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佛赞注

时间:2023-03-20 08:47

 宋 元照撰 戒度注

 无量寿佛赞注(并引)

  大智律师所制赞词。文约义丰。旨趣宏远。唯心之道尽於此矣。尝慨吾宗二三豪杰注释流行。随言取解暗乎指归。有抑乎作者之意。深可惜焉。偶诸同道。以愚曾习山家之教。薄究斯宗。再命笺注。愚虽不敏。有异前闻。遂采经论格言。直申厥旨。庶几少悟西迈之资粮。非特沽出蓝之誉也。览者取长其理。无取长其情焉。
  庚午中秋日寓三江兰若注

  

  无量寿佛赞注

    拙庵 戒度 注
  八万四千之妙相。得非本性弥陀。
  初句举彼果德。十六观经相好光明各有八万四千。以本摄末故但云相。为表因中尘劳清净。是故相好以八万四千为数。众生亦具如是法门。但由未显翻作尘劳。诸佛已悟则成胜用。维摩经云。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然此相好皆是圆实。无作道品之所修发。称之为妙。次句指佛即性。果德高深。了知生佛不离刹那。同一觉源。圆照诸法。现前一念即是诸佛法界之身。以诸如来无别所证。全证众生本有妙性。金刚錍云。故知果地依正融通。并依众生理本故也。大经云。众生即是佛。何以故。若离众生不得三菩提故。起信论云。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虗空界。无所不徧。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常住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是知果佛圆明之体即我凡夫本具性德。全是众生色心依正。更无别体。既全我心。当处显发。但观自心即是佛身。是故经云。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又般若经云。佛是我心。是我心见佛。是我心作佛。如来藏经云。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嗔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常无染污。德相具足。如我无异。维摩经云。诸佛解脱。当於众生心行中求。斯即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终日观心。终日观佛。全心是佛。全佛是心。良由法界全体作我一念。亦复全体作弥陀身。既俱法界心佛无差。彼彼互融不可思议。岂唯心佛。诸法亦然。是则世出世间二死五住地狱色心依正因果。无非皆是法界圆融三德秘藏。但由弥陀悟此理故。了性顺修。圆证三身。感四净土。一切众生迷此理故。背性逆修。恒居三道。长埋四趣。虽全在迷。与佛所证未始暂乖。但为众生不知三障理全是佛。即以此理起惑造业轮回生死。长劫用理。长劫不知。不由不知而失此理。现前苦果即是法身。三惑昏暗全体照明。结业缠缚皆解脱相。故荆谿云。众生无始。唯有烦恼业苦而已。即此全是理性三因。又云。且论无始苦轮无际。与业烦恼不并不别。乃至云。是故三道及以三德并无前後。性德三因无时不具。盖言三障全是诸佛究竟果用。我辈今日既知此理。必须专想弥陀依正。熏乎心性显真佛体。虽托彼境。须知依正同居一心。心具而生岂离心性者。一毫法见从外来。则非大乘唯心境观。又复。虽以弥陀一佛为境。已具诸佛。故经云。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良以诸佛同证三法秘密之藏。一佛秘藏不少。诸佛秘藏不多。举一即诸。全诸即一。经云。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十万亿刹之遐方。的是唯心净土。
  初句指彼安养。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此即法藏比丘因中所取同居净土也。次句了土唯心者。良由现前一心本具三德。名常寂光。湛然不动名之为常。性本离染名之为寂。法界洞朗名之为光。即此全是唯心之体。故祖师云。身土居于一心。故知心体即常寂光。寂光诸土无二无别。遮那之身与土相称。法兴报应一体无差。又云。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但由心体本无自性。随缘变造起三土用。是故弥陀高栖安养。虽过十万敻在他域。悉我自心寂光理土。华严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是故十方诸佛。一切众生。过现未来虗空刹土。唯心本具。全心发生。楞严云。妙觉明心徧十方界。含育如来十方国土清净宝严妙觉王刹。又云。十方虗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虗空耶。汝等一人发真归源。此十方空皆悉消殒。良由此心圆具三德。周徧法界。同常寂光。未有一法出我心外。未有一法非我心体。是故全心是土。全土是心。心既无外。宁有净土悬处他方。能如是解。则见彼土纯是自心。非他方也。终日取土。故全性起修。则非自然。终日唯心。故全修即性。则非因缘。修性俱泯。唯心体显。又复应知。八万相好乃弥陀胜应之身。既达本性。则三身具足四德无亏。即始觉之智也。十万亿刹乃西方同居之土。若了唯心。即是寂光无非法界。即本觉之理也。始觉满足。本觉究显。始本一合。无复分张。是知离身无土离土无身。一法二义。何者。身亦三德。土亦三德。既俱三德。俱是法界。法界一相。身土无差。又复国土属依。佛身属正。依正既居一心。一心岂分能所。是故弥陀身土不离我心。一念圆成全体即佛。唯心净土不待远求。本性弥陀岂从外覔。如是解者方契圆修。若但观彼应佛依正。岂得谓之唯心本性也。
  净秽虽隔。岂越自心。
