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愚经
贤愚经

慧觉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贤愚经》,一名《贤愚因缘经》,十三卷,是叙述因缘故事的典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凉州(今甘肃武威)沙门慧觉(一作昙觉)等译。汉译而外,还有藏文、蒙文译本。译者慧觉、威德等八人,曾西行求经至于阗(今新疆和田)大寺,遇见当地五年一次举行的般遮于瑟会。会中长老各讲经律,他们八人分别听了记录下来,译成汉文,于公元445年回到高昌,综集成为这一部经,又经过流沙,送到凉州,凉州名僧慧朗将它题名《贤愚经》。以后由凉州传入建业(今南京市)。这是此经的传译经过(见《出三藏记集》卷九《贤愚经记》)。

15.93 万字 | 2022-10-25 08:47更新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

康僧铠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无量寿经,佛教经典,共二卷,曹魏康僧铠译。此经凡有三译,初译即阿閦佛国经。第二译为东晋支道根所出,题为阿閦佛刹诸菩萨学成品经(二卷,阙本)。第三译为唐代菩提流志所译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二卷。此经为现存净土诸经中最古者,与大般若经、维摩经等有密切之关系,或为大阿弥陀经等之先驱。[出三藏记集卷二、开元释教录卷一、卷三、卷九]

2.06 万字 | 2022-08-27 11:02更新

教观撮要论
教观撮要论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教观撮要论》,四卷 宋佚名著,日本觉潭序,缺卷一、二,附顽空述三千说(后佚)。

2.25 万字 | 2023-05-16 13:29更新

北磵居简禅师语录
北磵居简禅师语录

北磵居简禅师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北磵居简禅师语录》,全一卷。又作《北磵和尚语录》、《北磵语录》。宋代僧北涧居简(1164~1246)撰,物初大观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编集台州般若院语录、湖州铁观音寺语录、安吉州圆觉寺语录、平江府慧日寺语录、小参、秉拂、告香普说、颂古、偈颂、小佛事等,并附有石溪心月等人之序。

3.04 万字 | 2024-08-27 09:11更新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曼陀罗仙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又称《文殊说摩诃般若经》、《文殊师利般若波罗蜜经》,简称《文殊般若经》等,为佛教经典。它是《大般若经》第七回的异译。其内容叙述文殊师利、佛如来及有情界之一相不可得、福田相之不可思议,及一相庄严三摩地等说法。改经后被编入《大宝积经》,成为第四十六会《文殊说般若会》。另有异译,本南朝梁僧伽婆罗所译《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1.16 万字 | 2022-06-13 08:06更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妙法莲华经》,佛教经典,简称《妙法华经》《法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共七卷。是天台宗依据的主要经典。

10.20 万字 | 2022-11-03 13:18更新

百丈清规证义记
百丈清规证义记

仪润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百丈清规证义记》,清代仪润编,又名《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 是清代比较完备的一部寺院制度文献,其虽是对 《敕修百丈清规》 的疏解,不过却收录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寺院制度和仪式仪轨。这部规约对了解清代寺院制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历代清规文献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

27.13 万字 | 2023-08-31 09:50更新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不空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分二卷八品,唐代佛经翻译师不空所译。该经讲述了“仁王护国”的道理,所以又称《仁王护国经》、《新译仁王经》、《仁王经》。本经文字简约,义理丰富,传入中国,先后共有四译,即晋竺法护、姚秦鸠摩罗什、梁真谛、唐不空等译。此四种译本,晋、梁二译已经失传,仅存秦译和唐译。秦译和唐译内容相同,仅文字略异。

