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昙无谶)
大般涅槃经(昙无谶)

昙无谶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般涅槃经》,凡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即大般涅槃经。略称涅槃经。宣说佛身常在,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大乘思想。为与南本涅槃经区别,特称北本涅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

38.53 万字 | 2023-03-21 20:44更新

孔子诗论
孔子诗论

佚名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孔子诗论》,上博楚简之一。收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完、残简共29支。由马承源整理并释读。全篇盖为孔子向弟子授诗之记录。马氏认为“可能当时社会对诗的认识和诗的运用,已有相当的偏差,所以在《诗论》中常强调主观的见解”。如多次出现“吾信之”、“吾悦之”、“吾美之”等。与《论语》中孔子论诗相比较,《论语》中只涉及《诗》与修身的关系,而竹简中出现关于《诗》与“情”的关系的讨论。《诗论》首简即提出:“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乐亡离情”说,点明了“情”在孔子《诗》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各篇诗的排序,与今本《毛诗》也不相同。就内容而言,仅涉及《周诗》。《诗论》作者,今有子夏、子羔以及孔子再传弟子几说。

0.96 万字 | 2023-09-21 12:30更新

仪礼注疏
仪礼注疏

郑玄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仪礼注疏》,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玄与公彦有《周礼注疏》已著录。此书为记载周至战国时期儒家传习礼仪的最早著作。自西汉高堂生所传《士礼》今文本,数传而有大戴(戴德)本、小戴(戴圣)本及刘向《别录》本。郑注兼取今文本及古文本十七篇(出自孔子壁之《仪礼》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与今文经大体相同),“其从今文而不从古文者,则今文大书,古文附注”;“从古文而不从今文者,则古文大书,今文附注。”其所以不采大、小戴本,因为别录本“尊卑吉凶,次第伦序,故郑用之,二戴尊卑吉凶杂乱,故郑不从之也。”(《四库全书总目》),贾公彦据郑注而又依齐黄庆、隋李孟悊之疏而益之,定为今本。其书自明以来刻本舛误殊甚,顾炎武《日知录》及阮元校勘记曾指出多处,可供读时参考。此编十七卷次第为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第六,大射第七,聘礼第八,公食大夫礼第九,觐礼第十,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礼第十三,士虞礼第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此目排列顺序先人事,后鬼神,较之二戴本为合理。自“丧服第十一”以下都属丧葬祭祀的仪礼,且繁文缛节,不胜其扰。有《四库全书》本,《十三经注疏》本。

84.13 万字 | 2023-12-28 08:42更新

北磵居简禅师语录
北磵居简禅师语录

北磵居简禅师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北磵居简禅师语录》,全一卷。又作《北磵和尚语录》、《北磵语录》。宋代僧北涧居简(1164~1246)撰,物初大观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编集台州般若院语录、湖州铁观音寺语录、安吉州圆觉寺语录、平江府慧日寺语录、小参、秉拂、告香普说、颂古、偈颂、小佛事等,并附有石溪心月等人之序。

3.04 万字 | 2024-08-27 09:11更新

钟吕传道集
钟吕传道集

施肩吾 王庭珪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内功内丹术经典著作。3卷。又名《真仙传道集》或《钟吕传道记》。五代,施肩吾整理。全书以钟离权与吕岩师徒问答的形式,论述内丹术要义共18卷论真仙、大道、天地、日月、四时、五行、水火、龙虎、丹药、铅汞、抽添、河车、还丹、练形、朝元、内观、磨难、征验。全书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炼形炼气炼神为方法,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气功学说的精华-内丹学说.建立了钟吕派内丹体系,对后世影响甚大。《钟吕传道集》属钟吕内丹派早期著作。极受后世推崇,在内丹史和道教宗派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它整理了吕洞宾内丹文献,反映了完整的养生教育、教学过程,包含有大量丰富的道教内丹养生教育思想。

