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疏注
华严经疏注

澄观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经疏注》百二十卷,唐澄观述。宋净源录疏注经。缺卷二十一至七十又九十一至一百。

46.58 万字 | 2023-05-15 08:30更新

悟道录
悟道录

刘悟元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悟道录》是清代刘悟元的道家著作,主要探讨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作者通过哲学思辨和个人领悟,阐释了道家的核心观点和实践指导,既有理论性的阐述,又注重实践应用。本书内容深奥而全面,对于研究道家文化和个人修行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02 万字 | 2024-10-28 19:21更新

沙弥律仪要略述义
沙弥律仪要略述义

书玉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简称《沙弥要略述义》、《律仪要略述义》。律学著述。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书玉撰。二卷。系明袾宏辑《沙弥律仪要略》的注释书。分初释标题、二释文两部分。释文又分戒律、威仪二门。书中随文逐节加有科文,条理清晰。作者指出,本书应与其自撰《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合看,因某些略释之文均在该书有详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15.98 万字 | 2024-03-26 19:43更新

释门归敬仪通真记
释门归敬仪通真记

智涌了然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释门归敬仪通真记,三卷,唐道宣撰,宋了然记并序,日本慧光合并序,妙辨雅序,宋如皎跋,夹注排科会本。

15.66 万字 | 2024-03-26 19:40更新

持人菩萨经
持人菩萨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持人菩萨经》,西晋,竺法护译

2.72 万字 | 2023-01-15 16:17更新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杜光庭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注。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1.21 万字 | 2023-05-14 07:47更新

名僧传抄
名僧传抄

宝唱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名僧传抄》,又名《名僧传》,凡三十卷。梁代宝唱撰。集录东汉至齐粱间之高僧、硕德四二五人之事迹。本书着成后不久,慧皎之高僧传问世,而世人多用慧皎所着之传,故本书流布不广,终至散轶。今续藏第一三四册所收之名僧传抄一卷,仅存载本书之目录,及本书部分之要文。本书共分八科:(一)外国法师,竺迦摄摩腾以下十八人。收于初四卷。(二)中国法师,朱士行以下一六三人。收于卷五至卷十七。(三)律师,卑摩罗叉以下二十人。收于卷十八。(四)禅师,弗若多罗以下四十人。收于卷十九、卷二十。(五)神力,耆域以下十五人。收于卷二十一。(六)苦节,惠永以下一三九人。收于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八。(七)导师,道照以下十三人。收于卷二十九。(八)经师,昙药以下十七人。收于卷三十。据续高僧传卷一载,本书系由梁天监九年(510)开始撰集,至天监十三年完成。于隋唐之顷,本书尚存于世,在隋唐两代之经籍志中皆著录之;又续高僧传卷一中,亦载有本书之序略,后始渐散轶。此外,本书亦曾流传于日本。

2.27 万字 | 2023-05-08 16:37更新

太清石壁记
太清石壁记

苏玄朗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太清石壁记》,原题“楚泽先生编”。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抱朴子•遐览篇》已著录“樊英石壁文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亦著录“玄晋苏元明太清石壁记三卷”。注称:“乾元中(758-760)剑州司马纂,失名。”按苏元明即隋代罗浮山隐士苏玄朗,号青霞子,精通内外丹法。本书似为苏玄朗据魏晋丹书纂集丽成,又经唐人楚泽先生改编。书中记载外丹服食药方五十馀种。皆列举药物分两及捣炼制作方法。上卷有太一金英神丹方、造大还丹方、黄帝九鼎丹方、太一金膏丹方、石硫黄丹方等二十馀种药方,并有造六一泥法、造丹炉药釜法、飞丹禁忌法等。卷中收录八神丹方、三使丹方、召魂丹方等三十馀种造丹方法,并附服丹方法、禁忌及效验。又有〈丹经秘要口诀〉及〈合药诀〉,列举六十馀种药物之异名。下卷有炼钟乳法、作铁粉法、造砒丹法等丹方,并有服诸丹诀、疗病状法、服丹人消息法,以及鉴定金石药形质美恶之法等。据称依法服丹,可治病或登仙。本书亦为研究早期炼丹术及医药史之重要资料。

