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

程登吉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幼学琼林》一般都认为是明西昌人程登吉 (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三点水)。中国传统的蒙学读本,编得最好的,大概要数这部《幼学琼林》了。首先,相对而言,它较少封建伦理说教,而主要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其次,它包罗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可以看作是全部传统知识类型的一个缩影,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百科全书;再次,正文部分就有释文,人们读起来颇党明白晓畅,毫无滞碍,而且释文简洁允当,决不拖泥带水;最后,它不为字数所限,不拘短长,只求偶句成对,颇便诵读。正因为如此,此书成篇后,续作不绝,增补如缕。清人邹圣脉、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都曾一再增补。此外,还有人仿效 其体式,另行撰述,如清人谭贵球的《故事逢原》就是如此。幼学琼林》在整个清代乃至民国时期风行全国各地,版本甚多,名称也不尽一致,如《故事寻源》、《幼学求源》、《幼学故事珠玑》、《幼学须知句解》等。

8.03 万字 | 2023-12-28 09:10更新

十诵律
十诵律

弗若多罗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凡六十一卷。姚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合译。又称萨婆多部十诵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本书将戒律分为十项(十诵)叙述,故有此称,为萨婆多部(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之广律。此律之梵本多已发掘出土,且已刊印出版。律藏系整理佛陀所制定之戒律,故各部派所传,原则相同,但细部则不一致。十诵律首举比丘戒法有波罗夷法四条、僧残法十三条、不定法二条、舍堕法三十条、波逸提法九十条、波罗提提舍尼四条、众学法一○七条、灭诤法七条,合计二五七条,除戒条外,并一一解说。其次为七法、八法、杂诵二法等十七法(十七章),系说明僧伽之组织与管理,约为他律之犍度部。其次说明比丘尼戒,计三五五条。最后附增一法、优波离问法与比丘诵。唐代义净所撰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载,十诵律与义净所译之有部毗奈耶,同为有部之根本律。兹以十诵律与有部毗奈耶五十卷及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二十卷相较,义净所译者相当于十诵律之比丘、比丘尼戒法,而内容较十诵律广泛,多载录本生因缘故事。据出三藏记集卷三新集律来汉地四部序录载,大迦叶所传之法藏原为八十诵,至优波掘多时,因恐后世钝根者无法完全受持,遂删为十诵。或谓罗什所译者系迦湿弥罗国所传之略律,义净所译者则系摩偷罗国所传之广本。又传来我国之四广律中,十诵律最早译出,盛行于南方,南朝之僧业、僧璩、道俨、智称等师皆精研此律。

64.87 万字 | 2024-03-31 08:56更新

徐仙真录
徐仙真录

方文照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徐仙真录》,明朝方文照编撰。五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记述洪恩灵济真君徐知证、徐知谔(即徐仙)之生平及其灵迹。包括真君之家族世系、生平事蹟、死后灵应显化事蹟、徐仙降笔或有关徐仙之诗文赞颂,历代褒封徐仙之碑刻、祭祀真君之科仪、真君灵签谱。又记述明代京师和福建两地灵济宫修庙立碑、朝廷降赐符印法物、设官奉祀、给户洒扫、祠产收入等事。本书作者方文照系福建灵济宫祠官,其家族自五代以后历代皆奉祀徐仙。本书部分资料取自《洪恩灵济真君事实》及《徐仙翰藻》二书。