3.09 万字 | 2021-04-09 17:12更新

佛说大阿弥陀经
佛说大阿弥陀经

王日休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阿弥陀经》,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为净土宗所尊崇,被列为净土三经之一。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此经为佛经中极少数非由佛陀弟子提问,而由佛陀不问自说的经典。 此经于前半段宣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的庄严以及阿弥陀佛佛号由来与意义;其后阐明劝导众生诵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十方诸佛亦劝导其土众生相信阿弥陀佛及其极乐世界之事迹作结。

2.10 万字 | 2022-08-27 11:18更新

出曜经
出曜经

竺佛念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出曜经》,三十卷。印度·法救菩萨造,后秦·竺佛念译。又称《出曜论》。收在《大正藏》第四册。全经系由诗颂(uda^na,即优陀那,感兴偈),及注释此诗颂之故事(avada^na,即阿波陀那、譬喻)所组成。系对《法句经》所作之解释。其中所揭偈颂,多与吴·维只难译《法句经》一致。而用以解释偈颂的因缘故事,则与晋·法炬、法立共译的《法句譬喻经》相符,惟前者所举较后者为广。

26.07 万字 | 2022-10-24 16:33更新

大方广十轮经
大方广十轮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方广十轮经》,梵名Das/a -cakra-ks!iti-garbha 。凡八卷。译于北凉,译者佚名。又作方广十轮经、十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述说地藏菩萨之功德,并说依十种佛轮及三乘之十种依止轮,可以转十恶业轮等。凡十五品。其异译本为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共十卷八品,系唐永徽二年(651)玄奘于京师大慈恩寺译经院所译,由大乘光等笔授。盖本经旨在融合三乘以归于大乘,并对破戒之比丘阐释作‘胜想’之功德,及叙说地藏菩萨现沙门之像,以济度末法浊世之众生。此乃针对‘唯有一乘说’之思想而加以反驳,故隋代之信行乃依据本经而提倡‘普佛普法’之说,于其所著三阶佛法一书中,共有百余处引证本经之说。此外,本经卷三所揭示之‘十种王轮’之说法,恐为后世地藏十王信仰之由来。[开元释教录卷四、卷八、卷十一、大唐内典录卷六、卷九、古今译经图纪卷四]

5.84 万字 | 2022-11-02 08:26更新

古三坟
古三坟

佚名 | 易学典籍 | 已完结

本书为古三坟书,宋代刻本孔安国《尚书传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以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八卦之书,谓之八索;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左丘明春秋昭公十二年传成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可见此等文籍,当时确有,孔子据以修订,而名为经。

0.46 万字 | 2022-12-06 18:56更新

易筮通变
易筮通变

雷思齐 | 易学典籍 | 已完结

《易筮通变》原题临川道士雷思齐学。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版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经部易类(简称四库本)

1.60 万字 | 2022-12-12 09:47更新

易图通变
易图通变

雷思齐 | 易学典籍 | 已完结

《易图通变》,阐述道教易学(数学派)和融通《老》、《易》的道书,五卷,宋末元初道教易学象数学家(尤精数学)空山先生雷思齐著。此书是宋易象数学派:理论的名著,更是道教易学中深究“数学”的代表作。内述《河图》、《洛书》、参天两地倚数之图、错综会变等图、河图遗论等。尊崇《老子》、融通《老》、《易》之学。合儒:苦之所同;并阐发陈抟图学,图文对照,别具风格。推崇数学,认为“数为天地理”、“数生象”、“极其数然后能定天下之象”;从“数学”角度解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天地之理皆有“数”的规定性,阴阳卦象、方位、四季、万物都是“数”的递增法则陆续产生的。雷氏以“道一”为宇宙生成发展的根源,认为“一”自身分裂为“二”,为其自身树对立面,所谓“起自为之对”,又自身增而为“三”(“二”与“中合”而为“三”),以其自身之分裂与增殖,演绎宇宙万物产生的过程。雷氏摄《易》以丰富道教义理,以《易》释《老》,弘光道教尊《老》的根本信仰,对道教义理发展有深远影响。明《道藏》太玄部“若”字号收载。

