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十三经皆圣人教人之书也,而至德要道尤在《孝经》。其书最少,其义最显。近年考试□(一)。功令增《孝经》论,盖欲天下人人读之。此所以顺天下也。自□功令颁布以来,不知天下果人人读之欤?其读者视为圣人教人之书欤?抑但视为考试题目欤?而世俗之人方取浮屠道士之语写刻传布,以为可以劝善戒恶而不知求之圣人之书,非所谓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欤?澧既刻《孝经》唐石台本,又刻开成石经本,乃抄十七史中论说《孝经》之事若干条为一帙以缀后,将来有续抄者更当增入之,欲以此为读《孝经》者劝,使知其不可不读而 [不]徒为考试题目而已也
1.02 万字 | 2023-10-07 12:50更新
亦称《大集法门经》。佛教经典。宋施护译。二卷。是《长阿含经》之第九《众集经》的异译本。谓佛命舍利弗为众说法,因而共集佛说,从“一法”(一切众生皆依食住)说起,逐次增一,说至“十法”(无学法)为止。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1.05 万字 | 2024-03-15 08:19更新
在家律要广集,三卷,明智旭集,清仪润、陈熙愿增订,仪润序,陈熙愿跋,沉起潜序。秉无极二五之真精而成人。当思全其为人。而后无愧於天。人各得乎天之全。上智而下。不能不蔽乎人欲。於是本性日漓。而天真日失。急思有以救之。如镜去滓而光依旧。水无风而波自平。非增其新。惟不减其故耳。复性归真之法。圣教曰克明。曰日新。而至善之区。则以佛门本来面目之谓也。失其本来。便换了面目。守此面目。则还其本来。不加不损。不即不离。得造上乘。
10.37 万字 | 2024-03-19 19:24更新
《宗范》,凡二卷。清代钱伊庵编,道光十五年(1835)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伊庵以禅源、彻参、调习、入圣、利人、显喻、机用、纲宗、示辩、贯教等十章,说别传之妙心。援引各宗先圣之参悟机缘,依参究之先后次序,层层阐示教禅合一、禅净双修之义;吁学人发‘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之宏愿。
21.79 万字 | 2024-03-20 10:36更新
亦称《一乘教义分齐章义苑疏》、《华严五教章义苑疏》、《五教章义苑疏》、《华严义苑疏》、《义苑疏》等。佛典注疏。宋道亭述。十卷。为唐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的第一部注疏书。书前有杨杰的《序》,后有《义苑后序》,作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先分段引原文,后以“释曰”为题注解。侧重从“心”与“境”的关系上立论,解释《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所阐述的“海印三昧”。认为“良由此心具足实德,不动一处,能显万境”。作为认识主体的“心”与所显示的客观对象“万境”没有区别,所以“境智不分,譬如大海,虽入众流,同一盐味,虽能现影,亦不变异”,由此总论华严教理。此书对后出的《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的各种注疏书影响较大。师会批评此书大多依据澄观、宗密之说,没有依据智俨、法藏主要著作的释文。此书于南宋嘉定二年(1209),由净源募刻。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10.10 万字 | 2024-03-27 17:01更新
偃溪广闻禅师语录,二卷,宋广闻说,如珠、光从、道鑑等编,尤焴序,汤汉序,有遗表、塔铭,附拾遗,又云佛智禅师语录。南岳下第十八世,嗣浙翁琰。宋开庆元年(1259)序刊。又名《偃溪和尚语录》、《偃溪佛智禅师语录》、《径山偃溪佛智禅师语录》。主要辑录其住净慈、智度、万寿等禅寺的语录、普说、法语、偈颂、佛祖赞、自赞、小佛事、题跋、遗表、塔铭等。收入《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六套。
14.39 万字 | 2024-04-18 20:19更新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十五卷,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於先世中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正法时。能一日二日三四五日。发生净信请问其义者是菩萨转身生此。闻是正法心即信解离诸疑悔。亦复於中请问其义。何以故法尔如是故。
15.20 万字 | 2022-07-14 11:07更新
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
1.83 万字 | 2022-08-27 10:48更新
《佛说罗摩伽经》,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即《八十华严》入法界品。从无上胜长者。至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共十二位善知识事。而内有咒语几则。
3.99 万字 | 2022-11-06 14:17更新
《莲华面经》,凡二卷。隋代那连提耶舍(490~589)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叙述佛陀预言于其入灭后,佛教僧徒将堕落,佛法转移入罽宾国,并于该国兴盛;后破佛王出现,毁破佛钵等种种佛教兴衰之情形。经名‘莲华面’,系取自破佛王之前生名为莲华面(富兰那教徒)。又我国末法思想系形成于南北朝至隋代之间,而本经译于隋代开皇四年(585),与那连提耶舍之另一译经‘大集月藏经’,对于当时人心皆有莫大影响。
1.15 万字 | 2022-11-11 08:08更新