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外别传
教外别传

黎眉居士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教外别传》,十六卷。明·郭凝之(黎眉居士)等编。密云圆悟、雪峤圆信、汉月法藏等,皆为之作序。圆信禅师于崇祯癸酉(1133)中秋所作的序文中说“今教外别传一部,盐官黎眉居士新集”,圆悟禅师所作序文的时间为崇祯辛未(1131),可推知此作于崇祯四年(1631)已付梓成书。本书内容辑录西天东土诸位祖师的机缘语要,以举扬禅宗宗乘,使参禅者了知五家流派与宗风,识各自本来面目,期能高扬祖灯。

37.84 万字 | 2023-03-30 14:52更新

联灯会要
联灯会要

晦翁悟明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联灯会要》,禅宗灯录。三十卷。宋·晦翁悟明集。又名《宗门联灯会要》、《禅宗联灯录》。收在《万续藏》第一三六册;《禅宗全书》第五、六册。 本书内容,选录自《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等书。自卷一至卷二十九前半部分计收录过去七佛以迄天童正觉法嗣净慈慧晖等六百余人之示众法语与机缘问答。卷二十九后半部分为《应化贤圣》、《亡名尊者》,收录佛陀波利等二十一位应化贤圣,以及二十七位无名尊者。卷三十为《傅大士心王铭》等十四篇短文。卷首载有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淡齐李泳之序文、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思忠重刊序,以及淳熙十年编者之自序。

43.28 万字 | 2023-04-01 20:09更新

混元圣纪
混元圣纪

谢守灏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混元圣纪》为南宋谢守灏编。《混元圣纪》为现存最全面系统的老子神话传记著作:为研究老子如何被神化及其 历史过程提供了较详的资料。

12.23 万字 | 2023-04-09 19:45更新

甘水仙源录
甘水仙源录

李道谦 | 道家经典 | 连载中

《甘水仙源录》,十卷。元全真道士李道谦(1219~1296)编集。李氏字和甫,号 天乐道人,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师事高道宽(高师于善庆,于师马钰),为马钰之嫡传。活动于华山、终南山、燕山等地,以居终南祖庭筠溪道院时间最长。曾任陕西五 路西蜀四川道教提点,秦蜀九路道教提点。于搜集整理全真教史贡献颇大,所编《七真年谱》《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终南山记》《甘水仙源录》等,皆属这方面的著作。

11.00 万字 | 2023-04-10 20:18更新

列祖提纲录
列祖提纲录

呆翁行悦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列祖提纲录》,凡四十二卷。清代僧呆翁行悦(1619~1684)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系行悦二十年间云游四方,广收博录诸祖师耆宿之殊言异行,或以事集言,或因言立事,随见随记,而无古今、尊卑、世次、宗派之分。集录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等五家之前的诸正传、旁出,计四百余人之法语,内容自祝厘、报本、尊祖、上堂、小参,乃至节腊、元旦、法器等,皆依敕修百丈清规之住持日用诸事,各列科条,详加阐示,计三百余种丛林事要,三千余则宗祖提纲。令学人明了祖师之提撕,得修道之指针。

48.64 万字 | 2023-04-23 06:09更新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慧苑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亦称《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华严经刊定记》、《华严刊定记》等。佛典注疏。唐慧苑撰。原为二十卷(一作十六卷),现存十三卷。是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的注释书。法藏在《八十华严》译出后即着手注释,但仅完成《妙严》、《十定》两品,慧苑续其作而成此书。全书分十门:(1)教起所因;(2)藏部所摄;(3)显教差别;(4)简所被机;(5)能诠教体;(6)所诠宗趣;(7)显义分齐;(8)部类传译;(9)具释题目;(10)依文正释。从第二卷开始解释各品经文,一般分“辨名”、“来意”、“宗趋”、“释文”等四项。本书提出“四种教”、“两重十玄门”等,与法藏的一贯思想不符。后慧苑之论被视为背离师说,不为华严宗人所承认。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52.60 万字 | 2023-04-23 07:18更新

七破论
七破论

陆西星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七破论》是陆西星创作的宗教哲学类书籍。

0.29 万字 | 2023-05-03 07:28更新

金丹妙诀
金丹妙诀

济阳子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金丹妙诀》,济阳子撰,撰年不详。全书阐论“收视返听、凝神入炁、调息绵绵、心息相依”16字练功古诀。述说凝神聚气、炼精化炁、内气通任督二脉之功法及神与炁不可须臾相离等练功要领。其眼不视而凝神、耳不听而保精、口不言而养炁之语,尤具画龙点睛之妙。全书理法契合、言词浅显易明。现存1989年北京出版社《金丹集成》排印本。