6.20 万字 | 2024-11-19 19:13更新

鬼谷子天髓灵文
鬼谷子天髓灵文

鬼谷子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鬼谷子天髓灵文》,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宋代。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本书内容颇为杂乱、以符咒术为主,兼服丹药。上卷为鬼谷子《秘密天文》,内载隐形藏体符、驱冲入室符、魂游三界符,火假四大符、五假符等十余种符文。依法书符吞服,并念咒语,可以隐形尸解,驱役鬼神。又有《求祭福神应灵之法》,内载天甲符、地甲符、人甲符、鬼甲符、通目符、伏藏符、冢墓符等,谓书符念咒,可以识天灾,见伏藏,寻人送鬼,见神捕贼。下卷有《混天移地法》,内载天地人、龙虎风云、金、木、水、火、土等十二种印图。谓施用神印能制天动地,克敌制胜,降龙伏虎,起云生风,辟金生木,行水发火,生长谷菜等。又有《天髓治国安邦章》,内载灰坛图、开心符、通身符、战胜符、神兵符等。谓依法施用,能千变万化,出有人无,撤豆成兵,斩草为马。又有《点检法》,依法施符念咒,可起死回生,又有返魂丹、招魂符、登波术、启扉术、脱壳现形术、分神散、异容散、知命丹等灵药和法术。

1.64 万字 | 2023-07-12 21:27更新

四分律
四分律

耶舍 竺佛念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又名《四分律藏》、《昙无德律》。印度小乘佛教上座部系统法藏部戒律。后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60卷。全律由四部分组成,故名。第一部分叙述比丘应遵守的戒律250条;第二部分叙述比丘尼应遵守的戒律348条及受戒、说戒两犍度。第三部分包括从“自恣犍度”到“法犍度”等十五种犍度。第四部分为房舍、杂两犍度及结集法、调部、毗尼增一。律中对比丘、比丘尼平日衣、食、住、行、修习、内部关系、对外关系、议事规则、僧团活动等各方面应遵守的戒律作详细说明,要求比丘、比丘尼在身、口、意三个方面都必须收摄身心,止恶生善,并对违犯戒律者应如何处理也作了明确规定。律中还保存许多佛教史实、印度社会状况史料,是研究古印度社会、佛教史及佛教教团生活的重要资料。亦为唐代律宗依据的基本经典,因此也是研究中国佛教的重要资料。为历代大藏经所收。影响较大的注疏有:唐法砺《四分律疏》十卷、唐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或六卷、十二卷)、《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卷、唐怀素《四分律开宗记》十卷等。

64.79 万字 | 2024-03-31 08:55更新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玄奘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梵名Abhidharma -nya^ya^nusa^ra 。凡八十卷。印度众贤造,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九册。又称随实论、俱舍雹论。略称顺正理论、正理论。共计二万五千颂八十万言。分为八品:(一)辩本事品,明示蕴、处、界之三种,摄一切法。(二)辩差别品,明示二十二根之差别,论破无因、一因、不平等因等之计执。 (三)辩缘起品,明示三界、五趣、七识住、九有情居、四生等,及中有、十二因缘、有情非情之世间相等。(四)辩业品,辩说诸业。(五)辩随缘品,说明烦恼。(六)辩贤圣品,叙述贤圣之行果。(七)辩智品,说明断道。(八)辩定品,辩说诸定。本论以有部之立场,论破世亲之俱舍论,为宣扬有部宗义之书,亦为研究俱舍论所不可或缺之著作。

110.98 万字 | 2024-03-31 08:58更新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

咫观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九卷,清咫观述,又云鷄园水陆通论,出楼阁丛书。见新编续藏。

6.81 万字 | 2024-04-09 08:17更新

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
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儒门崇理折衷堪舆完孝录》,撰人不详。约成书于明朝中叶。八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本书言堪舆之学,宣称选择福地吉辰为亲人安葬,是为完成孝道,故书名「堪舆完孝录」。堪舆之要,在于选择地形地气和七政(日月五星)造命年月。本书前二卷各三十章,大抵引述前人之言,略论龙穴砂水、山向形势、阴阳气运、七政五行。后六卷分别详述选择福地吉辰之条例,如阴阳五行,造命格,七政运用,众星躔度,五运六气,九官三元。总之,本书所述判断星宿时辰、山川地脉,基穴方位,以及安葬仪式等内容,皆为古代星象家和风水先生之说。

8.14 万字 | 2024-11-04 19:37更新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玄奘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地藏十轮经即《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又译《大方广十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与《地藏菩萨本愿经》相比,篇幅、内容更为浩大。《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占察善恶业报经》合称“地藏三经”,是末法时期,极为重要的经典。本经译于唐·永徽二年(651),共有序品、十轮品、无依行品、有依行品、忏悔品、善业道品、福田相品、获益嘱累品,共八品。卷末则附录新罗·神昉的序文。与《大方广十轮经》(八卷,译者不详)为同本异译,不过后者的内容缺略颇多。

