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门章服仪应法记
释门章服仪应法记

宋 元照述 日本 良信合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感通传天人问曰前所制章服仪灵神感喜自佛法东传六七百年南北律师曾无此意师何独拔此意祖师答曰余读智论见佛着麤布僧伽棃因怀在心及听律後便见蚕衣纵得已成斩坏涂埵重增景仰又见古昔高僧咸皆着布复见西来梵僧咸着布[叠*毛]由兹兴念制此仪文斯乃发起之元由述作之大体文理高邈引用该罗不得其门莫窥其美徒知申释但费辞章是以竭鄙思以幽求詶诸生之勤请击扬遗化敢睎骥於前修衍布慈风庶指南於来学云尔。

2.46 万字 | 2023-08-21 09:05更新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

投子义青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凡二卷。又作舒州投子青禅师语录、投子青和尚录、妙续大师语录。宋代投子义青禅师撰,自觉重编。收于《万续藏》第一二四册。编集白云山海会禅院语录、投子山胜因禅院语录、师答同霖十问、五位颂并序、五位偏正谣、四宾主、偈、颂古公案一百则等。

2.46 万字 | 2023-08-22 11:22更新

华严原人论发微录
华严原人论发微录

净源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治平改号之明年。杭郡崇因大师可中。以原人论洎科文为贽。请余览之。或有述焉。因念斯论之作也。盖斥二教之浅近。会一乘之渊縕。故其论旨皆用佛祖之言。儒道之语以成。文体非夫学深通古。洞仲尼之垂范。究伯阳之立言者。则罔措其怀矣。不尔则何以後叶孙谋。比肩继踵而传授道德耶(源)。畴昔甞读圆觉疏钞之广者。而其间穷万法推一心章。惟灼实开决疑滞。布在钞文明犹指掌。於是不揣捣昧录广钞之要辞。发斯论之微旨。庶乎吾祖深文奥义。

2.45 万字 | 2023-08-22 11:19更新

重编诸天传
重编诸天传

行霆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重编诸天传》,凡二卷。南宋行霆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题号重编诸天传。改订自神焕所著之诸天列传。记述天台宗伽蓝所安置诸神之由来,并依金光明忏法定其道场列次。举梵天、帝释、多闻、持国、增长、广目、金刚密迹、摩醯首罗、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并附载日宫天子、月宫天子、娑竭罗王、阎魔罗王等,凡二十天。各依经论详其事缘,并加七言二十六句赞。

2.44 万字 | 2023-08-21 09:12更新

读诗私记
读诗私记

李先芳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读诗私记》,五卷。明李先芳撰。先芳字伯承,号北山,监利(今属湖北省)人。寄籍濮州(今属山东省)。嘉靖二十八年(1547)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着有《读诗私记》、《江右诗稿》、《李氏山房诗选》等。是书成于隆庆四年(1570),所释大抵多从毛、郑。毛、郑难通之处,则参之吕氏《读诗记》、严氏《诗缉》诸书。其自序曰,“文公谓小序不得《小雅》之说,一举而归之刺。马端临谓文公不得郑卫之风,一举而归之淫。胥有然否,不自揣量,折中其间”云云。所释不专主一家,故其议论平和,无门户之见。如说《郑风·子衿》,仍从学校之义,则不取宋学。谓《国风》《小雅》,初无变正之名,则不从汉说。至《楚茨》、《南山》等四篇,则小序与《集传》之说并存,不置可否。虽援据不广,时有缺略,要其大纲,与穿凿臆撰者不同。朱彝尊《经义考》载先芳有《毛诗考正》,不列总数。

2.43 万字 | 2023-10-10 12:38更新

缁门崇行录
缁门崇行录

袾宏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缁门崇行录》,全一卷。明代袾宏辑。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作者因慨叹末世出家沙门之堕落,故撰辑本书,内容简述自佛世至明代,百数十位有德行之出家沙门。

2.43 万字 | 2023-06-30 14:27更新

菩萨本行经
菩萨本行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菩萨本行经》,佛教经典。失译人名。三卷。共收佛教本生故事十二个,旨在宣扬布施的重要性以及因果报应、修福积德等思想。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2.42 万字 | 2022-10-14 08:04更新

三观义
三观义

释智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三观义》,隋代释智顗撰。《三观义》一书,是智顗析广本维摩玄义而成,共有二万余言。此书先分别培智,称之为四种十二因缘所生之法。次正解释中,开为七重,即:辨三观名,辨三观相,对智眼,会乘意、明摄法、释成净名义,用三观解释摩维经义。此书的优点是,以观为经,以教为纬,纵贯始终、行慧大旨。尽管篇幅较短,但切中经义,故后人评价较高,认为此书在佛教书林中虽为沧海一滴但它却有“助升涅槃甘露法门”之作用。现见载版本有北京刻经处刻本。