2.13 万字 | 2022-12-15 08:26更新

上清灵宝大法(王契真)
上清灵宝大法(王契真)

王契真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上清灵宝大法》,原题宁全真授、王契真纂,出于南宋。系宋元符箓道派道法总集之一。凡二十七门,六十六卷。

48.25 万字 | 2023-03-23 11:40更新

法海遗珠
法海遗珠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法海遗珠》,成书于元末明初。为道教符箓咒法的总集。四十六卷。所收符咒秘法四十余种,而以雷法为主。其特点是继承白玉蟾系之雷法,认为施法者的内炼默运存想诸功法与外界之召请相结合,内神外神合为一体,乃能显其神灵。全书内容博杂,是研究新符箓派的重要文献。卷45有天蓬派第五代经师章舜烈文,撰于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其后列仙派,将章舜烈书为五代经师。

22.90 万字 | 2023-04-30 16:57更新

续灯正统
续灯正统

性统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续灯正统》,凡四十二卷,另有目录一卷。清代僧别庵性统编,康熙三十年(1691 )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四册。辑录宋末至明代禅林耆宿之略传与机缘问答。共收录临济宗大鉴下第十六世至第三十五世、曹洞宗大鉴下第十六世至第三十七世,以及法系未详者,约计二千三百余人。

41.58 万字 | 2023-08-25 09:17更新

王阳明集
王阳明集

王阳明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王阳明集》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补录、年谱、附录等八部分,同时收录有王阳明门人弟子、同僚、友人及历代文人学者所撰写的有关王阳明本人及著作的文章。在尽量保留原版面貌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对全书做了精心的编排和修订。一方面保留了历史版本的原貌,另一方面也尽量吸收了当代的研究成果,便于读者参考使用。

63.74 万字 | 2023-12-13 10:59更新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

至柔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二卷,元清珙说,至柔等编,明来复序,清乡野序,附塔铭,又云佛慈照禅师语录,内题福源石屋珙禅师语录。清珙,字石屋,俗姓温,苏州常熟人。少年出家,依崇福、永惟为业师。二十三岁受具足戒后,外出求师闻道、弘法说经。并将其一生八十一岁,五十四年弘法言行整理成书即《石屋珙禅师语录》,流传后世。此语录中石屋珙禅师与高峰和尚的一段对话尤为精彩。其珙禅师临终前挥笔遗言:“青山不着臭尸骸,死了何须掘土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尤为发人深思。此语录对于了解清珙禅师的佛学思想具有资料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明天启七年刊本。

3.07 万字 | 2024-08-27 09:14更新

尚书
尚书

儒家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西汉鲁恭王刘余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4.17 万字 | 2021-09-13 12:01更新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实叉难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地藏菩萨本愿经》,佛教经典,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共二卷(或作三卷),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国佛教界传诵较广,受到广大信众,尤其是净土信众的重视。

1.92 万字 | 2022-10-26 10:00更新

无上秘要
无上秘要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无上秘要》,唐,不着撰人。原一百卷,今存六十八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平部。参校版本:敦煌写本P.2861、DX169a+169a、DX2632a、S.80、P.2632、S.5382、P.2371、P.3327、P.3141、P.3773及《佚籍丛残》珍字二O所收罗振玉校录敦煌唐写本《无上秘要》卷五十二残本。

30.59 万字 | 2023-04-30 16:48更新

养性延命录
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养性延命录》,梁·陶弘景撰。二卷。《养性延命录》是道教史上对养生术的一次大总结,它反映了道教学者对益寿延年的高度重视。该书虽为辑录性质,但其中不乏陶弘景的养生思想。如在《养性延命录序》中,陶弘景强调:“夫禀气含灵,唯人为贵。人所贵者,盖贵于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若能游心虚静,息虑无为,服元气于子后,时导引于闲室,摄养无亏,兼饵良药,则百年耆寿是常分也”。这一点就比葛洪《抱朴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38 万字 | 2023-05-18 21:20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