1.50 万字 | 2023-12-31 14:30更新

不退转法轮经
不退转法轮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四卷,失译。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之异译。

4.14 万字 | 2024-03-15 06:17更新

续高僧传
续高僧传

释道宣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续高僧传》或称《唐高僧传》,三十卷,是唐释道宣(596~667)撰传记。道宣认为慧皎《高僧传》中记载梁代的高僧过少,而需要作补辑的工作,于是经过相当时期的收集资料,写成《续高僧传》三十卷。内容从梁代初叶开始,到唐贞观十九年(645)止,一百四十四年的期间,共写正传三百三十一人,附见一百六十人,即于贞观十九年完成。在成书后二十年间,陆续有所增补,又成后集《续高僧传》十卷。

39.61 万字 | 2022-05-18 18:55更新

天圣广灯录
天圣广灯录

李遵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天圣广灯录》,又称《广灯录》、《禅宗广灯录》。禅宗史书。北宋李遵勗编。30卷,另有目录1卷。天圣七年(1029),李遵勗献《广灯录》,仁宗赐“天圣”二字并序。本书系增广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而成,收录自释迦牟尼、摩诃迦叶以下西天二十七祖、东土六祖、南岳怀让下十一世、青原行思下十二世约370余人的机缘语句及略传。李遵勗得法于临济宗禅僧蕴聪,为南岳下第九世(《五灯会元》卷十二则编为“南岳下十世”),故对南岳系禅师叙述尤详,马祖道一以后诸师语录几乎全部收录。但缺青原系第一至六世,人物不全,且世系编次较凌乱。编者殁后,其小传及有关机缘语句亦收录于本书卷十八之末。本书刊行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收于《卍续藏》第135册。

25.28 万字 | 2023-08-31 10:06更新

本事经
本事经

玄奘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本事经》,(梵语:ity-uktaka,巴利语:itivuttaka)七卷,玄奘三藏译于唐永徽元年(650年)。是九分教之一。共有三法品,一法品有六十经,二法品有五十经,三法品有二十八经,共计有一三八经。巴利经典中的《小部·如是语经》,与本经之内容性质极为接近。

5.61 万字 | 2022-11-20 16:34更新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西晋-竺法护译

2.23 万字 | 2023-01-11 11:34更新

续古尊宿语要
续古尊宿语要

晦堂师明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续古尊宿语要》,六卷。宋代晦堂师明编。此书继《古尊宿语要》之后而编,收录临济、汾阳昭、琅琊觉、慈明圆、翠岩真等八十一位禅师的语要。由于所摘录机缘语句较少,很少涉及人物生平履历,没有完整的传法谱系,其史料价值低于灯录。收入《续藏经》。

28.07 万字 | 2023-08-31 10:15更新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

咫观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十卷,清咫观记并序及后记(后记署名妙空),又云水陆道场法轮宝忏,或单云法轮宝忏。楼阁丛书注本存目未刊。

29.42 万字 | 2023-09-01 15:05更新

墉城集仙录
墉城集仙录

杜光庭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墉城集仙录》,古代神仙传记。五代道士杜光庭撰。收入《正统道藏》,六卷;《云笈七签》本则为三卷。记载圣母元君、金母元君、上元夫人、昭灵李夫人等三十七位女仙事迹。相传西王母所居为金墉城,女仙归王母所统,所收皆为古今女仙,故以此为书名。道教中称女性成仙者为元君,或女仙,世人称仙女,以区别对男性关于神仙真人之称谓。杜光庭撰《墉城集仙录》,载述古今女子成仙的事迹,取材于《汉武内传》、《真诰》等道书仙传。因女仙以西王母为首,相传西王母居于金墉城,所以此书以“墉城”为名。