0.30 万字 | 2023-05-03 07:33更新

华严法相槃节
华严法相槃节

道通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法相槃节》,一卷,宋道通述并序及题记,文质题记。

2.07 万字 | 2023-05-04 15:18更新

 西方直指
西方直指

一念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 西方直指》,渌田一念居士所撰也,其意谓为未闻西方者告焉。而其书具道事相而不外心性。读者信而解之解而行之则岂惟感西方净土抑亦显寂光净土/欤因今表出之於本山藏中命诸剞劂氏以广其传,葢窃(余)志永存于不朽云。

2.11 万字 | 2023-05-04 15:31更新

五灯会元目录
五灯会元目录

一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五灯会元目录。 原夫菩提达磨遡大龟氏於释迦文佛眴青莲目而得教外别传之旨之二十八代之祖也。既佩佛心印。於梁普通之初至东震旦。时学者方以讲观相高。廼曰。吾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为宗。六传至曹溪大监。支而为南岳青原。又分而为云门.临济.曹洞.沩仰.法眼五宗。支分派列演溢于天下矣。

2.21 万字 | 2023-05-08 16:28更新

嘉泰普灯录总目录
嘉泰普灯录总目录

正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嘉泰普灯录》目录三卷。南宋·雷庵正受编。作者正受(1146~1208),为平江府报国光孝寺僧,号虚中,属云门宗雪窦下第七世。师鉴于向来之传灯录偏重于禅门师徒传法的记录,乃着手补充《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及《建中靖国续灯录》等书之不足,由于内容普及王侯、士庶、女流、尼师等圣贤众庶,故名《普灯录》。全书费时十七年,于嘉泰四年(1204)编成;成书后,宁宗敕许入藏。

2.25 万字 | 2023-05-09 08:30更新

净土生无生论注
净土生无生论注

正寂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生无生论注》,生无生论者 有门大师兴无缘慈借虗空舌为往生居士之所说也如风鼓橐不日而成义立十门理融一念指沤示海生即无生即性明心佛非他佛真可谓善明佛智者矣居士作序锓梓流通海内缁素莫不家传户习以为往生左劵焉(寂)虑科文异帙不便披寻顷因会次谬注数言聊资初学一往而视似乎虗尚多骈然所引悉经疏成言未尝妄加己意倘不以蛇足见鄙未必不为斯文之一助也。

2.21 万字 | 2023-05-09 08:33更新

宫观碑志
宫观碑志

陶谷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宫观碑志》,合二观砖志。宋陶谷等撰。一卷。共收《泾州回山重修王母宫记》、《元重修毫州太清宫太极殿碑》、 《中都十方大天长观重修碑》等七篇碑记。分别述及中国古代四荒地理、泾水上游土质、物产,重阳成道宫所在地终南山地理位置及各宫观修建工程、四周山水、历史沿革、收藏经典册数等。对研究文化地理和道教史有一定参考价值。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

1.31 万字 | 2023-05-14 07:53更新

唐叶真人传
唐叶真人传

张道统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唐叶真人传》,宋张道统撰。道教传记。又名:唐鸿胪钾越国合灵虚见素真人传。一卷。前有宋理宗淳佑时(1241-1252)马光祖序。本书为唐代道士叶法善传记。叶法善为唐玄宗时著名道士,以道术高闻名于世,《旧唐书》有传,《太平广记》卷二十六也载其事迹。唐玄宗曾拜其为鸿胪卿,封越国公,卒後赠越州都督。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封致虚见素法师,宣和二年(1120)加封灵虚见素真人。书中既有关于叶法善的神话传说,也有史实,为研究道士叶法善的参考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

1.33 万字 | 2023-05-17 21:56更新

南华真经注疏
南华真经注疏

郭象 成玄英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注疏》,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三十五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一、清《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二、清光绪二年浙江书局刻印本(简称浙江书为本);三、宋陈碧虚《庄子阙误》(简称阙误)。

