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

时间:2023-04-01 19:59

 清 行策定
  

  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

    虞山普仁院净业比丘 行策 定

  事例

  择清净广厦。以为七堂。中奉弥陀圣像。悬诸华旛。然灯烧香。七日不绝。但以香光庄严。如法供养。不用蔬果赞吹等。堂中左右。各设长桌一张。亦用香炉供具严饰之。桌外各设坐椅四张。中央向佛设长桌一张。与左右桌齐。两横离一二尺许。可通出入。桌上供疏文一道。大炉一座。华烛供具。须令相称。桌外放蒲墩四个。左右近壁。若无禅牀。则多设坐位。以便随班退坐。其同行净侣。定十二人。分为三班。每班四人。首位司引磬。记持佛号。以千声为度。次位司小鱼。後二位司巡察。见班中昏散者警之。中央面佛。为第一班。近西一人为班首。即是七主。右边东向。为第二班。近上一人为班首。左边西向。为第三班。近下一人为班首。佛前上下两长桌上。各置引磬小鱼一副。用过随放桌上。凡七堂施设。须於隔宿。事事周备。同七缁素亦须隔日齐集。沐浴已。预请主七师。分班定位。教示演习。每班绕佛百声。即归位换班。於旋绕中间。蓦鸣大鱼六下。以代食梆。三班如法出堂。乃至斋堂旋念。止鱼接板。结板接佛。归堂旋坐。一一指教明白。令众委悉。以期中戒语。不便指授。故须预习也。习已。各自至诚礼佛。求佛加被。令七昼夜中所作成办。不起内外魔障。事毕早息。毋致疲劳。
  第一日。五更报钟鸣。众起盥潄毕。用汤点入。堂主七师鸣引磬。礼佛三拜。各依位立定。举香赞诵阿弥陀经。声须和缓。往生呪三徧。起赞佛偈。即称佛名。中班鸣引磬二下。问讯旋绕。左右班。乃端坐默随。若昏散重者。当微动唇齿。庶免坐忘间断。并落昏沈。无记性中。其神气清明者。当闭目静听。一心缘佛。使心中佛号。朗朗如贯珠。不杂不断。首班旋绕毕。仍於下边立空。於陀字上。鸣引磬一下。次班即从座起。从容出位。於佛桌边。一行立定。首班复鸣引磬一下。又四五声佛後。於陀佛二字上。连鸣两下。即止佛问讯。就右边空位坐。次班接佛问讯。旋绕如前。佛号毕。仍於上边立定。三鸣引磬。末班起座出位。於下边接佛旋绕。一如前式。次班复就左边空位而坐。默随佛号。如是三班。周而复始。从旦至暮。佛声不绝。每称念一千。默随二千。旋行一千。安坐二千。庶几身口弗疲。劳逸均等。凡旋绕毕时。但看无小鱼桌边。方乃就立。则上下永无差误矣。十二人外。不论缁素多寡。亦分三班。行则随行。坐则退坐。
  斋堂铺设圆位三面。长桌相接。唯下方中央少空。通行堂出入。四面近壁。皆可回绕。(设位本方。而日圆者。取周帀回旋之义也)三时粥饭外。午前加食一餐。蔬菜止二簋。两人共之。每食行食毕。鸣梆六下。(表南无阿弥陀佛)堂中闻梆声。不论何班旋绕。如常旋念。至疏桌边。班首置数珠於桌上。取引磬鸣二下。问讯。(若佛声太急。即于此时。改鱼缓念)左右班起立。同声称念。班首带引磬。从中路向佛旋行。仍从中路出堂。若首班在前。余两班次第随行。须待本班缁素行尽。次班方可接行。若值中班在前。则末班随行。首班居後。