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四卷或八卷。另有卷首一卷。明代远门净柱撰于崇祯十七年(1644)。略称五灯续略。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八册。本书集录五灯会元以后禅门诸大德之语录。所收录者,曹洞宗自华藏慧祚、天童如净至觉浪道盛;临济宗自慈化印肃至天隐圆修派下诸大德,总计四百余人;其中临济宗之人数虽占压倒性,然编者净柱乃曹洞宗石雨明方之法嗣,由其自序及凡例中,可知本书编撰之目的,乃在确定宋、元、明三代曹洞宗之系谱,并搜集该宗诸大德之语录。于各种传灯录等禅宗典籍中,本书乃提供研究宋代以后禅宗史之重要资料。
19.40 万字 | 2024-03-19 19:25更新
《揞黑豆集》清心圆拈别、火莲集梓。全书九卷。成书于清乾隆五九(1794)年。书名“揞黑豆集”,是说其编集目的是要揞除那些落入拟议言诠的“黑豆”。因为,这些“黑豆换却眼睛”,为让参学人恢复光明本具的“眼睛”,全书据《指月录》及诸家灯史所载,辑录一百四十八人的机缘法语,偶亦附上心圆的拈提评语,以使学人领会古人活杀自在的禅机。全书九卷之中,卷首收录佛祖机缘语句,卷一至卷八收录自大鉴下第十七世应庵昙华至第三十六世茅溪行森间一百四十人之机缘法语。收入《续藏经》第二编乙第十八套。
19.16 万字 | 2023-02-15 20:16更新
《别译杂阿含经》,佛教经典。后秦失译。十六卷。共收阿含经不同传本三百六十四部。形态与《杂阿含经》相同,绝大部分经亦可在《杂阿含经》中找到,但编排顺序不同。研究者或谓各部派《杂阿含经》似有含专门教理与不含专门教理之别,本经属于不含专门教理类。关于本经的传承,有属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等说法。
19.06 万字 | 2022-05-14 19:13更新
《净土十要》,凡十卷。明代智旭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八册。附题为灵峰蕅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门人成时评点节要后付梓。本书系将净土教义之论书编集成十种。从第一卷阿弥陀经要解一卷(明代智旭)至第十卷西方合论一卷(明代袁宏道)。其中收有宋代遵式之往生净土忏愿仪、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明代成时之观无量寿佛经初心三昧门及受持佛说阿弥陀经行愿仪、隋代智顗之净土十疑论、唐代飞锡之念佛三昧宝王论、元代善遇之净土或问、明代妙协之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元代梵琦之西斋净土诗、明代传灯之净土生无生论及净土法语。就其编集之顺序,以最初三要为经文之解释,同时叙述所依之行愿仪则;其次净土十疑论以下七要则依隋唐宋元明之时代顺序而编次。
18.53 万字 | 2023-09-11 13:14更新
又名《楞伽经》、《入楞伽经》、《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唐实叉难陀译。七卷。英、法、俄、日等亦有收藏,另有若干号散藏于各地,总计共约九十号。其中有多号附有《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序》。此经结构与十卷本*《入楞伽经》基本相同,内容亦主要为论述“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法”。经文宣扬如能消灭阴覆于阿赖耶识的一切虚妄分别,一切根识也就随之而灭,由此说明离心无一切境界,三界唯心。经中提到真如、藏识、意识等一系列概念,为后来的《唯识论》、《起信论》所发挥。异译本参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历代大藏经均收
18.52 万字 | 2024-03-15 07:45更新
《祖庭事苑》,八卷。北宋·睦庵善卿所编的佛学辞典。收在《万续藏》第一一三册、《禅宗全书》第八十四册。内容系对云门文偃、雪窦重显等师之语录所作的注释。凡其书中之难解语句,包括佛教或世典之故事、成语、名数、人名、俚语、方言等,凡二千四百余项,皆加以诠解。其著作缘由,如卷首法英之序云(万续113·1上):“其间援引释教之因缘,儒书之事迹,往往不知其源流,而妄为臆说。岂特取笑识者,其误累后学为不浅鲜。卿因猎涉众经,遍询知识,或闻一缘得一事,则录之于心,编之于简。而又求诸古录,以较其是非,念兹在兹,仅二十载总得二千四百余目。此虽深违达磨西来传心之意,庶几通明之士推一而适万,会事以归真,而事苑之作岂曰小补。”
