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新本郑氏周易》三卷,国朝恵栋编。栋字定宇,长洲人。初王应麟辑郑元易注一卷,其後人附刻玉海之末,虽残章断句,尚颇见汉学之崖畧。於经籍颇为有功,然皆不著所出之书,又次序先後间与经文不应,亦有遗漏未载者。栋因其旧本重为补正,凡应麟书所已载者,一一考求原本,注其出自某书。明其信而有徴,极为详。核其次序先後,亦悉从经文,釐定复搜采羣籍。上经补二十八条,下经补十六条,繋辞传补十四条,说卦传补二十二条,序卦传补七条,杂卦传补五条。移应麟所附易赞一篇於卷端,删去所引诸经正义论互卦者八条,而别据元周礼臣太师注作十二月爻辰图,据元月令注作爻辰所值二十八宿图附於卷末。以驳朱震汉上易传之误。虽因人成事,而考核精宻实胜原书。应麟固郑氏之功臣,栋之是编,亦可谓王氏之功臣矣。
1.91 万字 | 2021-09-13 11:11更新
四卷,明温李贽简要,华严经注疏书。此经则天证圣年。三藏实叉难陀奉诏译也。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序曰。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岁。同临有截之区。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义。由是人迷四忍。轮回六趣之中。家缠五盖。没溺三涂之下。及夫鹫岩西峙。象驾东驱。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视。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尊。包括铁围。延促沙劫。混太空而为量。岂算数之能穷。入纤芥之微区。
8.12 万字 | 2024-03-31 10:26更新
凡二卷。又作大慧禅师禅宗杂毒海、普觉宗杲禅师语录、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法宏、道谦编,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本书之名系由大慧之语‘参禅不得,多是杂毒入心’而来。内容辑录先德之机缘法语、参禅居士追忆记、方外道友赞、佛祖赞等。其后,明代僧仲猷祖阐将本书增编为十卷,广搜诸师之偈颂,包括佛诞、成道、初祖、众赞等,计三十余项,七三二首,刊行于洪武十七年(1384)。清顺治十一年(1654),梅谷行悦继祖阐之后又增八七○余首。康熙年间,临济宗僧迦陵性音将十卷删减,重编为八卷,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其内容次第为佛赞、杂赞、投机、钞化、杂偈、道号、山居等,卷八附录普明牧牛十颂及梁山牧牛十颂。刊行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为宋、元偈颂之集大成者。
13.40 万字 | 2024-04-09 08:05更新
男女金丹地不同,(男子所观之地,与女子所观之地,初功本不同。)阴阳一理实相通,(男女都要炼成纯阳,其实理一而已。)清心寡欲为根本,筑基先要斩赤龙。(赤龙,月信也。炼去炼来月信不潮,两乳自缩如男子缩龟一般,则丹基始成。)
47.84 万字 | 2024-04-14 21:59更新
律学著述。清康熙二年(1663)弘赞辑。三卷。卷上述“受三归法”,卷中述“受五戒法”,卷下述“受八戒斋法”。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
4.02 万字 | 2024-05-15 15:40更新
凡三卷。又作宗觉禅师语录、兀庵宁和尚语录、兀庵和尚语录、兀庵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三册。净韶等编,南宋度宗咸淳年间(1265~1274)初刊。内容收录庆元府象山灵岩广福禅院语录、巨福山建长兴国禅寺语录、法语、佛祖赞、小佛事等。兀庵普宁曾往日本弘法,本录即收录其在日本圣福寺、建长寺等处之法语。为了解宋元与北条时赖、时宗政权之关系以及当时镰仓武士与禅之关系之参考资料。
4.44 万字 | 2024-05-15 15:42更新