  蹑上唯心净土也。虽曰净土唯我自心。奈何此心全体秽染。彼佛国土净妙庄严。净秽宛然。唯心安在。当知此是识心计度。若了唯心岂存净秽。良以净秽诸土悉是寂光全体起用。物机妄执净秽斯分。究论法体岂其然乎。如净名经。螺髻梵王呵身子云。勿作是意。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尔。又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亦可例云。随其心秽则佛土秽。迷法性为无明。名之为秽。悟无明即法性。名之为净。此乃一理之内而分净秽。譬如清水浊水虽殊。湿性无别。所以安养之净。湛忍之秽。虽敻隔十万之遥。同常寂光。悉我心性。既知净秽全是心性。心性本空。净秽无主。毗卢遮那徧一切处。一切诸法无非佛性。岂容净秽於其间哉。
  生佛乃殊。宁乖己性。
  蹑上本性弥陀也。弥陀已悟。圆证三身。众生在迷。翻成三障。迷悟且隔。己性有乖。斯是执情。何关至理。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众生三障全体是理。诸佛三身无非性具。世间相常。众生即佛。虽见思昏倒而有理在焉。若知此心与佛无殊。则十方诸佛同趣我心。故金錍云。佛果具自他之因性。我心具诸佛之果德。果上以佛眼佛智观之。则唯佛无生。因中若实慧实眼冥符。亦全生是佛。不二门云。但识一念。徧见己他生佛。他生他佛尚与心同。况己心生佛宁乖一念。良以唯心本具。即心变造。全体起用。因果理同。能知此者。始可与言心佛众生无差别矣。
  心体虗旷不碍往来。性本包容何妨取舍。
  心之与性。或以真妄分之。如荆谿云。随缘不变名性。不变随缘名心。今文心性并属乎真。一体二名耳。如楞严云。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又云。圆妙明心。宝明妙性。心性之为体也。虗而通。寂而照。体性常住。德量无边。三谛圆融。一心具足。故辅行云。能观心性名上定。上定者名第一义。名为佛性。名毗卢遮那。即此遮那性具三佛性。遮那徧故佛性亦徧。故知三佛唯一刹那。三佛徧故刹那即徧。此则三谛妙性妙心也。虗旷言其性徧。是示体量也。广大悉备。圆徧诸法。无有方所。金刚錍云。非内外。徧虗空。同诸佛。等法界。则知此心徧一切处也。包容言其性具。是示体德也。良由此性具一切法。即一切法。包有万德。靡所不容。故荆谿云。此徧性具诸佛之身。一身一切身。如诸佛之感土。一土一切土。身土相即。身说土说。大小一多亦复如是。则知此心具一切法也。楞严云。如意点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良以即心是法。即法是心。芥子常纳须弥。微尘本含法界。皆悉当处全是心性故也。譬如函盖盛贮他物之谓乎。故天台云。多所含容而无积聚。斯则如来藏理亡泯。诸法虽亡而存。诸法宛尔。常空常假。双空双照。二边叵得。中道不存。是大涅盘。名秘密藏。心性若尔。讵有秽之可舍。净之可往乎。良以往来取舍净秽身土皆是法界。即是妙心妙性。心性湛然无一异相。弥陀依正全是自心。岂以心性复取心性。譬如有人欲避虗空远向他国。只益疲劳。空云何避。若其然者。则终日往来不移跬步。终日取舍不步思惟。又复应知。往来取舍是缘生法。缘生无性了不可得。故中论云。因缘生法即空假中。又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既达三谛。复离四句。则往来之相取舍之心无所寄矣。十疑论云。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是真无生。此谓心净则佛土净。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能如是解。念念进修。上品金台一生可获。
  是以举念即登於宝界。还归地产之家乡。弹指仰对於慈容。实会天真之父子。
  是以乃承上之词。举念.弹指喻其疾速。还归者。楞严云。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地即实相地。家即法性家。天真犹天然也。父子者。生如来家为法王子。亦可远取大通佛所。弥陀为十六王子。时覆讲法华经为父子义。究论其本。居实际地。住佛性家。则与弥陀久成父子。一迷乡土。父子顿乖。今既了土唯心。悟佛即性。犹在不失。举足下足岂越故乡。念兹在兹常亲慈父。
  几生负德抂受沉沦。今日投诚必蒙拯济。
  几生言其无始。负德语其起妄。本具三德。迷背不觉。遂受生死。辜违父子之性德也。楞伽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相不真。故有轮转。又云。由诸众生违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必蒙拯济者。弥陀悟本。运同体悲。众生迷强。受诸幻苦。悲苦相对。感应道交。故楞严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我今遭苦期心欲脱。必与弥陀悲体相冥。决蒙拯拔。如人遇难求彼强援。必得脱免。
  三心圆发。一志西驰。尽来际以依承。历尘劫而称赞。
  三心即上品上生中志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也。志诚即法身。深心即般若。回向即解脱。三心实在一念中具。全三是一。即一而三。故云圆发。一志等者。经云。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於西方。又云。当起想念。正坐西向。心多驰散三昧难成。专想不移往生易得。尽来际者。如华严中盛谈来际即实报土。法性常住三际无余。从今获遇亘彻未来。决志亲承终无退转。历劫称赞者。良以弥陀积劫勤求道场。证得三身究显万德圆备。纵使辨才天女亿劫称扬莫宣少分。应须谛了。能赞所赞皆是法界。名徧虗空。一切众生闻此偈句。十方诸佛受我咏赞。於一言音演无量义。赞佛一德万德溥收。四辨敷陈不涉唇吻。八音竞唱不落言诠。豁悟圆通。返闻自性。如是赞叹与不赞叹更无异辙矣。