2.41 万字 | 2023-06-20 08:31更新

纸醉庐春灯百话
纸醉庐春灯百话

亢廷鉁 | 文化艺术 | 已完结

《纸醉庐春灯百话》,民国谜家亢廷鉁所著的一本专研灯谜的著作。

2.41 万字 | 2022-08-11 10:37更新

佛说须真天子经
佛说须真天子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须真天子经》是西晋竺法护译著的一部佛经。

2.40 万字 | 2023-01-11 11:31更新

法昌倚遇禅师语录
法昌倚遇禅师语录

倚遇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法昌倚遇禅师语录》,一卷,宋倚遇说,宗密录,徐俯序,惟清跋,语要收于续古尊宿语要二。大鉴下第十二世,嗣北禅贤。

2.40 万字 | 2023-06-30 14:17更新

圣箭堂述古
圣箭堂述古

道霈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圣箭堂述古》,全一卷。明代僧为霖道霈(1615~1702)编。收于《万续藏》第一二七册。内容收录行止殊异、履践严明,足为后世学人楷模之古圣先贤事迹,及理致精深、谆谆教诫,足以针砭末法时弊之经传著述,包括僧堂记、大般若经、宏智正觉、云门匡真、罗湖野录、菩提达摩、息心铭等三十二项,一一予以阐论比评。三十二项中,道霈以所获文献之先后编集成书,而未依时代古今之次序列述。

2.39 万字 | 2023-08-21 09:30更新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施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佛教经典。北宋施护译。五卷。是《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的异译本。

2.38 万字 | 2022-09-06 16:15更新

黄石公素书注
黄石公素书注

张商英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黄石公素书注释汇编(宋)张商英等

2.38 万字 | 2022-11-18 20:27更新

论语
论语

孔子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37 万字 | 2023-04-14 08:45更新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王真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又称《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道德经论兵要义》。唐代论述治国治兵之道的著作。王真撰。唐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刀兵不息,作者忧患于国家安危,惮思竭虑撰成此书,于元和四年(809)七月呈献朝廷。今有明正统《道藏》本、《宛委别藏》本多种存世。81章。该书从军事角度注释《老子》,强调治国治军要道、德、仁、义、礼兼用,统治者要戢兵去战,就要无为,不争。但要为止战而备兵,反对麻痹轻敌。在战略上,提倡以不欲求欲,以不为求为,应敌后起,常为客兵。该书基本上继承了《老子》的军事思想并有所发展,但其企图以文治而非武力消除战乱的迂腐思想,不仅无济于当时,对后世也有不良影响。

2.36 万字 | 2022-11-04 17:01更新

物不迁正量论
物不迁正量论

镇澄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物不迁正量论》,二卷,明镇澄著并序,李天麟序。在《物不迁正量论》中,镇澄借圣言量与比量(一种逻辑论证方法)对僧肇的“性住”说法进行了批判并以此建立起自己的“不迁正义”,不同于以往的现量方法,从他开始,佛教哲学的论证出现了一种转向。镇澄作为华严学者,把因明理论提升到了辩证法的高度来发展。

2.35 万字 | 2023-05-16 13:34更新

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

佚名 | 野史笔记 | 已完结

《竹书纪年》,原名《纪年》,又称《古文纪年》或《汲冢纪年》。南朝梁沈约(441—513)附注。约有《沈约集》已著录。《晋书·束晢传》载:太康二年(281)汲郡(河南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墓(或云安釐王墓)得竹书数十车,皆蝌蚪字。经荀勖、束晢等人整理成书,完整的六十八篇,残缺者七篇,共七十五篇。其中有《纪年》十三篇,记黄帝以来至周隐王时编年史。自周幽王后接晋国,晋亡特记魏国。以夏正纪年,记事简短。记事起自黄帝(一说起自夏、殷、周),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晋事接之,三家分晋后,专述魏事,止于魏襄王二十年(前299)。

2.35 万字 | 2023-10-07 19:22更新

柳非烟
柳非烟

天虚我生 | 世情小说 | 已完结

《柳非烟》,写情小说,二十章。天虚我生著。载《月月小说》第十一至十八号, 清光绪丁未(1907)十一月至戊申 (1908)六月出版。标“侠情小说”。共二十章,然有两个第十四章,故实为二十一章。《柳非烟》以侠客陆位明为经线,以佳人柳非烟和才子施逖生的爱情为主题,叙述了一个侠情交织的传奇性故事。

2.34 万字 | 2022-07-02 13:15更新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焚薪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焚薪

师会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焚薪》,亦称《析薪膏肓》,简称《焚薪记》、《焚薪》。佛教著述。宋师会录。二卷。是对宋观复的《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析薪》(已佚,部分内容保留在《焚薪》中)的批驳之作。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师会见《析薪》,认为“得二百有六病”,错谬极多,有误后学,应当“焚之”,故名。绍兴十七年又作《送焚薪书》。本书先以“析薪曰”为题列原文,再以“议曰”为题批驳,并述对所论问题的不同观点。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2.34 万字 | 2023-06-30 14:24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