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

时间:2023-03-18 09:20

  洞下衡南大义山沙门 净讷 述
  世尊凡为说法。或先举喻。次举法。或先举法。次举喻。谓之法喻相参。以晓未悟。此古今说法之恒规也。云岩宝镜三昧。建章二十六句。广举大法为案。恐人以文害义。故引婴儿喻作证。所谓如世婴儿。五相完具。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下复举重离一喻曰。如离六爻。偏正回互。叠而为三。变尽成五。此谓以喻合喻。使人了了无疑。云岩惟取重离一卦为喻。此外竝无干涉。故曰叠而为三。变尽成五。所云三叠五变。是法数。非卦数。是藉卦之阴阳二爻。以明偏正回互之义。以叠三喻三德。变五喻五位。五本乎三。三本乎一。合上婴儿喻。虽有五相。而具於一人。恐人於此起三五异见。乃重说二喻曰。如荎草味。如金刚杵。草虽五味。具於一枚。杵虽三相。具於一事。前後四喻皆以总摄别。以体摄用。谆谆发明三德五位。悉本乎一心。故断章取义。专取重离为喻。即事显理。以彰正偏妙叶之旨。何得浪谈易理。认婉喻为正解乎。或曰。何谓三德。曰法身。般若。解脱。是也。何谓五位。曰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兼中至。兼中到。此洞山之建立也。以至五位君臣。五位功勳。五位王子。皆原此尔立。名异而体同。其所本者。亦从大教住行向地等妙发来。故举五则摄尽一切差别无余也。
  或曰。三德於重离。如何分配。曰初叠即重离初爻二爻二。二叠即三爻四爻二。三叠即五爻六爻二。每一叠取阴阳两爻为喻。在卦乃乘承比应。是世间之道。在法乃体用回互。是出世间之道。故借喻以显其法也。
  如初叠卦义两爻一阳一阴。首得乾之初九。为少阳而居阳位。取乾元善长之本。以喻初住之根本智。无一法当情。所谓正位也。次得坤之六二。为少阴而居阴位。取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德用。喻初住之普贤行。涉大功勳。所谓偏位也。智行互参。直透过五十二位而回入妙有。五位一贯。故初成般若德也。
  如二叠卦义两爻纯阳。初得乾之九三。为太阳而居阳位。次得乾之九四。为老阳而居阴位。刚柔互彻。理事合明。故於法喻大智。已满大行。已圆成等正觉。故次成法身德也。
  如三叠卦义两爻一阴一阳。首得坤之六五。为太阴而居太阳之位。次得乾之上九。为老阳而居老阴之位。其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动静恒如。非离非即。故於法喻五位。佛果已毕。隐胜现劣。随类化身。非凡而凡。非圣而圣。生佛二习。悉皆融化。故末成解脱德也。
  或曰。五位於重离五变。如何分配。曰即以六爻。从下至上。而互成五变也。每一变用上下二爻阴阳交彻。以喻偏正回互之旨。首以初爻之少阳。比二爻之少阴。为一变。阳刚而阴柔。喻初位正中偏。以明从体起用。寂而常照也。次即二爻之少阴。比三爻之太阳。阴极而阳生。喻第二位偏中正。以明摄用归体。照而常寂也。次即三爻之太阳。比四爻之老阳[一/一]。阳极而暗动。喻第三位正中来。以明体用圆明。功位齐彰。寂照一如也。次即四爻之老阳。比五爻之老阴。为阳隐於阴。阴升於阳。隐显自在。触背俱非。喻第四位兼中至。以明道後普贤行。行弥法界。机彼无遗。非寂非照也。次即五爻之老阴。比六爻之老阳。阴居阳位。明用无穷。阳居阴位。大功不宰。头头上显。事事无碍。喻第五位兼中到。以明圣凡一际。生佛两忘。齐与法界。而法界量灭。寂照同泯也。
  此云岩所引。重离一卦。观爻相。有如此回互之妙。乃拈来为喻。初以六爻分三叠。以象三德。次以六爻分五变。以象五位。不动本卦。而三五之体用回互。位位本自天然。有如伏羲神禹。见河洛二图。阴阳法数。遂援数以穷理。堪为儒宗。兼可通於释宗。作人天之眼目也。若觉范之非理变卦。非理配法。其违戾儒佛之旨。遗害於千古之後。滔滔而莫之返。可不痛乎。
  辩谬诸条不录。莫大义以明。则诸谬自消矣。兹更录诸师建立宗旨大意数条观之。则不堕邪谬矣。
  第一云岩如离六爻偏正回互者。此单取爻相。奇偶发明。五位回互。所谓错然则吉。不可犯忤。观错然二字。则知指奇偶为言。若各居本位。则滞在触背。乃犯忤之过也。即此可知。是取奇偶。非取卦义。明矣。即如正偏五位。亦是秉华严住行向地等妙为宗。不然。何不停四至六。是知先德准此五位为式。乃建立五位正偏。详而示之。初位正中偏之正者。乃的指大悟一真法界之空如来藏性为体。是道前文殊之智。舍事就理为宗也。才入正位。不许坐着。坐着则成渗漏。故着一偏字。以遣我执。乃能从体起用也。第二位偏中正之偏者。与初位偏字稍别。谓是从体起用。五十二位大行。多涉有为。舍理就事。转功就位。是大悟已後。证不空如来藏性为用。才涉功勳。不许坐着。坐着则成渗漏。故着一正字。以遣法执。方能圆满佛果。此一正字。乃道後之後得智。是以诸佛果地觉之正。本初位诸佛因地心之正。而为言也。此两位是圆教五十二位智行互融因果一如之般若德也。