4.01 万字 | 2024-04-14 22:17更新

太上六壬明监符阴经
太上六壬明监符阴经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太上六壬明鉴符阴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四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卷首序文称:昔孙膑学道于鬼谷,在园中遇白猿赐以此书,其书言兵家六壬遁甲之术。大抵以书符念咒、踏罡步斗、醮祭启告玉皇上帝等方术,召役六丁六甲来助,使行法者能隐形遁身,造作兵器有灵、或召风雨雷火,破敌成功等等。原书正文三卷:卷一共十式:混元式、天元式、地元式、人元式、二仪式、三才式、四序式、五行式、六丁式、六甲式。各具符咒祭法。 卷二共四式:造褙子式、造器械式、六甲厌式、造神枪式。 卷三共十一式:九星式、十干式、十二支式、十二月式、十二月将式、八门式、太一式、祭风式、祭雨式、平地成河式、平地生火式。三卷之后,又增补第四卷,引述三元经及伍子胥、王璋之语,讲述奇门遁甲之法十余种。包括:急则从神缓取门、避形遁迹、玉女反闭局、门下十干神名、欲行千里出门法、三奇吉门禹步、真人禹步斗罡、六甲阴符、行军禳风法、玉女返闭指南、每日出门咒、四不向战、推入节宜向、李仆射孤虚法等。大抵亦言卜战求财、出门求仙、隐形遁迹、趋吉避凶之符咒法术。

1.44 万字 | 2023-12-31 14:26更新

道德真经集义
道德真经集义

危大有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集义》明危大有集,十卷。自序作于明太祖洪武丁卯年(1387)。原本为二卷,《正统道藏》本析为十卷,收于《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是书凡纂集十二家注解:河上公、何心山、吕知常、李道纯、刘师立、林希逸、董思靖、柴元皋、倪思、苏辙、晁迥、吴澄。作者自序谓「取其训释详明,理长义同而不牵强者」。此书有一定的资料价值。

10.06 万字 | 2023-06-19 21:43更新

读诗私记
读诗私记

李先芳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读诗私记》,五卷。明李先芳撰。先芳字伯承,号北山,监利(今属湖北省)人。寄籍濮州(今属山东省)。嘉靖二十八年(1547)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着有《读诗私记》、《江右诗稿》、《李氏山房诗选》等。是书成于隆庆四年(1570),所释大抵多从毛、郑。毛、郑难通之处,则参之吕氏《读诗记》、严氏《诗缉》诸书。其自序曰,“文公谓小序不得《小雅》之说,一举而归之刺。马端临谓文公不得郑卫之风,一举而归之淫。胥有然否,不自揣量,折中其间”云云。所释不专主一家,故其议论平和,无门户之见。如说《郑风·子衿》,仍从学校之义,则不取宋学。谓《国风》《小雅》,初无变正之名,则不从汉说。至《楚茨》、《南山》等四篇,则小序与《集传》之说并存,不置可否。虽援据不广,时有缺略,要其大纲,与穿凿臆撰者不同。朱彝尊《经义考》载先芳有《毛诗考正》,不列总数。

2.43 万字 | 2023-10-10 12:38更新

易数钩隐图
易数钩隐图

刘牧 | 易学典籍 | 已完结

《易数钩隐图》,经学注释。宋刘牧著。三卷。曾经注《周易》十一卷,今已佚。只有此书三卷及《遗论九事》一卷尚存。取“河图”、“洛书”参以道教思想。采摭天地奇偶之数,自太极生两仪以下,至于复卦,共五十五位,点之成图,图下阐释其义,是宋儒易学讲述“象”“数”较早的著作。《宋史·艺文志》载刘牧有《新注周易》十一卷,图一卷。晁公武《读书志》则作图三卷,《新注周易》不存。今存唯《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刘牧之学出于种放,种放又出于陈抟,与邵雍之学同源,但刘牧早于邵雍倡言图书之学。其说与后来邵雍不同,以九为河图,以十为洛书。当时,黄黎献曾作《略例隐诀》、吴秘作《通神》、程大昌作《易原》,发明刘牧之学。

1.38 万字 | 2022-12-12 09:42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