42.94 万字 | 2023-05-30 22:34更新

道德真经集义
道德真经集义

刘惟永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集义》元刘惟永、丁易东合撰。刘惟永,字月屋,元道士,任常德路玄妙观提点,赐号凝远大师。与丁易东合撰《道德真经集义大旨》三卷、《道德真经集义》三十一卷,今存十七卷。全书共分二部,皆为刘、丁二人合撰。其中第一部为《道德真经集义大旨》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 《道德经图说》 内含附图十六幅; 中卷为《道德真经集义诸家姓氏》和《道德真经》诸家序;下卷为《道德真经》说,辑诸家之说阐述《老子》要旨。第二部为《道德真经集义》。其每章章首有总说,阐明该章旨意,然后为经文及诸家的注释。书中所引诸家释文的原本多已散失,但释文赖此书得以留存。所以后世学者因其涉猎广博,而承认其参考价值。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

25.12 万字 | 2023-06-04 21:18更新

冲虚至德真经解
冲虚至德真经解

江遹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冲虚至德真经解》,二十卷。宋江遹撰。唐天宝元年,诏号列御寇为冲虚子,其书 《列子》 为 《冲虚真经》,宋人又加至德二字而为《冲虚至德真经》。江遹作此书实际上是注《列子》,后人依《列子》八卷之数,将江遹所作二十卷合并为八卷,所以清《四库全书》依内府所藏八卷本收录,今依 《四库》本。前人研究 《列子》者,除晋人张湛外,有唐代殷敬慎作释文二卷,其书已不独存,其释文与张湛注文夹于通行本经句之下,已难分张注或殷释;又有唐人卢重玄作《冲虚真经解》二卷,如今也存于他人书中,唯有江遹此书,仍流传完备。其书逐段解说经文,阐发其旨意。认为“天道之运,必先于天瑞。圣人之应世,莫大于帝王”(见《说符》篇末解说),所以 《列子》一书的篇次为:《天瑞》第一,《黄帝》第二,《周穆王》第三,《仲尼》第四,《汤问》第五,《力命》第六,《杨朱》第七,《说符》第八。认为 《列子》一书的旨意是 “传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而所谓古之博大真人者也。”(出处同上)江遹颇为注重经中言外之意,称“子列子,古之善为士者也”(见《天瑞》首句解)。认为子列子不是一个人的称呼,而是先古所有“善为士者”的总称。他在《天瑞篇》中解释壶丘子林:是 “以虚容为体,以中庸为道,兼覆万物者”所以为诸子 (即子列子)之师。江遹此说,否定了列御寇其人的存在。后世研究《列子》者,认为江遹之作文辞典雅,思致玄远,但也不无穿凿之处,又染俗流之猥言,未免有秽其书。现存明 《道藏》本 (题二十卷,与焦竑《国史经籍志》著录的卷数相同),清 《四库全书》本。

10.89 万字 | 2023-06-05 21:14更新

道德真经疏义
道德真经疏义

江澄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疏义》,十四卷。宋江澄 (生卒年不详)撰。江澄,太学生,宋人,其余不详。撰有《道德真经疏义》。宋徽宗赵佶,曾经为 《道德经》作解,引起宋代学者纷纷研究著述。江澄撰此书,就是为了疏证《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其书效仿杜光庭著《道德真经广圣义》的体例,又与章安所作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体例相近。前列经文御注,次为解义疏证。逐句阐述,疏文繁衍;广引旧籍,多以 《庄子》、《周易》文理相参。然宋徽宗解释“道德”,其文简约;而江澄之疏,称道之为物,无所不在,无所不通,万物皆由道,赞成“道无尽而德可修”之论。后世学者对此书予以肯定。如《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认为其书 “语皆精审”、“文理周密”,使读者 “读徽宗之注,不觉其简; 澄之疏文,不厌其繁。”然江澄注疏,局于御注,缺少宏通阐述,白璧微瑕。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16.00 万字 | 2023-06-16 21:11更新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

高守元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金人高守元纂集,约成书於大定乙酉。二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高守元集《列子》张湛注、卢重玄解、宋徽宗政和御解、范致虚训释为一书,故名《四解》。全编以张湛注经、注为主体,不冠名姓,其他则以“卢曰”、“政和”、“范曰”相区别,悉数客观胪列而不加个人识断。东晋学者张湛,通过注解《列子》,宣扬他的玄学思想。盛唐学者卢重玄则以诠释经典阐述其重玄理论。殆至北宋政和年间,徽宗赵佶与其臣僚范致虚以“老学解读《列子》,糅合儒、道,并将宋代易学引入其中”,即《冲虚至德真经义解》及《冲虚至德真经解》二书。唐代殷敬顺《列子释文》(《冲虚真经释文》)侧重于音义训诂,而较早的诠解经典、阐发义理的传注之作非此四家莫属。

17.06 万字 | 2023-06-16 21:15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