18.51 万字 | 2023-02-15 20:36更新
佛名经有好几部: 一、元魏菩提流支所译的佛说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三尊。 二、失译人名,三十卷。 三、隋朝闍那崛多译的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八卷。 四、失译人名,三劫三千诸佛名经,三卷,简称三千佛名经。 五、隋朝那连提耶舍所译的百佛名经,一卷。
18.35 万字 | 2022-11-20 16:31更新
《禅林类聚》刊行于元大德八年(1307年)。编纂者为扬州路天宁万寿禅寺善俊及门人智境、道泰。该著记录、汇集了中国禅宗发展鼎盛的唐至南宋末禅林名衲的行迹语录、得道见悟之解,以入历代禅僧所加短禅林类聚评、批判、赞誉诗文等。问世以后,被禅林奉为教行龟鉴之一。《禅林类聚》不仅在中国有巨大的影响,还流传至日本,成为中日友好往来之铭证。
18.24 万字 | 2023-02-15 20:29更新
亦称《华严五教仪》,简称《五教仪》。佛教著述。清续法集录。六卷。内容是概述贤首法藏的判教学说及华严宗的主要教义。鉴于当时义学沙门轻视法藏等的《华严经》注疏,天台宗人亦攻击华严宗“有教无观”,续法乃依其师德水明源之说,历时十年,于清康熙五年(1666)集成是书,康熙十四年(1675)宣讲。此书认为:“贤首大师判释如来一代时教,不出三时、十仪、五教、六宗、三观。”故以此五部分组织,概括华严宗教义的主要内容。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18.14 万字 | 2024-03-28 14:27更新
凡三卷。宋代天台宗僧善月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册。宋代之天台宗分为山家、山外二学派,四明知礼之门下以正统山家派自居,而善月乃山家派中广智系之论师,本书即其论集。全书由教、观二篇合成,教篇内含:开权通论、声闻化源、无量义经同异体论、性恶义等三十一论题。观篇内含:观境真妄论、三千总别义、十种境界义等八论题。
18.02 万字 | 2024-04-08 08:20更新
《楚石梵琦禅师语录》,凡二十卷。全称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又作楚石禅师语录、楚石录。元末僧梵琦(1296~1370)撰,祖光、昙绍、良彦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四册。编集福臻寺语录、天宁永祚寺语录、大报国寺语录、本觉寺语录、秉拂小参、颂古、法语、杂着,并附行状及宋濂所撰之序、塔铭等。
17.79 万字 | 2023-09-11 16:39更新
《释门正统》,佛教史书。南宋嘉熙元年(1237)宗鉴编纂。八卷。据此书卷七载,原为宋嘉定年间(1209—1224)吴克己撰,未脱稿而病故。宗鉴得吴本后,搜罗增益,重新分类,勒成八卷。此书参照正史体例,以记述天台宗师资源流和人物事迹为重点,分本纪、世家、志、传、载记五个科目,每个科目下又分若干子目,有小序冠首,略说撰意。此书在系统记载天台宗兴衰发展史的同时,也记述了佛教其他宗派的情况。其中有关天台宗“山家”“山外”之争,以及《斥伪志》中所记白莲教和白云宗的情况,在一般佛教史传中记载不多。卷四《顺俗志》中,还有反映宋代天台宗与净土宗之密切关系的史实;《兴衰志》和《护法内传》中,还记有天台宗人非难禅宗西天二十八祖说的文字。此外,卷八《护法外传》中的《赞宁传》著录了赞宁的《筝谱》、《物外集》和《结社法集》,此为《佛祖统纪》所不载,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史料。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17.68 万字 | 2023-08-29 12:09更新