如善财初见文殊。末见普贤。是智行圆满佛果之位。无二无别也。第三正中来者。此一正字。是摄前因果一如之正。为佛果已满。方堪垂法利生。是初住八相成道。已证法身德。而现应化二身。善赴羣机。故曰正中来也。第四兼中至者。此明道後普贤行。谓兼前三位之旨。至者周也。谓佛果之後。乃纯是利他之行。一一周徧法界。而无遗矣。如华严现等法界身云利等法界众生。故曰至也。第五位兼中到者。谓到此位。兼前四位。一齐泯踪绝迹。生佛如如。依正如如。是一真法界。并无三世十方迷悟圣凡之迹。故曰到也。到者堕也。不然。则三漏齐犯。故以三堕齐收。而成解解德也。然此五位即一位。故复引荎草。而为喻也。五位皆属建立。为方便接引。故喻如婴儿也。三德本乎一心。故喻如金刚杵也。此略言云岩建旨之妙。如是。
  第二洞山价祖。根正偏。复建五位功勳者。盖恐学人坐着正偏。遂以乾慧为足。则道果难臻。故於各位下。建立功勳。以明五位进修浅深之旨。其於正中偏下。立向位者。谓念念趋向根本不动智佛。始得其正。则知初位以趋向。为功勳也。於偏中正下。立奉位者。谓五十二位阶级。念念奉重佛果为宗。始得佛果圆满。故以奉重。为功勳也。於正中来下。立功位者。谓乘前五十二位有修有证之功。而至妙觉无修无证之果。故独以大功。为功勳也。於兼中至下。立共功者。谓道後普贤行。乃摄化无余。必须感应道交。方堪受化。所谓宾主交光。真俗一致。故以共功。为功勳也。於兼中到下。立功功位者。谓前四位。是有为无为之道。通属自利利他边事。而心佛众生。不能泯迹。於此位。乃得心佛众生同归实际。是以智遣智。浑合如如。故曰功功也。
  第三曹山寂祖。又根功勳。而立五位君臣者。此明正偏五位尊卑主伴之德相也。故於正中偏下。立君视臣。是喻从体起用之德相也。於偏中正下。立臣奉君。是喻摄用归体之德相也。於正中来下。立君位居中。是喻因果一如。理事互融之德相也。於兼中至下。立臣位。是喻道後普贤大行纯是利他。为冥应羣生之德相也。於兼中到下。立君臣道合。是喻凡圣同泯。正符华严六相之坏相也。
  第四石霜诸祖。又根正偏功勳君臣之制。而立五位王子者。此单明五位权实二智之差别也。五位皆以生为言者。显二智之发生也。五位皆以王为言者。显尊卑自在之义也。五位皆以子为言者。显智种嗣息之义也。盖物物有智。常被五蕴八识所覆。必值佛祖启迪。乃能开发。从始至终。权实不同。故应五位次第建立。始尽万法源底。於初位下。立为诞生王子者。谓即根本无明。而成不动之智。此智向者隐覆。今乃初发。是根本智。故喻为诞生也。於第二位下。立为朝生者。是从真际。起大功勳。破九界无明。起十度大行。已涉有为。是差别智。故喻为朝生也。前位是夜半正明。此位是天晓不露。故名回互。於第三位下。立为末生者。是功位已满。即补处位。唯此最後一生。即便八相成道。是後得智。故喻为末生也。於第四位下。立为化生者。是道後普贤行。乃冥应羣机之种智。而变化莫测。故直云化生也。於第五位下。立为内生者。是摄前四位。齐至法界。而法界量灭。同归实际。是一真法界大寂灭忍。当生亦不生。故喻如内生也。
  以上四种建立同异之旨。总不外始祖重离六爻一喻。所谓叠三成五天然自成之妙。是显自性因果一周。与华严六相义。无二无别。故余已悉於辩谬之中。毫无可惑。今复见以曹山君臣五位之图。前後移置者。故再为详明之。如谓正中之君位。可移置於初位。第四臣位。可移置於二位。第一君视臣。可移置於第三位。第二臣奉君。可移置於第四位。将复谓云岩正位之正中来。洞山正位之功位。石霜正位之末生王子。皆可移在初位乎。三种正位。断不可移。则知三家先後各二位。皆不可移。明矣。若明此四种建立必不可移。即知云岩重离六爻之喻讵容损益丝毫。而吾於辩谬集中。所详三叠五变之义。彰明较着。复何疑哉。即以先代君臣五位黑白间错之图式。参对重离奇偶阴阳之爻象。与正偏功勳王子三种建立之法式。位位贴体。参合无不相符。如以日照日。至此则知石门所撰。巽兑中孚大过之卦义。内绍外绍之王种义。大慧所注。宰相将军庶民之子。黑处说白。白处说黑。回互之义。岂不大相刺谬也哉。诸家随声逐响。而宗其说。大似谤佛谤祖。慎之慎之。

  宝镜三昧原宗辨谬说(终)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醋葫芦
醋葫芦 醉心西湖心月主人 | 世情小说 《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 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出都氏善良的一面。
银瓶梅
银瓶梅 不题撰人 | 才子佳人 《银瓶梅》原名《莲子瓶演义传》,描写唐玄宗年间侠士除奸平叛、报仇雪恨的故事。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刘芳、陈升等奉旨征剿奸党,裴家父子以及党羽尽被诛灭。小说写奸臣与盗匪勾结,侠士与忠臣联手,把个人恩仇与社稷安危纽结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