1.82 万字 | 2022-06-15 09:02更新

彻悟禅师语录
彻悟禅师语录

彻悟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一卷。清代释际醒撰。彻悟,号梦东。生于1741年,卒于1810年。为清代弘扬净土宗代表人物之一。彻悟初从北京广通寺粹如参禅,后继主法席,为道俗所归仰。嘉庆五年 (1800),居京郊怀柔红螺山资福寺,倡导念佛,依从者众多,遂成为北方著名道场。际醒撰《彻悟禅师语录》一书,为语录体佛书。书中历载彻悟禅师依佛从法,学经询道,参师释疑,研习佛法之言录。是了解彻悟禅师法学思想的有价值资料。现见载版本有 《清史稿·艺文志补编》。

1.70 万字 | 2024-05-18 09:46更新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

孟献忠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简称《金刚经集验记》。佛教感应集。唐开元六年(718)孟献忠撰。三卷。是记述因诵持《金刚经》而获灵验的佛教故事书。全书分六篇:(1)救护篇,十九则;(2)延寿篇,十二则;(3)灭罪篇,三则;(4)神力篇,十六则;(5)功德篇,十则;(6)诚应篇,十则。共收录以隋、唐为社会背景的《金刚经》感应故事七十则。每篇前冠以“序”,篇末附有“赞”。其中述及社会自然灾害等情况,有一定史料价值。资料来源部分取自唐肖瑀《金刚般若经灵验记》和郎余令《冥报拾遗》等。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5.32 万字 | 2024-05-18 09:52更新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

石屋清珙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二卷,元清珙说,至柔等编,明来复序,清乡野序,附塔铭,又云佛慈照禅师语录,内题福源石屋珙禅师语录。清珙,字石屋,俗姓温,苏州常熟人。少年出家,依崇福、永惟为业师。二十三岁受具足戒后,外出求师闻道、弘法说经。并将其一生八十一岁,五十四年弘法言行整理成书即《石屋珙禅师语录》,流传后世。此语录中石屋珙禅师与高峰和尚的一段对话尤为精彩。其珙禅师临终前挥笔遗言:“青山不着臭尸骸,死了何须掘土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尤为发人深思。此语录对于了解清珙禅师的佛学思想具有资料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明天启七年刊本。

9.03 万字 | 2024-05-23 16:33更新

五灯严统目录
五灯严统目录

费隐通容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五灯严统目录》,二卷。明代费隐通容、百痴行元合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九册。目录卷首附有序文、凡例、碑文、塔铭等。本书内容记录自过去七佛、西天祖师摩诃迦叶以下二十七尊、东土祖师菩提达磨以下六人,及南岳、青原两法系之耆宿至云门澄法嗣等禅宗五家之传灯法系,而以天皇道悟列属青原下,并删五灯会元续略所载青原下十八世之机语。本书以匡正五灯会元续略之讹谬,严加勘校,使从前相传之道统不涉紊乱,故称五灯严统。

3.58 万字 | 2024-06-05 20:13更新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

受教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佛教净土宗著作,记称亲闻者。表禀承非谬也。教。髫年出家。即随师祖大和尚。往括苍普慈寺。听讲圆觉。末听此论。联翩浃旬。尔时敷文极畅。阐义至精。座下听众。无有一人。若身若心生懈倦。而不开悟者。惟教。神根既钝。兼之童稚无知。若聋瞽观场。不过随人泣笑而已。既返幽溪。年齿渐进。而好乐之念日臻。非但数听数承。兼复屡请屡问。随闻随记。散叶盈函。既无疑而不决。亦无义而不详。苟不贯之集之。何以益人益己。若夫方言巧拙。可曰责在我躬。其於造诣情微。敢将质诸来哲。入门者。请径升堂。而飡甘露。种种问桥。非所急也。

3.36 万字 | 2024-06-05 20:18更新

般若部
般若部

佛经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大乘教五大部之一。乃大般若经及其别出经,以及其他支派般若经典之总称。据开元释教录卷十一之说,般若为诸佛之母,故将般若部置于五大部之首,凡二十一部七三六卷;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二十则录有三十二部七五七卷;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一载有四十部七九四卷;智旭之阅藏知津依天台宗五时判教之说,改置般若部于五大部之第三,而共录有二十八部七五六卷;现今之大正新修大藏经总收般若经典凡四十二部七七六卷。西藏大藏经中,于甘珠尔中别立般若部。