若末班在前。则首班随行。次班居後。不得越乱。到斋堂。右旋一帀。候末位到齐。班首即鸣引磬一下。止鱼停佛。缁素随所到处。就位坐定。不得推前逊後。不得抽身离位。随坐随食。不用问讯念诵出生等。旁悬板椎一副。预令沙弥立板椎边。候小鱼停止。接板念佛。每声鸣板二下。众等食时。一心缘佛。不可须臾放逸。食讫。班首於南字上。鸣引磬一下。沙弥即於陀佛二字上。连击二下。结板。众齐出位。亦不问讯。即起佛右绕归堂。一依前次。班首行至本立处。鸣引磬二下。问讯。置於桌上。仍取数珠绕佛。余班归原位坐。其左班西向者。须顺旋至桌边。从末位进。毋直归。毋逆行。凡归位出班。及有事出入。并须安详徐步。毋得踉跄疾走。入夜日光初暝。供疏桌上。亦然长烛。此後约每班。两回旋念六千佛竟。更俟下班接佛旋行时。七主出位。鸣引磬一下。堂众皆起。同声旋念。不复论三班缁素次序。但约旋念十数帀。後七主於下方中央。面佛立定。三鸣引磬。结小鱼一阵止佛。众皆面佛鸣引磬。同念发愿偈云。弟子众等。至心发愿。
  愿命终时神不乱  正念直往生安养  面奉弥陀值众圣  修行十地胜常乐
  於末後三字。缓鸣引磬三下。即礼佛三拜。归单就寝。众等尔时尤宜防护三业。正念寝息。不得作余事。说余语。起余杂想。亦不得礼余佛。诵余经呪。纵有恒课。终身不缺者。亦皆停止。甯于七日。後追补之。不然则未免间断夹杂。又乌得称为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乎。寝息後。两炷官香将尽。香灯师预通厨房。办面水汤点。即鸣报钟。此後六日入堂礼佛已。即起赞佛偈。不诵经呪。余皆如初日行。持期中请定护七师。二人为一期外护。凡缁素随喜。毋令入堂。唯专为念佛来者。乃导之使入。礼佛三拜已。即送随班旋念。或送左右班後。不得揖众共语。若未满期欲去。亦但礼佛而出。不用别众缁素。於七前预到。发愿终七者。必须终竟一期。不同随喜之例。倘年高有疾。力难支遣。可密启护七师。乞其写帖。转达七主。或旋行时少坐。或入夜後早息。当破格方便之。次立监直师一人。众中有违约者。即登名记罚。不可放过。次安香灯一人。行者二人。香灯司炉火香烛之事。遇烛暗则翦。香尽则换。众赴斋则守堂不出。众就寝则看香定夜。须老成者充之。若疲乏时。憗与监直师。更换寝息。不可失事误众。行者司茶水洗沐等事。午前行茶两次。午後不拘次数。入夜复行一次。每行毕。随收器荡涤。俟旋念班坐定。还须补行。凡盆水浣濯。众所需待者。皆当尽心供办。护七师须随时经理。毋令懈废。
  满七之日。入夜。六千佛竟。更俟下班接佛。後主七师如常鸣引磬。三班同起。旋念五百声佛。主七师於佛桌东首。向佛立定。鸣大磬一下。众皆面佛。鸣第三下时。随接钟鼓一通。鸣大鱼。跪称观音势至清净海众各十声。如晚课例。小净土文。回向。礼佛十二拜。菩萨三拜。三自归毕。随鸣大磬一下。众相向侧立。主七师至下方中央。展具礼佛长跪。众称南无大乘常住三宝。护七师宣疏毕。仍鸣小鱼。诵往生呪。送疏。不拘徧数。结呪已。念发愿偈。问讯。回至佛前。众同展具作礼三拜。收具问讯。鸣引磬。引众出堂。诣主七师室中。礼谢。主七师同众。至护七师处。及诸职事师处。巡寮叙谢讫。然後归堂圆礼。为一期事竟。

