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佛三月后,当入涅盘。千世界主那罗延菩萨请问护菩萨法,佛为说三昧名。时有净威力士怀慢而来,佛以父母生力示之,发菩提心。那罗延重请三昧之义,佛以发无上心答之。次明修此三昧应成布施、持戒、多闻,三种庄严。次明成就种种四法,能证无生。次为力士授菩提记,及诸大菩萨,各说菩萨所行法门。(此一切菩萨所宜急急受持,令三宝种,永不断绝。)
2.54 万字 | 2023-03-19 16:58更新
《大般涅槃经》,凡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即大般涅槃经。略称涅槃经。宣说佛身常在,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大乘思想。为与南本涅槃经区别,特称北本涅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
38.53 万字 | 2023-03-21 20:44更新
《释迦如来成道记》,唐代王勃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册。系叙述释迦牟尼一代教化之事迹,及其入灭后教法之弘通等。明万历六年(1578),明得为作序,极言此书‘要而不略,该而不漏,玉润金精,星明日耀’。唐代道诚作成道记注,凡二卷。
2.54 万字 | 2024-08-27 09:09更新
《北磵居简禅师语录》,全一卷。又作《北磵和尚语录》、《北磵语录》。宋代僧北涧居简(1164~1246)撰,物初大观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编集台州般若院语录、湖州铁观音寺语录、安吉州圆觉寺语录、平江府慧日寺语录、小参、秉拂、告香普说、颂古、偈颂、小佛事等,并附有石溪心月等人之序。
3.04 万字 | 2024-08-27 09:11更新
《佛说阿弥陀经》,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为净土宗所尊崇,被列为净土三经之一。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此经为佛经中极少数非由佛陀弟子提问,而由佛陀不问自说的经典。 此经于前半段宣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的庄严以及阿弥陀佛佛号由来与意义;其后阐明劝导众生诵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十方诸佛亦劝导其土众生相信阿弥陀佛及其极乐世界之事迹作结。
2.10 万字 | 2022-08-27 11:18更新
《大方广十轮经》,梵名Das/a -cakra-ks!iti-garbha 。凡八卷。译于北凉,译者佚名。又作方广十轮经、十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述说地藏菩萨之功德,并说依十种佛轮及三乘之十种依止轮,可以转十恶业轮等。凡十五品。其异译本为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共十卷八品,系唐永徽二年(651)玄奘于京师大慈恩寺译经院所译,由大乘光等笔授。盖本经旨在融合三乘以归于大乘,并对破戒之比丘阐释作‘胜想’之功德,及叙说地藏菩萨现沙门之像,以济度末法浊世之众生。此乃针对‘唯有一乘说’之思想而加以反驳,故隋代之信行乃依据本经而提倡‘普佛普法’之说,于其所著三阶佛法一书中,共有百余处引证本经之说。此外,本经卷三所揭示之‘十种王轮’之说法,恐为后世地藏十王信仰之由来。[开元释教录卷四、卷八、卷十一、大唐内典录卷六、卷九、古今译经图纪卷四]
5.84 万字 | 2022-11-02 08:26更新
《续灯正统》,凡四十二卷,另有目录一卷。清代僧别庵性统编,康熙三十年(1691 )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四册。辑录宋末至明代禅林耆宿之略传与机缘问答。共收录临济宗大鉴下第十六世至第三十五世、曹洞宗大鉴下第十六世至第三十七世,以及法系未详者,约计二千三百余人。
41.58 万字 | 2023-08-25 09:17更新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二卷,元清珙说,至柔等编,明来复序,清乡野序,附塔铭,又云佛慈照禅师语录,内题福源石屋珙禅师语录。清珙,字石屋,俗姓温,苏州常熟人。少年出家,依崇福、永惟为业师。二十三岁受具足戒后,外出求师闻道、弘法说经。并将其一生八十一岁,五十四年弘法言行整理成书即《石屋珙禅师语录》,流传后世。此语录中石屋珙禅师与高峰和尚的一段对话尤为精彩。其珙禅师临终前挥笔遗言:“青山不着臭尸骸,死了何须掘土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尤为发人深思。此语录对于了解清珙禅师的佛学思想具有资料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明天启七年刊本。