全一卷。又作《福州雪峰东山和尚语录》、《东山慧空禅师语录》、《东山和尚语录》、《雪峰空和尚语录》、《东山雪峰空和尚语录》。宋代雪峰慧空撰,门人慧弼编,孝宗淳熙五年(1178)刊行。又作福州雪峰东山和尚语录、东山慧空禅师语录、东山和尚语录、雪峰空和尚语录、东山雪峰空和尚语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辑录秀峰辞众上堂语、入院升座语、上堂、小参、秉炬、法语、拈古、颂古、真赞、偈语等,卷末附录与鼓山书中一段语、顶相赞,以及罗湖野录中有关慧空之记载。于宋淳熙五年(1178)刊行,后收入《续藏经》。
2.87 万字 | 2024-05-19 09:35更新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五卷,赵宋法天译。明宝光明陀罗尼之法门。多与华严经十住品及贤者品同。佛在鹫峰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俱。普贤与佛,问答法界深义。妙吉祥请问宝光明总持法门,佛令转问普贤。因问觉与觉者二字之义。舍利弗广叹菩萨智能,不可角敌。次有法慧菩萨入定受加,出说十住法门。(与华严经十住品长行偈颂俱同。)普贤菩萨赞叹印证。舍利弗自叹从来未闻。佛命其广集诸天,重请妙吉祥说法。妙吉祥许已,大地震动,十方云集,乃相与问答,令众获益。普贤复问如来大悲之义,复请如来说宝光明总持陀罗尼。舍利弗又与妙吉祥问答妙法,住世几何。妙吉祥复问佛持经之福,谤经之罪。普贤又问持经者当生何土。又问云何得此宝光明总持法。佛答以一法,谓不起煞意。又有二法,谓离于瞋恚,善言诱喻。阿难又问佛闻经之处。佛又为普贤菩萨说偈。
3.40 万字 | 2022-11-06 14:10更新
二十卷。隋代释慧远撰。《大般涅槃经义记》是今世所存三本注解《涅槃》本之一,较之法朗集解(即指署名为宝亮集解)本经论未大备,法数或不周;灌顶疏本疏专依台教,重在观心。理观虽详,教义或略来说,可谓是文丰义富,集大成之作。就是在他本人所注经论中,《十地经论义记》和《大般涅槃经义记》,也称得上是一家精要之作,其他各疏不过但申己义而已。在释名中,以灭训涅槃,谓有事灭,德灭,应灭,理灭四义,理灭为本。训般为息,标明三意。即一息生死有为之用,趣入无为;二息修契宝,三息化归真;以为涅槃。称南本为多品经,称北本为少品经。在此经第二佛答纯陀请住偈中,列举三本不同,释五十七烦恼,……为法朗集解,灌顶之作所未及。释经十三中二谛义,立四宗,即立性宗,破性宗,破相宗,显实宗。释三归章明一体三归。释高贵德王品闻闻,闻不闻,不闻闻,不闻不闻,及生生、生不生、不生生、不生不生,二种四门义,详辨得体。皆为入佛教海之津梁也。是一部有价值的关于研习涅槃经的参考书,在佛教弘化史上有一定影响。现常见版本是续藏经本。
53.57 万字 | 2024-04-04 20:41更新
清郭庆藩撰。前人注解 《庄子》者,多达数十家,各家注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郭庆藩作 《庄子集释》,博采诸家之长。于正文之下,先引郭象注,次引成玄英疏,再用陆德明音义。而他自己的解释文句,则分别列于注疏音义之下。凡是关于音义的,都移于陆德明注解之下。其余所采卢文弨、王念孙、俞樾、李桢及郭庆藩世交郭嵩焘诸家之说,则偏重于训诂名物之文。《庄子》一书,旨意艰深,寓言也最多。郭庆藩集释 《庄子》,由声音以通训诂,因章句而求其大义,其方法颇为正确。解释之处,也基本恰当。对于附会之言,都弃之而不用,可见其治学严谨。司马彪注本较为近古,陆德明音义本又不完全,郭庆藩又辑自他书,补其缺漏。遇有异文,录之以便参考校订。后世学者认为这些都是可取之处。只是郭象注、成玄英疏还有不合《庄子》本意之处,郭庆藩未能认真核查,对于音义所引,又未详细注解,热衷于反切而忽视了校雠,这是其不足之处。尽管如此,后世学者都认为此书是目前流传最广、注释最好的通行本。现存清光绪二十年甲午(1844)湖南长沙思贤讲舍刻本、清末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1954年中华书局《诸子集成》本、1961年中华书局排印本。
255.26 万字 | 2024-04-14 21:58更新
二卷。清释宝贤编。宝贤为清鄮山阿育王寺沙门,俗姓时,字思齐,号省庵。常熟(今属江苏省)人。“省庵法师”即是指释宝贤。宝贤少年甘蔬食,厌酒肉。后接触佛经,感念心净。梦观阿育王塔,发下供养四十八愿。弱冠之年,为逃脱家人强欲娶妻,而于浙江绍兴柯桥弥陀庵落发为僧。出家后他勤于佛法研习,历游天台、梵天寺等地,终成一代高僧。他所作《省庵法师语录》一书,亦称《省庵法师遗书》,为语录体佛书。书中译载了他一生闻法、学法、研法、弘法的经历,其中不少语录发人深醒。劝人奉佛修善,警示后人之言,成为他所作语录留给后学的精神财富。现见载版本有乾隆五十一年元和文星阁刊本。