  罚例

  罚有三等。上罚钱百文。中罚五十文。下罚十文。不论钱之贵贱。准此为式。堂中悬水牌一面。置笔砚一副。有应罚者。监直师随书牌上。书已。持示本人。令知俟期满。结算某某罚钱若干。仍令本人买香供佛。或放生命。若无钱者。罚持往生呪。每呪十徧。准钱一文。
  期中。第一禁止语话。不论堂内堂外。未起佛前。已止佛後。但有犯者。一上罚。三犯者出堂。若有不得已事。必欲语。可密告护七师。一两语即止。若多语高声语。罚同。  凡欲抽解着衣等竟。自起身事毕速还。托事在外延缓者。一下罚。若私入寮舍。坐卧片时者。上罚。  有事欲出堂。须甲来乙去。甲若未还。乙须少待。或时事迫促。亦得两人并出。若四人中。两人已出。第三人复出者。一下罚。随班後坐者。不拘。  旋绕未竟。不得越班而出。须待归位坐定。方可抽身。若越班出者。缁素同一中罚。  上班绕佛将毕。下班不得离位。若非时出堂。以致临班不到者。一中罚。  随班缁素当旋绕时。非年高有疾。禀白在前辄自坐。立者一下罚。  若安坐时。性不耐坐。混入他班旋念者。一中罚。  数数出入者。一下罚。除有疾。  出班归位。及出堂入堂。并须威仪庠序。踉跄急遽者。一下罚。  堂中行动。左旋梗众者。一下罚。  冲班出入者。一下罚。  香灯师不在堂。遇烛暗香尽。左右班中首末四位。或後坐众。俱得暂起代行。唯旋行缁素。不得翦烛添香。伫立妨後。违者一下罚。  三班缁素中。有不善随鱼者。临班须默念。或低声念。若高声乱众者。一下罚。护七师当引至僻处。密启令知。  入夜止佛後。须随众安寝。若更礼佛持诵。作余功行者。一中罚。香灯师应劝止。若不听。方白监直师记罚。食时赴斋堂。随行两班。前後失次者。二班首各一中罚。  斋堂食毕。起身抽解者。一下罚。  定夜失时。致入堂後。三班旋念。未满一回。即天明者。香灯师一下罚。入堂辄晓者。一上罚。或昏睡失香。失之太早。致众疲乏者。一中罚。  监直师随时随处。当为众勤察。依式登记。若屡犯不知。或虽知不记罚。同本人之例。  凡同七护七诸师。於未起七前并须熟规式。次将罚例录出。粘客堂前。有後到缁素。先令细览条约。方送入堂。或不解文义。当与摘要说知。若造次引送。以致入堂。昧昧动辄犯约者。护七师一下罚。
  此三等罚。其计二十三条。今开明记罚式。如左。
  犯不语禁。一上罚。  多语。一上罚。  高声语。一上罚。  私入寮舍坐卧。一上罚。  定夜失时。一上罚。  越班出堂。一中罚。  非时出堂。一中罚。  乱班旋念。一中罚。  入夜别作功行。一中罚。  随班失次。一中罚。  定夜失时。一中罚。  托事久出。一下罚。  接踵出堂。一下罚。  临班坐立。一下罚。  数数出入。一下罚。  行动急遽。一下罚。  左旋梗众。一下罚。  冲班出入。一下罚。  伫立妨後。一下罚。  高声乱众。一下罚。  食毕先起。一下罚。  造次送人入堂。一下罚。  定夜失时。一下罚。
  如上条例。事在必行。葢欲制止放逸。助成胜行。非好为烦刻也。行者当念。一生悠忽。止此七日精进。各须激切奋勇。不惜躯命。无论行住坐卧饮食便利。一句洪名。当如呼吸不断。不可斯须停止。俄顷夹杂。既欲一心不乱。大非寻常念佛可比也。思之勉之。

  疏文(封面写念佛七期回向发愿疏。秉教修净主七沙门某甲具缄)

  伏以。一心圆净。即五浊而不违清泰之乡。三界横超。虽九品而岂隔庸凡之位。融胜三昧王於性海。转第一义谛於口轮。道在人宏。佛随机应。
  大清国某省某府县某寺苾刍某甲等。即日熏沐。投诚稽首。归命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文佛。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观音势至。一切圣贤。同赐慈悲。俯垂证鉴。切念。弟子某甲。与现前众生等。生逢劫浊。报属凡躯。三业六根既无罪而不造。五趣八难亦无苦而不尝。暗识相传。曾未觉悟。死生浩漫。解脱何期。所幸宿植微因。得生正信。早入弥陀愿海。专修净土法门。祈宝域以栖神。托华轮而送想。用是依经立轨。准教崇修。谨于今月某日为始。启建一心精进念佛道场。七永日於中严饰堂仪。肃分班次。执持圣号。终食无违。存想洪名。须臾不离。以斯功德。回向往生。惟愿阿弥陀佛。慈悲摄受。与诸圣众。亲垂接引。必令诸根寂静。正念昭彰。须摩境现于目前。金色华敷于舍报。如经所说。愿悉不虗。又愿以此七日精进功德。普令众等。断七支恶。灭七遮罪。除七慢障。离七秽行。游七宝池。布七净华。具七辩才智。演七菩提分。超七方便位。证七常住果。又愿以此三班净侣十二僧伽。和合修持。所生功德。普令众等绝三恶道。转三重障。净三聚戒。历三乘位。越三界而长骛。冠三辈以高跻。深入三解脱门。圆发三如来藏。又愿众等得成佛已。坐道树下。三七思惟。为诸众生。说三乘法。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广说三世十二支因缘。流转还灭。逆顺法门。究竟同趣萨婆若海。又愿於此七日之中。若缁若素。若远若近。若久若暂。若来若去。乃至执劳运力。随喜见闻。咸出苦轮。俱生乐国。共睹须弥毫相。同瞻法界藏身。又愿众等既得往生安养。亲近弥陀。乃至一切如来。悉得承事。一切佛土。悉往庄严。一切善友悉能随顺。一切法门悉得通达。一切众生悉蒙度脱。一切行愿悉获圆成。虗空有尽。我愿无穷。仰愿三宝证知。令我等得如所愿。满菩提愿。