3.07 万字 | 2024-08-27 09:14更新
《出曜经》,三十卷。印度·法救菩萨造,后秦·竺佛念译。又称《出曜论》。收在《大正藏》第四册。全经系由诗颂(uda^na,即优陀那,感兴偈),及注释此诗颂之故事(avada^na,即阿波陀那、譬喻)所组成。系对《法句经》所作之解释。其中所揭偈颂,多与吴·维只难译《法句经》一致。而用以解释偈颂的因缘故事,则与晋·法炬、法立共译的《法句譬喻经》相符,惟前者所举较后者为广。
26.07 万字 | 2022-10-24 16:33更新
《地藏菩萨本愿经》,佛教经典,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共二卷(或作三卷),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国佛教界传诵较广,受到广大信众,尤其是净土信众的重视。
1.92 万字 | 2022-10-26 10:00更新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东汉安世高译。本经内容主要讲“四禅”“六事”。“四禅”是指安般守意过程中的四个阶阶段;“六事”是指“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安般守意过程中的不同六种要求:“六事”与“四禅”紧密配合。为佛教小乘专讲禅数的经典。“安般”意译为出入息,即呼吸。“安般守意”即是用数息的方法,令浮躁不安和思虑过多的心情平定下来,以期能达到佛的境界。
1.69 万字 | 2022-11-30 20:05更新
简称《宝积经》。唐菩提流志等译。一百二十卷。分四十九会。魏晋至唐诸译家以不同经名陆续译出二十三会,八十一卷,称“旧译”;菩提流志新译出二十六会,三十九卷,称“新译”。此经为新旧译合编本。为一部大乘经丛书,以般若为本,泛论大乘教义之各个方面,内容颇为丰富。每一会相当于一部经。如有论述般若性空的《文殊说般若会》,有论“如来藏”的《胜鬘夫人会》,论菩萨六度四摄四无量的《菩萨藏会》,宣说净土法门的《无量寿如来会》,说出家在家法的《郁伽长者会》,说佛身口心三密的《密迹金刚力士会》等。收于《大正藏》第十一册。编入此经的部分会的单译本、异译本达四十余种,皆收入《大正藏》第十一、十二册。
110.17 万字 | 2022-08-22 11:11更新
《佛说发觉净心经》,收录于《大正藏 第 12 册 No. 0327》,隋北印度健陀罗国三藏阇那崛多译。
1.52 万字 | 2022-08-24 10:19更新
唐玄奘译,为唯识宗主依的经典。本经凡八品,第一序品,第二至第八为正分,其内容为:一、序品第一。二、胜义谛相品第二,胜义谛者,即离言法性,诸法实相。此品说无二超过一切寻思、与诸行相非一非异、而遍一切一味之胜义谛相。三、心、意、识相品第三,此品说心、意、识之名相,以明唯识之转变。四、一切法相品第四:此品说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以明一切法相。五、无自性相品第五:此品说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之三种无自性性,以明三性、三无性相依之妙理,显空有和融之大义。六、分别瑜伽品第六:此品说唯识观行。七、地波罗蜜多品第七:此品具说菩萨十地、乃至佛地,及菩萨所应学事、即所谓六波罗蜜。并明其所对治愚痴粗重,所经三大不可数劫。八、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此品说三身功德,别释三藏差别。
3.61 万字 | 2023-03-21 21:11更新
《茕绝老人天奇直注天童珏和尚颂古》,二卷,明本瑞直注,性福编集,又云天童颂古直注,尾题觉作珏。
2.87 万字 | 2024-08-27 09:16更新
佛教基础经典。北传四部阿含之一。前秦僧伽提婆译。51卷(一作50卷)。因经文按法数顺序相次编纂,故名。相传原由前秦昙摩难提诵出梵本,竺佛念传译,昙嵩笔受,后经道安、法和考正,僧契、僧茂助校漏失,尽录偈颂。但译文未能尽善,故由僧伽提婆加以修订。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载,别译零本现存30种。《增一阿含经》与南传《增支部经典》大体相应,后者收经比前者为多。此经原为四分八诵,但现行本除“牧(放)羊品”下标有“第四分别诵”外,其余各分均不标诵。全经共有52品,472部经。其中《序品》一经,以颂文概叙本经意旨,以及嘱付流布等事。其余各品次第系一法至十一法。
48.16 万字 | 2022-05-19 17:33更新
《大乘同性经》,佛教经典。北周阇那耶舍译。二卷。“同性”,梵文abhisamaya的意译,亦译作“证契”,即契入大乘教理之意。本经论述了众生之实相、众生界之无尽及菩提、世谛法等教理,并列举了菩萨十地。异译本有唐地婆诃罗译《证契大乘经》二卷。两种译本均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3.54 万字 | 2024-03-15 08:1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