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余事杂录》,宋陈景元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书也是《南华真经章句音义》的副产品。其上卷抄录《公孙龙子》中《白马论》、《指物论》二篇及谢希深注,下卷载唐杨嗣复《九证心戒》,是九种察言观色的方法。
0.88 万字 | 2023-05-01 19:44更新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是北宋金总持翻译的佛经,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至政和三年(1113)之间译出。本经记述佛在舍卫国祇园精舍时,应"甚深勇猛"(人名)比丘的请求,对诸比丘说三科(蕴、处、界)、十二缘生、四圣谛、禅定、三十七道品等方面的法数。
1.02 万字 | 2022-11-17 15:13更新
《贾岛集》四卷,唐贾岛撰。贾岛(779—843),晚唐苦吟诗人的代表,也是著名“推敲”典故的主人公,名句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等。诗歌内容写科考碰壁的失意和怨愤、贫苦窘困生活的哀叹、清寂之境和佛禅境界的感受等,吟咏日常感受以及与亲友唱和。风格清新奇僻,峭直刻深,《沧浪诗话》称之为“贾浪仙体”。贾岛存诗约400首,因贾岛曾官长江主簿,故其集多称《长江集》
3.27 万字 | 2023-01-02 21:09更新
《海岛算经》由刘徽于三国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所撰,本为《九章算术注》之第十卷,题为《重差》。唐初开始单行,体例亦是以应用问题集的形式。研究的对象全是有关高与距离的测量,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利用垂直关系所连接起来的测竿与横棒。有人说是实用三角法的启蒙,不过其内容并未涉及三角学中的正余弦概念。所有问题都是利用两次或多次测望所得的数据,来推算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的高、深、广、远。此卷书被收集于明成祖时编修的永乐大典中,现保存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刘徽也曾对九章算数重编并加以注释。全书共9题,全是利用测量来计算高深广远的问题,首题测算海岛的高、远,故得名。
0.18 万字 | 2023-09-16 21:06更新
《般舟三昧经》,3卷,又名《佛立三昧》,是一部专门讲一心念佛的证得念佛三昧的经典。由东汉时代月氏国的支娄迦谶大法师翻译而成。 不同的译本还有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及笈多等翻译的《大方等大集贤护经》5卷。
0.78 万字 | 2022-10-25 08:51更新
《观察诸法行经》,凡四卷。隋代阇那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容分为三品,即无边善方便行品、先世勤相应品、授记品。乃叙述佛为喜王菩萨说决定观察诸法行之三摩地。又以经文中已出现不羡小乘等语,而被视作大乘佛教发展初期之作。
3.46 万字 | 2023-03-21 20:53更新
《犹龙传》,北宋道士贾善翔编撰。南宋《秘目》及《宋史‧艺文志》均著录此书三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为六卷,收入洞神部谱录类。此书为老子神话传记。卷首有贾氏自序,谓自《史记》以下,历代史书记述老君降世事迹,大多简约不详。作者因此据有关史书道典撰集此书,“庶其详也”。全书分二十八篇,以编年体详述老君应时降世,传道设教之灵异事迹,以及历代崇奉老君之事。其事上起元始之时,下止于北宋真宗朝。此旁征博引,大多为道教神话。传说孔子曾赞叹“老子其犹龙乎!”本书题名为“犹龙传”。
4.41 万字 | 2024-02-27 19:53更新
《沙弥律仪毗尼日用合参》,律学著述。明袾宏辑集、戒显订阅、济岳汇笺。三卷。系《沙弥律仪要略》和《毗尼日用》合集的注释书。注释分为三部分:初标明题目;次疏别十戒;后诠次威仪。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16.30 万字 | 2024-01-23 13:40更新
《快士传》是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全书十六卷,即十六回,有清代刊本,书署“五色石主人编”。作者即《五色石》、《八洞天》的作者徐述夔 (1701?一1763?)。徐述夔,原名庚雅,字孝文,江苏东台人,乾隆年间中过举人,后官知县。他因其所著《一柱楼诗》等书中,多有怀念前明、诋毁满清之语,故酿成诗案文字狱,在死后遭剖棺戮尸之祸,其生平所著亦遭禁毁。本书写主人公书生董闻的遭遇,有文字狱之祸,竟与作者自己后来的灾祸暗合,可谓奇事。书中写出了科举落榜文人的种种心态,表现出作者的一定胆识。同时,本书情节复杂,结构严谨,语言也较流畅,堪称佳作。
12.45 万字 | 2022-06-18 09:19更新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是求那跋陀罗翻译的佛学经典书籍。
2.57 万字 | 2022-11-03 13:36更新
