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本行经》,佛教经典。失译人名。三卷。共收佛教本生故事十二个,旨在宣扬布施的重要性以及因果报应、修福积德等思想。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2.42 万字 | 2022-10-14 08:04更新
《大法鼓经》(Mahā-bherī-hāraka-parivarta-sūtra)刘宋·元嘉年间,由印度僧求那跋陀罗(Gunabhadra,德贤)翻译的佛教经文,分为上下两卷。或有《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三卷是其异译的说法,但今检校比对两者内容,几乎完全相异,倒不如说《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是其异译。
1.65 万字 | 2022-11-03 13:28更新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清净毗尼方广经同本。寂顺律音天子问,文殊师利答。
0.67 万字 | 2022-11-11 07:51更新
《春秋诗话》,先秦诗歌史料著作。5卷。清代劳孝舆辑。作者于旧巢故垒中力开生面,择取《左传》中与诗相关者集为此书。卷1《赋诗》收集了《左传》所载各国公卿大夫在宴享赠答诸活动中赋诗的事例31则,体现了春秋时期在政治活动及日常生活中诵诗的风气。卷2《解诗》凡33则,多关涉到对《诗经》中某些诗章的解说。卷3《引诗》选录了《左传》中所记人们引诗以证其得失,抒其怀抱者,凡75则,显示了《诗经》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影响。卷4《拾诗》将散见于《左传》中的古诗韵语轶句加以汇集,分为赋、诵、讴、歌、谣、箴、铭、投壶词、繇词、谚和隐语11类,计35则。卷5《评诗》录吴公子季札观乐一篇,推举为批评典范。本书为研究春秋时期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人们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岭南遗书》及《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2.64 万字 | 2023-10-07 07:43更新
《十住经》,佛教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四卷。是《华严经·十地品》的异译本。注释书有: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世亲的《十地经论》等。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即《渐备一切智德经》。
5.83 万字 | 2022-11-06 14:23更新
凡七卷。又作希叟和尚广录。宋代僧希叟绍昙撰,侍者法澄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二册。收录庆元府佛陇山进山语、平江府法华寺进山语、庆元府雪窦资圣寺进山语、小参、法语、拈古、题、跋、颂、赞、小佛事等。卷四之‘示日本平将军法语’,系日僧兰溪道隆遣使请希叟开示法语,以寄予当时之幕府将军北条时宗。卷六之‘俊侍者将别山四会语录归日本板行求予序引’,及‘日本澄上人’(最澄)、‘日本然上人’(法然)之颂等,皆显示希叟与来华日僧往来之密切。自悟等人编集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又作希叟绍昙和尚语录,亦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二册。
15.84 万字 | 2024-03-26 19:43更新
《六道集》,佛教论集。清康熙十八年(1679)弘赞辑。五卷。是一部有关佛经中“六道”内容的资料汇编。全书分七门: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罗道、四鬼神道(亦称“饿鬼道”)、五畜牲道、六地狱道、七地狱道之馀。其中每一道的解释和论证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述言”(又称“释名”、“述名”、“列名”等),即对每一道的名称、性质、居处以及众生因何处于此道进行阐释;(2)“述诸经文”(又称“集诸经文”、“录诸经文”等),摘引经典中相关的论述;(3)“举例”,作进一步说明。文中夹有小注,文末有“音释”一项。
12.64 万字 | 2024-02-28 19:37更新
《道德真经指归》,又名《老子指归》。汉严遵(字均平)撰。原本十三卷,缺前六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一、成都怡兰堂丛书本(简称怡兰本);二、秘册汇函本(简称秘册本)。补遗据王德有《老子指归》点校本(中华书局一九九四年版)。
7.84 万字 | 2023-06-18 20:21更新
明清之际顾炎武著。三十二卷。炎武有《亭林文集》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积三十年笔记而成,成书于康熙九年(1670)。内容十分宏富。一至七卷言经义,八至十二卷论政事,十三卷论世风,十四至十五卷论礼制,十六至十七卷论科举,十八至二十一卷论艺文,二十二至二十四卷论名义,二十五卷论古事真妄,二十六卷论史法,二十七卷论注书,二十八卷论杂事,二十九卷论兵与外交,三十卷论天象学术,三十一卷论地理,三十二卷杂事考证。“日知”二字,出自《论语·子张》。孔子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有清刊本多种,流传刻本曾被删改很多。道光间黄汝成作《日知录集释》,近人黄侃作有《日知录校记》。本书系作者一生精力之所注,他曾以铸钱为喻,谓先从“采山之铜”入手,广集资料,自30岁起,作者边读书,边记心得,历30年,经反复修改集成此书。
51.01 万字 | 2023-12-13 11:09更新