14.36 万字 | 2024-04-18 20:18更新
亦称《傅大士集》。凡四卷。南朝梁代善慧傅翕(497~569)述,唐代楼颖编录。又称善慧大士语录、善慧大士录、大士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本书系辑录善慧大士傅翕之语要、行业及其所作诗歌,并录有往来问道者之传记。又楼颖所辑者,原为八卷,其文繁杂,用语俗野,宋代绍兴十三年(1143),两浙东路安抚使楼昭乃删其讹误,刊定为四卷。傅翕(497—569),梁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佛教居士,自称“解脱善慧大士”。本书是傅翕的著述和语录汇集。卷一为本传,卷二为语录,卷三为诗偈,卷四为附录。附录收《傅大士碑文》等五篇。此书仅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12.30 万字 | 2024-04-18 20:21更新
五卷。五代蜀杜光庭撰。道教中常有假托神、人相遇之事以感众。杜光庭撰《神仙感遇传》,就是辑录古今之人与神仙感应相遇之事,令人去向往追求。书中记述人神相遇的故事七十五条,每条都以遇仙者名号为题。所记故事虽为道家假托神异之说,但往往引之有据。如《李筌》条,是采自《阴符经注序》;《虬髯客》条,出于唐人小说,如此等等,知其并非杜撰。据此书第五卷末称“后有缺文”,知其非全,不知除此七十五条之外还缺多少条。据《宋史·艺文志》著录“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十卷”,今存只有五卷,说明缺佚很多。《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二卷收载此书所述四十四条,可与此本相参阅。现存宋《云笈七签》 (节选)本、明 《道藏》本、《道藏举要》本,清《四库提要》据两淮盐政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4.15 万字 | 2024-04-07 21:45更新
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四卷,宋怀深说,善清、善随等编,韩驹序、佚名序(卷三)。大鉴下第十四世,嗣长芦信。
12.62 万字 | 2024-04-08 08:14更新
全一卷。清代弘储表,南潜评。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本书系我国禅宗临济宗之法统,从释尊以下,至第六十九祖退翁弘储,历代单传之略传,各传并附表、评。
10.12 万字 | 2024-04-09 08:10更新
律学著述。清弘赞述注。一卷。系以颂赞加注释的形式述沙弥十戒、威仪、轨则师范的著作。作者在前言中说:“初受沙弥戒,未能广阅十律全经,研究精要,须先学此颂,为律关键也。”颂文依据《沙弥戒经》及经律之言,并事师法等文句撰出。书中以二十字为一颂,共成一百一十七颂。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3.42 万字 | 2024-05-18 09:50更新
佛教史书。明崇祯二年(1629)元贤撰。二卷。是一部记述建州地区佛教人物生平事迹的传记体著作。所收僧人六十三人,在家男居士十四人。始自唐代,终于明代。书分“达本”、“显化”、“崇德”、“辅教”四篇。列传之末,间有评论。资料采自《传灯录》、《宋高僧传》、《五灯会元》、《林间录》、《文献通考》、《府志》、《径山志》、《邑志》等二十余种。所载佛教事迹对研究福建佛教史有一定参考价值。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3.72 万字 | 2024-05-15 15:43更新
西岩了慧禅师语录,二卷,宋了慧说,修义、景元等编,元肇序,大观跋,附行状及日本籐原公捨经记。南岳下第二十世,嗣无准范。
5.95 万字 | 2024-05-18 09:46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