  无量寿佛赞注(终)


  泽录录余生。与世浮沉。乌知有所谓安养径捷法门。曩尝沿干慈水。邂逅悬胥徐监者。精进此道。因得劝发。自此幡然有惊。谢去尘缘。寓于沧洲之等观。忆念修习。朝夕不敢堕。寒暑不知变者。盖有秊矣。凡有礼念。必先严诵 大智律师之赞语。续得拙庵度律师注解斯文。文义明白。深恐湮没。敬募同志用镂诸板。誓与见闻咸希极证。吁。唯心本性固人人之所具。敢问诸人。十二时中所谓心所谓性是何面目。
  嘉定辛未秊夏月望唯心居士楼泽法名正因谨跋



  予在唐之昔。虽见修净业者盛诵大智律师之赞语。未知拙庵宗师之有注。今佑公将来。文字之中偶得此文。冀即雕于板以广其传。适有僧觉住.净光。平常留心西方。卒见此文。感叹而舍净财。命工开板。誓与人人明于唯心本性。即登宝刹矣。
  日本建保三年乙亥九月初三日入宋传法比丘俊芿谨识于洛东宝菩提之西轩也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醋葫芦
醋葫芦 醉心西湖心月主人 | 世情小说 《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 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出都氏善良的一面。
银瓶梅
银瓶梅 不题撰人 | 才子佳人 《银瓶梅》原名《莲子瓶演义传》,描写唐玄宗年间侠士除奸平叛、报仇雪恨的故事。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刘芳、陈升等奉旨征剿奸党,裴家父子以及党羽尽被诛灭。小说写奸臣与盗匪勾结,侠士与忠臣联手,把个人恩仇与社稷安危纽结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