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戍寒笳记
古戍寒笳记

叶楚伧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古戍寒笳记》46 回,历史小说并有武侠色彩,连载于1914年11月至1915年2月《七襄》旬刊一至九期。1917年由上海《小说丛报》社出版单行本。 小说描写清初各地抗清义师风起云涌,奋勇抗清的情景。男主角杨秋,是位文武全才,被清廷逮捕,充军宁古塔,行至塞外,被红石山的反清义军救出。此时明室遗民大批来到关外,准备起义抗清。清廷得到风声,派八王爷到辽东征讨,无功而回。杨秋等人潜伏在红石山中,积聚力量,训练义军。

15.02 万字 | 2022-04-19 21:04更新

金陵秋
金陵秋

林纾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金陵秋》是由林纾所写的章回体小说,以作者同乡辛亥革命将领林述庆军中日记的真实经历为背景,以虚构人物女学生胡秋光为纬,记叙、描写了辛亥至民国元年间社会的鼎沸纷扰状况。

4.46 万字 | 2022-05-07 08:59更新

道行般若经
道行般若经

支娄迦谶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道行般若经,佛经名。10卷,又称《小品般若》,又称道行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般若道行品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后汉支娄迦谶译。是反映大乘佛教般若学的较早的一部经,主要宣扬大乘“自性空”思想。

9.58 万字 | 2022-06-21 15:57更新

战略
战略

胡宗宪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战略》是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所著的军事作品。主要包括车战考略、舟战考略、战策机关等篇章

0.64 万字 | 2022-07-17 22:13更新

法集要颂经
法集要颂经

法救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法集要颂经》(经名)四卷,尊者法救集,赵宋天息灾译。即出曜经三十三品之法偈。

2.88 万字 | 2022-10-14 08:27更新

毛诗指说
毛诗指说

成伯玙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唐成伯屿撰。伯□之生平始末无考,除此书外,尚撰、《尚书断章》等书。此编共四篇,一为兴述,阐明所谓先王陈诗观风之旨,论述孔子删定《诗经》正雅的原由。二日解说,首先阐释诗义,而后为风、雅、颂,以下分别为《周南》、《访传序》、篇章、后妃,终以《鹊巢》、《驺虞》,其大略即举《周南》一篇,隐括论列,引申以及其余。三为传受,详细备列齐、鲁、毛、韩四家授受次序及世次,并后儒训释源流。四曰文体,凡三百篇中句法之长短,篇章之多寡,措词之异同,用字之体例,皆胪举而详述,颇似刘氏《文心雕龙》的体例,大盖为作者说经之余论。成氏于书中,认为《诗序》首句为子夏所传,以下则为毛苌所续,这一说法,实发端于伯□此书,其决别疑似,对《诗经》研究有很大贡献。书中所论,诸如孔子删诗之由,先王陈诗观风、四家诗传授世次等等,都在一定方面反映-了唐代的《诗经》研究水平,足资后世研究者所参用。

0.65 万字 | 2022-10-19 21:16更新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惟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为北宋新译佛典,宋释惟净等译,首刊题记四行:“敷文阁直学士、左朝议大夫、潼川府路都钤辖安抚使、知泸州军州提举学事兼管内劝农使、赐紫金鱼袋冯檝,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舍俸添镂经板三十函,补足《毗卢大藏》,永冀流通。劝缘福州开元禅寺住持慧通大师了一题”,题刻比较完整,字迹也很清晰。据考,慧通大师自宋绍兴十八年闰八月至二十一年二月(1148~1151)任福州开元寺住持,因此,该经卷的刊刻当在此期间。

7.91 万字 | 2022-11-02 08:19更新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求那跋陀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是求那跋陀罗翻译的佛学经典书籍。

2.57 万字 | 2022-11-03 13:36更新

卫公兵法辑本
卫公兵法辑本

李靖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卫公兵法辑本》是《李卫公兵法》的辑佚本。《李卫公兵法》又称《李靖兵法》,是由唐朝的军事家李靖所着的一部军事著作,现在已经亡佚。《卫公兵法辑本》是清朝人汪宗沂根据《通典》、《太平御览》、《武经总要》书中所引的佚文编录而成。共三卷,即上卷《将务兵谋》、中卷《部伍营阵》、下卷《攻守战具》。

2.28 万字 | 2022-11-05 08:28更新

投笔肤谈
投笔肤谈

西湖逸士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投笔肤谈》是中国明代兵书,著者署为西湖逸士,明何守法撰音点注。现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弘锡堂刊本。全书分上下卷,共13篇,以示“仿《孙子》之遗旨”。 全书逻辑严谨,重点突出,明显地反映出明朝后期的御侮思想。书中有何守法的题解和点注,题解指出该篇的主要内容和与其他篇的联系,注解解释原文并以大量战例为佐证。但“方术”中有些怪诞神异内容,则无价值。