8.64 万字 | 2022-11-02 16:12更新

童蒙训
童蒙训

吕本中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童蒙训 》,一名《西垣童蒙训》。南宋吕本中撰著,基本上是一本对儿童进行道德启蒙教育的著作,也包含有成人修已治人之道。吕本中原属北宋故家,元祐遗老,成年后虽与程门游酢、杨时、尹焞交游,但幼时不名一师,多本于家传。《童蒙训》上绍原明(吕希哲,本中的祖父)。下启伯恭(吕祖谦,本中之孙),多录取大儒名言,述根本经训,集师友杂说,书正论格言。认为进行道德教育,当以儒家《孝经》等经典为本,融通诸子百家。

1.96 万字 | 2023-12-28 08:47更新

出三藏记集
出三藏记集

僧祐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现存最早的佛经目录。又称《出三藏记集录》、《梁出三藏记集》、《出三藏集记》、《出三藏记》,简称《僧祐录》。南朝齐梁时僧佑撰。15卷。出,即译出;三藏指经、律、论3种佛书,记集,是记录、汇集之意。记录了东汉至梁所译经卷、律、论等目录、序记以及译者传记等。此书为簿记体,书前有总序,下分4个部分:一撰缘起。说明佛经的起源和译经的始末;二铨名录。以经所出之时代,译者分类标明历代出经的名目。三总经序。记述众经的前序与后记,由此可考知译经的时间、地点、过程、译者及经义内容等。四述列传。记载历代僧人的传记,是现存最早的僧传。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对南朝译经记述颇为详细,亦保存东晋释道安经录原文。书中还存有各代帝王士庶与诸名僧关系的史料。有宋、元、明、南北藏诸本。

23.90 万字 | 2024-03-15 06:15更新

般若灯论释
般若灯论释

清辨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凡十五卷。又称般若灯论释、般若灯。清辨(梵Bhavya )着,唐代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内容为清辨自中观自立派(梵Madhyamaka -sva^tantrika )之观点,对龙树中论各章加以注释而成者。本书之思想特征系以严守龙树以来中观学者之传承为其本位,故不仅处处论破外道及小乘各派之邪见,且批判同是中观派的佛护论师之学说。另一特点即针对瑜伽派之立场,本论之主张一反历来中观学者之观点,尤以对世俗谛与胜义谛之见解更是大异其趣。此外,本论之作者擅长运用因明论理,全书之中,论式结构锐利巧妙,宗因喻各支完备整然,并以之击破反对论者之立义;此为本书另一特点。本论之梵文原本今已不存,汉译本颇不完备。西藏译本收于丹珠尔中,题为般若灯根本中论颂(梵Prajn~a^ -pradi^pa-mu^lamadhyamaka-vr!tti ),迄今犹存,较汉译本受学者之重视。本论之注疏较著名者有观誓(梵Avalokitavrata )之般若灯疏(梵Prajn~a^pradi^pa -t!i^ka^ ),为了解印度末期中观派与瑜伽派之重要资料。

17.55 万字 | 2024-03-31 08:57更新

杂阿含经
杂阿含经

求那跋陀罗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杂阿含经》原名《相应阿含》,是原始佛教基本经典,是“四部阿含”之一。后世传诵中,误将《杂部》(南传佛教《小部》,诸经篇幅短小,事多杂碎,故名)之名称,覆译于《相应阿含》,故名《杂阿含经》。

64.90 万字 | 2022-05-19 17:13更新

佛本行经
佛本行经

马鸣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本行经》,佛教经典。又称《佛所行赞》。古印度马鸣著,北凉昙无谶译。5卷,以诗体叙述佛陀行迹并宣说佛教义理。有南朝宋宝云之异译本,7卷。亦有藏译本。此经在古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度流传极广 。唐代义净说它“五天(竺)南海,无不讽诵”。