0.00 万字 | 2021-06-03 10:12更新

御制拣魔辨异录
御制拣魔辨异录

雍正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御制拣魔辨异录》,凡八卷。又作《拣魔辨异录》。清世宗撰,雍正十一年(1733)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明代临济宗僧汉月法藏撰有‘五宗原’一书,其门人潭吉弘忍亦撰‘五宗救’一书以批驳当时曹洞宗之主张,遂引起当世禅林间之论诤,及至清代,犹有余波。世宗即撰本书,谓法藏、弘忍等人之宗乘主张为邪魔异说,并列举彼等之语录及著作,一一加以驳斥。又指出彼等之传人饮酒食肉、破毁戒律,危害佛教甚钜,必须翦除,故世宗曾以实际行动迫害法藏派之僧徒。

12.77 万字 | 2024-03-26 19:42更新

小品般若经
小品般若经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小品般若经》为后秦鸠摩罗什译,共十卷。《小品般若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小品经》、《新小品经》;梵文《八千颂般若》。 该经主要讲述大乘佛教般若空观的理论;其中主要阐释菩萨之般若波罗蜜、诸法无受三昧、菩萨摩诃萨等,兼论般若波罗蜜与五蕴关联、受持修习般若波罗蜜的功德,以及诸法空无所得、空三昧等。

9.06 万字 | 2022-06-19 22:27更新

佛说大阿弥陀经
佛说大阿弥陀经

王日休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阿弥陀经》,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为净土宗所尊崇,被列为净土三经之一。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此经为佛经中极少数非由佛陀弟子提问,而由佛陀不问自说的经典。 此经于前半段宣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的庄严以及阿弥陀佛佛号由来与意义;其后阐明劝导众生诵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十方诸佛亦劝导其土众生相信阿弥陀佛及其极乐世界之事迹作结。

2.10 万字 | 2022-08-27 11:18更新

禅林僧宝传
禅林僧宝传

惠洪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禅林僧宝传》,简称《僧宝传》。佛教禅宗史书。北宋惠洪著于宣和二年(1120)。30卷。收入《卍续藏》第137册。记事为主,亦收录机缘语句,体裁介乎僧传和灯录之间。此书据昙颖《五家传》增补,复增添嘉祐以后至政和年间云门、临济二宗的杰出禅师计81人。或说此书原名《百禅师传》,大慧宗杲读其初稿,抽去其中19人传记焚之(据《山庵杂录》卷上)。作者融会众说,自成一家之言,常为以后的佛家史书所引用。惠洪自视甚高,谓道宣虽精于律而短于文词,所作《续高僧传》如户婚按检;赞宁虽博于学而暗于见识,聚众碣之文作《宋高僧传》,其书非一体(见《石门文字禅》卷二十六)。然时人亦有讥剌其书者,以为“传多浮夸,赞多臆说”(惠彬《丛书公论》)。卷末附录有宋庆老所撰的《补禅林僧宝传》1卷,载法演、悟新、怀志三传。续补本书的还有南宋祖琇《僧宝正续传》7卷,清自融《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15卷。

10.62 万字 | 2024-03-16 08:47更新

还山录
还山录

为霖道霈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凡四卷。全称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又作为霖禅师还山录。明末清初曹洞宗僧为霖道霈(1615~1702)撰,兴灯等编,康熙二十七年(1688)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五册。辑录道霈再住鼓山以后之语录,故称还山录。内容包括上堂、示众、佛事、偈、赞、序、题跋、记等。卷末附录旅泊幻迹一篇,系其自述一生行谊与著作之记录。

15.07 万字 | 2024-05-23 16:02更新

佛说如幻三昧经
佛说如幻三昧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如幻三昧经》,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即《大宝积经》第三十六善住意天子会异译。

3.47 万字 | 2022-09-07 08:5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