罪障。因果不虗。
诸佛菩萨。悉知悉见。我今发露。不敢覆藏。起正直心。离謟曲行。奉对十方。一切如来。已入大地。诸菩萨众。不惜身命。悔过求哀。普与众生。洗涤往业。从前所作。愿悉消除。自今以後。誓不更造。惟愿诸佛。诸大菩萨。以大慈悲。怜愍於我。拔我罪根。施我净戒。
应须具足三说竟。起立唱云。
忏悔已。礼三宝(一拜)。
六立愿诵戒
行者发露悔除已竟。应想罪无实性。既从缘生。还从缘灭。罪恶既灭。堪住菩萨三聚净戒。胡跪合掌。作如是白。
仰启十方。一切如来。已入大地。诸菩萨众。我从今日。尽於未来。誓不退舍。大菩提愿。誓不远离。三聚净戒。惟愿十方。无边无际。诸世界中。诸佛菩萨。第一真圣。於我某甲。重愿受持净戒律仪。咸为作证。
白已。至诚展诵十重四十八轻戒法。於朗诵时。心缘文义。勿令散乱。若一时不能全诵者。分作二时三时。乃至六时共诵一周。亦可。
七苦到礼佛
行者随诵戒经多少竟。叩首起立。添香致敬。一心缘念三世诸佛。如对日前。殷重恳切。一一顶礼。
一心顶礼梵网教主卢舍那佛(三礼)。
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次即顶礼三世三千诸佛。一佛一礼。或每时百拜。或八十五十。或四十三十拜亦可。随力多少。但令相续无间。礼一部已。未获好相。再礼一部。乃至十部百部。直以得见好相为期。又行人色力若康。能於七日中。礼三千佛一周。如是每七一部。相续无间。弥善。设不能者。二七日方得一周。亦可。如是次第。随意多少礼竟。次复总礼一拜云。
一心顶礼尽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一心顶礼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微妙尊法(三礼)。
一心顶礼大小乘毗奈耶藏。及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一心顶礼玄通华光主菩萨。华光王大智明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一生补处弥勒菩萨。及十方三世一切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持律大师优波离尊者。及一切声闻缘觉贤圣僧。
观想偈如前应知。
八重修愿行
行者礼三宝竟。添香致敬。胡跪合掌。随顺弥勒菩萨往昔所修微妙胜行。奉对三宝。如在目前。作是唱云。
我今归命礼 十方一切佛 菩萨声闻众 大仙天眼者
亦礼菩提心 远离诸恶道 能得生天上 乃至证涅盘
若我作少罪 随心之所生 今对诸佛前 忏悔令除灭
我今身口意 所集诸功德 愿作菩提因 当成无上道
十方国土中 供养如来者 及佛无上智 我今尽随喜
有罪悉忏悔 是福皆随喜 我今礼诸佛 愿成无上智
十方大菩萨 证於十地者 我今稽首礼 愿速证菩提
得证菩提已 摧伏於魔军 转清净法轮 饶益众生类
常愿住世间 无量俱胝劫 击於大法鼓 度脱苦众生
我没於欲泥 贪绳之所系 种种多缠缚 愿佛垂观察
众生虽垢重 诸佛不厌舍 愿以大慈悲 度脱生死海
现在诸世尊 过去未来佛 所行菩萨道 我今愿修学
具足波罗蜜 成就六神通 度脱诸众生 证於无上道
了知诸法空 无相无自性 无住无表示 不生亦不灭
又如大仙尊 善了於无我 无补特伽罗 乃至无寿者
於诸布施事 不执我我所 为安乐众生 施与无悭悋
愿我所施物 不假功用生 观察了知空 具施波罗蜜
持戒无缺减 得佛净尸罗 以无所住故 具戒波罗蜜
忍辱如四大 不生分别心 以无瞋恚故 具忍波罗蜜
愿以身心力 发起大精进 坚固无懈怠 具勤波罗蜜
以如幻如化 及勇猛精进 金刚等三昧 具禅波罗蜜
愿证三昧智 入於三脱门 了三世平等 具慧波罗蜜
诸佛妙色身 光明大威德 菩萨精进行 愿我皆圆满
(偈出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第四十二。云弥勒名称者。勤修如是行。具六波罗蜜。安住於十地)。
说已起立。作如是唱。
回向发愿已。归命礼三宝(一拜)。
九旋遶自归
礼竟起立。整理衣服。手执香炉。立定少顷。缘想三宝贤圣。畟塞道场。各坐法座。以次旋身。一一徧遶。安详而转。口作梵音唱云。
南无十方佛 南无十方法 南无十方僧 南无卢舍那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三世三千佛 南无梵网经菩萨心地品 南无弥勒菩萨摩诃萨
如是称名。或三或七。旋遶毕。还至像前。结三自归。
自归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归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归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十坐念实相
