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灵验传》,凡二卷。高丽了圆(了因)撰。又称法华经灵验传。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本书记述古来有关法华经之灵验事迹一○七条。系抄录唐代慧详撰之弘赞法华传、南宋宗晓撰之法华经显应录、高丽真净撰之海东传弘录等三书中最奇特者 而成,以启劝后世。
2.96 万字 | 2023-08-23 16:10更新
《金园集》,三卷,宋遵式述,慧观重编。《解题》卷一二“释氏类”著録《金园》《天竺》二集,各三卷;又卷二〇“诗集类下”著録《天竺灵苑集》三卷、《採遗》一卷。则《曲记》所谓“曰《灵苑集》”,疑“曰”前脱“其诗”之类,以与“其文”对应。《佛祖统纪》卷一〇(《大正藏》第四九册)本传:“幼善词翰,有诗人之风。其诗集曰《採遗》,曰《灵苑》;其杂著曰《金苑》,曰《天竺别集》,皆行于世。”明《文渊阁书目》卷一七著録《金园集》一部一册,又《天竺别集》一部一册,未注版本。两集单行本后皆失传。今存《金园集》上、中、下三卷,《天竺别集》上、中、下三卷,见商务印书馆影印日本《续藏经》第二编第六套第二册,俱署“释慧观重编”。《金园集》卷下末题“圣宋绍兴辛酉孟秋圆日刊板”,两集皆无序跋。“绍兴辛酉”爲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台湾新文丰公司影印《卍续藏经》,将二集编入第一〇一册。
2.70 万字 | 2023-08-23 16:31更新
《天圣广灯录》,又称《广灯录》、《禅宗广灯录》。禅宗史书。北宋李遵勗编。30卷,另有目录1卷。天圣七年(1029),李遵勗献《广灯录》,仁宗赐“天圣”二字并序。本书系增广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而成,收录自释迦牟尼、摩诃迦叶以下西天二十七祖、东土六祖、南岳怀让下十一世、青原行思下十二世约370余人的机缘语句及略传。李遵勗得法于临济宗禅僧蕴聪,为南岳下第九世(《五灯会元》卷十二则编为“南岳下十世”),故对南岳系禅师叙述尤详,马祖道一以后诸师语录几乎全部收录。但缺青原系第一至六世,人物不全,且世系编次较凌乱。编者殁后,其小传及有关机缘语句亦收录于本书卷十八之末。本书刊行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收于《卍续藏》第135册。
25.28 万字 | 2023-08-31 10:06更新
《续灯存稿》,凡十二卷,另有目录一卷。明代僧箬庵通问编,居士施沛汇集,清康熙五年(1666)刊行。收于《万续藏》第一四五册。本书由施沛搜集宋末至明代禅门诸师之语录、传记、塔铭等,由通问编纂而成。共收录临济宗大鉴下自十八世至三十四世、曹洞宗大鉴下自十六世至三十六世,及法系不详者四十五人,总数约五百人。
21.67 万字 | 2023-08-31 20:23更新
《开福道宁禅师语录》,二卷,宋道宁说,善果集,道敬题词,谭章序,席震请疏,克勤题记,祖证题记,日本元趾后序,首题潭州开福禅寺第十九代宁和尚语录,尾题无第十九代四字,语要收于续古尊宿语要三。南岳下第十四世,嗣五祖演。全称潭州开福禅寺第十九代宁和尚语录。又称潭州开福报慈禅寺道宁师语录、开福宁和尚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开堂晋院拈香法语、上堂、小参、垂示、偈颂、遗诫等,并于卷首、卷末附录序、疏等文。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重刊。
2.50 万字 | 2023-11-11 10:09更新
又名《楞伽经》、《入楞伽经》、《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唐实叉难陀译。七卷。英、法、俄、日等亦有收藏,另有若干号散藏于各地,总计共约九十号。其中有多号附有《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序》。此经结构与十卷本*《入楞伽经》基本相同,内容亦主要为论述“五法”、“三自性”、“八识”、“二种无我法”。经文宣扬如能消灭阴覆于阿赖耶识的一切虚妄分别,一切根识也就随之而灭,由此说明离心无一切境界,三界唯心。经中提到真如、藏识、意识等一系列概念,为后来的《唯识论》、《起信论》所发挥。异译本参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历代大藏经均收