2.88 万字 | 2022-11-05 08:34更新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

金总持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是北宋金总持翻译的佛经,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至政和三年(1113)之间译出。本经记述佛在舍卫国祇园精舍时,应"甚深勇猛"(人名)比丘的请求,对诸比丘说三科(蕴、处、界)、十二缘生、四圣谛、禅定、三十七道品等方面的法数。

1.02 万字 | 2022-11-17 15:13更新

阴持入经
阴持入经

安世高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阴持入经》,凡二卷。东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旨在阐明五阴(色、受、想、行、识)及十二入(眼、耳、鼻、舌、身、心,及色、声、香、味、更、法等,内外各六)之法相,并细说三十七品经法(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贤者八种道行)。更进而阐论由道谛通达解脱之方法。

1.20 万字 | 2022-11-17 15:20更新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

智吉祥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经名),三卷,宋智吉祥等译。佛为巨力长者说大乘之深法,长者得无生忍,求出家,佛为授记。

1.19 万字 | 2022-11-17 15:23更新

湛然居士文集
湛然居士文集

耶律楚材 | 诸子百家 | 已完结

《湛然居士文集》,亦称《湛然居士集》。诗文别集。元耶律楚材撰。楚材号湛然居士,故以名集。十四卷。以诗为主,仅第八、十三、十四卷收有书序碑记。书中有关西域诗六十余首,为扈从元太祖西征时所作。有《四部丛刊》影元抄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编次殊无体例,疑传写者乱之”。书中有扈从成吉思汗西征时所作诗60余首,对研究其时西域情况和成吉思汗西征之事,具有参考价值。有《四部丛刊》影元钞本、《渐西村舍》本、中华书局版谢方点校本等。

15.65 万字 | 2022-11-21 19:05更新

佛说身毛喜竖经
佛说身毛喜竖经

惟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身毛喜竖经》是北宋惟净、法护翻译的佛经,于天圣元年(1023)译出。本经记述佛在毗舍离国最胜城最胜林时,对长者之子善星谤佛言论所作的批斥。

1.44 万字 | 2022-11-27 21:03更新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

昙景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是南北朝时期昙景翻译的一部佛经,于建元元年(479)至中兴二年(502)之间译出。本经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命大弟子目犍连前往迦毗罗城,度其子罗喉罗出家作沙弥为引子,围绕罗喉罗因年幼"耽著嬉戏,不乐听法",波斯匿王因"不堪苦坐听佛说法",波斯匿王夫人的"四石女"(四个侍女)因宝珠被窃遭打,"五百粗行比丘"因不能忍受戒律的约束要求还俗等事,记述了佛对罗喉罗、波斯匿王、祇陀太子等人所说的"十善道法"(修行"十善")理论,以及相关的宿缘故事("野干"与"天帝"的对话等)。

2.24 万字 | 2023-01-11 11:37更新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

智严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乘修行菩萨行门诸经要集》凡三卷。唐代智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略称菩萨行门诸经要集。系纂集诸经中,有关大乘菩萨行之要文而成,计有四十二经六十七条(或六十六条)。卷上引载象腋经、说妙法决定业障经等十一部之文,卷中引载海慧菩萨所问经、戏乐严经等十部之文,卷下引载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如来境界等二十一部之文。所引诸经之中,方广如来智经、演法师品经、戏乐严经、胜积品经、金光上胜毗尼经、降伏魔经、宝童子夫人所问经、如来境界经、离垢菩萨所问经、宝聚经、那罗延品经、梵刹经、一切诸佛所念经、法集经、集会品经、殊胜具戒品经等十六经为未传于中土之经。[续古今译经图纪、开元释教录卷九、阅藏知津卷四十一]

4.44 万字 | 2023-02-14 21:23更新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公元399年,后秦佛陀耶舍和竺佛念共同译出《阿耨达经》,现收录在《大藏经》,名为《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

2.92 万字 | 2023-02-14 21:39更新

佛说大般泥洹经(法显)
佛说大般泥洹经(法显)

法显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般泥洹经,梵名Maha^-parinirva^n!a。凡六卷。东晋法显译。 《大般泥洹经》解说如来常住、悉有法性诸义,分十八品,相当于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之前十卷五品,于义熙十三年十月一日译出,至十四年正月二日校定。

7.36 万字 | 2023-03-21 20:28更新

五灯会元目录
五灯会元目录

一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五灯会元目录。 原夫菩提达磨遡大龟氏於释迦文佛眴青莲目而得教外别传之旨之二十八代之祖也。既佩佛心印。於梁普通之初至东震旦。时学者方以讲观相高。廼曰。吾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为宗。六传至曹溪大监。支而为南岳青原。又分而为云门.临济.曹洞.沩仰.法眼五宗。支分派列演溢于天下矣。

2.21 万字 | 2023-05-08 16:28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