 普仁七日念佛记(附录)

    金 善
  丁巳春。大士圣诞虞山之北普仁禅院。依弥陀经教。起七日念佛新规。爰集净众。不拣僧俗。其主则普仁大师。号截流道人者。其道场外护。则身叶师古衲师也。其同行缁侣。则越海在闲慧如湛月慈宏海目德容越祗尚法再应可尊也。其遥闻法。曾溯水来虞。则娄东两僧鸣谷定慧也。其居士。则汪旅三翁凤蕤顾公臣金水若陈千顷赵存湖翁子余翁康成沈诞先夏子彞也。念佛为往生捷径。观音乃西方导师。故取诸二月十九也。其法。则选僧十二。分三班。每班四人。各有所司。十二人外。不论缁素多寡。亦分三班。随其後一班旋绕。则两班安坐。食时赴斋堂。依次无敢紊。坐定。佛声初歇。小沙弥击板。念佛以继之。使一句洪名。不绝于心口耳间。夜分略睡。闻钟声鸣。齐起。凡左行者罚。越位者罚。相语者倍罚。葢严若军令焉。是日也汪旋三等数人先在。予後至。闻堂中佛声琅琅。护坛师导之而入。但礼佛。不许揖众。辄随班行。已而退坐。或默随佛号。微动唇齿。或闭目静听。而以心随。余人後至者亦如之。念佛之声。时而和缓悠扬。如一气呼吸。緜緜不断。至其声之振疾。则又如猛将追敌。不尽灭不止。使杂妄无间可乘。众魔无路可入。当其风雨晦冥。众音振响。不复知山头雾起。殿宇云封。及天朗气清。则松风谡谡。涧水潺潺。无不与念佛之声相应和。至若鸡声唱彻。灯火荧荧。曦旭方升。香烟缭绕。晓焉而念佛也。山光乍暝。林谷幽翳。众籁寂然。梵音独举。暮焉而念佛也。或则神意怡悦。一尘不染。四字孤存。此真能一心不乱者。其或矍然奋发。神若驰而心欲止。此期于一心不乱。而未能者。更有信愿已坚。胜缘欣遇。尘事敦逼。魔障多端。暂尔依班。寻复离位。咨嗟悔恨。不获终斯七日者。我大师度生方便。慈诲真切。众等信西方之可至。幸日夕以追随。知洪号之难思。因称扬而感涕。嗟乎石火电光。人生百年。犹七日耳。以七日而供尘累。尘累何时了。以七日而要净土。净土必可期。况百年之内。其为七日也甚多。而刹那异世。其为百年也又绝少。人知百年之莫期。而不知此七日之难遘。又惟知百年之虗度。而不知彼七日之浪掷。悲夫。
  常熟普仁寺。截流大师。回首後。有孙状元扶桑先生之长君翰臣。为冥司勾摄。死去。一昼夜醒。而言曰。我拘系阎罗殿下黑暗中。忽睹光明烛天。香华布空。阎君伏地。迎西归大师。审之即截公也。我以师光明所照。及遂得放还。同日有南关外吴氏子。病死。踰夕复活。其言所见。亦如孙子言。
  常熟翁叔元宝林氏记。时康熙三十六年正月望日。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醋葫芦
醋葫芦 醉心西湖心月主人 | 世情小说 《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 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出都氏善良的一面。
银瓶梅
银瓶梅 不题撰人 | 才子佳人 《银瓶梅》原名《莲子瓶演义传》,描写唐玄宗年间侠士除奸平叛、报仇雪恨的故事。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刘芳、陈升等奉旨征剿奸党,裴家父子以及党羽尽被诛灭。小说写奸臣与盗匪勾结,侠士与忠臣联手,把个人恩仇与社稷安危纽结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