凡十五卷。又称般若灯论释、般若灯。清辨(梵Bhavya )着,唐代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内容为清辨自中观自立派(梵Madhyamaka -sva^tantrika )之观点,对龙树中论各章加以注释而成者。本书之思想特征系以严守龙树以来中观学者之传承为其本位,故不仅处处论破外道及小乘各派之邪见,且批判同是中观派的佛护论师之学说。另一特点即针对瑜伽派之立场,本论之主张一反历来中观学者之观点,尤以对世俗谛与胜义谛之见解更是大异其趣。此外,本论之作者擅长运用因明论理,全书之中,论式结构锐利巧妙,宗因喻各支完备整然,并以之击破反对论者之立义;此为本书另一特点。本论之梵文原本今已不存,汉译本颇不完备。西藏译本收于丹珠尔中,题为般若灯根本中论颂(梵Prajn~a^ -pradi^pa-mu^lamadhyamaka-vr!tti ),迄今犹存,较汉译本受学者之重视。本论之注疏较著名者有观誓(梵Avalokitavrata )之般若灯疏(梵Prajn~a^pradi^pa -t!i^ka^ ),为了解印度末期中观派与瑜伽派之重要资料。
17.55 万字 | 2024-03-31 08:57更新
《居士传》,五十六卷。清·彭际清编。收于《万续藏》第一四九册。收集从后汉到清·康熙间在家奉佛的人士(限于男性)三一二人的传记,编成列传体裁的专传或合传五十五篇,乃是记载历代居士事迹比较完备的一部书。
17.51 万字 | 2023-02-15 20:08更新
《锦江禅灯》,二十卷,另有目录一卷。清·丈雪通醉编。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重刊。收在《万续藏》第一四五册、《禅宗全书》第二十八册。内容辑录出生于蜀地或来蜀地说法之历代诸禅德之源流、行实、机缘、颂古、法语,以及护法宰相、居士和神僧、高僧的机缘语句,共计收一千余人。其中,卷一至卷十五收录初祖至大鉴下第四十世诸师八三五人;卷十六至卷二十收录高僧、神僧一五六人。现代四川禅宗内有代表性的人物,作了适当的选择而编入;总计《锦江禅灯》实录人物为四三○人,《巴蜀禅灯录》实录为六三四人,增加了近百分之五十;对一些在禅宗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在有资料的情况下,尽量作了大的补充或重编。此书为罕见之四川禅宗史专著,研究四川禅宗史者对此书自是不可忽略。
17.51 万字 | 2024-02-26 17:29更新
此经凡四译今存者三。其一则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成四卷。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其二则元魏菩提流支译成十卷。曰入楞伽经。其三则唐实叉难陀与复礼等译成七卷。曰大乘入楞伽经。盖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故谓之佛语心品。达磨西来以授二祖曰。吾有楞伽经四卷可以印心。盖宋本也。以故其传独显。然文字简古难读。昔法亲布衲谓正受禅师曰。此圣智境界非粗心者可入。子欲入之当有方便。正受进曰愿闻其说。衲曰子试取魏唐二译十七卷。置于宋译四卷之左右。证其神观参考妍味。则可以入是经矣。
17.50 万字 | 2023-09-11 16:34更新
《增集续传灯录》,凡六卷,另有目录一卷。明代南石文琇(1345~1418)着,清康熙十年(1671)浙江嘉兴府楞严寺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二册。系文琇继‘续传灯录’之后,搜录宋至元代之禅宗典籍、塔铭、行状等,增订、编集大鉴下十八世至二十五世,计五百余位禅师之行实、机缘语要等。卷末附录五灯会元补遗一卷,增列大鉴下十七世,计二十人之略传。又于补遗之后增列法嗣未详者七人。
17.17 万字 | 2024-01-23 13:28更新
梵名Bhadrakalpika -su^tra 。凡八卷。又称■陀劫三昧经、贤劫定意经。梵文原典已佚,现存藏译本与汉译本等。汉译本乃西晋竺法护于永康元年(300,一说永平元年)译出,计二十四章。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园时,答覆喜王菩萨之请问,首先说诸种三昧(梵sama^dhi ,巴同,精神集中之最高境地)及其功德,次言八万四千大乘德目及佛陀之殊胜功德,又列举贤劫(现在住劫)期中所出现之千佛名称及所居之城邑、族姓、父母、弟子、寿量、三会之众数等,最后叙及传持本经之各种功德。然汉译本文字艰涩,阅读困难,故研读者少。此经于各种佛名经中,乃最早之汉译本,故保有最古之型态,译出后即受到相当之重视。
16.90 万字 | 2024-03-20 19:51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