《易纬》既为汉代流行的纬书之一,故郑氏为之作注。此书今本均为辑佚,故多有残缺,其内容包括《易纬乾坤凿度》、《易纬乾凿度》、《易纬稽览图》、《易纬辨终备》、《易纬通卦验》、《易纬乾之序制记》、《易纬是类谋》、《易纬灵坤图》等。
1.72 万字 | 2022-12-15 08:18更新
《宫观碑志》,合二观砖志。宋陶谷等撰。一卷。共收《泾州回山重修王母宫记》、《元重修毫州太清宫太极殿碑》、 《中都十方大天长观重修碑》等七篇碑记。分别述及中国古代四荒地理、泾水上游土质、物产,重阳成道宫所在地终南山地理位置及各宫观修建工程、四周山水、历史沿革、收藏经典册数等。对研究文化地理和道教史有一定参考价值。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
1.31 万字 | 2023-05-14 07:53更新
《易林》,又名《焦氏易林》、《大易通变》。易学著作。汉焦延寿撰,十六卷,是西汉众多易学著作中最完善的一种,其书以一卦变六十四,六十四卦之变则为四千九十有六,各系以文词,皆四言韵语,称为“林辞”。作者依据圣人观象作《易》,观象系《易》的原则,凡《易林》之辞无一字不从象生,无一字不本之《易》,用《易》象来解释《易》理,作者在观象系《易》的时候正覆象并用。《隋书 ·经籍志》著录十六卷,列于“五行家”。新旧唐书志、《崇文总目》 皆同。《七录》作三十二卷,殆合《易林变占》十六卷言之。有 《四库全书》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置于子部术数类。《经义考》卷六引叶梦得曰: “焦赣 《易林》、《京房易》二书大抵皆卜筮阴阳气候之言,不复更及易道。”又引薛季宣序曰: “汉焦赣 《易林》十六卷,卷有四林,林六十有四繇,凡六十四卦之变四千九十有六。”
20.68 万字 | 2024-07-28 19:47更新
《续灯正统》,凡四十二卷,另有目录一卷。清代僧别庵性统编,康熙三十年(1691 )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四册。辑录宋末至明代禅林耆宿之略传与机缘问答。共收录临济宗大鉴下第十六世至第三十五世、曹洞宗大鉴下第十六世至第三十七世,以及法系未详者,约计二千三百余人。
41.58 万字 | 2023-08-25 09:17更新
《韩诗外传》是汉代韩婴所作的一部传记。该作品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 《韩诗外传》以儒家为本,因循损益、以传资政,从礼乐教化、道德伦理等方面阐发了其思想。
7.07 万字 | 2021-09-14 15:51更新
《道德真经藏室慕微篇》,宋陈景元编撰。十卷。据杨仲庚序,是书朴理宗宝佑六年(公元一二五八年)刊行。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景元摭拾诸家注疏精华,参以其师韩知止、张无梦之说,取严君平、孙登之说为多,大旨以重玄为宗。引文多不注明出处。
7.62 万字 | 2023-06-26 21:05更新
《大般涅槃经》,凡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即大般涅槃经。略称涅槃经。宣说佛身常在,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大乘思想。为与南本涅槃经区别,特称北本涅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
38.53 万字 | 2023-03-21 20:44更新
《禅林僧宝传》,简称《僧宝传》。佛教禅宗史书。北宋惠洪著于宣和二年(1120)。30卷。收入《卍续藏》第137册。记事为主,亦收录机缘语句,体裁介乎僧传和灯录之间。此书据昙颖《五家传》增补,复增添嘉祐以后至政和年间云门、临济二宗的杰出禅师计81人。或说此书原名《百禅师传》,大慧宗杲读其初稿,抽去其中19人传记焚之(据《山庵杂录》卷上)。作者融会众说,自成一家之言,常为以后的佛家史书所引用。惠洪自视甚高,谓道宣虽精于律而短于文词,所作《续高僧传》如户婚按检;赞宁虽博于学而暗于见识,聚众碣之文作《宋高僧传》,其书非一体(见《石门文字禅》卷二十六)。然时人亦有讥剌其书者,以为“传多浮夸,赞多臆说”(惠彬《丛书公论》)。卷末附录有宋庆老所撰的《补禅林僧宝传》1卷,载法演、悟新、怀志三传。续补本书的还有南宋祖琇《僧宝正续传》7卷,清自融《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15卷。
10.62 万字 | 2024-03-16 08:47更新
《持世经》,四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作《法印经》。收在《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佛应持世菩萨所问︰‘云何菩萨能知诸法实相,亦善分别诸法相?云何得念力转身成就不断念,乃至得无上菩提?’佛随问开示,答下列法门︰五阴、十八性、十二入、十二因缘、四念处、五根、八圣道分、世间出世间、有为无为法,并说过去诸佛本事。依《出三藏记集》卷二、《大唐内典录》卷六等所载,晋·竺法护译《持人菩萨所问经》(又作《持人菩萨经》,收在《大正藏》第十四册)为本经之同本异译。又《大周刊定众经目录》谓本经与《善臂菩萨所问经》为同本异译,则显系错误。按,《善臂菩萨所问经》专说菩萨之六度行,故不可视为本经之同本异译。
3.97 万字 | 2023-09-03 21:04更新
清张惠言撰。三卷。《张皋文笺易诠全集》本。惠言以为,《易纬》八种之中,《乾坤凿度》伪书不足论,《乾元序制记》乃宋人抄撮为之,《坤灵图》、《是类谋》、《辨终备》亡佚颇多而不可指说。唯《稽览图》、《乾凿度》、《通卦验》三书接近完整,《稽览图》讲“六日七分”,《通卦验》讲八卦晷气,乃孟喜、京房阴阳之学;《乾凿度》讲阴阳消息,统于一元,正于六位,《易》之大义存于其间,为汉初田何、杨何以来先儒所传习。辑者本于 “纬之出于圣门而不可废” 的观点,将汉代易纬《乾凿度》 《稽览图》 《通卦验》3种分类编次,略加阐述。
0.67 万字 | 2022-11-01 19:42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