行者礼忏竟。次应别就坐处。端身正坐。闭目合口。调和气息。如止观前方便中广明。次即谛观向所犯罪。为因心故犯。为因境故犯。为亦因心亦因境故犯。为不因心。不因境故犯。若因心故犯。彼境不现前时。何以无犯。若因境故犯。境自犯罪。不应我犯。又若我因境犯。则圣人於境。何以不犯。若亦因心亦因境故犯者为是心境各有犯性。待合方犯。为是心境各无犯性。合乃生犯。若心境各有犯性者。何须待合。又合时便有二犯。若心境各无犯性者。合何能犯。如一砂无油。众砂岂能出油。如是因心。因境。双因心境。尚自不得犯之生处。况复不因心不因境而生犯耶。当知犯性。本自不生。我迷倒故。於无心无境无持无犯性。妄计有心有境有於违犯。如是违犯。本性空寂。非灭故空。作是观已。於心无所得。於境无所取。不见罪生相。不见罪灭相。但以虗妄颠倒因缘故。非生似生以觉悟虗妄颠倒因缘无性故。非灭说灭。是名观罪性空。此观若得相续现前。自然烦恼渐薄。慧性渐开。即是得戒之先容也。又观此罪。为在内。为在外。为在中间。为在过去。为在现在。为在未来。过去已灭。现在不住。未来未有。云何有罪。又观此罪为身造耶。为心造耶。若身造者。地大造耶。水火风大造耶。空大造耶。若心造者。心复云何。青黄赤白耶。长短方圆耶内外中间耶。过现未来耶。心尚无形。安能造罪。如是观已。不得能造。不得所造但以无明熏习。虗妄颠倒因缘。於无能无所性中。幻见能造所造。今以正智如实观察。身心既空。罪福无主。如彼霜露。慧日能消。如久闇室。一灯能破。又观此心。虽复本性空寂。无能无所。无罪相。无福相。繇无相故。无碍无际。不可思议。横徧竖穷。无法不具。无法不造。随其所造一法。仍复即是全体大用。还具一切法。还造一切法。无有一法而非所造。亦无一法而非能造。如是观已。即於罪相深达实相。实相即是本源成佛常住法身三昧。此观若成。必发戒体。是故经云。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不生亦不灭。不常复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也。如上事仪。名福德庄严。如上理观。名智慧庄严。有事仪而无理观。不能清罪之源。有理观而无事仪。不能竭罪之流。譬如旧井。忽坠秽触。宿水臭浊新泉不来。理须汲尽。并撤污泥。则泉脉泠然。不改渫冽也。问曰。经中制令要见好相。坐时何不谛观诸佛相好乃令。推简入空耶。答曰。欲观诸佛相好。须是戒根清净。及了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者。方可修习。今戒既有缺。解未必圆。若作意观相。恐招魔事。故必以空观洗涤罪尘也。问曰。经云观佛相好。灭无量劫生死重罪。岂不能涤破戒垢。答曰。观相好者。实能灭罪。然须利智上根。方堪修习妙观。而惟简性空。则是大乘初门。正治破戒心垢。问曰。彼韦提希及五百侍女。何必尽是利智上根。答曰。梵语韦提希。此翻思惟修。岂非利智。生值佛世。亲感佛临。岂非上根。问曰五停心中。多障众生应修念佛观。岂反招魔答曰。报障重者。令念佛功德以除夙罪。亦未必单念相好。若现罪未拔辄求好相。戒慧俱劣。魔必得便。问曰。若尔。则经中不应令得好相。答曰。夫好相者。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得。今但深观罪性本空。罪既拔已。自成感应。譬如磨镜。垢净像现。方超有心无心二过。问曰圆觉经明修三观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今既观罪性空。设复得见好相。岂不境观相违。答曰。此事理二忏。秪期灭罪。原无着意求相之心。惟其空观既深。罪根永拔。感应道交。好相斯现。虽见好相。仍了性空。故无喜动扰心。亦不惊愕乱意。如此方是罪灭戒复之相。若见好相时。不与空观相应。或复喜动扰心。不能寂静。或复惊愕乱意。不得轻安。当知即是魔事。切须谙识。勿被境迷。尔时仍须深入空观。但念惟心。若是魔事。必渐隐没。若实好相。倍复增明。而能助发空慧。令无取着。故知推简法门。於灭罪障。有大功能。初心易入。令荡无始虗妄我法二执。顿达大乘实相正理。行者若能如是事理二忏。精进勤修。不惟灭罪。亦有三根证相不同。下根先获戒品清净。复有三品。一下品者。得诸好梦。并觉诸根明净。四大轻安。道心增长。二中品者。於坐禅中。见诸灵瑞。光华。异香。善声称赞等。得法喜乐。三上品者。於静心中自见身相端严。威仪无缺。篇聚戒相。次第现前。安隐无怖。中根证得定品清净。或发世间净禅。或发亦世间亦出世禅。或复发出世禅。是为三品。上根证得慧品清净。或发观行。或阶相似。或入分真。具如法华。三昧等广明。
梵网经忏悔行法(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