18.52 万字 | 2024-03-15 07:45更新
在家律要广集,三卷,明智旭集,清仪润、陈熙愿增订,仪润序,陈熙愿跋,沉起潜序。秉无极二五之真精而成人。当思全其为人。而后无愧於天。人各得乎天之全。上智而下。不能不蔽乎人欲。於是本性日漓。而天真日失。急思有以救之。如镜去滓而光依旧。水无风而波自平。非增其新。惟不减其故耳。复性归真之法。圣教曰克明。曰日新。而至善之区。则以佛门本来面目之谓也。失其本来。便换了面目。守此面目。则还其本来。不加不损。不即不离。得造上乘。
10.37 万字 | 2024-03-19 19:24更新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简称《复古记》)六卷,原为三卷。据其弟子善熹在此书序文中介绍,师会早年重视研究《五教章》,菩提寺钦法师勉其注解此书。但师会颇知其难,直到65岁时才动笔,至“断惑分齐章”病逝。师会临终时嘱善熹完成此书。善熹在绍熙三年(1192)作《复古记序》,此书刻板流通在庆元三年(1197),可见历时之长。善熹在《序》中说:“先师专用古文训释,因以复古命焉。”在书后的“跋”中,他又具体说明“复古”的含义:“今云复古者,以先师专用《搜》、《探》二玄、《孔目》、《问答》等解释前代诸师作记。”因此,《复古记》是以智俨和法藏的学说为标准,与此前道亭的《义苑疏》不同。由于此书是师会和善熹合著,从而成为师会系的代表作。
12.18 万字 | 2024-05-14 17:33更新
《大乘法苑义林章决择记》,唐 智周撰,新续藏第 55 册 No. 0883
6.98 万字 | 2024-05-19 09:58更新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有学八智、有学六智,三根十六心行,法假虚实观、受假虚实观、名假虚实观,三空观门,四谛十二缘,无量功德皆成就。复有八百万亿大仙缘觉,非断非常,四谛十二缘皆成就。复有九百万亿菩萨摩诃萨,皆阿罗汉实智功德、方便智功德,行独大乘,四眼五通三达十力,四无量心,四辩四摄,金刚灭定,一切功德皆成就。复有千万亿五戒贤者,皆行阿罗汉,十地回向,五分法身具足,无量功德皆成就。复有十千五戒清信女,皆行阿罗汉,十地皆成就,始生功德,住生功德,终生功德,三十生功德皆成就。
1.57 万字 | 2022-06-15 08:52更新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佛教经典。北宋施护译。五卷。是《大宝积经》第四十三《普明菩萨会》的异译本。
2.38 万字 | 2022-09-06 16:15更新
《佛说义足经》,是三国时代的一本佛经,作者是三国吴·支谦。该书讲述了在佛法无边的世界里如何保持自己的佛法纯净,全书内容主要涵盖〖解题〗 (暂缺) 〖质量〗三节。
2.32 万字 | 2022-09-24 22:04更新
《般舟三昧经》,3卷,又名《佛立三昧》,是一部专门讲一心念佛的证得念佛三昧的经典。由东汉时代月氏国的支娄迦谶大法师翻译而成。 不同的译本还有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及笈多等翻译的《大方等大集贤护经》5卷。
0.78 万字 | 2022-10-25 08:51更新
《僧伽吒经》记载了僧伽吒法门。由释迦牟尼佛主讲,另外两位佛参与讲述,三位菩萨提问。全文采用总分结构。开篇总括僧伽吒法门的妙用,后用各种实例来展开说明。
2.74 万字 | 2022-10-27 16:05更新
《佛说罗摩伽经》,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即《八十华严》入法界品。从无上胜长者。至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共十二位善知识事。而内有咒语几则。
3.99 万字 | 2022-11-06 14:17更新
《教外别传》,十六卷。明·郭凝之(黎眉居士)等编。密云圆悟、雪峤圆信、汉月法藏等,皆为之作序。圆信禅师于崇祯癸酉(1133)中秋所作的序文中说“今教外别传一部,盐官黎眉居士新集”,圆悟禅师所作序文的时间为崇祯辛未(1131),可推知此作于崇祯四年(1631)已付梓成书。本书内容辑录西天东土诸位祖师的机缘语要,以举扬禅宗宗乘,使参禅者了知五家流派与宗风,识各自本来面目,期能高扬祖灯。
37.84 万字 | 2023-03-30 14:52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