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为北宋新译佛典,宋释惟净等译,首刊题记四行:“敷文阁直学士、左朝议大夫、潼川府路都钤辖安抚使、知泸州军州提举学事兼管内劝农使、赐紫金鱼袋冯檝,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舍俸添镂经板三十函,补足《毗卢大藏》,永冀流通。劝缘福州开元禅寺住持慧通大师了一题”,题刻比较完整,字迹也很清晰。据考,慧通大师自宋绍兴十八年闰八月至二十一年二月(1148~1151)任福州开元寺住持,因此,该经卷的刊刻当在此期间。
7.91 万字 | 2022-11-02 08:19更新
《菩萨念佛三昧经》,论述念佛三昧的因行果德的经典。有两个译本,一是《菩萨念佛三昧经》六卷 ,刘宋天竺沙门功德直共玄畅译,收录于乾隆大藏经大集部第67部,;二是《佛说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经》十卷,隋天竺三藏达磨笈多译, 收录于乾隆大藏经大集部第68部。
5.63 万字 | 2022-11-02 16:07更新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五卷,赵宋法天译。明宝光明陀罗尼之法门。多与华严经十住品及贤者品同。佛在鹫峰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俱。普贤与佛,问答法界深义。妙吉祥请问宝光明总持法门,佛令转问普贤。因问觉与觉者二字之义。舍利弗广叹菩萨智能,不可角敌。次有法慧菩萨入定受加,出说十住法门。(与华严经十住品长行偈颂俱同。)普贤菩萨赞叹印证。舍利弗自叹从来未闻。佛命其广集诸天,重请妙吉祥说法。妙吉祥许已,大地震动,十方云集,乃相与问答,令众获益。普贤复问如来大悲之义,复请如来说宝光明总持陀罗尼。舍利弗又与妙吉祥问答妙法,住世几何。妙吉祥复问佛持经之福,谤经之罪。普贤又问持经者当生何土。又问云何得此宝光明总持法。佛答以一法,谓不起煞意。又有二法,谓离于瞋恚,善言诱喻。阿难又问佛闻经之处。佛又为普贤菩萨说偈。
3.40 万字 | 2022-11-06 14:10更新
《十地经》,属佛说法的第一个时期,收录在大乘经藏华严部,他不是独立的一部佛经,是华严宗的根本经典。这部经是金刚藏菩萨,为解脱月菩萨,解说的菩萨修行十个阶段。
6.22 万字 | 2022-11-06 14:34更新
《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经名),三卷,宋智吉祥等译。佛为巨力长者说大乘之深法,长者得无生忍,求出家,佛为授记。
1.19 万字 | 2022-11-17 15:23更新
《苕溪渔隐词话》南宋时期胡仔编撰的词话集。胡仔(1110年-1170年),字元任,号苕溪渔隐,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父胡舜陟著有《三山老人语录》,《苕溪渔隐丛话》多加称引。胡仔以父荫入仕,曾任常州晋陵知县。约在绍兴十五年(1145年),胡仔退隐吴兴苕溪;后复出,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官闽中漕幕,乾道初再次归隐苕溪。胡仔一生蹭蹬仕途,著书自娱,以终天年。
1.22 万字 | 2022-12-18 10:51更新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明朝末年蓟辽督师。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 袁崇焕虽为抗清名将,但也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有《袁督师遗集》存世,今人辑有《袁崇焕集》。
0.81 万字 | 2023-01-09 15:38更新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摩诘经》《净名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有3卷,14品。叙述毗耶离(吠舍离)城居士维摩诘,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过他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义旨为“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批判一般佛弟子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道的绝对境界。
3.15 万字 | 2023-02-14 21:44更新
《佛说妙吉祥瑜伽大教金刚陪啰页轮观想成就仪轨经》,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曼拿罗分第一。一切成就法分第二。观想分第三。画像仪轨分第四。护摩法分第五。观想成就分第六。
0.67 万字 | 2023-02-14 22:06更新
《揞黑豆集》清心圆拈别、火莲集梓。全书九卷。成书于清乾隆五九(1794)年。书名“揞黑豆集”,是说其编集目的是要揞除那些落入拟议言诠的“黑豆”。因为,这些“黑豆换却眼睛”,为让参学人恢复光明本具的“眼睛”,全书据《指月录》及诸家灯史所载,辑录一百四十八人的机缘法语,偶亦附上心圆的拈提评语,以使学人领会古人活杀自在的禅机。全书九卷之中,卷首收录佛祖机缘语句,卷一至卷八收录自大鉴下第十七世应庵昙华至第三十六世茅溪行森间一百四十人之机缘法语。收入《续藏经》第二编乙第十八套。