9.00 万字 | 2022-10-25 08:00更新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佛三月后,当入涅盘。千世界主那罗延菩萨请问护菩萨法,佛为说三昧名。时有净威力士怀慢而来,佛以父母生力示之,发菩提心。那罗延重请三昧之义,佛以发无上心答之。次明修此三昧应成布施、持戒、多闻,三种庄严。次明成就种种四法,能证无生。次为力士授菩提记,及诸大菩萨,各说菩萨所行法门。(此一切菩萨所宜急急受持,令三宝种,永不断绝。)

2.54 万字 | 2023-03-19 16:58更新

大般涅槃经(昙无谶)
大般涅槃经(昙无谶)

昙无谶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般涅槃经》,凡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即大般涅槃经。略称涅槃经。宣说佛身常在,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大乘思想。为与南本涅槃经区别,特称北本涅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

38.53 万字 | 2023-03-21 20:44更新

孔子诗论
孔子诗论

佚名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孔子诗论》,上博楚简之一。收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完、残简共29支。由马承源整理并释读。全篇盖为孔子向弟子授诗之记录。马氏认为“可能当时社会对诗的认识和诗的运用,已有相当的偏差,所以在《诗论》中常强调主观的见解”。如多次出现“吾信之”、“吾悦之”、“吾美之”等。与《论语》中孔子论诗相比较,《论语》中只涉及《诗》与修身的关系,而竹简中出现关于《诗》与“情”的关系的讨论。《诗论》首简即提出:“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乐亡离情”说,点明了“情”在孔子《诗》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各篇诗的排序,与今本《毛诗》也不相同。就内容而言,仅涉及《周诗》。《诗论》作者,今有子夏、子羔以及孔子再传弟子几说。

0.96 万字 | 2023-09-21 12:30更新

仪礼注疏
仪礼注疏

郑玄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仪礼注疏》,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玄与公彦有《周礼注疏》已著录。此书为记载周至战国时期儒家传习礼仪的最早著作。自西汉高堂生所传《士礼》今文本,数传而有大戴(戴德)本、小戴(戴圣)本及刘向《别录》本。郑注兼取今文本及古文本十七篇(出自孔子壁之《仪礼》五十六篇,其中十七篇与今文经大体相同),“其从今文而不从古文者,则今文大书,古文附注”;“从古文而不从今文者,则古文大书,今文附注。”其所以不采大、小戴本,因为别录本“尊卑吉凶,次第伦序,故郑用之,二戴尊卑吉凶杂乱,故郑不从之也。”(《四库全书总目》),贾公彦据郑注而又依齐黄庆、隋李孟悊之疏而益之,定为今本。其书自明以来刻本舛误殊甚,顾炎武《日知录》及阮元校勘记曾指出多处,可供读时参考。此编十七卷次第为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第六,大射第七,聘礼第八,公食大夫礼第九,觐礼第十,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礼第十三,士虞礼第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彻)第十七。此目排列顺序先人事,后鬼神,较之二戴本为合理。自“丧服第十一”以下都属丧葬祭祀的仪礼,且繁文缛节,不胜其扰。有《四库全书》本,《十三经注疏》本。

84.13 万字 | 2023-12-28 08:42更新

禅苑蒙求拾遗
禅苑蒙求拾遗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一卷。作者不详。为补充《禅苑蒙求瑶林》之作,四言韵文,收“少林斥相”以下至“大沩念诵”止,共144则,征引《碧岩录》、《人天宝鉴》、《林间录》诸书加以注释。收入《续藏经》。

2.68 万字 | 2024-08-26 08:22更新

释迦如来成道记注
释迦如来成道记注

道诚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释迦如来成道记》,唐代王勃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册。系叙述释迦牟尼一代教化之事迹,及其入灭后教法之弘通等。明万历六年(1578),明得为作序,极言此书‘要而不略,该而不漏,玉润金精,星明日耀’。唐代道诚作成道记注,凡二卷。

2.54 万字 | 2024-08-27 09:09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