四卷。宋司马光撰。《道德真经论》又称《道德真经传》、《道德论述要》、《老子道德论述要》。汉晋以来,研究《老子》的学者聚讼纷争,其争论焦点之一就是道德是否一体。一派主张道德分见,陆德明《经典释文》及唐代传注皆从此说;另一派主张道德一贯,以司马迁为代表。司马光支持后者,认为道德连体,不可偏举,应废《道经》、《德经》之名,而称《道德论》。《道德真经传》,注疏简略。司马光注“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句,皆于“有”、“无”之后断句,与古读不同。他注疏道:“天地,有形之大者也。其始,必因于无,故名万物天地之始曰‘无’;万物以形相生,其生,必因于有,故名物之母曰‘有’。”由此可知,司马光在“有”、“无”之后断句之原由。后世研究《老子》的学者,因学术观点不同,对司马光《道德真经传》褒贬不一。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所录《道德真经传》有“夫道德连体,不可偏举,今从本名,温公之说如此,其不曰《经》而曰《论》,亦公新意也”句,对司马光力废《道经》、《德经》篇名之举,大为赞赏。至于对“无名,天地之始”四句的断句,虽然新颖,却不符老子原意。总体看来,《道德真经传》虽有司马光的独创之见,但在学术上并没有更高的造诣。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都玉诀类。原经无章名,今据王弼本补。
1.46 万字 | 2023-09-03 20:40更新
宋代文章理论著作。李涂著。据明人焦竑的《国史经籍志》,李涂有《文章精义》2卷,但原书久无传本。清代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署名李耆卿的《文章精义》1卷,四库馆臣认为二者当为同一本书。李涂论文多宗六经,认为:“《易》、《诗》、《书》、《仪礼》、《春秋》、《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皆圣贤明道经世之书,虽非为作文设,而千万世文章从是出焉”。
0.62 万字 | 2023-01-28 17:56更新
《陶渊明集》,梁昭明太子萧统搜集陶渊明遗世作品,编为《陶渊明集》七卷,录一卷,并为之作:《陶渊明传》、《陶渊明集序》。
2.33 万字 | 2023-01-06 15:47更新
《道德真经注疏》,原题顾欢,疑系宋人所作。八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附录:敦煌S.4430 号残抄本。
8.09 万字 | 2023-06-23 16:25更新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宋代章安对宋徽宗狮注的解义,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后人在评论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时,常将章江两书相提并论,但江澄所作局于注文,无宏通阐述,实位于章安所作之下。章安《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作为后世学者研究宋徽宗注解《道德经》的参考文献,实价值不菲。
7.91 万字 | 2023-06-26 21:17更新
《性善恶论》,六卷,明传灯著,(目录作注)并序,王立毂序。性具善恶论是天台宗佛性论之基本思想,亦为历代天台宗匠视为家珍。及至明代幽溪传灯法师,尤以性具善恶之旨趣为洞明如来出世、为众生开示悟入这一大事因缘之眼目;亦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圭臬。其晚年所著《性善恶论》六卷,秉承天台付嘱,融摄孔门道脉;糅合众经论,综合诸师说;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详尽阐述了天台宗性具善恶之旨要。此外,其早年所著《净土生无生论》,涵摄华严宗、禅宗、净土宗以及世间心性论等,复以明心见性、即心是佛、行归净土等总以发明天台性具思想。在其弘宗演教、肆力躬行之下,一时缁素云集响应,大大改变了天台宗长期以来的疲弊颓势。
13.53 万字 | 2024-03-20 10:37更新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佛教净土宗著作,记称亲闻者。表禀承非谬也。教。髫年出家。即随师祖大和尚。往括苍普慈寺。听讲圆觉。末听此论。联翩浃旬。尔时敷文极畅。阐义至精。座下听众。无有一人。若身若心生懈倦。而不开悟者。惟教。神根既钝。兼之童稚无知。若聋瞽观场。不过随人泣笑而已。既返幽溪。年齿渐进。而好乐之念日臻。非但数听数承。兼复屡请屡问。随闻随记。散叶盈函。既无疑而不决。亦无义而不详。苟不贯之集之。何以益人益己。若夫方言巧拙。可曰责在我躬。其於造诣情微。敢将质诸来哲。入门者。请径升堂。而飡甘露。种种问桥。非所急也。
3.36 万字 | 2024-06-05 20:18更新
《胜鬘师子吼—乘大方便方广经》,佛教经典。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一卷。该经谓波斯匿王女胜鬘夫人因闻法见佛、敬礼赞叹如来而生信解,蒙佛授记,号“普光如来”;后胜鬘夫人承佛威德,在佛前演说一乘、一谛、一依等大乘佛法。其主旨是宣扬大乘佛教的“一乘真实”与“如来藏法身”说,亦即主张如来藏即自性清净心。
0.98 万字 | 2022-07-18 09:10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