19.16 万字 | 2023-02-15 20:16更新
《四童子三昧经》,凡三卷。隋代阇那崛多译。又作四童子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系方等般泥洹经前六品之别译。内容叙述佛在俱尸那国力士居地娑罗双树间将涅槃之际,阿难、阿尼娄陀与四童子等四方一切有情皆齐集佛所,佛即为诸有情说涅槃道,成就有情之善根。
2.46 万字 | 2023-03-19 16:56更新
《无所有菩萨经》,(经名)四卷,隋阇那崛多译。无所有菩萨于佛前隐身不现,种种问法,使怨信佛之神通。次为女现身,使得成男。佛为波斯匿王说此菩萨之大方便力。
3.54 万字 | 2023-03-21 21:07更新
《 西方直指》,渌田一念居士所撰也,其意谓为未闻西方者告焉。而其书具道事相而不外心性。读者信而解之解而行之则岂惟感西方净土抑亦显寂光净土/欤因今表出之於本山藏中命诸剞劂氏以广其传,葢窃(余)志永存于不朽云。
2.11 万字 | 2023-05-04 15:31更新
《佛藏经》又称《奉入龙华经》、《选择诸法经》。是三论宗必读的三论五经之一,由鸠摩罗什在姚秦弘始七年翻译。此为异于其他戒本之处。然强调若不理解诸法实相、无生、无灭等,则虽受持二百五十戒,亦形同破戒,并主张远离‘戏论分别’始得称持戒。又以本经阐释菩萨僧团必得由声闻僧团别立之种种原因,故列为大乘律之典籍。
3.67 万字 | 2023-05-13 08:06更新
《道德真经集义》元刘惟永、丁易东合撰。刘惟永,字月屋,元道士,任常德路玄妙观提点,赐号凝远大师。与丁易东合撰《道德真经集义大旨》三卷、《道德真经集义》三十一卷,今存十七卷。全书共分二部,皆为刘、丁二人合撰。其中第一部为《道德真经集义大旨》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 《道德经图说》 内含附图十六幅; 中卷为《道德真经集义诸家姓氏》和《道德真经》诸家序;下卷为《道德真经》说,辑诸家之说阐述《老子》要旨。第二部为《道德真经集义》。其每章章首有总说,阐明该章旨意,然后为经文及诸家的注释。书中所引诸家释文的原本多已散失,但释文赖此书得以留存。所以后世学者因其涉猎广博,而承认其参考价值。现存明《道藏》本、明《道藏举要》本。
25.12 万字 | 2023-06-04 21:18更新
《冲虚至德真经解》,二十卷。宋江遹撰。唐天宝元年,诏号列御寇为冲虚子,其书 《列子》 为 《冲虚真经》,宋人又加至德二字而为《冲虚至德真经》。江遹作此书实际上是注《列子》,后人依《列子》八卷之数,将江遹所作二十卷合并为八卷,所以清《四库全书》依内府所藏八卷本收录,今依 《四库》本。前人研究 《列子》者,除晋人张湛外,有唐代殷敬慎作释文二卷,其书已不独存,其释文与张湛注文夹于通行本经句之下,已难分张注或殷释;又有唐人卢重玄作《冲虚真经解》二卷,如今也存于他人书中,唯有江遹此书,仍流传完备。其书逐段解说经文,阐发其旨意。认为“天道之运,必先于天瑞。圣人之应世,莫大于帝王”(见《说符》篇末解说),所以 《列子》一书的篇次为:《天瑞》第一,《黄帝》第二,《周穆王》第三,《仲尼》第四,《汤问》第五,《力命》第六,《杨朱》第七,《说符》第八。认为 《列子》一书的旨意是 “传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而所谓古之博大真人者也。”(出处同上)江遹颇为注重经中言外之意,称“子列子,古之善为士者也”(见《天瑞》首句解)。认为子列子不是一个人的称呼,而是先古所有“善为士者”的总称。他在《天瑞篇》中解释壶丘子林:是 “以虚容为体,以中庸为道,兼覆万物者”所以为诸子 (即子列子)之师。江遹此说,否定了列御寇其人的存在。后世研究《列子》者,认为江遹之作文辞典雅,思致玄远,但也不无穿凿之处,又染俗流之猥言,未免有秽其书。现存明 《道藏》本 (题二十卷,与焦竑《国史经籍志》著录的卷数相同),清 《四库全书》本。
10.89 万字 | 2023-06-05 21:14更新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十卷。唐末强思齐 (生卒年不详) 撰。强思齐,字默越,濛阳 (今属四川彭县)人。他自幼即探讨玄关秘要,深得妙旨。前蜀王建赐号玄德大师。所撰《玄德纂疏》约成书于前蜀乾德二年 (920),卷首有杜光庭序文一篇。该书将上卷 (《道经》)三十七章分而为三:第一、一章,标道宗致;第二、三十五章,广明道法;第三、一章,总结指归。将下卷 (《德经》) 四十四章分而为三: 第一、一章,正开德宗;第二、四十二章,广明德义;第三、一章总结前旨。此书开篇解释“道德”的含义,认为“道是虚通之理境,德是志忘之妙智。”(卷一)。进而阐述二者的关系:“境能发智,智能克境,境智相会,故称道德。”(卷一)。该著引用旧注较多,除各章解题、段落分析、标明旨意等是作者之意外,其余几乎不参己见。其中以唐明皇所注《道德经》为主,又集各家所长而成。后世学者对其品评不一,但一般认为此书所引注疏太多,良莠并存,有繁冗之累,且集各家之说强合于一,使其体例生涩杂芜。然其流传广泛,影响颇深,仍有许多可取之处,是后世学者研究《老子》的重要参考古籍。现存明 《道藏》本。
19.94 万字 | 2023-06-14 20:38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